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知识讲解
文言文人物传记

文言文人物传记是一种以文言文形式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献。
在中国古代,人物传记是历史学、文学和哲学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文献,对于了解历史、传承文化、弘扬道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言文人物传记通常包括传主的基本信息、生平事迹、成就贡献、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生平事迹是传记的核心内容,包括传主的重要经历、成就和贡献等。
品德修养则是传记的灵魂,体现了传主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
文言文人物传记在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作品,如《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于了解历史、传承文化、弘扬道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阅读文言文人物传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传主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字号、生卒年月、籍贯等。
2.掌握传主的生平事迹和成就贡献,了解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和影响。
3.注重传主的品德修养和精神风貌,理解其道德品质和精神追求。
4.结合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深入理解传主的思想和行为。
5.注意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特点,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总之,文言文人物传记是一种重要的文献形式,对于了解历史、传承文化、弘扬道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阅读时需要注意以上几点,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知识讲解共21页文档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要点分析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要点分析1. 阅读古代人物传记文言文要从哪些方面把握人物传记类的文言文,有着特殊的阅读规律和方法。
一、以表明时间的词语为纲绳,去串起人物的一生经历古人写人物传记,总是以时间为序,表明时间的那些词语就像是一条条的纲绳,把传主一生所遇到的、所经历过的事情串联在了一起。
所以我们在阅读人物传记时,抓住了这些词语就能把握传主一生的经历。
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表明时间的词语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蔺相如……,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明年复攻赵,……既罢,归国,…… 二、以表明官职的升贬为轴心,去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古代的人物传记所写的人物大多是朝廷重臣,所记的事迹也大多与治国安民有关,所以人物传记中官位的升迁或贬谪,表明了事情最后取得的结果。
古代表明出仕从政的词语有“荐、举、征、召、拜、辟、授、除、为”等,表明官职升迁的词语有“升、拔、擢”等,表明官职调动的词语有“调、徙、转”等,表明被贬官的词语有“出、谪、罢、黜”等。
同样以《廉颇》为例,表明蔺相如官职升迁的语句如下: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三、以问“五个W”为切口,去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这里所说的“五个W”指的是五个用“W”开头的英语字母:who——什么人,几个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when——什么时间,几个时间;where——什么地方,几个地方;what——什么事情,几件事情;why——事情发生的经过,过程。
这“五个W”如同记叙文的四要素或五要素,人物传记是由几件这样的事情组成的,每一件事情都问问“五个W”,都弄清这“五个W”,整篇人物传记也就读懂了。
四、以传记的写作特点为楔子,去把握人物的性格和作者的观点古代写人物传记,从司马迁开始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那便是先交代传主的名、字、号,接着上溯到他的祖先、父亲,再写他从小就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才开始正式写他一生所做的几件主要事情,最后得到了什么封号,留下了多少子孙等。
文言文人物传记知识点

文言文人物传记知识点文言文人物传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简洁而生动的文字记录了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品德才能等方面。
学习文言文人物传记,不仅可以了解古代的历史文化,还能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文言文人物传记的相关知识点。
一、文言文人物传记的特点1、以人物为中心人物传记的核心就是人物,作者会围绕人物的经历、思想、性格等方面展开叙述,通过具体的事件和言行来展现人物的形象和特点。
2、按时间顺序记叙通常情况下,人物传记会按照人物的生平经历,以时间先后为序进行叙述,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人物的成长轨迹和发展历程。
3、材料取舍有重点由于人物的一生经历丰富,传记作者会根据写作目的和主题,对材料进行筛选和取舍,突出表现人物的主要事迹和重要品质。
4、语言简练准确文言文本身就具有简洁、精炼的特点,在人物传记中更是如此。
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人物的形象和事件的轮廓,同时又能准确地传达出丰富的内涵。
二、文言文人物传记的结构1、开头一般会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出身等基本信息,有时还会提及人物的家族背景。
2、主体这是传记的核心部分,详细叙述人物的主要事迹,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道德等方面的表现。
