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集料试验检测报告(一)
细集料试验检测报告

第页,共页
细集料试验检测报告
检测单位名称报告编号:
委托单位委托日期
工程名称报告日期
见证单位见证人
检测依据JTS/T236-2019判定依据JTS202-2-2011工程部位/用途包含混凝土等级检测类别
样品信息显示全部样品信息
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
试验项目
技术要求试验结果评定有抗冻要求无抗冻要求
>C45≤C40≥C60
C55~
C30
<C30
含泥量(%)≤2.0≤3.0≤2.0≤3.0≤5.0泥块含量(%)≤0.5≤0.5≤1.0<2.0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1.0≤1.0
有机物含量(比色法)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
当深于标淮色时,应进行砂浆强度对比试
验,相对抗压强度不应低于95%
砂中氯离子含量(%)
钢筋混凝土用砂≤0.07
预应力混凝土用
砂
≤0.03
云母(%)<1.0≤2.0
轻物质含量(%)≤1.0≤1.0
坚固性≤8/
吸水率(%)//
含水率(%)//
表观密观(kg/m3)
堆积密度(kg/m3)//
紧密密度(kg/m3)//
堆积空隙率(%)//
贝壳含量(%)//
亚甲蓝值//
碱活性(砂浆长度法)(6个月年)
(%)
//
颗粒级配
筛孔尺寸(mm) 5.0 2.5 1.250.630.3150.16累计筛余(%)
级配范围0-100-2510-5041-7070-9290-100
级配图
检测结论:
附加声明:红色为可变信息
地址:电话:传真:
检测:审核:批准:日期:年月日。
混凝土用骨料技术性能检测—检测石子的工程适用性

1、用来测定表观密度,及吸水率 2、主要检测设备 (1)天枰 (2)容量瓶1000ml (3)标准筛,4.75㎜,2.36㎜ (4)烘箱 (5)刷子毛巾
一、容量瓶法
3、试样准备 (1)水泥混凝土用集料才用4.75㎜筛 (2)沥青混合料集料采用2.36㎜筛 按下表要求备样两份备用
公称最大粒径
一、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
(2)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 样的干燥总质量m4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 率,若损耗率大于0.3%,重新试验
m5 m3 mi m0.075
填写碎石报验单
试验室名称:
委托/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型号规格
试验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
粗集料筛分试验存在问题 1、式样取样: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 2、计算筛前与筛后的总量,误差不得超过0.5% 3、计算损耗率,共>0.3%,应重新进行试验 4、计算每组筛分试验的:分记筛余、累计筛余、通过百分率、 注意精确至0.1% 5、计算分记筛余时的总质量:取筛后总质量
一、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
(6)称取集料的表干质量mf (7)将集料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8)称取烘干质量ma
二、网篮法
4、数据计算
(1)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按
下式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
a
ma ma mw
s
mf m f mw
b
ma m f mw
a 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 s 集料的表干相对密度 b 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m0 集料的烘干质量 m1 水,瓶及容量瓶塞 总质量
m2 集料试样、水、瓶 及瓶塞的总质量
m3 集料的表干质量
附录1 推荐的试验检测数据记录文件及报告文唯一性标识编码表汇总

0708
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检测记录表(勃氏法)
JJ0708
siO2、Al2O3、Fe2O3含量
0709
SiO2、Al2O3、Fe2O3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
JJ0709
8
沥青
密度
0801
沥青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JJ0801
道路石油沥青试验检测报告JB010801
道路用乳化沥青试验检测报告18010802
JJ0218
冲击值
0219
粗集料冲击值试验检测记录表
JJ0219
3
岩石
单轴抗压强度
0301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立方体)
JJ0301a
岩石试验检测Βιβλιοθήκη 告JB010301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圆柱体)
JJ0301b
抗冻性
0302
岩石抗冻性试验检测记录表
JJ0302
含水率
0303
岩石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
粉煤灰试验检测报告JB010702
无机结合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检测报告JB010703
无机结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检测报告JB010704
水泥(石灰)剂量标准曲线试验检测报告JB010705
矿料级配合成试验检测检测报告JB010706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报告JB30707
最佳含水量
0702
无侧限抗压强度
附录1推荐的试验检测数据记录文件及报告文唯一性标识编码表
序号
项目
参数
参数号
表格名称
记录表号
报告编号
1
土
颗粒级配
0101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检测记录表(筛分法)
2020年试验检测资料编号规则及使用说明

