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周八年级物理目标测试
第11周2011-2012八年级第一学期末+快乐单元我们周围的物质

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 会记: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2.78cm
练
习
木块A的长度是2.35 _______厘米
练
习
2.4 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__ 厘米
练
习
木块长0.0165 m.
4、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辅助工具法:平移法
硬币的直径 圆柱体的直径圆锥体的高
化曲为直(替代法)
测地图册上 的铁路线 长
测运动场的跑道
累积法
测纸厚,细丝直径
误差: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 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就叫误差。
误差的来源: 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 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2、仪器本身不准确 。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注意: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 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2.减小误差的办法:减小误差的措施 比较多,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是常用方法。 3.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 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 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B
C
B
C
C
A
B
A
D
D
1.2×105 6×103 形状 状态 2×10-2 2×10-5
不变
变小
③ ② 弹性 延展性 体积 密度
①
密度小
3
5×10-3 4.6 4
不变
热缩冷胀
调节标尺上的游码
54.4 20 2.72×103
正确
150
101.1
48.9
53 0.92 用手直接取砝码
正比 相同
Hale Waihona Puke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 零刻度、量程、最小刻度值。 2、使用过程中: ① 选对刻度尺: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 选择精度和量程都合适的测量工具。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初二物理下学期《第11章 机械与功》测试题(有答案)

A.力 B.功 C.压强 D.功率
3.如图,小虎用水平向右的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则此时()
A.小虎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阻力 B.小虎的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阻力
C.小虎对箱子做了功 D.小虎对箱子没有做功
4.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25.学校的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细绳时的拉力为________ N,钩码4s内上升0.2m,上升过程中钩码的机械能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A. B. C. D.
15.小红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一些现象并用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用筷子夹菜﹣﹣﹣费力杠杆
B.把水桶从地面上竖直提起来﹣﹣﹣提水桶的力做了功
C.塑料挂钩的吸盘“贴”在光滑的墙上﹣﹣﹣大气压强的作用
D.把餐具举高放入橱柜的过程中﹣﹣﹣餐具的重力势能变小
16.如图所示,张伟同学通过长L=2m的斜面用平行于斜面F=200N的推力,将质量为30kg的物体在5s内匀速推到lm高的平台,(g取10N/kg)则()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学情评估 附答案 (1)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学情评估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C.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D.组成宇宙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2.小明踏青归来,日记中写到“空中弥漫着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人能闻到“花香”说明()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存在引力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3.乐乐同学结合生活现象对分子动理论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春雨润万物,冬雪披素衣。
由于水分子间距不同表现为雨、雪两种不同物态B.5月的街头,杨花飞絮随风舞,好似雪花满天飞,这不属于分子热运动C.临近中午,食堂菜香四溢,香味分子跑到空气分子的间隙中去了D.我看着照片中满池的荷花,仿佛嗅到了荷花的芬芳,这属于扩散现象4.“破镜不能重圆”说明()A.分子间距离太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B.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间作用力十分微弱C.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D.分子运动非常缓慢5.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将花朵折纸放在水膜上,花朵竟然神奇地绽放了(如图所示),下列知识与这一现象的形成有关的是()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6.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间长了,这些字比刚写上时难擦掉,原因是() A.粉笔与表面凹凸不平的黑板摩擦,使白粉紧紧地“粘”在黑板上B.粉笔与黑板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时间越长,粉笔中的分子进入黑板里越多、越深C.粉笔灰附着在黑板上变牢固了D.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力增大7.某同学用浅绿色的洗洁精、红墨水、黄色的食用油调制了一杯“彩虹液体”,如图所示,用盖子密封好。
过几天,发现不同颜色液体的界面变模糊。
液面下降了一点。
对上述现象的推测合理的是()A.现象:液体分层;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现象:界面变模糊;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现象:液面下降;推测:液体分子变小D.现象:食用油在最上层;推测:食用油分子最小(第7题) (第8题)8.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是呈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
