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南申论真题

合集下载

2012年河南省考申论真题参考答案与解析

2012年河南省考申论真题参考答案与解析

2012年河南省考申论真题参考答案与解析1、给定资料6中提到:“有人用水来比喻文化,‘文化似水,水成于无形,隐于其中,却凝结一起;文化似水,润物无声,又难阻挡’。

”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5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答题思路】通过分析,本题可分为三部分来答,首先要对“文化似水,无形、隐于、凝结、无声、又难于阻挡”有什么特点进行概括;然后根据材料分析目前我国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要给出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该怎么做?做本题主要集中材料6。

【参考答案】答:1、特点: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具有长期性、凝聚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具有隐蔽性、抽象性;文化是经济的助推器,具有推动力;文化是国家间交流的桥梁,具有传承性。

2、问题:我国对文化发展不够重视;对传播中华文化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忽略文化发展带来的经济价值。

3、对策:我们要重视本土文化,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加大文化发展投入,做好文化发展的长期规划。

2、请结合给定资料,对德国歌德学院的成功做法进行归纳,并说说对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发展有哪些启示。

(25分)要求:归纳全面,内容具体,分析透彻,逻辑分明,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答题思路方法】本题有两问,一是需要对德国歌德学院的成功做法进行归纳,二是需要回答这些做法对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发展有哪些启示。

题目要求,归纳全面,分析透彻,因此,对歌德学院的做法需要从材料中一一归纳。

而对于启示,通常就是对策,且多注重于未来的对策,因此需要进行推理分析。

这道题的答题信息主要集中材料17.归纳做法,我们只需要从材料中摘取概括就可以,比如给定资料2中的重视建立职业化队伍;而启示,需要仔细分析歌德学院的做法哪些是适用于孔子学院的、孔子学院在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等,再提出相应的启示。

【参考答案】成功做法:1、重视建立职业化队伍,保障队伍的专业和稳定性。

2、与政府签订协定,为文化机构,工作具有独立性。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省级以上]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省级以上]

201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一)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核分人得分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资料1.某报记者在调查食品安全领域问题时,发现了一个地下黑加工点。

记者暗访了该加工点利用双氧水、工业碱等有害添加剂,发制、漂白百叶、毛肚等食品的全过程。

记者发现,雇用工小张的工作就是用煮、晾、泡等工艺制作百叶、茄参、毛肚等水发食品。

制作过程中加入起增重作用的工业碱,起漂白、防腐作用的双氧水和起中和碱作用的盐酸。

平时厂房里就小张一个人负责加工,产品有专人运往市场。

据小张讲,利用工业碱、双氧水等食品添加剂制作水发产品,在这个行业不是少数。

另外,在其他行业也有类似运作。

这个地下黑加工点,有自己的运货车、批发点、销售点,有毒、有害的水发制品从生产到销售只需要两天时间。

该加工店每天生产1000斤左右的水发制品,在凌晨三四点钟用专门的运货车将成品运到老板指定的海鲜市场出售。

“我知道做这项工作是昧良心和不道德的,实际也是违法的,整日生活在恐惧中。

但看着老板不断地加薪,我的心又开始活动了,我从心里也在说服我自己,不就是加点添加剂,吃的时候用高温水烫一下也就没事了。

况且干了这么长时间,政府也没有一个单位有人来管。

”小张向记者坦言。

这个地下黑加工点一个月就销售非法加工的茄参2.6万斤,销售额达30余万元,毛利润能达到10万元。

记者向有关单位反映地下黑加工点的情况时,发现处理此事牵涉工商、质监、农委、公安等多家单位,“三个和尚没水吃”,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好事人人都管”、“坏事人人管不了”的现象。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适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资料1.某报记者在调查食品安全领域问题时,发现了一个地下黑加工点。

