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疫病防治LIVESTOCKANDPOULTRYINDUSTRYNo.4,2024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邱俊岗雷州市客路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东雷州524257摘 要 随着养鸡产业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养殖密度和规模越来越大,各类疾病的暴发频率也越来越高,其中鸡大肠杆菌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该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死亡率,会大大降低养殖效益,阻碍了鸡养殖业的发展。

因此,在鸡养殖过程中,必须要充分了解和认识鸡大肠杆菌病的重要性,做好疾病防控工作。

基于此,首先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发病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结合相关经验,提出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为养殖户防控鸡大肠杆菌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鸡大肠杆菌病;流行情况;发病原因;防治doi:10.19567/j.cnki.1008 0414.2024.04.0250 引言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肠道进行感染。

鸡群感染该病后,容易引起心包炎、败血症、输卵管炎等病症,同时常与其他病毒发生混合感染,增加治疗难度,不仅危害鸡群的生长和发育,还严重影响养殖效益,是当前鸡养殖产业中较为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基于此,本文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以减少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1 流行病学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形态为有鞭毛、无芽孢,如果将该病菌放在麦康凯琼脂上进行培养,能够形成红色菌落。

大肠杆菌病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在90℃高温环境下2min即可将其杀死。

该病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气温突然发生变化时,会相应增加发病率,因此冬季和夏季是高发期,且以肠道感染为主要特征。

由于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空气、河流、污水沟、动物体表、土壤等,因此各日龄段、品种的鸡群均具有易感性。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日龄以内的雏鸡感染率较高,感染率可达60%,随着日龄的增加感染率降低,不同日龄鸡群感染后会表现出不相同的症状,增加治疗的复杂性[2]。

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症状与治疗方法

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症状与治疗方法

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症状与治疗方法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传染病,常和霉形体病合并感染,又常继发于其他传染病,给养鸡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必须认真加强防疫管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症状与治疗方法。

一、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症状病鸡精神萎靡不振、采食减少或不食、离群呆立或蹲伏不动、冠髯呈青紫色、眼虹膜呈灰白色、视力减退或失明、羽毛松乱、肛门周围羽毛粘有粪便、绿色或黄白色稀粪、蹲伏、不能站、不愿动或跛行、关节肿大、肝肿大、肠道粘膜出血和溃疡、心包发炎、腹腔积有腹水和卵黄。

二、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法1、注射瑞普斯大肠杆康肌肉注射美国瑞普斯大肠杆康:未经免疫的雏禽可用大肠杆菌高免血清进行预防和治疗,15日龄以下每只注射1毫升,15日龄以上每只注射2毫升,隔日再重复1次;成禽0.5毫升/千克体重,1次/天,重症连用2~3次。

2、用土霉素治疗按每100千克饲料拦入100-500克用药,连用7天。

也可用痢特灵、按每100千克饲料20-40克或氟哌酸(诺氟沙星),按每100千克饲料5-20用药,饲喂5-7天。

3、饲料拦入禽菌灵混饲,将禽菌灵750克拌入100千克饲料中自由采食,连喂2-3天,效果也不错。

三、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要点1、购入高质量鸡苗选择质量好、健康的鸡苗,这是保证后期大肠杆菌病少发的一个基础。

有的养殖户为了鸡苗价格的差异而选择便宜的,岂不知是丢了西瓜拣芝麻,少花了鸡苗钱却多用了药费。

2、加强饲养管理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所以良好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该病少发的关键。

例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圈舍粪便处理等都与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息息相关。

3、适当的药物预防适当的药物预防也是防止大肠杆菌病发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措施。

药物的选择可根据鸡只的不同日龄多听从兽医专家的建议进行选择,切不可滥用。

因为预防性用药和治疗性用药有所区别,尽可能的避免耐药性的发生。

鸡大肠杆菌有哪些病症状表现?鸡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

鸡大肠杆菌有哪些病症状表现?鸡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

鸡大肠杆菌有哪些病症状表现?鸡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各种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的总称。

各年龄段的鸡均可感染此病,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一旦救治不及时,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而且,大肠杆菌病常易成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病或继发病,难以彻底根除,令很多养鸡户感到非常头痛,因此正确地预防和治疗大肠杆菌病对养鸡业生产意义十分重大!今天专业人士为大家介绍鸡大肠杆菌有哪些病症状表现?鸡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各种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的总称。

