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源于:« 世说新语» 中王子敬(王献之)云:“从 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山阴是现在的浙江省绍兴市,王献之是说在山阴 的路上行走,草木葱茏,使人应接不暇。
1、一个个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让人应 接不暇。 2、每一盏花灯都是那么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简直让人 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3、站在峰顶的巨石上,极目眺望,美丽的景色陆续映 入眼帘,令人应接不暇。 4、这般的山,这般的水,这般的风,这般的风景同时 挤进眼眶里,确实令人应接不暇。
请找出民族奇特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
德国人种花的特点 家家户户都在 养花。他们的花不 像在中国那样,养 在屋子里,他们是 把花都栽种在临街 窗户的外面。花朵 都朝外开,在屋子 里只能看到花的脊 梁。
耐人寻味的境界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Βιβλιοθήκη 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
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 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 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 颇耐人寻味的。


jǐn cù
jǐ liɑng
脊梁
chà wǎn yān
花团锦簇
xiá
姹紫嫣红 莞尔一笑
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
家家户户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想一想:德国 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 2、惊异 3、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
品 析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说德 国沿街的奇丽风景没有改变,依然是“家家 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 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山阴道:山阴,今浙江绍兴。 山阴道:山阴,今浙江绍兴。山阴道指今绍 兴市西南郊外一带,以风景优美著称。杜甫《 兴市西南郊外一带,以风景优美著称。杜甫《舟 中夜雪怀卢侍御》 不识山阴道, 中夜雪怀卢侍御》诗:“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 君。”――《辞海》 《辞海》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世说新语·言语》: 言语》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世说新语 言语 王子敬(王献之) 从山阴道上行, “王子敬(王献之)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 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谓胜景太多 谓胜景太多, 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谓胜景太多,目 不暇接,美不胜收。 不暇接,美不胜收。――《辞海》 《辞海》
多么奇丽的景色!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 么奇特的民族! 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 回到了四五十年前, 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 了一个花的梦 花的梦, 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 思乡的梦。 思乡的梦。
多么奇丽的景色!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 么奇特的民族! 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 回到了四五十年前, 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 了一个花的梦 花的梦, 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 思乡的梦。 思乡的梦。
山阴道上行,如在画中游。( 袁宏道)
每一家都是这样,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 里的时候, 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 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 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 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 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 为人人。 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 颇耐人寻味的。 颇耐人寻味的。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 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 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 在屋子里, 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 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 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 都朝外开, 到花的脊梁。 到花的脊梁。
走过任何一条街,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 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 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 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 锦簇,姹紫嫣红。 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 接不暇。 接不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5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5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5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1今天,我们学习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德国人非常爱花,把自己的花种在窗户外面,而且,每一家都是这样的,在屋子里,别人欣赏自己的花;走在街上,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这些美丽的花让家家户户的窗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让许多窗子连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既美化了环境,也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心情。

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让我体会到德国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品质。

他们的这种生活习惯,与我们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我们这里,人们把各种花草种在自己的家里,放在房间里,把自己的家、房间打扮的`异常美丽,只供自己欣赏,美化自己家里的环境,却很少有人把自己的花种在外面,院外阳台和窗户外面,来美化大家共同的环境,和别人一同欣赏。

正因如此,我们走在路上的时候,没有一丝绿意,使我们的城市显得光秃秃地一片。

更不文明的是,也有少数人看着外面的花好看,就悄悄地把花儿带回自己家里。

我们中国可是无人不晓的“礼仪之邦”啊!我们周边的国家比我们做的都好,我们应该学习德国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优秀品质来共同美化我们的环境。

我们为别人付出,别人也为我们付出,这样,才能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社会。

每个人心中都要有他人,有社会责任感。

像小悦悦事件,人们都是那么无情,路过的18个过路人都没有伸出援助之手,还被两辆汽车压过,更让人气愤的是,一个司机还说小悦悦的生命不如他的感情重要。

社会怎么这么无情,人间怎么这么冷漠?不!不会的!只要我们心中有他人,世界就会更美丽。

我们也要具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质。

在学校里,我们也应该具有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质,应该从自身做起,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美化教室里的环境,美化校园里的环境,等等,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这种品质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习惯,让城市更加和谐美丽。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2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小学生读后感日记: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

