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术 理 论 课 教 案

合集下载

武术理论知识点(理论课)

武术理论知识点(理论课)

分解示范便于学生了解动作细节,从而更加准确、完整地掌握动作。下 列情况下可运用分解示范 (1)结构、方向和路线较为复杂繁难的动作。可将这类动作分为上肢动作 和下肢动作,然后按动作的难易顺序分别分解示范,或将动作分为几 个小节来示范教学。 (2)含攻防因素较多的动作。可按动作的攻防特征,通过分解动作的攻防 用意来示范教学。 (3)不易完成的跳跃动作、翻腾动作、滚翻动作、跌仆等动作。 (4)展示难度动作、复杂动作、节奏、风格。 分解示范是为了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但不宜将动作分解得过细,应 尽快地向学 习完整动作过渡。在需要分解示范的教学过程中,一般应遵循“完整— —分解——完整”的原则
第四章
武术识图学练与套路创编
武术套路编排的步骤与方法: 包括内容设计,结构构思,风格特点 设计,路线方向安排,全套调整。
第五章武术教学
1、武术教学的特点: (1)重视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 (2)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 (3)结合攻防动作讲解示范。 (4)强调动作规范,突出不同拳种风格。 (5)注重内外兼修,提高演练技巧。
第八章
武术主要器械技法分析

术语 剑指: 中指与食指伸直并拢,其余三指屈 于手心,拇指压在无名指第一指节上。
第九章
武术评判与鉴赏
1、武术套路个人项目比赛的场地是:长 14m, 宽8m。 2、武术套路自选项目评分中动作质量分 值为:5分。
你对武术、太极拳等的认识。 分别从 1、武术、太极拳的定义; 2、武术、太极拳的特点与作用; 3、武术、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加以论述。
“体松”和“心静”是练好太极拳的两个基本 方法,它对于其他方法的运用和掌握起着一定的 保证作用。“体松”则是指练拳时,在维持正确 动作姿势的基础上,身体肌肉应处于放松状态, 尽量使身体舒展,不用僵力;“心静”是指要排 除一切杂念,注意力集中。

校本课程武术课本

校本课程武术课本

第一章综述第一节起源与发展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武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代表着一种勇猛向前、不屈不挠的精神,它有着圆润,和谐的深厚哲理,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继承、发展。

国家体委为继承、发展传统武术,于1979年组织了全国大范围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历时六年之久,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

提出的工作方针是挖掘、整理、继承、发展,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民间武术组织积极相应,民间传统的武术各拳种纷纷登台亮象,充分显示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武术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风格屹立于世界体育之林。

武术这项与多学科相关联的运动项目,是因人类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

原始社会人们在狩猎觅食和抵抗猛兽的生存之争中,把抗击的本能和自卫动作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拳打脚踢和使用简陋武器的攻防方法,久而久之逐渐成为有意识的活动,这就是武术的萌芽,而使用的武器就是武术器械的原型。

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在争夺食物和地盘的激烈冲突中,把对抗野兽的方法运用于人与人之间。

争斗中的人们有时是空手相搏,有时一个人要对付几个人,有时器械掉地要空手与持武器者搏斗,频繁的争斗促进了武术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们为了取胜,把在战争中获得的技能和经验加以总结,传给后人,从而使武术技巧也逐渐得到丰富和提高。

随着频繁的战争,武术在军队将士训练中普遍运用。

这不仅提高了部队的作战能力,而且使武术的强身健体的功能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出来。

使武术成为一种体育手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纳入了社会主义体育运动的发展轨道。

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与关怀下,武术运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提高,成为城乡广大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近年来,随着武术的挖掘、整理工作逐渐深入,竞赛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武术的技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武术理论研究也日趋活跃。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也逐渐为各国人民所接受。

武术理论课教案(武德、武礼)

