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知识讲解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总结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总结
嘿,朋友们!咱今天来好好聊聊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些知识点哈!
你说长度,这可太常见了呀!就像你量身高,那就是在测量长度呢!比如,你站在尺子跟前,哇塞,发现自己又长高了,这多让人开心呀!测量长度的工具那可不少,像尺子、卷尺呀。
想象一下,要是没有这些工具,咱盖房子的时候咋知道墙要砌多高呀,对吧?
再说时间,时间那可是一直在悄悄溜走呢!就好像沙漏里的沙子,一点点往下掉。
每天早上起床,你看看表,哎呀,得赶紧洗漱去上学或者上班啦!时间的测量工具也有很多呢,像时钟、手表。
你想想,要是没有它们,咱都不知道啥时候该吃饭、啥时候该睡觉了,那不乱套啦!
长度和时间的单位也是很重要的哟!长度有米、厘米、毫米等等,时间有秒、分钟、小时。
比如说,跑一百米用了多少秒,这既有长度单位又有时间单位呀,这两者可经常一起出现呢!你有没有试过在规定的时间里,看自己能走多远呢?那多有意思呀!
而且呀,咱可别小看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在很多事情上都大有用处呢!工程师建大桥,得精确测量长度和时间吧;运动员比赛,也得关注时间和自己跑过的长度呀。
朋友们,长度和时间真的超级重要,它们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呀!就像我们的好朋友一样,一直陪伴着我们。
所以呀,一定要好好掌握关于它们的知识点哦!你说是不是呢?。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和时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概念。
长度通常被用来描述物体的尺寸或距离,而时间则用来衡量事件发生的顺序或持续的时间。
在物理学和工程学领域中,精确的长度和时间测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长度的测量1. 传统的长度单位在古代,人们通过使用自己的身体部位如手指、脚步等来估量长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展出更为准确的长度单位,比如厘米、米和千米等。
在工程学和科学研究中,更常使用的是毫米、微米、纳米等更小的单位来测量微小的长度。
2. 现代的长度测量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中出现了许多高精度的长度测量技术。
比如,光栅尺可以使用光的干涉原理来测量微小长度,而激光干涉仪则可以实现更高精度的长度测量。
3. 长度测量的应用长度测量在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建筑工程中用来确定建筑物的尺寸,或者在制造业中用来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
除此之外,在天文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中,长度的测量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间的测量1. 时间的起源人类最早是通过观察天象来测量时间的流逝。
日晷、水时钟等古老的测时工具为人们提供了最早的时间单位。
后来,我们制定了一些更为精确的时间单位,比如秒、分钟、小时等。
2. 时间的精确测量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我们可以使用原子钟等高精度的时间测量设备来确保时间的准确性。
原子钟利用原子的运动状态来测量时间,其准确度非常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实验和技术领域。
3. 时间测量的重要性时间是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单位,准确的时间测量不仅影响着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时间和资源。
在现代社会,时间的测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结语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们不仅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还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通过不断提高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精度,我们能更好地探索自然界,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教)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认识国际单位制。
2、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理解一些特殊的长度的测量方法。
3、掌握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课前知多少】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名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50 ;(2)教室门窗的高度大约是200 ;(3)、学校准备在元旦节举办一个文艺晚会,预计晚会时间为3 。
【知识解读】一、测量单位1、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2、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 ),分米(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换算关系:nm m m mm mm cm cm dm dm m m km 333101,101,101,101,101,101======μμ3、时间单位: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时(h ),分(min ),毫秒(ms ),微秒(μs )换算关系:s ms ms s s h μ33101,101,60min 1min,601====二、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常见刻度尺:钢尺、皮尺、卷尺等。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认:①认清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测量范围);③认清分度值。
(2)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
(3)放:①“正”,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要歪斜;②“贴”刻度尺的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③“齐”,零刻度线磨损的,应另选某一刻度线为“零点”,读数时应注意减去“零点前的数值。
(4)“看”: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
(5)“读”:读数时,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6)“记”:记录测量结果应注明单位,一个正确的结果包括三个部分:精确数、估读数和单位。
3、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然后这些小物体的,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棉线法:以直代曲,如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时间是人类社会运转的基本尺度,也是人类感知和理解世界的必然要素。
由于时间无形无质,所以人们想要对时间进行测量,需要依靠一些工具和方法。
在古代,人们首先使用了天文观测来测量时间。
