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1.认识数和数的读法:
认识0-100之间的数,包括顺序排列、跳数、十位数、个位数等概念。

学会用中文、拼音和数字表示数的读法。

2.自然数的认识:
认识自然数的概念,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自然数的特性,并能在实际
问题中应用自然数的概念。

3.数的比较大小:
学会用符号“<”、“>”、“=”比较大小,根据给定的数进行大小
的判断。

了解数轴的概念,能够从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4.数的进位和退位:
掌握两位数进位和退位的方法,加深对十位数和个位数的理解。

可以
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进位和退位的方法进行计算。

5.数的分类:
学会将数字按照奇偶性进行分类,并能用自然语言描述奇偶数的特性。

理解零的特殊性和数的位置。

6.数的组成和展开:
认识十进制整数,能够将两位数分解为各个位数之和,理解数位之间
的关系,进一步认识数的规律和结构。

7.数的运算:
学会进行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运算规则和算数口诀,并能
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运算结果。

8.数的图形和几何:
学会认识各种数学图形,包括点、线、面的概念。

学习组成图形和判断图形的方法。

9.数的应用:
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如购物结账、计算时间、测量长度等。

10.数的推理和解决问题:
提高对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能够通过思考和推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以上是小学二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孩子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更高年级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年级基本知识

二年级基本知识

二年级基本知识数学在二年级的数学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算术运算和数学概念。

以下是二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数学基本知识:加法和减法二年级学生应该能够熟练地进行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他们将学会在没有进位或退位的情况下进行简单的加减法操作。

数学概念•数学符号:学生应该能够认识加号、减号和等号等基本的数学符号,并能够正确运用它们。

•位置价值:学生应该了解个位数和十位数的概念,能够识别不同位数的数字。

•比较数字:学生能够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进行数字的比较。

图形和几何在二年级的几何学中,学生将学习有关图形的基本知识和属性。

•基本图形:学生应该能够识别并命名常见的二维图形,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等。

•图形属性:学生能够描述图形的属性,例如边长、角度和对称性等概念。

语言二年级的语言学习将着重于阅读、写作和语法等方面的发展。

阅读•阅读能力:学生应该能够独立阅读简单的故事和文章,并理解其中的基本意思。

•阅读技巧: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标点符号和音标等工具来帮助理解文本。

写作•句子结构:学生将学习如何构建完整的句子,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等基本要素。

•句子连贯:学生应该能够写出连贯的段落,表达清晰的思想。

语法•名词和动词:学生将学习名词和动词的基本概念,并能够正确使用它们。

•形容词和副词:学生将认识形容词和副词的作用,能够运用它们丰富语言表达。

科学在二年级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将接触更多实验和观察,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自然界•季节变化:学生将学习季节的概念,理解不同季节的气候和生长特点。

•植物生长:学生能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了解种子发芽和植物的繁殖方式。

生物•动物分类:学生将学习如何对动物进行分类,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动物生活:学生将观察动物的生存环境和饮食习性,了解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物质•物质状态:学生将学习物质的三态变化,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

•物质性质: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和质地等。

二年级趣味数学

二年级趣味数学

低年级趣味数学1、两棵树上共有12只小鸟,其中有4只从第一棵树上飞到第二棵树上,请问现在两棵树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2. 连长带十名战士过河,已经有6名战士过了河,没过河的有几人?3 .8个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游戏,1人当鸡妈妈,扮演小鸡的有几人?4. 一只猫吃一只老鼠用5分钟,五只猫吃五只老鼠要用几分钟?5. 今年妈妈比小力大26岁,10年后,妈妈比小力大多少岁?6 .明明用同样的钱,可以买两个笔记本也可以买三枝钢笔,问笔记本和钢笔哪个贵?7 .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每人吃一个桃,一共却只吃了三个桃,请问这是为什么?8. 把一根香肠切三次,请问可以切几段?9. 屋子里有十只燃着的蜡烛,一阵风吹进来吹灭了三只,请问第二天小明进来时屋里还有几只蜡烛?10.一个正方形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11.妹妹今年6岁,哥哥今年11岁,当哥哥16岁时,妹妹几岁?12.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要25分钟,假如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小明、小丽、小刚、小红4个人一起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须要多少分钟?13.一张长方形彩纸有四个角,沿直线剪去忆1个角后,还剩几个角?14.有16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9人,藏着的还有几人?15.19名战士要过一条河,惟独一条小船,船上每次只能坐4名战士,至少要渡几次才能使全体战士过河?16.布袋里有两只红袜子和两只黑袜子,至少拿出几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同样颜色的袜子?17.布袋里有外形大小完全一样的篮球和黄球各4个,要保证一次拿出两种颜色不相同的球,至少必须摸出几个球?18.跷跷板的两边各有四个铁球,这时跷跷板保持平衡。

