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细集料试验方法
细集料试验方法(2017.11)

加入5ml,搅拌 1min,沾染。 未出现色晕再加 5mL直至出现1mm 稳定浅蓝色色晕
吸附量 测定
结果处理
1mm光晕 持续5min 亚甲蓝用量
2020/3/6
数据处理与评定:
亚甲蓝值计算公式
V
MB=
×10,精确至0.1
M
MB(ml/g)-亚甲蓝值
V(ml)-所加入亚甲蓝溶液总体积
M(g)-试样质量
试验方法与步骤:
含泥量试验步骤:
问题:国标和公路标准对试样质量的要求有何不同?
问题:国标和公路标准对加水静置时间的要求有何不同?
称取一定质量试样, 筛上料倒入瓷盘中,
加水静置一段时间
放入烘箱烘干后称量
随机抽取试样约 4.4kg,四分法缩 分后烘干
反复淘洗,将悬浮液 倒入套筛上,滤去小 于0.075mm颗粒
(相当于干粉10g) 持续搅拌40min 刻度(此过程中溶
冷却至20 ℃
液及溶量瓶应保持 20 ±1℃)
存入深色瓶中 标明制备日期、
失效日期 存于阴暗处
2020/3/6
亚甲蓝溶液的保质期为多少?
试验步骤
缩分约400g、烘 恒重冷却 ,筛余 大于2.36mm颗粒
制备试样
制备悬浊 液
称200g,倒入盛 500mL蒸馏水烧 怀中,用叶轮搅 拌机600±60转速 搅5min,成悬浮 液,再以400±40 转速搅至试验结 束。
电子 天平
温 度 计
烘箱
叶轮搅 拌机
试验仪 器
容量瓶、 烧杯
秒表
移液管、 搪瓷盘
滤纸
容器、 毛刷
试验仪器与材料
亚甲蓝粉末
亚甲蓝粉末的纯度要求是 多少?
集料试验方法

粗集料试验一、粗集料密度试验(一)表观、表干、毛体积密度测定1、试验方法和步骤:①将待测试样用4.75mm的标准筛过筛,然后用四分法缩分成所需的质量,具体用量符合要求,留两份待用。
针对沥青路面用粗集料,应对不同规格的集料分别测定,并要求每份试样应保持原有的级配。
②将待测试样放入浸泡水中一段时间后,小心漂洗干净漂洗时防止颗粒损失。
③取一份试样放入盛皿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出试样至少20mm,搅动石料,排除其上的气泡。
在室温下保持浸水24h。
④将吊篮浸入溢流水槽中,控制水温在15—25℃的范围。
水槽的水面高度由溢流水口调节,试验过程始终保持在同一位置,天平调零。
⑤将试样转入吊篮,在水面维持不变的状态下,称取集料在水中质量(m w)。
⑥提取吊篮稍加滴水后,将试样全部到入瓷盘或直接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擦拭集料颗粒表面的水,直到表面看不到发亮的水迹,使石料处在饱和面干状态。
当集料颗粒较大时,也可逐颗擦干。
整个过程不得有试样颗粒丢失。
⑦立即在天平上称出集料在饱和面干时的质量(m f)。
⑧将称重后的试样转入瓷盘中,放入105℃正负5℃的烘箱中烘干恒重。
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的烘干质量(m a)。
⑨每个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的结果。
2、试验结果计算:密度:γa= m a/( m a –m w);γs= m f /( m f–m w);γb= m a /( m f–m w) 吸水率:wx(%)=( m f – m a)/ m a*100。
结果准确至小数点后3位,不同水温条件下测量的粗集料密度需进行水温修正。
对于各种密度的试验结果的重复性精度,要求两次结果相差不超过0.02,吸水率不超过0.2%。
3、说明与注意事项:①在表干密度和毛体积密度测定的过程中,集料的表干状态不易掌握,操作时只能用拧干的毛巾轻轻擦拭集料表面的水分,以免将集料开口孔隙的毛细水擦出。
②如没有静水天平,也可釆用下部有一挂钩的电子天平,注意该天平应符合称重范围和感量要求。
5集料的各种试验方法

第五部分 集料的各种试验项目(粗集料部分)一、粗集料筛分试验(T 0302-2000)(一)目的与范围: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级配。
(二)仪器与材料:试验筛、天平、方盘等。
(三)方法与步骤:(干筛法)1.四分法按下表称取集料的质量。
3.依据各技术规范要求,对集料按筛孔大小排列顺序逐个过筛,直至1min 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质量的1%为止。
4.称取每个筛上的筛余质量,准确至总质量的0.1%(最后总质量筛前筛后相差不得超过0.5%)。
5.计算:分计筛余、累计筛余、通过率(精确0.1%)6.绘制筛分曲线图。
二、 水泥混凝土集料的压碎值试验(T 0315-2000)(一)目 的:测碎石、砾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二)仪器材料:压力试验机、压碎值指标测定仪、天平、圆孔筛(2.5mm 、10mm 、20mm ) (三)方法步骤:1.将试样过10mm-20mm 标准筛,并剔除针、片状颗粒,称取3kg,三份。
2.将圆筒置于底盘上,底盘放10mm 光圆钢筋。
取一份材料,分两层装入筒内,每装一层,左右交替颠击各25下;第二层装入后试样表面距离盘底的高度在100mm 左右;整平试样表面,将压块平整放入筒内。
3.将试筒放在压力机上,在3min-5min 内,均匀加荷到200KN ,稳定5S 后,卸荷。
4.将筒内集料全部过2.5mm 的筛。
称筛余物称质量。
5.计算:Q=(3kg –筛余物称质量)/3kg ×100 (精确0.1%)6.要求做三次平行试验,求平均值。
三、 沥青路面用粗集料的压碎值试验 (T 0316-2000)(一)目的与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鉴定路面基层、底基层、沥青面层的粗集料,检测其抵抗压碎的能力。
