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201709考试批次成本会计结课作业答案
201709考试批次《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结课作业)

201709考试批次《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结课作业)本文旨在探讨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问题及对策。
在一个动态的企业环境中,传统的静态指标已经不能准确评估企业的价值和风险。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表内和表外分析的方法,通过指标的改进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增强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本文将从偿债能力指标分析体系的缺陷、短期指标存在的问题、长期指标存在的问题、表外因素分析和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偿债能力指标分析体系的缺陷。
传统的偿债能力指标分析体系只关注企业的静态财务状况,无法反映企业的动态变化。
此外,它也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市场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其次,短期指标存在的问题。
短期指标主要关注企业的流动性,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
然而,这些指标无法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结合长期指标进行分析。
再次,长期指标存在的问题。
长期指标主要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如资产负债率、利润率等。
然而,这些指标无法反映企业的流动性和市场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结合短期指标进行分析。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表外因素分析和对策。
表外因素指的是影响企业偿债能力的因素,如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等。
因此,我们需要对表外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
综上所述,企业偿债能力分析需要结合表内和表外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以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同时,我们需要关注短期和长期指标的问题,并对表外因素进行分析和对策制定。
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时,目前所使用的指标存在问题。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只考虑当前企业偿债能力,而忽略了负债等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需要对企业资产和负债构成作进一步分析,以排除变现能力差的资产对指标数值扩大的影响。
因此,企业偿债能力分析需要综合考虑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以真实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避免简单化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对于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变动情况十分有益。
201709考试批次《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结课作业)

201709考试批次《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结课作业学生姓名学习中心 xxxxxx奥鹏学习中心学号 1xxxxxxxxxx专业 xxxxx 年级层次 xxxxxxx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期末试卷注意:本学期所布置的结课作业,请同学一律按照以下要求执行:1) 结课作业提交起止时间:2017年8月2日--9月11日。
(届时平台自动关闭,逾期不予接收。
)2) 结课作业课程均需通过“离线作业”栏目提交电子版,学院不收取纸介的结课作业,以纸介回寄的作业一律视为无效;3)截止日期前可多次提交,平台只保留最后一次提交的文档,阅卷时以最后一次提交的结课作业为准,截止日期过后将关闭平台,逾期不交或科目提交错误者,按0分处理;4) 提交文档要求:提交的文档格式为doc、rar,大小10M以内;5) 必须严格按照每门课程的答题要求完成作业,没有按照学院要求来做的结课作业,将酌情扣分。
小论文写作(请从论文选题范围内,任选一个题目进行写作,具体要求如下。
总分100分)一、论文题目1.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2.财务报表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3.基于杜邦体系的财务报表分析及其发展。
4.浅析应收账款周转率的现实应用。
5.影响公司长期偿债能力的表外因素分析及对策。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面对一个瞬息万变的、动态的企业大环境以及企业的多样化经营,企业之间的高度相互依存,单纯的静态指标已不能使企业充分体现其本身的价值与风险,应从动态的角度去分析偿债能力,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让企业的财务安全与评价指标相一致。
本论文是通过指标的改进并将表内分析同表外分析相结合,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增强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偿债能力问题对策一、偿债能力指标分析体系的缺陷(一)短期指标存在的问题常用的衡量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主要指标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
虽然这些指标可以从总体上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但并未考虑资产负债的属性、质量和会计核算上的计量属性,也未考虑表外事项的影响,所以他的计量有一定的局限性。
201709考试批次《纳税会计》(结课作业)

精心整理201709考试批次《纳税会计》结课作业学生姓名:王安梅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成都学习中心(直属){32}学号:注意:1)2)34)5)12月初,A(151000合理损耗10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均已通过银行付清,运输费用的增值税扣除率7%。
