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的试题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复习专题精练 世界格局的演变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复习专题精练 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格局的演变●(2020·湖北省孝感市)38、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演进。

前两次格局与多极化趋势相比,不同点在于A.带有大国强权色彩B.合作与对抗并存C.大国作用举足轻重D.在世界大战后形成●(2020·四川省乐山市)29.国家利益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国际关系主导着世界格局的变化。

下列各项,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冷战”开始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③苏联解体④两极格局形成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2020·四川省遂宁市)27.国家利益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国际关系主导着世界格局的变化。

下列各项,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冷战”开始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③苏联解体④两极格局形成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2020·广西桂林市)6、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20·江苏省盐城市)32阅读下列反映国际格局演变的相关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巴黎和会“三巨头”华盛顿会议材料二:“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1945年4月16日杜鲁门总统的谈话材料三:“世界新秩序……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

……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中的某些国家。

高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试题

高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试题

高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试题1.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

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

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

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1)从材料一中获取信息:(2分*3点)材料二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

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2)从材料二中获取信息:(3分*3点)【答案】(1)材料中“北风的直接胁迫”的含义是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采取的“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是冷战表现有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①日本和欧洲共同体的崛起。

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③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1)材料一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题干的核心信息是,“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

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

”关于美国对付苏联的方式,“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直接的胁迫代表了战争的方式,间接地方式代表了非战争的方式,也就是冷战的方式。

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知道。

(2)材料二主要内容是从两极格局形成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涉及到美苏争霸对世界产生的消极影响,关于各国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产生的影响,材料中没有明确指出,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世界的形成·“冷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12分)解读和运用材料解决问题,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世界格局的演变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世界格局的演变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世界格局的演变21.(2011·莱芜)斯大林说:“一战后的战胜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起来。

下列关于这一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巴黎和会上中国等弱国处于无权地位B.建立了帝国主义在美洲的新秩序C.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D.以法德坚实联盟为基础答案:A24.(2011·莱芜)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守护神的使命。

这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

下列关于杜鲁门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B.美苏在希腊和土耳其发生战争C.美国谋求世界霸权D.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答案: B25.(2011·莱芜)近年来,肯德基、麦当劳等一些世界跨国企业陆续登陆莱芜,莱芜的“三辣”等农产品也纷纷走出国门。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看,这种现象说明A.莱芜已经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B.莱芜逐渐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C.莱芜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最重要阵地D.莱芜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答案:B(2011 福建·福州)18.从“l917年”、“列宁”、“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信息可以联想到的是 A.俄国十月革命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答案:A20.从欧洲共同体发展起来,目前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是A.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C.联合国 D.欧洲联盟答案:D(2011年山东滨州市)22.历史探究方法灵活多样,实地考察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假如你要研究巴黎和会的相关历史,你考察的地点()A.白宫B.东宫C.故宫D.凡尔赛宫(2011年山东滨州市)25.胡锦涛说:“各国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地球村”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一特点( )A.政治多极化B.区域集团化C.文化多元化D.经济全球化(2011年临沂市)20.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

本专题主要叙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

本专题主要叙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

(2)美国由于经济、军事实力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 的头号强国;苏联军事实力增强,政治地位提高,成为唯
一能和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美苏实力均衡,分别成
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盟主,奠定了 两极格局的基础。
(3)二战后,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特别是
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矛盾成为 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导致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③ 1957年西欧六国在罗马签署了《罗马条约》。1958 年,两个共同体正式成立。
④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⑤欧共体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外贸政策;实行共同 的农业政策和渔业政策;建立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进一 步加快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努力实现共同的对外政策。 ⑥欧共体的扩大:从 1973年至1986年历经三次扩大,
联、称霸世界。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②苏联的对策 a.经济上: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建立。 b .军事上: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两极格局最终形
成。
4.影响 (1)消极影响:①政治上,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使战 后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②经济上,严重妨碍了世 界经济的发展;③军事上,由于两个军事集团扩军备战, 局部战争不断,引起了德国和朝鲜半岛的长期分裂,使世 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2)积极影响:①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②不同 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世界 的整体发展;③在两极格局下,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为了维 护自身的安全与利益,掀起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 一些区域性合作组织,如欧共体、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形成。
己的意图改造日本,在日本实行政治经济民主化改革。为 了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美国结束对 日占领状态,大力扶植日本经济。从50年代起,随着日本 经济的高速发展,日美经济竞争和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 争逐渐激化。进入80年代后,日美经济竞争继续扩大。