(二)仪器与材料:集料压碎值试验仪、金属棒、天平、压力机、金属筒、方孔筛(13.2mm 、16mm 、2.36mm ) (三)方法步骤:1.取13.2mm-16mm 试样3kg (烘干,100℃,4小时)2.将集料分三层装入,每一层要求用金属棒以50mm 的高度自由下落,均匀夯实25次;刮平表面,将压柱平稳放入试筒。
粗细集料试验方法

粗细集料试验方法集料的概念及分类集料(骨料)是指在混合料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料,包括碎石、砾石、机制砂、石屑、砂等。
集料的类型:根据集料形成的过程可分为经自然风化、地质作用形成的卵石、砂砾石;人工机械加工而成的碎石;工业生产副产品矿渣根据粒径大小可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根据化学成分分为酸性集料和碱性集料。
粗细集料划分的粒径:在水泥混凝土中,粗、细集料的界限尺寸为4.75mm,但在沥青混合料中,界限尺寸通常为2.36mm。
标准筛对颗粒性材料进行筛分试验用的符合标准形状和尺寸规格要求的系列样品筛。
标准筛筛孔为正方形(方孔筛)。
筛孔尺寸依次为:单位:mm集料的取样量和试验用量集料取样量的多少取决于要进行的试验项目、集料公称粒径的大小。
不同试验项目需要不同的试验数量,同时随公称粒径的增加,相应的试验项目所需的集料用量随之加大。
集料筛分试验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1)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
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可采用干筛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2)该法也适用于同时含有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的筛分试验。
如未筛碎石、级配碎石、天然砂砾、级配砂砾、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沥青拌和楼的冷料混合料、热料仓材料、沥青混合料经溶剂抽提后的矿料等(2)仪具与材料l)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2)摇筛机;3)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4)其它:盘子、铲子、毛刷等。
(3)试验准备: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筛分试验所要求的试样质量,风干后备用。
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4)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筛分试验(干筛法) 1)试验步骤①取试样一份置105℃士5℃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3), 准确至0.1%。
②用搪瓷盘作筛分容器,按筛孔大小排列顺序逐个将集料过筛。
道路 粗细集料

第三章集料1. 粗集料黏附性试验方法:大于13.2mm的集料选用水煮法,小于或等于13.2mm的集料用水浸法2. 根据粒径大小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根据化学成分中氧化硅含量分为酸性集料(二氧化硅≥65%)和碱性集料(二氧化硅≤52%)3. 天然砂包括河沙、海砂、山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矿渣砂、锻烧砂4. 粗细集料划分界限:对于沥青混合料(除SMA沥青混合料),界限是2.36mm;对于水泥混凝土,界限是4.75mm;对于路面基层粗细界限是4.75mmSMA沥青混合料:SMA-10界限是2.36mm,SMA-13、SMA-16、SMA-20界限是4.75mm 5. 集料最大粒径是指集料能够100%通过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集料最大公称粒径是指可能或允许有少量筛余(筛余量不超过10%)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6. 集料所用标准筛有17个不同孔径筛子组成,依次有:75mm、63mm、53mm、37.5mm、31.5mm、26.5mm、19mm、16mm、13.2mm、9.5mm、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0.075mm7. 粗集料物理性质①表观密度(视密度):集料自身实体体积和闭口孔隙体积之和②毛体积密度:集料自身实体体积、闭口孔隙体积和开口孔隙体积之和③表干密度:粗集料表面干燥而开口孔隙中充满水的质量④堆积密度:集料自身实体体积、闭口孔隙体积、开口孔隙体积和颗粒之间空隙体积之和⑤真密度:集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V堆>V毛>V表>V密实ρ堆<ρ毛<ρ表<ρ真8. 空隙率:堆积时空隙体积占集料总体积的百分率空隙率=(1-ρ毛/ρ真)*1009. 理想的集料形状应接近球体或立方体当针片状颗粒含量较高时,会使集料堆积在一起时的空隙率增大10. 用于水泥混凝土时,针片状颗粒用针状会片状规准仪判定用于沥青混合料,针片状颗粒用游标卡尺测定的粗集料颗粒的最大长度方向与最小厚度方向之比≥3的颗粒11. 影响粗集料坚固性的因素:与砂石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孔隙率、饱水程度粗集料的坚固性:集料经饱和硫酸钠(硫酸镁)多次浸泡于烘干循环,在该过程中硫酸钠(硫酸镁)会发生晶胀作用,晶胀作用比冻胀作用更明显12. 粗集料力学性质(主要指抗压碎能力和磨耗性)①压碎值:越小越好②磨耗性:现行规范检测评定方法用洛杉矶磨耗试验③磨耗值(磨耗率):试验方法用道瑞磨耗试验机测定,磨耗值越小,表示抗磨耗性能越好④磨光值:磨光值越高,抗滑性越好13. 