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件词语含义及赏析(记叙文常见考点)经典.ppt

合集下载

中考记叙文理解词语含义PPT课件

中考记叙文理解词语含义PPT课件

例2:表现生活的横断面,曾经被视为短篇小说 区别于中长篇小说的一个基本特征。可是文艺实 践早已证明,描写人生的纵切面,同样可以运用 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茅盾是比较主张短篇小说 表现横断面的。但是,他正视事实,公正地指出: 把主人公在相当长时期内的一段生活概括地写出 来,也是短篇小说的“一种表现方法”。
什么是语境义?
语境,是语言环境的 简称。词语在具体的语境 中所特有的含义,称为词 语的语境义。因为词语的 这种含义离开了具体的语 境便会消失,因此,就又 称为临时义。
““““
旅冷天这
游淡高个
淡”云菜
季。淡太

”淡

。了 ”

词语含义
基本义 语境义
A、理解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 子——中间破了一圆圆的洞。
切入角度:感情色彩、修辞手法、 描写方法、写作手法
答题要点:本义+语境义+切入角度+内容 +情感
题型归纳:
联系上下 文,文中 画线/加 点的字词
○理解含义
○都写出了什么/品读出什

○有什么表达作用/表达效

○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性○格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怎--样--的--心--理-状--态----○--表--明- 了怎样的用意 ○揣摩他这时想到了什么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 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B、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参考:“标本”原指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加 工的样品,这是范例、样本的意思。
(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
C、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参考:“聪明”原指人天资高,记忆和理解 力强,文中是褒词贬用(反语),是自以为 聪明的意思。

《赏析记叙文词语》PPT课件

《赏析记叙文词语》PPT课件

心坎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
怎样飞起
表达了什么
(1)写出“屁股帘儿”飞起时摇摇晃晃的样子。
(2)表达了“我”的得意、兴奋,满足、舒畅。
(1)写出“屁股帘儿”飞起时摇摇晃晃的样子。
描写的是什么?
什么状态?
(2)表达了“我”的得意、兴奋,满足、舒畅。
表达什么感情?
第四段对“路上”景象的描写生动形象,富有情 趣,试举一例(从词语角度)进行分析。(2008年 《乡间的庙会》) “摇晃”主要描写哪些人
☆七嘴八舌谈收获
◆我学会了---- ◆我知道了---- ◆我了解了---- ◆我感受了----
作业:
运用课上所学的方法,完 成试卷中剩下的题。
07年132页:13、14 07年147页:16 07年157页:17
女:嫁给你不如嫁给魔鬼! 男:那绝对不可能,因为婚姻法
明确规定:近亲禁止结婚!
的地道、戏迷随处可遇、京剧艺术
有群众基础)
你的感悟?
原来夜间窗外新生的一枝缀满花朵的红玫瑰, 趁我熟睡时,一点点将窗子顶开,伸进屋来!它沾 满露水,喷溢浓香,光彩照人;它怕吵醒我,竟然 悄无声息地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 07海淀二模
①怎样写 的? ③写出了什么?
②写的怎样? ④表达了什么?
运用拟人手法,把玫瑰花当作一个善
解人意的人,形象生动地写出玫瑰花蓬勃 旺盛的生命力,可爱、怡人的特点,从而 写出了五月的维也纳震撼人心的美。
○理解含义 ○都写出了什么/品读出什么 ○有什么表达作用/表达效果 ○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性格
-----------------------------○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怎样的心理状态 ○表明了怎样的用意 ○揣摩他这时想到了什么

