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防治
cinv宣教手册

cinv宣教手册CINV(化学性治疗诱发恶心和呕吐)是一种常见的副作用,许多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治疗期间经历。
恶心和呕吐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可能导致治疗的中断或放弃。
因此,控制CINV对于促进患者良好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成功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患者和他们的家庭对CINV有更好的认识和处理,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1. CINV的定义和常见类型:介绍CINV的概念,包括化疗诱发的恶心和呕吐的不同类型,如急性和延迟性。
2. CINV的发病机制:解释CINV发生的生理和药理机制,包括化疗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影响。
3. CINV的影响:讨论CINV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交方面的影响,包括质量生活的恶化、焦虑和抑郁的增加以及与他人的交往困难。
4. CINV的评估:介绍评估CINV的常用方法和工具,如面部评分量表(MFS)和自我报告问卷(NCCN恶心和呕吐评估工具)。
5. 预防CINV的策略:介绍预防CINV的主要策略,包括使用恶心和呕吐的潜在风险高的药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使用多种抗恶心和呕吐药物的组合。
6. CINV的管理:讨论管理CINV的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如放松技术、行为疗法和饮食调整,以及药物治疗,如5-HT3受体拮抗剂、神经节苷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其他辅助药物的使用。
7. CINV的预后:讨论CINV的预后和短期和长期结果,包括不同治疗方法对CINV控制的成功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8. CINV的护理:提供在日常生活中处理CINV的实用建议和方法,包括饮食、锻炼、药物副作用管理和应对技巧。
9. 支持和资源:介绍患者在面对CINV时可以获得的支持和资源,如癌症支持组织、社区课程和在线论坛。
10.患者故事:分享一些患者的故事和经验,以帮助其他患者和家庭感到理解和鼓舞。
通过提供这些相关参考内容,CINV宣教手册可以帮助患者和家人更好地理解和处理CINV,并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支持,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治疗结果。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治疗

NCCN antiemesis 2019 V1
• 患者女,45岁,卵巢癌术后辅助化疗中, 方案为紫杉醇脂质体175mg/m2+卡铂 AUC=4.5。患者不饮酒,平素容易晕车, 妊娠期曾发生较为严重的呕吐,对化疗可 能产生恶心呕吐十分担忧。 • 1. 她有多大的可能性会出现呕吐? 高致吐方案,90%以上发生率 • 2. 如何能让她不呕吐? • 三联或者四联止吐药预防
高致吐风险 中致吐风险
卡铂AUC<4 奥沙利铂 伊立替康 环磷酰胺≤1.5g/m2 多柔比星<60mg/m2 异环磷酰胺<2g/m2
多西他赛
紫杉醇
致吐等级(2019
NCCN)吉西他滨 培美曲塞
依托泊苷
5-FU
低致吐风险
轻微致吐风险
很多靶向药物
• 患者女,45岁,卵巢癌术后辅助化疗中, 方案为紫杉醇脂质体175mg/m2+卡铂 AUC=4.5。患者不饮酒,平素容易晕车, 妊娠期曾发生较为严重的呕吐,对化疗可 能产生恶心呕吐十分担忧。 • 1. 她有多大的可能性会出现呕吐? 高致吐方案,患者因素中高危因素很 多,极大可能呕吐 • 2. 如何能让她不呕吐?
