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云南红河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轻松四步,稳解交替合作类问题

合集下载

公务员行测解题技巧快速准确的答题方法

公务员行测解题技巧快速准确的答题方法

公务员行测解题技巧快速准确的答题方法公务员行测是公务员考试中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考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解题能力。

合理运用解题技巧可以帮助考生快速准确地解答行测题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公务员行测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一、认真审题认真审题是解答行测题目的第一步。

在审题时,需要仔细阅读题目所给的信息,包括问题背景、条件限制、假设前提等。

正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目标,才能准确抓住问题的关键点,避免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偏差。

二、分类分析在解答行测题目时,应将题目进行分类分析,找出题目的规律和特点,以便更好地解答问题。

常见的分类分析包括数量关系、逻辑关系、空间关系等。

通过分类分析,可以在解题过程中抓住题目的重点,更快地找到解题思路。

三、巧用排除法排除法是行测解题中常用的技巧之一。

通过逐个排除错误选项,最终找到正确答案。

在使用排除法时,要注意排除的顺序,一般可以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再逐个比较具体差异的选项,最后确定最可能正确的选项。

四、关注细节行测题目常常设置一些细节信息,考生需要在解题过程中仔细阅读、理解和运用这些细节信息。

细节信息可能包括数字、时间、人物关系等,考生应审题时注意这些信息,合理运用在解答过程中,避免出现遗漏和错误。

五、抓住关键词题目中常常会有一些关键词,关键词直接或间接地提示了问题的答案。

在解答行测题目时,要学会抓住这些关键词,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和作用,从而更好地解答题目。

同时,要注意关键词的多义性和误导性,避免在理解和应用过程中出现错误。

六、多做模拟题多做模拟题是提高行测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多做模拟题,可以熟悉题目的出题方式和解题思路,增强解题的自信心和准确性。

模拟题可以来自于历年真题、专业的模拟题库等,要注意选择质量较高的模拟题进行训练。

七、划重点、标记关键信息为了更好地解答行测题目,考生可以在解题过程中划重点、标记关键信息。

划重点可以帮助考生在题目中找到重要信息,标记关键信息可以帮助考生在思考和比较选项时更快地定位和筛选。

数量关系技巧:交替合作找周期,冷静分析不要急

数量关系技巧:交替合作找周期,冷静分析不要急

数量关系技巧:交替合作找周期,冷静分析不要急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赵一雯工程问题作为行测的重点内容,无论是备考公考还是备考事业单位,都是我们要关注的题型。

工程问题当中比较难的就当属交替合作类的工程问题了,由于交替合作的方式比较复杂,就需要我们掌握相关的题干特征,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又快又准的把握住这类问题。

那么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交替合作类的工程问题,我们先来看一道例题。

【例题】:一条隧道,甲单独挖要20天完成,乙单独挖要10天完成。

如果甲先挖1天,然后乙接替甲挖1天,再由甲接替乙1天,两人如此交替工作。

那么,挖完这条隧道共用多少天?A.12B.13C.14D.15【中公解析】:我们先用这道题来分析一下交替合作问题的题型特征,其实交替合作只是一种特殊的合作方式,在其他特征上与正常的工程问题是一致的,这道题的题干条件与问题都是时间,对于这类的工程问题我们先假设工作总量。

根据题干信息我们假设这个工程的工作总量为20,那么甲每天的效率就是1,乙每天的效率就是2。

除此之外对于交替合作的方式我们先要找好交替过程中的循环周期,就这道题而言交替方式为甲乙甲乙循环交替各一天,最小的循环周期为甲乙各一天,一个最小周期的效率和为3,时间跨度为两天,工作总量为20,一个周期内的效率为3,则所需要的周期数为20除以3等于6余2,也就是说做完6个周期之后还剩2个工作量没有完成。

