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解析
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ICU(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ICU中,患者多是重症或危重症患者,需要密切监护和护理,以防止疾病的加重或并发症的发生。
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护士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时干预,有效降低患者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并总结经验,为护士提供有益参考。
一、早期预警评分的概念及意义早期预警评分(early warning score,EWS)是指根据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通过给予不同生命体征异常值不同分数,进行综合评分,预测患者的危险程度。
早期预警评分用于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通过及时干预来降低患者的风险。
对于ICU患者来说,早期预警评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护士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疾病的进展,提高生存率。
1. 早期预警评分的评估对象早期预警评分可以用于评估ICU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包括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体温、意识状态等指标。
当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时,即意味着患者出现危险征兆,需要及时干预。
早期预警评分的评估方法相对简单,只需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并根据不同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最后汇总得出患者的早期预警评分。
根据评分结果,护士可以快速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
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可以帮助护士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避免疾病的进展。
可以帮助护士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患者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可以帮助护士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及时向医生报告患者的病情变化,促进医护合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1. 必须全面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包括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体温、意识状态等指标,不能遗漏任何一个指标,以免影响评分结果的准确性。
2. 评分标准必须准确明确,护士需要了解不同指标异常时的评分标准,以免出现误判,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一、早期预警评分的概念早期预警评分(Early Warning Score,EWS)是一种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的评分系统。
该评分系统旨在通过常规观察和评估病人的生理指标和临床表现,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预测和干预可能的危急情况,以减少不必要的死亡和并发症发生。
二、早期预警评分的构成早期预警评分通常包括多项生理指标,如心率、呼吸率、收缩压、体温、意识状态等,不同的评分系统可能略有不同。
通过对这些生理指标的观察和评估,结合相应的评分标准,可以得出一个综合的早期预警评分,根据评分的高低可以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及时的评估和干预。
三、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1.危重病人的筛查在ICU护理工作中,经常需要对危重病人进行及时的筛查和评估。
通过给予病人早期预警评分,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护和干预。
这有助于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率和治疗效果。
2.监护病人的病情变化在ICU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时刻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通过早期预警评分,可以及时发现病人的生理指标出现异常,帮助护理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3.指导临床护理和治疗早期预警评分还可以指导临床护理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通过对患者的早期预警评分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效果。
2.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通过及时发现和处理病人的病情变化,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发生,对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3.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加科学地进行病情评估和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五、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需注意的问题1.评分系统的选择不同的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指标和评分标准上可能有所不同,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评分系统进行应用。
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ICU(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ICU 中,护士们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而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应用,可以帮助护士们更好地把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干预,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康复率。
本文将介绍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其带来的益处和挑战。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是一种通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状况进行评估,来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方法。
这种系统可以帮助护士们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患者出现不良的临床结局。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通常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指标,以及意识状态、血氧饱和度等临床评估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得出一个评分,来指导护理工作的进行。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还可以提高护士工作的效率。
在ICU中,护士们需要同时照顾多名患者,他们的工作负荷非常沉重。
而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以帮助护士们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干预,减少了护士们对患者进行频繁监测的需求,降低了他们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所涉及的指标繁多,护士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监测和评估。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指标和评分标准需要经过不断的验证和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应ICU中患者的特点。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只是一种辅助性工具,护士们在使用这种系统的还需要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来进行科学的判断和决策。
病人早期预警评分评估及护理指导意见(最新版)

早期预警评分评估与护理快速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通常患者在出现急性病情变化之前会发生潜在的生命体征的改变,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及意识水平等,及时而有效的干预可以明显改善临床预后。
在疾病恶化早期,采用早期预警评估系统监测评估能早期发现患者潜在的病情变化,可为病情恶化提供预防措施,早期预警评分(Early Warning Score,EWS)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估工具。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早期预警评分(Early Warning Score,EWS):1997年由英国Morgan等首先提出,是一种快速识别危重症或潜在危重症患者病情的评分系统,通过对患者各项生理参数(血压、心率、呼吸、体温、意识)进行观察并赋值,将所有参数评分相加得到EWS评分,根据事先规定的触发值,有效地帮助临床医护人员快速识别危重症或潜在危重症患者。