各年龄段的鸡均可感染此病,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一旦救治不及时,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而且,大肠杆菌病常易成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病或继发病,难以彻底根除,令很多养鸡户感到非常头痛,因此正确地预防和治疗大肠杆菌病对养鸡业生产意义十分重大!今天专业人士为大家介绍鸡大肠杆菌有哪些病症状表现?鸡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鸡大肠杆菌有哪些病症状表现?大肠杆菌可导致大肠杆菌性败血症、肠炎、脐带炎、肝周炎、心包炎、腹膜炎、全眼球炎、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关节炎、肉芽肿等,上述这些类型在临床上有时单独发生,有时可同时混合出现几种。

下面农家营主要介绍常见的三类表现类型:1、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常发于3-12周龄鸡(根据不同品种决定)。

一般表现为:明显的呼吸困难、咳嗽并发出异常音,食欲减退,消瘦死亡率20%-30%。

出现混合感染后死亡率更高。

本病容易与支原体混合感染,导致气囊炎,病理变化可见气囊增厚浑浊,囊腔内有干酪样渗出物。

严重的常伴有肝周炎、心包炎和腹膜炎,又称“三炎败血症”。

2、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常发生于产蛋期母鸡,表现为畸形蛋、软皮蛋、沙壳蛋和破损蛋增多,蛋品质变差等,严重的甚至出现停产。

剖检可见:输卵管壁增厚,管内出血,有异形卵阻塞。

卵黄性腹膜炎多由输卵管炎发展而来,当输卵管发炎时,炎性产物使输卵管肿胀,卵泡不能正常进入输卵管而跌入腹膜腔内引发卵黄性腹膜炎。

鸡感染大肠杆菌后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鸡感染大肠杆菌后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⑹中药治疗:
黄柏100克,黄连100克,大黄50克,加水1500毫升,微火煎至1000毫升,取药液,药渣如上法再煎一次,合并两次煎成的药液以1:10的比例稀释于饮水中,供1000羽自由饮服,每天一剂,连用三天。
区别症状:可以表现多种类型的病症,急性败血型主要表现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肝周炎,肝脏有点状坏死。
治疗方法:
鸡大肠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引起的一种疾病,所以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方能有效控制。
⑴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
改善鸡舍的通几条件和环境卫生,定期用1210高效强力畜禽消毒灭菌剂进行鸡舍消毒,保持育雏舍温度,防止空气、饲料及饮水污染,从而消除各种发病诱因。
鸡感染大肠杆菌后的临床症状
一、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 : 本病多见天5-12周龄的幼鸡,6-9周龄为发病高峰。常继发于多种呼吸道疾病,病鸡咳嗽和呼吸困难,排白色、黄绿色或绿色稀便,肛门周围羽毛被污染。剖检可见气囊膜增厚,内有黄白或灰白色干酪样渗出物,肝表面和心外膜有黄白色或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上述变化多同时存在。有时可见母鸡输卵管膨大,内有干酪样渗出物。
⑵控制粪便污染
种蛋一旦被粪便污染就成为鸡群间致病性大肠杆菌相互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种蛋产下后2小时内应进行熏蒸消毒,淘汰破损或明显有粪迹污染的种蛋。
⑶预防性给药
对出壳后3~5日龄的雏鸡及4~6日龄的鸡分别给予2个疗程的抗菌素用药,可收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⑸鸡群发病后的药物治疗
大肠杆菌对多种抗菌素都敏感,如庆大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链毒素、氟哌酸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近年来在防治本病的过程中发现,大肠杆菌对药物极易产生抗药性,如果鸡场经常用上述几种药物防治本病,则会由于大肠杆菌对这些药物产生耐药性而降低治疗效果,因此用药物治疗时,应在感染早期对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药物或选用本场过去少用的药物全群给药。如果是大肠杆菌和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混合感染,则尚需选择对另一病原体同时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早期投药可控制早期感染的病鸡,促使其痊愈,同时可防止新的病鸡出现。大肠杆菌病发生的后期,病鸡体内会形成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等病理变化,此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鸡大肠杆菌感染的症状有哪些?快速治疗鸡大肠杆菌偏方

鸡大肠杆菌感染的症状有哪些?快速治疗鸡大肠杆菌偏方

鸡大肠杆菌感染的症状有哪些?快速治疗鸡大肠杆菌偏方鸡大肠杆菌感染的症状有哪些?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但在冬春季节发生主要导致鸡群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而在夏秋季节发生主要会导致腹泻症状。

该病能够大面积发生,并造成大量死亡。

基本上任何养殖户饲养的肉鸡可能感染大肠杆菌,且任何日龄的肉鸡都对该病具有易感性。

快速治疗鸡大肠杆菌偏方有哪些呢?鸡大肠杆菌感染的症状有哪些?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但在冬春季节发生主要导致鸡群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而在夏秋季节发生主要会导致腹泻症状。

