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雾化吸入操作技术流程图.全面PPT资料

3、预防、治疗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 。
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分类
1.超声雾化吸入 2.氧气雾化吸入(临床最常用) 3.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实施要点
评估患者 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雾化 吸入的目的,取得患者合作 。
5、完成操作,流程合理(10 分)
1、指导患者用口吸气、鼻呼气的方法(10 分)
2、告知患者如有不适时,及时通知医护人(10 分) 1、水槽和雾化罐中切忌加温水或者热水(7 分) 2、水温超过 60℃时,应停机调换冷蒸馏水(7 分) 3、水槽内无足够的冷水及雾化罐内无液体的情况下 不能开机(6 分)
施
要 操作要点
点
40 分
70 分
指导患者 20 分
注意事项 20 分
考核细则及赋分
1、协助患者消炎、镇咳、祛痰(4 分)
2、帮助患者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3 分)
3、预防、治疗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3 分)
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5 分),向患者解释雾化 吸入的目的,取得患者合作(5 分) 1、核对医嘱(2 分),正确配置药液,做好物品准备 (3 分) 2、携物品至患者旁(2 分),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3 分) 3、打开雾化开关,调节雾量,将面罩罩住患者口鼻 (10 分) 4、掌握正确的雾化方法(10 分)
授课对象
各科室操作老师
雾化吸入技术操作—注意事项
超声雾化吸入 1、水槽和雾化罐中切忌加温水或者热水 2、水温超过60℃时,应停机调换冷蒸馏水 3、水槽内无足够的冷水及雾化罐内无液体
的情况下不能开机 氧气雾化吸入 1、正确使用供氧装置,注意用氧安全,室
雾化吸入的操作方法

雾化吸入的操作方法雾化吸入操作方法的一般步骤如下:1. 洗手:在进行雾化吸入操作之前,首先应该彻底洗净双手,避免细菌或病毒的传播。
2. 准备雾化设备:准备好雾化器或雾化喷雾器。
根据具体的使用方式,可以选择压缩气体雾化器、超声波雾化器或振动网片雾化器等。
3. 准备药物:根据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准备好需要雾化吸入的药物。
常见的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物等。
根据医嘱和药物说明,确定药物的剂量和浓度。
4. 准备雾化液:将药物按照医嘱或药物说明加入雾化器的药杯中。
通常情况下,药物可以混合使用,但也有些药物需要单独使用。
在加药之前,先将雾化器的药杯清洗干净,确保无其他残留物。
5. 连接雾化器:根据雾化器的使用说明,将其连接到相应的供电源和气源。
例如,压缩气体雾化器需要连接至氧气瓶或压缩空气机。
6. 调整雾化器参数:根据医嘱或药物说明,调整雾化器的参数。
包括调节气流速度、喷雾粒径、药物投入量等。
一般情况下,雾化器会有相应的控制按钮或旋钮,可以进行操作。
7. 适当位置:找到一个舒适且安静的位置坐下或卧下,以便进行雾化吸入操作。
可以选择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
8. 吸入药物:将雾化器的喷口(口罩或吸管)放入口腔或鼻孔中,以确保药物能够直接进入呼吸道。
根据医嘱或药物说明,通过口腔或鼻孔进行吸气。
9. 控制呼吸:在雾化吸入过程中,需要控制呼吸。
一般来说,每次吸入雾化药物时,需要深呼吸数次,并保持呼吸深而缓慢。
这样可以确保药物更好地达到呼吸道。
10. 观察情况:在雾化吸入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个人的情况。
如果出现不适、呼吸困难或其他异常症状,应该立即停止操作并咨询医生。
11. 清洁雾化器:使用完毕后,应将雾化器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细菌或病毒的滋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步骤仅为一般的操作方法,具体的使用方式可能会因雾化器类型、医嘱和药物不同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雾化吸入设备之前,最好咨询医生、药剂师或具有相关经验的人士,以获得准确的操作指导。
超声雾化吸入操作规程

超声雾化吸入操作规程考核时间:姓名:考核者:word编辑版.超声雾化吸入法目的:超声雾化吸入法是应用超声波声能,使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效果的给药方法。
特点:雾量大小可以调节;雾滴小而均匀,药液随着深而慢的吸气可到达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
常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改善通气功能。
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帮助祛痰,1.痰液黏稠等。
