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说明
人防地下室口部结构设计

本文针对人防地下室口部,综合分析了我院及几个人防审图单位近年来人防地下室施工图设计中发现的问题,就扩散室以及出入口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解决建议,以利于提高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的质量。
1 出入口人防地下室的口部包括出入口、通风口以及其他孔口( 排烟口、给排水孔口、电气孔口等) 。
其中出入口设计是人防工程口部防护和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1. 1 防倒塌棚架梁箍筋间距问题1) 常见问题。
防倒塌棚架梁箍筋间距统一按照大于等于150mm 考虑;2) 原理分析。
从防护角度来说,防倒塌棚架顶板承受两个方面的荷载,一部分是由于房屋倒塌产生的垂直等效静荷载,第二部分是空气冲击波产生的水平等效静荷载。
由于要考虑这两部分荷载的作用,防倒塌棚架梁的构造要求应该同人防地下室其他部分梁。
根据 GB 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第4. 11. 10 条,加密区其箍筋间距不宜大于 h0/4(h0为梁截面有效高度) ,且不宜大于主筋直径的 5 倍[3]。
同时京施审专家委房建[2015]结字第 1 号文件,防倒塌棚架也要求按照对应抗震等级的抗震措施设计[4],而在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 6. 3. 3 也有类似要求[5]。
3) 设计建议。
对出入口的防倒塌棚架尽量采用不小于400 mm 的梁高,同时注意钢筋直径不小于 20 mm。
为配合这些调整,可以适当加大防倒塌棚架的柱距。
1. 2 楼梯式主要出入口四周墙体荷载取值及构造要求问题1) 常见问题。
楼梯式主要出入口周围墙体不考虑人防等效静荷载和相关构造要求;2) 原理分析。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需求越来越高,人防地下室在地下空间中的位置也呈现多样性,而地下空间使用情况的多样性造成楼梯周围墙体情况的多样性,有时出现非人防地下室与人防地下室共用楼梯的情况。
对于与土紧邻的墙体,由于内压( 空气冲击波)与外压( 土中压缩波) 的作用时间、大小均难于用简单的方法计算确定,为安全计,规范规定可不考虑内压作用,按土中压缩波产生的爆炸动荷载计算[3]。
建筑工程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

建筑工程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摘要:以《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所提出的要求为准则,浅谈人防地下室结构的设计特点、原则以及具体内容。
关键词:等效静载法;围护结构;人防荷载0前言人民防空地下室(以下简称人防地下室)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提供人员、车辆、物资等掩蔽的主要场所,在平时由于地下室的特殊性,也是作为防灾、减灾指挥所及避难所。
人防地下室和普通地下室有着很多相同点,这使很多人认为普通地下室就是人防地下室。
人民防空地下室在战时可对人员、车辆、物资等起到掩护的作用,是重要的人防工程。
1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特点(1)人防地下室结构可靠度比一般建筑结构要低。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规定一般混凝土结构构件延性破坏时可靠指标β= 3.2,失效概率为pf = 0.069% ,脆性破坏可靠指标β= 3.7,失效概率为pf = 0.01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以下简称《规范》)规定人防地下室结构构件延性破坏时可靠指标β= 1.55,失效概率为pf = 6.1% ,脆性破坏可靠指标β= 2.4,失效概率为pf = 0.8%。
(2)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和核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人防地下室结构动力分析可采用等效静荷载法,在等效静荷载和静荷载确定后按静力计算方法进行结构内力分析。
(3)由于核爆炸荷载和常规武器爆炸荷载均只按一次作用考虑,因此结构构件可考虑进入塑性工作状态,按弹塑性工作阶段计算结构内力,以便节约建筑材料,充分发挥结构的潜力。
(4)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时材料设计强度可以提高。
材料设计强度的提高在设计中是通过考虑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来完成的,如钢材 = 1.15~1.5,混凝土= 1.5。
(5)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依其性能和使用要求,要进行两种极限状态的验算,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强度、稳定和疲劳验算)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包括变形、裂缝出现和裂缝宽度等的验算)。
高层建筑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导言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持续发展,城市建设规模和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人们对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尤其是人民防空地下室工程的建设得到空前发展。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高层住宅及写字楼由于使用需要,通常设置裙房以及地下停车场,主楼地下室与裙房地下室连为一体,形成大底盘结构,平时用作地下车库和设备房间,战时部分用作人防地下室。
此类地下室一般面积大,结构形式复杂,与平时使用关联较多,设计中在结构本身强度满足人防工程建设要求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到平时使用时的功能特点和要求,统筹规划才能达到平战结合的设计要求。
特别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繁华的商业地段成为地下空间开发的热点和焦点,其地下空间的利用离不了以防灾救灾为目的的人防工程。
设计主要难点和问题分析1.主要难点分析(1)嵌固位置的确定对于高层在进行结构分析之初就要考虑到结构嵌固端的位置。
由于其对于受力的计算以及模型的分析上面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现在,建设的很多高层建筑中都已经设计了非常多的地下室以及层级不高的裙房。
在我国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进行了如下的规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层的嵌固端就是其下面设置的地下室。
在确定嵌固体应该安放的位置时应该考虑如下几点。
1)高层在建造地下室的时候,最常用的结构嵌固就是基础底板。
由于基础底板所拥有的无限刚的相关特点,因此将其选为底层的结构嵌固端是非常明智的,在进行施工时,建筑的首层就能够灵活地设计和建造。
如果在设计首层时,采用了无梁结构也不会对之后的计算产生任何影响。
然而,要是在高层下面建造具有防控功能的地下室,则就会对刚性产生一定的要求。
所以在墙体与顶板之久就要安置具有刚度的结构嵌固端。
2)地下室楼盖与楼板的要求的需要现浇梁板结构在楼板的厚度要求上不能够低于180mm,对于混凝土强度的要求方面,不能够小于C30,在配筋方面,应该选用双层双向配筋,而且单层单项的配筋方面不能够低于0.25%。
关于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探讨

