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市鼎城区牛鼻滩镇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

合集下载

常德市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常德市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常德市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检测考试语文试题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几乎所有伦理学家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回答过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位对生活有所经历和思考的普通人也会给出自己的答案。

然而,这个问题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当我们如此提问的时候,内心已经生出了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提出后面这个问题并不会让人感到愉快,但它却必须得到严肃认真的对待。

这不仅因为两个问题其实“一体两面”,更是因为它们共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即道德乃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反思和选择的产物。

人类并非天生完美,更谈不上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

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往往会影响我们,使我们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识和原则,也依然不能按照这些知识和原则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来行动。

所以,我们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就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中,而全是我们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经过权衡、反思而选择了前者的后果。

这恰恰表明,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

相应的,“讲道德”成为人这种生灵不仅显著而且引以为豪的标志,也正是因为它构成了对人性本质的展示和呈现。

为了表明“讲道德”是人更愿意选择的生活方式,伦理学家给出了许多论证方案。

其中一种典型方案是,将“讲道德”与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以及人类生活的繁荣联系起来,通过描述和阐释道德对人类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关键作用而证明“讲道德”的必要性。

这就是所谓的“崇高性论证”。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会强调伦理美德与实践智慧,为什么孔子和孟子会强调“仁义礼智”或“心之四端”,为什么宗教家往往设计一些经由道德实践而获得解救的修行之途。

因为他们都试图表明,在推动人类走向崇高、臻于卓越的过程中,道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湖南省常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湖南省常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 题。

长期以来,国产大片在面对好莱坞大片时,总会有不自信的感觉,有的电影为了避其锋芒, 甚至还会主动调档;而有些中国特色的题材还会被好莱坞捷足先登,比如动画片《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在全球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为美国价值观输出的文化利器。

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电影工业基础在各方面的实力都落后于好莱坞。

但随着中国电影在近几年的积累和发展,电影工业基础越来越夯实,国产大片在逐步走向成熟的同时,也在竞争中不断增强自身实力。

此时,国产大片更有充分的理由找回文化自信。

首先,国产大片在题材上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

在国产大片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往往是它们最好的故事素材库:除了常常被搬上银幕的西游题材之外,2016 年以《山海经》《搜神记》中的故事素材为灵感的国产动画片《大鱼海棠》一经上映,即获票房与口碑的双赢,被誉为近几年国产动画大片的艺术标杆;今年以盛唐为背景,以《长恨歌》为线索的古装玄幻大片《妖猫传》画面精良,勾勒出盛唐的时代气息;中国特色的风水盗墓题材如《鬼吹灯之寻龙诀》《九层妖塔》也成为影视改编热门……而在“传统故事”之外,“当下故事”中也不断有新的类型迎来春天:近几年的《战狼》系列,《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通过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将中国军事类型大片提升到新的层次;至于“未来故事”,随着中国在太空中的探索更加深入,外太空题材也有望成为国产大片可以尝试的类型……其次,国产大片一直以来发展的软肋——电影技术也与西方差距日渐缩小。

电影科技竞争是整个电影工业基础的竞争,更是国家经济、科技力量的竞争。

随着国家硬实力的提升,中国电影工业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比如《动物世界》中“子弹时间”镜头和动物怪兽的特效水平都已经接近好莱坞,而电影《阿修罗》虽故事单薄,但单从技术上来说,的确在行业平均水准之上。

相信随着中国电影工业不断升级,国产大片在技术上的相对劣势终有一天将荡然无存。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18年12月高一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18年12月高一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姓名准考证号(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 2018年12月高一联考语文本试卷共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朿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礼”,“礼”曾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礼节中的许多内容是靠形式来表达的,比如贺卡。

在个人重大事情或公共节日前呈送贺卡,一来形式庄重,二来提早通报对方,于人于己均为方便。

故汉朝以来,贺卡作为传统形式一直延续保留,只是名称有所变化。

贺卡初期叫“名帖”,以介绍自己为主;西汉称为“谒”,今天贵宾相见还在说“拜谒”;东汉后叫“名刺”,“名刺”一词日本至今仍在使用,就是我们常用的名片。

凡事先通报自己是尊重对方的必需,今天的社会有时并不注意这些传统了。

唐宋以后,贺卡的名称及功能有所进步,称为“门状”或“飞帖”,到了明清,又叫“红单”“贺年帖”等等。

听这名字就知功能越来越世俗化,文人之间的文雅逐渐远去。

原因其实简单,古代教育不够普及,识文断字的人少。

贺卡最初都是在达官贵人之间传递,起点颇高,进入商业社会,贺卡就多了一份热情,少了一份酸腐。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过年时,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