6个周期的工作天数为12天,而剩下的2个总量按照循环顺序先由甲来做一天完成1,乙完成剩下的总量1只需要半天,合计的天数为13天半,结合选项,我们应该选择的是C选项。

通过这道题目,我们简单说明了交替合作方式的特殊解题方式,那么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其实交替合作就是一种特殊的合作方式。

整体的解题思路还是和正常的工程问题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在处理合作方式的时候要特殊考虑,主要也就是找准最小合作周期,以一个周期内的效率和时间跨度作为切入点。

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合作完工问题的解题思路

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合作完工问题的解题思路

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合作完工问题的解题思路勤奋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没有它,天才也会变成呆子。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2020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已经可以开始备考。

云南省考竞争是比较大的,需要考生集中精力备考。

今天云南中公教育给大家带来了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资料:行测合作完工问题的解题思路。

多者合作问题即多个人合作完成某一项或几项工程,这类题目中通常给出完成工程的几个时间,或者给出若干人的工作效率比,最后求合作情况。

在这类题中,往往会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关量是未知的,所以,需要一定的解题技巧。

接下来,我们就根据不同的题型,分别给大家讲解解题的思路。

例1,秋天到了,一块稻田夫妻二人开始割稻子,如果丈夫一个人割,3天完成,如果妻子一个人割,6天完成,如果夫妻二人合作,几天割完?A, 1.5 B, 2 C. 2.5 D, 3例2,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8天,乙单独完成需要12天,现两人合作,但甲中途有事,离开了4天,乙也中途离开几天,最后,一共花了8天才完成这项工作,问,乙离开了几天?A, 1 B, 2 C, 3 D, 4总结:在工程问题的解题中,只要题中所给的是完成任务所需时间,那么不管后边的过程有多么复杂,第一步都是先设出工作总量,求出各个效率,然后再根据题干要求,继续解题就可以了。

(二)题中所给的是几个效率之比。

我们在做题时,往往是直接将这几个效率设成整数,再找出工作总量。

例3:某市有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工作效率比为3:4:5。

甲队单独完成A工程需要25天,丙队单独完成B工程需要9天。

现由甲队负责B工程,乙队负责A工程,而丙队先帮甲队工作若干天后转去帮助乙队工作。

如果希望两个工程同时开工同时结束,则丙队要帮乙队工作多少天?A, 10 B, 9 C, 8 D,7总结:在多者合作问题中,若题目给出了效率比,则可以依据效率比设效率为整数,进而求出工作总量。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各位同学们只要掌握了多者合作中的上述题型与思路,那么再遇到该类问题就会轻松很多。

2020云南文山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工程问题之“交替合作”

2020云南文山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工程问题之“交替合作”

2020云南文山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工程问题之“交替合作”勤奋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没有它,天才也会变成呆子。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2020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已经可以开始备考。

云南省考竞争是比较大的,需要考生集中精力备考。

今天云南中公教育给大家带来了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资料:工程问题之“交替合作”。

交替合作中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出现的都是正效率,另一种是有正效率也有负效率。

无论哪种情况,关键点都是找出最小的循环周期及一个循环周期的效率和。

一、只有正效率:循环顺序不同,最终时间不同。

循环周期数=工作总量/一个循环周期的效率和例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20天完成,乙单独做要10天完成。

如果甲先做1天,然后乙接着替甲做一天,再由甲接替乙做一天……两人如此交替工作。

那么,完成这项工程共用多少天?【中公解析】设工作总量为20(20、10的最小公倍数),可知,甲、乙的效率分别为1、2。

这里的循环周期为2天(甲、乙各1天),一个循环周期的效率和为3,20÷3=6……2,这里的6即为6个循环周期,对应12天,剩余的2个的工作量,甲、乙各做1个工作量,甲做1个工作量对应1天,乙做一个工作量对应0.5天。