词语含义及赏析记叙文常见考点PPT课件

词语含义及赏析记叙文常见考点PPT课件

SUCCESS
THANK YOU
2019/7/31
词语的表达效果
2、答题技巧: (2)其次加点词语如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则从该词 的词性去解题。
答题模式:“XX”动词∕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写 出……(对象)的……特点(状态)(2分),突 出……(主题),表达……(情感)(1分)。
例:《故乡》“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 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C、答题模式:“XX”一词原指……,在这里指……,
起到了……作用。
例4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
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 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例:《紫藤萝瀑布》“……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 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答案:“挑逗”这一词,贬词褒用,生动地刻画出紫藤 萝花的可爱、顽皮。(2分)表达出作者对紫藤萝花的 喜爱心情。(1分)
词语的表达效果
2、答题技巧:
(3) 写作手法(贬词褒用、侧面描写、反衬、以动写
静、虚实结合等)
答题模式:“XX”词运用……(写作手法),生动形 象地描写出……(对象)的……特点(状态)(2分), 突出……(主题),表达……(情感)(1分)。
3.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4分) (2008南宁) (1)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的上面补写
了可怕的“我的遗孀”。(2分) (2)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2分)
4.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在句中的作用。(4分) (2007南宁) (1)那个少年紧紧地攥着那颗樱桃,就像是攥着自己的命似的,坚决不丢。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PPT优秀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PPT优秀课件

做题技巧: 1 结合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末尾句,抒情议论句) 含义,写出作者借助文章要表达的感情、观点, 所赞扬或所抨击的内容。 2 从文章所记叙的主要事件中,再结合自己的生 活体验,寻找文章的中心观点 3 写主旨一定要结合文章,语句要通顺、连贯、 完整。
(九)理解关键语句策略:
1 锁定关键词,分析修饰语。对它们解释 之后,再对整个句子进行分析。 2 理解修辞格,透视其深意,若用比喻句, 还原其本体。 3 如果句子中有两个主要人物或一个人物有 两种行为,要逐一解释分析 4 结合上下文,多问为什么。
写作技巧
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选材剪裁(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详略 是否得当) 行文结构(开头结尾、首尾呼应、前后呼应、 烘托铺垫、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承上启下等) 写作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 对比、欲扬先抑、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修辞的作用
染力。 对偶 形式整齐,音韵和谐,结构统一,互相映 衬,互为补充。 夸张 突出特征,极力表现。给读者以鲜明而强 烈的印象。
反问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 反复 强调语气、强调内容,强烈抒情,富有感
(七)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 描写、说明
表达方式
我看见两滴晶莹的泪珠从她的睫毛上滑落下来, 缓缓流过一段,就在鼻翼两边挂住。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是必须 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 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 我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务处走去。我 要求休学一年。 我企望自己的泪泉,如女教师那饱含晶莹泪珠 的泪泉,那是滋养生命的泉源,也是滋养民族 精神的泉源哦。
记叙文阅读
明确考点: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 课件(共38张PPT).ppt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 课件(共38张PPT).ppt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 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 “攀”“缩”“微倾”几个连续的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为我买橘时过 铁路、爬月台的情景,突出父亲的艰难不易,表现了父亲细腻深沉的父爱。
二、句子角度
2.句子作用
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
2.以地点转换为线索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先回忆童年时代在百草园乐园的生活,后写在三味书屋 读书生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地点范围的转换,一目了然。
3.以物为线索
如《台阶》一文是以“台阶”为线索,讲述了父亲要造一座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故事。
定义:贯串全文,推进文章情节的发展,通过线索可以把相关的人物、事
②作用:补充交代了上文某些内容;与上下文情节形 成对比;为下文某个情节做铺垫;丰富文章内容,使情 节富有波澜;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突出中心。
《故乡》一文, “我 ”和 “母亲 ”谈到闰土时, 插入过去少年闰土和“我 ”的友谊片断,接着回到现实。
定义:所谓记叙顺序是指叙事前后安排的次序。主要包括顺叙、倒
件、场面、环境等有机地组织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4.以人为线索
如《我的叔叔于勒》以“我”作为人物线索,全文是以“我”的见闻和感受展开叙述的。
5.以事件为线索
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情节发展的线索是: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 装”。
如《社戏》一文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这一中心事件来构思 全文,再现儿时美好生活。
6.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我”对阿长的感情是:实在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的敬 意——敬意消失——新的敬意