?(2)15日,委托外单位加工B材料(属于应税消费品),发出B材料成本70000元,支付加工费2000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3400元,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10000元,材料加工完毕验收入库,款项均已支付,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3)20日,领用A材料60000元,用于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办公楼的日常维修,购入A材料的支付的相关增值税税额为10200元。
(4)31日,生产领用A材料一批,该批材料成本15000元。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1.在材料资料(1)中,应计入外购原材料实际成本的包括哪些。
2.根据资料(1),做出甲企业采购A材料的会计处理。
?3.根据资料(2),计算甲企业委托加工业务收回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4.根据资料(3),做出甲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办公楼日常维修领用A材料会计分录。
?5.根据期初材料(1)-(4),计算甲企业31日A材料结存成本。
?答:1.外购原材料的成本包括:材料的价款、装卸费、运输费和合理损耗。
2.借:原材料30472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280贷:银行存款3560003.收回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70000+20000+10000=100000元4.借:销售费用70200贷:原材料6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02005.A(1年5月31(2预计净(3年,每(452万元。
1.2.3.4.金额。
答:1.2.借:贷:累计摊销2借:银行存款1.5贷:其他业务收入1.5借:营业税金及附加0.075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0.0753.计提的摊销=2*25=50万元账面余额=120-50=70万元应计提的减值准备=70-52=18万元4.甲企业2012年12月31日应列入资产负债表“无形资产”的项目金额=52万元三、某棉纺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使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3年5月1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方余额为516000元(全部为工资),该企业2013年5月份发生的有关职工薪酬业务如下:(1)1日,企业租入房屋4套供管理人员免费使用,月租金共计12000元,每月末支付租金,企业于当月31日以银行存款支付本月租金12000元。
《成本会计》试题及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成本会计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指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活动发生的材料、人工、劳动资料等的耗费;为制造产品发生的管理费用与生产产品的产量没有直接关系,不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而作为期间费用直接冲减企业当期的收益;2、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是工业企业在进行工业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发生各种各样的耗费,这些耗费用货币额表现;就是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包括生产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3、逐步结转分步法: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中结转成本的一种方法,亦称“计划半成品成本法”;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先计算半成品成本,再随实物依次逐步结转,最终计算出产成品成本;即从第一步骤开始,先计算该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并转入第二步骤,加上第二步骤的加工费用,算出第二步骤半成品成本,再转入第三步骤,依此类推,到最后步骤算出完工产品成本;逐步结转法下如果半成品完工后,不是立即转入下一步骤,而是通过中间成品库周转时,应设立“自制半成品”明细账;当完工半成品入厍时,借记“自制半成品”科目,贷记“基本生产”科目;4、联产品:联产品是指用同一种原料,经过同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性质和用途,这些产品在经济上有不同性质和用途的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经济上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属于企业生产的主要目的;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简述管理成本的分类;答:1按成本的可变性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总额的变动和业务量之间保持正比例关系的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2)按成本与决策相关性分为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有关,在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成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机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差别成本,又称差量成本,是指两个不同备选方案预计未来成本的差额;重置成本,是一种资产成本,是指目前从市场上重新购置或建造同样生产服务能力的资产所要花费的全部支出;专属成本又称特定成本,是指那些能够明确归属于特定备选方案的固定成本;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常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无关成本,也称不相关成本,是指对未来决策没有影响的成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沉没成本又称沉入成本或旁置成本,是指那些由于过去的决策所引起,已经发生并支付过款项的成本;共同成本是指那些由多个方案共同负担的固定成本;由于这类成本注定要发生,与特定方案的选择无关,因此在决策中不予考虑;如企业计提折旧费及发生的管理人员工资等;2、比较实物量分配法与相对销售价值分配法;答:实物量分配法优点是简便易行,因为一般产品都按实物量计,给成本分摊带来很大方便;但是,实际上不是所有的成本都是与实物量直接有关的,由于该法计算得到的各联产品单位成本相同,忽略了产品的销售价值,忽略了各产品的特性或含量,容易造成售价低的联产品亏损;相对销售价值分配法与实物量分配法不同,两个产品单位成本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毛利率是一致的;这个方法避免了实物量法使售价低的产品亏损的缺点,但仍有不足之处;因为不是所有的成本都是与售价有关的