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各种隔开总结归纳
消防设计规范总结

消防设计规范总结一、建筑物的耐火等级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一二类三四类。
2、节点缝隙或金属承重构件节点的外露部位,应做防火保护层,3、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面积,一二级最大防火分区的长度250米。
最大允许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4、对于地下房间、无窗房间或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间,以及超过20m且无自然排烟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40m的疏散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5、1)建筑高度超过32米,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2)内走廊超过20米。
并设有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设施。
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3)面积超过100平方米,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4)通风和空调系统应设置排烟系统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二、建筑的防火分区、防火间距及疏散出口1、建筑物内如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马廊、自动扶梯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7、地下、半地下建筑内的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m2。
8、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到1000m2。
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应按该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
9、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6-9米10、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
11、九层及九层以下,建筑面积不超过500m2的塔式住宅,可设一个楼梯12、高层建筑安全处口或疏散口必须设置两个安全出口13、建筑中的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应分散布置。
建筑中相邻2个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14、直接通向公共走道的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距离:一级二级25米,环形通道22米。
设有自动喷水系统的建筑疏散距离可增加25%15、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当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16、太平门应为推闩式外开门。
17、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的隔墙,应设防火墙。
建筑设计的防火规范

建筑设计的防火规范1.建筑材料与结构选择:建筑设计中应选择符合防火要求的建筑材料,并进行合理布局和安装。
墙体、屋顶和地板应采用防火性能良好的材料,如防火墙、耐火砖等。
门窗应选择隔热、防火性能好的产品。
2.防火隔离措施:建筑设计中应按照建筑物不同功能的特点,进行防火隔离。
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应设置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以阻止火势的蔓延。
同时,还应注意通风系统和电气线路的防火隔离。
3.建筑物疏散设计: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疏散通道的合理设置,确保人员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
疏散通道应足够宽敞,靠近建筑物出口,且不得设置阻碍疏散的障碍物。
4.消防设施设置:建筑设计中应合理设置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灭火器箱、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消防设施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布置,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进行紧急扑救。
5.防火电气设计:建筑设计中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符合防火要求。
电气线路应合理敷设,不得接触易燃材料,且应设有过载、短路保护装置。
应合理设置灯具、开关等电器设备,以防止电器设备引发火灾。
6.建筑物消防通道:建筑设计中应设有消防通道,以便消防车辆进入和人员的疏散。
消防通道应符合相关规范,保持畅通无阻,且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7.建筑物防火分区:建筑设计中应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以限制火灾的蔓延。
防火分区应设有严格的防火墙或防火门,以防止火势扩散。
8.建筑物消防培训和逃生演练:为了提高人员的火灾应对能力,建筑设计中应设有相应的消防培训和逃生演练计划。
人员应熟悉建筑物的疏散通道和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以提高火灾时的逃生效率。
总之,建筑设计的防火规范是为了防止火灾发生和蔓延,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设计师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法律要求,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和结构,设置防火隔离措施和消防设施,合理设计疏散通道和电气线路等,以确保建筑物的防火安全。
防火分隔总结

2.00h 防火隔墙、1.00h 楼板1) 3.3.6:厂房内设置中间仓库时丁、戊类中间仓库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2) 5.4.9: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不包括洗浴部分)、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不含剧场、电影院),厅、室之间及与建筑的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
3) 6.2.2:医疗建筑内的手术室或手术部、产房、重症监护室、贵重精密医疗装备用房、储藏间、实验室、胶片室等,附设在建筑内的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照料设施,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场所或部位分隔,墙上必须设置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
4) 11.0.6:设置在木结构住宅建筑内的机动车库、发电机间、配电间、锅炉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2.00h 防火隔墙、1.50h 楼板1) 5.4.10:除商业服务网点外,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当为高层建筑时,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
2) 5.4.11: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其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3) 5.4.12:锅炉房、变压器室等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
4) 5.4.13:布置在民用建筑内的柴油发电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各种隔开总结归纳