关于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探讨【摘要】随着现代建筑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是越来越普遍因此人防地下室是无法避免要设计人防工程,同时地下建筑也就更是需要人防工程,所以人防工程在于现代是更加的重要。
如今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也是现代建筑设计人员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人防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构造要求随着现代建筑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的景象,但是建筑的大量兴建同时也给各级城市土地的带来了贫乏的缺陷,所以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如今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根据建筑行业规范要求,高层建筑一定要设计地下室,有地下室就无法避免的需要设计人防工程,同时地下建筑更是需要人防工程,所以人防工程在于现代是越来越重要。
从政府的决策与力度也就看出人防工程在建筑工程未来发展过程中是最为重要性,为此很有必要将人防工程的设计做以下的整理、总结、规范。
1 人防工程的简述人防工程就是地下室防空的工程,其中设计等级都是要分两种:甲种与乙种。
甲种人防设计就是为了用来满足战时对核武器和常规武器以及生化武器的防护要求,乙类人防设计就是用来满足战时对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的防护要求,为此我们经常设计中都是定义为“甲类核n常n 级”和“乙类常n 级”,这样同时也就注明了人防工程的设计等级和抗力等级。
人防的抗力等级有甲类核4,4b,5,6,6b 级和乙类常5,6级。
人防工程的设计可以分为专业人防设计和普通人防设计,专业人防设计主要是指挥工程、中心医院、防空专业队掩蔽所,普通人防设计主要是指人员掩蔽所和人防物资库,专业人防设计由人防办专业设计,我们通常说的人防工程设计都是指普通人防设计。
根据人防面积的大小可将建筑地下室划分为人防区和非人防区,人防区又可按规范划分为多个防护单元,防护单元再分为多个抗爆单元。
人防区又分为染毒区和清洁区,清洁区是满足防毒要求的区域,染毒区是允许染毒的区域,如防毒通道、密闭通道、洗消间、简易洗消间、滤毒室、除尘室、扩散室,清洁区和染毒区间有防毒要求,染毒区和非人防区间有防毒和抗力要求。
人防地下室设计(总则)

