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石油的炼制
高中化学石油炼制教案

高中化学石油炼制教案
课题:石油炼制
教学目标:
1.了解石油的产地、成分和性质
2.认识石油炼制的基本过程和产品
3.掌握石油炼制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1.石油的成分和性质
2.石油炼制的基本过程
3.石油炼制中的产品及其用途
教学难点:
1.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机理
2.石油炼制的环保和安全保障措施
教学准备:
1.教材:化学教材《高中化学》
2.实验设备:石油炼制实验仪器
3.示范材料:石油及其产品样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介绍石油的产地、成分和性质引出石油炼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石油炼制基本过程(15分钟)
1.原油的分馏
2.催化裂化
3.重整
4.气体液化
三、石油炼制产品及其用途(15分钟)
1.汽油
2.柴油
3.航空煤油
4.石蜡
5.沥青等
四、石油炼制实验演示(20分钟)
通过实验演示展示石油炼制的基本过程和效果。
五、讨论交流(10分钟)
学生就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反应机理、产品用途、环保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展开讨论和交流。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有关石油炼制的练习题或实验报告等作业。
七、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澄清学生的疑惑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石油炼制的基本过程和产品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对于石油炼制的化学反应机理以及环保和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知识理解较浅,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和实践操作,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q石油的炼制、乙烯(2课时)

1、关于乙烯分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
是( C)
A.乙烯分子里含有C=C双键; B.乙烯分子里所有的原子共平面; C.乙烯分子中C=C双键和乙烷分子中
C-C单键的强度相等。 D.乙烯分子里各共价键之间的夹角为
120。
2、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方法,正确
的是( B )
A.通入氯气后进行光照 B.通入溴水 C.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D.点燃
气化 混合物
▲
冷凝 气体
液体
收集沸点不同的产物,就得到不同的产品,从而使 混合物得到分离。
铁架台
石油分馏
温度计 冷凝水出口
蒸 馏 烧 瓶
开始
冷 凝 管
铁圈、石棉网
酒 精 灯
冷凝水进口
接 液 管
锥 形 瓶
2、裂化
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的(含碳原子数较 多的烃),如重油 或石蜡等
催化剂 加热、加压
相对分子质量较 小的(含碳原子 数较少的烃), 如汽油等。
石油炼制 乙烯(共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石油的常用炼制方法及主要产品 2、乙烯的结构 3、乙烯的性质:易被氧化、加成反应 重点: 石油深加工的意义、乙烯的结构与性质、加成反应
一、石油:复杂的混合物,主要是各种烃
1、分馏:按各种烃的沸点不同,对石油进行分离
原理:各种纯净物都有自已固定的熔、沸点,当加热时, 沸点低的物质先挥发变成气态,沸点高的物质不易 挥发,而仍留在液体内,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练习:写出乙烯与HBr、H2O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从化学方程式可看出,每1mol乙烯与氢气 完全发生加成反应时,需要1mol氢气。即分子中 每一个C=C完全加成时需要一个H2分子。若1mol 某有机物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该有机 物分子中含几个C=C?(假设分子中没有叁键)
石油炼制教案

石油炼制教案第一节:石油炼制的概述1.1 石油炼制的定义石油炼制是将原油中的各种组分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加工过程,分离、转化和提纯,得到不同品位的石油产品的过程。
1.2 石油炼制的意义石油炼制作为石油产业的重要环节,对于满足人们对能源和化工产品的需求至关重要。
通过石油炼制,可以将原油转化为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燃料,满足交通、工业等领域对能源的需求;同时还可以生产出润滑油、沥青等工业原料,以及大量的化工产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1.3 石油炼制的工艺流程石油炼制一般包括原油的分离、重整、裂化、加氢、脱硫等工艺。
在分离过程中,原油会被分为轻质石油产品和重质石油产品。
重整是通过改变烃类分子结构,提高汽油辛烷值,增加汽油的供应。
裂化是将较重的烃类分子裂解成较轻的烃类分子,增加汽油和石脑油的产量。
加氢是将不饱和烃类分子加氢饱和,提高产品质量。
脱硫是将硫化物从产品中去除,降低环境污染。
第二节:石油炼制工艺的具体操作2.1 原油的分离原油的分离是石油炼制过程的第一步,也是石油炼制的核心环节之一。
这一步骤通常通过蒸馏来实现。
首先,原油会被加热至不同的温度,然后进入蒸馏塔。
在蒸馏塔中,原油沿塔高度逐渐升温,不同沸点的烃类分子会在不同的高度冷凝,最终得到不同石油产品。
2.2 原油分离后的处理原油分离后的轻质石油产品,如汽油、石脑油等,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其中,重整是通过改变烃类分子结构,提高汽油辛烷值,增加汽油的供应。
裂化是将较重的烃类分子裂解成较轻的烃类分子,增加汽油和石脑油的产量。
加氢是将不饱和烃类分子加氢饱和,提高产品质量。
脱硫是将硫化物从产品中去除,降低环境污染。
2.3 原油分离后的处理原油分离后的重质石油产品,如柴油、航空煤油等,同样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其中,加氢是将不饱和烃类分子加氢饱和,提高产品质量。
脱硫是将硫化物从产品中去除,降低环境污染。
此外,还可以通过脱蜡等工艺将重质石油产品中的杂质去除,提高产品质量。
高中化学鲁科版 必修2 3.2 第2节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 第2课时 石油的炼制 乙烯 (1)(共35张PPT)