太阳、月亮、星星的运行都成为人们测量时间的基准。
其后,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时间仪器,如日晷、水钟、沙漏等等。
这些仪器的原理各不相同,但都是通过某种物理过程的变化来表示时间的流逝。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人类创造出了更加精准的时间测量工具——原子钟。
原子钟利用原子的特性,通过测量原子的振动或衰变过程,来确定时间的流逝。
原子钟的精度非常高,能够达到每秒钟几千万分之一甚至更高的精度。
目前,国际单位制以秒作为时间的基本单位。
秒的定义是:铯-133原子的电磁波辐射,在绝对零度下的一个周期的长度。
这个定义保证了秒的稳定和精确性。
除了使用精密的仪器外,人们也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事件来测量时间。
例如,如果一个人能够步行一英里需要10分钟,那么他可以估算在同样的速度下步行两英里需要多长时间。
这种估算方法虽然不如科学仪器精确,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实用性。
总结起来,时间的测量是人类社会运转和人类感知世界的基本尺度。
从古代的天文观测到现代的原子钟,时间测量工具越来越精确。
无论是精密的仪器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估算,都在帮助人们理解和应对时间的流逝。
随着时间的测量逐渐精确,人类对时间的认识也逐渐深化。
时间的测量不仅仅是为了标定事件的先后顺序,更重要的是帮助人们理解时间的流逝和推演未来。
时间的测量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许多实验和观测需要精确的时间标定,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天文学中对宇宙的观测需要精确的时间测量来确定天体运动的轨迹和演化过程。
地质学中的年代测定也依赖于时间的测量,以揭示地球历史的长河,并推测地质事件的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
在物理学研究中,时间的测量是测量物理过程的变化速度、研究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基础理论的重要基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经典笔记

一、长度换算;长度常见的单位有光年、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国际单位是m。
(kilometer 千米millimeter毫米)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km =1000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00μm;1μm=103 nm;1m=10dm =100cm=1000mm=106μm=109 nm二、时间单位的换算;时间的单位常用的有小时(h)、分钟(min)、秒(s)。
国际单位是秒,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1h=3600s(hour小时),(minute分钟)(second秒)三、速度单位的换算;1m/s=3.6km/h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一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二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多少2.速度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
利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可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这种方法叫比值定义法。
3.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变形公式:S=vt t=sv18、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1、马路上站岗的交通警察相对于岗亭是___________的,相对于行驶的汽车是_________的。
(填“运动”或“静止”)2、我们说:“长江滚滚向东流”,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认为水是向东运动的;如果我们坐在顺水向东漂流的船上,以我们自己为参照物,会感觉江边的树木和房屋是向___________运动的。
15、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内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约为8 m B.教室内日光灯管的长度大约是3mC.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0m/s D.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s。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义)学生版+解析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 知识点难易程度 例题数 变式题数合计一 长度和长度单位的换算★ 3 3 32 二 长度的测量:刻度尺、估读、平均值 ★★ 6 6 三 时间:单位及换算、时间的测量 ★ 4 4 四误差★33一、长度:1.概念:表示两点直接的直线距离;2.符号:L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1)基本单位:米(m );(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1μm=0.000 001m=10-6m 1nm=0.000 000 001m=10-9m【例题1】下列物体长度最接近20cm 的是( )A .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B .课桌的高度C .一支新2B 铅笔的长度D .一枚1元硬币的直径【变式1】如图是戴在某普通中学生手掌上的简易按摩仪,它的长度最接近( ) A .5cm B .15cm C .30cm D .40cm 【例题2】完成下列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7cm= µm; (2)4.8nm= cm ; (3)5.2dm= km ; (4)0.15km= m ; (5)1.6dm= cm= mm= µm = nm ; 【变式2】给下列长度补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用符号表示):(1)一本书的厚度为9 ; (2)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5 ; (3)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 ; (4)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 ;【例题3】春节摆放年桔是广东的一个传统,花农往往用种植年桔盆栽的花盆直径来区分盆栽的型号大小,图是一位身高170cm 的花农站在一盆型号为“60分”的年桔旁边,则你可以估计该年桔花盆的直径d为()A.60m B.60dmC.60cm D.60mm【变式3】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虎亚种,因其仅在我国分布,所以也被称为“中国虎”。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架解一、长度和长度单位的换算:1.长度符号:L2.