1.50h的不燃性楼板
业服务网点中每个分隔单元之间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相互分隔
但制丝、储丝及卷接包车间之间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
1.00h的楼板进行分隔
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卡拉0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不包括洗浴部分)、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厅、室之间及与建筑的其他部位之间,
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和变配电室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设备房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设置在丁、戊类厂房内的通风机房,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和
0.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
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丁、戊类中间仓库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
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燃油或燃气锅炉、油浸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
2.00h的防火隔墙和
1.5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
各种隔开
墙
楼板
门
锅炉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m3,
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锅炉间分隔
————
—-——-
布置在民用建筑内的柴油发电机房机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m3,
储油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发电机间分隔;
——-————-
确需在防火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
房间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学习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重点知识点摘要二、总则、术语2.1.11防火隔墙建筑内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区域且耐火极限不低于规定要求的不燃性墙体。
2.1.12 防火墙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或相邻水平防火分区且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的不燃性墙体。
三、厂房和仓库3.1.1厂房分类总结:甲类厂房甲类液体、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乙类厂房乙类液体,爆炸下限不小于10%的气体;丙类厂房非甲乙类液体、可燃固体;丁类厂房高温对不然物进行加工;戊类厂房常温不燃物加工。
当生产或使用的可燃物较少时可另做分析。
3.1.3仓库分类总结:甲类仓库存放甲类液体、爆炸下限小于10%勺气体,乙类仓库存放乙类液体,爆炸下限不小于10%勺气体,丙类仓库非甲乙类液体、可燃固体,丁类仓库存放难燃烧物品,戊类仓库存放不燃烧物品。
丁、戊类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当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应按丙类确定。
3.2.1耐火等级3.3.1厂房防火分区3.3.2仓库防火分区3.4.1厂房之间及与乙、丙、丁、戊仓库之间防火间距3.5.1甲类仓库安全距离3.7.2安全出口的设置厂房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 当符合以下条件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1、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00怦,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5人;2、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怦,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10人;3、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250怦,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20人;4、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400怦,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30人;5、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包括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50怦,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15人。
3.8.2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一座仓库的占地面积不大于300怦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仓库内每个防火分区通向疏散走道、楼梯或室外的出口不宜少于2个,当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大于100 m2时,可设置1个出口。
防火分隔知识点总结

防火分隔知识点总结一、防火分隔的作用1. 阻止火灾蔓延。
防火分隔可以有效隔离建筑物内部的火灾,防止火势的扩大和蔓延,减小火灾造成的损失。
2. 保护人员生命安全。
防火分隔可以防止烟气、有害气体扩散,为人员疏散和逃生争取时间,保护人员生命安全。
3. 保护财产。
防火分隔可以减小火灾的范围,保护建筑物内部的设施、设备和财产,减小损失。
二、水平防火分隔1. 水平防火分隔的标准。
水平防火分隔是指在建筑物内水平的防火隔离措施,主要包括防火墙、防火门等。
其材料和构造设计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规范要求。
2. 防火墙。
防火墙是指在建筑物内部设置的具有防火隔离功能的墙体结构,可以分为耐火墙、耐火板墙、防火砌块墙等。
其材料和施工要求需要符合相关标准规范。
3. 防火门。
防火门是指在建筑物内部设置的具有防火隔离功能的门,可以分为单扇防火门、双扇防火门、防火窗等。
其材料和结构设计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规范要求。
三、垂直防火分隔1. 垂直防火分隔的标准。
垂直防火分隔是指在建筑物内垂直的防火隔离措施,主要包括防火墙、防火隔墙等。
其材料和构造设计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规范要求。
2. 防火隔墙。
防火隔墙是指在建筑物内设置的具有防火隔离功能的墙体结构,可以分为耐火墙、耐火板墙、防火砌块墙等。
其材料和施工要求需要符合相关标准规范。
四、防火分隔的材料选择1. 防火墙的材料。
防火墙的材料选择需要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和耐火性能,主要包括耐火砌块、纤维增强水泥板、钢筋混凝土等。
2. 防火门的材料。
防火门的材料选择需要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和耐火性能,主要包括钢质防火门、木质防火门、玻璃钢防火门等。
3. 防火隔墙的材料。
防火隔墙的材料选择需要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和耐火性能,主要包括耐火砌块、纤维增强水泥板、钢筋混凝土等。
五、防火分隔的构造设计1. 结构设计。
防火分隔的构造设计需要满足国家标准及相关规范要求,包括墙体结构、门窗结构、密封材料等。
2. 施工工艺。
防火分隔总结

