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雨花台烈士陵园有感作文
参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小学五年级作文

参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小学五年级作文参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小学五年级作文1参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8月21日,爸爸妈妈带我去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参观。
爸爸告诉我雨花台是民党统治时期和日本占领时期屠杀中国共产党人、爱国志士的地方,现在是我们纪念革命烈士的教育基地。
雨花台烈士陵园南门口一块巨石上刻着“雨花台”三个大字。
后面是宁静的草地和高大的绿树,这里真是烈士们安息的好地方。
走过绿树成阴的石道,我们来到了烈士纪念馆。
馆里陈列着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建立各个阶段在雨花台牺牲的烈士们的遗像、遗物和他们的战友怀念他们的诗文。
看到这里最小的袁咨桐烈士只有16岁,有的烈士连照片都没有留下,我心里非常难过。
出了纪念馆,走过长长的石道,踏上一级级石阶,就来到了高为42.3米的烈士纪念碑前。
碑的正面是邓小平爷爷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碑座前是一个坚强战士的青铜雕像,背面刻着碑文。
我们绕着纪念碑默默地走了五圈,表达对烈士的哀思。
离开纪念碑,我们沿着山路到了北门,这里有烈士就义群雕。
我在群雕前默哀时对自己说:我要珍惜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
2参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今天,我们“劲草”假日小队的成员一起来到刚刚扩建成功的雨花台纪念新馆参观,瞻仰革命烈士。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共有四层。
刚进入展览馆,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展馆的天花板上密密麻麻的全是烈士的'姓名,每个名字都精心绣制在一块白色的布上,名字下面垂着一条丝线,丝线的底端连着一块五彩的雨花石,一共有二千多条丝线。
丝线下方的水池倒映出一面五星红旗,这时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牺牲的烈士不仅仅这两千多位,还有更多不知名的人。
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中,我看到了许多革命烈士的照片和他们革命事迹的介绍,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蜡像吸引了我,有的在印刷报纸,有的在讨论事情,还有的正在赶向革命前线。
为了革命事业,他们不辞辛苦,不畏强权,我心头涌起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崇敬之情。
雨花台烈士陵园作文

雨花台烈士陵园作文雨花台烈士陵园作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雨花台烈士陵园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雨花台烈士陵园作文1我一边认真听着讲解员阿姨的讲解,一边凝视着墙上一张张泛黄的照片。
就在这时,我感觉光线突然变暗了,我抬起头,在我的头顶正上方,是一片星空,点点繁星在夜空中闪烁,我觉得好美,此刻讲解员阿姨说道:中国革命道路漫长而艰辛,他们有的留下了姓名,没有留下详尽的资料,而有的呢?甚至是尸骨无存,无比壮烈。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他们每个人都是天空中闪耀的星辰。
这里就是为了纪念他们建造的:长夜群星,璀璨天地。
我们把烈士们都比喻成天空中一颗颗闪烁的星辰,他们身上散发出的信仰之光,理想之光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心中的.理想战斗不息。
讲解员阿姨还说:为什么要给大家介绍这些烈士呢?因为他们都是没有详细资料,只有一些生平最基本的简介,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在革命时期,这么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他们都不畏艰难险阻,誓死捍卫国家,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不怕牺牲!让我的心中燃起了报效祖国的热情,现在的我不用经历战争的折磨,我冬天享受着暖气,夏天享受着空调,甚至从来不知道肚子饿是什么感觉,我应该不忘历史,多学习,多长见识,战胜一次次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做一个合格的少先队员。
雨花台烈士陵园作文2星期五,学校组织我们去雨花台区烈士陵园参观。
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中华门外雨花台,是新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
烈士就义群雕,纪念馆和纪念碑是主要纪念性建筑。
整个陵园苍松似海、翠竹成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了缅怀革命先烈,于是,在此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园。
并且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烈士陵园,首先,引入眼帘的是灰色的石阶,石阶上方是高大的革命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正面是由邓小平爷爷手写“雨花台烈士纪念碑”。
雨花台观后感(五篇)