,价格高的产品不一定非有较高的成本;同时,这个方法的分配结果使各联产品获得相同的毛利率,也就是说所有的联产品都有同样的获利能力,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由于材料价格和产品价格的波动很可能是不一致的;这种方法一般较适用于分离后不再加工的联产品;3、简述辅助生产费用账户的结构;答: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是通过“辅助生产费用”账户进行的;借方归集辅助生产部门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耗用的材料、燃料、动力、职工薪酬等直接费用和折旧费、修理费等间接费用,贷方登记完工入库的自制材料、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的成本以及分配转入各受益单位的辅助生产费用;期末借方余额表示辅助生产部门在产品的成本;4、如何进行在产品清查核算答:为了正确确定在产品的实物数量,在进行在产品收发结存数量核算的同时,还必须对在产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及时发现在产品的盈亏情况,以确保在产品账面数量与实物数量相符合;清查后,应根据盘点结果,编制在产品盈存报告,查明盈亏原因及时进行处理;在产品发生盘盈时,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经报批核销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贷记制造费用账户;在产品发生盘亏时,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贷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经报批核销后,应根据不同原因好责任,分别进行处理,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的贷方转入各有关账户的借方;其中,由于意外灾害造成的非常损失,转入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借方,应由过失人或保险公司赔偿的损失,转入其他应收款账户的借方,属于车间正常的生产损失,转入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5、工资核算的原始凭证有哪些答:1考勤记录考勤记录是按月份分别登记每位职工实际出勤、缺勤时间和情况的原始记录,是计算职工工资和分配工资费用的重要依据;考勤记录的形式有考勤簿、考勤卡、专用考勤卡等;考勤簿一般按车间部门或班组设置,每月一页或若干页;考勤人员每月初按上月考勤簿所列职工重新开设,如遇人员变动,例如职工调离或调入,应根据劳动工资部门的有关通知进行更动;考勤卡是按职工个人设置,每年一张,在每年年初或职工由外单位位调入时开设;年内职工人员变动时,如是调离、退休,根据劳动工资部门的有关通知将卡片抽出予以注销,如果是内部调动则应移交调入单位;专用考勤卡是用于考勤器的记录,按职工设置,每月一卡;在使用考勤器的单位,职工上下班时,都必须持考勤卡塞入考勤器,由考勤器打印上下班时间,作为出勤的依据;2产量和工时记录产量和工时记录是登记每位工人或生产班组在出勤日内完成产品数量、质量和生产这些产品所耗费工时的原始记录,为计算计件工资和在各产品间按工时分配费用提供依据;包括工作通知单、工序进程单和产量通知单等;工作通知单,又称为施工票、短票或单一工票;它是对每一个工人或生产班组按每道工序签发,用以分配生产任务,并记录工时和产量的原始凭证;适用于单件和小批生产的企业、车间以及个别和、一次性生产加工的单位;工序进程单又称工序单、进程单、长票、多工序工票、加工路线单;它是按投入生产的每一批零件的整个工艺过程签发,用以分配生产任务,并记录其加工进程的原始凭证;产量通知单是记录每一个工值班内全组每个工人的产量和工时的一种原始凭证,是统计产量工时和计算产品成本的依据;在计件工资下,它是计算每一个工人应得工资的依据;3其他凭证工资核算除了依据核算工作考勤记录、产量记录和工时记录外,还需要填制一些其他凭证,例如:停工单、废品通知单、代扣款通知单和奖金、津贴发放通知单等;废品通知单是记录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废品数量和发生原因,并据以计算废品损失的一种原始凭证;代扣款通知单是记录应在职工工资中扣除的一些项目,如医疗保险、个人所得税等;奖金、津贴发放通知单是按照国家和企业有关规定计算本月应付职工奖金和津贴金额的原始凭证;三、业务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某厂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分三个步骤分别由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分步骤连续加工;第一步骤完工的A半成品转入第二步骤加工成B半成品,B半成品再转入第三步骤加工成甲产成品;为了加强成本管理,该厂采用分步法计算甲产品成本;2007年8月份有关资料如下:费用分配表资料产量情况汇总表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产品名称:甲产品 2007年8月 单要求: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甲产品成本,并进行成本还原;答: 成本计算单 产品名称:A 半成品生产步骤:第一步骤 2007年8月单位:元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B半成品生产步骤:第二步骤2007年8月单位:元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甲产品生产步骤:第三步骤2007年8月单位:元成本还原计算表还原分配率法2、某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另设有供电、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和其他行政管理部门;2006年8月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总量如表5—3所示;8月“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归集的费用分别为供电车间67 200元,机修车间68 040元;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编制分配分录;辅助生产车间劳务量汇总表2006年8月答:、分配率计算如下:电费分配率=67 200/224 000-24 000=元/度机修费分配率=68 040/21 600-16 00=元/小时按照直接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表如下: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0 160——乙产品 33 60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48 888管理费用 32 592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67 200 ——机修车间 68 040。