防火分隔总结概述防火分隔作为建筑物中的一项重要安全措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公共场所、工业厂房和商业建筑等。
其主要作用是在火灾发生时,阻止火势扩散,提供逃生通道和保护物品的时间,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对防火分隔的概念、分类、设计与施工要求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防火分隔的效果和安全性。
概念防火分隔是指根据建筑防火规范和法律法规要求,在建筑物内部设置一道或多道能够阻挡火势蔓延的隔墙或隔断。
它通常由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玻璃等组成,以有效隔离不同区域的火灾和烟气。
分类根据防火效果和阻燃能力的不同,防火分隔可分为以下几类:防火墙防火墙是指能够有效隔离两个或多个火灾危险区域的墙体。
它具有较高的防火等级和耐火时间,能够有效限制火势蔓延,阻挡烟气和热辐射。
防火门防火门通常安装在建筑物内的通道出口、防火分区入口等位置,用于隔离火灾和提供安全疏散通道。
防火门具有一定的耐火时间,能够在火灾发生时阻隔火势和烟气的传播。
防火窗防火窗是在火灾蔓延过程中能够保持一定时间不燃烧的窗户。
它采用特殊的玻璃和框架设计,能够起到隔离火灾、保护人员逃生和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
防火隔板防火隔板通常用于分割通道、房间或机房,阻隔火势扩散和烟气传播。
它可以采用防火板、防火保温材料等进行构造,具有一定的防火等级和保护性能。
设计与施工要求防火分隔的布置在建筑物中合理布置防火分隔是确保其有效性的关键。
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结构和消防要求,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并确定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和防火隔板的位置和数量。
防火材料的选择防火分隔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建筑防火规范的要求。
应选择具有一定耐火等级和隔热性能的建筑材料,如防火板、防火玻璃等。
施工质量要求在进行防火分隔的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对于防火墙、防火门和防火窗等关键部位,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和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其防火效果和安全性。
定期检查与维护防火分隔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对于保持其防火性能至关重要。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主要旨在全面保障建筑的防火安全,防止或减少起火后的火灾蔓延及火灾造成的损失。
一、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应按照《建筑防火设计标准》(GB50016)、《建筑物构造结构防火技术规定》以及《建筑物消防设计条件》(GBJ135)等有关规定执行。
二、建筑设计应安装好自动报警系统,建筑防火安全设施应满足防火要求,建筑防火材料应加强防火检查,有火的设备应安装消防设备,建筑物应定期进行防火巡查,及时发现防火违规,采取有效措施处置。
三、建筑设计必须考虑到防火分区,实施防火分隔技术,有利于控制火势蔓延,减少火灾发生和扩大的可能,不同结构层次建筑都分别组成不同的防火分区。
四、建筑物的防火安全要求应考虑到防火控制,尤其要对易燃及易焚烧物质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检查时应注意物品的配置及临时放置的安全性。
五、建筑设计应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针对火灾安全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消防安全检测应及时进行,并且应将消防安全技术信息推送到公众。
六、建筑物设计应及时根据房屋使用状态变化,及时修改建筑结构的设计,做好安全通道的规划,并且应及时完善灭火器材的配置及保养等工作。
以上就是关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简介,希望能为大家准备相关防火工作提供参考。
建筑物设计防火应认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强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大家对防火工作的重视,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
布置在民用建筑内的柴油发电机房
2.00h的防火隔墙和
1.50h的不燃性楼板
甲级防火门、
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灭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变配电室等,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
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房间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厂房内设置中间仓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甲、乙类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其储量不宜超过1昼夜的需要量;
2 甲、乙、丙类中间仓库
甲、乙、丙类中间仓库应采用防火墙和
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办公室、休息室设置在丙类厂房内时,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
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空气调节机房和变配电室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设备房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设置在丁、戊类厂房内的通风机房,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和
0.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1.50h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
高层建筑时2.00h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
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其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间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
1.50h的不燃性楼板
业服务网点中每个分隔单元之间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相互分隔
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
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丁、戊类中间仓库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
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燃油或燃气锅炉、油浸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
2.00h的防火隔墙和
1.5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
各种隔开
墙
楼板
门
锅炉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m3,
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锅炉间分隔
----
-----
布置在民用建筑内的柴油发电机房机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m3,
储油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发电机间分隔;
--------
确需在防火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
1.50h的不燃性楼板
业服务网点中每个分隔单元之间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相互分隔
但制丝、储丝及卷接包车间之间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
1.00h的楼板进行分隔
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卡拉0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不包括洗浴部分)、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厅、室之间及与建筑的其他部位之间,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
1.0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
设置在厅、室墙上的门和该场所与建筑内其他部位相通的门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剧场、电影院、礼堂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确需设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内时,至少应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
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
医院和疗养院的病房楼内相邻护理单元之间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分隔,
隔墙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之间,建筑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的防火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6.2.5条的规定。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
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确需贴邻本厂房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爆墙与厂房分隔。且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厂房内的丙类液体中间储罐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其容量不应大于5m3。设置中间储罐的房间,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和
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甲级防火门、窗。
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之间,
建筑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的防火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6.2.5条的规定。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
1.50h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
高层建筑时2.00h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
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其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