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同步学典(1)沁园春长沙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后作业1 沁园春·长沙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课后作业(一)沁园春·长沙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ɡě)橘.子洲(jǘ)湘.江(xiānɡ)遒.劲(qiú)B.惆怅.(chànɡ)寥.廓(liáo)沁.园春(jìn)携.来(xié)C.漫.江(màn) 挥斥.(chì)峥.嵘(zēnɡ) 百侣.(lǚ)D.稠.密(chóu)脂膏.(ɡāo)遏.制(è)沉.浮(chén)[解析]A.“橘”应读“jú”;B。
“沁”应读“qìn";C.“峥”应读“zhēnɡ"。
[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迷惘干瘪蜗行簇新B.耕耘遗憾眷属暄响C.魅惑暴虐憩息渺远D.崎岖稠密珊瑚疲惫[解析]B项,应为“喧响”。
[答案] B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东方红1949》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那段观众们早已看熟了的历史,带着观众们重新回忆了那段红色的峥嵘岁月....,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B.恰同学少年,我们需要树立远大志向,在风华正茂....时,勤学苦练,修学储能,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C.他们敢闯新路、敢为人先,始终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中流击水....、乘风破浪,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D.1月18日,前往市司法局的报名者不绝如缕....。
有关负责人强调,已经在网上报名的同志,仍须现场报名确认。
[解析]“不绝如缕”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用来指人。
[答案] D4.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B.中国斥资约180亿美元来处理长期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采取包括限制上百万辆汽车上路、改造数千台燃煤锅炉在内的多项措施,为世博会打造了一个更清洁的上海。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 1.1《沁园春 长沙》同步练习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1.1《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A.廖廓.(kuò)分.外(fèn)浪遏.飞舟(è)挥斥方遒.(qiú)B.沁.园春(qìn)百舸.(gě)峥.嵘(zhēng)风华正茂.(mào)C.岁月稠.(chóu)苍.茫(cāng)百侣.(lǚ)橘.子洲头(jú)D.怅.寥廓(chàng)颓圮.(qǐ)沉浮.(fú)激昂慷.慨(kāng)2.“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3.对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A.“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借代的修辞手法。
江山代国家;激扬文字代评论国家大事,激浊扬清的文章。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反问和拟人。
D.“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是对偶和借喻。
4.对《沁园春·长沙》中的语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层林尽染”是说山上一层层的枫树叶经霜变红,象是染过一样。
B.“万类霜天竞自由”是说一切生物都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说,读书人最讲意气,非常豪爽。
挥洒自如,一点都不吝惜。
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说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
5.下列诗句节拍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B.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二、默写6.名言名句默写(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必修1语文同步练习(名师解析)

第1课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沁.(qìnɡ)园春顷.(qǐnɡ)刻寥.(liáo)廓峥.(zhēnɡ)嵘B.百舸.(ɡé) 遒.(qiú)劲惆怅.(chànɡ) 挥斥.(chì)C.拘泥.(ní) 百侣.(lǚ)橘.(jú)子诡谲.(jué)D.浪遏.(è) 竭.(jié)尽碣.(jié)石拜谒.(yè)【解析】A项“沁”读“qìn”,B项“舸”读“ɡě”,C项“泥”读“nì”。
【答案】 D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层林尽.染尽.善尽美尽.管尽.情B.鹰.击长空义愤填膺.赝.品梦魇.C.激.扬文字疾.风劲草波及.即.席D.峥.嵘岁月铮.铮铁骨狰.狞争.执【解析】D项均读“zhēnɡ”;A项中“尽管”中“尽”读“jǐn”;B项“赝”读“yàn”,“魇”读“yǎn”;C项“激”读“jī”,其余读“jí”。
【答案】 D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橘子州头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侣曾游B.鱼翔浅底风华正茂激扬文字中流砥柱C.封候之赏书生意气谁主沉浮略输文采D.一代天骄顿失滔滔原弛蜡象高爵厚禄【解析】A项州—洲,C项候—侯,D项弛—驰。
【答案】 B4.从修辞角度看,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句是() A.指点江山,激扬文字B.粪土当年万户侯C.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解析】A、B、C三项为借代,D项为比喻。
【答案】 D5.下面选项全都是词牌名的一项是()①渔家傲②甘蔗林——青纱帐③如梦令④西江月⑤梅岭三章⑥忆江南⑦渔歌子⑧凉州词⑨敕勒川⑩清平乐A.①③④⑥B.②③⑦⑩C .①②④⑤D .⑤⑥⑧⑨【解析】 ②是郭小川诗歌的题目,⑤是陈毅七言律诗,⑧是唐诗,⑨是乐府民歌,用排除法。
第一单元1 《沁园春-长沙 》同步练习(部分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1 《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部分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人教版高一上语文1沁园春·长沙一课一练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百舸争流怅寥廓挥斥方遒浪遏飞舟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子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透,百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底,万类霜天自由。
怅_____________,问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岁月_________________。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书生意气,挥斥方_________________。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当年万户_________________。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飞?识记下列名句,并口头创设运用这些名句的语境。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 “看"字统领的语句主要有_____________,这些语句为读者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类意象。