经过不断改良,临床使用较多的是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和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
1.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2001年Subbe等对早期预警评分进行改良,并命名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将其作为一种用于急诊急救系统和ICU患者评估病情、预测危险分层的方法。
2.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2012年英国皇家医师学会在MEWS的基础上制定了统一的早期预警评分标准,并命名为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 在MEWS基础上,对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做出调整,并增加是否氧疗和血氧饱和度评分。
将其作为一个标准化的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早期识别危重病患者、持续监测病情变化的工具。
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早期预警评分(Early Warning Score,EWS)是在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的常用工具,用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急危重症情况。
早期预警评分的目的是在患者病情急剧变化之前,通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并结合其他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和判定,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和死亡。
早期预警评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呼吸频率、心率、血压、体温、意识状态、血氧饱和度等。
这些指标都是患者生命体征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患者的基本生理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并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可以得出一个综合评分,用来判断患者的病情稳定性和危险程度。
2. 指导临床决策:早期预警评分可以为医生和护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更加准确和及时的临床决策。
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按照评分结果来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在患者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评分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治疗措施。
3. 提高患者安全性: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通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和死亡。
提前预警可以为患者的家属和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做好相应的准备和处理工作,提高抢救效果和治疗成功率。
4. 提高护理效率: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可以提高ICU护理工作的效率。
通过规范化检测和评估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复查和重复工作,节省时间和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准确评估和判断患者的病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
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

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发表时间:2017-12-26T14:13:36.6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2期作者:冷培李孟娟李翠华[导读] 早期预警评分主要是用于评估患者病情,通过评估患者病情来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效果[1]。
宁都县人民医院江西宁都 342800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预警评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8例患者。
对照组实施常规患者,实验组使用早期预警评分进行协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实验组在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ICU患者采用早期预警评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预警评分;ICU护理工作;护理满意度早期预警评分主要是用于评估患者病情,通过评估患者病情来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效果[1]。
另外,预警评分还可以起到排除潜在危险、预防并发症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切实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本文也是围绕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8例患者。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30-68岁,平均年龄为(48.1±7.9)岁;疾病类型:急性中毒12例,风湿性心脏病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例,脑外伤13例。
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为32-70岁,平均年龄为(51.3±8.2)岁;疾病类型:急性中毒11例,风湿性心脏病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例,脑外伤14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早期预警评分在ICU中的应用现状

早期预警评分在ICU中的应用现状目的客观、快速评估和及时干预患者病情、高效管理医疗单元等方面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
方法对临床中进行的预警评分的方法和意义进行归纳和总结。
结果早期对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进行评分(早期预警评分),一旦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即可进行积极的医疗处置。
结论早期预警评分适合广大医护人员及时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范延误病情。
标签:重症监护病房;早期预警评分;护理早期预警评分是对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进行评分。
该评分对常用的生理指标进行评定并给予相应的分值,根据不同的分值制出不同级别的医疗处理干预原则。
一旦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即”触发”水平,必须尽快进行积极的医疗处置。
英国是最早实施、制定该评分系统的国家,后经实践后进行了改良,形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该方法获取参数快速简单,对患者的预后预测评估准确性高,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是对危重病患者病情评估的一种简便、实用的评分系统[1]。
已在英国急诊和ICU中普遍应用,并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肯定。
1 EWS评分方法EWS评分可以在患者床边快速获取相关参数,数分钟即可完成对患者的评分及病情评估。
EMS评分的内容包括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具体评分标准见表1[2]。
EWS更侧重于动态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早期发现潜在危重症患者,MEWS更侧重于对急诊患者去向的分流和有计划地选择治疗方案。
EWS需要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一般多用于有条件的急诊科、ICU 及普通病房;而MEWS不用监测SpO2,对其他参数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得结果更准确、更实用,可以用于基层乡镇医院、社区医院或院前急救等多种场所。
2 EWS评分的临床应用现状2.1 EWS评分在医疗工作中的应用EWS评分是近年来国外兴起的一个新的评分工具,由常规的生命体征组成,不受仪器、人员、场地限制,可重复操作,评估结果客观,增强了对患者病情评价和预后预测的可行性,减少了临床误诊、误治。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2020年11月第27卷第22期患者受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舒适度的需求高于普通患者,因此提高并且将ICU患者的舒适度作为优质护理的重要指标之一。
HFNC为近年来一种新型氧疗技术设备。
有研究表明,舒适度的差异是应用HFNC的患者是否需要插管的唯一预测指标,说明舒适度与临床结局改善之间存在一定联系[2]。
在HFNC装置可选温度设置范围内,温度越高气道湿化效果越明显;而温度越高越容易造成气道黏膜干燥,理论上可能造成患者舒适度下降。
