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4、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辅助法
替代法
累计法
测纸厚,细丝直径
三、用表测量时间
• 三.时间测量 • 1.测量工具:石英表、摆钟、停表、原子钟
(实验室常用停表) • 2测量值与真实值(不是平均值)之间的差异
• 2.产生原因 a.人为因素(原理不完善,每人感觉不一样) b.仪器本身因素(不可能绝对精确)
• 6如何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精确测量?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 一测量单位 • 1.测量活动有两种,分别是估测和精确测量,
为什么要精确测量? • 1)凭感觉不总是可靠的,有时甚至会出错; • 2)要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
量。
• 2什么叫测量单位? • 人们公认的测量标准叫做测量单位。 • 3、什么叫国际单位制(SI): • 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
1m=10-3 km= 10 dm=102 cm= 103 mm = 106μm= 109nm
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dm=0.1m=10-1m 1cm=0.01m=1021mmm= 01.μ0m01=m0=.01000-03m01m=1061mnm=
-9
• 天文测量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符号? 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1s= 106 μs
单位换算的格式
500m=_______μm 42cm=_______nm 500m=500×106μm=5×108μm
42cm= 42×107nm= 4.2×108 nm 75s= 1.25 min
练习:判断对错
• 1、12.5cm=12.5cmX10nm=125nm • 2 、12.5cm=12.5cmX10=125mm • 3 、12.5cm=12.5cm÷100cm=0.125m • 4 、12.5cm=12.5X m=0.125m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教学过程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测量基本工具:刻度尺。
(1)生活中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2)让学生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000m=103m; 1dm==10-1m; 1cm==10-2m;1mm==10-3m 1μm==10-6m; 1nm==10-9m3、刻度尺的使用应做到: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测硬币、乒乓球直径。
方法一(卡尺法):如图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
方法二: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如图所示,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
根据公式L=лd 求出硬币的周长。
5、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探究:纸的厚度为10-4m,用毫米刻度尺测不出一页纸的厚度,也测不出二页纸厚度,但是能测出上百张纸的厚度,而一张纸的厚度只要把测出的厚度除以总张数就可以求出了。
(以多测少法)测量时取若干页纸(纸的页数要足够多),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页数n,求出每页纸的厚度l=L/n.(1)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道理与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相同(以多测少法)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 .二、时间的测量1、计时工具(1)教师概括介绍计时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
考点0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103 m,1 m=10 dm=100 cm=103 mm=106μm=109 nm(3)单位换算的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2.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2)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3)长度估测:黑板长2.5 m、课桌高0.7 m、篮球直径24 cm、指甲宽度1 cm、铅笔芯直径1 mm、新铅笔长1.75 dm、手掌宽1 dm、墨水瓶高6 cm3.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多个相同的微小长度的物体叠放在一起,测出叠放后的总长度L,用总长度除以叠放物体的个数n,得到单个物体的微小长度l=L/n。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等。
(2)平移法——借助于一些简单的辅助器材(如三角板、刻度尺)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从而可直接测出该长度。
如测小球、硬币、圆柱形物体的直径,测量人的身高等。
(3)化曲为直法——借助于一些辅助器材(如不易拉长的细软线)把不能直接测量的曲线变为直线,再用刻度尺测量。
如测量图示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小心地让细线与曲线重合,在细线上标记出起点和终点,再将细线拉直,用刻度尺直接测量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4)化直为曲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较长的路程(如操场跑道、某段道路等)上滚动,用滚轮的周长乘以滚动的圈数得出路程的长度。
如用自行车测一段马路的长度。
4.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2)“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3)“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测长度时,要从整刻度开始),有刻度的一边必须紧贴被测物体。
实验01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解析版)

实验01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实验目的】(1)练习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和记录测量结果。
(2)练习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练习正确使用停表测量时间。
2.【实验器材】刻度尺、三角板(两块)、铅笔、作业本、物理课本、硬币、细铜丝(或细铁丝,约30cm)、停表。
3.【实验步骤】(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①观察你使用的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②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宽,每项测量三次,并记录测量结果。
③测细铜丝的直径。
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若干圈,记下密绕圈数为n,测量出n 圈线圈的宽度为d=L/n,则一圈的宽度就是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
将细铜丝绕不同的圈数,测量三次,并记录测量结果。
④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1元硬币的直径。
如图所示,在圆周的不同位置处,测量三次,把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
用测量的数据算出每次测量的平均值。
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器材并放回原处。
(2)用停表测量时间:①观察停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②按动停表上的按钮,同时数出脉摶跳动10次,按一下按钮,读出所用的时间,再用停表测出1min内脉搏跳动的次数,并记录下来。
③再次按一下按钮,使停表指针回零。
4. 【实验表格】实验次数123平均值物理课本长度物理课本宽度壹元硬币直径5.【注意事项】(1)在使用厚刻度尺时,要使刻度尺的刻度紧贴被测物体。
(2)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而且要正对刻度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测量时,测量结果要用未端示数减去始端示数得出。
(3)长度的测量值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求平均值的精确度要和测量值的精确度相同。
(4)在测量铜丝的直径时,一定要把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中间不能留空隙,不能重叠,同时不宜用力拉伸铜丝,以免使铜丝直径发生变化。
(5)使用停表前先上紧发条,但不宜过紧,以免损坏发条;不用时应及时将回盒内,并让其继续走动,以放松发条。
1.刻度尺的使用:(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用停表测量你脉搏跳动1搏的次数是
次。
电子停表
电子停表最右边两位数单位为1/100s
四、误差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估读值)
注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 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练习1
木块的长度是 __2_._35___厘米
他们有怎样的换算关系呢?
