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六上语文综合练习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套练习与测试题

语文大观爱国古诗词集萃☆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6、怀念母亲温故知新1、把句子中划线的部分换成恰当的成语(1)我痛哭了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安稳觉。
()()(2)躺在床上,各种念头此起彼伏,不断涌现在脑海中。
()(3)我当时的想法,从这几段文字中也可以看出一点。
()2、读句子,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动词,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①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上天空,()上对面的屋顶。
一切都()在朦胧的薄暗中。
☆我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是:②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出母亲的面影。
☆我体会到了作者的感情,此时,“母亲的面影”是的。
③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在心头。
☆说“这凄凉“是“甜蜜的“是因为。
含英咀华在美国新泽西州郊外的一幢白色的房子里,每天黄昏,她总是百无聊赖地站在窗前眺望远方。
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棕色的山峦映衬着暗蓝的天。
屋里响着的中国古典音乐,如流水般淌如她的心里。
她预感今晚又将梦见中国。
自从移居美国后,晚上做梦常常回到故乡,和父母、朋友们在一起。
这样多少可以缓解思乡的情绪。
夜幕降临时,先生问她今晚吃什么,她决定自己动手做。
她实在厌倦了那些美国的食物:牛排、猪排、火鸡和厚厚的番茄酱……她总算是幸运的。
她在美国的家舒适宽敞,上下三层,屋外有开阔的阳台,花园里她先生亲手栽种的苹果树和樱桃树,环绕在碧蓝的游泳池旁。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专项综合练习1. 说说下面的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1)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
______(2)我们急忙把通风口打开,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了出来。
______ (3)一对象牙就像两支铁镐,在地上挖掘起来。
______2. 判断题。
(1)因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我们黔东南的春节和北京一样,都贴春联。
(2)古诗词中,诗又叫长短句,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就属于长短句。
(3)宋江、林冲都是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这本名著中的人物还有武松、周瑜等。
(4)我国的“扫黑除恶”专项整治工作的目的是肃清社会风气,王强等四个男同学在校内经常以威胁的方式收低年级小朋友的保护费,但从没动手打过他们,这不属于校园暴力。
(5)“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上。
”这个句子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3.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再照样子试着写一句话。
①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______②骆驼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______③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______4. 下列选项中与例句表达方式不一致的一项是()例句: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A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B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C .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D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5. 句子大练兵。
(1)海滩上躺着许多美丽的贝壳。
(缩句)(2)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改为陈述句)(3)______的菊花______地点头。
(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横线上)(4)秋天的雨像一把钥匙。
(仿写比喻句)(5)这座桥______坚固,______美观。
(加关联词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横线上)(6)成功实验我终于获得的了(组成一句话加上标点)6. 按要求写句子。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第三单元《古诗二首》中的词语是()A. 潮平两岸阔B. 湖光秋月两相和C. 遥望洞庭山水翠D. 江清月近人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A. 辛弃疾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月光下,一片平静的江面B. 树上的知了在唱歌C. 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D. 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4. 《丁香结》这篇课文中,下列哪一项不是丁香结的特点?()A. 紫色B. 香气浓郁C. 花瓣重叠D. 花期短暂5. 《宿建德江》这首诗的作者是()A. 孟浩然B. 王之涣C. 王昌龄D. 李白6. 下列词语中,与“江清月近人”意境相近的是()A. 水天相接B. 波光粼粼C. 风平浪静D. 惊涛拍岸7. 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的景象。
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8. 下列诗句中,属于《江南春》的是()A. 千里莺啼绿映红B. 水村山郭酒旗风C. 南朝四百八十寺D. 故人西辞黄鹤楼9. 第三单元课文中,下列哪一项是《草原》的特点?()A. 一望无际B. 鸟语花香C. 连绵起伏D. 雪山连绵10. 下列成语中,与《伯牙鼓琴》故事相关的是()A. 高山流水B. 破琴绝弦C. 曲高和寡D. 知音难觅二、判断题:1. 《古诗二首》中的《书湖阴先生壁》是王安石的作品。
()2. “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3. 《草原》一文中,作者通过对草原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4.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描绘农村景象的词。
()5. 《丁香结》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描绘丁香花的美,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6. 《宿建德江》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江边赏月的情景。
()7.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是杜甫的作品。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作文专项综合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作文专项综合练习1.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在生活中,只要经过努力,我们就会取得许多成功。