记者暗访了该加工点利用双氧水、工业碱等有害添加剂,发制、漂白百叶、毛肚等食品的全过程。

记者发现,雇用工小张的工作就是用煮、晾、泡等工艺制作百叶、茄参、毛肚等水发食品。

制作过程中加入起增重作用的工业碱,起漂白、防腐作用的双氧水和起中和碱作用的盐酸。

平时厂房里就小张一个人负责加工,产品有专人运往市场。

据小张讲,利用工业碱、双氧水等食品添加剂,制作水发产品,在这个行业不是少数。

另外,在其他行业也有类似运作。

这个地下黑加工点,有自己的运货车、批发点、销售点,有毒、有害的水发制品从生产到销售只需要两天时间。

每天生产1000斤左右的水发制品,在凌晨三四点钟用专门的运货车将成品运到老板指定的海鲜市场出售。

“我知道做这项工作是昧良心和不道德的,实际也是违法的,整日生活在恐惧中。

但看着老板不断地加薪,我的心又开始活动了,我从心里也在说服我自己,不就是加点添加剂,吃的时候用高温水烫一下也就没事了。

况且干了这么长时间,政府也没有一个单位有人来管。

”小张向记者坦言。

这个地下黑加工点一个月就销售非法加工的茄参2.6万斤,销售额30余万元,毛利润能达到10万元。

记者向有关单位反映地下黑加工点的情况时,发现处理此事牵涉工商、质监、农委、公安等多家单位.“三个和尚没水吃”,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好事人人都管”、“坏事人人管不了”的现象。

2012年河南历年申论真题专家点评

2012年河南历年申论真题专家点评

2012年河南历年申论真题专家点评 ⼀、历年真题特点 (⼀)题材的选择——灵活、多样 河南省申论考试的题材从范围来看,始终没有超出⼗七⼤报告中提出的全⾯建设⼩康社会的五个⽅⾯,这五个⽅⾯为:经济⽅⾯、政治⽅⾯、⽂化⽅⾯、社会⽅⾯和⽣态⽅⾯。

从历年的考试真题来看,有考查单⼀领域,也有考查复合领域。

从上表可以看出,河南省申论考试试题材料选取并不局限于单⼀题材,题材的设置也较为灵活,且往往从某⼀具体事件引⼊话题,从政治、经济、⽂化、社会等多个⾓度剖析某⼀题材。

因此,考⽣在平时复习时要对经济、社会、政治、⽂化、⽣态五⼤⽅⾯进⾏全⾯分析,做好充分备考准备。

同时考⽣还需要注意,⼴义上所有的申论命题都可以与履⾏政府职责、建设服务型政府联系起来,⽆论经济、社会,还是环境保护问题,申论作答最终都要落到“落实政府责任,履⾏政府职责”上,申论考试的本质⽬的是要考查考⽣对政治理论的掌握⽔平、对政治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通过经济、民⽣、环保等问题与政治的联系点来切⼊,运⽤政府建设、⾏政管理、公共服务等⽅⾯的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更具体、更精确地测试出考⽣的理论⽔平和实践能⼒。

(⼆)材料的组织 1.淡化本省⾊彩 河南省申论给定材料,从内容涉及的地区范围来看,⼀般并不突出本省问题,本省经验、本省经济社会和政府⼯作情况也很少出现在申论材料中,也不要求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分析当前的社会形势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

总的来说,本省⾊彩较淡,地域性不强。

例如2010年和2011年河南申论考试考查的主题分别是:“⼭西煤炭资源整合问题”、“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给定材料中都没有涉及到本省情况,⽽是选取了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的材料。

2.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相结合 事实材料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描述,是事实的陈述和实践的总结。

形式可以是事例、典型、经验、做法、措施,也可以是数据、图表、⽂件、谈话,语⾔形式为叙述性的语句。

河南选调生考试申论真题2012年

河南选调生考试申论真题2012年

河南选调生考试申论真题2012 年(总分:75.00 ,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 注意事项{{/B}}(总题数:0,分数:0.00)二、{{B}} 给定资料{{/B}}(总题数:0,分数:0.00)三、资料1国际博物馆协会2011 年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规定,博物馆是为研究、教育、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

(总题数:0,分数:0.00)四、{{B}} 申论要求{{/B}}(总题数:1,分数:75.00)针对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法国著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V),各界人士的争论比较激烈。

(分数:75.00 )(1). 请指出并简要分析争论的实质。

(分数:25.00 )正确答案:(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法国著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V)的争议实质是:展览有没有违背博物馆的本职——非营利性的公益性质。

支持方:LV 历史悠久、工艺精良,是承载人类文化成就的艺术品,传播了法国现代文明,给我国国内文化创意发展带来了启发和经验,也使得我国博物馆形象更加鲜活,有时代感和包容性。

反对方:LV 是一种国际奢侈品牌,会促使文化单位过度商业化,导致过度追逐经济利益,展览费用不透明。

双方都认定博物馆的公益本质,文化教育和引导功能的作用,品牌展览活动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并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透明的财政流程加以规范,主动赢得公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解析:[解析]本题为实质分析题。

考查考生的概括分析能力。

主要阅读范围在资料9,分析对象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法国著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V),各界人士的争论实质”,考生在答案中首先要指出争论实质,然后分析争议双方的观点内容,最后对争议本身作为评价。