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1)基本单位:米(m);(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03m 1dm=0.1m=10-1m1cm=0.01m=10-2m 1mm=0.001m=10-3m1μm=0.000 001m=10-6m 1nm=0.000 000 001m=10-9m【例题1】完成下列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7cm= µm;(2)4.8nm= cm;(3)5.2dm= km;(4)0.15km= m;(5)1.6dm= cm= mm= µm = nm;【答案】如下:(1)7cm= 7×104 µm;(2)4.8nm= 4.8×10-7 cm;(3)5.2dm= 5.2×10-4 km;(4)0.15km= 150 m;(5)1.6dm= 16 cm= 160 mm= 1.6×105 µm = 1.6×108 nm;【变式1】给下列长度补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用符号表示):(1)一本书的厚度为9 ;(2)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5 ;(3)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 ;(4)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 ;【答案】如下:(1)一本书的厚度为9 mm ;(2)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5 cm ;(3)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 cm ;(4)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 mm ;【例题2】春节摆放年桔是广东的一个传统,花农往往用种植年桔盆栽的花盆直径来区分盆栽的型号大小,图是一位身高170cm的花农站在一盆型号为“60分”的年桔旁边,则你可以估计该年桔花盆的直径d为( )A.60m B.60dmC.60cm D.60mm【答案】C【解析】成年人的步幅约75cm,由图知,花盆直径略小于此数值,在60cm左右。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总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基本概念:1.国际单位制①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单位。
②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
③我国法定的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2.长度单位①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②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3.长度的测量①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工具。
②正确使用刻度尺会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会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会放: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记录的测量结果:数字:准确值+估计值。
4.时间的测量①基本工具:停表。
②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s)其他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
5.误差①定义: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就叫误差。
②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a.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b.仪器本身不准确。
c.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二、重难点重点:1.认识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和计时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1.长度单位①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②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③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0后面均为立方)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μm=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2.正确使用刻度尺会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学习目标】
1.认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及国际单位;
2. 会正确使用相关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3.知道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
4. 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要点梳理】
要点一、长度的测量
人的直觉并不可靠,要得到准确的长度需要用工具进行测量。
要点诠释:
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①国际单位:米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②单位符号及换算
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1km=1000m=103m 1m=10dm=100cm=1000mm=103mm
1mm=103μm 1μm ==103nm
2.测量工具:
①刻度尺(最常用);
②精密仪器: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
3.【高清课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①看:看清刻度尺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看清测量范围(量程);看清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②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
③放: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长度且与被测长度平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长度起始端对齐;
④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记录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要点二、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
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长度,需要采用特殊方法。
要点诠释:
1.化曲为直法(棉线法)
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
2.累积法:
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叠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3.滚轮法:
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路段的长度等于圈
数乘以周长,例如测量池塘的周长,某段道路的长度等。
4.截取法(化整为零):
被测物体的长度很大时,可先测出其中一小段,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算出物体的总长度。
5.替代法:
