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雾化

合集下载

超声波雾化器结构

超声波雾化器结构

超声波雾化器的结构
超声波雾化器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外壳和底座:为雾化器的外壳和支撑部分,通常采用金属或塑料材质。

2. 电源变压器:为雾化器提供所需的电源,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3. 电路板:控制雾化器的运行,包括振荡电路、调节电路和保护电路等。

4. 晶片: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能量,是雾化器的核心部件。

5. 风扇:产生气流,将雾化的药物吹向患者气道。

6. 储药罐:储存药液,通常采用透明的玻璃或塑料材质,方便观察药液的剩余量。

7. 螺纹管:连接储药罐和喷嘴,用于传输药液。

8. 喷嘴:喷出雾化的药物。

另外,在电路工作原理中,其工作频率在 1.7MHz,当电源输入经过变压并通过桥式整流和滤波供给整个电路后,电源指示灯亮起。

当水槽内的水达到水位线时,振荡电路开始工作。

在振荡电路中有的采用单管式输出,有的采用双管式输出,雾量调节由电位器控制。

同时,振荡电路里一般会设有水位限制感应开关,以防止无水或水少过热工作而烧坏晶片。

送风由风扇电动机完成。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超声波雾化器的产品说明书或咨询专业人士。

超声雾化器使用方法

超声雾化器使用方法

超声雾化器使用方法
超声雾化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它能够将液体药物转化为微小的颗粒,通过呼吸道送入患者的肺部,对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使用超声雾化器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使用方法。

首先,准备工作。

在使用超声雾化器之前,需要将设备清洁干净,确保没有残留的药物或者污垢。

同时,要准备好需要雾化的药物,按照医嘱将药液倒入超声雾化器的药液容器中。

在操作前,还需要检查设备的电源和开关是否正常,确保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其次,正确操作。

在使用超声雾化器时,要按照设备的说明书进行正确的操作。

首先打开设备的电源开关,然后将雾化器的喷雾口与面罩或者口罩连接好。

接下来,根据医嘱将面罩或者口罩戴在患者的面部,调整好合适的位置。

然后按下雾化器的启动按钮,开始进行雾化治疗。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保持设备的稳定,确保药物能够均匀地雾化并送入患者的呼吸道中。

最后,清洁保养。

在使用完超声雾化器后,需要将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首先将药液容器和喷雾口等零部件拆卸下来,用清水和
专门的清洁剂进行清洗,确保没有残留的药物或者污垢。

然后将清洗干净的零部件晾干或者用干净的毛巾擦干,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最后,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对设备进行消毒处理,确保设备在下次使用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

总之,超声雾化器在治疗呼吸道疾病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希望大家在使用超声雾化器时能够遵守以上的使用方法,为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好的效果。

超声雾化

超声雾化

超声雾化超声雾化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定向压强,使液体表面隆起,在隆起的液面周围发生空化作用,使液体雾化成小分子的气雾,使药物分子通过气雾直接进入毛细血管或肺泡,达到治疗作用的器材。

目的:1、湿化气道,洁净气道:如痰液粘稠,气道不畅,气管切开病人。

2、减轻支气管痉挛性收缩,解除痉挛:如支气管痉挛,喘息病人。

3、减轻和控制呼吸道炎症。

操作流程: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评估环境:光线充足、安静、舒适、整洁2. 在颌下垫小毛巾3、通电后打开定时开关至15-20分钟处,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后,再调节雾量开关(大雾量:3ml/min、中档雾量2ml/min 、小档雾量1ml/min ),此时药液成雾状喷出4、用嘴含住口含嘴,以口吸气、鼻呼气的方法进行深呼吸5、观察病情(面色、呼吸、咳嗽情况)及治疗效果,随时巡视病房6、时间到,取下面罩(口含嘴),按顺序关开关(先关雾化开关,后关电源开关)。

