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稿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稿《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稿1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目是《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五课的教学内容。
这篇__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
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的亲身体验;并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抒发了自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的感慨;最后讲述了当自己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景像的情景,表达了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__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__,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像话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受教育。
__位于教材第8组课文,这组教材是以“异国风情”为专题,目的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
因此本课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二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为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我将本课设计为两个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小学第三学段(5~6年级)识字上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阅读上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阅读叙事性作品,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我们的学生没有走出过国门经历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1、知识目标: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
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学会作者写景状物写作方法3、情感目标: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联系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二、教学重点: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三、教学难点:让学生不仅体会到德国奇丽的风景之美,更感觉到德国人的心灵美。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源于:« 世说新语» 中王子敬(王献之)云:“从 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山阴是现在的浙江省绍兴市,王献之是说在山阴 的路上行走,草木葱茏,使人应接不暇。
1、一个个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让人应 接不暇。 2、每一盏花灯都是那么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简直让人 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3、站在峰顶的巨石上,极目眺望,美丽的景色陆续映 入眼帘,令人应接不暇。 4、这般的山,这般的水,这般的风,这般的风景同时 挤进眼眶里,确实令人应接不暇。
请找出民族奇特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
德国人种花的特点 家家户户都在 养花。他们的花不 像在中国那样,养 在屋子里,他们是 把花都栽种在临街 窗户的外面。花朵 都朝外开,在屋子 里只能看到花的脊 梁。
耐人寻味的境界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Βιβλιοθήκη 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
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 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 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 颇耐人寻味的。
pō
颇
jǐn cù
jǐ liɑng
脊梁
chà wǎn yān
花团锦簇
xiá
姹紫嫣红 莞尔一笑
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
家家户户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想一想:德国 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 2、惊异 3、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
品 析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说德 国沿街的奇丽风景没有改变,依然是“家家 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 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教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主题和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阅读,培养对德国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阅读与理解。
德国文化和风俗的介绍。
1.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使用多媒体资料,展示德国的风土人情,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二章:课文解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内容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详细解析。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3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引导,分析课文中的文学特点和艺术价值。
第三章:文化背景介绍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德国的文化背景,增强跨文化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兴趣。
3.2 教学内容德国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介绍。
德国的花文化和花园设计理念。
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资料,展示德国的文化特色和花文化。
学生小组研究,分享对德国文化的了解和感受。
第四章:课堂互动与讨论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深入思考课文中的主题和意义。
4.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和意义。
学生代表进行课堂分享和讨论。
4.3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课堂分享,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反思和自我评价能力。
5.2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体会。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学习反思。
5.3 教学方法学生个人总结和反思,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师引导,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第六章:扩展阅读与讨论6.1 教学目标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年级学科:小学语文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和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和思想。
2. 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花朵,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板书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引导学生思考课题的含义。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字典、词典等方式自学生字词,并记录在学习笔记上。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和思想。
(2)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对课文内容的解读,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与练习(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2)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展示课后拓展作业,分享学习成果。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作文的思路、语言表达等方面。
3.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课后测试或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部编版小学语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精品文本解读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文本解读稿第一部分:结构分析一、爱美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德国:“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花是宇宙间美的东西,而德国是爱花的民族,也就是爱宇宙间美的东西的民族,既:爱美的民族。
事实也确实如此,“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每一家都养上几盆花,每一盆都开出绚烂的花,每一朵都吐露沁人的芬芳,让这条街变得清新,让这个小城变得更美。
二、赏美德国人是爱美的,他们也懂得如何来赏美。
还是那句话,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
后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在文章中,指的应该是哥廷根街道上各类品种的花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
它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曰:“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山阴道在会稽城(今浙江绍兴城)西南偏门郊外,与东跨湖桥相接,是通向诸暨枫桥的一条官道,古时候,那一带山清水秀、地灵人杰。
著名的兰亭就坐落在山阴道上。
在古代,有很多描写山阴道风景秀丽的句子:钱塘艳若花,山阴芊如草。
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
平生王献之,酷爱山阴道。
彼此俱清奇,输他得名早。
(袁宏道)山阴道上行,如在画中游。
(袁宏道)云生满谷,月照长空,潭涧注泻,翠羽欲流,浮云出岫,绝壁天悬。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王献之)诚然,山阴道是风景秀丽的,可是为什么作者一定要用“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呢?明明还可以用其他的词语来表示,如:让我们看的人眼花缭乱?让我们看的人赞叹不已?让我们看的人流连忘返?这些都能表示美的事物带来的令人难忘的,令人愉快的感受。
而作者偏偏用“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第一点,我觉得是“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出自世说新语,带有典故,从文化内涵上来讲更有深度。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

