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复习

影像复习
影像复习

大题:P4——X线检查技术;P13——T1与T2;P41——颅内感染性疾病;P59——垂体腺瘤;P76——比较影像学;P96——鼻咽癌;P121、122——肺(局限性异常、弥漫性异常);P189——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P226——胆道梗阻;P321——骨折

第一章总论

1、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线

2、X线的特性:①穿透作用,是X线成像的基础;②荧光作用,是X线透视检查的基础;

③感光作用;④电离作用;⑤生物效应,是放射治疗学和放射防护学的基础

3、X线检查中的防护(P5,了解)

防护的原则:①时间防护;②距离防护;③屏蔽防护

4、CT的一些基本概念

①矩阵:表示一个横成行,纵成列的数字阵列,将受检层面分割为无数小立方体,这些小立方体就是像素。当图像面积一定时,像素尺寸越小,组成CT图像矩阵越大,图像清晰度越高,反之亦然

②空间分辨率:指分辨组织几何形态的能力。CT空间分辨率不如X线

③密度分辨率:指分辨组织密度差别的能力。CT密度分辨率高于X线10—20倍

④CT值:表示单位体积对X线的吸收系数,将吸收系数换算成CT值,作为组织的统一单位,单位为亨氏单位(HU)。规定水的CT值为0HU,CT值最高的为骨皮质(1000HU),最低的为空气(-1000HU),脂肪(-100——-60HU)。CT值与组织物质密度成正比

⑤像素:一幅CT图像是由很多按矩阵排列的小单元组成,这些组成图像的基本单位被称之为像素

5、磁共振成像(MRI)按主磁体的结构分型:①常导型;②永磁型;③超导型

6、磁共振波普(MRS)是利用MRI中的化学位移来测定分子组成及空间构型的一种检测方法

7、超声检查包括:①B型超声,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种诊断法;

②M型超声;③D型超声

8、放射性核素显像:利用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进行脑和心肌代谢显像

9、X线对比剂

①高密度(阳性)对比剂:硫酸钡、水溶性有机碘化合物

②低密度(阴性)对比剂:空气、O 2、CO2

10、磁共振对比剂:二乙三胺五乙酸钆(Gd-DTPA)、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

第二章神经系统

1、蝶鞍,正常前后径7-16mm,平均11.5mm,深径7-14mm,平均9.5mm

2、基本病变:P37

3、颅脑先天畸形

①胼胝体发育不全:包括胼胝体缺如或部分缺如,常伴有第三脑室上移,两侧侧脑室分离,也可伴有颅脑其他发育畸形,如胼胝体脂肪瘤等。重者可出现智力障碍、癫病,可发生脑积水及颅高压表现

②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又称Chiari畸形。一般认为小脑扁桃体低于枕大孔3mm为正常,低于3-5mm可疑异常,低于5mm以上可诊断为小脑下疝畸形

③结节性硬化:典型临床表现有三联征:皮脂腺瘤(90%)、癫痫、智力低下

4、硬膜外血肿:多发生于头颅直接损伤部位,损伤局部90%有骨折,血肿呈双凸形高密度影。MRI上亚急性期和慢性期T1、T2均呈高信号

5、硬膜下血肿:源于静脉出血,常与脑挫裂伤并存

6、脑梗死分期:①超急性期脑梗死:<6h;②急性期脑梗死:6-72h;③亚急性期脑梗死:

3d-4周;④慢性期脑梗死:>4周。

脑梗死7-10天以后,水肿逐渐消退,蛋白质和红细胞外渗、新生毛细血管和肉芽形成,以及吞噬细胞浸润,梗死区可呈低密度或等密度。

梗死后7-10天可因“迷雾效应”使CT平扫无异常发现,应行增强检查

7、脑出血:死亡率占脑血管病的首位。CT、MRI表现及信号变化P51

8、颅内动脉瘤:常见于前交通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直径>2.5cm的动脉瘤为巨大动脉瘤,常合并钙化斑和附壁血栓

9、动静脉畸形(AVM):病理表现为迂曲扩张的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之间无正常毛细血管床,而通过畸形的血管襻直接相通,形成异常的血管团,畸形血管易破裂出血致蛛网膜下隙或颅内出血,由于动静脉短路,周围脑组织因缺血而发生萎缩,称为“盗血现象”,主要临床表现有出血(蛛网膜下隙或脑内出血)、头痛和癫痫