4、整理患者床单为,妥善安置患者,将用物置于治疗车下.正确处理用物(将水槽内的水及雾化罐内的药液倒掉,擦干水槽,用物送供应室处理。

7、洗手,记录注意事项:1、雾化液每日新鲜配制2、治疗前先将痰液咳出或吸尽,以免妨碍雾滴深入。

3、治疗时嘱患者进行慢而深的吸气,吸气末梢停片刻,使雾滴吸入更深。

4、治疗开始后要注意有无呛咳和支气管痉挛。

于雾量过大、雾化吸入时间过长、水分过多或应用对呼吸道有刺激的药物时,可引起支气管痉挛或水中毒。

5、每日治疗结束时,面罩、雾化罐及管道要清洗,及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6、绿脓杆菌的污染要单独处理。

7、如果气管切开的患者使用雾化吸入,一定告知患者家属在雾化吸入后,立即按呼叫器,护士必须及时吸痰,以防堵管。

8、水槽内须保持有足够冷蒸馏水,槽内水温勿超过50℃,如果需要连续使用雾化器需中间隔30min,以免损坏机件。

超声雾化吸入法名词解释

超声雾化吸入法名词解释

超声雾化吸入法名词解释
超声雾化吸入法是一种将药物转化成微小颗粒或液体形式,并通过超声波的振荡力将其雾化成粒子,使其能够被肺部有效吸收的治疗方法。

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超声波振荡:利用高频超声波器将液体药物振荡成微小颗粒。

2. 雾化器:通过雾化器将振荡产生的微小药物颗粒转化为可吸入的雾状气溶胶。

3. 吸入装置:使用特定的装置(例如喷雾器、雾化器、吸入器等)将雾状气溶胶送入患者的呼吸道。

4. 肺部吸收:患者通过深呼吸将雾状气溶胶吸入肺部,使药物颗粒被肺组织吸收并发挥药效。

超声雾化吸入法具有如下优点:药物吸收迅速,作用直接,剂量准确、通透性好、副作用小。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等。

人工造雾的几种方法

人工造雾的几种方法

人工造雾的几种方法
人工造雾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在大气中生成水分子聚集形成的雾气。

人工造雾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景观设计、气象科学研究、消防救援、工业生产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人工造雾的方法。

1.超声雾化法:超声波传感器产生高频超声波,进而产生微小气泡,
气泡在高压超声波的作用下破裂,产生微小水滴。

这种方法具有造雾速度快、能耗低的特点,适用于多种场合,如景观设计中的雾化喷泉和喷雾灯。

2.压缩空气雾化法:利用压缩空气将水从喷嘴中喷射出来,形成水滴。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常用于景观设计中的喷雾装饰和夜景照明中的雾化灯。

3.高压喷雾法:通过高压泵将水加压喷射到空气中,形成微小雾滴。

高压喷雾法可以产生细小且均匀的水滴,可以用于农业喷雾、降温和湿度
调节等领域。

4.热水蒸汽造雾法:将水加热至沸腾状态,产生大量蒸汽,然后通过
冷却装置将蒸汽迅速冷却成水滴。

这种方法能够产生比较稠密的雾气,适
用于景观设计和舞台效果中的造雾。

5.涡旋雾化法:通过旋转装置使水经过高速旋转,产生剪切力和离心力,将水分子分解成微小雾滴。

这种方法适用于高效雾化和涡喷消防系统中。

6.超低温雾化法:通过采用超低温和低压技术,使水瞬间从液相转变
为气相,形成超低温雾气。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湿度控制和冷却领域,如
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环境中。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人工造雾方法,如超级飞机喷射燃烧产生的尾气水蒸气形成的人工雾、高速喷射系统中喷出的水雾等。