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以消除炎症。
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保持呼吸道2.通畅。
常用于胸部手术前后、呼吸道感染等。
改善通气状况。
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等病人。
3.解除支气管痉挛,使气道通畅,.4.治疗肺癌,可间歇吸入抗癌药物以达到治疗效果注意事项:)使用前,先检查机器各部有无松动,脱落等异常情况。
机器和雾化罐编号1(要一致。
应轻按,水槽底部的晶体换能器和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薄而质脆,易破碎,2()不能用力过猛。
)水槽和雾化罐切忌加温水或热水。
(3word编辑版.(4)特殊情况需连续使用,中间须间歇30分钟。
(5)每次使用完毕,将雾化罐和“口含嘴”浸泡于消毒溶液内60分钟。
并发症:1、过敏反应2、感染3、呼吸困难4、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5、呼吸暂停6、呃逆7、哮喘发作和加重氧气雾化吸入操作规程考核时间:姓名:考核者:word编辑版.目的: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的目的。
氧气雾化吸入法目的: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和水肿。
1.解痉。
2.稀化痰液,帮助祛痰。
3.注意事项:。
气道干燥时盐水或生理盐水的液体,可选用蒸馏水、0.45%雾化治疗(1)超声,应心功能不全生理盐水,如果有盐水,长期湿化则可用可选用蒸馏水或0.45%生理盐水对心脏负荷增加的影响。
注意的,稳定性好、粘稠度低,且适水溶性(2)超声雾化吸入应用的药物,必须是宜人体的胶体渗透压word编辑版.3)药液浓度不宜太高,太高不易起雾。
()药液对粘膜不宜有刺激性。
(4酸碱度以中性为佳(5)药液6)尽量避免使用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超声雾化吸入法名词解释

超声雾化吸入法名词解释
超声雾化吸入法是一种将药物转化成微小颗粒或液体形式,并通过超声波的振荡力将其雾化成粒子,使其能够被肺部有效吸收的治疗方法。
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超声波振荡:利用高频超声波器将液体药物振荡成微小颗粒。
2. 雾化器:通过雾化器将振荡产生的微小药物颗粒转化为可吸入的雾状气溶胶。
3. 吸入装置:使用特定的装置(例如喷雾器、雾化器、吸入器等)将雾状气溶胶送入患者的呼吸道。
4. 肺部吸收:患者通过深呼吸将雾状气溶胶吸入肺部,使药物颗粒被肺组织吸收并发挥药效。
超声雾化吸入法具有如下优点:药物吸收迅速,作用直接,剂量准确、通透性好、副作用小。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等。
超声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超声雾化吸入操作流程超声雾化吸入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方法,通过超声雾化器将药物溶液雾化成微小颗粒,使药物能够更好地沉积在呼吸道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超声雾化吸入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前,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设备和药物。
确保超声雾化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准备好需要雾化的药物溶液,并确保药物的浓度和用量符合医嘱。
2. 操作步骤。
(1)连接设备,将超声雾化器连接至电源,并连接好吸入管、口罩或嘴嚼器等吸入装置。
(2)装药,将准备好的药物溶液倒入超声雾化器的药槽中,注意不要超过药槽的最大容量。
(3)开机调节,打开超声雾化器的电源开关,根据医嘱调节雾化器的工作参数,如雾化时间、雾化频率等。
(4)吸入操作,患者选择合适的吸入方式,可以选择口罩或嘴嚼器进行吸入,根据医嘱控制吸入时间和频率。
(5)观察疗效,在吸入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的吸入情况和疗效反应,及时调整吸入参数和药物用量。
3. 注意事项。
在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2)设备清洁,每次使用超声雾化器后,需要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3)患者指导,在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操作指导,确保患者能够正确使用吸入装置。
(4)疗效评估,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疗效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结束操作。
当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结束时,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关闭设备,将超声雾化器的电源开关关闭,拔掉电源插头,做好设备的清洁和维护工作。
