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粗集料
水工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

水工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摘要:水工混凝土是由水、水泥、外加剂、掺合料、砂、石等六大原料组成。
硬化混凝土的强度,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很大程度上耐久性能取决于原材料质量。
同时因原材料质量变化,如外加剂减水率变化,需水量比,粉煤灰细度变化,也要作相应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并没有通用的固定配合比,因此试验室的日常工作是原材料的检测,是生产控制的依据,是确定配合比的依据。
关键词:水工混凝土;试验检测;质量控制引言使用前所用的原材料必须进行检测。
国家对于原材料检测方面也有相应的标准规范,试验室必须及时掌握标准的修订情况。
同时也要注意到原材料某个项目可能在不同标准中有不同的检验方法,有时使用者对原材料进行快速检测以控制生产或比较几个产品间优劣,需要有可行的检验方法。
一、目前水工原材料试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一)、新材料(碳纤维、聚合物改性材料、树脂灌浆材料等)的质量控制问题在当前的检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一些传统的建筑工程原材料由于其普及程度较高,在施工过程中积累的施工经验往往能够对建筑工程原材料质量进行初步的判断,相比新型建筑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效果,这部分建筑工程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最终效果也明显要好,造成新材料质量控制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第一,新材料出现的周期较短,这就使得在这些新材料运用到工程中之前,往往并没有通过严格的资质审核,国家对这些新材料的检测标准、使用性能所作出的规定并没有及时更新。
第二,新材料的出现,通常是对某一方面性能的完善或者改进,对于除了对于改进性能意外的数据,许多施工单位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调查。
并且,在施工工程中使用这些新型材料,由于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也可能会产生新的质量问题。
(二)、相关配件的质量存在安全隐患水工材料除了我们通常关注的主体建筑材料以外,一些装修材料、配件材料同样属于水工材料的范围。
在过去,我们有一种错误的观点,就是只重视主体水工材料的质量检测,对于一些配件的质量安全却并不关心。
2021年《水利》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关于水闸止水设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水平缝均要设止水B.所有沉陷缝均要设止水C.所有垂直缝均要设止水D.铺盖与底板接缝处要设止水【答案】D【解析】钢筋混凝土铺盖常用C20混凝土浇筑,厚度0.4~0.6m,铺盖与底板接触的一端应适当加厚,并用沉降缝分开,缝内设止水。
2.某水闸闸墩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所处的侵蚀环境类别为三类,其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
A.20mmB.25mmC.30mmD.45mm【答案】D【解析】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的水工结构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2F311013-4所列值。
3.水工混凝土粗集料的级配分为()种。
A.三B.四C.五D.六【答案】B【解析】水工混凝土粗集料的级配分为四种,常用四级配,即包含5~20mm、20-40mm、40-80mm、80mm-120(或150)mm全部四级集料的混凝土。
4.某水闸底板混凝土性能指标为为C30W4F100,其中“F“代表混凝土的()。
A.强度等级B.抗渗等级C.形等级D.抗冻等级【答案】D【解析】抗冻性用F表示,如F25,F50分别表示材料抵抗25次、50次冻融循环,而强度损失未超过25%,质量损失未超过5%。
5.下列土方填筑碾压类型中,属于静压碾压的是()。
A.羊脚碾压B.夯击碾压C.振动碾压D.撞击碾压【答案】A【解析】土方填筑压实机械分为静压碾压(如羊脚碾、气胎碾等)、振动碾压、夯击(如夯板)三种基本类型。
6.高处作业所指的最低作业高度是()。
A.1.5mB.2.0mC.2.5mD.3.0m【答案】B【解析】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和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7.水闸首次安全鉴定应在竣工验收后()年内进行。
A.3B.5C.7D.10【答案】B【解析】水闸首次安全鉴定应在竣工验收后5年内进行,以后应每隔10年进行一次全面安全鉴定。
二建《水利》数字汇总