这些事迹往往按照时间顺序或者重要程度依次展开。
3、结尾通常会对人物的一生进行总结评价,或者交代人物的结局和身后之事。
三、文言文人物传记常见的表达方式1、记叙这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通过叙述人物的经历和事件来展现其生平。
2、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以增强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和立体感。
3、议论作者在叙述过程中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对人物的品德、才能进行褒贬,从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4、抒情通过抒发对人物的敬仰、同情等情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四、文言文人物传记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1、重点字词(1)官职名称:如“丞相”“尚书”“侍郎”“刺史”等。
(2)人物称谓:如“吾”“汝”“其”“之”等。
文言文人物传记

文言文人物传记【实用版】目录1.文言文人物传记的概述2.文言文人物传记的特点3.文言文人物传记的价值4.举例说明文言文人物传记正文文言文人物传记,是对于中国古代文人生活、思想、作品以及成就等方面的记载。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人物传记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不仅记录了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
文言文人物传记作为其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首先,文言文人物传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语言形式,采用文言文写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二是内容上,主要以人物生平为主线,穿插人物的思想、作品、成就等内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三是结构上,传记一般分为传、谱、表、志、书、篇等,形式多样。
四是风格上,文言文人物传记追求真实、客观、公正,以史为鉴,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其次,文言文人物传记具有很高的价值。
一方面,它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感受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从而更好地认识历史。
另一方面,通过研究文言文人物传记,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对于我们认识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文言文人物传记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
举例来说,《史记》是一部典型的文言文人物传记。
它记载了上古至汉代的许多历史人物,如黄帝、尧舜、孔子等,以及他们的生平事迹、思想、作品、成就等。
通过阅读《史记》,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人物的真实面貌,感受他们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
总之,文言文人物传记是一种具有独特特点和价值的文学形式。
它不仅记录了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
如何读懂人物传记类文言文

• 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
一、人物
读懂文言文原则一:不丢“人”。 1、人各有字。 2、初见全名全姓。 3、再见有名无姓。 4、共有几个人。
5、人物之间的关系。
二、官职
原则二:要了解事件,必须要了解人物官职。
1、找地名:官职有时用地名命名。 2、找官职变动的词语。
③、人物评价。(多在文章结尾,部分穿插于全 文中。
传记类文本的四大读点
• (1)人物;传记人物为谁?哪一个朝代?还涉 及哪些人?(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 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 (2)事件;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孝义?勤 学?清廉?爱民?抗上?等等,一共写了多少件事?
• (3)官职;此类文本的人物多是官员。要搞清 楚他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
画出来,各层意思之间可以用竖线断开。“重要信息”主要指传 主的人生经历及评价等;“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主要指文 中的一些名词术语,如人名、地名、官职名、官府宫廷名、科举 考试和官职升降专用术语等。
• (3)跨“难”阅读时难免会碰到一些一下子理解不出的词语和 句子。这时候不要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先“跨”过去,一般不要 在个别词句上多作推敲,以免浪费时间。可能读到后面再返回来 看就迎刃而解了,也有可能文后有注释,还有可能题目中有启示, 或者命题回避了这一难点。
• (5)道光五年,调江苏,成功开通海运;选择 贤能之人治水;治理南漕水利。
• (6)道光十九年逝世。
• 品格:“实心任事,不避嫌怨”。见义勇为,胸 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
三、再读文章,完成答题
• 1、语言题:依照全文意思,确定字词 的文中意,结合句型规律做好句子的 翻译;
人物传记类 冯 文言文

料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与官职、法律有 关的内容。 (2)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般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 (3)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400字左右,文 后有一定量的注释。注释往往给阅读提供一 定的信息,有时是重要的信息。 (4)涉及到的实词和虚词及考题中的例句 越来越贴近教材。
(1)文章写的是什么人?
