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全国生物试题分章汇编--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新课标全国卷)解析版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新课标全国卷I)解析版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答案】C【KS5U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的主要成份有脂质和蛋白质,还含有少量的糖类,A项正确。
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物质的运输功能降低,B项正确。
甘油等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透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C项错误。
细胞膜的功能之一就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比如通过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故D 项正确。
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C.ATP/ADP比值下降D.NADPH/NADP+比值下降【答案】C【KS5U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过程这一知识点。
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之后,没有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反应,就不能产生光反应的产生O2 ,没有光反应的ATP、[H],就不能进行暗反应将CO2的固定,故A、B项正确,ATP/ADP比值应该是升高,C项错误。
光反应的[H]一般和NADP+结合成NADPH,光反应弱,NADPH减少,故NADPH/NADP+比值下降正确,D项正确。
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D【KS5U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命活动调节这一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单元和答案

高中生物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单元和答案一、选择题1.ATP是细胞内吸能反应与放能反应的“纽带”,下列有关此“纽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C.ATP的合成总是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人体剧烈运动时ATP水解大于ATP合成,平静状态时则相反2.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下面有关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色素都分布在囊状结构薄膜上B.叶绿体中色素分布在外膜和内膜上C.光合作用酶只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D.光合作用酶只分布在外膜、内膜和基粒上3.下列生理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A.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H2OB.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CO2C.葡萄糖分解为乳酸D.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4.请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A处上升,B处下降B.A、B两处都下降C.A处下降,B处上升D.A、B两处都不变5.下列措施中不会提高温室蔬菜产量的是()A.增大O2浓度B.增加CO2浓度C.增强光照强度D.调节室温6.下图中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能量的变化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改变D.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7.在人和植物体内部会发生的物质转化过程是()①葡萄糖彻底氧化②葡萄糖转化为乙醇③葡萄糖脱水缩合④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中,检测酒精成分的试剂是A.澄清的石灰水B.溴麝香草酚蓝溶液C.酸性重铬酸钾溶液D.醋酸洋红溶液9.下图1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2表示图1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10 mmol/L)。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知识点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细胞代谢: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2.定义: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注:①由活细胞产生(与核糖体有关)③成分: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②催化性质:A.比无机催化剂更能减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B.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没有变化。
特性:专一性、高效性、多样性③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温度、PH值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等,过酸、过碱、高温都会破坏酶分子结构。
低温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但不破坏酶的分子结构。
二、ATP(三磷酸腺苷)◎ ATP是生物体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它的水解与合成存在着能量的释放与贮存。
1.结构简式 A — P ~ P ~ P2.ATP与ADP的转化◎ ATP ADP + Pi + 能量(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酶不相同)三、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呼吸是通过呼吸运动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分为:1.有氧呼吸:⑴概念: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O+能量特别是人和高等动植物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乳⑷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可以称为发酵。
大多数植物、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高等动物、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⑸无氧呼吸的意义:①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暂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以适应缺氧环境条件。
2014年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高一部分试题.

(上海卷)2.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A.细胞核B.核糖体C.叶绿体D.溶酶体(天津卷)5.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