成本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学》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A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4=800(千克)合计 1800(千克)B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5= 5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6=1200(千克)合计 1700(千克)(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1782/1800 = 0.99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1717/1700 = 1.01(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1000×0.99=99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800×0.99=792(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500×1.01=505(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1200×1.01=1212(千克)(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990×2=1980(元)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505×3=1515(元)合计 349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792×2=1584(元)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1212×3=3636(元)合计 5220(元)(5)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3495×(-2%)=-69.9(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5220×(-2%)=-104.4(元)(6)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3495-69.9=3425.1(元)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5220-104.4=5115.6(元)(7)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8)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 1)借: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3495—— 乙产品 5220贷:原材料 87152)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乙产品贷:材料成本差异2.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1)交互分配供水劳务分配率= 19000/20000 = 0.95 运输劳务分配率=20000/40000 = 0.5供水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0.5×1500=750(元) 运输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0.95×1000=950(元) (2)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供水车间实际费用 =19000+750-950=18800(元) 运输车间实际费用 =20000+950-750=20200(元) (3)对外分配供水劳务分配率=18800/19000=0.989474 运输劳务分配率=20200/38500=0.524675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 =0.989474×16000=15832(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 =0.524675×30000=15740(元)合计 31572(元)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供水费 =0.989474×3000=2968(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运输费 =0.524675×8500=4460(元)合计 7428(元)1)交互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 750—— 运输 95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950——运输 7502)对外分配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31572管理费用 7428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18800——运输 202003.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按实际耗用量和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供水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2000×0.6=1200(元)供水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1000×0.6=600(元)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25000×0.6=15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 5000×0.6= 3000(元)企业管理部门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7000×0.6= 4200(元)合计 24000(元)供电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500×5=2500(元)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4000×5=20000(元)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供水费=1000×5=5000(元)合计 27500(元)(2)计算辅助生产实际成本供水车间实际成本=25620+(1200+600)=27420(元)供电车间实际成本=22780+2500=25280(元)(3)计算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供水车间成本差异=27420-27500=-80(元)供电车间成本差异=25280-24000=1280(元)(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直接燃料及动力) 1200基本生产成本—— ×产品 (直接燃料及动力) 15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3000——供水车间 600 ——供电车间 2500管理费用 9200贷:辅助生产——供水车间 27500——供电车间 240002)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车间 19380—— 供电车间 11580贷:制造费用——供水车间 19380——供电车间115803)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 