中考语文总复习 记叙文阅读 4、词句理解与赏析 35张幻灯片

中考语文总复习 记叙文阅读  4、词句理解与赏析  35张幻灯片

题型2:词语的含义 (七下《阿长与〈山海经〉》“思考探究”)文中一些语句略带 夸张。揣摩下列语句,讨论括号里的问题。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这里用“空前 教材 ”来修饰“敬意”,给你什么感觉?你怎么理解“敬意”在文 设问 中的具体含义?)
(七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思考探究”)作者在第1段说“心 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 (七下《驿路梨花》“思考探究”)“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 所指不尽相同,请找出来,解释各自的含义。
考向2 句子赏析(14年9考) 考点方法导图
中考常考及创新设问
(2020河北17题)请对选文第三部分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 赏析。
她爱惜地把二十个鸡蛋抱在怀里孵,认真,专注,水都不 晓得跳下来喝。(拟人、修辞作用、主旨) 河北 设问 (2019河北17题)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中加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
题型1:词语的指代义 (七下《伟大的悲剧》“思考探究”)作者说斯科特的南极探险 是“伟大的悲剧”。请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悲”在何处? 教材 “伟大”又指什么? 设问 (九上《故乡》“思考探究”)曾经亲密无间的一对小伙伴,现 在却变得那样“隔膜”,让“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 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
(九下《孔乙己》“思考探究”)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
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教材
(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设问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一处用“排”,一处用“摸”,分别传达出孔乙己怎样的
境况?)
(2021武威)那天晚上,我咀嚼着奶奶这句平平淡淡却又蕴含着
全国 深刻人生哲理的话,酣然入睡。(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田野里没有一丝风,太阳越来越高。刺眼的阳光如麦芒般 扎到人身上,火辣辣的,疼得难受。蝉也不叫了,不知躲到哪 儿乘凉去了。[从环境(景物)描写角度]

中考语文现代文词语的理解与品析复习PPT课件

中考语文现代文词语的理解与品析复习PPT课件

分析词句时,有些要指出一定的写作手法。 如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真假相生〔化虚为实、 化实为虚〕、变笼统为详细、对比、烘托、联想、 想象等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杜鹃花〕那种对生命的不舍和引人,凄美 的仿佛能让人听到它簌簌开放的声音。
〔展开充分的想像,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 描画了杜鹃花努力开放时的情景 〕
08沈阳卷<为了音乐,请他留下来>
14、下面两句中的加点词语能否互换, 为什么?
〔1〕马斯特正渐渐地爬下床。
〔2〕沙尼克飞快地滑下床铺。
08山西卷<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20、第3段中有一个短语“安静安宁的 心〞,请从第7段中找出意思与之相近 的08江西卷<年的呼唤> 16、根据文章内容,从“熟识、熟思、
千淘万漉虽辛劳 吹尽狂沙始到金
挑选整合信息,归纳要点 了解体味词句,品析言语 把握文章思绪,分析构造 探求作品内涵,赏析评价
现代文阅读 复习专题
词语的了解与品析
解释含蓄的、具有语境义的词语
08山西卷<8分23秒的震撼> 26、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
义。 8分23秒的牛狮之战,完全颠覆了
“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孔乙己〕 便排出九文大钱。 <孔乙己>
可他次日一大早就来到工地上,拿着抹布,一 点点地抹去搅拌机上的水泥灰;有些硬块抹不 去,他就用指甲一点点地抠掉。
看到这感人的一幕,我的眼早就红红的了。
经过〔动作、神情、细节等〕的描写,〔准确、 笼统详细、细致传神等〕+、、、、、、
熟习、熟透〞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 在横线处。
原文:回到故土,家乡的次序、规那么、 面具统统远去,只需熟稔的风景, A 的方言, B 的故人, C 的脸庞;一 切没有间隔,只需浓如酒、醉如蜜的真 情。