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C.实验还需设计有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北京卷)1.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上海卷)1.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A.丙酮酸B.核苷酸C.氨基酸D.脂肪酸(上海卷)28.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一CH2一CH2一COOH),则该多肽A.有38个肽键B.可能没有游离氨基C.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D.至多有36种氨基酸(新课标Ⅱ卷)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海南卷)2.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海南卷)5.下列关于植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B.水是构成叶肉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C.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D.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和休眠种子的相同【答案】D(四川卷)2.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高中生物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概念图汇编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概念图汇编
李希明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酶,ATP,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化能合成作用
次要: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重铬酸钾溶液,酶的特性,细胞代谢,活化能,酶活性,高能磷酸键,同位素标记法
二、本章总概念图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5.1.1 酶的作用和本质
5.1.2 酶的特性
第2节细胞的能量“能量通货”——ATP 5.2 细胞的能量“能量通货”——ATP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5.3.1 有氧呼吸
5.3.2 无氧呼吸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5.4.1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高中生物_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测试题及答案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选择题1.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加工和分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该能量直接来自于()A.C6H12O6的分解B.蛋白质的分解C.A TP的水解D.脂肪的分解2.15只同种并同时孵化的体长约15 mm的蝌蚪,随机分成三个组(每组5只),饲养的水、饲料和温度等条件等同。
A组加入甲状腺激素,B组加入甲状腺抑制剂,C组不加入药剂。
饲养10~12 d,定时用坐标纸观测、记录蝌蚪的生长发育变化情况。
本实验中,同等的蝌蚪对象、同等的饲养条件等属于()A.实验变量B.反应变量C.无关变量D.额外变量3.A TP的组成以及ATP的正确简式依次是()A.一个腺苷,三个磷酸基及A-P-P~P B.一个腺苷,三个磷酸基及A-P~P~PC.三个腺苷,一个磷酸基及A-P~P~P D.两个腺苷,两个磷酸基及A~P~P~P4.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正确顺序应该是()A.进行纸层析→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将实验材料研磨B.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再画线C.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D.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进行纸层析5.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
今天我们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植物可以更新空气B.蜡烛燃烧所需要的物质来自绿色植物C.绿色植物在烛光下能制造有机物D.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6.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CO2的固定和还原需要光反应产生的()A.CO2和[H]B.[H]A TP和酶C.[H]和O2D.ATP和[H]7.细胞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生物化学反应不在细胞质中进行的是()A. 葡萄糖的无氧分解B.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C. 核糖体RNA的合成D. 各种消化酶的合成8.要计算酶反应的速率,以下实验中哪个是最必要的()A.设其他条件最适,改变温度,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B.设其他条件最适,改变反应时间,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C.设其他条件最适,改变酶的浓度,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D.设其他条件最适,改变酶的浓度,观察反应物的量9.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 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A.一定是无氧呼吸B.一定是有氧呼吸C.一定不是酒精发酵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10.贮藏水果和粮食时,充加CO2或抽取空气,能延长贮藏时间,主要作用是()A.促进有氧呼吸B.抑制有氧呼吸C.促进光合作用D.抑制无氧呼吸11.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形成有机物,需要下列哪种环境条件()A.具有NH3和无O2B.具有HNO3和无O2 C.具有HNO3和O2 D.具有NH3和O212.下列哪种条件下栽培番茄对增产有利()A.日温15℃、夜温26℃B.日温26℃、夜温15℃C.昼夜恒温26℃D.昼夜恒温15℃13.对光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①没有光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②水被光解产生的氧进入葡萄糖③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葡萄糖中④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ATP中⑤反应中不需要酶的参与⑥反应中需要酶的参与A.①②⑥B.①④⑤C.①③⑤D.①④⑥14.藻类和草履虫在光下生活于同一溶液中。
2014年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专题三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福建)26、(12分)氢是一种清洁能源。
莱茵衣藻能利用光能将H2O分解成[H]和O2,[H]可参与暗反应,低氧时叶绿体中的产氢酶活性提高,使[H]转变为氢气。
(1)莱茵衣藻捕获光能的场所在叶绿体的。
(2)CCCP(一种化学物质)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诱导其产氢。
已知缺硫也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
为探究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设完全培养液(A组)和缺硫培养液(B组),在特定条件下培养莱茵衣藻,一定时间后检测产氢总量。