120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供电车间第4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 1)直接材料费用分配分配率=21000/(500+200) =30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500×30=15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 =200×30=6000(元) 2)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3600/(500+100)=6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500×6=3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 =100×6=600(元) 3)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8400/(500+100)=14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500×14=7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 =100×14=1400(元) 4)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5400/(500+100)=9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500×9=45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0×9=900(元)(3)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明细账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29500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95002.(1)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1)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和定额工时完工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100×80=8000(元)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3000+7000-8000=2000(元)完工产品定额工时=100×40=4000(小时)在产品定额工时=2000+3000-4000=1000(小时)2)分配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3500+7500)/(8000+2000)=1.1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8000×1.1=8800(元)在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2000×1.1=2200(元)3)分配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2500+3500)/(4000+1000)=1.2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4000×1.2=4800(元)在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1000×1.2=1200(元)4)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1500+2500)/(4000+1000)=0.8完工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4000×0.8=3200(元)在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1000×0.8=800(元)5)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明细账(2)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丙产品 16800贷: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16800第6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分批法(1)登记2月份和3月份402批号A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402批号全部A产品的实际成本402 批号A产品成本明细账如下表:产品成本明细账投产日期:2月完工日期:3月产品批号:402 购货单位:××公司(2月提前完工2台)(2402 批号全部A产品的实际总成本=5040+41080=46120 (元)402 批号A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46120/20 =2306(元)2.平行结转分步法(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第一生产步骤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分配费用:1)直接材料费用分配分配率=38500/(335+30+20) =10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100=335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50×100=5000 (元)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4680/(335+30×40%+20)=4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40=134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2×40=1280(元)3)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8350/(335+30×40%+20)=5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50=1675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2×50=1600(元)第二生产步骤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分配费用:1)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4200 /(335+20)=4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40=134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20×40=800(元)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20700/(335+20×50%)=6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60=201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0×60=600(元)3)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27600/(335+20×50%)=80应计入产品的份额=335×80=268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0×80=800(元)(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见下表:产品成本明细账(3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第7 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1.