所以,共需12+1+0.5=13.5天。

变形: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20天完成,乙单独做要10天完成。

如果乙先做1天,然后甲接着替乙做一天,再由乙接替甲做一天……两人如此交替工作。

那么,完成这项工程共用多少天?【中公解析】设工作总量为20(20、10的最小公倍数),可知,乙、甲的效率分别为2、1。

这里的循环周期为2天(乙、甲各1天),一个循环周期的效率和为3,20÷3=6……2,这里的6即为6个循环周期,对应12天,剩余的2个的工作量,乙做1天刚好完成。

所以,共需12+1=13天。

二、有正效率也有负效率,青蛙跳井问题。

例2:现有一口高20米的井,有一只青蛙坐落于井底,青蛙每次跳的高度为5米,由于井壁比较光滑,青蛙每跳5米下滑2米,请问:这只青蛙几次能跳出此井?【中公解析】青蛙每跳5米下滑2米,相当于青蛙一次只能跳3米,5次后离井口还有5米,此时,再跳一次就直接跳出去了,所以,总共跳了6次。

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巧解交替合作问题

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巧解交替合作问题

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巧解交替合作问题2020云南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正在进行时,笔试于8月22日举行,距离笔试考试时间不多了,各位备考生要抓紧有限的时间认真备考。

为了给各位考生添份力,今天云南中公教育给大家带来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巧解交替合作问题。

一、什么是交替合作问题:交替合作问题指的是某项工程由几个工程队交替轮流进行工作的问题。

他和一般性工程问题的区别在于体现交替轮流做,以一种特定的循环方式进行工作。

二、解交替合作问题的核心解法:在解决交替合作这类问题时经常用的方法是特值法。

特值法的核心:特值法的核心就是将题干当中某些具有任意性的未知量用特殊值代替,从而达到简化运算的目的。

在交替合作问题中,一般都会给出不同对象的工作时间,所以通常都会设工作总量为特值。

三、交替合作问题的巧解:(一)通过分析交替合作问题的特征,我们可以得出解决交替合作问题的操作步骤:1、设工作总量为特值,分别求出各个工程队的效率;2、找周期,求出每个周期可完成多少工作量;3、计算整个工作需要多少个完整的周期才能几乎完成,还剩下多少工作量;4、计算剩下的工作量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

(二)将操作步骤具体的使用在题目当中:【例题1】一条隧道,甲单独挖要20天完成,乙单独挖要10天完成。

如果甲先挖1天,然后乙接替甲挖1天,再由甲接替乙挖1天……两人如此交替工作。

那么,挖完这条隧道共用多少天?A.13B.14C.15D.16【答案】B。

中公解析:设隧道工作量为20,则甲、乙的效率(每天完成的工作量)分别为1、2,两人各干1天完成1+2=3。

20=3×6+1+1,即甲、乙先各干6天,然后甲干1天,剩下的工程量为1,由乙半天完成,因此总的工作时间为6×2+1+1=14天,选B。

【例题2】完成一项工作,甲单独做需要12小时,乙单独做需要15小时,丙单独做需要18小时,现按照甲、乙、丙轮流各工作1小时这样的方式,当工程完工时,总共工作了多少小时?A.14小时B.14小时30分C.15小时D.15小时30分【答案】B。

公务员行测技巧解题思路大揭秘

公务员行测技巧解题思路大揭秘

公务员行测技巧解题思路大揭秘公务员行测是选拔公务员的重要环节之一,其题目涉及逻辑推理、数量关系、常识判断、言语理解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对于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揭秘一些行测解题的技巧和思路。

一、逻辑推理题逻辑推理题是公务员行测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考察考生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的重要题型。

对于逻辑推理题,以下思路可以帮助解题:1. 理清结构: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理清关键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题目中陈述的前提和结论。

对于复杂的问题,可以用逻辑图或推理树的方式来整理分析。

2. 排除法:排除法是解答逻辑推理题的有效手段。

通过选项的排除,逐步缩小答案的范围,提高猜对的概率。

在进行排除时,要注意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3. 分析选项:对于逻辑推理题,选项往往是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通过分析选项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可以找到正确答案。