(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 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做了什么事? (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 有时候写了几件事。) (3)这个人怎么样? (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 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4)是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思
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 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 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 思是什么等。 (5)是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这两项 内容虽然现在的高考命题很少涉及, 但对它们有个粗略了解,可以帮助理 解文本内容。
36.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37.表拜访的:造、过、访、谒、顾 38.表告别的:辞、别、谢 39.表暗中的:阴、间、密
4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结、履、印、
绶、冠、冕、巾、弁(biàn官帽) 、弱 冠(泛指男子20岁)、笄礼(女子成人 礼)、免冠、带 4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 庑、屋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
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 辩、问、谢、诘、诉、咨(谘)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 谤、谏、 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 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29.表害怕:畏、惧、惮、骇、患、遽 30.表揭发的:劾、讦、揭
42.跟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
溉、涝、旱、堰、芜秽 43.跟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 稼穑、耕耘、稔、熟、刈、籴dí 、粜tiào 、廪、 禀、荒、欠收、 44.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佚、 45.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 蔬、果、脂膏 46.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47.表容器的:石、斛、觞、樽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人物类文言文阅读重点突破

人物类文言文阅读重点突破近年来,浙江中考文言文阅读的体裁和内容变得更加多元化,但人物类文言文依然常见。
人物类文言文通常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如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
这些人物的言行、事迹、性格、思想、情感等都可以成为考点。
人物类文言文可以分为人物传记和趣闻轶事两类。
1.人物传记是介绍人物的生平、典型事件、贡献功绩、性格品质、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文章,目的是为了记录和传承优秀人物的事迹和精神。
在人物传记中,可以了解到历史上的名人如何在各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思想价值观。
例如,《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和《诸葛亮传》分别介绍了项羽和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品质。
2.趣闻轶事则是以讲述有趣的故事为主要内容,通常涉及到历史人物的日常生活、言行举止、趣闻趣事等方面。
例如,《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故事,展现了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世说新语》中的“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故事,展现了魏晋名士的自由奔放和率真自然的人生态度。
无论是人物传记还是趣闻轶事,都展现了人物的多个方面,如立志、治学、仕途、政绩、谋略、才能、情感、情操、品行、美德等。
考试的时候,需要通过对于这些方面的分析和理解,全面地了解历史人物的形象。
☆人物类文言文阅读方法1.分析标题。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从标题可以推测,邹忌应该是一个勇于进谏、善于进谏的贤臣形象。
2.梳理文本。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结构比较相似,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姓名→家境→成长经历→官职→典型事件→评价”的大致思路对文章脉络进行梳理。
趣闻轶事类文言文,如果是以陈述性语言讲述故事的,需要找到事情的因果,从而分析事件之中的人物形象。
如果是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描述的,则要关注人物说话的方式、内容,以此推断人物的性格、情感、精神品质。
3.提取关键词句,从正面和侧面展开分析。
阅读人物类文言文,需要重点关注人物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同时,选文的开头、结尾,或者叙事之后,总有些关键词句,提示了人物的形象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步 整体阅读,把握大意 1.先粗读选文和后面的题目,对文章有个大致的了解。 2.阅读文段,①画出人名、地点、时间、事件,然后总结出谁做了
什么事、事件经过与前因后果。 ②画出文中重要的词、句,并在文中做好批注。注意:决不在一 些地名、官名、生难字上纠缠。 ③画出文中评议性词句,揣摩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把握人物 的性格和精神品质。 3.写出内容提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略)
[注意该节的时间词及表现杨维岳行为的词语,可以看出其毁家纾难 的精神。]