假如拿掉一个铁球,跷跷板上还有几个铁球?19.一条线,对折再对折,最后从中间剪开,剪开的线一共有几段?(1)有15个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捉住了5个,还藏着几个?(2)礼堂里有40盏灯开着,关掉了30盏,礼堂里还有几盏灯?(3)50只山羊中有20只母羊,有多少只长胡子的羊?(4)五元钱一堆香蕉,三元钱一堆苹果,两元钱一堆桔子,合在一起是几堆?(5)妈妈在一个盘子里放了7个水果,其中有3个苹果,午饭后全家人吃完了全部水果,午饭后吃了几个苹果?(6)每个人有10个手指头,10只手有多少个手指头?猜猜兵器前言:由于哪吒得罪了东海龙王,东海龙王以引发海啸来要挟哪吒的父亲,要哪吒交出他的四件武器,哪吒的父亲为了乡亲们的安全,只能把哪吒的宝贝:“乾坤圈、混天绫、火箭枪、风火轮”交给了东海龙王,东海龙王请来了南海龙王、西海龙王、北海龙王,和他的大将们一起看管四件宝贝,并告诉哪吒,想取回宝贝,就得闯过一道道难关。

二年级数学必练100道题

二年级数学必练100道题

二年级数学必练100道题一、加法题1.25+13=2.36+22=3.18+27=4.43+15=5.29+31=6.17+26=7.38+12=8.24+36=9.16+34=10.41+29=11.33+27=12.28+19=13.15+35=14.42+18=15.26+34=17.37+13=18.23+37=19.14+36=20.40+20=二、减法题1.45-23=2.56-32=3.38-17=4.47-25=5.59-34=6.48-26=7.57-35=8.46-24=9.58-36=10.49-27=11.60-38=13.61-39=14.51-29=15.62-40=16.52-30=17.63-41=18.53-31=19.64-42=20.54-32=三、乘法题1.3×4=2.4×5=3.5×6=4.6×7=5.7×8=6.8×9=7.2×6=9.4×8=10.5×9=11.6×4=12.7×5=13.8×6=14.9×7=15.2×7=16.3×8=17.4×9=18.5×7=19.6×8=20.7×9=四、除法题1.12÷3=2.15÷5=3.18÷6=5.24÷8=6.27÷9=7.16÷4=8.20÷5=9.24÷6=10.28÷7=11.32÷8=12.36÷9=13.14÷2=14.18÷3=15.22÷4=16.26÷5=17.30÷6=18.34÷7=19.38÷8=20.42÷9=五、应用题1.小明有25 个苹果,小红有18 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一本书有45 页,小明看了20 页,还剩多少页?3.商店里有36 个文具盒,卖出了19 个,还剩多少个?4.小明有8 支铅笔,小红的铅笔数是小明的3 倍,小红有多少支铅笔?5.一个足球48 元,一个篮球比一个足球贵12 元,一个篮球多少钱?6.有24 个小朋友玩游戏,平均分成4 组,每组有多少个小朋友?7.小明买了5 本练习本,每本3 元,一共花了多少钱?8.一辆公交车上有35 人,到了一站下去了12 人,又上来了8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9.小红有42 朵花,送给小明15 朵,还剩多少朵?10.学校有30 棵树,又种了18 棵,现在一共有多少棵树?11.一个文具盒8 元,小明买了4 个,一共花了多少元?12.有36 个苹果,平均分给6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13.小明有12 块糖,吃了4 块,还剩几块?14.一本书有56 页,小明每天看7 页,几天能看完?15.一个排球32 元,一个足球比一个排球贵8 元,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一共要多少钱?16.有40 个小朋友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找到了25 个,还有几个没找到?17.小明有28 张贴画,送给小红9 张,又买了12 张,现在小明有多少张贴画?18.学校有45 个篮球,借出去了20 个,又还回来8 个,现在学校有多少个篮球?19.小红有36 颗糖,小明有24 颗糖,小红比小明多几颗糖?20.一本书有63 页,小明第一天看了9 页,第二天看的页数和第一天一样多,还剩多少页没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二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课本P1、1,例1,练习一1、2、3题。

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4、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通用15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通用15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通用15篇)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1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二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1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雅教育中心 期中测试卷
博雅教育中心 期中测试卷
博雅教育中心 二年级数学期中测试题
学生姓名: 分数:
一、 填一填(40分,每空1分
1. 3×6读作( ),表示( )个( )相加,也可以表示( )个( )相加。

×
3.4
个人有(
)只手,一共有(
)根手指。

(
)只
= (根)
4. 27
角=( )元( )角 6角5分=( )分 3元=(
)角 1元=( )角=(
)分 5.1张 可以换( )张或者( )张。

6.3张
+2张
+1

=(
)

一共有( ) 乘法算式: 加法算式: ;或 乘法算式: 。

8. 横着看,每行( )个,共有( )行,一共有( )个
竖着看,每列( )个,共有( )列,一共有( )个
9. 五( )四十五 四七( ) 三八( ) ( )二十四 ( )七二十一 ( )三十六 二、口算:(12分) 4×7= 9×3= 2×5= 36+25= 7×3= 1×4= 4×6= 92﹣20= 3×4= 5×7= 6×3= 86﹣9= 二.算一算(16分)
68+31﹣54= 39+24+15= 92﹣26﹣58= 64+36﹣27=
三.(16分)
38元 23元 54元 35元 (1)买一个台灯和一本书一共需要多少元?你会这样付钱?
(2)小明爸爸买了一件裙子和一个小汽车,付了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16分) 三个小朋友跳绳比赛 (1) 淘气一共跳了多少下?
(2) 笑笑第三次跳了多少下?
(3) 小明得了第二名,他的总成绩可能 多少下?他第二次可能跳了多少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