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

合集下载

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第2 1卷
第 8期
河 北 医 学
V o 1 . 2 1 . N o . 8
Au g . , 2 0 1 5
2 0 1 5年 8月
适 的筛查 手段 。有 听力损 失 高危 因素 的婴 幼儿 即使 听 力筛 查通 过 仍 有定 期 6月接 受 一次 听力 学 检查 直 至 3 周 岁甚 至更 久 的必 要 性 。更 大 范 围地 普 及 听 力 筛查 , 将新生儿的检测结果 用信息系统管理, 加 强家长 与医 疗机 构 的沟 通 能够 增 强 家 属 的依 从 性 , 减 少 拒 绝 检 查 及 失访 率 , 从而获 得 最佳 的干预 时 间 , 使 得 听力 损 失 患 儿 不 受听力 障碍 严 重 程 度 的影 响 , 语 言 发 育 更接 近 于 正常 同龄儿 的水 平 。
标 准 的 患者 8 5例 , 随机 分 为 观 察 组 4 3例 和 对 照 组 4 2例 , 二 者 均给 予 常规 护 理 , 观 察 组 在 此 基 础 上 加 以护 理干预 , 比较二 者护 理效 果 。结果 : 入 院时 , 两组 患者 S AS和 S DS量 表 评 分 相 似 ,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 O . 0 5 ); 出院时 , 两组 患者 S AS和 S DS量 表 评 分 较 入 院 时 均 下 降 , 差 异 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但是 观察 组 下降 幅度较 对 照组 大 , 差异 有统 计 学意 义( P< 0 . 0 5 ) 。观 察组 患 者 出院时 O L Q— S T O2 2 中吞 咽 困难 、 胃部 疼 痛 、 呃逆、 饮食 受 限 、 焦虑 及 口干 分量 表 评 分 均低 于 对 照组 , 差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0 . O 5 ), 味 觉、 身体 外 观 及 掉 头 发 评 分 两 组 相 似 , 差异 无 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结 论 : 护 理 干 预 能 有 效 减

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

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

3 讨论
胃癌起源于黏膜 上皮细 胞 , 黏膜上 皮细胞 主要 位 于胃壁 最表层 。对于 胃癌来说 , 可能发生 的部 位有很多 , 其 中发 生概 率最 大的部位就是 胃窦幽 门区 , 发生概 率处 于第二 位是 胃底 贲 门区, 发生 概率 处于第三位是 胃体部。从整体上 看 , 不 同类 型的 胃癌对于患者 胃壁侵犯 程度 也是不 同的 , 主要 体现 在侵
7 . 3 2 ) 分; 对照组 3 2例 子 患 者 , S A S评 分 为 ( 3 9 . 4 2± 7 . 3 2 ) 分, S D S评 分 为 ( 4 4 . 3 2 - 4 9 .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 分 。两 组 S A S 、 S D S组 间 比较 , 差异
1 . 1 一般资料 : 本文选取 了我科 2 0 1 1 年 1月 ~2 0 1 2年 1月
为 1 2 . 5 0 %, 不 满 意 1 例 ,占 比 例 3 . 1 3  ̄ o, 总 满 意 度 为 9 6 . 8 8 %; 对 照组 的 3 2例 患 者 中, 满意 l 5 例 ,占 比 例 为 4 6 . 8 8 %, 较满意 1 2例 , 占比例为 3 7 . 5 0 %, 不 满 意 5例 , 占 比 例1 5 . 6 3 %, 总满意度为 8 4 . 3 8 % 。 两 组 满 意 度 组 间 比较 , 差 异 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 5 ) 。
患 者 主诉 , 及 时 给 护 湿 润 口唇 , 增减盖被 ; 如有呕吐者 , 头 偏 向

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2 . 3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后 的满意度 比较结 果 : 两 组患者 实施不 同护理后 , 在满 意度方面 的结果如下 : 优质护理组的 3 2 例患 者中 , 满意 2 7例 , 占比例为 8 4 . 3 8 %, 较 满意 4例 , 占比例