• 课后作业
•
活动与探究
1.水果催熟实验也可以设计成如下实验条件控制的
系列实验:
实验Ⅰ:集气瓶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蔬菜),
在空气中盖上玻璃片;
实验Ⅱ:集气瓶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蔬菜),
通入一定量的乙烯;
实验Ⅲ:集气瓶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蔬菜),
瓶底放少量KMnO4固体,通入一定量的乙烯;
CH2=CH2+Br2
CH2 CH2 Br Br 1,2-二溴乙烷
反应特点:断一上二,只上不下。
小组比赛 学以致用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乙烯与氢气反应 (2)乙烯与氯化氢反应 (3)乙烯与水反应
一定条件
CH2=CH2 + H—H
CH3—CH3
一定条件
CH2=CH2 + H—Cl
CH3—CH2Cl
• 实验一:将乙烯气体通入溴水中;
• 实验二:将乙烯气体点燃;
• 实验三:将乙烯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中;
实验1、乙烯通入溴水中
乙烯与溴水
乙烯
的反应。
乙烯与溴的加成机理
我是 溴分子
乙烯 溴分子
1,2-二溴乙烷
2、乙烯的化学性质
(2)加成反应
有机物化合物分子中双键上的碳 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 生成新的化合物分子的反应。
D.乙烯分子里各共价键之间的夹角为 120。
2、能用于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 ( AB )
A.溴水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苛性钠溶
D.四氯化碳溶液
3、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方法,正确
的是( B )
A.通入氯气后进行光照 B.通入溴水 C.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D.点燃
1必修二3.1.2.1《石油炼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石油炼制➢选自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制作人XXX新课标要求从学生和社会发展需求出发,发挥学科优势,成就美好未来。
本节课将介绍石油的相关背景与新闻报道,让学生走进石油。
从石油的蒸馏小实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始石油炼制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促进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本节课是针对高一学生的,属于必修二里的后半部分内容。
在知识储备上,学生或多或少有着石油的感性认知,比如石油是粘稠液体。
在心理学角度,学生想要更深入地了解石油该如何好好利用。
对于学生,更多的是可以拓展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具有极大的兴趣和好奇。
【教学目标】1. 通过两段石油的介绍与视频,学习石油的形成、组成和物理性质;2. 通过播放石油蒸馏的视频,引出石油分馏的学习,知道不同沸点范围下的各馏分组成;3. 通过比较石油分馏、裂化、裂解的原理、条件、原料、主要产品,学会区分石油炼制的三种方法;4. 通过观看石油蒸馏的视频和分析石油蒸馏装置,了解一些化学仪器,并学习有机实验中的一些注意点;5. 通过学习石油的基础知识,能够更多地了解石油常识。
本节内容选自苏教版必修二专题3第一单元第二小节第一课时。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石油的基础性质、石油的分馏、石油的裂化和裂解等3个方面。
主要内容 从内容选择上看,它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石油是极其重要的能源之一;从知识体系上看,它是学习乙烯的前提;从教学方法选择上看,结合相关新闻报道和观看图片,教学更为直观。
地位与作用【教学方法】方法 内容讲授法 本节课的整体思路讲述 讨论法 石油的形成、组成和物理性质 练习法相关习题、作业本以巩固新知,加深理解【教学手段】多媒体:呈现大致知识框架,清楚知识点 板书:反映上课进度,学生思绪不易飘走【教学过程】环节一 阅读新闻,走进石油[教学开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种化石燃料:石油。
【最新】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课件:专题3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石油炼制乙烯