2021届高考历史专题十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专题整合(1)

2021届高考历史专题十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专题整合(1)

专题整合专题线索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1)两极格局形成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从一国进展到多国,世界政治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对抗,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2)美苏争霸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显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20世纪60年代解体;帝国主义阵营也显现了分化。

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3)走向多极化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进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争霸猛烈。

(4)两极格局解体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

(5)多极化趋势增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进展的趋势不断增强。

横向链接1.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变更及中国的国际地位(1)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大体特点:欧洲为中心(一战前)→欧美为中心(一战后)→美苏为中心(二战后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20世纪70年代后)。

(2)国际格局的变更①第一次: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缘故: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照;帝国主义战胜国为从头瓜分世界前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域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中国地位: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未取得尊重,说明弱国无外交;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说明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一起支配之下。

②第二次: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制”。

缘故:二战后,国际力量对照发生重大转变;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峻减弱,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政治军事力量壮大,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国相对抗的国家。

高三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试题

高三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试题

高三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试题1.阅读《50—90年代联合国成员国数量表》:1989—1996年成员国数量迅速增长,由此推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B.90年代是民族独立运动的高峰期C.90年代增长与世界格局的变化有关D.90年代增长与第三世界的崛起有关【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图表信息的获取能力。

从图表和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的政治作用比经济作用大得多。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摆脱了“苏联模式”,成为新的独立国家。

迫切需要寻找政治依靠。

所以答案选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两极格局瓦解的影响2.材料一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还是19世纪国际政治的延续,新时期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始。

受二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材料二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

……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有人说:20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

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已经结束了。

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

它使得美国崛起成为新世纪无可争辩的超级强权,也使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

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

——摘编自2006年5月25日《卫报》,作者马丁·雅克,伊文译(1)请指出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证这一观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50年代“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的原因和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3)材料三指出“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请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89年所发生的事件对20世纪末的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决定性”影响?【答案】(1)二战后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

20世纪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填空(

20世纪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填空(

专题: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殖民争霸活动愈演愈烈,至19世纪末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体系也最终确立,但各国的矛盾是不可调和,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中爆发了一战。

一战后建立的()体系,通过国际会议和一系列条约建立起战胜国主导的世界新秩序1929年首先爆发于美国的(),让原本缓和的各国矛盾再度激发,为了摆脱危机,()两国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并发动二战以摆脱经济危机。

二战后期及战后形成的()体系,仍然是建立在大国强权政治基础上的。

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仍然不断。

要点整合:一、一战(1914--1918)1、战争原因:20世纪初欧美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0世纪初,工业产量(经济)排名是(),但殖民地(政治)拥有排名却是(英法德美)2、战争双方:协约国((),核心是英)和同盟国((),核心是德)3、战争导火线:1914年6月,塞尔维亚人普林西普刺杀()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称为()事件,发生在欧洲火药桶()4、主要战役:标志德国速决战破产()战役、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英国首次使用坦克的()战役。

英德之间大海战是()。

5、战争结束:(1918 )年以()失败而告终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产生背景:()结束后,帝国主义对世界的角逐回到会议桌上。

2.确立标志:(1)1919年1月—1919年6月英法美等国在()召开会议,签订包括对德《()》在内{其中关于德国()权益移交(日本)内容体现了会议的分赃性质,引发了中国的()的一系列和约,( 凡尔赛)体系形成。