优质护理干预对胃癌病人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

优质护理干预对胃癌病人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

优质护理干预对胃癌病人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
胃癌是一种高发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患者常常面临着诊断后心理上
的震撼,从而产生不良情绪,如抑郁、焦虑等,严重影响了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胃癌患者的精神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1. 改善患者情绪状态
优质护理干预可以通过沟通、关注和安抚患者的情绪,改善其情绪状态,促发积极情
绪和态度,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和决心,从而有利于治疗的进行和效果的提高。

2. 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胃癌患者常常面临着治疗方案的不确定性以及药物治疗的副作用等问题,这些因素常
常加剧患者的焦虑情绪。

而通过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关注,给予必要的心理安慰,优
质护理干预可以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3.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优质护理干预还可以通过为胃癌患者提供专业的营养、康复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患者
管理自己的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

4. 促进患者康复
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帮助胃癌患者维护自身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
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复发率。

总之,对胃癌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
活质量和康复率。

因此,在具体的护理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
以人性化的关怀为基础,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达到最大的护理效果。

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研究

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研究

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研究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并加强对不良情绪的护理。

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优质护理在胃癌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对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效果显著。

标签:胃癌;不良情绪;优质护理;护理效果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会造成患者一系列严重不良反应,加之手术作为一应激源对患者的影响,因此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较为严重[1]。

本文就优质护理模式在胃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进行观察,并探讨其對不良情绪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51.2±4.6)岁,临床分期:中分化腺癌36例,高中分化腺癌14例;手术方式:根治性手术28例,姑息性手术22例。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遵医嘱治疗性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优质护理主要包括协助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基础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环境护理、健康宣教等,同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患者不良情绪的护理,即加强心理护理。

胃癌患者一般都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一方面他们希望尽快手术以解决病痛,同时又担心手术效果以及预后,甚至部分患者还担心昂贵的医药费,担心家人受累等,临床表现为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甚至绝望等[2],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首先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帮助患者完成角色的转变,并纠正患者对癌症的片面理解,如向患者说明癌症不等于死亡,也不是不能治愈的,手术治疗可以制止或延缓其发展,给患者以鼓励,并同时向患者提供各种信息,协助患者做好术前的一切准备,使患者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真正的关心和理解,并可向患者介绍一些成功病例,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

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28・医字新知余iS2019年第29卷第2期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张萍【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择7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5)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5=35)实施常规护理。

对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度和抑郁度分别为62.8%和45.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2.8%和65.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明显低于对照组(22.8%)(P<0.05)。

结论优质护理能帮助胃癌患者减轻心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优质护理;胃癌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doi:10.3969/j.issn.1004-5511.2019.02.041【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04-5511(2019)02-0228-02胃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致死率中占到20%⑴。

手术仍是目前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开展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工作,对减少患者手术后的应激反应,提高手术耐受性有重要帮助。

本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心理状态和术后并发症等的影响,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接受的7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0例患者均符合胃癌诊断标准,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排除合并肺、肾、心等器官功能障碍和精神疾病患者。

按随机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

观察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31-73(52.6±4.1)岁;硬癌5例、腺癌21例、印戒细胞癌9例。

对照组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33-76(53.2±4.3)岁;硬癌4例、腺癌23例、印戒细胞癌9例。

两组一般资料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包含对患者术前的常规检查,并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术后对患者病情变化密切监测,并予以基础用药护理。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及临床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及临床
证 的作 用。
彭建华 . 糖尿病酮症酸 中毒患者 I C U护理观察 . 糖尿病新世界 ,
] ]