该病能够大面积发生,并造成大量死亡。

基本上任何养殖户饲养的肉鸡可能感染大肠杆菌,且任何日龄的肉鸡都对该病具有易感性。

快速治疗鸡大肠杆菌偏方有哪些呢?鸡大肠杆菌病流行特点大肠杆菌感染可能引起的鸡病有雏鸡脐炎、肠炎、气囊炎、肝炎、心包炎、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肉芽肿等。

大肠杆菌在环境中分布广泛,主要通过病鸡和带军机进行传染,可以经过种蛋、消化道、呼吸道进行传播感染,是一种危害鸡群的主要细菌性疾病。

鸡大肠杆菌感染的症状有哪些?病鸡往往离群独自在一旁呆立不动,主要表现出精神沉郁,低头缩颈,双眼紧闭,食欲减退,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甩鼻、打呼噜,鸡冠呈紫色,双翅下垂,羽毛蓬松杂乱,排出黄绿色粪便,后期还容易继发引起腹水症,少数病鸡眼部出现红肿,不停流泪,一侧眼睛发生肿胀。

幼雏通常在15日龄出现发病,表现出体质衰弱,精神萎靡,脐带周围发红,腹部有所增大,发生下痢。

快速治疗鸡大肠杆菌偏方一、防控措施1.减少应激,加强鸡群饲养管理、通风、卫生清洁、消毒等工作。

2.改善鸡舍饲养环境,减少、避免造成应激,保证饲料饮水清洁,降低饲养密度。

3.病鸡进行隔离治疗,由专人饲养,淘汰症状严重的病鸡,清除粪便、垫料、垃圾,舍内用0.3%的过氧乙酸消毒,料槽、饮水用具使用2%烧碱溶液洗刷,然后用清水冲洗,晒2小时后使用。

二、敏感药物治疗1.可以用黄连、黄岑、黄柏、双花、白头翁、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穿心莲、大蒜等这些中草药进行预防。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8篇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8篇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8篇第1篇示例: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禽类传染病,主要发生在鸡的消化系统中。

这种病症一旦发作,可导致鸡群的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甚至死亡,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及时诊断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控制鸡大肠杆菌病至关重要。

一、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观察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腹泻、羽毛蓬乱、体重下降、精神萎靡等。

在发病晚期,鸡还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倦怠、翅膀下垂等症状。

2. 病原学检测通过实验室的菌液培养、血清学检测等方法,可以直接检测出鸡体内是否存在大肠杆菌,并确定是否感染了鸡大肠杆菌病。

3. 病理学检测对可疑感染的鸡进行解剖和病理学检测,可以观察到鸡大肠黏膜出现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等病变,进而确认是否患上了鸡大肠杆菌病。

二、防治方法1. 加强饲养管理对于饲养场,要加强卫生管理,保持饲料、饮水的卫生,定期清洁鸡舍,消毒喂料器具和水器具,定期更换鸡舍内的垫料。

饲养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鸡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应立即隔离治疗。

2. 合理饲料配合要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添加一定比例的蛋氨酸、赖氨酸和苯丙氨酸等氨基酸,提高鸡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减少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可能性。

3. 使用抗生素在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过程中,可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氧四环素、硫胺素、链霉素等,但需严格按照兽药使用说明和兽医指导使用,以避免药物滥用导致病菌耐药。

4. 疫苗接种定期对鸡进行鸡大肠杆菌疫苗接种,帮助鸡建立起对大肠杆菌的免疫力,减轻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5. 定期检测监测定期对鸡群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监测,及时发现鸡大肠杆菌病的病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避免疾病向更多鸡传播蔓延。

6. 加强环境消毒定期对鸡舍、饮水器、饲料器等鸡场设施进行彻底消毒,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彻底杀灭大肠杆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减少鸡大肠杆菌病传播的可能性。

鸡大肠杆菌病对禽类养殖业造成的危害较大,但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饲料配合、使用抗生素、疫苗接种、定期检测监测和加强环境消毒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保障鸡群的健康和禽类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与防治措施

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与防治措施

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与防治措施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致命性疾病,它会导致鸡只的严重疾病和死亡,给鸡只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本文将探讨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和防治措施。

流行病学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细菌感染疾病,主要影响肉鸡、蛋鸡和育种鸡等著名的鸡种。