而德国人不仅是为了自己欣赏,还是为了和别人共享自己这赏心悦目的
德国,发觉改变很大的德国,“秀丽”却照旧如昔。由此“我”体会
花儿的。想想我们身边:同学们轮番做值日,给别人提供了干净的学习
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境界。
环境,别人清扫卫生的时候,又为我们提供了洁净干净的学习环境,这
从这篇课文中,我感受到了德国人相互关心的崇高境界,这能
德,用实际行动为群众着想,世界就会更美妙。只要“我为人人”尽到
虽然,“人人为我”是放在前面的,但事实上“我为人人”才是前提。
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可以实现“人人为我”这个美妙的愿望。
只有我们做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实现“我为人人”,才会看到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三)
“人人为我”这种美妙的境界!
而这种品德不就是我们某些人正缺少的吗?那些清洁工人好不
它更是坚不行摧的。
简单才把地上扫得干洁净净的,可是就有一些人想去破坏,在随地吐
从这篇文章中我得到了启发:只要我们人人努力,从自身做起, 痰,乱丢纸屑,他们一点儿也不珍惜清洁工人们的劳动成果,我们可
我们中华民族也肯定会到达“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崇高的境界。 真应当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小学生们可以在走廊上粘一些画,让走
能给整个班带来干洁净净的教室,同样的,自己也这样做。我们每天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文章讲解并描述了:我回忆起德国人
一进教室就会觉得很舒适。在比方说,平常我们不乱扔垃圾,这样既
种花不像中国人那样种在屋子里,自己看,而是把花种在邻街的窗子前, 是为环卫工人着想,有是为大家能呼吸到新奇的空气着想,一举两
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表达;假如班上每一个同学都轮番清扫课
老先生在德国留学时在街上看到德国人家的窗户上都是花团锦簇,通
季羡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原文

季羡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原文季羡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原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5课的课文,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季羡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原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原文: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
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四五十年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chà)紫嫣(yān)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今天我又到了德国,刚一下火车,迎接我们的主人问我:“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我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我说“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
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词语理解:1、房东:出租或出借房屋的人(相对“房客”而言)。
2、莞尔一笑:温柔美好地笑了笑(多指女性)。
3、家家户户:每家每户,指所有的人家。
4、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5、姹紫嫣红:嫣:娇艳。
形容各种好看的花娇艳绚丽。
怎一个“美”字了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文本解读

怎一个“美”字了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文本解读作者:樊裔华来源:《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8年第5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篇幅不长,却展现了一个相当广阔的世界:德国的人情风俗,其独特的养花方式,有花共赏的奇情异景。
作者的求学经历及其独特而精深的思想感悟,使文本创造出一个浪漫温馨的美好世界。
它和《威尼斯小艇》《与象共舞》《彩色的非洲》共同组成了一个主题为“异域风情”的教学单元。
走进文本,就仿佛走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花的世界,一个美的世界,一个充满温情的世界,一个意蕴深远、耐人寻味的世界。
季羡林先生从德国人独特的养花方式中,领悟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本文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如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又意味深长的哲理。
初读文本,会使人产生一种淡淡的忧伤。
但随着阅读的逐渐深入,弥漫在字里行间的那种重返故地的暖暖的快乐,那对德国民俗风情的赞赏跃然纸上,让人回味无穷。
怎一个“美”字了得!教学本文,可以以“美”为线索,循着“美”一路前行,但不能因其中明显的人文性而忽略其工具性。
语文教学必须是整体的,因整体的文本阅读而有意义,因整体的文本感悟而有情趣。
以《剪掉一半的窗帘》为拓展和本文进行比较阅读,构思单元主题,再凸显文本前面的“单元提示”,凸显本单元四篇课文的主题,不失为开阔学生阅读视野的一条佳径。
花儿和德国都很美爱美是人之天性。
美丽的事物人人爱,花儿堪称是美丽的代名词。
作者开篇以简洁的文字、相同的笔法,写花在宇宙间美的事物中占重要地位,德国在爱花的民族中占重要地位。
如此肯定、如此简短的语句显现出了花儿在季羡林先生心目中的地位,德国在季羡林先生心中的地位。
对于一个心中充满对美的向往,对美好意象的思念的文人来说,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表达更为快意的呢?因为怀想,所以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是种给别人看的
季羡林爱美大概是人的天性吧。
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了重要的地位。
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也不例外。
四五十年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深切感到吃惊。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背影。
我问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wǎn)尔一笑,说道:“正是这样!”
正是这样。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的窗前都是花团锦簇、姹(chà)紫嫣(yān)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种的花。
许多年后,我又来到德国,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堵满了鲜花。
一个朋友问道:“离开德国这样久,你发现这有什么变化吗?”我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美
丽”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
在德国,花是种给别人看的,我觉得这种做法颇耐人寻味。
中心思想: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在德国读书时,发现德国家家户户都把花养在邻街窗户外,他们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多年后,“我”又回到德国,发现变化很大的德国,“美丽”依旧没有改变。
由此,我体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