雨花台观后感(五篇)第一篇:雨花台观后感雨花台观后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一个微风和煦的周末,我和同学一起去了雨花台,去参观了这个被崇敬和庄严所包裹的革命圣地。
雨花台,位于中华门外雨花路南端,是一处悼念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的参观游览胜地。
丘陵地带,最高海拔60米,占地面积113.7公顷。
山岗顶部如平台,布满大大小小的砾石。
这些砾石主要由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灰岩等一类坚硬岩石和石英、蛋白石、玉髓等一类矿物质组成,由于所含矿物质成分不同,呈现出各种美丽的色彩,且多为透明或半透明状,更显晶莹光泽,被称为“因雨花台产雨花宝石,古人将这一带山岗称为“聚宝山”和“玛瑙岗”,孙吴时还称其为“石子岗”。
至于雨花台的来历,还有传说: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武帝时,有位叫云光法师的和尚,曾在岗上的高座寺讲经说法。
他的一片诚心感动苍天,顿时落花如雨,变成宝石,于是人们就把这里称为雨花台。
明、清时期,这里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成为江南登高览胜的佳地。
雨花玛瑙”。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南京成为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
在22年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时期,在雨花台残酷杀害了十多万名共产党员和各界爱国志士,雨花台的每一块山石都浸透了革命先烈的鲜血,每一寸土地都埋葬着革命烈士的忠骨。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人民为缅怀先烈,在雨花台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等,使这里成为人们瞻仰革命烈士的纪念地。
烈士陵园北侧建有高约11.7米的花岗石陵门,隐含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之意。
门内为陵园广场,广场周围种满了青松翠柏和名贵花木。
广场南端矗立着一座巨型烈士群像雕塑,令人肃然起敬。
这座雕塑于1980年建成。
整座塑像由大小不等的179块花岗石雕塑而成,高10.3米,宽14.2米,厚5.5 米,重达1374吨,生动地展现了党的工作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战士、学生和报童等九位烈士英勇就义前不屈的光辉形象。
烈士陵园观后感(通用13篇)

烈士陵园观后感(通用13篇)烈士陵园观后感篇1去南京期间,在朋友的热情邀请下,瞻仰了雨花台烈士陵园,实在是很受教育,不虚此行。
南京雨花台原本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区,明清时代被列入“金陵十八景”。
然而从1927年蒋发动“四一二”政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这里成为蒋政府屠杀共产党人及爱国志士的主刑场。
这二十二年中,约有近十万的共产党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革命的志士、爱国人士在此被杀害,壮烈牺牲,这里撒满了烈士们的鲜血。
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第一届第二次人民代表会议作出建设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决议。
雨花台开始全面绿化造林、修建道路的工作。
1950年建起了奠基纪念碑,在烈士殉难处建立了纪念性标志。
1984年4月破土兴建雨花台烈士纪念馆,1988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烈士陵园观后感篇24月2日上午,星期五,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学校集合,老师带我们去参观革命烈士陵园。
来到烈士陵园大门口,一抬头就看见“悼念革命先烈”几个醒目的大字。
走进大门,墙上写着“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民族精神,弘扬光荣传统”,字迹写的刚劲有力。
然后,张校长开始给我们讲革命先烈的故事:有战斗英雄——李海欣、特等功臣——葛洪臣、宁死不屈的烈士——董仲衡、革命烈士——田方、排雷英雄——于保伟等。
是他们用鲜血建立了新中国,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永远怀念这些英雄,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低头看着胸前的红领巾,感到非常激动。
我们的红领巾是他们用鲜血染成的,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
今后,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一起为美好的祖国争光添彩!烈士陵园观后感篇3星期五,我们去了烈士陵园。
一走进烈士陵园,同学们脸上的神情一个个都是严肃无比的。
我们看到了烈士纪念碑,大约有十丈高,两丈宽,在碑底上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秋游作文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秋游作文哎呀,终于盼到了去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秋游的这一天啦!
一走进雨花台,我就被那庄严的氛围给震撼到了。
嘿呀,这里到处都透着一种肃穆的感觉。
我们沿着小路往前走,看到了好多纪念碑和雕像。
嘿嘿,我一边走一边听老师给我们讲解那些英雄的故事。
听着听着,我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敬佩之情。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片草地上。
哈哈,大家都兴奋地跑起来,你追我赶的,玩得可开心啦。
玩累了,我们就坐下来休息,吃着自己带来的零食,还互相分享呢。
然后我们又去参观了烈士纪念馆。
哎呀,里面有好多珍贵的文物和资料,让我更加了解了那段历史。
看着那些英雄们曾经用过的东西,我心里暗暗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也像他们一样勇敢和坚强。
这次的雨花台秋游,真的让我收获满满呀。
嘿嘿,我会一直记得这次特别的经历的。
参观烈士陵园有感范文五篇