安徽专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达标测试卷新版沪科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新版沪科版:第十一章达标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1.吸烟有害健康,明文规定中小学校园内禁止吸烟,因为吸“二手烟”危害更大。
吸“二手烟”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体能够被压缩,这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________;压缩物体时要用力,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拉伸物体也要用力,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
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一个“禾下乘凉梦”,收获的季节,三亚南繁试验基地飘来阵阵稻香,这是________现象。
(第4题)4.如图,图中的两条虚线分别是分子间斥力与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像,以斥力为正值,引力为负值,图中实线是分子间斥力与引力的合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将两个铅柱底面削平并紧紧地压在一起,再在它们下面吊一个重物且重物不掉落时,接触面处铅原子间的距离________ r0;铅柱很难被压缩,说明铅原子间的距离________ r0。
(均填“>”“<”或“=”)5.PM2.5监测指标已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细小颗粒物,用科学计数法表示,2.5 μm=________m;空气中PM2.5的运动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热运动。
自16世纪后,哥白尼创立了“________”(填“地心说”或“日心说”),____________(填人名)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
6.春天的苍源河公园,木香花开满枝头,木香花朵在重力的作用下也没有掉落,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填“引力”或“斥力”)。
7.如图所示,是太阳系模拟图,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__________提出的核式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其中,__________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__________就相当于行星。
(第7题)8.“黑洞”是将大量物质集中于一点,该点周围存在一个界面,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光也无法逃脱。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周周末练试卷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周周末练试卷一、选择题1.某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它所受的平衡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物体将()A.立即停止运动 B.逐渐减慢,最终停下来C.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直线运动下去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体征,下列体征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泥鳅身上的黏液 B.壁虎脚上的刷状肉垫C.斑马身上的条纹D.蛇身上的粗糙鳞片3.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C.公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D.跳远时快速助跑4.公安部门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下由于惯性可能对人体的伤害()A.高速行驶 B.紧急刹车 C.突然起动 D.车速太慢5、小明同学在学习了运动和力的知识后有了以下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如果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B.推出去的铅球能继续在空中飞行,是由于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C.静止在水平课桌上的饮料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慢慢停下来6.一个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小球,由快变慢最后停下来,这是因为()A.没有力对它作用的缘故 B.摩擦力使它改变了运动状态C.重力使它改变了运动状态 D.它的惯性逐渐减小7.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已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是600N,合力的大小是1000N,则另一个力的大小是()A.一定等于400NB.一定小于400NC.可能等于1600ND.一定大于1600N 8.如图所示情景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9.如图,教室里悬挂着的吊灯处于静止状态,吊灯所受重力的平衡力是()A.悬绳对吊灯的拉力 B.天花板对悬绳的拉力C.吊灯对悬绳的拉力 D.悬绳对天花板的拉力10.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经常转播一些重要的象棋和围棋大赛.在复盘讲解时,棋子被吸附在竖直放置的磁性棋盘上保持静止,此时棋子受到的摩擦力()A.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它的重力B.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等于它的重力C.方向竖直向上,大小大于它的重力D.方向竖直向下,大小大于它的重力11.如图是运动员踢足球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踢足球时,球对脚没有作用力B.足球在空中时受到脚的作用力C.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惯性D.脚对足球的力和足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12.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绳拉牛的力和地面对牛的阻力大小不相等B.绳拉牛的力和牛拉绳的力大小相等C.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阻力13.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是因为跳伞运动员()A.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C.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D.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1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就不能维持运动B.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只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只能处于静止状态D.力的作用不是使物体运动,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15.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二、填空题16.如图所示,两个小孩能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同样能提起这桶水,这个现象表明 ,大人用的力叫两个小孩用的力的 .17.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在实际问题中,当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时,物体受到的力是力。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测试题附答案