这些成功,给了我们自信,使我们难以忘怀。
请你以“我成功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二)无论是人,还是一个地方、一处环境、一件事情……都会有预料中或意想不到的变化。
请你以“______,变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作文题目抄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中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500字左右。
2. 任选一题作文。
(一)一句话,有时候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道路。
在你的生活中,给你激励、令你最难忘的一句话是什么呢?请以此为中心,写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你的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把事件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50字左右。
(二)题目:______的我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叙事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③文中不出现真是人名、校名。
450字左右。
3. 根据自己的想象,将下面的每幅图略添几笔,使它成为新的事物,并把几个事物连起来编个故事。
4. 下面是一些同学的心里话,看后你肯定会想到与这些心里话有关的人或事。
请选择其中一句,把你想到的写成一篇450字以上的作文。
题目自拟,文中一律不能用真名。
①与其嫉妒别人,不如用实际行动超越别人。
②要是让我重来一次,我一定……③得到真情的关怀,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事情。
④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
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⑤我多么希望爸妈能理解我啊,理解万岁!5. 任选一题作文。
(一)手机的发展体现着当今科技发展的状况。
手机传递着丰富的内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大人离不开它,我们也很喜欢它。
可是手机也传递不良的信息,并且长时间使用它会伤害我们的眼睛,因此,大人限制我们使用手机。
大人、我们和手机之间有怎样的故事呢?请以《手机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二)世间万物无不处在变化之中,请以“变”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①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②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标点;④不少于400字。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册答案全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册答案全《配套练习册》答案1.山中访友我会读:wéifǔguānxuèxuánzàn我会画:B.√D.√我会辨1.D2B.3.C4.AC我会改: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
2.鸟儿呼唤着我。
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我会选:B阅读屋:1.明灭悠悠德望旧2.凝视依旧3.B4.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朋友。
2.山雨我会读:chuán自传tán子弹tiáo音调bǐng屏风tǔ呕吐fú佛祖我会写:幽优悠脆翠翠容融溶我会改:1.漂-飘酒-洒睫-捷2.象-像瑶-谣浙-渐析-晰我会选:1.安静2.幽静3.清静4.轻便5.轻盈6.轻捷阅读屋:1.比喻拟人排比2.墨绿翠绿淡青金黄红嫩绿5.雨丝是手指6.因为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而雨中的景色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中了。
3.草虫的村落我会写:静谧小巷俏丽烘烤音韵勤勉亲吻庞然大物我会找:1.寂静疲惫勤恳2.柔软后退热闹我会仿:吵吵嚷嚷热热闹闹飘飘洒洒打扫打扫照顾照顾打听打听左顾右盼前仰后合上行下效气喘吁吁目光炯炯烈火熊熊我会连:奇异的游历细小的草茎坚硬的黑甲好奇的目光傲然地前进意味深长地对视熙熙攘攘地往来全神贯注地振翅我会改:1.草茎组成了森林。
2.目光追随着小虫。
我会辨:1.静谧2.寂静3.安静我会填:时已傍晚作者对奇异游历的痴迷欢快和得意阅读屋:1.比喻句:甲虫音乐家门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想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振翅声灵泉优美动听全神贯注 2.拟人句:皆为一件 3.A4.索溪峪的野我会读:zhàn jiáo huàng páng shū rào jū pú我会比:拔拨拔忘忘望壮壮状戴戴带我会补:拔拘舒望欲插我会写:1.顽皮蜿蜒环绕2.安全冷淡笔直我会填:1. 不拘一格2.婷婷玉立3.返璞归真我会辨:A.√阅读屋:1.天然野性惊险3. 山是野的 4.理解:看见了就害怕。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第一单元1草原1.乐.趣lè衣裳.shang 马蹄.tí目的地.dì拘束.shù礼貌.mào2.马蹄奶豆腐举杯稍微3.(1)翠色欲流(2)襟飘带舞4.(1)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彩虹他们的衣服颜色鲜艳,色彩缤纷。
(2)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水清澈开心表达1.清鲜明朗绿色墨线2.一碧千里翠色欲流3.实景: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
联想: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丁香花1.缀满幽雅伏案单薄模糊恍然2.浑浊淡蓝迷人大象挥手谈话谜语好像3.半树银装一片莹白一柄花蕾两片雪白两行丁香花两扇红窗4.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5.(1)花苞盘花扣(2)紫丁香印象派的画墙上那片爬山虎,如同绿色的海洋。
微风吹过,绿波荡漾。
快乐阅读1.各种各样的问题2.C3古诗词三首1.喜鹊麻雀声名鹊起蝉鸣禅让金蝉脱壳道德品德得到2.江清月近人望湖楼下水如天3.(1)日暮客愁新(2)稻花香里说丰年(3)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快乐阅读1.翻跳吹雨来得气势猛烈2.黑云打翻的墨水白色的雨点珍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下雨前和下雨时的景象。
4花之歌1.(1)④(2)②⑥2.(1)星星太阳星星的繁多、闪亮,太阳的巨大,唯一。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昼夜更替自然的变化。
快乐阅读1.①花开花谢的情景②花儿开放在绿荫间③花儿的成长过程④花儿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2.亲友之间的礼品、婚礼送的花束、葬礼送的菊花。
3.诸元素之女排比第一单元综合练习一、参.cēn差.cī单薄.bó chā差.别二、绿毯姓陈衣裳彩虹喜鹊蝉鸣笨拙品德三、静寂的草原亮晶晶的眼睛幽雅的甜香忽飞忽落的小鸟星星般的小花会心的微笑四、1.对视 2.凝视注视俯视五、1.明月别枝惊鹊稻花香里说丰年《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愉悦忧愁六、星星小花的多探窥七、示例:1.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就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统编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套一课一练及单元期中期末测试 36份部分答案(极佳)