(2) 词的下阕的统领字是“”,该字主要统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这几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塑造形象。
(3) 阅读以下关于“秋"的诗句,比较它们和《沁园春·长沙》中的秋景有何不同。
(1)红藕香残玉簟秋。
(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3)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的赏析,分析不当的项是A.词的上阕景中寓情。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作者火热的革命情怀。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B.词的下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
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可以说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图画。
1《沁园春 长沙》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沉浮.(fú)遒劲.(jìn)萧.瑟(xiāo) 橘.子洲(jú)B.峥.嵘(zhēng) 磅礴.(bó)愁.怅(chóu) 沁.园春(qìn)C.沧.茫(cāng) 遏.制(è)逶.迤(wěi) 岁月稠.(chóu)D.百舸.(gě) 碣.石(jié)寥廓.(kuò) 竞.自由(jìng)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漫.江碧透(遍布) 怅.寥廓(惆怅) 谁主.沉浮(主宰)B.峥嵘..方遒(纵放、奔放) ..岁月(不平凡) 鹰击.长空(搏击) 挥斥C.百舸.争流(船只) 万类霜天..(冬天) 中流击水..(游泳)D.风华..意气(同学们) ..正茂(青春年华)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 书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毛泽东诗词以崇高的革命感情、遒劲的创造力量,形成了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和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
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熏陶并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理想主义者,他在诗词中①地讴歌革命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
《七律·长征》就是其中的典范作品,这首诗不仅写出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②,而且把红军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抒写到了极致,可以称为千古绝唱。
毛泽东诗词中讴歌革命理想、战胜困难的勇气的警句③,如“不到长城非好汉”“敢教日月换新天”“独有英雄驱虎豹”等,这些警句就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
毛泽东诗词不仅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而且还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其诗词中的美是对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美的概括与升华,如《沁园春·长沙》。
他表现美的重要特点是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刻画④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社会美,抒发了一代伟人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豪情壮志。
2019-2020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学典:(1) 沁园春·长沙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学典(1)沁园春·长沙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毛泽东诗词以崇高的革命感情、遒劲的创造力量,形成了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和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
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熏陶并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理想主义者,他在诗词中不遗余力地讴歌革命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
《七律·长征》就是其中的典范作品。
这首诗不仅写出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千难万险,而且把红军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抒写到了极致,可以称为千古绝唱。
毛泽东诗词中讴歌革命理想、战胜困难的勇气的警句比比皆是,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等。
( ),创造奇迹。
此外,毛泽东诗词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
其诗词中的美是对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美的概括与升华。
他表现美的重要特点是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地刻画自然形象表现社会美,如《沁园春·长沙》中“击长空”的鹰、“翔浅底”的鱼等。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熏陶并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B.在漫长的岁月里,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熏陶并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C.在漫长的岁月里,因为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吸引并熏陶了一代又—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D.在漫长的岁月里,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吸引并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杨二嫂曾经整日坐在豆腐店里,被称为“豆腐西施”。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百舸.孟轲.沉疴.枝柯.B. 怅.惘蚊帐.苌.弘伥.鬼C. 峥.嵘狰.狞挣.扎风筝.D. 寥廓.城郭.敦.厚淳.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
题中A项,“舸”读“ɡě”,其余都读“kē”;B项,读音依次为“chànɡ”“zhànɡ”“chánɡ”“chānɡ”;C项,都读“zhēnɡ”;D项,读音依次为“kuò”“ɡuō”“dūn”“chún”。
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挥斥..(力量)方遒怅.(失意)寥廓漫.(满)江B. 浪遏.(阻止)飞舟主.(主宰)沉浮鹰击.(搏击)长空C.百侣.(同伴) 激扬...(地位很高的人)..(激浊扬清) 万户侯D. 击水..(不平凡) 岁月稠.(多)..(击打水) 峥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重点考核文中的词语的含义,注意结合句子内容作答,题中A项,“挥斥”的意思是“奔放”。
“怅”在这里表达由深思而引发的激昂慷慨的心绪。
C项,“万户侯”在本词中指大军阀、大官僚。
D项,“击水”的意思是“游泳”。
二、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家讲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__________。
丙申新春,《中国诗词大会》也以__________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即使如今浸淫于网络语汇,仍__________。