超声雾化吸入

超声雾化吸入

04
超声雾化吸入效果评估
效果评价标准
症状改善程度
呼吸功能改善
通过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来评价超声 雾化吸入的效果,如咳嗽、咳痰、喘息等 症状的缓解程度。
通过检测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如肺活量 、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来评估超声 雾化吸入对呼吸功能的改善效果。
炎症指标变化
生活质量改善
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炎症指标的变化,如白 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来评估超声雾化 吸入对炎症的控制效果。
超声雾化吸入
• 超声雾化吸入简介 • 超声雾化吸入设备 •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 • 超声雾化吸入效果评估 • 超声雾化吸入的安全性
01
超声雾化吸入简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超声雾化吸入是指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药物或生理盐水雾化成微小颗粒,通 过呼吸将雾化的药物送入呼吸道,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给药方式。
4. 进行治疗,注意观 察患者的反应;
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治疗前应向患者解释治疗目的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2. 治疗时应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呼吸道不畅;
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01
3.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 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02
4. 治疗结束后应及时清洗雾化吸 入器,保持清洁卫生。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如室内空气湿度、温度等也 可能影响超声雾化吸入的效果。
效果提升方法
优化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以 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教育水平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提高其配合度和正确使 用吸入器的技能。
提高操作技能
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正确的 超声雾化吸入操作方法。

超声波雾化器使用方法

超声波雾化器使用方法

超声波雾化器使用方法超声波雾化器是一种将液体药物转化为细小雾化颗粒的设备,通过人体呼吸道的吸入,使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病患的呼吸系统。

这种雾化方法具有药物高效吸收、作用迅速、药物大部分可达到呼吸道深部等优点,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设备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超声波雾化器的使用方法。

1.准备工作在使用超声波雾化器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认所需药物可以使用超声波雾化器进行雾化;其次,将雾化器放在平稳的表面上,确保周围没有物体堵塞。

2.准备药物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的指示,准备药物。

通常情况下,将药物倒入雾化器的药杯中,不要超过药杯标志线。

然后将药杯盖子拧紧。

3.连接电源将超声波雾化器的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确保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4.连接雾化器找到雾化器的气管连接口,将气管连接至雾化器。

5.连接面罩/口罩根据需要选择使用面罩或口罩。

如果使用面罩,将面罩套在病患的面部,确保面罩与脸部紧密贴合,避免空气泄漏。

如果使用口罩,将其套在病患的口鼻部位,同样要确保口罩与脸部紧密贴合。

6.开启设备按下电源开关打开超声波雾化器。

7.调节参数根据医嘱或设备说明书的指引,调节超声波雾化器的参数。

通常情况下,可以调节雾化时间、雾化量和雾化强度等参数。

8.进行雾化将药杯插入超声波雾化器的插口,确保插入稳固。

然后按下雾化按钮开始进行雾化。

在雾化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参数。

9.观察雾化情况和病患反应观察雾化器产生的雾化物的量和质量,确保雾化效果良好。

同时,注意观察病患的反应和舒适度,如呼吸是否顺畅,是否出现不适症状等。

10.关闭设备雾化完成后,按下电源开关关闭超声波雾化器。

然后将气管和药杯从雾化器上取下,进行清洗和消毒。

11.清洗和消毒将药杯、气管和面罩/口罩等雾化器的部件拆下,用清水进行清洗。

然后用医用酒精或消毒液进行适当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无菌。

12.存放设备将超声波雾化器和相关配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超声波雾化器的使用方法

超声波雾化器的使用方法

超声波雾化器的使用方法一、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雾化器:超声波雾化器有不同的型号和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型号。

2.准备雾化液:根据需要使用的液体(如纯净水、药物或香薰油等),准备相应的雾化液。

二、使用步骤:1.将雾化器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并确保电源线安全连接。

2.打开外壳:有些雾化器需要拧开或按下开关,打开机身外壳。

3.加入雾化液:根据产品说明书的指引,将适量的雾化液加入雾化器的盛液口中。

有些雾化器需要使用专用的杯子或容器来盛放雾化液。

4.关闭机身外壳: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指引,确保机身外壳完全关闭。

5.连接电源:将雾化器的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并确保电源线与插座连接牢固。

6.调节雾化器设置:根据需要设置合适的雾化器参数,如雾化时间、雾化量和雾化间隔等。

一般来说,这些参数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或按钮进行调节。

三、使用注意事项:1.遵守产品说明书:不同型号的超声波雾化器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务必仔细阅读和遵守产品说明书。

2.使用适量的雾化液:不要在雾化器中加入过多或过少的雾化液,以免影响雾化效果或造成设备故障。

3.使用清洁的雾化液:在加入雾化液之前,确保雾化液是干净的,不含任何杂质或残留物质。

4.定期清洁和消毒:使用一段时间后,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指引进行雾化器的清洁和消毒,以保持其卫生和正常工作。