武术理论课教案(武德、武礼)
2013-12-4 6
武术大师---霍元甲
2013-12-4
7
人物简介
霍元甲 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他癿武艺出众,又 执仗正义,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先后在 天津和上海威震西洋大力士,是一位家喻户晓 癿民族英雄,他癿一生虽然短暂,但却轰轰烈 烈,充满传奇色彩。有夗部影规作品描述他癿 事迹。
2013-12-4
武术大师--叶问
2013-12-4
5
人物简介
• 叶问(1893-1972年),本名叶继问,是广东 佛山的大族富家子弟。从小受到家庭严谨的儒 家教育。7岁起便拜“咏春拳王”梁赞的高足 陈华顺(人称华公)为师学习咏春拳并成为陈 华顺封门弟子。陈华顺逝世后,叶问再随师兄 吴仲素钻研拳技。十六岁那年,赴港求学外文, 就读于圣士提反学校。后随梁壁(梁赞之子) 学武。1950年赴香港,在港九饭店职工总会内 传授咏春拳术。其弟子中最出名的是让中国武 术闻名世界的武打巨星李小龙。
2013-12-4 17
(五)武德的基本原则
崇德尚武,収扬民族精神,是今天我们所 提倡武德癿基本原则。武德在収展过程中,从 最初维护民族利益癿道德观,到现在把国家、 民族癿利益放在首位,冲破单一、狭隘癿道德 意识,终亍使尚武不尚德紧密结合,构成了中 国民族精神癿主体。崇德是尚武癿前提,尚武 是崇德癿反映,通过崇德尚武,最终要収扬 “自强丌息”,“厚德载物”癿民族精神,为 社会做出贡献!
2013-12-4 15
(四)武德的时代性价值
中华武德在现代社会 癿价值主要集中在弘扬民 族道德觃范上,中华武术 流传至今,丌仅在亍其强 身健体,防身自卫、娱乐 自身这些表层功能癿综作 用,更囿亍中华武德作为 一种深层次癿人文精神和 民族意识,它是各种国粹 文化癿代表,也是时代生 存价值癿体现。

武术课程教学大纲

武术课程教学大纲

《武术》课程教学大纲《武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武术英文名称: Wushu课程类型:必修课总学时: 60学分: 4适用对象:本、专科生•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体育课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主要途径。

武术专项课是我校开设的体育专项课之一,是为对武术项目有一定爱好和基础的学生开设的,它是使学生在全面锻炼身体的基础之上重点掌握武术运动的基本技术,锻炼方法和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武术运动为主要锻炼形式,兼顾全面的身体素质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掌握锻炼方法和技能,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 了解武术运动的基本常识和规律,能够用武术运动这一形式进行自我身体锻炼并能逐步提高,能欣赏和理解高水平武术比赛,能在基层武术活动中起到骨干带头作用。

2. 熟练掌握基本功、初级长拳第三路、初级棍术、24式太极拳、初级刀术等五大基本技术,能够做到动作准确规范。

能够熟练组织和参加业余的武术比赛。

3. 具有一定的灵活运用动作能力和实战能力,具有克服困难战胜对手的勇气和信心。

4. 全面发展和提高各项身体素质,改善身体机能,为今后运动能力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

5. 了解武术运动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并在比赛中加以实践和提高。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 、基本理论部分1.1 、体育概述1.1.1 、体育的概念、产生和组成1.1.2 、体育的本质与功能1.1.3 、体育与素质教育1.1.4 、高等学校体育1.2 、体育锻炼对人体的影响1.2.1 、人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2.2 、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1.2.3 、体育锻炼对人体的影响1.2.4 、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1.3 、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1.3.1 、锻炼身体的基本原则1.3.2 、锻炼身体的方法1.3.3 、锻炼方法的选择1.3.4 、身体锻炼效果的自我评价1.4 、体育卫生与保健1.4.1 、体育锻炼的卫生常识。

讲解武术课程

讲解武术课程

第一讲:武术概述①武术的概念与内容一、武术的概念“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

这是2009年7月9日~11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河南登封召开的武术定义和武术礼仪研讨会,关于武术定义的研讨答案。

武术的定义既反映了武术的本质特征——技击动作(徒手和器械的攻防动作);又全面概括了武术的外延特征——套路和格斗(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格斗运动)的运动形式。

如果从上述定义来认识武术,那么武术是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体运动来表现攻防格斗,来培养练习者的攻防格斗能力。

如果从武术的技击本质来认识区分武术的三种运动形式,那么这三种运动形式都是以技击本质为技术核心和练习目的,只是在技术层次和表现的真实程度上有所区别。

“功法运动”是“套路运动”和“格斗运动”的入门基础和保持、提高技术水平的辅助手段,是为“套路运动”和“格斗运动”服务的;“套路运动”是通过个人或多人的成套武术动作演练,间接表现真实的格斗拼杀情景,同时也可以看做是“格斗运动”的辅助手段;“格斗运动”则是既有一招致敌于死地的拼杀术,还有更多的是在规则限制下的、真实格斗的简化版本。

这三种运动形式各为一体,但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武术的内容中国武术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和搏斗对抗运动三大类。