由于这一形式由帝王发明,迅速在民间普及。

不过民间没有皇家那么奢侈,不敢使用金箔,改用梅花笺纸,竖写,右上端为受贺者官讳,左下端为贺者姓名。

传说南宋人张世南在著作中记载他家曾藏有北宋名家黄庭坚、秦观等人的贺卡,这绝对是一份经典收藏,如保留到今天也应该是价值连城的国宝了。

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带解析)

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带解析)

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带解析)语文本试题卷6道大题,22道小题,共7页。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XXX为什么能够写成《茶经》XXX陆能够写成《茶经》,首先是与当时的时代环境分不开的。

唐代是我国茶叶生产和饮茶风大发展的时代。

唐以前,我国产茶地区和饮茶风俗主要是在南方。

到了XXX开元年间,北方饮茶随着的兴起而盛行起来,北方盛行饮茶的风气极大地促进了南方茶叶生产和南北茶叶贸易的迅速发展。

当时,茶叶产量与全国人口平均茶叶消费水平都是相当高的。

唐代茶叶经济的繁荣,是XXX能够写出《茶经》的社会基础。

另外,唐代儒、释、道三家融合为《茶经》的产生注入了文化基因。

晋代XXX《魏都赋》中有“壹八方而混同,极风采之异观”一句,可以说是对唐文化海纳百川的生动写照。

在唐代,茶成为沟通儒、释、道三家的媒介。

儒家以茶修德,道家以茶修心,佛家以茶修性,都是通过茶净化思想,纯洁心灵。

具体而言,儒家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友情;且各家茶文化精神都是以儒家的“中庸”为前提的。

XXX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有助于茶人的修身养性。

道家学说则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为茶道树立灵魂的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XXX的《茶经》正是吸收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他创立的茶道以“中和”为本,是中国儒、释、道三家优秀文化思想的集结。

再有,唐代文人士子对茶的推崇,并由此形成的茶文化圈为XXX《茶经》的写作提供了文化土壤。

唐代文人常常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使茶饮俗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提高,使茶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

文人学士深得茶之益处:可以清醒头脑,增强思维能力,易来灵感,于是他们争相讴歌茶事。

像XXX、XXX、XXX、XXX、XXX等人,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内容包括了名茶、茶人、煎茶、饮茶,茶具,采茶、制茶等各个方面。

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语文试卷第1页(共20页)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7分)1.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6分)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g ōu l è( )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去憧憬;不是游记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哲学家,却提供了人生智慧,让人们去解脱。

陶渊明A___________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j ìng hu à( )人们的心灵。

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B___________深深地植根在后人的心中。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2)根据上下文,将合适的语句填写在横线处。

(2分) (3)在A 、B 两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分)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注重食品安全,尽管是陈词滥调....,仍然是一个十分紧迫而沉重的话题。

B.聆听道德模范的报告,一种高山仰止....的情感在同学们的心中油然而生。

C.毕竟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夜幕降临,大街上已是灯火阑珊....,人头攒动。

D.世界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与时俱进。

3.下面是某酒店停车场的“客人须知”,其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本酒店为入住客人提供免费停车位,不承担遗失和损坏等民事责任。

B.车辆进人酒店后,必须按交通标志规定的方向,酒店内限速5公里。

C.请客人在车内不要存放贵重物品,并自行锁好车门、车窗和后备箱。

D.严禁装有易燃、易爆、有毒以及危险品的车辆停放,违者后果自负。

4.古诗文默写。

(前4题任选3题,5分) (1)________________,雌兔眼迷离。

湖南省常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考试(期末)语文答案

湖南省常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考试(期末)语文答案

常德市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语文检测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 1 2 3 4 7 10 11 12 17 18 19 答案 A B D B A B C C D C B5.①年迈体弱:预约电话时的声音有气无力,开门时拄着拐杖。

②孤居富有:妻子去世,孩子不在身边,不限价格预定服务,住在高档小区。

③孤独寂寞,渴望关心:害怕病死在家没人理,预定服务是为了有人能天天看他。

④可爱,童心未泯:得知小林迟到,打开袋子后,脸色突变,佯装生气,教训小林,最后才告知真相。

⑤恋旧,重情重义:一定要白云山的空气,不愿去老人院,留恋家里的温暖和回忆。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

意思答对即可。

)6. ①丰富人物形象。

老人因为小林的关心,完全打开了心门,坦露出了性格中童真的一面。

②形成鲜明对比。

老人天真灿烂的笑容与他孤寂冷清的生活形成对比,令人回味与深思。

③升华小说主旨。

老人舒心的笑,为作品增添了一抹亮色,也是作者对温馨和谐人际关系的呼唤。

(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8.B C(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9. ①拥挤。