⼈防地下室设计(总则)⼈防结构计算书⼀.⼯程概况1 .建筑规模⼯程名称为“海阳曦岛游艇〃假⽇湾(⼀期)”。
A03#楼地上24层,A04#楼地上26层;地下皆为1层。
2 .结构体系本⼯程设计均采⽤钢筋混凝⼟短肢剪⼒墙结构体系,基础采⽤钢筋混凝⼟桩筏基础。
3 .⼈防设计条件本⼯程地下⼆层为⼈员掩蔽所,其抗⼒等级为核6级。
⼆.⼈防地下室设计参数及原则1 .⼈防地下室抗⼒等级:核6级2 .根据⼈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第3.1.10条,确定⼈防地下室的室内早期核辐射剂量的设计限值:医疗救护⼯程、防空专业队队员隐蔽部0.1G y⼈员隐蔽所、配套⼯程中有⼈员停留的房间、通道0.2G y3 .早期核辐射验算:本⼯程防空地下室顶板上有覆⼟,应满⾜下列条件:①防空地下室外墙平时所留孔洞战时按要求封堵。
②防空地下室顶板防护厚度:0.30m⼈防顶板上覆⼟厚度:0.70m合计: 1.00m表3.2.2-1.防空地下室顶板的最⼩防护厚度:0.25m4 .⼈防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原则:①⼈防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应根据防护要求和受⼒情况做到结构各部位抗⼒相协调。
②防空地下室结构在核爆动荷载作⽤下,其动⼒分析可采⽤等效静荷载法。
③防空地下室结构在核爆动荷载作⽤下,应验算结构的承载能⼒,对结构变形、裂缝开展以及地基承载⼒与地基变形可不进⾏验算。
④防空地下室结构除按本规范设计外,尚应根据其上部建筑在平时使⽤条件下对防空地下室结构的要求进⾏设计,并应取其中控制条件作为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依据。
⑤防空地下室的设计使⽤年限按50年采⽤。
⑥甲类防空地下室结构应能承受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和核武器爆炸动荷载的分别作⽤,对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和核武器爆炸动荷载,设计时均按⼀次作⽤。
⑦甲类防空地下室结构,当采⽤平战转换设计时,应通过临战时实施平战转换达到战时防护要求。
5.⼈防地下室结构荷载组合(第4.9.3条)顶板:核爆动等效静荷载标准值,静荷载标准值(包括覆⼟、战时不拆迁的固定设备、顶板⾃重及其它荷载)外墙:竖直顶板传来的核爆动等效静荷载标准值, 静荷载标准值,上部结构⾃重标准值,外墙⾃重标准值⽔平核爆动外墙荷载标准值,⼟压⼒,⽔压⼒标准值内墙:顶板传来的核爆动等效静荷载标准值,静荷载标准值,上部结构⾃重标准值, 内墙⾃重标准值基础:底板核爆动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上部结构⾃重标准值, 顶板传来的静荷载标准值,地下室墙体⾃重标准值6.内⼒分析(第4.10.1条)⼈防地下室的⼀般结构构件钢筋混凝⼟顶板、外墙、临空墙等其内⼒分析采⽤考虑塑性内⼒重分布计算⽅法进⾏计算。
地下室人防设计规范

地下室人防设计规范篇一: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建筑部分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或改建的属于下列抗力级别范围内的甲、乙类防空地下室以及居住小区内的结合民用建筑易地修建的甲、乙类单建掘开式人防工程设计。
1 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5级和6级(以下分别简称为常5级和常6级);2 防核武器抗力级别4级、4B级、5级、6级和6B 级(以下分别简称为核4级、核4B级、核5级、核6级和核6B级)。
注:本规范中对“防空地下室”的各项要求和规定,除注明者外均适用于居住小区内的结合民用建筑易地修建的单建掘开式人防工程。
1.0.4 甲类防空地下室设计必须满足其预定的战时对核武器、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的各项防护要求。
乙类防空地下室设计必须满足其预定的战时对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的各项防护要求。
3.1.6 专供上部建筑使用的设备房间宜设置在防护密闭区之外。
穿过人防围护结构的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与防空地下室无关的管道不宜穿过人防围护结构;上部建筑的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不得进入防空地下室;2 穿过防空地下室顶板、临空墙和门框墙的管道,其公称直径不宜大于150mm;3 凡进入防空地下室的管道及其穿过的人防围护结构,均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
注:无关管道系指防空地下室在战时及平时均不使用的管道。
3.1.10 医疗救护工程、专业队队员掩蔽部、人员掩蔽工程和食品站、生产车间、区域供水站、柴油电站、物资库、警报站等战时室内有人员停留的防空地下室,其顶板、临空墙等应满足最小防护厚度的要求;战时室内有人员停留的甲类防空地下室还应满足防早期核辐射的相关要求。
3.2.1 防空地下室的室内地平面至梁底和管底的净高不得小于2.00m其中专业队装备掩蔽部和人防汽车库的室内地平面至梁底和管底的净高还应大于、等于车高加0.20m。
防空地下室的室内地平面至顶板的结构板底面的净高不宜小于2.40m(专业队装备掩蔽部和人防汽车库除外)。
人防地下室结构选型及设计优化