分类法(1)计算编制耗料系数计算表,见下表(2直接材料分配率=67200÷4200=16直接材料人工分配率=12750÷25500=0.5制造费用分配率=38250÷25500=1.52.定额法(1)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1000-100)+9000-8100=1800(元)(2)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200-97)÷(8100+1800)=-3%(3)材料成本差异=(9000-97)×(+1%)=89.03(元)(4)完工产品应负担的脱离定额差异=8100×(-3%)=-243(元)(5)在产品应负担的脱离定额差异=1800×(-3%)=-54(元)(6)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实际费用=8100-243+89.03+100=8046.03(元)(7)在产品直接材料实际费用=1800-54=1746(元)3.标准成本法(1)计算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定制造费用=7000×2×2=28000 (元)(2)用三差异分析法对固定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固定制造费用耗费(预算)差异=14700×1.8-15000×2=-3540(元)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1500-14700)×2=+600(元)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4700-7000×2)×2=+1400(元)第 10 章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1.利用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首先可以总括地分析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各种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以及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
北语201709考试批次《保险学原理》(结课作业)答案

201709考试批次《保险学原理》结课作业学生姓名 xxxxxx 学习中心 xxxxxxxxx奥鹏学习中心学号 1zxxxxxxxxx专业工商企业管理年级层次 xxxxxxxx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保险学原理》结课作业注意:本学期所布置的结课作业,请同学一律按照以下要求执行:1) 结课作业提交起止时间:2017年8月2日--9月11日。
(届时平台自动关闭,逾期不予接收。
)2) 结课作业课程均需通过“离线作业”栏目提交电子版,学院不收取纸介的结课作业,以纸介回寄的作业一律视为无效;3)截止日期前可多次提交,平台只保留最后一次提交的文档,阅卷时以最后一次提交的结课作业为准,截止日期过后将关闭平台,逾期不交或科目提交错误者,按0分处理;4) 提交文档要求:提交的文档格式为doc、rar,大小10M以内;5) 必须严格按照每门课程的答题要求完成作业,没有按照学院要求来做的结课作业,将酌情扣分。
论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0分,总分100分)答题要求:请同学们按照题目要求详细全面的回答,答案至少应当包含所有的要点,在答题过程中涉及其他题目的,也应当详细的解释。
答题字数每题不少于150字。
一、试论述保险合同中的代位求偿权原则。
答:保险合同代位求偿权,是指当保险标的遭受保险事故造成的损失,依法应由第三者承担赔偿责任时,保险公司自支付保险赔偿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的限度内,相应地取得向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
“保险代位权是各国保险法基于保险利益原则,为防止被保险人获得双重利益而公认的一种债权移转制度”,通常认为保险代位权其实质是民法清偿代位制度在保险法领域的具体运用。
保险代位求偿权最重要的法律特征有两个:一是来源的法定性。
即保险代位求偿权来源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属于保险人的法定权利,当事人不得通过约定而改变;二是属性为债权的请求权。
代位求偿权并非属于债权,而只是债权的请求权,是保险人将自己置于被保险人的地位,代替被保险任行使债权的清求权,这种债权的清求权并非是保险人对第三人的债权,而是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债权。
2017成本会计考试题及答案

2017成本会计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本会计中,将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的方法称为()。
A. 成本性质分类B. 成本对象分类C. 成本计算分类D. 成本控制分类2.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
A.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所有材料成本B.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且可单独计量的材料成本C.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且可单独计量的人工成本D.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且可单独计量的制造费用3. 变动成本是指()。
A. 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B. 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成本C. 随产品种类变化而变化的成本D. 随生产设备变化而变化的成本4. 固定成本是指()。
A. 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B. 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成本C. 不随产量变化而固定的成本D. 随生产设备变化而固定的成本5. 成本会计中,成本核算的基本前提是()。
A. 会计分期B. 持续经营C. 货币计量D. 权责发生制6. 成本会计中,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是()。
A. 配比原则B. 历史成本原则C. 谨慎性原则D. 重要性原则7. 成本会计中,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是()。