(2). 国家博物馆拟对公众质疑进行答复,请你以国家博物馆的名义,草拟一份答复稿的内容要点。

要求:①只写出内容要点;②观点明确,具有针对性;(分数:25.00 )正确答案:(作为国家博物馆,对公众质疑进行答复的内容要点如下。

河南省考真题参考答案

河南省考真题参考答案

申论试卷一参考答案(2012年河南省)(一)给定资料6中提到“有人用水比喻文化,‘文化似水,水成于无形,隐于其中,却凝结一切:文化似水,润物无声,又难阻挡’。

”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

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交流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

它是展示和宣传本国价值观的手段,能提升和扩大国家的影响力;能促进心灵交流、情感沟通,加强相互了解,架起文明间对话的桥梁。

因此,我国要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主动置身于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孔子学院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增加国家投入,提高社会参与度。

(174字)(二)请结合给定资料,对德国歌德学院的成功做法进行归纳,并说说对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发展有哪些启示。

要求:归纳全面,内容具体,分析透彻,逻辑分明。

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德国歌德学院的成功做法如下:一是发展较早,分布广泛,拥有众多分支机构,大力传播本国文化。

二是在发展初期就重视建立职业化队伍。

三是以政府资助为主,从政府获得的资助多于企业的资助,以国家为文化“埋单”的模式确保经费安全。

四是严格经费管理,由文化委员会决定资金的分配,审计机构检查和审计经费的使用,确保资金使用到位。

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可以从中获得如下启示:一是建立职业化队伍,确保专职人员的规模。

以此满足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需求,保证教学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二是从政府获得更多资助。

在遭遇经济危机时,政府资助可以保护文化不沦为经济的牺牲品,并确保经费安全。

三是成立专门的统管文化事业的政府部门。

严格管理经费,合理对资金进行分配,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检查、监督,可以确保专款专用,不入市场。

(343字)(三)给定资料7中提到两位网友的观点,假如你是国家汉办的一名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针对这两位网友的观点,分别给他们写一个回帖。

(20分)要求:立场正确,内容全面,论述有力,不考虑格式。

2012河南省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

2012河南省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

2012河南省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2012河南公务员考试时间是9月15日,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考试大纲参考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河南华图特整理2012河南公务员考试模拟题。

(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答案。

2012年河南省考公告报名入口职位表下载历年真题复习备考资料等考试信息详请点击:/zWpJ7zY 这里考试信息资料更新及时。

河南省公务员考试交流Q群号:1676774042012年河南省考笔试课程面试课程面试保过课程:/xuanke/henan.html请开始答题:61. 一个慢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慢5分钟,一个快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快3分钟。

如果将两个钟同时调到标准时间,在24个小时内的某个时间,慢钟显示7:50,快钟显示9:10。

那么此时的标准时间应该是什么?( )A.8:20B.8:30C.8:40D.8:5062. 有10个优秀名额,分别分给3个科室,且科室一至少分1个名额,科室二至少分2个名额,科室三至少分3个名额,问有多少种分配方案?( )A.10B.15C.20D.3063. 有一个项目,由小刘单独做需要3天完成,由小李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而小刘、小李、小王三个人合作需要1.5天完成。

问小李和小王两个人合作完成这个项目需要多少天?( )A.2B.3C.4D.564. 某企业有甲、乙、丙三个部门,已知三个部门员工的人数比为4:5:6,平均年龄是34岁,甲部门员工的平均年龄是30岁,丙部门员工的平均年龄是20岁。

问乙部门员工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A.45B.48C.51D.5465. 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无论哪一方先胜两局则比赛结束。

甲每局获胜的概率为2/3,乙每局获胜的概率为1/3。

问甲最后取胜的概率是多少?( )A.20/27B.2/3C.4/9D.8/2766. 一项工作,甲单独做用的时间比乙单独做少6个小时,如果两人合作,则4小时可以完成。

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

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

【资料1】2006年,时任德国驻华大使史坦泽到同济大学作报告。

有学生提问:今天您用德语作报告,在座的同学大多能听懂。

如果中国的大使在德国用汉语作报告,有多少德国人能听懂?史坦泽回答:“因为我们有歌德学院!我们一直在努力,向全世界传播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请问你们国家为此做了什么?”歌德学院是德国在世界范围内积极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学院,已有60多年的历史,它的工作是促进国外的德语语言教学和开展国际文化合作。