细集料根据细度模数分为:粗砂:3.7-3.1 中砂:3.1-2.3 细砂:2.2-1.6 特细砂:1.5-0.714. 级配反映粗细集料的分布状况,细度模数反映集料的粗细程度15. 细集料有害物质:泥、泥块、有机质、云母、轻物质、三氧化硫、氯离子16. 粗集料取样方法:首先去除堆角处无代表性的部分,再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底部几个不用部位进行取样;若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用接料器定时取有代表性的试样;若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应从不同的部位和深度取样(用四分法或分料器进行缩分)17. 粗集料密度试验(网篮法)①水面高出试样至少20mm,控制水温在15-25℃最后放入105±5℃的烘箱中烘干②表观相对密度=烘干质量/(烘干质量-水中质量)毛体积相对密度=烘干质量/(饱和面干质量-水中质量)表干相对密度=饱和面干质量/(饱和面干质量-水中质量)吸水率=(饱和面干质量-烘干质量)/水中质量*100%③俩次结果相差不超过0.02,吸水率不超过0.2%④对粒径偏小(2.36-4.75mm)都的集料,用毛巾擦拭时易造成颗粒损失,应采用纯棉汗衫进行擦拭⑤试验时温度应保持在15-25℃,并且实验过程中波动不超过2℃18.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①松散堆积密度试验:装料的过程中,要求铁锹下沿离容量筒上口距离在50mm左右。
细集料试验

细集料试验T 0327—2005 细集料筛分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对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可采用干筛法,如果需要也可采用水洗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必须用水洗法筛分。
注:当细集料中含有粗集料时,可参照此方法用水洗法筛分,但需特别注意保护标准筛筛面不遭损坏。
2仪具与材料⑴标准筛。
⑵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
⑶摇筛机⑷烘箱:能控温在105℃±5℃。
⑸其它: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3试验准备根据样品中最大粒径的大小,选用适宜的标准筛,通常为9.5mm 筛(水泥混凝土用天然砂) 或4.75mm筛(沥青路面及基层用天然砂、石屑、机制砂等)筛除其中的超粒径材料。
然后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至每份小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下同。
4试验步骤4.1干筛法试验步骤4.1.1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置于套筛的最上面一只,即4.75mm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以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注:①试样如为特细砂时,试样质量可减少到100g。
②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不宜采用干筛法。
③无摇筛机时,可直接用手筛。
4.1.2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
4.2水洗法试验步骤4.2.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 ,准确至0.5g。
公路工程岩石、粗细集料压碎值试验及钢筋拉伸、冷弯试验操作流程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1、试件制备(1)建筑地基的岩石试验,采用圆柱体作为标准事件,直径为50mm±2mm、高径比为2:1。
(2)桥梁工程石料试验,采用立方体试件,边长为70mm±2mm。
(3)路面工程石料试验,采用圆柱体或立方体试件,直径或边长和高均为50mm±2mm。
各类试件每组试件为6个。
2、试验步骤(1)用卡尺量取试件尺寸(精确至0.1mm),按规定尺寸切割打磨。
(2)试件含水根据需要选择烘干、天然、饱和、冻融循环状态。
(3)将试件置于压力机承压板中央,对中放正,不得偏心。
(4)以0.5MPa—1.0MPa的速率进行加荷直至破坏,记录破坏荷载及加载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最大荷载记录以N为单位,精度1%。
3、计算(1)R=P/A式中:R---------岩石抗压强度(MPa)P----------试件破坏时的荷载(N)A----------试件的截面积(mm)4、非标准试件抗压结果换算公式R= 8R/(7+2D/H)式中:D----------试件的直径H----------试件的高混凝土芯样试件试验1、芯样试件加工(1)芯样试件的高度与直径之比为1:1。
(2)芯样试件内不宜有钢筋。
当不能满足此项要求时,抗压试件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标准芯样,每个试件内最多只允许2根直径小于10mm的钢筋。
②公称直径小于100mm的试件,只允许一根小于10mm的钢筋。
③芯样内的钢筋应芯样试件的轴线基本垂直并离开端面10mm 以上。
(3)切割后的芯样应在磨石机上将端面磨平。
2、试验前测量芯样试件的尺寸(1)用游标卡尺在芯样试件中部相互垂直的两个位置上测量其平均直径作为芯样的直径,精确至0.5mm。
(2)试件高度用钢卷尺或钢尺板测量,精确至1mm。