C2H2
2.化学性质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石油分馏主要是化学变化 B.催化裂化可以提高从石油得到的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
和质量
C.裂化比裂解所需温度更高 D.石油裂解已成为生产乙烯的主要方法
分析:石油分馏主要是利用不同成分的沸点不同,采用
加热汽化与冷凝的方法使石油中沸点不同的成分分离出 来,发生的是物理变化,A项错误。裂解比裂化所需温度 更高,C项错误。B、D两项正确,故选A、C。 答案:AC
。
现象: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产生黑烟。 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 褪色 。
(2)加成反应:
①概念: 有机物分子中 双键(或叁键) 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 原子 或 原子团 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②与Br2、H2、HX、H2O等的反应:
三、乙炔 1.分子结构
分子式 结构式 H—C≡ C—H 结构简式 电子式 空间构型 直线形,4 个 CH≡CH H:C⋮⋮C:H 原 子 处 于 同 一直线上
2.石油的催化裂化 (1)过程: 在加热、加压和催化剂存在下,使石油分馏产品中相 对分子质量 大 、沸点 高 的烃断裂成相对分子质量 小 、
沸点 低 的烃。
(2)目的: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 产量 和 质量 。 (3)举例(十六烷的裂化): 催化剂 C16H34 ――――→ C8H18+C8H16 加热、加压 化学方程式: 。 3.石油的裂解 (1)含义: 以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石油分馏产物中的 长链烃 断 裂为 乙烯 、 丙烯 等气态短链烃的过程。
3.石油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液”,它既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和能源,也是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
(1)乙烯是石油裂解的主要产物之一,将乙烯通入溴的四 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发 生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2)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高一化学石油炼制跟乙烯

高一化学石油炼制跟乙烯第二课时石油炼制乙烯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石油工业的血液一、石油的炼制石油化工(图)是一种黑色或暗深棕色的粘稠的油状液体不溶于水有特殊气味密度小于水没有一定的熔点和沸点。
组成元素:除C、H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O、N、S等元素组成化合物:主要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所组成的混合物、石油概述状态: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溶有少量的气态烃、固态烃。
没有固定的沸点注意:石油的化学成分随产地的不同而不同。
、石油的炼制实验室蒸馏石油石油蒸馏蒸馏:适用于不同物质之间沸点相差较大的混合物的分离精确蒸馏可得到纯净物。
分馏:适用于不同物质之间沸点相差较为接近的混合物的分离得到的物质为混合物。
()蒸馏与分馏注意:减压分馏是利用外界压强越大物质的沸点越高的原理降低分馏塔里的压强使重油在低温下能充分分馏防止重油在高温下炭化结焦。
石油的炼制石油的裂化目的: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原理:在一定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烃的过程类型:热裂化(℃)和催化裂化故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
原料:重油或石蜡()石油的裂化和裂解目的:为了获得更多的短链的不饱和气态烃(主要是乙烯)原理: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把具有长链的分子烃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烃的过程。
注意:裂解气的成分:主要是乙烯还含有丙烯、异丁烯、甲烷、乙烷、异丁烷、硫化氢和碳的氧化物等。
石油的裂解丁烷丁烯乙烯乙烷甲烷丙烯乙烯(一)乙烯的模型乙烷的模型两个C和四个H处在同一平面二、乙烯分子式CHCH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内各原子的相对位置个碳原子和个氢原子在上个碳原子和个氢原子不在上H:C::C:HH:C:C:HHHHHHHHCCHHHHHHC=CHHH分子式CHCH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CH=CHCHCH分子内各原子的相对位置个碳原子和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上个碳原子和个氢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三)乙烯的性质氧化反应()将乙烯气体点燃化学反应方程式:(产生黑烟是因为含碳量高燃烧不充分火焰明亮是碳微粒受灼热而发光)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活动与探究观察并记录下列实验现象实验事实说明乙烯有什么性质?实验:把乙烯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高中化学《石油的炼制 乙烯(2)》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石油的炼制乙烯》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在学习乙烯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甲烷的有关知识,通过甲烷性质的学习,初步了解到烷烃碳原子之间是通过单键连接的,具有饱和烃的性质,在此基础上,乙烯这节课将学习碳碳双键的性质,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们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结构的不同而引起的性质上的差异,这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烷烃这节的学习,初步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但据调查,80%左右的学生认为有机反应不易理解,应用时常错。
还有65%左右的学生认为有机物分子结构认识困难,涉及分子结构的问题易错。
也就是说,学生利用分子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石油炼制的原理及分馏、裂化和裂解的区别2. 重点掌握乙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理解加成反应的反应原理和概念,初步了解不饱和烃过程与方法1. 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2. 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知识主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2. 通过乙烯性质、用途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乙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难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四、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实验探究法交流研讨法五、教学准备教学媒体、课件、球棍模型六、教学过程:新课引入:【PPT】展示中国东海的地图。
请一位同学找一下钓鱼岛在哪里?【学生回答】在台湾的东偏北方向。
【提出问题】钓鱼岛本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岛,自从日本巡逻船冲撞我国渔船事件,使他一举成名,之后的中日关于钓鱼岛之争的问题一直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
最近,日本宣扬说要买钓鱼岛,又是它处于风口浪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