通过介绍德国文化、社会以及政治生活等情况,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德国。

歌德学院目前已遍布78个国家和地区,共有分支机构144家,其中国外分支机构128家。

除歌德学院外,西方很多国家都有推广自己国家文化的机构。

英国1934年成立了英国文化委员会,是英国负责教育和文化关系的国际组织,致力于在全球推广英国文化,目前全球已有该机构的230家分支机构和109家教学中心。

法国1883年就已创设法语联盟,它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组织,旨在传播法语及法国文化,所有的法国总统都自动成为其名誉主席。

法语联盟以其各级法语课程的高质量闻名于世,目前全球有1100多家机构,分布于130个国家和地区。

史坦泽当时的回答,深深刺痛了在场同济大学的师生们。

“作为中国人,没有理由不推广我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办孔子学院,不是浪费钱,是百年大计!”一位教授发出了呼吁。

【该则材料通过事例对歌德学院作了简要介绍,并指出办孔子学院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资料2】与德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向海外推广中华文化的自觉虽不算早,但速度却也不慢。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揭牌。

如今,387所孔子学院和509所中小学孔子课堂,覆盖108个国家和地区,这已然超过歌德学院60年来的建院总数:仅2011年,就开设各种层次汉语课程2.4万班次、注册学员达50万人,逾700万人参加上万场次文化交流活动……这项浩大工程的具体承办者就是1987年成立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简称为“国家汉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试卷
给定材料
材料一:2006年,时任德国驻华大使史坦泽到同济大学作报告。

有学生提问:今天您用德语作报告,在座的同学大多能听懂。

如果中国的大使在德国用汉语作报告,有多少德国人能听懂?史坦泽回答:“因为我们有歌德学院!我们一直在努力,向全世界传播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请问你们国家为此做了什么?”
歌德学院是德国在世界范围内积极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学院,已有60多年的历史,它的工作是促进国外的德语语言教学和开展国际文化合作。

通过介绍德国文化、社会以汲政治生活等情况,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德国。

歌德学院目前已遍布78个国家和地区,共有分支机构144家,其中国外分支机构l28家。

除歌德学院外,西方很多国家都有推广自己国家突纰的机构。

英国l934年成立了英国文化委员会,是英国负责教育和文化关系的国际组织,致为予在全球推广英国文化。

目前全球已有该机构的230家分支机构和l09家教学中心。

法国1883年就已创设法语联盟,它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旨在传播法语及法国文化,所有的法国总统都自动成为其名誉主席。

法语联盟以其各级法语课程的高质量闻名于世,目前全球有1100多家机构,分布于130个国家和地区。

史坦泽当时的回答,深深刺痛了在场同济大学的师生们。

“作为中国人,没有理由不推广我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办孔子学院,不是浪费钱,是百年大计!”一位教授发出了呼吁。

材料二:与德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向海外推广中华文化的自觉虽不算早,但速度却也不慢。

2004年11月21日,
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揭牌。

如今,387所孔子学院和509所中小学孔子课堂,覆盖108个国家和地区,这已然超过歌德学院60年来的建院总数;仅2011年,就开设各种层次汉语课程2.4万班次,注册学员达50万人,逾700万人参加上万场次文化交流活动……这项浩大工程的具体承办者就是1987年成立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简称为”国家汉办“)。

孔子学院严格遵循的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而非中方单独行为。

年轻的孔子学院与古老的歌德学院、英国文化委员会及法语联盟相比仍有差距。

歌德学院中国总院前院长阿克曼说,歌德学院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一开始就重视建立职业化队伍,现有专职人员3000人。

据了解,英国文化委员会有专职人员7000多人;法语联盟有专职人员2万人。

孔子学院呢?每一年,孔子学院总部都要外派中方院长、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非专职人员近万人,至今仍在”抓壮丁“。

25岁的北京志愿者小王,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匈中双语学校“孔子课堂教汉语,她说:”孩子们很喜欢中国老师!近年来因为报名入学的匈籍学生越来越多,教课压力越来越大。

公派教师和志愿者都不是专职人员,缺乏稳定性、连续性,不利于孩子们学汉语。


由孔子学院派到海外教学的志愿者们,现在有几千人的队伍。

尽管在异乡孤独,尽管教学任务繁重,但是他们依然怀揣着梦想。

在菲律宾的志愿者刘先生感慨:”对于当今的中国,许多外国人的认识远远跟不上其发展的步伐,有的仅知道故宫、长城等传统符号。

我们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为他们解读着水立方、高速铁路等新的符号。

“在印度尼西亚的志愿者杨先生的话更是道出了广大志愿者的心声:”
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