小学生读后感日记: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

小学生读后感日记: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
今天我们老师让我们读了一篇小文章,名字叫做《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这篇文
章讲的是一个小女孩种的一盆花,她非常用心地照料,但她却舍不得这盆花,觉得自己的
花是最美丽的,不想让别人看到,结果花就一直开在自己的房间里。

读完这篇文章,我有很多感想。

我觉得小女孩太自私了,虽然她用心地照料这盆花,
但是她却不愿意分享给别人。

我觉得她应该和别人分享自己种的美丽的花,让更多的人看到。

就像我们学校的花园一样,如果每个人都种了自己的花并且一直藏在家里,那花园里
就看不到美丽的花了,大家也就无法享受到花园的美丽了。

我觉得小女孩应该学会分享。

无论是分享自己的东西、自己的心情还是自己的快乐,
都应该和别人分享,让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就像我们在学校里分享自己的玩具一样,每个人都会觉得很开心。

所以小女孩应该学会分享,把自己的花分享给身边的人看。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欣赏别人的劳动成果。

别人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花,我们应该
多看看,多欣赏一下。

就像我们学校的花园里的花一样,大家每天都会看到,然后觉得很
美丽。

所以我们也应该欣赏别人的劳动成果,不要像小女孩一样,觉得自己的东西是最好的。

通过这篇文章,我学会了很多东西。

我要学会分享,把自己的快乐和成果分享给别人。

我也要学会欣赏别人的劳动成果,不要老是觉得自己的东西最好。

希望我以后能变得更有
爱心,更善良。

部编版小学语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精品文本解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精品文本解读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文本解读稿第一部分:结构分析一、爱美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德国:“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花是宇宙间美的东西,而德国是爱花的民族,也就是爱宇宙间美的东西的民族,既:爱美的民族。

事实也确实如此,“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每一家都养上几盆花,每一盆都开出绚烂的花,每一朵都吐露沁人的芬芳,让这条街变得清新,让这个小城变得更美。

二、赏美德国人是爱美的,他们也懂得如何来赏美。

还是那句话,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

后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在文章中,指的应该是哥廷根街道上各类品种的花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

它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曰:“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山阴道在会稽城(今浙江绍兴城)西南偏门郊外,与东跨湖桥相接,是通向诸暨枫桥的一条官道,古时候,那一带山清水秀、地灵人杰。

著名的兰亭就坐落在山阴道上。

在古代,有很多描写山阴道风景秀丽的句子:钱塘艳若花,山阴芊如草。

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

平生王献之,酷爱山阴道。

彼此俱清奇,输他得名早。

(袁宏道)山阴道上行,如在画中游。

(袁宏道)云生满谷,月照长空,潭涧注泻,翠羽欲流,浮云出岫,绝壁天悬。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王献之)诚然,山阴道是风景秀丽的,可是为什么作者一定要用“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呢?明明还可以用其他的词语来表示,如:让我们看的人眼花缭乱?让我们看的人赞叹不已?让我们看的人流连忘返?这些都能表示美的事物带来的令人难忘的,令人愉快的感受。

而作者偏偏用“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第一点,我觉得是“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出自世说新语,带有典故,从文化内涵上来讲更有深度。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如果你要问我:如何和身边的朋友、亲人、同学和谐共处,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就在昨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文章说的是在四五十年前,作者到德国留学,发现德国人都是把花栽种在临街的窗户外,花朵都朝外开。

作者对此大惑不解,直到后来才知道,德国人把花栽种在临街的窗户外,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花,而自己走在大街上,又可以看到别人的花。

“原来他们都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啊!”读完课文后,我在心里感叹道。

是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品质啊!如果“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那么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啊!我想起了在开学时,在老师的提议下,大家把一本本属于自己的书捐到了班级图书角里,为我们班增添了许多精神粮食。

在这里,别人可以看我的书,我又可以看别人的书。

这难道不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表现吗?如果你说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那又有什么不好呢?那我就会告诉你听我所知道的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间学校里,故事的主人公在班里横行霸道,自私自利,从来都不帮同学们做事。

结果,在一次十分重要的考试中,他竟然没有带笔回来,于是他只好向同学们借笔。

但是,谁也没有借笔给他,导致他考试0分,被留级了。

如果他平时好好地对待他身边的同学,在困难的时候去帮助他们,那么,当他遇到困难时,同学们便会去帮助他。

这样一来,他便不用留级。

朋友,如果你在学习中,生活中做到“我为人人”,那么,你必定会收获到“人人为我”。

而这种精神就会像蒲公英的种子那样,传播到世界各地,传播到每一个人的心灵里,传播到生活的任何一个角落中,并且生根发芽,茁壮长大,让整个世界充满微笑与鲜花!作者:张智鹏。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优秀7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优秀7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优秀7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以下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优秀7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篇一《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八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季羡林先生用精练概括的语言描绘了德国迷人的风光,又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深受教育。