这也是现在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古诗的原因。
《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含答案)

沁园春·长沙教学准备学情分析《沁园春长沙》是高中语文的第一篇课文,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整首词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已任,敢于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上阙描绘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下阙回忆往昔青年革命岁月,表现诗人毛泽东和一群志同道合的革命青年为了改造旧中国而英勇无畏壮志豪情。
形象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设问——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已任、敢于改造旧世界的有志青年。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所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单元,须担负起培养学生对诗词等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的重任。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歌丰富的感情。
通过诗歌的语言,体会、理解诗中生动、鲜明的意象与意境,领悟诗的主旨。
教学工具这篇课文同时也是学生进入高中以后的第一堂“正式”的语文课,在这以前,我们虽然已经对高中语文的编排体系、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和高考语文的一些特点给学生讲解过,学生已初步明白了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些要求,可能对高中语文有了一定的新鲜感和较浓的兴趣,但这毕竟是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所接触的第一课,所以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高中语文的信心,是这篇课文的关键所在。
初中时,学生学过《沁园春雪》,所以对作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知道毛泽东不仅是军事家、政治家,共和国的缔造者,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
对毛泽东的诗词名句耳熟能详,且有一定的认知。
本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基础较好,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强,有部分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善于表现自己。
可以创设合作学习的活动,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体验成就感。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以读带悟,领会诗境诗意。
2.体会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感悟一代伟人毛泽东视天下为己任的革命情怀和爱国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长沙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毛泽东诗词以崇高的革命感情、遒劲的创造力量,形成了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和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
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熏陶并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理想主义者,他在诗词中不遗余力地讴歌革命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
《七律·长征》就是其中的典范作品。
这首诗不仅写出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千难万险,而且把红军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抒写到了极致,可以称为千古绝唱。
毛泽东诗词中讴歌革命理想、战胜困难的勇气的警句比比皆是,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等。
( ),创造奇迹。
此外,毛泽东诗词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
其诗词中的美是对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美的概括与升华。
他表现美的重要特点是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地刻画自然形象表现社会美,如《沁园春·长沙》中“击长空”的鹰、“翔浅底”的鱼等。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熏陶并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B.在漫长的岁月里,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熏陶并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C.在漫长的岁月里,因为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吸引并熏陶了一代又—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D.在漫长的岁月里,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吸引并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杨二嫂曾经整日坐在豆腐店里,被称为“豆腐西施”。
B.“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是辛弃疾郁郁不得志的悲凉慨叹。
C.开原“7·3”龙卷风灾害共造成6人死亡、190余人受伤。
D.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警句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就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B.这些警句就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C.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就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的,就是这些警句D.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的就是这些警句,它们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2、阅读下面的句子,将句子补充完整。
《沁园春长沙》(1)毛泽东在《泌园春长沙》中,面对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不禁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2)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漫江碧透,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鱼翔浅底,__________。
(4)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旧地重游,引起对往昔不平凡生活回忆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某校学生会给各班下发的通知的片段,其中有四处口语不得体,一处敬辞使用不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校学生会定于10月18日下午4点,在报告厅举办“走进孟子”读书交流会,到时在孟子研究领城享有很大声誉的杨玉清教将莅临指导,并向各班敬赠其最新研究著作。
请各班推荐两名发言的同学,并告诉他们千万按时到会。