②速度慢。

③准点率低。

④路线和公交工具受限。

⑤大城市票价高。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其中任意四点给4分。

意思答对即可。

)13.(1)韩企先学识渊博、贯通经史,知晓以前朝代的旧制,有的沿袭,有的更改,都使之调和适中、没有偏颇。

(译出大意给2分;“故事”“因”“ 折衷”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前后汉人宰相中没有人能比得上他,把他的画像放置在功臣画像中,也足以昭示和勉励后人。

(译出大意给2分;“及”“示”“劝”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14.C D (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15.①神情描画真切。

“共”字写出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的诚挚热烈情景,“相看”再现出坐定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动人场面。

②数词运用精妙。

“十千”、“一斗”,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两人不惜重金买醉的豪气,暗示两人同病相怜、以酒解愁和彼此珍惜的深情挚意;“七十欠三”包蕴“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感慨,传达出惺惺相惜之感和人近天年的超然胸怀。

常德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常德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常德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9高二上·福州期中)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潦水(lǎo)精髓(suǐ)央浼(měi)引亢高歌(háng)B . 丰稔(rěn)戗兽(qiàng)泠然(líng)聊以慰藉(jiè)C . 迤逦(yǐ)棨戟(qǐ)付梓(zǐ)气息奄奄(yān)D . 寒砧(zhēn)额枋(fāng)怔住(zhēng)咬文嚼字(jiáo)2. (2分) (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 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

B . 金,先秦甚至秦汉时期,白银还没有成为货币,“金”就是铜。

C . 祖,临行时祭祖先,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D . 变徵,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3. (2分) (2019高二下·鸡东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A .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B .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C .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 .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4. (2分) (2016高二上·莆田期中) 下列各句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A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B . 此小大之辩也。

C .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D .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5. (2分)下列划线“之”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 . 之二虫又何知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C .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D . 甚矣,汝之不惠吾欲之南海,可乎6. (2分) (2017高一下·北京期中)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 安敢不尽于君侯哉/沛公安在B . 若属皆且为所虏/臣死且不避C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旁郡国D .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7. (2分) (2018高一下·东台月考)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B .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C .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D .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8.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是”,去掉不影响句意的一项是()①这条黄鳕重达120公斤,按说这么大的鱼是不该从长江进入河塘来的,大概是为了追逐到嘴的美食,不要命闯入了潮河吧。

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 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7分)1.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6分)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g ōu l è( )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去憧憬;不是游记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哲学家,却提供了人生智慧,让人们去解脱。

陶渊明A___________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j ìng hu à( )人们的心灵。

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B___________深深地植根在后人的心中。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2)根据上下文,将合适的语句填写在横线处。

(2分) (3)在A 、B 两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分)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注重食品安全,尽管是陈词滥调....,仍然是一个十分紧迫而沉重的话题。

B.聆听道德模范的报告,一种高山仰止....的情感在同学们的心中油然而生。

C.毕竟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夜幕降临,大街上已是灯火阑珊....,人头攒动。

D.世界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与时俱进。

3.下面是某酒店停车场的“客人须知”,其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本酒店为入住客人提供免费停车位,不承担遗失和损坏等民事责任。

B.车辆进人酒店后,必须按交通标志规定的方向,酒店内限速5公里。

C.请客人在车内不要存放贵重物品,并自行锁好车门、车窗和后备箱。

D.严禁装有易燃、易爆、有毒以及危险品的车辆停放,违者后果自负。

4.古诗文默写。

(前4题任选3题,5分) (1)________________,雌兔眼迷离。

(《木兰诗》)(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3)一曲新词酒一杯,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市鼎城区牛鼻滩镇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寒冷也是一种温暖迟子建①在北方,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寒冷时刻,让人觉得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

但在这喷嚏和咳嗽声之间,还是夹杂着春风温柔的吟唱,夹杂着夏雨滋润万物的淅沥之音和秋日田野上农人们收获的笑声。

②故乡是我每年必须要住一段时日的地方。

在那里,生活因寂静、单纯而显得格外有韵致。

八月,我回到那里。

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

吃过早饭,我一边喝茶一边写作,或者看书。

累了的时候,随便靠在哪里都可以打个盹,养养神。

大约是心里松弛的缘故吧,我在故乡很少失眠。

每日黄昏,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

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手中往往要攥块石头。

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

家中的菜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莹莹的茄子、油绿的芹菜、细嫩的西葫芦、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是农人们自己宰杀的猪,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生的鱼类。

这样的晚餐,又怎能不让人对生活顿生感念之情呢?吃过晚饭,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瓶中,摆在书桌上。

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照亮。

③如果不是因为十月份要赴港,我一定要在故乡住到飞雪来临时。

④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

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我就向她炫耀香港的扶桑、杜鹃开得多么鲜艳,树多么绿,等等。

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

有一天参加一个座谈,当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想念寒冷。

他们一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⑤十一月上旬,我从香港赴京参加作代会,会后返回哈尔滨。