实验结果:B组>A组,说明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有作用。
为探究CCCP、缺硫两种因素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则需增设两实验组,其培养液为和。
(3)产氢会导致莱茵衣藻生长不良,请从光合作用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4)在自然条件下,莱茵衣藻几乎不产氢的原因是,因此可通过筛选高耐氧产投藻株以提高莱茵衣藻产氢量。
(山东)26.我省某经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如图。
(1)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_上。
需先用___________(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测定叶绿素含量。
用纸层析法进一步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
据图分析,该植物可通过__________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2)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
8:00到12:00光照强度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_____________。
8. (1)类囊体膜(或类囊体,基粒);无水乙醇(或丙酮);叶绿素a;增加叶绿素含量(2)呼吸作用增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减小;线粒体、叶绿体(3)减少(天津2.)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
高考全国生物试题分章汇编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PPT课件

(浙江卷)30.(14分)某种细胞分裂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 如下表所示。
细胞分裂素浓度 (g·L-1) 0 0.5 1.0 2.0
叶绿素含量
光合速率
希尔反应活力(μmol 叶片含氮量
类囊体薄膜 (mg chl·g FW-1) (μmol CO2·m-2·s-1) DCIP Red·mg chl-1·h-1)
(2)CCCP(一种化学物质)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诱导其产氢。 已知缺硫也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为探究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的 影响,设完全培养液(A组)和缺硫培养液(B组),在特定条件培养莱 茵衣藻,一定时间后检测产氢总量。
实验结果:B组>A组,说明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有 促进 作用。
为探究CCCP、缺硫两种因素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则需
(%)
1.58
6.52
13.55
1.83
1.82
7.82
25.66
1.94
2.34
8.64
32.26
1.98
2.15
8.15
27.54
1.96
生物量 (g·plant-1)
17.65 22.95 27.44 23.56
注:①chl—叶绿素;FW—鲜重;DCIP Red—还原型DCIP;plant—植株。 ②希尔反应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将叶绿体加入DCIP(二氯酚靛酚)溶液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 气等,而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并发生颜色变化,这些变化可用仪器进行测定。
(%)
1.58
6.52
13.55
1.83
1.82
7.82
25.66
1.94
2.34
8.6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在自然条件下,莱茵衣藻几乎不产氢的原因是 氧气抑制产氢酶的活性 , 因此可通过筛选高耐氧产氢藻株以提高莱因衣藻的产氢量。
【解析】(1)光合作用分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吸收光能,其中光反应 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2)本题是考查考生对实验设计的相关实验知识。完全培养液的A组即标准 对照组与B组缺硫的实验组相比,产氢总量结果是B组>A组,说明B组缺硫组 产氢多,说明缺硫促进产氢。 实验设计中应遵循单因子变量和等量原则。在探究CCCP有无对莱茵衣藻产氢 的影响时,可设置完全培养液和加CCCP培养液二个培养实验,为探究CCCP、 缺硫两种因素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可在此基础上再:添加 CCCP的缺硫培养液的培养实验。 (3)结合题意,根据光合作用的全过程,若反应产氢的话,会导致光反应 产生的[H]减少,那么暗反应中即C3→(CH2O)减弱,导致还原产物减少,
(江苏卷)31.(8分)为研究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将一种绿藻培养至 指数生长期,并以此为材料,测定了藻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 (Pn)。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不同NaHCO3浓度 (Ph8.5,25℃)条件下测得的Pn 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变换图1中光源,可研究
光强
、
光质
对 光
合作用的影响。
(2 )在测定不同光照对 Pn的影响时,如不精确控制温度,则测得的 光照与Pn的关系
氧气的释放量 得到。 通过测定DCIP溶液的颜色变化得到,也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
(浙江卷)30.(14分)某种细胞分裂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 如下表所示。
细胞分裂素浓度 (g· L-1) 0 0.5 1.0 2.0 叶绿素含量 (mg chl· g FW-1) 1.58 1.82 2.34 2.15 光合速率 希尔反应活力(μmol 叶片含氮量 ( %) 1.83 1.94 1.98 1.96 生物量 (g· plant-1) 17.65 22.95 27.44 23.56 (μmol CO2· m-2· s-1) DCIP Red· mg chl-1· h-1) 类囊体薄膜 6.52 7.82 8.64 8.15 13.55 25.66 32.26 27.54
叶绿素a 增加叶绿素含量 以增 大的是_____________ 。据图分析,该植物可通过_______________
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2014山东卷)26.(11分)我省某经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如图。
(2)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 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8:00到12: 18:00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线粒体、叶绿体 。 (3)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化
(2)由实验结果推断,幼铃脱落显著减少的是 最低,说明B组叶片的光合产物
C
组。B组幼铃放射性强度百分比
输出减少 。为优化实验设计,增设了D组(激素处 理叶片),各组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是 C>A>B>D 。由此可知,
正确使用该激素可改善光合产物调配,减少棉铃脱落。
赤霉素 (3)若该激素不能促进插条生根,却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增高,其最可能是 。
注:①chl—叶绿素;FW—鲜重;DCIP Red—还原型DCIP;plant—植株。 ②希尔反应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将叶绿体加入DCIP(二氯酚靛酚)溶液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 气等,而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并发生颜色变化,这些变化可用仪器进行测定。