(2)1921—1922美、日等九国代表在()召开会议,签订《四国条约》《()》《()》)了一系列条约,华盛顿体系形成。

3、体系主要内容:《()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等。

4、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苏联
解体
两极
格局
欧盟

中日

中考说明引擎
课题
基本要求 知识内容
识记 理解 运用
15课世界政治 格局的多极化
趋势
冷战结束后世界 的多极化趋势

主中干考知目识标整引合擎
三、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背景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盟、日本经济实力 不断增强,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
暂时局面
“一超(美国)多强 (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
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 20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 哪些不同的政治格局?
1921—1922年 华盛顿会议 1939—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7年3月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冷战开始
1955年 华沙条约组织建立,两极格局形成 1991年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经历的三次变动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表现
苏联积极进攻(如:苏联出兵阿富汗)
20世纪80年代 双方实现有限缓和
影响
威胁世界和平,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两强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中考试题回眸
1、右图漫画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2010苏州中考)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C.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D.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
C.雅尔塔会议、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
D.珍珠港事件、马歇尔计划、欧共体
5、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不同历史话语。下列语汇出现的
先后顺序是
①冷战
②美苏争霸
③一超多强 ④东欧剧变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图中字母分别是谁的航线.
主干知识整合 中考目标引擎
二、二战后的政治格局—两极格局 3、两极格局的结束
结束的标志: 1991年苏联解体 ,也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

两 极 格
苏联 解体

欧盟




9、仔细观察下面三幅示意图,它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政治格局。
英 德 法 意 俄 奥 美 苏
美国 俄罗斯 中国 图二 图三 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 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请 回答: •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美苏关 系的演变最终导致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给人类的和平蒙上了 阴影,这两大军事集团分别是什么? • (2)新中国成立后,在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过程中, 中国政府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则,后来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 系准则? • (3)美苏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当今世界格局演变的趋 势如何? • (4)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主题,但是世界还存在一些威 胁和平与稳定的因素,你认为有哪些因素。
图一
1、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场战争爆发前剑拔弩张的气氛?战争 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2、图二反映的是二战以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这种格 局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3、图三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什么?这种政治 格局的发展趋势如何?
4、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主题,但是世界还存在一些 威胁和平与稳定的因素,你认为有哪些因素。
二.思想解放运动
• (1). 列举14世纪——18世纪欧洲出现 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 • (2).14-16世纪欧洲出现了哪一次思想 解放运动?
• (3).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哪一次思想 解放运动?
三.新航路的开辟
• (1)欧洲14-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 现的时代。请问人和世界分别指什么? •
• (1)巴黎和会(1分) 东亚、太平洋(1分) 美、英(2分) • (2)政治上:实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3分) 苏联解体 (1分) • (3)可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或某一方面进行论述, 只要观点正确,主题鲜明,有理有据即可。(3分) • 32. • (1)从战时的盟友变成冷战的对手。(1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和华沙条约组织。(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2分) • (2)和平共处五硬原则。(1分) • (3)苏联解体。(1分)多极化。(1分) •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国际恐怖主义;核战争威胁;宗教 纷争;民族矛盾,地区冲突,贫富差距拉大(不平等的国际政治 经济秩序);能源危机。(答出任两点即可得2分。其他答案若 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一.20世纪以来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经历的三次变动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 美苏两极格局(或“雅尔塔体系”) 3、苏联解体后,暂时形成了 “一超多强”的局面, 总体趋势是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我们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 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美苏
•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形成了两极格局的局面。 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分别是什么?标志着两极 格局结束的是什么事件?
• (3)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这种形势?
• 2.和平始终是我们心中的一个不灭的梦想。胡锦涛主席在联合
关系转向)

两 极 格


• 二.非选择题 • 1.世界格局是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20世纪,世界格局经 历了多次大变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请回答: •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两次会议建立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中哪次会议暂时调整了列强在西 方的关系?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列强在哪些地区的统治秩序?在这 两次会议上均起了主要作用的是哪两个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