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培训课件
压力容器培训课件

压力容器培训课件I. 简介压力容器是一种经过设计、制造、检验合格,具有一定的容纳压力的容器。
根据设计使用和特点不同,压力容器可分为许多种类,例如锅炉、热水器、储罐、反应容器等。
在使用和使用过程中,必须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
II. 压力容器的分类1. 根据容器形式分类:1)筒形容器:如储罐、收集器等;2)球形容器:如液氧、液氨储存罐等;3)封闭式容器:如压缩机、活塞式泵等。
2. 根据容器含料类别分类:1)气体容器:如氧气瓶、乙炔瓶等;2)液体容器:如液氨储罐、储油罐等;3)固体容器:如反应釜、高压脱硫器等。
3. 根据容器用途分类:1)化工容器:如反应釜、塘式钢储罐等;2)石油化工容器:如石油储罐、介质油罐等;3)核电容器:如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4)医疗卫生容器:如氧气瓶、吸氧机等。
III. 压力容器的安全要求1. 压力容器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
2. 压力容器的制造、安装、使用和维护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
3. 压力容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或标准规定的技术条件。
4. 压力容器的制造资质和安装资质应符合国家规定。
5. 压力容器应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
6. 压力容器在使用中应符合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IV. 压力容器的安全措施1. 压力容器要定期检验并开展维护,如清晰安全阀、排污、排气、放空装置等。
2. 压力容器工作时要对气体、液体、固体的压力、温度、流量进行监控,并定期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测。
3. 在压力容器运行过程中,要进行安全保护措施,包括安全阀、保护管、过压保护等。
4. 压力容器在使用前,需要进行一定的检查和试运行,以确保设备通过试车,能够正常运行。
5. 对于发现压力容器有泄漏、轻微的碳化物、裂缝等安全隐患,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替换。
V. 压力容器的检查1. 眼观检查:用眼睛检查外观,主要查看焊口、裂纹、氧化皮、变形等情况。
2. 手摸检查:用手去摸触压力容器,以查看其是否有出现划伤、凸起、凹陷等现象。
(2024年)特种设备安全培训ppt课件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 织人员进行救援和处理。
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 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14
04
CATALOGUE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知识
15
电气安全知识
电气安全基本概念
触电急救措施
包括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等基本 概念,以及电气事故的危害和防范措 施。
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
详细介绍起重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如正确使用起重机械 、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等。
起重机械事故应急处理
介绍起重机械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如立即停机、切断电 源、进行紧急救援等。同时,强调事故现场的保护和证据 的收集,以便后续的事故调查和处理。
19
05
CATALOGUE
特种设备事故案例分析
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
详细介绍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规程,如正确使用压力容器、定期进 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等。
压力容器事故应急处理
介绍压力容器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如立即切断气源、疏散人员、 进行紧急救援等。
18
起重机械安全知识
起重机械基本概念
阐述起重机械的定义、分类及基本结构,以及起重机械事 故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24
预防措施与建议
预防措施 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
加强设备安全检测
25
预防措施与建议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提高操作人员素质 建议
26
预防措施与建议
01
加强特种设备 安全法规宣传
02
加大安全投入 力度
强化安全监管 和执法力度
03
04
推动特种设备 安全技术创新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压力管道
• (三)压力管道, 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 用 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 其范围规 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 (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 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 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 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7
电梯
• (四)电梯, 是指动力驱动, 利用沿刚性导 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 (踏步), 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 的机电设备, 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 梯、自动人行道等。
14
(三)健全《特种设备技术档案》
• 1、档案的内容要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 范的要求;
• 2.一台一档、专盒专柜、专人负责、集中管 理、“有皮有毛”。
15
4.健全《日常管理工作计划》
• 计划——项目、内容、问题、隐患 实施——部门、人员、时限、标准 结果——对标验证(符合、不符合)
16
(二)安全第一负责人的职责要求
11
三有效
• 安全附件灵敏有效;(安全阀、爆破
片、液位计、测控仪表、安全钳、制动器、 缓冲器、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超 速保护、安全连锁、高低水位报警、限位 开关等)。
• 运行质量可靠有效;三级点检(三级检查) • 隐患整改及时有效。
12
四健全 (一)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 规章制度:
4
(三)特种设备的含义
• (一)锅炉, 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 他能源, 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 并对外输出热能的设备, 其范围规定为容积 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 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 且额定 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 有机热载体锅炉。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培训内容PPT课件