每下一级扩大
km
1000倍
m
mm
µm
nm
每下一级扩大 10倍
m dm cm mm
乘倍数
大
小
除倍数
记 1m 10dm 100cm 1000mm 忆 1m 103 mm 106 m 109 nm
练一练1:单位的换算 3m=( 3000)mm 2μm=( 5dm=( 50)0mm 1dm=(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秒(s) (2)常用单位:时(h)、分(min)、
3、常用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六十进制: 1h 60min 3600s
s
÷60 min
×60
h
注意:光年是长度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
机械停表
用机械停表测量时间时,先看内圆再看外圆。
【实验】用停表测量时间
1.练习使用停表;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µm) 纳米(nm)
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km 1 000m 103m
1c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 001m=10-6m
1nm=0.000 000 001m=10-9m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三.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提问: 1.怎样测出一张纸的厚度? 2.怎样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 3.怎样测出一根细铁丝的直径?
四.时间的测量
1.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手表· 停表 钟· 2.时间的单位:秒 符号是s
时间其它单位:小时(h)分(min)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1h=60min=3600s 1min=60s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2. 使用刻度尺前做到“三看”: 一看零刻度线; 二看量程; 三看分度值。 3. 使用时做到“五会”: “会选”选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会放”放正,贴紧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面垂直,不要斜视 “会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记下数值和单位
二.你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米 符号是m 2.常用单位还有:千米(nm)
3.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1000m 1m=10dm 1m=1000mm 1dm=10cm 1cm=10mm 1mm=1000um 1um=1000nm
五.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1.什么是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 差别,这个差别就是误差。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误差不能绝对避免,错误可 以绝对避免
六.减小误差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改进实 验方法, 2.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L=L1﹢L2﹢L3 ﹢ -﹢ Ln/n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三、误差:
1、定义: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2、产生原因:与测量的人、工具、环境有关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 的
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4、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 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 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消灭。
小资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趣的人体尺度
侦察员常用这个原理来破案:海滩上留下了罪犯的 光脚印,量一下脚印长是25.7厘米,那么,罪犯的身高 大约是多少呢?(25.7cm×7=179.9cnl)
小琴为妈妈买鞋,她忘了妈妈的鞋号,只记得妈妈 身高是168厘米,你能帮她算一算买几号鞋吗?全国统一 鞋号是根据脚长编定的,如24号,就适合脚长为24厘米 的人穿,算出脚长就可以算出鞋号了。
小资料
有趣的人体尺度
一般来说, 在正常情况下,—个人手腕的周 长恰恰是他脖子周长的—半。 • 两臂平伸的长度正好等于身高。 • 大多数人的大腿正面厚度和他的脸宽差不多 • 大多数人肩膀最宽处等于他身高的 1/4。 • 成年人的身高大约等于头长的8倍或7.5倍。
二、时间及其测量: 1、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秒 (s) 日常单位:分钟(min),小时(h)
2、换算关系: 1h=60min 1min=60s
3、测量时间的工具: (1)古代人: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现代人:
日常生活中用钟、表测量时间
(2)现代人:
运动场和实验室用停表测量时间
停表能方便的启动和停止,能准确的测出时间间隔。
1、测量需要有统一的标准。
(物理量的单位和国际上通用的单位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学习目标]
1、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
2、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3、知道读数时要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
4、知道测量有误差,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学习重、难点]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第一课时
[新课导学]
1.测量的单位
在生产、生活中,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要起先测量就要有下一个人们公认的测量标准——。
2.长度和时间的单位
⑴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m)。
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有 (km),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 (mm)、 (μm)、 (nm)。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km = 103m; 1m = 10dm = 102cm = 103mm = 106μm = 109nm。