第十一章测试题1.小均用动滑轮将质量为40kg的货物匀速提高了5m ,他用250N的拉力拉了10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用功为200J B.额外功为500JC.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5% D.小均的功率为200W2.如图9所示,滑板运动员沿水平地面向前匀速滑行,在横杆前相对滑板竖直向上起跳,人与滑板分离后分别从杆的上、下方通过,忽略人和滑板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
则运动员( )A.起跳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匀速滑行时,人的重力与地面对滑板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C.以滑板为参照物,运动员始终是静止的D.由于惯性,人越过杆后仍将落在滑板上3.如图10所示,不计滑轮的重力和摩擦,F A和F B都为100牛,则G A=_____牛;G B=_____牛。
若物体A在2秒内被匀速提高了1米,则力F A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瓦。
在物体A上升过程中,它的动能将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B.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多C.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快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5.如图是商场的自动扶梯,它的部分几何尺寸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的小华站在该扶梯上从商场一楼到二楼.已知扶梯以1m/s的速度匀速上行.则扶梯对他做的功是____J,对他做功的功率是______W,小华的机械能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两个滑轮完全相同,其重力均为20N.分别用如图5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400N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了10m,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做的功大于F2做的功B.F1和F2做的功相等C.F1做功的功率小于F2做功的功率 D.F1和F2做功的功率相等7.四位同学一起到泰州园博园游玩时,突发奇想,要进行一次比赛。
他们商定:四人同时出发,绕园博园中心的天德湖跑一圈,功率最大者获胜.那么,最后胜出者一定是A.体重最大的同学B.最快跑完一圈的同学C.速度最大的同学D.做功最快的同学8.青少年在安静思考问题的时候,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W,则你在考试的100 min内,心脏做功约为______J,用这些功可以让一个质量为50 kg的物体匀速升高____m.9.用100N的水平力推小车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5s内小车前进了10m,则在这段时间内:(1)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多大?(2)推力做功是多少?(3)推力的功率是多大?10.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C.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D.做功时间短的机械,功率一定大11.“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据图可知运动员A.重力大小为F0 B.t0时刻重力势能最小C.t0时刻动能最大 D.所受拉力F始终不做功12如图4甲所示,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受到水平的力F作用时,开始计时,F 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在0~6s时间内,力F方向水平向右,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在0~6S时间内,物体运动速度ν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4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4~6s时间内,力F做功的功率为16WB. 若在第6s末开始施加水平向左,大小为6N的力F,物体所受合力大小为6N,物体将沿水平地面向左做加速直线运动C. 若在第6s末开始施加水平向左,大小为6N的力F,物体所受合力大小为2N,物体将先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减速运动,最后静止在水平面上D. 若在第6s末开始施加水平向左,大小为6N的力F,物体所受合力大小先为10N,物体先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减速运动,然后物体所受合力大小为2N,再沿水平地面向左做加速运动13.如图5(甲)所示,重为80N的物体在大小为10N,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达标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克服重力做功的是()2.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光滑的斜面和粗糙的水平面拉木箱,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 AB=s CD,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F所做的功() A.AB段做功较多B.CD段做功较多C.AB段与CD段做的功一样多D.无法比较(第2题) (第7题)3.立定纵跳摸高是中学生常见的运动项目,起跳前先屈膝下蹲,然后脚掌用力蹬地,伸展身体,两臂上挥,竖直向上跳起至最高点,小刚同学在一次立定纵跳摸高中消耗的能量约为()A.3×102 J B.3×103 J C.3×104 J D.3×105 J4.体育课上两名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假如他们先后从同一根杆的底端匀速爬到顶端。
如果要粗略比较一下两人做功的大小,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 A.爬杆的速度B.爬杆的时间C.两人的体重D.杆的具体高度5.爷爷与小丽进行爬楼比赛,他们都从1楼上到6楼。
爷爷的体重是小丽体重的2倍,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小丽所用时间的2倍。