记叙文阅读分类练习(六)——理解词语、分析含义-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课件(共31张PPT)

记叙文阅读分类练习(六)——理解词语、分析含义-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课件(共31张PPT)

野,疾驰的马群如骤雨般掠过广袤丰沃的大地……
子拉得很长,使它像一棵树。”
⑦我把这些见闻讲给父母听。我爸说:“嗨,咱们国家大啊。”我妈 ⑩从此,我有了一匹马。看着它在草原上鬃发飞扬地奔
说:“咱们国家好。国家不好,大有啥用?”我爸说:“嗨,就是。” 跑,我总会想到跨上战马的父亲和他的战友们,想到草
他们说的“好”就是安宁,生于斯土,所求者不过斯民安宁幸福。
⑦儿啊?你爹没本事咋办呀,你现在比我当年入学强 百倍了。你爷爷推着独轮车送我来的,一边装被褥和 书,一边装饭碗、瓦盆儿。你爷爷也说,在校不能比 吃穿,只准比学习。我真没在乎过吃穿,一身粗布衣, 吃地瓜面窝窝,但我学习还行,上游。但是高考取消 了,文革中,回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大学梦基本 破灭。
⑧农村繁重的体力劳动,徭役般的挖河、出夫,抽空 了身体。当民师、参军、招工轮不到咱,工农兵大学 生公社推荐的全是女生。如今五十几,胡子拉碴,岁 月的沧桑沟壑纵横,就成了不折不扣的老头儿。把希 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你可好好念书,儿啊。
原上骑着骏马的牧民们,想到马群疾驰的关东原野……
⑧我还给父母说起,母校赤峰学院请我去当特聘教授,与我商议为 后来我发现我的长相开始像马了,窄长脸,眼神机警而
学生们开什么课,我说我们需要给孩子们阐述美。美不软弱,更不 有野性。对我来说,马是更好的归宿。我是草原上温驯
虚无,我们通过诗文告诉孩子们国土广阔之美,文章渊深之美,还 的老马,低着头,驮着我爸我妈和我的文化使命,慢慢
理解词语的四种方法
三.形容比喻法
四.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法)
解释成语的时候,直接写出形容或比喻义:形
容....的样子(喻:样子)
如"瞠目结舌”可解释为“形容惊呆到表情凝 固,说不出话的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答题技巧:
(1)首先看加点词语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如运用了 修辞,按照修辞的模式来答题。
答题模式:“XX”词运用了XX修辞手法(1分),生 动形象地描写出……(对象)的……特点(状态) (1分),突出……(主题),表达……(情感)(1
分)。练习:(1) 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 房顶上卧着点雪。 课件
问题:“开”能改成“放”吗?为什么?
答案:不能(1分).因为“开”字比“放”字更生动, 富有动态美(1分),同时“开”字暗含着女人积极向 上的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课件。(1分)
练习
•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句中的“闹” 字能否改为“叫”字?为什么?
课件
我把准备好的钱给糟蹋了。"
2.文中A、B两句加点的词,富有表现力,请联系上下文进行品析。(4分)(2010南宁) (1)A句的堆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句的堆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件
总结:词语的理解和赏析
词语
理解和赏析
(1) 词义(表面义+语意义) (2) 修辞手法
(3) 词性
(4) 写作手法
(贬词褒用、侧面描写、反 衬 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等)
课件
词语能否互换或相同 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的 不同表达效果
(1)答题思路
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体会它们的 不同表达效果
课件
例5. “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的说,咳了 一声,拧起眉头。(《变色龙》)
咳:用咳嗽声音表示自己很威风严厉的样子 深层含义:“咳”,形象生动的刻画了奥楚蔑洛夫 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的警察形象,给人厌恶之感。
课件
词语的表达效果
1.词语理解也可从表达的生动形象,即词语品析 角度命题的,如有些动词、形容词的表达作用等。 注意词语要回归原文,紧扣文章的主题,揣摩作 者的情感。
(2分) (2)许多疯了一样的脚正在他倒下的好心情上踩来踩去呢。(2分)
课件
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1)词语理解:考查具体语境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一般不是考查词语的表面义、规范义,而是考查
其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或者说语境义。
(2)答题技巧:
A、答题时必须联系词语的表面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 (从具体的语境中去作答)。
从词语的生动形象上体会它们的 不同表达效果