在鸡的肠道中,大肠杆菌与其他细菌一起生长,但是如果鸡的健康状态发生变化,大肠杆菌就会繁殖,形成病原体。

一旦鸡受到感染,大肠杆菌会通过口腔、呼吸道、泄殖腔、消化道等途径,进入鸡的体内,产生疾病症状。

鸡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腹泻,尿中有血,鸡喜欢躺在地上等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鸡只会出现严重的水肿和中毒,甚至会造成死亡。

防治措施鸡大肠杆菌病对鸡只的健康和生产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治。

以下是一些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1. 加强管理:在养鸡过程中,应该加强管理,提高鸡只的健康水平。

及时消毒鸡舍、锅炉房等设施,保持饮水器、喂食器的干燥和清洁。

切勿让未经检疫的动物和人员进入鸡舍,以免传染疾病。

2. 疫苗接种: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措施之一是接种疫苗。

在鸡群出现疫情前,可以给鸡只接种鸡大肠杆菌病疫苗,以提高抵抗病原体的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3. 消毒清洁:在鸡群出现鸡大肠杆菌感染后,应采取消毒措施,清洁鸡舍、喂食器、饮水器等设施,消灭病原体,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4. 合理用药:如果出现鸡大肠杆菌病的疾病症状,应该及时给鸡只用药。

治疗时应按照病原体的敏感性和药品的抗菌谱进行选择,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用量和使用方法进行用药。

在用药过程中,应该留意鸡只的症状变化,避免用药过量或药物残留。

总之,鸡大肠杆菌病对养殖业具有很大的威胁,需要我们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只有提高养鸡的管理水平,加强鸡只的免疫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和影响。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鸡病,主要症状为消化道炎症和呼吸障碍,常导致鸡的死亡。

该病的传播途径为食品、饮水和接触感染等。

为了及早诊断并控制该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诊断
1. 病史调查。

了解鸡的生产环境、饲养状况、饲料和水源等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的可能性。

2. 病毒学检查。

可通过鸡肠道、肺和脾脏等组织的病原学检查来确定是否存在大肠杆菌感染。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细菌培养、PCR扩增、免疫荧光法等。

3. 临床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腹泻、食欲不振、呕吐、体温上升、喘息和死亡等。

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肝脏和肾脏功能障碍等。

二、防治方法
1. 提高水质和饲料质量。

保证饮用水和饲料不受污染,切断病原菌传播的途径。

2. 加强环境卫生。

定期清洁鸡舍和鸡笼,消毒和消除鸡舍内的病原菌。

3. 使用抗生素。

如三代头孢类、氧氟沙星等广谱抗生素对大肠杆菌感染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4. 注重预防工作。

如对新进鸡进行隔离观察,注射预防疫苗等预防措施,能有效地减少感染。

总之,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需要充分注意预防工作,提高饲养质量和疫苗接种率,减少病害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摘要】引起大肠杆菌病的因素很多,比较复杂,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环境因素不良、饲养管理不善和混合感染是当前大肠杆菌病流行的重要原因,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鸡大肠杆菌病;临床症状;防治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鸡的迅速发展,该病的流行日趋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是目前养鸡业中最常见最棘手的传染病之一。

1.病原
大肠埃希氏菌,简称大肠杆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有鞭毛,能运动;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大肠杆菌不仅广泛存在于鸡群中,而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鸡场的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又不尽相同,并且经常处在变化之中。

2.传播途径
消化道。

饲料和饮水被大肠杆菌污染,特别在老养殖区,棚舍密集,粪便乱堆放,人员及车辆(送料车、收粪车等)无法严格消毒,其中以水源污染引发的病症最为常见,表现为用药即好停药复发;初生雏用凉开水就好,用生水就发病。

呼吸道。

污染严重的禽舍,大肠杆菌吸附在尘埃上漂浮于空气中,被易感鸡只吸入,通过呼吸道感染发病。

此情况多发于鸡舍湿度长期严重偏低、带鸡消毒次数少、通风不良的鸡场。

蛋壳。

种蛋产出后被粪便或环境污染,没有及时清洗、消毒,造成种蛋带菌。

交配。

病菌可通过不洁精液把病传给母鸡,造成母鸡感染和垂直传播。

经蛋传播。

患病或亚健康种母鸡在蛋的形成过程中,可垂直传播本病,引起孵化率降低并形成弱雏,造成早期发病。

3.发病特点
各日龄均可发生,肉仔鸡以20~45日龄发病最多,蛋鸡以高峰期的产蛋鸡发病最多,损失最为严重。

发病率和死亡率,与血清型及菌株毒力、并发或继发病、采取措施(防治及管理)是否及时而差异很大。

现有资料统计,鸡群发病率为11%-69%,发病鸡只死亡率为3.8%~72.9%,发病鸡只致死率为40.2%—90.3%。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冷季节较为多见,死亡率也较高。