崇.祯.十.七.年.,上崩于煤山。维岳闻之,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 寝食。未.一.岁.,北兵渡江,京师溃,而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 城破死之。维岳泣曰:“国家养士三百年,以身殉国,奈何独一史 公!”于是设史公主②,为文祭之而哭于庭。家人进粥食,麾之去; 平日好饮酒,亦却之。曰:“今值国事如此,饮食能下咽乎?”居. 三.日.,北兵至,下令剃发,维岳不肯。人谓先生:“曷避诸?”维 岳曰:“避将何之?吾死耳!吾死耳!”其子对之泣,维岳曰:“小 子!吾生平读书何事?一旦苟全幸生,吾义不为,吾今得死所矣, 小子何泣焉?”人有来劝慰,偃卧唯唯而已。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 志。凡.不.食.七.日.,气息仅存。亲属人来观者益众,忽张目视其子曰: “前日见志之语,慎毋以示世也。”顷.之.遂.卒.,年五十六。闻者莫 不为之流涕,私谥为文烈公。 [该节内容较丰富,关注文中时间词,可知内容的起讫顺序。 该节要特别注意杨维岳的语言。]
(6)常在文首介绍人物籍贯、字号、 家世、官职以及主要性格特点。
(7)惯常出现一些词语:朝代名、地名、 官职名、庙号、谥号、 重要典籍。
(8)古人用语习惯:称人一般只称“名”
三、阅读方法指导
(1)通读圈点 通读文言文材料时,不留下阅读的痕迹 ,不利于提高阅读效率。
(2)暂时“遗忘”法 不要在个别词句上多作推敲,以免浪费 时间 。
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①中,并
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 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诫其子曰:“田事听 此奴,必与同食。”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 汝阴侯滕公。
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因谓滕公曰:“季布何大 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 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 也?”曰:“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 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 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
崇.祯.中.,陕西盗起,都御史史可法巡抚淮扬。维岳曰:“此当 代伟人也,不可以不见。”乃徒步诣△ 军门往谒△ 。居.无.何.,寇益急,
诏天下勤王。时可法已拜南京兵部尚书,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 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赀救国。维岳捧檄泣曰:“国事如此,吾何
△△△
以家为!”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 △
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
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 墓②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心知朱 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果
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
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 ,上拜为郎中。
太史公曰:以项羽之气,而季布以勇显于 楚,身屦军搴旗者数矣,可谓壮士。然至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戮,为人奴而不死,何其下也!彼必自负其材 ,故受辱而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终为 汉名将。贤者诚重其死。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 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复之耳。
呜呼!三代以来,变故多矣,为人臣者,往往身为大官不能为 国死,而布衣、诸生又以死非吾事,则是无一人死也,君臣之义几 何而不绝也哉!
(选自《南山集》,有删节) [传末评论性语言,表明作者对杨维岳守君臣之义、民族大义精神的 赞美。可参照第 2 题选项 D。] 【注】 ①文文山:文天祥,号文山。②主:死者的牌位。
(3)借题解文 信息筛选题的三个正确选项对于整体把 握文意的“提示”。
四、阅读实例引导
某初从文,三年不中;后 习武,校场发一矢,中鼓吏, 逐之出;遂学医,有所成。自 撰一良方,服之,卒。
季布列传
《史记》
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
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 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 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季 布许之。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
二、根据传记特点去阅读
(1)所选材料以人物传记为主,帝王将相、清 官廉吏、良母孝子、义士隐士、贩夫走卒、 佞臣酷吏均有涉及。
(2)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弘 扬正义,贬斥邪恶。
(3)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4)篇幅较短,400字左右,文后的注释提供 了一定的信息。
(5)涉及到的实词和虚词及考题中的例句越来 越贴近教材。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注]①广柳车:当时运输用的大牛车,一说是装棺柩的丧车。②
伍子胥鞭荆平王之墓:伍子胥之父伍奢、兄伍尚为楚平王所 杀,伍子胥逃亡吴国。后伍子胥帮助吴王阖闾夺得王位,辅 佐阖闾率领吴军攻破楚国郢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出其尸 ,鞭之三百,以报私仇。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季布在项羽手下时,曾多次使汉王处于困境。 B.季布藏匿于濮阳周家,周氏为救季布而自杀。 C.朱家以子胥鞭尸的典故来说明胸襟的重要性。 D.“摧刚为柔”指季布肯于适应情势,能屈能伸。
阅读实例导引
杨维岳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戴名世 杨维岳,庐州巢县人也。生而孝谨,好读书,毅然自守以正。 尝以文见知于郡守。一日往谒,适富民有犯法者,守教维岳为之代 请,可得金数百。维岳谢曰:“犯罪自有公法。使此人不当罪,而 维岳受其金,则不祥;使此人当罪,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 公法也。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郡守由 是益敬重之。尝读书至忠孝大节,往往三复流涕。慕文文山①之为人 也,画像祀之。 [“孝谨”“毅然自守以正”交代了传主的精神品质。 “忠孝大节”也是对传主核心品质的揭示。 这一节主要叙述了杨维岳不贪金钱,坚守节操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