(安徽卷)29.(24分)Ⅰ.(10分)某课题小组研究红光和蓝光对花生 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 开放程度越高)
而增加植物的生物量。
(浙江卷)30.(14分)某种细胞分裂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 如下表所示。
细胞分裂素浓度 (g· L-1) 0 0.5 1.0 2.0 叶绿素含量 (mg chl· g FW-1) 1.58 1.82 2.34 2.15 光合速率 希尔反应活力(μmol 叶片含氮量 ( %) 1.83 1.94 1.98 1.96 生物量 (g· plant-1) 17.65 22.95 27.44 23.56 (μmol CO2· m-2· s-1) DCIP Red· mg chl-1· h-1) 类囊体薄膜 6.52 7.82 8.64 8.15 13.55 25.66 32.26 27.54
注:①chl—叶绿素;FW—鲜重;DCIP Red—还原型DCIP;plant—植株。 ②希尔反应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将叶绿体加入DCIP(二氯酚靛酚)溶液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 气等,而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并发生颜色变化,这些变化可用仪器进行测定。
请回答:
叶片含氮量 含量提高,使碳反应中 (2)从表中可知,施用细胞分裂素后,__________ 相关酶的数量增加。 根尖 (3)幼苗叶片中的细胞分裂素主要有__________ 产生。合理施用细胞分裂 衰老 呼吸量 ,从 素可延迟__________ ,提高光合速率,使总初级生产量大于__________
(2014重庆卷)9.(14分)棉花幼铃(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 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课题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 壮植株,按题9图1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题9图2所示(上 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与呼吸强度)。
(2014山东卷)26.(11分)我省某经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如图。
(安徽卷)29.(24分)Ⅰ.(10分)某课题小组研究红光和蓝光对花生 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 开放程度越高)
【解析】I.(1)与15d幼苗相比,30d幼苗的CO2吸收量更大,说明30d幼苗的 净光合速率更大。三种光照射,蓝光处理的组吸收的CO2更多,胞间CO2浓度 更低,说明对CO2的利用率更高,而蓝光处理的组气孔导度也最大,说明蓝光 通过促进了气孔开放,使CO2供应充分,加快暗反应,最终提高光合速率。 (2)CO2固定部位在叶绿体基质,因此叶肉细胞间隙的CO2至少需要穿过细 胞膜、叶绿体外膜、内膜共3层膜(即3层磷脂双分子层)才能到达作用部位。 (3)为了实验数据的可信度,可做到随机取样,并进行重复测定,避免偶然 性。
(浙江卷)30.(14分)某种细胞分裂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 如下表所示。
细胞分裂素浓度 (g· L-1) 0 0.5 1.0 2.0 叶绿素含量 (mg chl· g FW-1) 1.58 1.82 2.34 2.15 光合速率 希尔反应活力(μmol 叶片含氮量 ( %) 1.83 1.94 1.98 1.96 生物量 (g· plant-1) 17.65 22.95 27.44 23.56 (μmol CO2· m-2· s-1) DCIP Red· mg chl-1· h-1) 类囊体薄膜 6.52 7.82 8.64 8.15 13.55 25.66 32.26 27.54
(2)CCCP(一种化学物质)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诱导其产氢。 已知缺硫也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为探究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的
影响,设完全培养液(A组)和缺硫培养液(B组),在特定条件培养莱
茵衣藻,一定时间后检测产氢总量。 实验结果:B组>A组,说明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有
促进
作用。
为探究CCCP、缺硫两种因素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则需
减少 合物含量_____________ 。
呼吸作用增强,光合速率与呼吸 速率的差值减小 00光照强度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பைடு நூலகம்
(2014山东卷)26.(11分)我省某经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如图。
【解析】(1)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一个个圆饼状的类 囊体堆叠成基粒;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可以用无水乙醇 (或丙酮)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绿叶中的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 扩散得快,层析后叶绿素a比叶绿素b扩散得更远说明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溶解 度较大;由图甲可知,叶绿素含量随着遮光面积的增加而升高,因此植物是 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来增加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2)8:00到12:00气温升高呼吸速度增强,光照强度增加,但气孔导度相 对稳定,由于受到CO2供应的限制,光合速率升高远不如呼吸速率升高的幅度 大,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减小,净光合速率降低。18:00时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 都能产生ATP。 (3)突然去除遮光物,光反应加强,为暗反应提向更多的ATP和[H],导致 较多的C3被还原,C3含量减少。
(1)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
类囊体膜(或类囊体,基粒) 上。需先用 响。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_______ 无水乙醇(或丙酮) _______________(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测定叶绿素含量。
用纸层析法进一步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
(2014重庆卷)9.(14分)棉花幼铃(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 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课题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 壮植株,按题9图1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题9图2所示(上 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与呼吸强度)。
(1)该放射性物质中被标记的元素是 碳 。光合作用过程中,含标记元
(1)与15d幼苗相比,30d幼苗的叶片净光合速率
高
。与对照组相比,
蓝 光处理组的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高,据图分析,其原因 是 蓝光促进了气孔开放,CO2供应充分,暗反应加快 。
(2)叶肉细胞间隙CO2至少需要跨 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