二建《水利》数字考点工程技术部分◆土石坝按坝高分类:高度在30m以下的为低坝;高度在30(含30m)~70m(含70m)的为中坝;高度超过70m的为高坝。
◆跨度在5m以下的胸墙可用板式结构,超过5m跨度的胸墙用板梁式结构。
◆黏性土心墙和斜墙顶部水平厚度一般不小于3m,以便于机械化施工。
防渗体的顶部应高出设计水位0.5m以上。
◆坝较长时,则应沿坝轴线方向每隔50~100m设一横向排水沟,以便排除雨水。
◆防浪墙的高度一般为1.0~1.2m(指露出坝顶部分)。
◆等级划分(P20-23包含的数字考点)工程等别工程规模水库总库容/108m3防洪治涝灌溉供水发电保护人口/104人保护农田面积/104亩保护区当量经济模式/104人治涝面积/104亩灌溉面积/104亩供水对象重要性年饮水量/108m3装机容量/MWⅠ大(1)型≥10≥150≥500≥300≥200≥150特别重要≥10≥1200Ⅱ大(2)型<10,≥1.0<150,≥50<500,≥100<300,≥100<200,≥60<150,≥50重要<10,≥3<1200,≥300Ⅲ中型<1.0,≥0.10<50,≥20<100,≥30<100,≥40<60,≥15<50,≥5比较重要<3,≥1<300,≥50Ⅳ小(1)型<0.1,≥0.01<20,≥5<30,≥5<40,≥10<15,≥3<5,≥0.5一般<1,≥0.3<50,≥10Ⅴ小(2)型<0.01,≥0.001<5<5<10<3<0.5<0.3<10◆堤防工程级别防洪标准[重现期(年)]≥100<100,且≥50<50,且≥30<30,且≥20<20,且≥10堤防工程的级别12345◆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单位:年)工程等别工程类别水库防洪治涝灌溉供水发电I1501005050100100Ⅱ100505050100100Ⅲ505050505050Ⅳ503030303030Ⅴ5030303030◆1级、2级永久性水工建筑物中闸门的合理使用年限应为50年,其他级别的永久性水工建筑物中闸门的合理使用年限应为30年。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摘要: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安全质量,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理应正视水利工程安全隐患,全面优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以此加固混凝土结构。
本文将简单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希望能有助于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建设。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应重视做好混凝土集料配置工作,科学控制配置参数。
其次,要重视优化混凝土施工技术,全面提高施工质量。
另外,应重视做好水下混凝土施工作业。
一、科学配置混凝土集料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基质材料主要是由粗细集料组成。
其中,粗集料的规格有两种,第一种粒径在10到20毫米,如果筛孔是26.5毫米,粗集料级配比质量是100%;如果筛孔是19毫米,粗集料级配比质量是90%到100%;如果筛孔是9.5毫米,粗集料级配比是15%;如果筛孔是4.75毫米,粗集料的级配比是5%。
第二种粒径在10到15毫米,如果筛孔是19毫米,粗集料级配比质量是100%;如果筛孔是13.2毫米,粗集料级配比质量是90%到100%;如果筛孔是9.5毫米,粗集料级配比是15%;如果筛孔是4.75毫米,粗集料的级配比是5%。
和粗集料相比,细集料配置更注重洁净度与干燥性,有六项指标:第一,表观相对密度,要求大于或者等于2.5%,其检测方法是T0328;第二,坚固性,要求粒径小于3毫米,比例大于等于12%,检测方法是T0340;第三,含泥量,要求粒径小于0.075毫米,比例小于或者等于3%,检测方法是T0333;第四,含沙量,要求比例大于或者等于60%,检测方法是T0334;第五,亚甲蓝值,要求比例小于或者等于25%,检测方法是T0349;第六,棱角性,要求比例大于或者等于30%,检测方法是T0345[1]。
二、优化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理应引入各种先进的技术与施工机械设备,优化施工工艺,针对围堰、水库闸门、堤坝和渠道等重要项目制定完善的施工技术方案,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1.2.61.1.6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

27.6
33.0
检验针状颗粒的卡尺卡口设定宽度
108.6139Biblioteka 2165.6198.0
四、试验结果计算
1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式(3)计算,精确至1%:
2
=
× 100
1
式中:
——针、片状颗粒含量,%;
1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2 ——试样中所含针、片状颗粒的总质量,单位为(g)。
10.0
三、试验步骤
2. 根据试样最大粒径,称取按表的规定数量试样一份,精确到1g。然
后按下表规定的粒级按任务三方法进行筛分。
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的颗粒划分及其相应的规准仪孔宽或间距
石子粒级
4.75~9.50 9.50~16.0
16.0~19.0
19.0~26.5
26.5~31.5
31.5~37.5
四、试验结果计算
2
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
3
《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中规定卵石、
碎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五、原始记录表与试验报告表
1、将原始数据按要求记录于下表中
五、原始记录表与试验报告表
2、根据试验原始记录表
编制试验检测报告
感谢观看
一、试验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建设工程
(除水工建筑物)中的水泥混凝
土及其制品用卵石、碎石的针、
片状颗粒含量
二、仪器设备
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
1. 针状规准仪和片状规准仪
二、仪器设备
2. 天平
3.方孔筛
称量10kg,感量1g
孔径为4.75mm,9.50mm,
16.0mm,19.0mm,26.5mm,
水工混凝土用骨料