如果饲养密度大或老养殖区,棚舍陈旧、密集,则本病可随时发生。

鸡群感染败血性霉形体、非典型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及球虫病时常并发或继发大肠杆菌病,各种应激因素导致鸡体抵抗力下降时则直接导致大肠杆菌病的暴发。

4.临床症状
急性败血型和气囊炎。

病菌通过血液循环或呼吸道进入气囊,引起气囊炎,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继而逐步发展成肠炎、纤维性心包炎、肝周炎、输卵管炎,出现全身败血症,病鸡突然死亡或逐渐衰竭死亡,部分病鸡离群呆立或挤堆,羽毛逆立,食欲减退或废绝,排黄、绿、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羽毛污染,发病的死亡率较高,是目前危害最大的一类病型。

这类病型主要发生于肉仔鸡,发病高峰为3-6周龄,通常所讲的大肠杆菌病即指此类型。

除死亡造成直接损失外,增加的料肉比和高昂的医药费也可导致损失惨重。

卵黄性腹膜炎。

产蛋鸡输卵管感染大肠杆菌而产生炎症,导致输卵管伞部粘连,排卵时无法打开,卵泡不能进入输卵管,跌入腹腔而引发广泛的腹膜炎,并产生大量毒素,引发母鸡外观腹部膨大,继而死亡。

产蛋鸡发生本病,除死亡造成直接损失外,产蛋下降和死淘率增加也使防治成本提高。

脐炎。

指雏鸡的脐孔不能正常愈合,多数在出壳后2-3日内死亡,临诊上可见病雏衰弱、挤推、腹泻,病鸡腹部膨大,仔细检查可发现脐部感染,脐孔愈合不良呈蓝黑色,有臭味,腹腔中有未吸收的卵黄,有时发生腹膜炎,感染的雏鸡难以治愈,死亡率可达10%~12%
全眼球炎。

鸡舍内空气被大肠杆菌严重污染,感染后引起全眼球炎。

急性败血性大肠杆菌后期也可发病,多数为单侧,少数为双侧。

患侧眼睑粘连,外观肿大,内有黄白色豆腐渣样物质,切开眼睑可见眼球发炎,眼角膜浑浊,内脏器官无明显变化,病鸡消瘦,生长不良,羽毛逆立,不喜活动。

大肠杆菌性脑炎。

病鸡的主要症状为昏睡、精神沉郁,出现斜颈、转圈、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剖检病鸡可见脑膜充血、出血、发炎,病鸡脑部可分离出大肠杆菌。

5.导致对大肠杆菌清除率降低的因素
疾病。

败血性霉形体侵害气管、支气管黏膜,导致气管、支气管黏膜纤毛缺损,对大肠杆菌清除率降低。

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除造成气管黏膜炎症外还大大加重气囊炎症状。

湿度长期严重偏低。

长期过低的湿度造成环境中粉尘飞扬,大大加重气管纤毛的清除负担,另外也导致气管黏膜水分损失过多,粘液分泌量相对不足,纤毛
枯萎,粘附尘埃和清除细菌的能力下降。

有害气体。

鸡舍中的有害气体特别是氨气溶解于湿润的气管黏膜上,形成氨水刺激气管产生炎症、水肿,对大肠杆菌的粘附和清除率降低。

6.防治措施
引起大肠杆菌病的因素很多,比较复杂,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环境因素不良、饲养管理不善和混合感染是当前大肠杆菌病流行的重要原因,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6.1加强管理
最重要的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是搞好鸡舍卫生,鸡舍经常喷雾消毒,可以显著减少空气中的大肠杆菌,适当降低鸡群密度,避免温度忽高忽低;育雏期温度、湿度适宜,密度合理,注意舍内湿度,控制好鸡舍内的粉尘含量,加强通风,减少鸡舍内的有害气体,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选择优质疫苗确保免疫效果,避免发生烈性传染病,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等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6.2药物治疗
单纯暴发大肠杆菌感染可直接选用“氟痢甲”(甲砜霉素),100千克水加100克,按全天饮水量计算,集中3~4小时饮完。

与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毒混合感染时用“氟痢甲”+“热感清”(双黄连品服液),“热感清”根据混合感染的轻重程度用150~250千克水加250毫升。

6.3免疫
对于大肠杆菌发病严重的蛋鸡场或种鸡场,可用本场大肠杆菌分离株制备多价灭活苗或油苗进行免疫预防,一般74日龄、100日龄的鸡各进行2次免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