(2)记录信息,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包括药物使用量、吸入时间、疗效反应等信息。
(3)咨询医生,根据患者的疗效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治疗效果,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法,正确的操作流程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风险。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规范二十、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技术

观察患者
● 观察患者吸入药液后的反应及效果 ● 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图 20-1 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技术操作流程
图 20-1(续)
(三)操作规范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操作规程。 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3.使用前,先检查机器各部有无松动、脱落等异常情况。 4.水槽底部的晶体换能器和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薄而质脆,易破碎,应轻按,不能用力过猛。 5.水槽和雾化罐中切忌加温水或热水。 6.水槽内无足够的冷水及雾化罐内无液体的情况下不能开机。 7.特殊情况需连续使用雾化器时,中间需间隔 30min。 雾化器雾化吸入技术评分标准见表 20-1。
1分 2分 2分 5分
1分 2分
2分
2分 5分 5分 5分 5分 10 分
扣分原因 扣分 得分
70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规范
项 目 操作中 (60 分)
操作后 (5 分)
整体评价 (10 分)
理论提问 (5 分)
内 容 7.使用口含嘴者,指导患者用嘴吸气鼻子呼气,深呼吸;告知患
者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8.治疗毕,取出口含嘴或面罩,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 9.擦干患者面部,协助漱口 10.安置患者 1.终末处理 2.洗手 3.记录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规范 2.操作熟练、准确,符合操作规范 3.正确指导患者,无不良反应,患者安全 4.及时评价雾化吸入的效果
项 目 仪表 (2 分) 医嘱处理 (3 分) 评估 (10 分)
操作前 (5 分)
超声雾化吸入技术操作流程

超声雾化吸入技术操作流程一、概述超声雾化吸入技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通过将液体药物转化为微小颗粒,使药物能够更好地沉积在肺部,提高疗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声雾化吸入技术的操作流程。
二、准备工作1. 检查设备:确保超声雾化吸入器的设备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清洁消毒。
2. 准备药物:根据医嘱准备需要雾化吸入的药物,并确保药物的有效期和储存条件。
3. 准备辅助用具:准备好雾化吸入器所需的面罩、嘴咬器或鼻夹等辅助用具。
三、操作流程1. 患者准备:让患者坐直或半卧位,保持舒适,确保患者能够自主呼吸。
2. 设备准备:将超声雾化吸入器连接到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待设备预热完成。
3. 药物准备:将准备好的药物倒入雾化吸入器的药杯中,并根据医嘱设定合适的药物浓度。
4. 雾化吸入器设置: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医嘱,选择合适的雾化吸入器工作模式和时间。
5. 面罩或嘴咬器使用:根据患者的条件,选择使用面罩或嘴咬器。
将面罩或嘴咬器正确安装在患者的口鼻部位,确保密封良好。
6. 开始吸入:打开雾化吸入器的开关,让患者开始吸入药物。
吸入时应以自然的深呼吸为主,不要过度用力。
7. 观察患者状况:在吸入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停止吸入并进行处理。
8. 吸入结束:按照医嘱设定的时间,或者当药物完全吸入时,关闭雾化吸入器的开关,结束吸入过程。
9. 清洁消毒:将使用过的雾化吸入器进行清洁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卫生安全。
四、注意事项1. 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避免故障或影响疗效。
2. 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进行,不可随意更换或调整药物浓度。
3. 使用面罩或嘴咬器时,要确保正确安装,保证药物能够正常进入呼吸道。