(3)垂直度用游标量角器测量芯样试件两个端面与母线的夹角,精确至0.1°3、试验步骤(1)试件应在自然干燥状态下进行抗压试验。
(2)当结构工作条件比较潮湿,需要确定潮湿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时,试件宜在20±5℃的清水中浸泡40--48h,从水中取出后立即进行试验。
(整理)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网篮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各种粗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表观密度、表干密度、毛体积密度,以及粗集料的吸水率。
2、仪具与材料天平或浸水天平、吊篮、溢流水槽、其他辅助设备3、试验准备3.1将试样用2.36mm标准筛过筛除去细集料,四分法至要求的质量,分两份备用。
4、试验步骤4.1取试样一份浸水24h:(1)水面至少应高出试样20㎜;(2)搅动石料,使附着在石料上的气泡完全逸出。
4.2组装网篮、天平调零(1)将吊篮挂在天平的吊钩上,浸入溢流水槽中,(2)溢流水槽注水:水面高度至水槽的溢流孔,打开溢流水槽溢流开关,直至水流不再流出,将天平调零,4.3调节水温,放入试样,读取试样水中质量(mω):(1)水温在15℃~25℃范围内。
(2)放入试样,溢流水槽中的水将溢流孔流出,直至水流不再流出,天平维持不变称取集料的水中质量(mω)。
4.4提取试样,擦干试样中漏出的自由水。
(1)较粗的粗集料直接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逐颗擦干,拧湿毛巾时不要太用劲,防止拧得太干(2)将较细的粗集料(2.36㎜~4.75㎜)连同浅盘一起取出,稍稍倾斜搪瓷盘,倒出余水,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用毛巾吸走从集料中漏出的自由水。
对较细的含水较多的粗集料,毛巾可拧得稍干些,擦颗粒的表面水时,既要将表面水擦掉,又千万不能将颗粒内部的水吸出,(3)整个过程中不得有集料丢失,已擦干的集料不得继续在空气中放置,以防止集料干燥。
)。
4.5立即称取集料的表干质最(mf4.6烘干至恒重,冷却称取集料的烘干质量(ma)。
4.7对同一规格的集料应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5.计算5.1表观相对密度γa、表干相对密度γs、毛体积相对密度γb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γa=γs=γb=式中:γa——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γs——集料的表干相对密度,无量纲;γb——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m a——集料的烘干质量(g);m f——集料的表干质量(g);mω——集料的水中质量(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粗细集料试验方法集料的概念及分类集料(骨料)是指在混合料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料,包括碎石、砾石、机制砂、石屑、砂等。
集料的类型:根据集料形成的过程可分为经自然风化、地质作用形成的卵石、砂砾石;人工机械加工而成的碎石;工业生产副产品矿渣根据粒径大小可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根据化学成分分为酸性集料和碱性集料。
粗细集料划分的粒径:在水泥混凝土中,粗、细集料的界限尺寸为4.75mm,但在沥青混合料中,界限尺寸通常为2.36mm。
标准筛对颗粒性材料进行筛分试验用的符合标准形状和尺寸规格要求的系列样品筛。
标准筛筛孔为正方形(方孔筛)。
筛孔尺寸依次为:单位:mm集料的取样量和试验用量集料取样量的多少取决于要进行的试验项目、集料公称粒径的大小。
不同试验项目需要不同的试验数量,同时随公称粒径的增加,相应的试验项目所需的集料用量随之加大。
集料筛分试验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1)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
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可采用干筛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2)该法也适用于同时含有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的筛分试验。
如未筛碎石、级配碎石、天然砂砾、级配砂砾、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沥青拌和楼的冷料混合料、热料仓材料、沥青混合料经溶剂抽提后的矿料等(2)仪具与材料l)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2)摇筛机;3)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4)其它:盘子、铲子、毛刷等。
(3)试验准备: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筛分试验所要求的试样质量,风干后备用。
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4)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筛分试验(干筛法) 1)试验步骤①取试样一份置105℃士5℃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3), 准确至0.1%。