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了解德国的风光特点,积累优美语言,同时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如何才能让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得以落实呢?又从哪儿入手进行突破呢?我认为可以从奇丽二字入手,感受德国是个奇特的民族,欣赏德国优美的风景,积累语言。

在教学时,我从德国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入手来组织教学,紧扣“奇丽”二字,引导学生体会德国景色的新奇与美丽。

首先,引导学生体会“新奇”的景色,学生在理解“奇”字的基础上,很快找到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家家户户都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我顺势抓住三个“都”,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景色的新奇与独特之处。

接着,我由女房东与作者的对话,过渡到第三自然段,引领学生感受德国美丽的景色,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等词语,想象奇丽的景色,同时朗读贯穿始终,学生入情入境地感觉德国的奇丽景色,积累优美语言。

至此,难点尚未突破,如何过渡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引导学生体会的同时,又从中受到教育呢?于是,我问学生“仅仅是花造就奇丽景色的吗?(不是)那还有什么呢?”问题一抛出,大部份学生找到了答案,成功过渡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只有置身于其中,才会有深切的感受”,学生被带入文段中理解这种境界,我又趁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理解到受到启示与教育,感觉较深。

教师资格考试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案例分析题(含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案例分析题(含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案例分析题(含答案)
评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作业设计。

(1)课后将每个生字写3遍并各组两个词。

(2)小练笔:学习作者描写风景的方法,写一处景物。

(3)到学校图书室借阅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

如果能够上网,可以上网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德国。

【参考答案】优点:(1)体现课内课外结合,迁移运用,及时巩固的精神,如小练笔。

(2)体现广泛阅读,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如第(3)题。

(3)课外作业切合实际,为学生考虑。

缺点:第(1)题过于机械重复,枯燥无聊,生字词可以自主解决,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摘抄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来巩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在德国看到当地人都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给别人看,走在街道上,又看到许许多多别人家种的花,因而到处都是绮丽的景色,从而让学生明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启示与教育。

教学方法策略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个性阅读”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德国的民情风俗以及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搜集
课前搜集德国的民族风情资料,并在课前交流,在学习课文之前学生对德国的绮丽风光与风俗习惯有所了解。

二、课内探究
1、美景在线,愉悦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看一组图片,看后你有什么感受?(课件出示的德国自然风
光和民族风情,特别是德国人民养花的情景。

)今
2、通读全文抓“奇丽”。

带问题自读课文:你对德国人的养花一事和德国这一民族有什么印象?用文章中的一两个句子或是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来。

(用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句子“多么绮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抓住本文的重点词“奇丽”和“奇特”。


3、七嘴八舌说“奇丽”。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景色奇丽,奇丽在哪里?民族奇特,又奇特在哪里?
读文章的二三自然段,找一下哪些地方写出了德国人养花的与众不同?
(家家户户都养花,并且都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


若是走在这样的一条街上,你心情怎样?这些花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从文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的?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句。

(抓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感受美的存在。


4、精读细思悟“奇丽”。

仅仅感受到美是不够的!德国人民为什么要如此?这么美的花为什么要花朵朝外?请默读课文,画出答案。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同学们,请注意这一个词:耐人寻味,这里的“味”指的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师小结:只有做到了我为人人,那么才会有人人为我的美好结局。

给予和收获是相互的,爱与被爱是相互的,正如高尔基的所说的;给,永远比那愉快。

我们要尽可能的帮助别人。

5、入情入景品“奇丽”
同学们,只有把自己的心融入文本,融入文字,才会品味其中的奥妙。

同学们,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其中情和理吧。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文中蕴含的情和理融入学生的心灵,在思想中沉淀,至久远。


6、各抒己见话“奇丽”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同学们,我们也要做一个美丽的人。

那么我们应
该怎样做呢?你打算怎样做到?
三、课后延伸
言必信,行必果。

把简单的事情一如既往的做下去,便成了不简单的事情了。

所以,我们要坚持每天为别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美丽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