关键词 :人 防地 下 室;结构 ;无 梁楼盖底 板 ;无缝 设计
3 70 ) 150
要 :结合 某工程地 下室的设计 实例 ,对地 下室浅埋 、大板楼盖顶板 、加腋框 梁、人防顶板 的塑性设 计、超长 结构无缝设 计等作 了探讨 。
1 地 下 室 结 构 选 型 和 优 化 原 则
式中 T —— 通风 空气 间层 内幕 墙 表面 平 均温 度 ( ) ℃ ,可 按 ( 一 . 2取值 ; T T )/ T ——通 风空气间层 的 出风 口温度 ( ) ℃ ; 1 —— 排风 系统效率 ; 1
立 面的设 计 ,由于幕 墙 的 双层 构 造 可能 影 响 外层 幕 墙 开 启窗 的设 置 。一 般地 内通风 双层幕墙 外层幕墙 的保 温性 、防水 等性 能要 求与 普 通幕墙类似 ,而内层幕墙 由于 处于 室 内 ,其保 温 、防水 、气 密等 性 能要求均不 高 ,所 以外层 幕墙玻璃 通 常为低 辐射 中空 玻璃 ,内层 幕墙为单层玻璃 。由于 内通风空气 间层 的进 出风 口均 为室 内 ,实 际 上通风空气 间层已经处 于室 内,无需再 进行 防雨水 等 的设计 ,宽度
1 )根据 地下室顶 板板 厚 、荷 载 ,满 足净 空要 求 的最 大 梁高 等
条 件 ,进行井字 梁 、十字梁 、单 向板 、大板楼 盖 、无 梁楼 盖 、预应 力 等多种项板结 构方案 的 比较 ,选 出造价 低 、施工 方便 的最优 结构 方案。值得注意 的是 ,最优 方案不 是一 成不 变的 ,关键 在于要 熟悉 各 种方案 的特点 。例如 ,在主梁梁 高适 中的 条件 下 ,十字梁 比井字
能耗计算与外 通风幕墙 完全相 同。
适用于严寒或寒冷地 区,当然通过经济技 术比较也可用于其他地区。
人防地下室设计

5、防护单元间变形缝的设置
注意:防护密闭门的设 计压力值按规范 要求选取。
6、抗爆隔墙和抗爆挡墙 1)平时做好
● 不影响平时使用的宜采用厚度不小
于120m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或者厚 度不小于250mm的现浇混凝土墙。
2)临战构筑 ● 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120厚 ● 沙袋堆垒 断面宜采用梯形,其高
14、室内出入口的设计要求
1)战时室内有人员停留的乙类防空地下室、核6B级甲类防空地 下室和装有钢筋混凝土人防门的核6级甲类防空地下室,其室内出 入口有、无90°拐弯以及其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之间的通道(亦称内 通道)长度均可按建筑需要确定; 2)战时室内有人员停留的核4级、核4B级、核5级的甲类防空地下 室和装有钢结构人防门的核6级甲类防空地下室的室内出入口不宜采 用无拐弯形式(图3.3.14),且其具有一个90°拐弯的室内出入口内 通道最小长度,应符合表3.3.14的规定。
2)出入口通道、楼梯和门洞尺寸 1.战时人员出入口:
2.人防物资库的主要出入口宜按物资进出口设计,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 m2物资库的物资进出口门洞净宽不应小于1.50m、
建筑面积大于2000m2物资库的物资进出口门洞净宽不应小于2.OOm; 3. 出入口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门洞净宽。
8、出入口人防门设置量
且每级离扶手0.25m处的踏步宽度大于0.22m时可不受此限;
3)出入口的梯段应至少在一侧设扶手,其净宽大于2.OOm时应在两侧 设扶手,其净宽大于2.50m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12、独立式室外出入口的设计要求
1)防护密闭门外通道长度不得小于5.OOm。
(其长度可按防护密闭门以外有防护顶盖段通道中心线的水平投影的折线长计, 对于楼梯式、竖井式出入口可计入自室外地平面至防护密闭门洞口高1/2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