参观烈士陵园有感范文五篇20XX年5月13日,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来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天津市蓟县盘山革命烈士陵园,共同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
感受当年先烈们为国党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缅怀在冀东抗日斗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参观烈士陵园后心里有什么感想呢,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参观烈士陵园有感1当五星红旗在高空随风飘扬时,你是否激动不已?是否有股热血在心中沸腾?对,这正是爱国热情!正是一个中国人的民族气概!此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们。
前几天,我与清华少儿英语学校的小学员及牡丹晚报小记者们一起来到了市烈士陵园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在大巴车上颠簸了约一小时,终于来到了烈士陵园。
进入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刻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我们站在纪念碑下,我的心情是那么沉重。
一位参与过战争的老革命前辈来为我们做演讲,我认真地听着,生怕漏掉一个字。
一个个英雄事迹,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许多年前烈士们浴血奋战的场面。
他们拼死沙场,不顾自己的生命,击退了敌人,保卫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他们却在祖国的土地下,久久长眠了。
我仿佛听到战士们英勇杀敌的声音,听到烈士们沙哑的喊叫、冲杀,体会到血与火的惨烈,乾坤扭转的激情。
我深深地感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生活在当下,要好好珍惜我们现在美好幸福的日子。
今天,在革命烈士陵园中,我和同学们上了一节生动深刻的爱国教育课。
我们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都是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
今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参观烈士陵园有感2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之际,运行管理部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于2019年3月6日前往烈士陵园实地参观学习。
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支部书记敬献花圈,与党员同志们一同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并依次敬献鲜花,以表达自己的哀思之情。
面对党旗,我们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不忘最初的那份使命。
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精选33篇)

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精选33篇)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精选3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篇1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华门南约500米。
陵园以自然山林与名胜古迹为依托,绵延数里。
这里山丘叠绕,松柏高耸。
沿路灌木成林,绿茵如毡。
自1927~1949年,约有10万革命志士殉难于此。
2010年5月1日,我们《今日家教》小记者下江南采访团来到这里,缅怀用热血和生命造就美好河山的烈士英雄。
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像。
一个共产党人,年轻而英俊,强健而魁梧。
身上却衣衫褴褛,伤痕累累,双腕还带着被挣断的沉重铁链。
那紧握的双拳,那紧闭的双唇,那愤怒的眼神,仿佛正怒视着凶恶的刽子手。
巴金在散文《日》中写道:为了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的死。
这些伟大的革命先烈,正是怀着这样一种信念,为了新中国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用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作为和平年代的新一代,我们应当了解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并继承革命前辈遗志,努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好!在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在革命烈士的注视下,我们庄严的宣誓:“……缅怀先烈,牢记传统;不畏艰苦,努力拼搏,踏实做人;为青春的理想而努力拼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努力奋斗!”当我走出陵园,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再次拥入在祖国的怀抱之中,我感觉我的心已移植入这块神圣的净土,接受这场灵魂的洗礼!我爱我的祖国!祖国在我心中!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篇2一天,我来到了南京的雨花台烈士陵园,这里安静、肃穆。
一入园,一眼望见高高的烈士纪念碑,上面雕刻着很多的革命烈士像,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小的、有农民、有学生,有的握紧拳头,有的向正前方凝望着,一群群白鸽在这里飞来飞去。
2024年烈士陵园观后感_15