知己知彼——CINV的发生机制
NK1受体 拮抗剂
中枢通路主要与迟发 性CINV有关(大脑)
外周通路主要与急性 CINV有关(胃肠道)
5-HT3受体拮抗剂
中枢通路 化疗药物→ CTZ →呕吐中枢 p物质结合NK-1受体
外周通路 化疗药物→消化道黏膜刺激 和损伤→迷走神经→CTZ → 呕吐中枢 5-HT3结合5-HT3受体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 CINV(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 是指由化疗药物引起或与化疗药物相关的恶心[以反胃和(或)
2022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防治指南要点

2022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防治指南要点1范围本指南给出了化疗所致恶心呕的概述、评估、处理和常用止吐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等内容。
本指南适用于医疗机构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预防与治疗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缩略语5 概述5.1 CINV的分类按照发生时间及治疗效果,CINV通常可分为急性、延迟性、预期性、爆发性及难治性5种类型。
急性恶心呕吐发生在给予化疗药物24h内,一般为给药后的数分钟至数小时,并在给药后5~6h到达高峰,但多在24h内缓解。
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在给予化疗药物24h之后,用药后48~72h达到最高峰,可持续6~7d。
预期性恶心呕吐是指患者在前一次化疗时经历了难以控制的CINV,在下一次化疗开始之前即发生的恶心呕吐。
爆发性恶心呕吐是指即使充分使用了预防恶心呕吐的药物,仍出现的恶心呕吐和(或)需要进行解救性止吐治疗。
可以发生在给予化疗药物后的任何时间段。
难治性恶心呕吐是指以往的化疗周期中使预防性和(或)解救性止吐治疗失败,而在后续化疗周期中仍然出现的恶心呕吐。
5.2 CINV的病理生理机制5.3 临床常用止吐药物目前使用的预防呕吐的药物包括5-HT3RA、NK-1RA、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糖皮质激素等。
6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风险评估推荐意见:(1)止吐药物的选择应基于化疗方案的致吐风险和既往止吐药物的用药经验,并充分考虑患者相关的危险因素。
最佳实践声明(BPS)(2)推荐可以使用DRAnitsAris评分系统来个体化预测患者CINV的发生风险。
(C类推荐,4级证据)(3)注意可能导致或者加重肿瘤患者恶心呕吐的其他影响因素,如: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前庭功能障碍;脑转移电解质紊乱:高钙血症、高血糖、低钠血症等;尿毒症;与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肿瘤、化疗(如长春新碱)或者其他因素如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心理因素:焦虑、预期性恶心/吐等。
(BPS)(4)注CINV风险的再评估:在进行下一周期治疗前,应重新评估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化疗目标是非治愈性的,处理难治性呕吐时可考虑调整化疗方案。
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治疗

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治疗化疗就是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手段之一,然而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CINV)不良反应日渐普遍且严重,已成为临床不得不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如果控制不理想、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通、降低治疗的依从性。
化疗患者出现CINV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化疗药物成分、性别(女性)、年龄(低于50岁)及恶白或呕吐史。
对CINV的药物预防与治疙肿瘤支持治疗多国协作组织(MASCC)2008年3月更新了有关指南。
化疗药物按使用后发生呕吐的频次分成高、中、低与极低致吐风险四类。
其中单次静脉给药二如顺铂、氮芥与环磷酰胺(≥1500mg/m2等发生呕吐频次>90%,为高致吐化疗药物:奥沙利铂、阿糖胞苷(>1mg/m2),卡铂、异环磷R胺、环确跌腰与慈环类药物发生呕吐频次在30%-90%,为中致吐化疗药物;紫杉类、依托泊苷、甲氨蝶呤等及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发生致吐频次在10%一30%,为低致吐化疗药物。
长春碱类、百消安、氟达拉滨致吐频次<10%.为极低致吐化疗药物。
口服抗肿瘤药物也有相应的分类。
临床依据恶心呕吐出现的时间与化疗药物使用时间的关系,将CINV分为急性、延迟性与预期性三类。