②用搪瓷盘作筛分容器,按筛孔大小排列顺序逐个将集料过筛。
人工筛分时,需使集料在筛面上同时有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不停顿的运动,使小于筛孔的集料通过筛孔,直至1 min 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0.1%为止;当采用摇筛机筛分时,应在摇筛机筛分后再逐个由人工补筛。
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应确认1min 内通过筛孔的质量确实小于筛上残余量的0.1%。
③如果某个筛上的集料过多,影响筛分作业时,可以分两次筛分。
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mm 时,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轻轻拨动颗粒,但不得逐颗塞过筛孔。
④称取每个筛上的筛余量,准确至总质量的0.1%。
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m0相比,相差不得超过m0的0.5%。
2)计算①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m0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率,若损耗率大于0.3% , 应重新进行试验。
式中: ——筛分的损耗(g ); ——干燥集料总质量(g ); ——分计筛余(g ); ——集料粒径序号; ——筛底集料质量(g)②分计筛余百分率:分计筛余百分率按下式进行计算,精确至0.1%。
式中: ——分计筛余百分率(%); ——筛分损耗(g ); ——干燥集料总质量(g ); ——分计筛余(g ); ——集料粒径序号。
③累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为该号筛以上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
④质量通过百分率:质量通过百分率等于100 减去该号筛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0.1%。
⑤由筛底存量除以扣除损耗后的干燥集料总质量计算0.075mm 筛的通过率。
⑥试验结果以两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1%。
当两次试验结果的差值超过1%时,试验应重新进行。
表3-2 粗集料干筛法筛分试验()∑+-=底m m m m i 0510050'⨯-=m m m p ii3)报告①筛分结果以各筛孔的质量通过百分率表示。
②同一种集料至少取两个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每号筛上筛余量的试验结果,报告包括集料级配组成通过百分率及级配曲线。
(5)水洗法粗集料筛分试验 1)试验步骤①将试样置105℃±5℃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3) ,准确至0.1%。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 (通常不少于6h )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
下同)②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淹没(不得使用任何洗涤剂、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
③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使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破碎集料或有集料从水中溅出。
④选择一组套筛,其底部为0.075mm 标准筛,上部为2.36mm 或4.75mm 筛。
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浮液倒出,经过套筛流人另一容器中,尽量不将粗集料倒出,以免损坏标准筛筛面。
⑤重复2~4步骤,直至倒出的水洁净为止,必要时可采用水流缓慢冲洗。
⑥将套筛每个筛子上的集料及容器中的集料全部回收在一个搪瓷盘中,容器上不得有沾附的集料颗粒。
⑦在确保细粉不散失的前提下,小心泌去搪瓷盘中的积水,将搪瓷盘连同集料一起置105℃±5℃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4 ) ,准确至0.1%。
以m3 与m4 之差作为0.075mm 的筛下部分。
⑧将回收的干燥集料按干筛方法筛分出0.075mm 筛以上各筛的筛余量,此时0.075mm 筛下部分应为0,如果尚能筛出,则应将其并人水洗得到的0.075mm 的筛下部分,且表示水洗得不干净。
2)计算①按以下两式计算粗集料中0.075mm 筛下部分质量和含量,精确至0.1%。
当两次试验结果的差值超过0.1%时,试验应重新进行。
式中: ——小于0.075mm 的含量(通过率)(%); ——小于0.075mm 部分的质量(g ); ——水洗前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g ); ——水洗后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g )。
②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m4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率,若损耗率大于0.3% ,应重新进行试验。