(一)武术功法功法运动是为了掌握和提高武术套路和格斗技术,诱发武技所需的人体潜能,围绕提高身体某一运动素质或锻炼某一种特殊技能而编组的专门练习。

目的是通过武术功法练习获得武术运动能力和武术专门技能。

(二)武术套路武术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遵循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变化规律组编成的整套动作练习。

套路运动按运动形式可分为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对练套路和集体演练套路等四类。

单练包括徒手的拳术与器械,对练包括徒手的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集体演练分徒手的拳术、器械或徒手与器械。

武术理论课教(学)案(武德、武礼)

武术理论课教(学)案(武德、武礼)

16
继承传统武德中的精华,要把习武同发扬 祖国灿烂文化,热爱祖国联系起来,培养强烈 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有宽广 的心胸,对人民要以礼待人,不恃武伤人,不 以强凌弱;对危害祖国、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 要敢说敢管,见义勇为,疾恶如仇,协助公安 部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保持不盗名、不夺利、不保守,热于助人的美 德;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对前人和长辈的著 作和经验要虚心学习,认真专研,努力学习技 术,刻苦练功,磨练出慈、勇、智、恒的坚强 意志,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文武双全,为社 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2020/2/2
17
(五)武德的基本原则
崇德尚武,发扬民族精神,是今天我们所 提倡武德的基本原则。武德在发展过程中,从 最初维护民族利益的道德观,到现在把国家、 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冲破单一、狭隘的道德 意识,终于使尚武与尚德紧密结合,构成了中 国民族精神的主体。崇德是尚武的前提,尚武 是崇德的反映,通过崇德尚武,最终要发扬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为 社会做出贡献!
其次,武德的仁学中心还体现在武技的运 用上。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技击必然内含着残 酷与暴力。然而武术的仁德精神却要求以制取 对方为主,尽量避免杀人取命。以武会友,更 是讲究点到为止,以“礼”来规范行为。
2020/2/2
13
2020/2/2
14
(三)武德的历史性价值
武术的生命力在于击技,但更在于武德。 这可从它的表现形态来讲,武术是以拳脚和器 械进行对抗的运动,稍一疏忽就会伤人。所以, 古时训练兵勇或教习徒弟,都特别讲究武德, 点到为止,不能伤人。因此,历代武术家既将 “德”为武术之根本,同时也把“德”视为通 向高深武功境界的精神航船。各门各派的拳谱、 家法,开宗明义都要阐明武德,并规定必须 遵守的道德规范,强调“学拳宜以德为先,凡 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为正人君子”。

体 育 教 案武 术

体  育  教  案武 术

体育教案——武术教学对象:高一年级教学内容:1、游戏——集体单足跳2、武术教材分析:本节课为武术第一节课,就高一学生而言武术既好奇又神秘,通过这节课先使学生对武术有初步了解,先从兴趣着手,如什么是拳,什么是掌,何为马步消除学生一谈武术就只知道挥拳头的错误理解。

本节课是武术的基础课,相对比较枯燥,在课之前加入游戏,一是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二是调节气氛,三是达到热身准备的目的,为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做准备。

教学重点:动作规范,幅度到位教学难点:学生态度认真教学目标:1、使85%的学生在教师示范讲解后能了解和掌握动作结构,并能随教师提示完成动作。

2、锻炼学生的下肢动作速度和爆发力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一、开始部分1、体委整队,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教学内容4、队列队形练习5、准备活动:振臂运动;扩胸运动;腹背运动;体转运动;弓部压腿;侧压腿每节各四个八拍教学要求:学生动作到位,整齐;态度认真教师边示范边提要求教学方法:示范法,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教学组织:男女生横队,面对站立二、基本部分:1、游戏:集体单足跳目的:发展下肢的动作速度和爆发力,提高单足支撑时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

方法:将同学一排为单位组成一队,当教师发出“预备”口令时,一队同学统一成单足站立,后一同学抬起前一同学脚的脚踝至大腿处,异侧手扶住前一同学肩膀,站在起跑线上;当听到“开始”口令时,向前做集体单足跳,距离15米左右,各队以最快、最完整、最整齐来决出胜负。

注意事项:(1)保持身体平衡(2)尽量避免身体碰撞(3)在比赛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4)组织图××××××××××15米××××××××××××××××××××××××××××××××××××××××2、武术:基本练习①手型:●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要求与要点:拳握紧,拳面平,直腕。

《武术》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武术》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武术》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简介武术是具有独特风味和民族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各年龄段的人群均有较好的健康促进作用。

武术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课程:武术(二十四式太极拳)选修课,是旨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等方面精神品质的一门学科。