A. 直接成本法B. 间接成本法C. 吸收成本法D. 变动成本法8. 成本会计中,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是()。
A. 确定成本对象、归集成本、分配成本、计算产品成本B. 确定成本对象、分配成本、归集成本、计算产品成本C. 归集成本、确定成本对象、分配成本、计算产品成本D. 分配成本、归集成本、确定成本对象、计算产品成本9. 成本会计中,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是()。
A. 成本预测B. 成本预算C. 成本分析D. 成本考核10. 成本会计中,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是()。
A. 成本预测B. 成本预算D. 成本考核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成本会计中,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包括()。
A. 直接材料成本B. 直接人工成本C. 制造费用D. 销售费用2. 成本会计中,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包括()。
北语201709考试批次保险学原理结课作业答案

201709考试批次《保险学原理》结课作业学生姓名 xxx 学习中心 xxxx学号 xxxx专业 xxx 年级层次xxx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保险学原理》结课作业注意:本学期所布置的结课作业,请同学一律按照以下要求执行:1) 结课作业提交起止时间:2017年8月2日--9月11日。
(届时平台自动关闭,逾期不予接收。
)2) 结课作业课程均需通过“离线作业”栏目提交电子版,学院不收取纸介的结课作业,以纸介回寄的作业一律视为无效;3)截止日期前可多次提交,平台只保留最后一次提交的文档,阅卷时以最后一次提交的结课作业为准,截止日期过后将关闭平台,逾期不交或科目提交错误者,按0分处理;4) 提交文档要求:提交的文档格式为doc、rar,大小10M以内;5) 必须严格按照每门课程的答题要求完成作业,没有按照学院要求来做的结课作业,将酌情扣分。
论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0分,总分100分)答题要求:请同学们按照题目要求详细全面的回答,答案至少应当包含所有的要点,在答题过程中涉及其他题目的,也应当详细的解释。
答题字数每题不少于150字。
一、试论述保险合同中的代位求偿权原则。
在财产保险中,如果保险事故是由于第三人的责任造成的,那么被保险人从保险人处获得赔偿后,必须将其对第三人所享有的要求赔偿的权利转移给保险人,由保险人代位对第三人要求赔偿,被保险人不得再要求第三人赔偿。
传统理论确立保险代位求偿权最重要的理由是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损失补偿原则,即当保险事故发生使被保险人遭受损失时,保险人必须在责任范围内对被保险人所受的实际损失进行补偿,使其尽快地恢复生产和安定生活。
这是保险制度的本质和基本经济职能所在。
保险的机能,在于损失之补偿,而非在于籍保险事故的发生提供被保险人额外的利益。
确立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核心思想也在于此,即防止被保险人从保险人和第三人处获得超过其损失的双倍补偿,从损失中获利。
确立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另一重要理由在于,侵权法的惩罚与预防功能不能因保险赔偿受到削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09考试批次 《成本会计》结课作业
学生姓名:xxxxx 学习中心:xxxxxx 学号:xxxxx 专 业:xxxx 年级层次:xxxxxx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成本会计》结课作业 注意: 本学期所布置的结课作业,请同学一律按照以下要求执行: 1) 结课作业提交起止时间:2017年8月2日--9月11日。(届时平台自动关闭,逾期不予接收。) 2) 结课作业课程均需通过“离线作业”栏目提交电子版,学院不收取纸介的结课作业,以纸介回寄的作业一律视为无效; 3)截止日期前可多次提交,平台只保留最后一次提交的文档,阅卷时以最后一次提交的结课作业为准,截止日期过后将关闭平台,逾期不交或科目提交错误者,按0分处理; 4) 提交文档要求:提交的文档格式为doc、rar,大小10M以内; 5) 必须严格按照每门课程的答题要求完成作业,没有按照学院要求来做的结课作业,将酌情扣分。
实训作业(本大题共5小题,请任选其中两道题作答,每小题50分,总分100分) 实训一:材料费用分配 【背景资料】某企业有一基本生产车间A、B两种产品,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即机修车间和供水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服务。某月A产品产量为50件,B产品产量为100件,根据领料单汇总各单位领料情况如下表所示: 领料部门 金额(元) A产品直接领料 7000 B产品直接领料 9600 A、B产品共耗料 2100 机修车间领料 500 供水车间领料 300 基本生产车间领料 200 管理部门领料 400 该企业日常收发采用实际成本核算,A、B产品共同领料以产量为标准分配。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并作有关会计分录。 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 会计科目 部门明细科目 间接分配部门 直接计入部分(元) 原材料费用总额(元) 产量(件) 分配率 应分配费用
(元) 基本生产成本 A产品 50 — 700 7000 7700 B产品 100 — 1400 9600 11000 小计 150 14 2100 16600 18700 辅助生产成本 机修车间 — — — 500 500 供水车间 — — — 300 300 制造费用 基本生产车间 — — — 200 200 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 — — — 400 400 合计 — 150 14 2100 18000 20100
答:①分配A.B两种产品耗用的材料费用材料分配率=2100÷(50+100)=14 A产品应分材料成本=50×14=700 B产品应分材料成本=100×14=1400 ②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7700 - B产品110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500 -供水车间 3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00 管理费用-物料消耗 400 贷∶原材料 20100
实训二:动力费用分配 【背景资料】某企业于6月30日用银行存款支付外购动力(电费)费用22650元,月末查明各部门耗电数如下表所示: 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电 7938(度) 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 4212(度) 辅助生产车间动力用电 1100(度) 行政管理部门照明用电 1850(度) 合计 15100(度) 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乙产品分别耗机器工时为1400小时和700小时,动力费用按机器工时分配。 【要求】编制动力费用分配表及作相关的会计分录。 动力费用分配汇总表 会计科目 间接分配费用 直接分配计入(元) 合计(元) 机器工时 (小时) 分配率 应分配动力费用(元)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2100 — 11907 — 11907