因这梦想,我们学会了友好交流、理性处世,把悠久而有魅力的中国文化播撒在一个个学堂。


材料三:2010年,汉诺威孔子学院联合其他9所德国孔子学院,组织l00多名德国中学生到中国参加夏令营。

临行前,一名德国老师召集学生开会,禁止同学单独进入中国家庭。

问他为什么这么要求,回答说”害怕“;问他怕什么,回答说”不知道“。

因不了解而误读、担忧,正是中西方交流中无法回避的现实。

对很多德国民众来说,中国越来越令人感兴趣,但形象却一直”模糊,不可捉摸“。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不了解甚至一些片面的印象,是孔子学院建立时面临的最初挑战。

连续四届的德国中学生赴华夏令营,已有400余名德国中学生来华交流,和中国普通民众面对面。

德国汉诺威孔子学院首任中方院长说,很多学生回来都有同感:去中国前,本以为中国到处都是问题,但后来发现,虽然中国并不完美,却也并非想象的那样糟糕。

孔子学院致力于让神秘的中国揭开面纱。

”互相取长补短,用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

“300多年前,德国先哲莱布尼茨对中西方文明这样期待。

中国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中国形象从遥远的神秘到零距离的亲切,中国认知从经济发展到文化认可,孔子学院为不同肤色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互鉴、合作的新平台。

每年l2月,全球各地孔子学院的合作大学校长和中外方院长,都要齐聚北京,交流研讨,带来不同国度的文化视角。

孔子学院总干事自豪地说,孔子学院就是一张搬到国外的“中国圆桌”,可让各方发表不同意见。

孔子学院让中外文化“对冲”“摩擦起电”,让习惯直线思
维的外国人对螺旋式思维的中国人多了一份理解,越研究越感觉中国“挺文化、挺哲学”。

材料四:2000余年前,一支支沙漠驼队载着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蜿蜒西行,他们脚下的“丝绸之路”改变了世界文明进程。

它成为沟通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把古代的中华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联系了起来,对促进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个走丝绸之路的人是我国西汉时期的张骞,没有张骞就没有丝绸之路,可以说张骞是中原第一个了解到在沙漠和高山的那一边还有一个非常兴盛的文明的人。

他第一次让中原的汉帝国对外部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变道听途说为现实观察;他开辟了丝绸之路,以后的商人多是沿着张骞的路线,可以说丝绸之路就是张骞两次从西域回来之后才开始有的;从他开始,才有了真正的文化交流,经过丝绸之路,印度的佛教哲学、希腊的雕刻艺术等都传人中国,对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非常大。

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更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地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

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19世纪初期,尽管欧洲强权已在海上遍布,中国依然被西方认为是向往之地,是最兴旺与古老的文明,学者多认为这是丝绸之路在中西交流史上所带来的精神性影响,也造成西方在近代200年期间,认为与中国交易能获得巨大利润的印象。

材料五:歌德学院像德国的大部分文化机构一样,从政府得到资助。

德国联邦政府每年投入80亿欧元用于文化事业,占据全部文化投入的90%以上,而来自企业的资助只有5.5亿欧元。

“在美国这个数字是反过来的,l0%的经费来源于国家,90%来源于市场。

所以,美国人会说,实际上德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歌德学院慕尼黑总部科学与历史事件部的负责人图格斯说道。

他认为,文化的根基来源于文化在一个国家的合法地位,而文化的合法地位来源于“独立、远离政府、自由”这三个要素。

有了这样的保证,国家为文化“埋单”的模式反而在经济危机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如果大部分经费是由私人出的,像美国那样,文化会成为经济的牺牲品。

比如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文化就会惨遭损失,进入寒冬。

我们特别高兴的是,我们的经费是安全的。

”图格斯说。

在德国,虽然国家投入经费很多,但是专款专用,不入市场,经费管理非常严密。

联邦、州、地方都有文化委员会,委员会由各个党派的人士组成,他们会决定哪个文化机构得到多少钱。

花出去的钱要做报告,经过检查和审计看其是不是在合理使用。

联邦政府还有一个专门的检查资金使用的审计机构。

虽然这带来了很多繁琐的工作,每月、每季度、半年乃至全年,每一个单据都要审查,对任何一笔经费的使用都要报告,对每个项目也要进行审计,但是资金非常安全,使用也很到位。

绝大部分的国家都像德国一样,设有专门统管文化事业的政府部门。

但是,美国这样一个政府职能完善的国家,却单单没有所谓的文化部。

这在美国看来,自有其一套贯彻到底的逻辑:他们声明之所以不设文化管理部门,甚至不制定文化政策,就是为了保护言论自由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