课程目标是在掌握二十四式太极拳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让学生通过了解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太极拳的强身健体作用以及太极拳在世界各地的开展情况等,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培养学生不畏艰苦,勇于战胜挫折,始终努力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形成团队意识,集体意识,有较好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二、课程内容三、案例示例案例1:文化自信心:弘扬中国武术,展示文化自信(一)案例简介武术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与文化现象,武术从产生到发展至今传承千年,其经历了漫长的演进与发展过程。

武术与我国传统文化共生共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彼此借鉴吸收共同发展进步。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武术文化是其中非常耀眼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代表,也是世界优秀民族文化,彰显着武者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的自豪感,融通着中国人、中国文化的历史血脉和记忆,是我们民族的信仰、崇拜、生活模式、文化思想和身体语言的写照。

在世界多元文化共存的现代社会,文化力作为各个国家与民族展现自我实力的重要竞争力,是各国竞争的根本。

武术作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我们应对武术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地位有足够的自信,并持续不断地推广武术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提升文化自信心,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针对这一点,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在做着自己的努力。

助力武术入奥,坚定文化自信。

2019年4月15日,“助力武术入奥坚定文化自信”专家研讨会在福州召开,此次研讨会由福州红十字助力武术入奥基金管理委员会、中英武术协会、土耳其华商会和中法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主办,是助力武术入奥全球系列活动第59场(助力武术入奥论坛第3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武术理论课教案
课 程:
系、年级、班:
教 研 室:
任 课 教 师:
20年 月 日至20 年 月 日
课次:1日期:
章(讲)节、节:
教学内容:识图学练、套路创编与武术裁判
重点:套路创编的方法、裁判法
难点:武术裁判规则及裁判法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内容
方法手段
一、教学任务
正确掌握武术图解知识,能够识图自学自练武术套路,并进行简单的武术套路创编。对武术比赛规则及裁判法有一定的了解。
2、武术组合动作的内容与分类
拳术组合
技击攻防技术组合
器械组合
对练组合
3、武术套路编排的一般方法
内容设计
结构构思
轮廓的确立
段落内容及重、难点动作的安排
风格特点设计
突出武术特点
发挥个人特长
路线方向安排
全套调整
(四)武术自学自练的原则与方法
1、自学自练武术的原则
少而精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持之以恒原则
平衡发展原则
1、武术散打规则介绍
竞赛的一般常识
得分标准与判罚
比赛场地和器材
2、武术散打竞赛裁判法简介
(七)思考题
1、武术图解知识包括哪些内容?识图自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2、试述合作自学法的步骤和要求。
3、什么是武术组合?武术组合的内容有那些?结合已经学过的武术技术,自己创编包含5-8个动作的武术组合。
4、在自学自练武术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竞赛的一般常识
评分标准与办法
动作质量的评定与动作质量应得分的确定
演练水平的评定与演练水平应得分的确定
难度的评定与难度应得分的确定
运动员实际应得分数的确定
运动员最后得分的确定
裁判长的加分与扣分
2、武术套路竞赛裁判法
对动作质量分的评判
对整套演练水平的评判
对难度动作的评分
对其他错误的扣分
(六)武术散打比赛规则与裁判法
5、如何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恰当的武术练习方法?
6、竞技武术套路裁判法评判主要有哪些内容?
7、散打比赛的胜负有哪些评定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与分析
小结:
术道并重原则
2、自学自练武术的注意事项
重视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
重视基本功与基本动作
重视武术基本技法
3、自学自练武术的方法与手段
单操练习法
组合练习法
成套练习法
超套练习法
静耗练习法
对镜练习法
默想练习法
空击练习法
影子练习法
击打练习法
游戏与比赛练习法
实战练习法
(五)武术套路比赛规则与裁判法
1、武术套路规则简介
(二)武术动作术语与谚语
1、武术动作术语
武术一般性术语
武术专门性术语
2、武术谚语
武术谚语的特性
深刻的哲理
丰富的实践经验
确定的道德标准
温婉的教育性
部分常用武术谚语
武术教学中常用的俗语性技术口诀
(三)武术组合动作的创编
1、武术组合动作创编的原则
明确创编的目的任务
突出动作技击含义
体现武术套路运动的特点
勇于创新
二、教学内容
(一)武术图解知识与识图方法
1、武术图解的一般知识
运动方向
动作路线
附加图
往返路线
运动方位
动作名称
术语的运用
要领说明
常用叙述词
2、识图自学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
识图自学方法与步骤
识图自学的注意事项
3、武术音像教材的自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武术音像教材的特点
武术音像教材的自学方法
武术音像教材自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