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引言1.1 概述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两个重要的现象。
当光线遇到边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边界时返回原来的介质的现象,而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穿过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在光的反射和折射中,存在一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首先,它们都是光线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产生的现象,都涉及到光的传播和传输的规律。
无论是反射还是折射,都遵循着光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或折射角的定律,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之一。
然而,光的反射和折射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发生的过程和结果。
光的反射是在光线遇到边界时,经过反射而返回原来的介质,其角度和入射角相等,方向相反。
而光的折射则是在光线从一种介质穿过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不同密度而改变方向和传播速度。
折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与入射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由斯涅尔定律来描述。
此外,光的反射和折射还在应用中有不同的重要性。
光的反射在许多光学器件和镜面反射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平面镜、凹镜、凸镜等。
而光的折射在光学透镜、棱镜等光学器件中有广泛应用,可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和聚焦效果。
综上所述,光的反射和折射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它们都是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现象,都遵循某种定律。
然而,它们发生的过程、结果和应用场景有所不同。
深入理解和研究光的反射和折射对于光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描述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提供本文的概述,即简要介绍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概念,并说明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描述文章的结构,即对各个部分的内容进行简要的说明。
最后,我们还将明确本文的目的,即希望通过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探究,加深读者对光学原理的理解。
物理学中的光的反射和折射

物理学中的光的反射和折射光是一种电磁波,作为普通物质构成基础的粒子,它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
光的反射和折射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光学现象,深入理解这些现象对我们认识光的本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遇到物体的边界时,发生方向改变并返回原来的介质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当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向另一个介质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反射可以用平面镜反射和曲面镜反射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1. 平面镜反射平面镜反射是指光射向平面镜时,光线与镜面垂直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种反射形成的图像与物体的形状相似,但是左右颠倒。
2. 曲面镜反射曲面镜反射是指光射向曲面镜时,光线与镜面垂直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根据曲面形状的不同,曲面镜可以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
凸面镜反射后的光线会汇聚在一点,形成实图像;凹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则会分散出去,形成虚图像。
二、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由于两个介质的光速不同,光线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
根据斯涅耳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一个关系: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是两个介质的折射率。
光的折射同样可以通过平面界面和曲面界面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1. 平面界面折射平面界面折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通过一个平坦的界面。
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满足斯涅耳定律,根据两个介质的折射率可以计算出折射角。
2. 曲面界面折射曲面界面折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通过一个曲面的界面。
曲面界面折射与平面界面折射类似,但是由于曲面的形状不同,折射光线的方向也会有所不同。
根据斯涅耳定律和曲面的形状,可以计算出折射光线的方向和折射率。
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应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光学器件由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特性,我们可以制造出各种光学器件,如平面镜、曲面镜、棱镜等,用于照明、成像、测量等各种应用。
光的折射与反射

光的折射与反射折射和反射是光在与介质接触时产生的两种基本现象。
本文将探讨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原理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光的折射1. 折射的定义和原理光在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的光速不同,光线会发生偏折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折射。
折射的原理可以由斯涅尔定律来描述,即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比等于两种介质光速的比值。
2. 折射的规律根据斯涅尔定律,当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这样的规律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线入射的角度来改变光线在介质中的传播方向。
3. 折射的应用折射现象在光学仪器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光学透镜就是利用折射产生的像差来对光线进行聚焦或散射,用于眼镜、相机等光学设备中。
另外,折射还常用于制造棱镜、光纤等,用于分光、信号传输等方面。
二、光的反射1. 反射的定义和原理光在与界面接触时,一部分光线会被界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称为反射。
反射的原理可以由光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来解释,即光线与界面的法线成等角关系。
2. 反射的规律根据反射规律,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光线的传播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
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类型,其中镜面反射指的是光线在光滑界面上的反射,漫反射则指的是光线在粗糙界面上的反射。
3. 反射的应用反射广泛应用于镜面、反光材料等制造中。
镜面反射可用于制作镜子、反光镜等,用于反射光线并成像;漫反射则可应用于减少眩光、提高能见度等方面,例如反光衣物、反光路标等。
三、光的折射和反射的联系与区别1. 联系光的折射和反射都是在光与介质或界面接触时产生的现象,都涉及光线的偏折或反射。
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折射常常发生在反射之后或同时发生。
2. 区别- 折射是光线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而反射是光线与界面接触后反射回来的。
折射和反射发生的位置不同。
- 折射和反射的原理和规律也有所不同,折射关注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而反射关注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