2 0 1 5 0 ) : 2 1 6 . 赵 巧燕 , 王海燕 . 6 5 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 I C U护理经验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2 0 1 1 , 5 ( 4 ) : 2 3 1 - 2 3 2 . 邓 洁英 . 信 息沟 通本 在 I C U护理 管理 中的应 用 . 当代护 士 ,
术期 进行 有 效护理 可 以提 高治 疗效 果 , 本研 究 以 2 0 1 0 年8 月~ 2 0 1 6 年8 月 收治的 胃癌患 者为研究对象 , 观察 比较围手 术期 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 ,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护理 后 , 观察组护理满
手 术期 人性化护理 。观察并记 录两组相关指标 , 并对护理效果进行 比较 。结果
察 组的生活质量 明显优于对照组 < O . 0 5 ) 。结论
意 度为 9 4 . 4 4 %, 高 于对照组的 8 1 . 4 8 %( P < 0 . 0 5 ) 。观 察组不 良情绪改 善情况显著优 于对 照组 ( P < O . 0 5 ); 观
rL rL r
张娟 . 心脏 瓣膜 置换 术 前健 康教 育方 法探 讨 . 护 理学 杂 志 ,
2 0 0 4 , 1 9 ( 8 ) : 7 3 - 7 4 .




提供各 种帮助 , 能够促进患者 更好的治愈 。从 本研究结果可 以看 出 , 观察 组干预后 S A S 、S D S评分分别 为 ( 2 5 . 4 1 ±1 . 1 5 ) 、 ( 2 4 . 2 5 ±1 . o 2 ) 分, 对照组分别 为 f 4 7 . 9 6 ±2 . 1 6 ) 、( 4 4 . 6 3 ±2 . 0 2 ) 分, 观察组患者 的改善更 为明显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0 . 0 5 ) ; 观察 组护理 满 意度高 于对 照组 ,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0 . 0 5 ) 。说 明持续性 人文关 怀在 I C U护理 当中具有典 型的 应 用价值 。而这 与临床相关研究 不谋而合 , 能够起 到相互 印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10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

观察并记录两组相关指标,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1.48%(P<0.05)。

观察组不良情绪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胃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胃癌;围手术期;不良情绪临床上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且术后并发症较多。

相关研究报道[1],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有效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以2010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将本院在2010年8月~2016年8月诊治的108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

对照组男26例,女28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2.2±4.8)岁。

观察组男27例,女27例,年龄44~74岁,平均年龄(62.4±4.5)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知识宣讲和出院指导。

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术前护理:入院后,护理人员用饱满的热情、温和的态度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将病区、主治医师和护理人员的情况向患者进行介绍,尽快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术前用通俗的语言对手术的目的和健康知识进行宣讲,认真回答患者的疑问并及时纠正患者的不正确思想,组织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消除不良情绪带来的困扰;保证病房内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保证病房内空气的流动性,给患者创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

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98例胃癌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44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生活质量评分(吞咽评分、胃部疼痛评分、饮食受限评分与口干评分)。

结果观察组SDS、SAS评分、吞咽评分、胃部疼痛评分、饮食受限评分及口干评分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良好。

关键词护理干预;胃癌;围手术期;负性情绪;预后围手术期的胃癌患者受疾病与术后疼痛的影响,患者心理上易出现负性情绪,加之术后幽门括约肌失效,易引起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致使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等现象,给患者生活带来影响,因此予以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必要的。

为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负性情绪及预后影响,本研究以回顾性方式重点分析本院98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98例胃癌患者,且均经病理学与胃镜确诊。