①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②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③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④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⑤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4、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5、根据下面的文字和图片,补写下面诗歌中的空缺处。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毛泽东的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词,即使是长征路上, 仍然忘不了用诗篇记载艰苦的岁月,激励红军勇往直前。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用诗词展示沸腾的生活。
诗人毛泽东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①____________________常于马背构思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战地黄花②__________成了最美的意象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屈指教算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轻易不朗诵③____________________便成了世界的诗眼嘹亮了东方6、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题目。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两首词都写到了梅花的生存环境,从词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分析这些描写表现了梅花的哪些特点。
陆词: _____________,表现了梅花____________的特点。
毛词:______________,表现了梅花____________的特点。
2.毛泽东说他的咏梅词是“反其意而用之”(“其”指陆词),请简析“反其意”指哪些方面。
3.找出最能显示出两位调人情感的同句,并分析其分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境界。
7、外家①南寺元好问②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庭风露觉秋偏。
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残阳更乱蝉。
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
白头来往人间遍,依旧僧窗借榻眠。
【注】①外家:诗人自幼过继给叔父,“外家”当指叔母张氏的娘家。
②元好问:金末元初诗人,金亡不仕。
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春,诗人因汴京守将叛变而沦为亡国奴,被蒙古监管。
直到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他才返回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
此诗作于回乡不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高岸移深谷”写虚景,既比喻世事发生了巨大变化,暗指国破家亡,又与眼前的实景相映衬,虚实结合,更增悲壮之情。
B.诗歌的前两联寓情于景,情景相生。
诗人选取“秋梧”“风露”“残阳”“乱蝉”等萧瑟、肃杀的意象,准确而有力地渲染了悲秋的氛围。
C.诗的后四句侧重叙事,一方面于沉痛中有甜蜜的回忆作为调剂,另一方面与寻梨觅栗的儿时欢乐相对照,抚今忆昔,无限感伤。
D.“去国”即故国,指已覆灭的金朝。
诗人饱经丧乱, 回到故乡,因眼前景物勾起儿时回忆,表达了想要建功立业的愿望。
E.这首诗所抒写的主要是一种身世之感,但由于诗人的遭遇与金朝的亡国有密切关系,诗中把个人身世放在世事沧桑的大背景下展开,显得深沉广阔,而不是一般的忧生叹老。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1.D 2.B 3.B解析:1.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滥用介词使主语残缺,应删除“由于”;二是“熏陶并吸引”语序不当,应调整为“吸引并熏陶”。
A、B两项没有改正第二处错误,C项滥用介词“因为”导致主语残缺,只有D项没有语病。
2.B项与题干中说的引号都标示直接引用。
A项,引号的作用是标示特定称谓。
C项,引号的作用是标明带月、日的事件。
D项,引号的作用是标示反语。
3.括号前面列举了毛泽东诗词中讴歌革命理想、战胜困难的勇气的警句,经过分析可知,括号里的内容表述的应是这些警句的作用,因此所填语句的主语为“这些警句”,据此排除C、D两项。
由括号后的“创造奇迹”可知,“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应放在后面与之相连。
据此排除A项。
2答案及解析:答案:(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层林尽染;百舸争流(3)鹰击长空;万类霜天竞自由(4)书生意气;挥斥方遒(5)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解析:3答案及解析:答案:①“到时”改为“届时”;②“很大”改为“极高”;③“敬赠”改为“赠送”;④“告诉”改为“告知”;⑤“千万”改为“务必”。
解析:“到时”“很大”“告诉”“千万”语言表达口语化,不符合正式通知应用书面语体的要求。
“敬赠”为敬辞,用于自己赠送东西给别人。
此处用于他人,不得体。
4答案及解析:答案:本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开设旗袍、围棋、国画三个讲座,并开展三项活动:利用体育课体验太极拳,利用手工课体验中国结和剪纸艺术,年终举行太极拳表演和作品展示。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的能力。
解答本题可以分两步:第一步,按照构思框架的结构分层;第二步,表述各层次的具体内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活动”也分为两个层次。
分析构思框架图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体验”计划分为两个层次,即“讲座”和“活动”;“讲座”主要涉及旗袍、围棋、国画三个方面的内容;“活动”主要涉及“体育课”的“太极拳”、“手工课”的“中国结”“剪纸”,同时这些活动还要在年终时进行表演、展示。
5答案及解析:答案:(示例)①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②如血残阳③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解析:解答此类试题,要充分利用试题的提示,调动知识储备来作答。
如①处,提示中有“长征路上”(二万五千里长征);②处取自《忆秦娥•娄山关》,原诗句有“苍山如海,残阳如血”;③处参照上下语境,由“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可知此处“朗诵”的不是诗句,而是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句。
6答案及解析:答案:1.陆词:驿外、断桥边、黄昏、风和雨;遗世独立、寂寞、孤独毛词:飞雪、悬崖、百丈冰;坚强不屈、以苦为乐2.首先是立意反其意。
陆词借梅抒发受压抑之苦情,表达遭打击而坚贞不渝之志;毛词却是借梅抒发斗风雪迎春到的战斗豪情,表达无私奉献不居功、愿与民同乐之志。
其次,在梅所处环境、志趣和全词的格调上,均“反其意而用之”。
3.陆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寂寞、孤独、苦闷。
毛词: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乐观自信、胸襟博大。
解析:1.分别从两首词中找到描写梅花生存环境的词句,提炼出关键词语,然后从中概括表现了梅花的什么特点。
2. “反其意”主要是从对“梅”这一意象的立意角度而言的。
陆词中,梅花是孤高、寂寞的意象,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典型;毛词中,梅花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乐观、豁达、进取者的代表。
分析作答时,要抓住关键词句,从其含意切入。
3.解题时要从作品中抒情、议论句入手。
陆词中“零落”两句是抒情句,是对梅花遭遇的叹息;毛词中“待到”两句也是抒情句,表现梅花的品质。
在正确理解表现词人观点态度的句子后,分析句子含意,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