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与折射是光学中重要的概念。
通过反射和折射的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和性质。
本文将详细探讨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及其相关原理。
一、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边界或界面时,由于介质的改变而导致光线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反射一般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类型。
1. 镜面反射镜面反射是指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发生反射的现象。
光线在反射时保持聚焦状态,反射后仍然具有明亮的成像特性。
我们常见的镜子就是利用镜面反射原理制成的,可以反射出清晰的像。
2. 漫反射漫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粗糙表面或散射介质时,发生多次反射并呈现出无规律散射的现象。
漫反射使光线在较大范围内均匀分布,并且不会像镜面反射那样形成成像能力强的光束。
二、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不同密度或折射率而发生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线在折射过程中会发生折射角的变化,同时遵守斯涅尔定律。
斯涅尔定律是描述光的折射规律的定律,它由斯涅尔在17世纪提出。
斯涅尔定律表明,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光的入射角的正弦值与出射角的正弦值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即n₁sinθ₁=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折射现象还包括反射、全反射和色散等特殊情况。
反射是指光线在折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全反射是指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不再折射,而是完全发生反射的现象;色散是指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不同折射率而使光线发生弯曲和波长分离的现象。
三、应用与意义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与意义。
1. 光学仪器与设备光学仪器和设备,如望远镜、显微镜、光电子显微镜等,都是基于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设计制造而成的。
这些仪器和设备的应用范围涵盖天文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为人们观察和研究微观和宏观世界提供了有效工具。
光的折射与反射解析折射率和反射率的计算

光的折射与反射解析折射率和反射率的计算光的折射和反射是光学中重要的现象,对于理解光的传播和作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光的折射和反射,以及如何计算折射率和反射率。
一、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的方向改变。
在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密度的不同,光线的速度会发生变化,导致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光的折射现象可以用折射定律来描述,即斯涅尔定律。
斯涅尔定律表明,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入射角(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和折射角(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之间的正弦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折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如下: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代表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代表入射角和折射角。
通过折射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的折射角。
这对于解析光的传播和实际应用非常重要,例如在透镜和棱镜的设计中。
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边界时发生的现象,光线从一种介质反射到同种介质中。
光线在边界上发生反射时,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即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反射前后保持不变。
反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如下:θᵢ = θᵣ其中,θᵢ代表入射角,θᵣ代表反射角。
反射现象广泛应用于镜子、光的反射式望远镜和光学信号传输等领域。
准确计算反射角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光的传播方向和设计反射光学器件。
三、折射率和反射率的计算折射率是描述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物理量。
折射率通常由介质的光速和真空中的光速之比来表示。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近似为光速常数c,而在介质中的速度为v。
折射率的计算公式如下:n = c/v其中,n代表折射率,c代表光速常数,v代表介质中的光速。
反射率是描述光线遇到界面发生反射的比例。
可以通过计算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能量比来确定反射率。
反射率的计算取决于入射角、入射介质和表面特性等因素。
计算折射率和反射率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能需要获得材料的物理参数或使用特定的光学仪器。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研究中的基本现象,通过研究这两个定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光的行为及其在物质间传播的规律。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光的反射定律当光线遇到一个界面时,其一部分会发生反射现象。
光源发出的光线被反射后,按一定的规律反射回原来的介质中。
这一现象被称为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描述了光线在反射过程中的行为。
光的反射定律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达:入射角(θi)等于反射角(θr)。
即:θi = θr这意味着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量值相等,且它们与法线(垂直于界面的线)的夹角相对。
以镜子为例,当光线与镜子交汇时,光线被反射回去。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等于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原因。
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光源照射在墙壁上,我们能够看到光的反射,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物体的图像。
二、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的光速不同,光线会发生偏折现象。
这一现象被称为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定律描述了光线在折射过程中的行为。
光的折射定律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达:光的折射定律: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代表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代表入射角和折射角。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小)进入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大)时,入射角变小,光线向法线偏向。
反之,当光从光密介质经过界面进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变大,光线远离法线。
光的折射定律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当我们把一根放在杯子里的吸管放入水中,我们会观察到吸管在水中看起来弯曲,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三、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不仅仅是理论性的知识,它们在很多实际应用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光学器件的设计与制造在光学器件的设计与制造中,我们需要准确地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以确保器件的功能和效果。