课件
词语能否互换或相同 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2)答题模式: 原句的“XX”词生动地描写(刻画)出了……
(对象)的……特征,突出了……(主题∕人物形 象),而“XX”词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例:《萝卜花》“于是,一朵朵素雅的萝卜花,就开到了 人们的饭桌上。” (2009桂林、百色)
词语的表达效果
2、答题技巧:
(2)其次加点词语如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则从该词的 词性去解题。
答题模式:“XX”动词∕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 (对象)的……特点(状态)(2分),突出…… (主题),表达……(情感)(1分)。
例:《故乡》“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 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答案:“飞”这一动词生动地刻画出宏儿欢快、活泼、
好奇心强的天性。(2分)表达出小孩子的喜悦心情,
更增添了悲凉气氛。
课件
词语的表达效果
2、答题技巧:
(3) 加点词语如不能从修辞手法,或词性去解题, 那么最后考虑词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贬词褒用、
侧面描写、反衬、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等)
答题模式:“XX”词运用……(写作手法),生动形 象地描写出……(对象)的……特点(状态)(2分), 突出……(主题),表达……(情感)(1分)。
答题模式:“XX”词运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手法),生动形 象地描写出……(对象)的……特点(状态)(2分), 突出……(主题),表达……(情感)(1分)。
例:《安塞腰鼓》“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
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答案:“渺远的鸡啼”运用以声写静的手法,以鸡啼反 衬寂静, (2分)生动地描写出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 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1分)
B、答题具体步骤:结合文章主旨,紧扣原文,找出其指 代的具体内容。筛选信息,整合概括,组织语言,准确回 答。
C、答题模式:“XX”一词原指……,在这里指……,
起到了……作用。
课件
例4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
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 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记叙文阅读
—词语篇
课件
题型:
题型1: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题型2:词语的表达效果 题型3:词语能否互换或相同词语的 不同表达效果
课件
中考真题展示
1.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4分)(2011南宁) ⑴我抽了一口,说:"有啥事?"胡小兵嘿嘿一笑,说"没事"。 ⑵胡小兵又给自己灌了一口,说:"上个月我给娘打电话说给她寄一千块的,可那天
例:《紫藤萝瀑布》“……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 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答案:“挑逗”这一词,贬词褒用,生动地刻画出紫藤
萝花的可爱、顽皮。(2分)表达出作者对紫藤萝花的
喜爱心情。(1分)
课件
词语的表达效果
2、答题技巧: (3) 写作手法(贬词褒用、侧面描写、反衬、以动写静、
虚实结合等)
(《藤野先生》)
模胡:不注意穿着。 (课文的解释:穿着马虎,不讲究。) 深层含义:侧面表现藤野先生对自己的专业很专注以及严谨治 学的态度。
课件
例6 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 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 了一声。(《那树》)
那树被锯的过程
深层含义:这是树被人类砍伐的惨状,句子用拟人的 修辞手法,形象地展现了一幅人类屠戮大自然生命的 图景,从视觉、听觉方面给人以痛苦和悲哀的感受, 表达了作者的愤恨之情。
3.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4分) (2008南宁) (1)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的上面补写了
可怕的“我的遗孀”。(2分) (2)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2分)
4.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在句中的作用。(4分) (2007南宁) (1)那个少年紧紧地攥着那颗樱桃,就像是攥着自己的命似的,坚决不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