4. 在吸入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状况,如有呼吸困难、过敏反应等情况,及时停止吸入并寻求医生帮助。
5. 吸入结束后,及时清洁消毒雾化吸入器,避免交叉感染。
五、总结超声雾化吸入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操作流程简单,但需要注意设备的正常工作、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辅助用具。
超声雾化吸入操作规程

超声雾化吸入操作规程超声雾化吸入操作规程考核时间:姓名:考核者:2.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以消除炎症。
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
常用于胸部手术前后、呼吸道感染等。
3.解除支气管痉挛,使气道通畅,改善通气状况。
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等病人。
4.治疗肺癌,可间歇吸入抗癌药物以达到治疗效果.注意事项:(1)使用前,先检查机器各部有无松动,脱落等异常情况。
机器和雾化罐编号要一致。
(2)水槽底部的晶体换能器和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薄而质脆,易破碎,应轻按,不能用力过猛。
(3)水槽和雾化罐切忌加温水或热水。
(4)特殊情况需连续使用,中间须间歇30分钟。
(5)每次使用完毕,将雾化罐和“口含嘴”浸泡于消毒溶液内60分钟。
并发症:1、过敏反应2、感染3、呼吸困难4、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5、呼吸暂停6、呃逆7、哮喘发作和加重氧气雾化吸入操作规程考核时间:姓名:考核者:目的: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的目的。
氧气雾化吸入法目的:1.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和水肿。
2.解痉。
3.稀化痰液,帮助祛痰。
注意事项:(1)超声雾化治疗的液体,可选用蒸馏水、0.45%盐水或生理盐水。
气道干燥时可选用蒸馏水或0.45%盐水,长期湿化则可用生理盐水,如果有心功能不全,应注意生理盐水对心脏负荷增加的影响。
(2)超声雾化吸入应用的药物,必须是水溶性的,稳定性好、粘稠度低,且适宜人体的胶体渗透压(3)药液浓度不宜太高,太高不易起雾。
(4)药液对粘膜不宜有刺激性。
(5)药液酸碱度以中性为佳(6)尽量避免使用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雾化吸入法操作并发症1.过敏反应预防及处理(1)在行雾化吸入之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2)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马上终止雾化吸入。
(3)观察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2.呼吸困难预防及处理(1)选择合适的体位,让患者取半卧位,以使膈肌下降,静脉回心血量减少,肺淤血减轻,增加肺活量,以利于呼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雾化吸入
一、目的
1、湿化气道:常用于呼吸道湿化不足、痰液黏稠、气道不畅者,也可作为气管切开术后常规
治疗手段。
2、控制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稀释痰液,帮助祛痰。
常用于咽喉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等患者。
3、改善通气功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
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等患
者。
.
4、预防呼吸道感染:常用于胸部手术前后的患者。
二、适应症呼吸道、气道、支气管感染,肺部感染,支气管哮喘,湿化气道,支气管麻醉。
三、禁忌症自发性气胸及肺大泡患者。
四、操作步骤
(一)评估
(1)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用药史、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
(2)意识状态、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3)对治疗计划的了解程度。
(4)呼吸道是否感染、通畅,有无支气管痉挛、呼吸道黏膜水肿、痰液等。
(5)面部及口腔黏膜有无感染、溃疡等。
(6)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超声波雾化吸人法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二)准备
1、患者准备:
(1)患者了解超声波雾化吸人法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将一次性治疗巾铺于患者颈前。
(3)取卧位或坐位接受雾化治疗。
2、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环境准备:清洁、安静、光线适宜,必要时用屏风遮挡患者。