5.保持适当的使用环境:使用雾化器时,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在密闭的环境中使用,以免影响空气质量和使用效果。

6.注意安全:使用雾化器时,要保持机身和附近的区域干燥,避免水液进入设备内部或触碰电源线,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7.不适宜人群:有些人群(如孕妇、婴幼儿等)对雾化液可能存在过敏或不适应,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雾化器。

四、维护保养:1.定期更换雾化片:超声波雾化器内部的雾化片会因使用时间较长而磨损,定期更换雾化片可以保证雾化器的效果和寿命。

2.定期清洁雾化器:根据产品说明书的指引,定期清洁雾化器的内部和外部,以保持其卫生和正常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超声雾化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第一节 超声雾化原理及国内外应用情况在天然气开采过程中,人们都希望从地层进入井底的水及其它液体能够及时地被气流携带到地面,从而避免液体在井底聚积增大井底回压、降低产气量,气井积液严重时会被积液压死停产。

在实际生产中,气体从井底流向井口时,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水和烃类从气流中凝析出来,井底或多或少总有积液。

气井产量越低携液能力越差,井底积液越多,因而排液采气是低产气田开采所面临的一大生产问题。

目前,国内外所采用的排液方法主要有三大类:一是气体动力学方法,包括周期性放喷、小油管、虹吸管吹洗等;二是化学方法,包括注入泡沫活性剂等;三是机械方法,如柱塞举升、深抽泵等。

超声雾化作为一种新的排水采气工艺,相对于其他技术具有以下技术优点:1、不伤害油气层;2、依靠气井自身能量连续排液;3、无需外界能量,节约地面能源;4、不受积液介质的影响;5、超声旋流雾化排液装置下入井内不压井、不动管柱作业,用软钢丝实现投送和打捞,整套装置的动作在油管内实现,安装、管理方便等。

超声雾化排水采气是将一套超声波雾化装置,利用钢丝作业下入并卡定在井内油管的设计深度,借助天然气流动能量,将大液滴打碎、雾化。

超声雾化是利用超声能量使液体形成细微雾滴的过程。

雾化方式是处于振动表面的薄液层在超声振动的作用下激起毛细-重力波。

当振动面的振动幅度达到一定值时,液滴即从波峰上飞出成雾。

在较低流速的气流带动下,雾滴更容易从井内携带出来。

雾滴直径可由式(4-1)近似计算:3128⎪⎪⎭⎫ ⎝⎛=f Td ρπα…………………………………………(4-1)(4-1)式中:T ——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ρ——液体的密度; f ——声振动频率;α=0.3。

由式(4-1)可见,改变频率可方便地控制液滴直径的大小。

另一方面可以由杨川东的理论得到气体流速与液滴直径的关系是:()5.032.14⎥⎥⎦⎤⎢⎢⎣⎡-=g g l g gd V ρρρ……………………………………(4-2)(4-2)式中:l ρ——液体密度,kg/m 3;——气体密度,kg/m 3;d ——液滴直径,m ;g V——气体流速。

从式(4-2)可以看出,气体携液流速与液滴直径的平方根成正比,即液滴直径与携液流速平方成正比,液滴直径增大,携液流速将大幅增加;反之,只要将液滴直径变小,需要的携液流速将大幅减小。

由(4-1)、(4-2)两式可得到Vg 与频率f 的关系是:5.0312891.0⎥⎥⎦⎤⎢⎢⎣⎡-⎪⎪⎭⎫⎝⎛=g g L g f T g V ρρρρπ………………………………(4-3)可见,气体流速Vg 与频率f 的三次方成反比,即发声装置发出的超声波频率越高,则需要的携液流速越低。

超声雾化装置中,采用了“亥姆赫芝哨”来产生超声波。

“亥姆赫芝哨”是一个简单的共振器,由两个腔体组成(如图4-1)。

由流体流动速度差形成扰动发声,其发声的基波频率(频率越高,雾化液滴的直径越小)由腔体决定,为:图4-1 亥姆赫芝哨示意图式(4-4)表达了“亥姆赫芝哨”发出的超声波频率与其尺寸之间的关系。