山中访友二、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唱和. (hè hé) 树冠. (ɡuān ɡuàn) 旋转. (huàn huǎn) 蕴.含 (yùn wēn) 湛.蓝(hàn shèn)栀.子(hīī)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隐蔽、僻静的小路 ( 幽径 )(2)道德高,名望重。
(德高望重)(3)很感兴趣地谈论。
(津津乐道)(4)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波光明灭)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A)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②那儿的景色真美!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④⑥4、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和感情(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桥”比作“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这个句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3)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
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与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阅读小古文并按要求完成习题。
刮骨去毒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右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
医曰:“矢镞(zú)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注释)矢镞——箭头[1]选择下列字在文中的意思。
(填写序号)尝:①经历②曾经③辨别滋味(_______)贯:①连贯②事例③贯通(_______)[2]羽的左臂阴雨天经常疼痛,是因为什么呢?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的“羽”指的是小说《___________》中的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从原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出。
2. 文言文阅读。
冯梦龙《翠鸟移巢》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②作巢。
子长羽毛,复益③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注释]①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
②靠下。
③更加。
[1]简述上文所说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本文使你听白了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南辕北辙》,完成习题。
南辕北辙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①,告臣曰:“我欲之②楚。
”臣曰:“君之楚,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③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④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选自《战国策》)导读:成语“南辕北辙”可谓人人皆知,如果行动和目的相反的话,所得结果也只能是背道而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上语文综合练习1
一、同音字
x iá()客 ( )子山()()窄()想
无()空()()光管()狡()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落花()清香()纹理()奥秘
()声浪()回声()恩泽()月色
三、按要求写词语
1、象声词
淅淅沥沥()()() ( )
沙啦啦()()() ( ) 2、形容有名的
驰名中外()() ( ) ( ) 3、描写乞丐的
蓬头垢面()() ( ) ( ) 4、生()()()()生()()
()()生()()()()生
四、展开联想,补写句子
1、远处传来了“沙啦啦,沙啦啦”的雨声,仿佛
2、微风阵阵,小河边的杨柳树
3、,像,
又像。
五、按要求写句子。
1、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陈述句)
2、我们全部是黑甲虫的“粉丝”!(改反问句)
3、飘飘洒洒的雨丝飘洒在大地上。
(改比喻与拟人句)
3、假期,大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改病句)
4、仿写
(1)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2)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
(3)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彷佛自己也是一棵树。
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
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六、在下列语段的正确停顿处用/断开,并完成后面的题。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 1 )用“/”线在朗读停顿处断开,并加好标点。
( 2 ) 解释文中划横线的字(4分)
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短文分析
秋之神韵
我爱秋。
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最爱它令人神往的神韵。
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
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
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
一切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
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
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诚的。
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
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
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戛然而止()硕果()伴和()步履()雕琢()
2、把文中画“_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___ _,
夏天的特点是;
冬天的特点是___ __,
秋天的特点是___ ___,__ ____,___ ___。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___ __,__ ___,__ ___。
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
”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
6、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段)话,为什么?
句子:
喜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