水工混凝土用骨料水工混凝土是指由水泥、骨料、细集料和水等材料经过一定比例调配,经过搅拌、浇注、养护等工艺制成的一种特殊混凝土。
其中骨料作为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骨料是指在混凝土中起填充和增强作用的颗粒状材料,主要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种。
粗骨料是指直径大于5mm的骨料,一般采用砂石、砾石等颗粒状材料;细骨料是指直径小于5mm的骨料,一般采用砂子、矿渣粉等材料。
骨料在水工混凝土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填充作用:骨料可以填充水泥砂浆中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
合理选择和使用骨料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防止开裂。
2. 强度作用:骨料是水工混凝土的主要强度来源之一。
粗骨料在混凝土中起到骨架的作用,能够承受荷载,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压性能。
细骨料可以填充水泥砂浆中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抗压性能。
3. 稳定性作用:骨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合理选择和使用骨料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系数,减少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集中,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冻性。
4. 经济性作用:合理选择和使用骨料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成本。
根据工程要求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骨料种类和规格,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经济性。
在水工混凝土中,骨料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1. 骨料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荷载和水压,防止因荷载和水压引起的破坏。
2. 骨料应具有一定的粒度分布,能够填充水泥砂浆中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
3. 骨料应具有一定的坚硬度和抗磨性,能够承受外力的作用,防止因外力引起的破坏。
4. 骨料应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能够经受长期的水浸和化学侵蚀,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骨料作为水工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选择和使用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降低成本,保证工程质量。
因此,在水工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中,应重视骨料的选择和使用,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
水泥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粗集料、再生粗集料及细集料要求

(1)
配筋混凝土路面及钢纤维混凝 土路面中不得使用海砂。
(3) 采用机制砂时,外加剂宜采用 引气高效减水剂或聚羧酸高性 能减水剂。
总结
路面水泥混凝土对粗细集料的选择要符合规 范的相关要求。
外观 级配 外观 级配
极重、特重、重交通荷载等级路面不应低于Ⅱ级; 中、轻交通荷载等级路面可使用Ⅲ级天然砂。
符合相关规定;细度模数在2.0~3.7之间。
极重、特重、重交通荷载等级路面不低于Ⅱ级; 中、轻交通荷载等级路面可使用Ⅲ级机制砂。
符合相关规定;细度模数在2.3~3.1之间。
(2)
细度模数差值超过 0.3 的 砂应分别堆放,分别进行 配合比设计。
粗集料、再生粗集料及细集料的技术要求
1 2
模块六
水泥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粗集料、再生粗集料 及细集料的技术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 3
面施工技术
4
水泥混凝土路面小型机具施工 水泥Biblioteka 凝土路面三辊轴机组施工5 6
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机施工 碾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C目 录 ONTENTS 1 粗集料、再生粗集料技术要求 2 细集料技术要求
2 细集料技术要求
细集料
1.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不得使用再生细集料; 2.配筋混凝土路面及钢纤维混凝土路面中不得使用海砂; 3.细度模数差值超过0.3的砂应分别堆放,分别进行配合比设计; 4.采用机制砂时,外加剂宜采用引气高效减水剂或高性能减水剂。
细集料
天然砂 机制砂
1 粗集料、再生粗集料技术要求
粗集料
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破碎卵石和卵石。
极重、特重、重交 通荷载等级
建筑材料-粗集料

9
颗粒级配与最大粒径
颗粒级配分类 按供应情 况分 连续粒级 连续粒级 最大粒径 定义 粗骨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
10
单粒粒级 单粒粒级
(2)颗粒级配 • 粗骨料的级配原理和要求与细骨料基本相 同。级配试验采用筛分法测定,即用2.36、 4.75、9.5、16.0、19.0、26.5、31.5、37.5、 53.0、63.0、75.0和9.0mm等十二种孔径的方孔 筛进行筛分。 粗集料级配按供应情况可分为连续粒级和单 粒粒级两种 。连续级配是石子粒级呈连续性,即 颗粒由小到大,每级石子占一定比例。连续级配 集料与天然集料情况比较接近,是工程上最常用 的级配。
14
表4.1 粗集料级配选择参考值
粒 级(mm) 最大粒径 (mm) 5~20 20~40 40~60 石 子 比 例 40 60 80 150(120) 45~60 35~50 25~35 15~25 40~55 50~65 25~35 15~25 35~50 25~35 30~45 100 100 100 100 40~80 80~150 (120) 总计
3
石 卵
4
石 碎
5
6
4.1 粗集料主要技术性能和质量标准
4.1.1 最大粒径及颗粒级配 粗集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粗集 料的粗细程度用最大粒径表示。当粗集料最大粒径增大时, 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总表面积随之减少。因此,保证一定 厚度润滑层所需的水泥浆或砂浆的数量也相应减少,从而节 约水泥,所以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应在条件许可下,尽量选用 较大的。由试验研究证明,最佳的最大粒径取决于混凝土的 水泥用量。当集料最大粒径小于80mm时,水泥用量随最大 粒径的增大而急剧减少;但当最大粒径大于150mm时,对节 约水泥并不明显。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条件许可时, 应尽量采用较大粒径。在水利、水港等大型工程中最大粒径 常采用120mm或150mm;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由于构件尺 寸小,一般最大粒径只用到40mm或60mm。集料最大粒径 还受结构型式和配筋疏密限制,石子粒径过大,对搅拌和运 输都不方便,因此,要综合考虑集料最大粒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