当我终于迎来了对我而言的第一场雪时,兴奋极了。

我下楼,在飞雪中走了一个小时。

能够回到冬天,回到寒冷中,真好。

⑥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汪继湘先生和儿媳王莎女士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汤道耕印”的木头印章。

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灿烂。

王莎女士说,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行,这让我感慨万千。

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

这真是个让人心凉的时代!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

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9.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以“寒冷也是一种温暖”为题目,既是对故乡眷恋,也是对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的致敬,而“寒冷”“温暖”相反的词联系在一起,颇具新意和深意。

B. 故乡的“生活显得格外有韵致”体现在生活的简单自由,亲近大自然的舒畅和享受母亲的照顾。

C. “一份沉甸甸的礼物”不仅指收到的这两本书有一定的重量,还包含着大师的浓浓的无私奉献精神,承载着朋友的深情厚谊。

D. “这真是个让人心凉的时代!”传达出作者对垃圾般文章发行甚多,而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少有人问津的现实的一种不满和叹息。

10. 作者文中叙写了香港之行的经历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11. 联系全文,请简要探究作者为什么说“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参考答案:9. C10. 叙写对香港的绿由“炫耀”到“疲乏”的感受,是为了反衬作者对故乡寒冬飞雪的思念。

11. ①在故乡,天气虽然寒冷,但感受到了故乡的热闹与亲情的温暖。

②在香港,总不凋谢的绿会显得那么陈旧,让人感到疲乏,故乡寒冬飞雪万木凋零也是一种让人怀念的美景,有一种变化的美。

③在大师作品倍受冷落而让人心凉的时代,收到朋友寄来的心仪已久的大师的作品,感受到大师无私奉献精神的激励与温暖。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综合赏析能力。

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项,“包含着大师的浓浓的无私奉献精神”文章体现不明显。

“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说受到的这两本书厚厚的有一定的重量,同时这两本书承载这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大师的浓浓的无私奉献精神”从这一句体现不出来。

故选C。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分析理解文章中重要段落作用能力。

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梳理文章结构,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找到相应的段落自阅读,先明确段落的内容,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理解分析其作用。

本题要求简要说明作者文中叙写了香港之行的经历有何作用。

通读文章,作者叙写香港之行经历在文章四五两段,仔细阅读这两段,从内容上看,这两段主要叙写自己最初到香港,对香港绿是炫耀,对香港生活感到惬意,“听着鸟鸣,闻着花香”,可是到了后来,然而时间久了就感到“疲乏”,“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正是因为香港给作者这种单调和疲乏的感受,才是作者“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也就是思念故乡的四季分明,想念故乡的寒冬飞雪。

所以从结构上看,香港“不凋的绿”反衬了作者故乡四季分明寒冬飞雪,作者写在香港生活的这种由“炫耀”到“疲乏”感受,反衬了作者对故乡四季分明寒冬飞雪的思念。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联系全文,请简要探究作者为什么说‘寒冷也是一种温暖’”,这就要求考生把握“寒冷”“温暖”在文中的所指,可以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分析。

从文中来看,“寒冷”先是指天气的寒冷,如第一段“在北方,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寒冷时刻”,作者写家乡新年的寒冷,而在这寒冷的新年中,作者感受到的是热闹和温馨,“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夹杂着春风温柔的吟唱……夹杂着夏雨滋润万物的淅沥之音和秋日田野上农人们收获的笑声”;第五段“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

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此时的“温暖”是来自妈妈的问候和爱;第七段“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

这真是个让人心凉的时代!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

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这里的“寒冷”是指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备受冷落让人心冷,炒作肆虐让人心烦,作者感受到的“温暖”是因为朋友寄来的大师的作品让自己感到满足,在当今大部分人向“钱”看的时代,“王莎女士说,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行”,大师的精神品质让作者自己备受激励。

考生可以围绕这些方面答题。

【点睛】分析文章段落作用,一般根据段落所在的位置,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作答。

文章开头段的作用一般为,结构上:总领全文或总起下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内容上:开篇点题(扣题);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如果开头段是环境描写,也可以从环境描写作用分析,如渲染、烘托.……气氛等。

文章中间段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为下文某某情节做铺垫等。

内容上:交代了……内容,突出了人物……特点;考虑对情节的作用。

文章结尾段的作用,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文章开头(题目);首尾呼应等。

内容上:点明(升华)中心;揭示(或深化)文章主题(画龙点睛);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令人回味无穷,或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考虑对塑造人物或对故事情节的作用。

还有,如果段落用了某种修辞,还有从该修辞所产生的作用角度进行分析。

2.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文学的趣味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

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

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深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牛听琴,不起作用。

这是精神上的残废。

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

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被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

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了。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

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分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

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

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

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

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