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44例)。

观察组男女比例24∶30,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35.6±14.5)岁;胃癌分期:32例Ⅰ期,18例Ⅱ期,4例Ⅲ期;对照组男女比例21∶23,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34.7±13.8)岁;胃癌分期:21例Ⅰ期,14例Ⅱ期,9例Ⅲ期。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指导用药,术前备好手术器械,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 2. 1 术前护理①健康教育:术前为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有关胃癌的知识,介绍疾病治疗与预后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饮食护理干预
胃癌的病灶点在于胃部,而胃部又是人体重要的消耗器官,受癌症影响,胃癌患者的饮食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多数胃癌患者食欲会大幅度下降,本身癌症和治疗就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如果因食欲减退,缺乏营养,患者的身体就会变得更弱,所以在食材上遵循“三高一低”的原则,即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和低脂肪。同时在为患者准备饮食前应了解患者对哪些食物过敏,譬如花生过敏和乳糖不耐受患者要避免食用花生制品和含有乳糖的的乳类。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与SDS评分情况
实验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干预后,其SAS与SDS评分情况改善程度均优越于对照组,详见表一。
3.讨论
由于人们对癌症的认知不够片面,谈癌色变的现象在当下非常普及,而从影视以及书籍中对癌症治疗过程的痛苦更是加剧了患者对癌症本身与癌症治疗的恐惧和绝望,这无疑对胃癌患者的身体及心理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使得多数患者对癌症治疗存在恐惧感和抵触情绪,不愿意接受治疗,但是由于病情治疗的需要,治疗是不可避免的[3],如果因为惧怕治疗或因病情产生绝望情绪,不仅会影响治疗进度,对患者病情的康复也是极为不利的。为了提高胃癌患者用于接收围手术期治疗,能以勇敢积极的心态去挑战病魔,走向全痊愈使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本院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影响的研究,从应用效果可以看出,通过优质护理干预方法,胃癌患者的负面心理得到了很大的排解,围手术期后对优质护理的满意度达到共识,满意率高达88%。由此可见,优质护理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是非常可观的,能够大幅度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
分析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
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队胃癌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病患,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组内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组内患者进行护理,待护理结束后,根据两组患者SAS、SDS评分以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优质护理模式下其组内患者对优质护理模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优越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的改善效果显著,保障患者对护理需求的同时大幅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应用过程中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与认同,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参与实验的患者均为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间入住我院的100例围术期胃癌患者,通过对患者的全面检查,数据显示所有患者均符中国胃癌确诊标准。将这100例病患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最小为18岁,年龄最大为72岁,平均年龄为(39.5±6.8)岁;对照组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最小为13岁,年龄最大为79岁,平均年龄为(48.3±4.5)岁,两组患者在人数、年龄、性别、疾病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患者在结束护理干预后,组内负责医护人员会通过医院自制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与SDS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模式对组内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方式如下:
1.2.1心理护理干预
癌症不比其它疾病,它的危害不仅仅在于它本身疾病的可怕,更多是人们心理对它的惧怕,一个癌症患者所面临的比其它患有其它疾病患者要多的多。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针对癌症的治疗手段每天都在更新,这对癌症患者来说无疑不是个好消息,但治疗方式只是针对疾病的治疗,而癌症对患者心理所造成的伤害是无法治疗的,相反的还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2],譬如本次参与实验的100例胃癌患者,不排除需要配合化疗的患者,这对患者的精神状态造成了致命的冲击,对病情的恐惧与对治疗的排斥反复侵蚀着患者疲惫的内心,使得很多癌症患者情绪非常不佳,因此对于癌症患者而言,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实验组对此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所想,洞察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从而有针对性的排解患者内心的负面情绪,通过病理知识讲座、复建宣传教育以及成功案例等去安抚鼓励患者,从而达到对患者心理护理的目的,让患者配合治疗的同时为患者带来对抗病魔的正能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胃癌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作息与饮食的不规律,患有胃癌的患者越来越多,发病趋势逐年上升,胃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属于致死率较高的疾病。由于胃癌早期没有明显表现,故很多患者确诊为胃癌时已发展到中晚期[1],病情与治疗对胃癌患者带来了双重恐惧,因此很多胃癌患者在围术期的情绪状态都非常糟糕。为了提升围术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特实施优质护理在胃癌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研究,通过实践体验发现优质护理方法在胃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胃癌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并且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现将报告如下。
1.2.3疼痛护理干预
患者护理期间身体会出现疼痛,可以用一些方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譬如给患者播放一些音乐以及设定一些娱乐活动等,让患者不要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疼痛上,同时还可以锻炼患者对疼痛患者走到手术台,辅助患者躺下调整体位。在核实患者身份的同时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从而淡化患者对手术室冰冷和严肃的印象。在对患者进行麻醉前,医护人员不能表现出过度的语言呵护和行为呵护,这样反而向患者暗示了接下来将要做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所以我院手术人员采用的是心理战术[2],刻意用语言和行为去引导患者,将注射麻药表现的很轻松,很不值一提,这样反而会让患者安心。帮助患者调节呼吸节奏和深度,克制紧张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