可以看出,只要尺寸V 足够合适,在足够气流速度差驱动下,能够发出足够高频率的超声波,就能将液体击碎成微米级直径的液滴,此时只需要相对较低的气体流速就能够将井底积液携带出井筒,实现排水采气的目的。

V rcf π2=………………………………………………(4-4)(4-4)式中c ——:声速;V ——:空腔体积;R ——:与腔连接管有关的系数。

为了能让“亥姆赫芝哨”在气液混合流动环境下能够发声,在流体流过“亥姆赫芝哨”之前采用了一个能够产生双旋流的分离装置将气液分离,使流过“亥姆赫芝哨”的流体为气体,且旋流分离装置也有一定破坏液体表面张力使液滴破gρ碎的作用;最后分离后的气和分离后的液再经过一雾化喷嘴(图4-2)再次雾化,三重作用使液体充分雾化。

图4-2 雾化喷嘴示意图资料表明,现有超声波技术应用于油气开采时主要集中在油井的解堵、稠油降粘、清蜡、除垢等领域。

近几年,我国超声雾化排水采气技术逐渐发展,中原油田已经开展了应用试验,大牛地气田也进行了6口井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排液及提高气井自喷稳产期的效果。

第二节超声雾化装置及施工程序一、超声雾化装置超声雾化装置主要由雾化喷嘴、交叉分离头、锥状旋转分离器、柱状旋转分离器、密封装置、打捞头、凸轮卡定器等组成。

整套结构动作是通过钢丝、加重杆剪断不同直径的剪钉,在油管内部实现凸轮卡定、密封。

图4-3 超声雾化装置结构图装置卡定密封后气液混合物流经柱状旋转分离器,气液经初步分离后进入锥状旋转分离器加速,分离后的气体和液体经交叉分离头进入雾化喷嘴喷出,液体雾化成微小颗粒足以被气体带出地面,实现雾化排液采气,防止气井积液、延长气井稳产期。

二、超声雾化装置施工程序1、收集气井资料,编写施工方案;2、关井,用录井钢丝下Ф59mm通井规通井到预定井深,通井合格;3、用录井钢丝下卡定器座封于预定井深并丢手;4、组装超声雾化装置(安装计算好的气嘴),下入井内投放并卡在卡定器上;5、开井恢复生产,进行超声雾化排水采气试验,进行生产优化。

第三节超声雾化选井条件、优点及适应性分析一、优点超声雾化排水采气技术适用于深层、低渗气藏,有一定能量,但产气量相对较小,不足以将井内的液体完全带出地面的气井(将要积液的气井或靠激动式放喷排液维持正常生产的气井),将雾化装置下到积液位置,利用机械、气动、超声波雾化的多重作用,使液体形成微细雾滴,在井筒内形成雾状流,减少滑脱损失,提高自身携液能力,提高排液效率,达到防止气井积液、延长气井稳产期的目的。

超声雾化具有以下技术优点:1、不伤害油气层;2、依靠气井自身能量连续排液;3、无需外界能量,节约地面能源;4、不受积液介质的影响;5、超声旋流雾化排液装置下入井内不压井、不动管柱作业,用软钢丝实现投送和打捞,整套装置的动作在油管内实现,安装、管理方便等。

二、选井条件超声雾化选井条件如下:1、通井合格,油管内径Φ62mm;2、井深2500—3500m;3、日产气5000—20000m3;4、日产液不大于10m3;5、将要积液的气井;6、靠激动式放喷排液维持正常生产的气井。

三、适应性分析大牛地气田目前共有生产井714口,井深一般为2500-3500m,油管内径为Φ62mm的气井占生产井的80%左右,大部分气井日配产在0.5×104m3/d至2.0×104m3/d之间,日产液0.1m3至12m3不等,平均约0.5m3/d。