式中: ——筛分损耗(g );43075.0m m m -=1003433075.0075.0⨯-==m m m m m P ()∑+-=075.035m m m m i——水洗前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 ); ——分计筛余(g ); ——集料粒径的序号;——0.075mm 以下质量 (g),即m3-m4。
③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质量通过百分率的计算方法与干筛法相同。
当干筛时筛分有损耗时,应按干筛法的方法从总质量中扣除损耗部分。
④试验结果以两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
3)报告①筛分结果以各筛孔的质量通过百分率表示。
②对用于沥青混合料、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用的集料,宜绘制集料筛分曲线,其横坐标为筛孔尺寸的0.45次方,纵坐标为普通坐标。
③同一种集料至少取两个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每号筛上筛余量的试验结果,报告集料级配组成通过百分率及级配曲线。
细集料试验检测 细集料含水率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 测定细集料的含水率。
(2)仪具与材料l )烘箱:能控温在105℃±5℃; 2)天平:称量2kg ,感量不大于2g 。
3)容器:浅盘等。
(3)试验步骤:取两份约500g 的代表性试样,分别放入已知质量(ml )的干燥容器中称量,记下每盘试样与容器的总量(m2) ,将容器连同试样放人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的总量(m3)。
(4)计算按下式计算细集料的含水率,精确至0.1%。
式中:w ——细集料的含水率(% ); m1——容器质量(g );m2 ——未烘干的试样与容器总质量(g ); m3——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总质量(g )。
(5)报告: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
酒精燃烧法测细集料含水率(1)目的与适用范围: 快速测定细集料(砂)的含水率。
(2)仪具与材料1)天平:称量200g ,感量不大于0.2g ; 2)容器:浅盘等; 3)酒精:普通工业酒精; 4)其它:毛刷、玻璃棒等。
(3)试验步骤1)取干净容器,称取其质量(m1);2)将约100g 试样置于容器中,称取试样和容器的总量(m2);3)向容器中的试样加入约20mL 酒精,拌和均匀后点火燃烧并不断翻拌试样,待火焰熄灭后,过1min 再加入约20mL 酒精,仍按上述步骤进行;1001332⨯--=m m m m w4)待第二次火焰熄灭后,称取干样与容器总质量(m3)。
注:试样经两次燃烧后,表面应呈干燥颜色,否则须再加酒精燃烧一次。
(4)计算:按下式计算细集料的含水率,精确至0.1%。
式中:w ——细集料的含水率(% ); m1——容器质量(g );m2 ——燃烧前的试样与容器总质量(g ); m3——燃烧后的试样与容器总质量(g )。
(5)报告: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筛洗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1)本方法仅用于测定天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 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含量;2)本方法不适用于人工砂、石屑等矿粉成分较多的细集料。
(2)仪具与材料1)天平:称量1kg ,感量不大于1g ; 2)烘箱:能控温在105℃±5℃;3)标准筛:孔径0.075mm 及1.18mm 的方孔筛; 4)其它:筒、浅盘等。
(3)试验准备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l000g ,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约400g(m0)的试样两份备用。
(4)试验步骤1)取烘干的试样一份置于筒中,并注入洁净的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约20cm ,充分拌和均匀后,浸泡24h ,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 1.18mm 至0.075mm 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75mm 的颗粒。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砂粒丢失。
注:不得直接将试样放在0.075mm 筛上用水冲洗,或者将试样放在0.075mm 筛上后在水中淘洗,以避免误将小于0.075mm 的砂颗粒当作泥冲走。
2)再次加水于筒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筒内砂样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3)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75mm 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75mm 的颗粒;然后将两筛上筛余的颗粒和筒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的质量(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