.5试验检测资料编号规则及使用说明本项目工程试验检测记录和报告编号按照《云南省公路工程竣工文件编制及立卷归档实用范本》附录12“公路工程工地试验检测记录及报告编号方法”,结合本项目工程实际情况对编号进行部分调整,并利于归档管理原则,现对本项目试验检测记录和报告的编号作如下规定:1.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报告(记录)编号原则试验检测记录和报告编号采用四段位编码+流水号的形式,格式:第1段位编码+第2段位编码+第3段位编码+第4段位编码+流水号。
第1段位编码:表述合同段号:第2段位编码:表述报告或记录类別,分标准试验、材料(成品)、工程实体检测(现场检测)、其他资料四个类别,编码详见第2段位编码表如表8.2。
第3段位编码表述项目、品种、结构或材料名称、位置等;对于标准试验为标准试验项目;对于材料(制成品)为品种及用途;对于工程实体检测则为工程结构名称及位置;对于其他资料则为报告内容。
当无法用单一段位编码表述时,可采用加附码的形式,主码和附码之间用“.”分隔。
第3段位标准试验编码详见第3段位标准试验编码表,材料(制成品)品种编码详见第3段位材料(制成品)编码表如表8.3、表8.4。
表8.3 第3段位标准试验编码表表8.4 第3段位材料(制成品)编码表流水号按试验报告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确定。
试验测记录原则上与试验检测报告编号相同。
对于试验报告由多份试验记录形成的,则试验记录的编号分别添加流水号。
如土工击实标准试验报告编号为TJ12-B-JS-2,该报告由4份试验记录形成,则试验记录编号分别为TJ12-B-JS-2-1、TJ12-B-JS-2-2、TJ12-B-JS-2-3、TJ12-B-JS-2-4。
2.标准试验编号试验检测记录原则上与试验检测报告编号相同。
对于试验报告由多份试验记录形成的,则试验记录的编号分别添加流水号。
如土工击实标准试验报告编号为TJ12-B-JS-2,该报告由4份试验记录形成,则试验记录编号分别为TJ12-B-JS-2-1、TJ12-B-JS-2-2、TJ12-B-JS-2-3、TJ12-B-JS-2-4。
细集料化学分析检测报告

细集料化学分析检测报告检测目的:本次分析检测旨在确定细集料的化学成分,为其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1.样品信息:样品名称:细集料样品编号:XXX采样日期:XXXX年XX月XX日样品数量:XXXg2.分析方法:采用以下分析方法对细集料进行化学成分检测:(1)比表面积测试:采用气相比表面积仪进行测试,结果以比表面积(m²/g)表示。
(2)化学成分测试: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细集料进行成分测试,其中主要分析SiO₂、Al₂O₃、Fe₂O₃、CaO、MgO、SO₃、Na₂O、K₂O、KCl含量。
(3)其他成分测试:针对其他可能对细集料性能产生影响的元素进行测试,如重金属、有机物等。
3.分析结果:(1)比表面积:经过测试,细集料的比表面积为X.XXm²/g,表明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活性。
(2)化学成分测试:SiO₂含量:X.XX%Al₂O₃含量:X.XX%Fe₂O₃含量:X.XX%CaO含量:X.XX%MgO含量:X.XX%SO₃含量:X.XX%Na₂O含量:X.XX%K₂O含量:X.XX%KCl含量:X.XX%(3)其他成分测试:重金属含量:符合相关标准,不超过规定限值。
有机物含量:未检测到有机物。
4.结果分析:(1)细集料的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活性,适用于需求吸附和反应的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化学成分测试结果表明,细集料中主要含有SiO₂、Al₂O₃、Fe₂O₃、CaO、MgO、SO₃、Na₂O、K₂O和KCl等成分,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含量符合相关标准,不会对工程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5.结论:综合分析检测结果,细集料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活性,化学成分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重金属和有机物含量也在规定限值范围内,适用于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同时,为确保使用细集料安全,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其使用条件和质量监控,避免可能的不良影响。
注:以上分析结果仅针对样品进行分析,不包含其他因素对细集料性能的影响,具体应用过程中仍需综合其他因素进行评估和控制。
细集料试验检测报告

4
紧装密度(g/cm3)
5
含水率(%
6
含泥量(v0.075mm的含量)(%
7
砂当量(%
8
泥块含量(%
9
有机质含量
10
坚固性(>0.3mm部分)(%)
11
棱角性(流动时间)(s)
12
亚甲蓝值MBV(g/kg)
13
颗粒分析
筛孔尺寸(mm)
标准规定通过百分率值(%
通过百分率(%
9.5
委托单位委托编号工程名称样品编号工程部位用途样品名称试验依据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判定依据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标准筛jjl11电子天平jjl3饱和面干试模jjl17容量筒jsh9烘箱jtg5电子天平jjl21砂当量仪jjl8细集料棱角性测定装置jjl10秒表jd608增力叶轮搅拌机jjl11等型号规格生产单位样品描述生产日期代表数量到样日期试验日期试验条件序号检测项目技术指标检测结果结果判定试验方法1表观相对密度2吸水率3堆积密度gcm34紧装密度gcm35含水率6含泥量v0075mm的含量7砂当量8泥块含量9有机质含量10坚固性03mm部分11棱角性流动时间s12亚甲蓝值mbvgkg13颗粒分析筛孔尺寸mm标准规定通过百分率值通过百分率95475续上表23611806030150075检测结论
(JTG-5)、、电子天平(JJL-21)、砂当量仪(JJL-8)、细集料棱角性测定装置(JJL-10)、 秒表(JD-608)、增力叶轮搅拌机(JJL-11)等
型号规格
生产单位
样品描述
细集料试验方法(2017.11)