例如:常用铅笔笔芯直径大约1毫米,小姆指宽约有1厘米,手掌的宽大约有1分米,成年人的腿长大约1米左右。
⑵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为(s),比秒大的时间单位有时(h)、分(min),比秒小的时间单位有 (ms)、 (μs)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h = 60min; 1min = 60s; 1s = 103 ms; 1ms = 103μs。
3.正确使用刻度尺
①刻度尺的刻度:关于量程和取小刻度值;零刻度有磨损的刻度尺的用法。
②刻度尺的使用: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可参照课本图P212-16)。
在将零刻度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时,也要按这一规则去做。
测量时刻度尺的正确放置方法是:让刻度尺刻度紧贴被测物体的始、末两端。
刻度尺使用中的放置规则:应使刻度尺面垂直被测物体表面。
如果要求测量更精确些,则应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这就是刻度尺使用时的估读规则。
4.正确记录测结果
测量结果的记录应由和组成。
对于任何物理量的测量结果,只有标明单位数据才有意义。
5.误差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就叫误差。
误差跟错误不同。
测量中,由于视线的偏斜而导致测量的错误,这是由于没有按规则去做而造成的。
错误是应该而且可能避免的。
测量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除了估读的误差外,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误差。
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其中求平均值的方法,简单而有效。
测量中有时估计偏大,有时会偏小,这样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随堂练评]
1、在国际单位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时间的单位是______。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8μm=_________mm =______________cm; 75cm=_________dh=________m;
60km=_______m=____________mm。
1h = _________s
3、某同学做了一些测量,忘记了写单位,请你代他写填上:
(1)小王的身高是1.70_______;(2)课桌桌面的长是12_______;
(3)物理课本的长是260_______宽是18______;(4)一张课桌的高度是80_______ 。
4、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分米的是()
A、兵乓球的直径
B、拳头的宽度
C、火柴盒的长度
D、保温瓶的高度
5、测量长度时,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度取决于()
A、测量工具的种类
B、测量工具的最大测量范围;
C、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
D、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课外作业]
1、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下列所记录的测量结果中正确
的是( ) A、23 cm B、23.2 cm C、23.21 cm D、23.213 cm
2、使用刻度尺之前,应认真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零
刻度磨损的尺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起。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_。
测量
结果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3、如图1-1用厚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
刻度尺使用正确的是________图。
4、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_________。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__________误差,但___________________。
5、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全长约6300km,合____________m =__________cm。
6、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为75μm,合________mm =__________dm =_________km
=__________nm
7、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铁块的长度是3.73cm、3.71 cm和3.72cm,则他所用刻
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为了减小误差,应取三次测量值的_______为测量结果,其数值是
_____ cm
8、给下列物体的长度填上的合适单位。
⑴一根电线的直径( ) ⑵海岸线的长度( ) ⑶足球场的长和宽( ) ⑷电视屏幕的对角线长( ) ⑸身高168.0( ) ⑹头发的直径70( )
⑺一枝新铅笔长约1.75( ) ⑻一枚硬币的约为2.1( )
9、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
A、450 mm = 450 mm × 10-3 = 0.45 m
B、450 mm = 450 × 10-3 = 0.45 m
C、450 mm = 450 × 10-3 m = 0.45 m
D、450 mm = 450 mm ×10-3 m = 0.45
m
10、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不必要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的刻线必须紧贴被测物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最左端量
起
C、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D、记录时,必须在数值后面注明单位
11、现有三种刻度尺,⑴量程为30 m分度值为1 cm;⑵量程为3 m,分度值为 1 mm;⑶
量程为100 mm,分度值为1 dm。
你认为最好的尺是( ) A、⑴ B、⑵ C、⑶
D、无法确定
12、用皮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用大力拉紧尺子测量,测量的结果会 ( )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