也可以通过反证法,假设选项为真或为假,验证是否与题干和已知条件相符。

二、数量关系题数量关系题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一类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在数量比较、数据分析和数学运算方面的能力。

以下是解答数量关系题的一些思路和技巧:1. 画图法:对于给定的数量关系,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形象化地表示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根据图形的特征和数据的变化,可以判断答案。

2. 求解法:对于涉及数学运算的数量关系题,可以通过直接运算或利用等式关系来求解答案。

在进行计算时,要注意细致、准确,避免计算错误。

3. 尝试法:对于一些复杂或抽象的数量关系题,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数值或分析特殊情况,找到规律和趋势,从而推断出答案。

三、常识判断题常识判断题主要考察考生的常识知识和思维敏捷性,解答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常识积累和运用能力。

以下是解答常识判断题的一些建议:1. 理解题干:仔细阅读题干,理解问题所涉及的概念和条件。

有些常识判断题是以实际情境为背景,判断答案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推断。

2020云南红河军转干考试行测备考:资料分析解题四步

2020云南红河军转干考试行测备考:资料分析解题四步

2020云南红河军转干考试行测备考:资料分析解题四步【导语】知识重在积累,今天红河中公教育就给大家带来了2020云南军转干考试行测备考:资料分析解题四步,供考生参考学习。

在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很重要的板块,整体来看资料分析理论简单清晰内容少,及常用公式加计算方法。

大多数题所要运用的思考深度不会太费力气不同于大量思考多数量运算。

也就是说资料分析不会太难,那做好资料分析的重点是什么呢?那就是做题速度。

今天,就让我们从做资料分析的四个步骤上探讨一下如何解答。

也就是说每一步都快。

资料分析的做题过程主要分为四步,即阅读——查找——列式——计算。

第一步:阅读首先从第一步阅读来看,资料分析不同的材料要对应不同的阅读方法,而这种方法和平时阅读文章的方式大有区别。

资料分析的阅读只对准一个目标,那就是快速定位统计指标及简单分析理解掌握段间关系、概念间关系从而掌握整篇材料内容。

只抓重点也只需关注重点达到快速阅读。

具体而言是一、学会跳读,即跳读数字。

二、学会标记,圈出时间和统计指标。

资料分析都是大篇的统计材料,会提供大量数据,但事实上有很多数据用不上,而且数据看了也记不住所以视线不用停留,我们只需在定位到统计指标时再在其后面查找对应数据即可。

而标记时间和统计指标是为了让我们区分清楚现期基期和快速定位研究对象,在圈的过程中同时要通过统计指标简单的分析一下本段内统计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上一段下一段统计指标的关系,是总分?还是并列?一般总分大多考察比重,并列大多考察倍数及平均数,我们要通过简单分析来建立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这是针对于我们最难阅读的文字材料的过程,其次对于图表和表格也是相同的目标,找到时间和统计指标,图名和表名一般含有时间,而表格的行列表头以及图表的图例、横轴坐标等都是统计指标的所在。

第二步:查找当掌握和熟练的有重点的阅读后,资料分析的第二个步骤查找数据便不再具有难度,甚至可以说轻而易举。

事实上有一部分的领导速度慢的症结就在于查找慢或找不到数据,这就意味着阅读方法没有用到位。

行测备考:巧解工程问题之交替合作.doc

行测备考:巧解工程问题之交替合作.doc

行测备考:巧解工程问题之交替合作在考场上人与人拉开差距的除了平常的知识点的积累,还有面对考试题型能够有一个更好的解答思路,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备考:巧解工程问题之交替合作”,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备考:巧解工程问题之交替合作行测数量关系是很多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比较难啃的骨头。

但是如果我们全部放弃的话,又很可惜,所以数量关系,我们可以挑一类题型去做。

在数量关系中,有一类题型是工程问题,几乎每年都会涉及到,而且题型特征很明显,所以在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可以提前挑选出来,先把这部分分值拿到。