4、用物准备:超声雾化吸入器一套、水温计、弯盘、冷蒸馏水、生理盐水、药液。
(三)操作
1、核对医嘱。
2、检查雾化器:使用前检查雾化器是否完好,有无松动、脱落等异常情况。
3、连接雾化器主件与附件。
4、水槽内加入蒸馏水250ml,浸没雾化罐底透声膜。
5、加药:将药液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0-50ml倒入雾化罐中,检查无漏水后,将
雾化罐放入水槽,盖紧水槽盖。
6、携用物至患者处,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
7、开始雾化
(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2)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预热3~5分钟(超声雾化器)。
(3)调整定时开关至所需时间。
(4)打开雾化开关,调节雾量。
(5)将口含嘴放入患者口中(也可用面罩),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患者烦躁不配合可以等患者
安静时进行。
(6)雾化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心率等,发现异常,立即停止。
7.结束雾化
(1)治疗毕,取下口含嘴。
(2)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
8、操作后处理
(1)帮助患者漱口,擦净面部,取下治疗巾,协助其取舒适卧位。
(2)清理用物,放掉水槽内的水,擦干水槽。
将口含嘴、雾化罐、螺纹管浸泡于消毒液内
1小时,再洗净晾干备用。
(3)洗手、记录。
五、指导要点
1.核对医嘱、床号、姓名、药物名称、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2.婴儿喂奶后慎雾化,避免呛咳。
3.取坐位或半卧位,避免仰卧位。
4.必要时帮助拍背,鼓励咳嗽、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
六、注意事项
1、护士熟悉雾化器性能,水槽内应保持足够的水量(虽有缺水保护装置,但不
可在缺水状态下长时间开机),水温不宜超过50℃。
2、注意保护药杯及水槽底部晶体换能器,因药杯及晶体换能器质脆易破碎,在
操作及清洗过程中,动作要轻,防止损坏。
3、观察患者痰液排出是否困难,若因黏稠的分泌物经湿化后膨胀致痰液不易咳
出时,应予以拍背以协助痰排出,必要时吸痰。
4、使用激素类药物雾化后及时清洁口腔及面部。
5、更换药液前要清洗雾化罐,以免药液混淆。
七、常见问题及处理
1、过敏反应:在行雾化吸入前,询问患者有无药敏过敏史,患者出现临床症状
时(如口周皮肤皮疹、红肿,喉头水肿甚至休克),马上终止雾化吸入,观察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克敏能等。
2、呼吸困难:选择合适的体位,让患者取半卧位,以使膈肌下降,静脉血流量
减少,肺淤血减轻,增加肺活量,以利于呼吸。
持续吸氧,以免雾化吸入过程中血氧分压下降。
选择合适的雾化吸入器,严重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宜用
超声雾化吸入,可选择射流式雾化吸入,吸入时间应控制在5-10分钟,保持呼吸道通畅,帮助患者拍背,鼓励其咳嗽,必要时吸痰,促进痰液排出,以免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3、呃逆:雾化时雾量可适当放小,发生呃逆时,可在患者胸锁乳突肌上端压迫
膈神经或饮温开水,亦可颈部冷敷,或捏患者耳垂。
4、哮喘发作和加重:哮喘持续状态的病人,湿化雾量不宜过大,一般氧气雾量1-1.5L;雾化的时间不宜过长,以5分钟为宜。
湿化液的温度以30—40度为宜。
一旦发生哮喘加重应立即停止雾化,予以半坐卧位并吸氧,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痰液堵塞立即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经上述处理病情不能缓解、缺氧严重者,应予气管插管,人工气道。
5、呼吸道痰堵、窒息:雾化前半小时患者停止进食。
雾化前、后均需给患者拍背排痰,必要时吸痰,雾化时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如发现面色苍白或青紫、呼吸急促或停止,应立即停止雾化,立即拍背排痰或吸痰,通知医生抢救,必要时气管插管。
6、感染:雾化治疗结束后,清洗雾化罐、口含嘴及管道,再用500mg/L的含氯
消毒液浸泡消毒,再洗净、晾干备用。
使用一次性口含嘴;氧气雾化治疗时,雾化器专人专用,用后清洗。
加强营养,增强患者免疫力。
7、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正确掌握超声雾化吸入的操作规程。
雾化吸入前教会
患者正确使用雾化器,雾化前机器预热3分钟,避免低温气体刺激引起呼吸道痉挛。
尽可能用氧气为气源的雾化吸入,对于存在缺氧又必须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时,雾化的同时给予吸氧,并加强病情观察。
雾化吸入时避免雾量过大,时间过长。
婴幼儿、严重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持续状态的患者雾化吸入时,应严格控制雾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