一、各种载荷所产生的应力
(一)由压力而产生 (二)由重力而产生 (三)由温度而引起 (四)由风载荷引起 (五)其他如地震、容器周围较大的附件等
二、应力对容器安全的影响
第二章 压力容器结构
本章主要介绍钢制压力容器基本结构的相 关知识。包括基本构成、圆筒结构、封头、 法兰连接结构、密封结构、支座这六个方 面。
第一章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
总述
压力容器在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已经深入到千家万 户之中。作为压力容器操作人员,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 ,是自己应尽的职责。
全国特种设备事故风险分析 为了提高操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本章将详
细讲解压力容器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压力容器简介
一、压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用F表示。 当人们在烂泥路上行走时,两脚常会陷得很深,如果在路
(二)球形壳体
容器壳体呈球形,又称球罐。
特点:中心对称,受力均匀;在相同的壁厚条件下,球形 壳体的承载能力最高,即在同样的内压下,球形壳体所需 要的壁厚最薄,仅为同直径、同材料圆筒形壳体壁厚的 1/2(不计腐蚀裕量);在相同容积条件下,球形壳体的 表面积最小。
经济性:壳壁薄和表面积小,制造时可以节省钢材,比如 容积相同时,球形容器要比要比圆筒形节省30%~40%的 钢材。此外,表面积小,对于用做需要与周围环境隔热的 容器,还可以节省隔热材料和减少热传导。
三、压力容器的压力源
(1)来自外部,其压力源一般是气体压缩机或蒸汽锅炉 。
容积型压缩机,通过压缩气体体积,增加气体密度来提高 提起压力。
压力容器培训课件

压力容器安全监督管理方法
压力容器安全监督管理目标:
一杜绝 两不超 一稳定 三个化
杜绝特大、 重大压力容器 责任事故的发 生。
大型压力 容器责任事故 发生率不超过 0.1%;压力 容器故障停机 率不超过1.5%
压力容器完 好率始终保持 在94%以上。
压力容器操作 标准化;
压力容器本质安 全化;
压力容器运行合 理化。
注:无论是介质压力产生于器外还是压力产生在器内,操作 不当都有发生事故的可能,都存在着不同的危险性。
压力容器的基本知识
压力容器的 基本要求
最佳的结构形式 合理的结构材料 适宜的力学性能
压力容器的基本知识
最佳的结构形式:
球形 圆筒形(封头) 椭圆形截面的筒身
合理的结构材料:
工艺操作条件(设计温度、设计压力、介质特性等) 材料的机械性能 耐腐蚀性能 制造工艺性能(焊接性能、冷热加工性能等)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重要性要从三个方面来看: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 从使用的环境来看 从压力容器本身来看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压力容器定义:
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具有一定压力密闭容器。
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 规程》规定: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承压设备即为压力容器
(一)未依照本条例规定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 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的;
(二)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未取得相应特种作业人 员证书,上岗作业的;
(三)未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 训的。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第七十九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违反特种设备的操作 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或者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 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未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 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的,由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 处分;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 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压力容器培训ppt课件

厚及其元件尺寸的
压力。
完整版ppt课件
温度
介质温度:其系指容器内工 作介质的温度,可以用测温 仪表测得
设计温度:系指容器在正常 工作过程中在相应设计压力 下,表壁或元件金属可能达 到的最高或最低温度
7
完整版ppt课件
三、压力容器的分类
▲ 1.按压力分类
按所承受压力(P)的高低: ◆(1)低压容器:0.1Mpa≤P<1.6Mpa;
P负= P大气-P绝
●人们通常所说的容器压力或介质压力均指
表压力而言。
4
完整版ppt课件
▲ 3、压力容器的定义:
★所谓容器,通常的说法是:由曲面构成用于盛装 物料的空间构件。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 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 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 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 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 器和移动式容器。
▲2、压力容器上常用 的温度计有玻璃温度 计、压力式、双金属 温度计、热电偶温度 计等。
●但目前集气站使用的 温度计有玻璃温度计 双金属温度计 和双金属温度表。
22
玻璃温度计
完整版ppt课件
压力容器常用阀门
▲ 1、 阀门是安装在容器及其管路上用以切断、 调节介质流量或改变介质流动方向的重要附件。
▲ 2、集气站压力容器常用的阀门有 安全阀、截止阀、闸阀、止回阀和减压阀等。
◆1、第三类压力容器
◆2、 第二类压力容器
◆3、第一类压力容器
12
完整版ppt课件
四、压力容器常用的钢材
▲1、制造压力容器的材料种类较多,有金属材料
和非金属材料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培训PPT课件