急性CINV就是指发生于接受化疗药物后24小时内所出现的恶心与(或)呕吐;延迟性CINV就是指接受化疗药物24—120小时间出现的恶心与(或)呕吐;预期性ClNV就是指发生于化疗前或化疗给药同时,系条件反射所致.常见于既往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症状控制不佳者。
根据预防与治疗CINV的疗效,临床目前有:较高治疗指数药物、较低治疗指数药物与辅助药物三大类药物。
1、较高治疗指数药物1.1地塞米松糖皮质激素用于预防CINV时有很高的治疗指数,就是最常用的止吐药之一。
单剂量应用适合于接受低致吐风险药物化疗者,与5-HT3受体阻断剂与阿瑞吡坦三药联用对接受高、中致吐风险化疗者的急性呕吐具有独特疗效。
地塞米松预防迟发性ClNV的疗效也已获得了临床研究证实。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2014版)临床上多种抗肿瘤治疗都可以引起恶心呕吐,其中以化疗引起的最为常见和较为严重,其他的药物治疗(分子靶向药物和止痛药物等)、放疗以及手术等都可能引起患者恶心呕吐。
当并发肠梗阻、水电解质紊乱和脑转移等,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对患者的情感、社会和体力功能都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并可能造成代谢紊乱、营养失调、体重减轻,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感,严重时不得不终止抗肿瘤治疗。
因此,积极、合理地预防和处理肿瘤治疗相关的恶心呕吐,将为肿瘤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本文讨论化疗治疗(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机制、分类、预防和处理原则、常用的预防药物和出现恶心呕吐后的应对办法。
一、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病理生理呕吐中枢和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TZ)可能是产生恶心和呕吐的中枢机制。
除CTZ的传入信号之外,化疗药物刺激胃和近段小肠粘膜,肠嗜铬细胞释放神经递质刺激肠壁上的迷走神经和内脏神经传入纤维,将信号传入到脑干直接刺激呕吐中枢的神经核,或间接通过CTZ 启动呕吐反射。
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刺激时,前庭系统的传入信号也可以诱导呕吐。
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在呕吐形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关系最密切的神经递质为5?羟色胺(5-HT)、P物质和大麻素,其他还包括多巴胺、乙酰胆碱和组胺等。
近年来认为5-HT是在CINV,特别是急性呕吐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递质,在迷走神经传入纤维、CTZ及孤束核中均有多种5-HT受体。
P 物质属于激肽家族的调节多肽,能够结合神经激肽(NK)受体,在急性和延迟性呕吐中产生重要作用。
不同的神经递质在不同的呕吐类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存在差别。
例如顺铂化疗后8~12h的CINV主要由5-HT起介导作用,延迟性CINV则以P物质起主导作用。
化疗导致的细胞损伤以及炎症因子的释放,在延迟性CINV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故临床上常利用糖皮质激素的强大抗炎效应来防治延迟性CINV。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2014版)临床上多种抗肿瘤治疗都可以引起恶心呕吐,其中以化疗引起的最为常见和较为严重,其他的药物治疗(分子靶向药物和止痛药物等)、放疗以及手术等都可能引起患者恶心呕吐。
当并发肠梗阻、水电解质紊乱和脑转移等,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对患者的情感、社会和体力功能都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并可能造成代谢紊乱、营养失调、体重减轻,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感,严重时不得不终止抗肿瘤治疗。
因此,积极、合理地预防和处理肿瘤治疗相关的恶心呕吐,将为肿瘤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本文讨论化疗治疗(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机制、分类、预防和处理原则、常用的预防药物和出现恶心呕吐后的应对办法。
一、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病理生理呕吐中枢和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TZ)可能是产生恶心和呕吐的中枢机制。
除CTZ的传入信号之外,化疗药物刺激胃和近段小肠粘膜,肠嗜铬细胞释放神经递质刺激肠壁上的迷走神经和内脏神经传入纤维,将信号传入到脑干直接刺激呕吐中枢的神经核,或间接通过CTZ启动呕吐反射。
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刺激时,前庭系统的传入信号也可以诱导呕吐。