气田中产量在1.0×104m3/d以下的气井约占总井数的55%,这部分井普遍携液能力差,井底积液较多,需要采取排水工艺措施才能维持生产。

从以上情况分析可知,大牛地气田很多气井的条件适合超声雾化工艺要求。

第四节超声雾化工艺设计方法及制度优化一、设计方法超声雾化工艺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不压井、不动管柱作业,用软钢丝实现投送和打捞,整套装置的动作在油管内实现。

井下配套工艺技术:(1)支撑装置:接箍式油管卡定器;(2)投送装置:投送接头;(3)打捞装置:弹簧爪打捞筒。

超声旋流雾化器的技术参数:最大外径:Φ57mm;总长度:850mm;雾化直径:SMD78-88μm;雾化程度:≥93.6%。

二、下入深度和气嘴大小计算1、气流持液率对装置的影响持液率,又称真实含液率或截面含液率,它是指在水气两相流动过程中,液相的过流断面面积Al 占总过流面积A 的比例,即盒=Al/(Al+Ag)。

如果井内气流持液率太高,双旋流分离器将不能有效将气液分离,没有足够的气体驱动,超声雾化装置将不能发挥作用。

如表4-1、图4-4为DK16井2007年3月1日,也就是试验制度1的最后一天所测得压力梯度数据,可以看出在井深1278米以下井内流体密度明显变大,超声雾化装置处流体持液率高达83%,该制度的流速无法及时把超声雾化装置位置的流体持液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超声雾化装置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该生产制度下积液严重。

表4-1 DK16井2007年3月1日井流压梯度测试数据表图4-4 DK16井2007年3月1日流压线性回归曲线经过调整后,制度3的流体流速虽然低于正常的临界携液流速近一半,但其流速就能够保持超声雾化位置的流体持液率在比较低的水平,持液率在32%左右,超声雾化装置可以有效工作,使液体雾化。

可以得出的经验是,超声雾化装置在持液率30%左右运行才能发挥较好效果,过高则效果不好。

表4-2、图4-5是在2007年6月5日,即在制度3末期测得的流压梯度测试数据及线性回归曲线图。

681012141618050010001500200025003000压力(M P a )井深(m)图4-5 DK16井2007年6月5日流压线性回归曲线图表4-2 DK16井2007年6月5日流压梯度测试数据表2、下入深度对装置的影响气井在一定气产量下,井内油管内的持液率是随井深位增加而增加的。

图4-6是PIPESIM 软件对DK16井制度3生产制度条件下的生产状态进行模拟后,得出的井深与持液率的关系曲线。

可见在2555m 处持液率为30%左右,与实际相情况相符。

如果把超声雾化装置下入深度上移,能够将液体有效雾化的瞬时流量可以进一步减小。

鉴于此设想2007年选D47-30井进行了超声雾化工艺的实验。

利用PIPESIM 软件对生产状态进行模拟分析后,设计D47-30井超声雾化装置下至井深1770m 进行试验。

通过D47-30和DK16数据对比发现,雾化装置下入深度减小,装置上部持液率减小,相对较小的瞬时流量就能够有效雾化装置上部的积液。

但是,如果超声雾化装置下入过浅,装置以下的积液过多会造成井底回压过大,不利于长期生产。

因此,装置下深应当尽量接近油管底部。

雾化装置安装后开始运行初期,可能会遇到持液率过高导致雾化效果不佳的情况,可采取短时间提产帮助排除积液降低持液率2~3次;若持液率此后仍然升高导致雾化效果不佳,那么只有上提装置到持液率为30%左右(根据流压测试数据)处运行。

681012141618050010001500200025003000压力(M P a )井深(m)图4-6 DK16井在制度3条件下井深与持液率的关系曲线3、流速和气嘴大小的影响从公式4-2、4-3可知,携液流速和液滴直径的平方根成正比,和频率的三次方成反比,频率和液滴直径成反比,即频率越大,液滴直径越小,所需携液流速越小。

从“亥姆赫芝哨”原理和图4-2可知,经过气嘴流速和频率成正比,即流速越大,频率越大。

雾化气嘴越小,流速越大,则频率越大。

综上所述,当经过气嘴流速产生的频率足够大时,携液流速就会等于或小于经过气嘴流速,气体就能够顺利的带出积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