当一个物体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时,可用与它长度相等的物体来代替。
要点三、时间的单位和测量工具
在古代人们就学会了利用自然界的某些有规律的变化作为测量时间的单位,比如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月圆月缺等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确定了更加稳定并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够接受的标准,并有了更加先进的测量工具。
要点诠释:
1.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秒(s),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时(h) 分(min) 毫秒(ms),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1h=3600s,1s=1000ms。
2.时间的测量工具
(1)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停表来计时,停表与普通表不同之处:普通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是在不停地走动,而停表指针可走可停,在使用停表之前要观察一下秒针的走动情况,使用停表先按动启动按钮,停表开始计时,再按停止按钮停表即停止,显示时间间隔。
(2)使用机械停表测量时间应该注意:
①使用前先上紧发条,但不要过紧,以免损坏发条;
②注意调零;
③按表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损坏机件。
(3)古代有日晷、沙漏、水钟等。
近代有机械钟、石英钟,现在有电子表、光电计时器。
要点四、误差与错误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偏差叫做测量误差,简称误差。
要点诠释:
1.误差:测量方法、测量工具、测量环境和测量者的不同,都会影响测量结果,所以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可以通过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来减小误差,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我们实验室做实验时常常采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
2.错误:因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测量方法错误。
错误是不该发生的,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便可以避免;错误不叫误差,误差也不是错误。
【典型例题】
类型一、长度的测量
1、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课桌长4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答案】A
【解析】教室的宽一般接近10m;故8m符合生活实际;故A正确;教室的长度一般在15m左右,达不到30m;故B错误;单人课桌长在1m以内,双人课桌长在1.5m左右,不会达到2.8m;故C错误;物理课本厚约1cm,达不到10cm;故D错误。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举一反三:
【变式】【高清课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ID:393949例1】在下面各题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1、教室门的高度约20()
2、课桌的高度约750()
3、常用圆珠笔的长度约1.5()
4、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70()
5、教室每层楼高约33 ()
6、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16.5 ()
7、练习册的长度约为0 .22 ()
【答案】1、dm;2、mm;3、dm;4、μm;5、dm;6、dm;7、m
2、读出物体的长度
【答案】5.8cm
【解析】刻度尺的读数要求:
(1)会认:即正确认识刻度尺的零刻度、最小刻度、测量范围
(2)会读:除读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数字外,还应估读最小刻度下一位的数字
(3)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准确值、估计值以及单位。
【总结升华】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且要读出正确的读数,注意必须估读一位,最后记录数据时要带上单位。
举一反三:
【变式】(2015•阿城区一模)小明用刻度尺正确操作,测得某物体的长为12.3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结果是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的
B.该结果是用最小刻度为1cm的刻度尺测量的
C.该结果中的“3”是估读的
D.该结果是中不存在误差
【答案】BC
类型二、时间的测量
3、(2014秋•泗县校级月考)一个石英钟的分针转1圈,则它的秒针转()
A. 5圈
B. 60圈
C. 100圈
D. 3600圈
【思路点拨】分针走1格是1分,分针走1圈是1小时.秒针走1格是1秒,一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1格。
【答案】D
【解析】秒针转一圈是一分钟,分针转1圈是1小时,因为1小时=60分,所以分针转1圈,秒针转60圈。
故选B。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对钟表的使用,要知道分针和秒针各走一圈是多少;因此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要了解。
4、校运会上终点计时员计录张咪同学400m比赛的成绩如图所示.她的成绩为
s。
【思路点拨】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答案】1min35s
【解析】由图知:分针示数为1min30s,秒针示数为5s,则秒表的示数为1min35s。
【总结升华】大圆周的单位为秒,小圆周的单位为分,分针和秒针示数之和为比赛成绩。
类型三、误差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
(1)不遵守测量的操作规则会造成误差()
(2)零刻线磨损的尺也可以使用()
(3)测量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允许的()
(4)求平均值时,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越多越好()
【答案】①×;②√;③×;④×
【解析】(1)不遵守测量的操作规则会造成错误,而不是误差。
故(1)错误。
(2)零刻线磨损的尺也可以使用,只是在测量的时候,从其它的整数刻度测起。
故(2)正确。
(3)测量中,错误都是不允许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故(3)错误。
(4)求平均值时,小数点后面的位数和测量值相同,多余的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舍,而不是越多越好。
故(4)错误。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减小误差的方法以及刻度尺的正确使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举一反三:
【变式】某同学实验室记录的四个数据:2.93cm,2.92cm,2.49cm,2.94cm,若他测得是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测量结果错误的是,测量出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答案】2.49cm;2.9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