2024年烈士陵园观后感2024年烈士陵园观后感1今年清明节,学校组织我们到雨花台烈士陵园春游,通过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使我明白了:没有革命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哪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啊?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中华门南约500米,陵园以自然山林与名胜古迹为依托,绵延数里.这里山丘叠绕,松柏高耸,沿路灌木成林,绿茵如毡.山上红土遍布,卵石尽显.因为从1927年到1949年期间,国军反动派在此屠杀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各界爱国人士,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缅怀先烈,启迪后人,于1950年修建了烈士陵园.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雄伟的烈士群雕.抬头望去,那视死如归的眼神,宁死不屈的气概,实在是泣鬼神憾天地,魂盖苍穹啊!进到烈士纪念馆内,墙壁上挂满了烈士的照片以及他们的英雄事迹.玻璃柜里陈列着他们的遗物.我一边看,一边想象着他们英勇就义时的情景:一个腥风血雨的清晨,空旷的中华门外大街上传来沉重脚链的撞击声.全副武装的敌人露出狰狞的面容,押着一列共产党人,他们衣裳褴褛,伤痕累累.他们的脚下流淌着斑斑鲜血:“带镣长街行,告别众乡亲.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这悲壮的歌声响彻黎明前的夜空.我的心发出阵阵痛楚,泪水模糊了双眼.这些年轻的共产党人面对死亡,长啸当歌,一身正气,威压敌顽.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出了烈士纪念馆,沿着被烈士鲜血染红的山路,爬上高高的山岗.仰望着蓝天白云,俯瞰着葱葱山林,我思绪万千!一位伟人说过: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会牢牢记住。
2024年烈士陵园观后感2十二月初的一天,作为其中的一员,我随着“两课”实践活动的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拜祭了长眠于此的英魂。
这里还有上海革命纪念馆,在解说员小姐的带领下,我们受到了一次难忘的爱国主义教育。
从大门进来,是整齐的松柏,天空有些阴霾,使得这里的气氛变得严肃,往里走就可以看到一块纪念碑,上面是95年时江爷爷同志的题词:丹心碧血为人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雨花台烈士陵园有感作文
观雨花台烈士陵园有感XX-7-31日,我们五(6)班的6位同学组织起了“雏鹰假日小队”准备出发前往“雨花台烈士陵园”参观,观雨花台烈士陵园。
说到雨花台,我们自然会不约而同的想到那些曾经在战场上披淋弹雨中壮烈牺牲的战士们。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为争取名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依靠和发动工农群众,与别的党派合作,掀起了反帝封建的大革命。
而在这同时也有许多的战士们牺牲了,如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邓中夏、东北抗联的创始人罗登贤、陈景星、史砚芬......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中国青年热最热爱的领袖:恽代英。
恽代英出生于湖北武昌,1930年5月在上海被捕,1931年2月来南京,4月牺牲,而那时他年仅36岁。
虽然只有36年,但他的36年是不平凡的,是伟大的,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中央委员,1929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1930年任中共沪中、沪东区委书记。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恽代英曾今写过的一段话,而这段话任然让我记忆由心,他是这样写的:“国不可不救,他人不去救,则为靠我自己。
他人不能不救,则为靠我自己。
他人不靠真心救,则为靠我自己。
自己要不是真心救,就是亡国奴的本性了!”看完这段话后,让我深有感悟。
而从这段话中,也可以看出恽代英是一位爱国爱民的烈士,而这种难而可贵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心在沸,心在烧,在这恐怖的
夜里,他死了!他死了!在这白色恐怖的夜里---我们的小同志,枪杀的,子弹丢进他的胸膛,躺下了---小小的身子,草地上,留着一片鲜红的血!......”多好的诗呀!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能反映出一个个烈士们的生活环境,和死亡对他们的不公平。
每个烈士们都走在死亡的边缘,但他们却抱着一颗很好的心态。
“就算是死,也要死得光荣”这是当时烈士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当年一个个战士们壮烈牺牲的痛苦之上的,我们应该把握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为了让让祖国的明天一片光明,加油,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