若爷爷做功为W1,功率为P1,小丽做功为W2,功率为P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W1:W2=1:1 B.W1:W2=4:1 C.P1:P2=1:1 D.P1:P2=4:16.下面例子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变大了的是()A.铁球从斜面顶端滚下来B.骑自行车冲上坡顶C.飞机在高空水平飞行D.立在山顶上的石头7.如图所示,在伽利略理想实验中,小球每次均从斜面A点自由滚下,分别经过a、b、c各位置,关于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描述错误的是()A.从a到b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在b、c处重力势能相等C.从a到c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在a处动能最大8.运动员站在地面用力竖直下抛乒乓球,球碰地后会弹跳到高于原抛球的位置。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球开始下落时动能为零B.球弹跳到原抛球位置时仍具有动能C.球离地后的上升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D.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增加9.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O点的正下方固定有一根钉子P。
【单元练】2021年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经典测试卷(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2020年6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北斗三号”发射成功。
如图,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从远地点运行到近地点,势能减小,动能增大B.卫星从远地点运行到近地点,势能增大,动能减小C.卫星从近地点运行到远地点,势能增大,动能增大D.卫星从近地点运行到远地点,势能减小,动能减小A解析:A卫星不受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当卫星从远地点运行到近地点时,其高度减小,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当卫星从近地点运行到远地点,其高度增大,动能转化为势能,所以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车辆由于紧急刹车,刹车片迅速夹紧刹车盘(不考虑刹车片磨损),靠刹车片与刹车盘的剧烈摩擦最终使车辆停止运动,导致刹车片和刹车盘温度升高。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辆停止后,无速度,则刹车片内能为零B.由于温度升高,刹车片内能增大C.由于质量没改变,则刹车片内能不发生变化D.车辆在减速过程中,内能转化成机械能B解析:BA.一切物体均有内能,刹车片内能不可能为零,故A错误;B.刹车片与刹车盘的剧烈摩擦最终使车辆停止运动,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刹车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B正确;C.内能与温度也有关系,刹车片的质量没改变但内能改变,故C错误;D.车辆在减速过程中,通过摩擦做功的方式,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以相同3.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 AC速度拉到顶部,所需拉力分别为1F和2F,所做的功分别为1W和2W,其功率为1P和2P则( )A .12F F <,12W W =,12P P <B .12F F <,12W W <,12P P <C .12F F >,12W W >,12P P >D .12F F >,12W W =,12P P = A解析:A 斜面A B 倾斜角度小于AC ,所以物体沿AB 运动时拉力较小,即F 1<F 2斜面光滑说明摩擦力为0,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所以拉力在两斜面上做功相同,即W 1=W 2根据公式 W Fs P Fv t t=== 可知,速度相同,F 1<F 2,所以拉力沿AC 运动时拉力F 2做功的功率较大,即P 1<P 2 故选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周初二物理目标测试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题:2*24=48分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米/秒。
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
2.木匠师傅为了检查一块木板是否直,常采用的方法是:闭着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着棱的长度方向看去。
这样做是利用了。
3. 如图,AO叫 ,OB叫 ,ON叫 ,
角 i叫 ,角r叫 ,角r与i的大
小。
4.光的反射分为反射和反射两种类型;反射面很
光滑时的反射叫反射;反射面粗糙时的反射叫反射,它能使
人射的平行光线向方向反射。
5.油漆得很好的黑板反光是反射,光亮的金属笔筒反光是反射,平静的水面反光是反射,毛玻璃黑板反光是反射,电影银幕反光是反射。
6.如果反射光线垂直于入射光线,那么入射角应为。
要作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0,入射角应是。
要作反射光线与界面间的夹角是300,入射角应为。
7.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红将一张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
ABCD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
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
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作用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
法线是否在.
二、选择题:10分
1.百米赛跑中,记时员总是先看到发令枪的烟雾,然后听到枪声,()
A.先产生烟雾,后听到枪声
B.烟雾和枪声同时发生,但光速比声速快得多
C.烟雾和枪声同时发生,但人耳反应没有眼睛快
D.先产生枪声,后产生烟雾,但烟雾传播很快
2.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干,但仍留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致踩在水潭里,下
()
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
B. 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潭
C.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
D.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潭
五.作图题
1.写出下图各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放热情况12分
2.根据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8分
3.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画出平面镜。
8分
4.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6分
5.某次闪电后经过3 s 听见了雷声,试求距离发生闪电的地方有多远?(已知光速=3×108m/s;声速=340m/s)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