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在呕吐形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关系最密切的神经递质为5?羟色胺(5-HT)、P物质和大麻素,其他还包括多巴胺、乙酰胆碱和组胺等。
近年来认为5-HT是在CINV,特别是急性呕吐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递质,在迷走神经传入纤维、CTZ及孤束核中均有多种5-HT受体。
P物质属于激肽家族的调节多肽,能够结合神经激肽(NK)受体,在急性和延迟性呕吐中产生重要作用。
不同的神经递质在不同的呕吐类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存在差别。
例如顺铂化疗后8~12h的CINV主要由5-HT起介导作用,延迟性CINV则以P物质起主导作用。
化疗导致的细胞损伤以及炎症因子的释放,在延迟性CINV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故临床上常利用糖皮质激素的强大抗炎效应来防治延迟性CINV。
最新: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止吐药物的选用

最新: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止吐药物的选用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CINV)临床较常见,根据发生时间和治疗效果可分为急性QNV、延迟性QNV、预期性QNV、暴发性CINV和难治性C1NV。
目前常用止吐药物有5-HT3受体拮抗剂、NK-1受体拮抗剂、NK-1/5-HT3受体拮抗剂复方制剂、糖皮质激素、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吩口塞嗪类药物等。
C1NV常用药物一.延迟性CINV 的预防用药延迟性CINV 多发生于化疗24h 后,48-72h 达最高峰,常见于卡粕、 顺笆和意环类药物化疗时,可持续6-7d ,较急性恶心更常见,且程度更重,危险因素有既往发生C1NV 、晕动症、女性、多周期化疗、多日化疗、发生急性C1NV 等。
二.爆发性CINV的用药暴发性CINV是进行了预防性用药后仍然出现恶心呕吐,需止吐药物〃解救治疗〃,可发生于化疗药物后的任何时间段。
暴发性CINV需加强止吐,如调5-HT3受体拮抗剂的剂量、加用NK-1受体拮抗剂或奥氮平或抗焦虑药物或抑酸剂(如H2受体拮抗剂或PPI,有恶心、烧心等胃食管反流)、联合用药等。
推荐预防止吐中未使用过的不同作用机制药物辅助如奥氮平(5-1Omgqdp。
)、氟哌陡醇(0.5-2.Omgq4-6hpo/iv)、地塞米松(12mgqdpo/iv)、甲氧氯普胺(10-20mgq4-6hpo/iv)、劳拉西泮(0.5-2.Omgq6hpo/iv)、丙氯拉嗪(IOmgq6hpo/iv)、山葭若碱透皮贴剂、异丙嗪(12.5-25.0mgq4-6him/iv)、阿普嘤仑等。
三.难治性CINV的用药难治性CINV是既往化疗周期中使用预防性和/或解救性止吐药物失败,而后续化疗周期中仍出现的恶心呕吐(需除外预期性呕吐)。
可参照爆发性CINV的用药。
推荐额外加用一种不同机制的止吐药物。
如预防止吐中未使用奥氮平,优先推荐其治疗;如已使用过奥氮平,推荐甲氧氯普胺、糖皮质激素、山苴若碱透皮贴剂、氟哌陡醇、劳拉西泮治疗。
CINV防治重要性ppt演示课件

.
1
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参考
1 2 3
CINV的止吐治疗现状 NK-1受体拮抗剂在CINV调控中的重要地位 阿瑞匹坦三联止吐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
.
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参考
恶心呕吐的临床分级
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通用标准第4.0版,对恶心呕吐进行分级 分级
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参考
CINV的临床危害
• 情感、社会和体力功能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 生活质量 – 治疗依从性 – 代谢紊乱 – 营养失调 – 体重 – 治疗恐惧感
严重时不得不终 止抗肿瘤治疗
7
目前二联止吐方案(5-HT3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 尚不能满足顺铂化疗患者的需求2
接受高度致吐化疗患者在止吐治疗后仍有33%发生急性恶心,60%发生迟发性恶心。
后果可危及 生命;需要 紧急干预表 示
死亡
3 Bayo J, et al. Clin Transl Oncol. 2012; 14(6): 413-22.
影响呕吐的因素
• 化疗药物: 种类,剂量,给药途径和方法 • 既往化疗史: 是否合理有效应用止吐药 • 性别:女性比男性病人呕吐重 • 年龄:年轻人呕吐重 儿童和老年人呕吐轻
• 体质:体质弱的人呕吐重
• 饮酒量:常大量饮酒者呕吐轻
.
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参考
2014年NCCN止吐临床实践指南:
化疗的致吐风险分级1
呕吐发生率
高致吐风险 中致吐风险 低致吐风险 极低致吐风险 >90% 30%-90% 10%-30% <10%
.
1.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V.1.2014:Antiemesis./clinical.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