加入5ml,搅拌 1min,沾染。 未出现色晕再加 5mL直至出现1mm 稳定浅蓝色色晕
吸附量 测定
结果处理
1mm光晕 持续5min 亚甲蓝用量
2020/3/6
数据处理与评定:
亚甲蓝值计算公式
V
MB=
×10,精确至0.1
M
MB(ml/g)-亚甲蓝值
V(ml)-所加入亚甲蓝溶液总体积
M(g)-试样质量
试验方法与步骤:
含泥量试验步骤:
问题:国标和公路标准对试样质量的要求有何不同?
问题:国标和公路标准对加水静置时间的要求有何不同?
称取一定质量试样, 筛上料倒入瓷盘中,
加水静置一段时间
放入烘箱烘干后称量
随机抽取试样约 4.4kg,四分法缩 分后烘干
反复淘洗,将悬浮液 倒入套筛上,滤去小 于0.075mm颗粒
(相当于干粉10g) 持续搅拌40min 刻度(此过程中溶
冷却至20 ℃
液及溶量瓶应保持 20 ±1℃)
存入深色瓶中 标明制备日期、
失效日期 存于阴暗处
2020/3/6
亚甲蓝溶液的保质期为多少?
试验步骤
缩分约400g、烘 恒重冷却 ,筛余 大于2.36mm颗粒
制备试样
制备悬浊 液
称200g,倒入盛 500mL蒸馏水烧 怀中,用叶轮搅 拌机600±60转速 搅5min,成悬浮 液,再以400±40 转速搅至试验结 束。
电子 天平
温 度 计
烘箱
叶轮搅 拌机
试验仪 器
容量瓶、 烧杯
秒表
移液管、 搪瓷盘
滤纸
容器、 毛刷
试验仪器与材料
亚甲蓝粉末
亚甲蓝粉末的纯度要求是 多少?
细集料试验检测报告(水泥混凝土用)

100~90
100~90
<0.15
检测结论:
备 注:
试验:
审核:
签发:
日期:
年
月
日 (专用章)
5
有机物
6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
7
氯化物
(%)
8 人工砂的石粉含 MB值<1.4或合格
9
量(%)
MB值>1.4或不合格
10
表观密度
(g/cm3)
11
堆积密度
(g/cm3)
12
堆积空隙率
(%)Leabharlann 13吸水率(%)14
密度试验结果
紧密密度
表观相对密度
表干密度
表干相对密度
毛体积密度
毛体积相对密度
15
颗粒分析
第 页,共 页
细集料试验检测报告(水泥混凝土用)
试验室名称:
报告编号:
委托/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样品描述
委托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判定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产地
类型规格
代表数量
序号
检测项目
技术指标
检测结果
结果判定
1
含泥量
(%)
2
泥块含量
(%)
3
云母含量
(%)
4
轻物质
(%)
筛孔尺寸
标准规定累计筛余值(%)
试验结果
(mm)
Ⅰ区
Ⅱ区
Ⅲ区 累计筛余(%) 级配区属 细度模数 粗细程度
9.5
0
0
0
4.75
10~0
10~0
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吸水率
%
堆积密度
g/cm3
紧装密度
g/cm3
空隙率
%
含水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含泥量
%
泥块含量
%
砂当量
云母含量
%
轻物质含量
%
坚固性
%
三氧化硫含量
%
有机物含量
/
贝壳含量
%
棱角性(流动时间法)
s
棱角性(间隙率法)
%
消耗亚甲蓝总量
mL
压碎指标
%
氯化物含量
%
碱活性
%
检测结论:
附加声明:
检测: 审核: 批准: 日期: 年 月 日
细集料试验检测报告(一)BGLQ02003F
检测单位名称(专用章):报告编号:
施工/委托单位
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
委托人
工程部位/用途
来样日期
规格型号
试验日期
检测依据
判定依据
取样位置
代表数量
环境条件
温度: ℃ 湿度: %
产地/厂家
样品信息
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
检测项目
单位
检验值
标准值
单项判断
表观密度
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