什么是光的反射和折射

什么是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在与界面相交时发生的两种常见光学现象。
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光的反射和折射,并介绍它们的原理和特性。
1.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指的是光线在与界面相交时,从界面上的介质中返回到原来的介质中的现象。
当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如果光线遇到的界面是光滑的,并且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不同,那么光线将发生反射。
光的反射具有以下特征:-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垂直于界面的直线)之间的夹角满足θi = θr,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意味着光线在界面上发生反射时,它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但仍保持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的强度和入射光线的强度相等,但方向相反。
光的反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例如镜子、光滑金属表面和水面等都能反射光线。
反射现象的应用包括镜子、反光板、光学透镜等。
2.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指的是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线发生的偏折现象。
当光线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折射率较高(或较低)的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光的折射具有以下特征:-根据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夹角满足较为著名的斯涅尔定律:n1*sin(θi) = n2*sin(θr),其中n1和n2分别是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i是入射角,θr是折射角。
-当光线从一个折射率较低的介质射入折射率较高的介质时,光线向法线弯曲;当光线从一个折射率较高的介质射入折射率较低的介质时,光线离开法线弯曲。
这种偏折使得光线发生了传播方向的改变。
光的折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例如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
折射现象的应用包括眼镜、透镜、棱镜等。
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的基本光学现象,它们在光学器件和光学技术中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光的传播和行为,并应用于光学设计和工程中。
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与折射是光学领域中重要的现象,对于理解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部分或全部从物体表面弹回的现象。
光的折射则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原理及其相关应用。
一、光的反射当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根据光的性质,可以发生三种类型的反射:镜面反射、漫反射和全反射。
1. 镜面反射镜面反射指的是光线照射到光滑表面后,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沿着特定方向反射出去的现象。
这种反射由于光线的反射角度固定,所以可以形成清晰的影像。
例如,镜面反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镜子反射出来的人像。
2. 漫反射漫反射是指光线照射到粗糙表面后,在各个方向上以不规则方式散射的现象。
这种反射使得光线在表面上扩散,并且不会形成清晰的影像。
如石头、砖墙等表面都具有漫反射的特性。
3. 全反射全反射是指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大于一个临界角时,光线将无法通过界面,而会完全反射回原介质内部的现象。
这种反射常见于光线从光密介质(如玻璃)射入光疏介质(如空气)时,如水面的反射。
二、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线在折射时会发生折射角的变化,符合斯涅尔定律,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这一定律可以用下式表示: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代表光线所在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代表光线在两种介质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例如,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由于水的折射率高于空气,光线被折射向水平面法线方向。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水池中看到的物体会有一定程度的偏移。
三、光的反射与折射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光的反射与折射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1. 镜面和透镜光的镜面反射和折射是制造镜子和透镜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浙教版七年级下光的反射和折射科学试卷
一、单选题 1.(2014·丽水)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
像描述正确的是( ) A. 所成的像是实像 B. 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 C. 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 D. 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2.(2014·深圳)下列选项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雨后天空中的彩虹 B. 透过装水的矿泉水瓶看到放大的文字 C. 通过湖面反光可以看到树的倒影 D. 太阳光透过叶子会在地面有一个圆形的光斑 3.(2014·嘉兴)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 镜中的像变大 B. 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 C. 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D. 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4.(2013·宁波)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
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 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a、pb、pc、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
A. pa、pb、pc、pd B. pd、pc、pb、pa C. pc、pd、pa、pb D. pb、pa、pd、pc 5.光射到下列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的是 ( ) A. 粗糙的木板 B. 平面镜 C. 墙上挂的画 D. 以上三项均可 6.小敏作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她作图的步骤有:①作反射光线O1A1、O2 A2;②作入射
光线SO1、SO2;③作法线O1N1、O2N2;④将反射光线O1A1、O2 A2反向延长交于S’。正确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④①③② D. ②①③④ 7.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
A. 河面上古镇的倒影 B. 水杯中“折断”的笔
C. 阳光下树的影子 D. 平面镜中小狗的像 8.平静的湖面上映出天上的白云,一个同学说:“快看,鱼在云里游呢。”她看到的“云”和“鱼”实际上( ) A. 云是像,鱼是实物 B. 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 云和鱼都是实像 D. 云和鱼都是虚像 9.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B. 光从水中斜射人空气中,折射角大
于入射角 C. 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 和光的反射