液面计 测温仪表
4、安全附件选用 (1)安全阀、爆破片的排放能力必须大于压力容器的安全泄放量。 (2)对于盛装易燃、易爆或剧毒有害介质压力容器,应采用扳式
玻璃液位计或自动液位指示器。 (3)压力容器的压力表、液面计等应根据压力容器的介质,最高
工作压力和温度正确选用。 (4)安全附件下列情况之一不得使用。 ①无产品合格证和铭牌的; ②性能不符合要求的; ③逾期不检查,不校验的;
工艺参数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如减压阀、调节阀、电接点压力表、电接点温度计、 自动液压计、紧急切断阀、过流阀、安全联锁装置。
(3)安全泄压装置 遇容器或系统内介质的压力超过额定压力时,该装置能自动泄放部分或全部气 体。以防止压力持续升高而威胁到容器的正常使用,造成破坏。 A、阀型安全泄压装置。(即各种型式的安全阀) B、断裂型安全泄压装置。(爆破片、爆破帽等) C、熔化型安全泄压装置,易熔塞、易熔片。(用于钢瓶、槽车上) D、组合型安全泄压装置。(由二种安全泄压装置组合而成,如安全阀与爆破 片,爆破片串联一起,在安全阀进口爆破片串联在安全阀出口。)
爆炸的换热器共有40个紧固螺栓但操作人员只装13只螺栓就进行气密性试验且因试压环厚度比原连接法兰厚47mm原螺栓长度不够但操作人员仍凑合用原螺栓在承载螺栓数量减少一大半的情况下每只螺栓所能承受的载荷又有明显下降由于实际每只螺栓承载量大大超过设计规定的承载能力致使螺栓被拉断后换热器发生爆炸
压力容器作 业
(3)安全附件上应有标牌注明主要技术参数。 (4)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安全联锁装置,必须满足以下功能要求,应经试用和 技术坚定,方可推广使用。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快开门(盖)应设计安全联锁装置并应具有以下功能: A、当快开门达到预定关闭部位方能升压运行的联锁控制功能。 B、当压力容器的内部压力完全释放,安全联锁装置脱开后,方能打开快开门 的联锁联动功能。 C、具有与上述 同步的报警功能。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课件

• 1.2.3压力管道
• 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 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 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 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 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 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 25mm的管道。
• 1.2.4电梯
• 1.1.4 为何要对特种设备实行安全监察 • 特种设备是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重要技术设备和设施。鉴于特种
设备具有危险性的特点和在经济生产及社会生活中特殊的重要性,其 安全问题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利用法律、行政、经济等 手段采取强制措施进行专门的监督管理。如美国、日本、英国等都设 有专门的安全监察管理机构,制订出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 使用、检验、修理及改造等各方面一系列法规、规范、标准,形成了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或监督管理体制,目的是防止和降低事故发生率。 • 我国最早的特种设备管理是日伪时期的沈阳和解放前的上海,当时沈 阳由警察局负责锅炉的管理,上海由自由职业者组织的锅炉检验师协 会进行定期检验。解放后,由于工业相对落后,特种设备数量不多, 安全状况不太突出,因此基本上没有独立的的管理体制和机制。1955 年4月,天津第一棉纺厂发生锅炉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69人受伤, 全厂停工280小时,引起国务院重视。1955年7月,在当时的劳动部 设立了锅炉安全检查总局,开始了对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实行国 家安全监察。开展锅炉普查,同时逐渐开始了安全检查和技术检验工 作。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间,锅炉安全检查总 局被撤销,文革时期安全监察工作全面停止。到1979年经济全面恢复, 由于这一时期设备长期处于失控状态,遗留了一些事故隐患,进入了 事故高发期,连续发生了爆炸事故,特别是1979年全国连续发生了三 起有影响的视,下发了若干文件,提 出“必须在锅炉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操 作、维修、改造等环节上,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的要求。1982年,国务院颁布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 暂行条例》,扩大监察机构编制,建立了“监察行政机构” 加“检验事业单位”双轨制的安全监察体制,在加强安全 监察行政机构的同时建立一支专门从事检验工作的技术队 伍。在暂行条例颁布后,当时的劳动部又逐步将压力管道、 电梯、起重机械等设备通过颁布部门规章等陆续纳入到了 安全监察的范围,初步确定了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制,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开始走向正规。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 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设备的 安全监察职能由原劳动部划转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1年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 合并成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4年2月锅炉压 力容器安全监察局更名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2003年6 月1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正式实施,我国特种设 备安全监察工作从此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