合计 2100 5.67 11907 — 11907 辅助生产成本 — — — 1650 165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 — — 6318 6318 管理费用 — — — 2775 2775 合计 2100 5.67 11907 10743 22650
答:①借:应付账款 22650 贷:银行存款 22650 ②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7938 B产品 3969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6318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及动力 1650 管理费用 2775 贷:应付账款 22650
实训三:辅助生产费用分配 【背景资料】某企业设有修理、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及提供的劳务量如下表: 辅助车间名称 修理车间 运输车间 待分配费用 3000元 6000元 提供劳务数量 9000小时 12000吨/千米 计划单位成本 0.3元 0.52元 耗用劳务数量 修理车间 — 750吨/千米 运输车间 1500小时 — 基本—车间 4500小时 6000吨/千米 基本二车间 3000小时 5250吨/千米 【要求】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表(直接分配法) 会计科目 修理车间 运输车间 合计金额(元) 数量(小时) 分配率 金额(元) 数量(千米) 分配率 金额(元)
制造费用—车间 4500 0.4 1800 6000 0.53 3180 4980
制造费用二车间 3000 0.4 1200 5250 0.53 2820 4020
合计 7500 0.4 3000 11250 0.53 6000 9000 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9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3000 -运输 6000
实训四:制造费用分配 【背景资料】鸿达有限责任公司为季节性生产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基本生产车间2014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为765000元。本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分别为:甲产品3300件,乙产品5700件,丙产品3300件。单件产品的定额工时分别为:甲产品20小时,乙产品10小时,丙产品40小时。本年12月生产甲产品600件,生产乙产品750件,生产丙产品450件,实际发生制造费用90000元。根据资料,11月制造费用本年累计借方发生额为682500元,贷方发生额为652500元。“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明细账有借方余额30000元。 【要求】 1.计算本年度计划制造费用分配率。 2.按计划费用分配率分配12月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将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与按计划费用分配率分配的数额的差额调整计入12月产品成本,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因甲、乙、丙三种产品在开工月份生产份额相差不多,按12月实际完成的定额工时分配给甲、乙、丙三种产品)。 4.根据核算的结果,登记制造费用明细账(见表6-8) 表6-8 制造费用明细账 生产单位:基本生产车间 单位:元 摘要 借方 贷方 借或贷 余额
上月结转 682500 682500 借 30000 本月实际发生 90000 0 借 90000 本月分配费用 年末转出费用 本月发生额 本年累计发生额
答:1、度计划制造费用分配率=765000÷﹙33002×20+5700×10+3300×40﹚=3﹙元/小时﹚ 2、按计划费用分配∶ 甲产品:600×20×3=36000﹙元﹚ 乙产品:750×10×3=22500﹙元﹚ 丙产品:450×40×3=54000﹙元﹚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36000 -乙产品 22500 -丙产品 54000 3、分配率=30000+﹙90000-112500﹚/6002×20+750×10+450×40=0.2 甲产品应分配∶600×20×0.2 =2400(元) 乙产品应分配∶750×10 ×0.2=1500(元 丙产品应分配∶450×40×0.2=3600﹙元﹚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2400 -乙产品 1500 -丙产品 3600 贷:制造费用 7500
实训五:约当产量法的应用 【背景资料】皖峰机械厂生产的A产品,经过三道工序加工完成,各工序工时定额及月末在产品数量如表8-6所示,各工序月末在产品在本工序的完工程度均为50%,原材料于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2014年7月成本计算的有关资料见表8-7和表8-8. 1.在产品数量和生产工时 表8-6 在产品数量和生产工时表 工序 第一工序 第二工序 第三工序 合计 工时定额 160 128 112 400 在产品数量(件) 480 160 160 800
2.产量资料: 表8-7 产量记录 摘要 产量 月初在产品数量 600 本月投产数量 2500 本月完工数量 2300 月末在产品数量 800 3.生产费用资料: 表8-8 各项费用资料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562500 78200 100800 741500 本月生产费用 1625500 281800 285200 2192500
【要求】 1.计算填列在产品完工程度和约当产量计算表。 在产品完工程度和约当产量计算表。 生产工序 工时定额(小时) 完工程度(%) 月末在产品数量(件) 在产品约当产量(件) 第一工序 76800 67% 480 321.6 第二工序 20480 84% 160 134.4 第三工序 17920 100% 160 160 合计 115200 800 616 2.计算填列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名称:A产品 完工产量:2300件 在产品:800件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562500 78200 100800 741500 本月发生生产费用 1625500 281800 285200 2192500 生产费用合计 218800 360000 386000 3934000 本月完工产品数量 2300 2300 2300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800 400 400 产品产量合计 3100 2700 2700 费用分配率 705.81 133.33 142.96 完工产品总成本 1623363 306659 328808 2258830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705.81 133.33 142.96 982.1 月末在产品成本 564637 53341 57192 6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