现象一样,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10.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入射角等于30° B. 折射角等于50° C. NN'是界面 D. MM’的右边是玻璃 11.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像能成在光屏上,虚像则不能 B. 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 虚像既可以由光的反射形成也可以由光的折射形成 D. 实像可以是放大的或缩小的,也可以是与
物体等大的
12.如图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B. 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C. 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米 D.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3.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 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 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 C. 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 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4.从水下向水面看,看到一条鱼及其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可以判断( ) A. a是b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 B. a是b鱼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 C. b是a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 D. b是a鱼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 15.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 图乙中,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C. 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是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 图丁中,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则折射光线将逐渐远离法线 16.叉鱼时,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S表示鱼,S′表示鱼的像,如图所示,光路正确规范的是
( )
A. B. C. D. 17.甲、乙、丙三名士兵并排站在鱼塘边同时正对着前方水下的鱼瞄准射击。结果甲未击中鱼,射在鱼的
上方;乙也未击中鱼,射在鱼的下方;丙刚好射中鱼。由此可以推断( ) A. 甲、乙均未瞄准鱼 B. 乙、丙均未瞄准鱼 C. 甲、丙均未瞄准鱼 D. 只有丙一个人瞄准了鱼 18.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
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 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 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 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19.(2013·衢州)如图所示,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 B. 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 C. 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 D. 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观察效果更好 20.以下四种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海市蜃楼 B. 笔在水面处“折断” C. 凿壁借光 D. 月亮在水中形成“倒影” 二、填空题 21.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
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光路中,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当光电屏上的光斑由S1移到S2时,液面________ (选填“上升”或“下降”).
22.(2014·义乌) (1)某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米处,以0.5米/秒的速度垂直镜面向平面镜运动6秒后,像与镜面距离为________ 米。 (2)他通过另一平面镜看到A物体(如图),请在图示光线上标出光的传播方向。________
23.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大平面镜前1.5m,他在镜中的像高1.6m,当小明沿垂直镜面的方向后退1m后,
他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镜中的像与小明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m,小明在镜中看到身后的石英钟如图所示,此时的时间是________. 24.如图所示MN是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一束光线射到MN面O处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则入射角
________(填角度)、折射角________(填角度)、MN的右方是________物质。
25.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 诗人看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
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了________而形成的像,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图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若没有大气层,则,日出时间将________(填“提前”或“推迟”), 日落时间将________填(“提前”或“推迟”),白天时间将变________(填“短”或 “长”)。
26.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________,折射光线是
_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_度.界面的________(选填“上”“下”、“左”、“右”)侧是空气.
27.上联“树影横江,鱼戏枝头鸦宿浪”;下联“山色倒海,龙吟岩畔虎眠滩”。此对联妙趣横生,意境深远,
包含着丰富的光学知识。 (1)上联中的树影、鱼、枝头、鸦,属于虚像的有________; (2)下联中的“山色倒海”的光学原理是________。 28.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
像.其中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________;属于实像的是________ 29.如图所示是“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
将光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 取考生相关信息。 三、实验探究题 30.小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 ②取两盏完全相同的灯A和灯8,点亮玻璃板前的
灯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灯B,使它与灯A在玻璃扳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灯A和灯8的位置;⑧多次改变灯A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④用刻度尺分别测量灯A和灯8到玻璃板的距离。在此实验中:
(1)如何判断所成的像为实像还是虚像________。 (2)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灯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6厘米,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__厘米。 (3)用灯泡替代蜡烛完成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 3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探究: (1)华华家是做玻璃切割安装生意的,华华上午在学校刚学过平面镜成像规律,中午回家利用有利条件进一步体会物距、像距关系及物像方位关系(如图),他将软尺拉直铺在地面上,将镜子架在尺上,举起右手并做鬼脸,沿尺靠镜两步,再横行两步.
①镜子最好选用________(填“透明玻璃”或“不透光水银镜”). ②镜面最好与地面成________(填“45°”“60°”或“90°”). ③华华朝着镜子走两步,再横行两步(平行镜面),则横行过程中人像间距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