今天就带着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工程问题中的交替合作问题。

【例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 6 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 10 小时完成。

如果按甲、乙、甲、乙……的顺序交替工作,每次 1 小时,那么完成该工程需要多少小时?A.7 小时B.7 小时 20 分钟C.8 小时D.8 小时 30 分钟【解析】设工作总量W=30,那么甲的效率为5,乙的效率为3,甲、乙、甲、乙......交替工作,每次1个小时,很明显,这是一个循环周期问题,一个循环周期完成的工作量W循=5+3=8,求完成该工程用了几个小时,其实就是求需要几个周期,周期数N=30/8=3......6,周期数为3,一个周期2个小时,也就是需要T1=3*2h=6h。

剩余工作量为6,要想完成该工程,还需要完成这6个工作量,也是甲先干,甲一个小时干了5,T2=2h。

还剩下1个工作量需要乙干,乙一个小时干3,因此还需要T3=1/3h=20分钟,因此一共需要6h+1h+20分钟=7个小时20分钟,选择B。

【例2】完成某项工作,甲需要 18 天,乙需要 15 天,丙需要 12 天,丁需要 9 天。

现按甲、乙、丙、丁的顺序轮班工作,每次轮班的工作时间为一天,则完成该项工作当天是( )在轮班。

A.甲B.乙C.丙D.丁【解析】设工作总量W=180,那么甲的效率为10,乙的效率为12,丙的效率为15,丁的效率为20,按照甲乙丙丁的顺序轮班工作,这是一个周期循环工作,一个循环周期内完成工作量为W循=10+12+15+20=57,那么周期数N=180/57=3...9,剩余工作量W剩=9,接着甲一个小时干10,在甲工作的这一个小时内,就完成了全部的工作,因此完成的时候,甲在轮班,选择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云南红河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轻松四步,稳解交替合作
类问题
在云南红河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工程问题都是一类高频考点,而工程问题中有一类小题型——交替合作,很多人又爱又恨,爱得是这类题几乎都可以严格按照四个步骤轻松快速地解出答案,恨的是自己居然不知道是哪四步。

今天红河中公教育专家就将这一做题步骤和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下来看看交替合作这类题型有什么特征。

如一项工作由甲做1个小时,再交由乙做1个小时,再交由甲做1个小时……如此下去,直到完成全部工作。

形如这类由多个主体轮流去做(不同时参与)的问题就叫交替合作,其本质上是一个周期循环问题,如上述描述就是每两个小时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内完成的工作都是一样的。

其次,当我们能判断一道题是交替合作问题后,就需要知道这类题的四步解题步骤:
第一步,将总量设为特殊值,一般设为已知量的最小公倍数,确定各个主体的效率。

第二步,寻找最小循环周期,并确定周期内工作量。

第三步,作除法,用第一步中的总量除以第二步中的周期内工作量,确定周期数及工作剩余量。

第四步,分析剩余量所需时间,计算结果。

再次,应用这四个步骤到具体的题目中,不断练习,这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例】某项工作甲单独做需要8小时,乙单独做需要10小时,现按照甲先做1小时后,乙接替甲做1小时,甲再接替乙做1小时……这样做完成部工作需要多少时间?
A.8小时
B.8小时48分钟
C.9小时
D.9小时30分钟
【答案】B。

中公解析:先判断这题属于周期循环交替合作问题,然后只需按照既定的步骤即可解出:
第一步:设工作总量为40(8和10的最小公倍数),则甲的效率为5,乙的效率为4;
第二步:最小循环周期为2小时,且周期内工作量为9(5+4=9);
第三步:40÷9=4……4,商4表示的是有4个周期即8小时,余数为4表示还剩余4份工作;
最后,红河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大家,任何方法和技巧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运用,真正在考场上成为拿分利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