本文结果表明,在患者生命体征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HFNC装置参数设置温度为37℃时的舒适度高于31℃时。
这表明37℃可能是增加患者气道湿化效果且同时又能保证患者气道不过分干燥的一个合适的温度。
结果还表明,温度设置37℃时的收缩压低于31℃时,原因可能在于患者舒适度的提升使得影响血压测量的干扰因素相对减少,而舒适度的提高使呼吸较为顺畅,也可能对收缩压的降低存在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不明显引起ICU老年患者生命体征波动的情况下,HFNC应用期间最适合的氧气吸入温度推荐37℃。
参 考 文 献[1]甘婉玲,徐菊玲,姚惠萍,等. 重症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舒适度的研究现状[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8):217.[2]Mauri T,Galazzi A,Binda F,et al. Impact of flow andtemperature on patient comfort during respiratory support by high-flow nasal cannula[J]. Critical Care,2018,22(1):120.(收稿:2020-04-27)(发稿编辑:薛 芳)表 1 不同温度设置对19例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的影响 (x-±s)温度设置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心率(次/min)SpO2(%)呼吸频率(次/min) pH PaCO2(mmHg)PO2(mmHg) FiO231℃ 131.2±15.9 71.0±12.9 93.7±4.0 97.6±2.5 20.6±5.1 7.5±0.1 51.6±15.4112.0±38.646.1±11.0 37℃ 120.7±12.7 67.3±11.1 95.6±3.1 98.2±2.4 21.1±3.5 7.5±0.1 49.4±14.9113.8±34.645.6±10.9 t,P 2.25,<0.05 0.95,>0.05 1.64,>0.050.75,>0.05 0.35,>0.050,>0.05 0.45,>0.05 0.15,>0.050.14,>0.05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黄燕君危急重症患者由于病情较重、变化较快,进入急诊科后需要立即接受治疗暂时稳定病情,此后需要立即转移至相应科室进行下一步的诊断与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解析
摘要:目的讨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110例意识昏迷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监护,研究组应用早期预警评分分级别进行监护,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总住院时间及MODS、压疮、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其他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探在ICU 临床护理中,应用早期预警评分对患者分级别进行监护,有助于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ICU;护理;早期预警评分;分级监护
ICU收治的多为危急重症患者,如若临床护理不当,很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甚至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
所以,在ICU护理工作中准确、及时地评估患者病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执行相应的护理方案,对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我院在ICU护理工作中应用了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实施分级监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ICU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10例意识昏迷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机械性损伤者或全身系统功能障碍者,ICU入住时间
均>24h。
排除认知功能障碍者及妊娠者。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23~69岁,平均(36.9±3.0)岁,研究组男36例,女19例,年龄24~72岁,平均(37.2±4.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监护,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心率、血压变化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报告医师,进行相应的处理。
干预组应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进行分级监护。
具体措施如下:
1.2.1早期预警评分对患者的五项生理指标(精神反应、呼吸频率、收缩压、脉搏、体温)进行评分,体温计0~2分,收缩压、脉搏、精神反应、呼吸频率分别计0~3分,总分14分。
评分≥9分者,判定为重度;评分在5~8分之间者,判定为中度;评分≤4分者,判定为轻度。
1.2.2分级护理根据患者的评分结果实施分级监护。
①病情重度者,报告医师进行急救,并在床头上记录好评分,准备好相关急救药物,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每15min对其临床表现记录1次。
同时还要对患者的血糖、胸片、心电图进行检测,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的具体情况。
②
对于病情中度者,护理人员要密切监视其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变化,每30min对其临床表现记录1次。
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严格执行。
③对于病情轻度者,要对其生命体征、临床症状进行密切监测,每60min对其临床表现记录1次。
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并随时做好转出ICU的相关准备。
1.3观察指标记录、比较两组患者ICU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软件SPSS19.0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数、计量资料分别以%、表示,数据比较分别进行x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住院时间研究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并发症研究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呼吸衰竭、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3讨论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是临床用于筛选危重患者的常用工具,其能有效识别潜在的危重患者,并且操作简单,可行性好[2]。
目前,关于MEWS在急诊科中的应用研
究较多,但关于其在ICU病房中的应用报道却较为鲜见。
据国外相关文献报道[3],意外事件在发生前基本上都会发出预警信号,医护人员在意外事件发生前几小时内常常可以监测到一些病情恶化迹象,比如意识改变、呼吸急促、心律失常、血氧饱和度降低、血压异常、尿量改变等生理参数指标异常变化。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护理人员都未能及时地对这些变化做出反应,医护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并对这些预警信号引起高度重视,就容易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影响患者预后[4]。
应用MEWS对ICU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让临床监护更具有针对性、科学性,以便于防范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5]。
本研究结果与张咏梅等[6]的文献报道结果相符。
这是因为应用MEWS进行分级监护能够让ICU的护理人力资源分配更为合理,让每位患者都能够得到恰当、及时的监护,避免了监护不充分现象的发生,故转归效果更好。
综上,在ICU临床护理中,应用早期预警评分对患者分级别进行监护,有助于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缩短重症监护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谭雯,侯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
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86-87.
[2]谢晓梅,孔悦,杨大金,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63-364.
[3]朱蓓,姜梅,王芝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心脏科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2):2031-2032.
[4]周艳,金丽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留观患者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8):61-62,66.
[5]房金芳,孙秀云,姚燕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胸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7):877-878,879.
[6]张咏梅,卢美玲,宋凌霞,等.基于MEWS的护理干预对潜在危重患者意外事件发生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实
用护理杂志,2013,29(27):23-26.
编辑/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