10、神经胶质细胞瘤包括: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混合类型细胞瘤

11、脑膜瘤:女性发病是男性的两倍。CT、MRI表现见P59

12、颅咽管瘤:常见于小儿、青年

13、脑转移瘤:肿瘤发生脑转移的频率由多到少依次为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肾癌、甲状腺瘤等。10%-15%查不到原发瘤。男性以肺癌转移最多,女性以乳腺癌转移最多。

“小肿瘤大水肿”为转移瘤的特征

14、脊髓及周围神经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P70

15、脊髓内肿瘤:室管膜瘤及星形细胞瘤是最常见的髓内肿瘤。星形细胞瘤多见于儿童,好发于颈胸段

16、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CT表现中当肿瘤穿过硬膜囊神经根鞘向硬膜外生长时,肿瘤可呈“哑铃状”外观

第三章五官及颈部

1、甲状腺相关性眼眶病,又称Grave’s眼病,特征为眼外肌肌腹增粗,肌腱不增粗

2、视网膜母细胞瘤,本病特征性表现为眼球内期和青光眼期眼球内高密度肿块,内有斑片状或团块状钙化

3、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渐进性强化”为海绵状血管瘤特异征象

4、鼻窦黏液囊肿,多见于筛窦

5、Mondini畸形,又称耳蜗阶间隔发育不良2型。CT、MRI表现见P102

6、造釉细胞瘤与含牙囊肿的鉴别要点是造釉细胞瘤可见强化的壁结节而其他囊肿没有

7、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腮腺恶性上皮性肿瘤的鉴别:前者又称腮腺混合瘤,为位于腮腺浅叶、圆或椭圆形肿块、增强扫描后轻至中度强化、周围结构无侵犯;后者好发于中老年人,为腮腺内侵袭性的、边缘不规则的肿块和/或沿面神经周围扩散或侵犯周围结构

8、颈部淋巴结结核:多见于颈静脉周围及后三角区。MRI表现为增殖期呈等T1等T2信号,坏死后中心可见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呈环形强化

第四章呼吸系统

1、肺野分界线:沿纵轴将一侧肺野从肺门至肺野外围分为三等份,分别称为内、中、外带。沿横轴的划分是从第二、四肋骨的前端下缘分别作以水平线,将肺部分为上、中、下三野

2、纵膈分界线:根据解剖标志将纵膈分为前、中、后部及上、中、下部,从而将纵膈分为九个分区。

中纵膈相当于气管、主动脉弓、心脏的区域,其前为前纵隔,其后为后纵膈

自胸骨柄下缘至第四胸椎椎体下缘做一连线,肺门下缘亦做一连线,,两线之间为中纵膈,其上为上纵隔,其下为下纵隔

3、肺炎: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各期的X线与CT的表现P126

4、真菌性肺炎:常见致病菌有曲霉菌、新型隐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等。X线、CT上,中、晚期病变,常出现典型的“空气半月征”

5、结核病分类:(了解)

Ⅰ型:原发型肺结核,分为原发综合征和胸内淋巴结结核

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Ⅲ型:继发性肺结核,包括浸润型、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及干酪样肺炎等

Ⅳ型:结核性胸膜炎。

Ⅴ型:其他肺外结核,按部位及脏器命名

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表现为斑片或大片阴影,肺门淋巴结增大,及两者之间可见条索状阴影,即结核性淋巴管炎。三者形成“哑铃状”

6、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后前位片显示中下肺野的血管分支牵拉向上似“垂柳状”

7、肺栓塞:70%-95%是由于深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后随血流进入肺动脉。肺栓塞以CT增强效果最好

8、肺转移瘤:肺是转移瘤的好发部位。头颈部、乳腺、消化系统、肾、睾丸、骨等部位的恶性肿瘤均易转移到肺部

第五章循环系统

1、心脏病变检查首选超声心动图

2、正常成人心胸比率≤0.5。0.51-0.55,0.56-0.60,及>0.60分别为轻、中及重度心脏增大

3、肺静脉高压—小叶间隔线:肋膈角区可见KerleyB线,右侧多见,水平走行,多见于慢性患者;KerleyA线,表现为细长的线条影,从肺野外围斜向肺门,多见于急性左心衰;KerleyC 线,位于肺下野,呈网格状,多见于肺静脉高压明显加重者

4、动脉导管未闭:若合并高度肺动脉高压者可发生Eisenmenger综合征,临床上出现分流性紫绀。“漏斗征”的病理基础是动脉导管主动脉端管腔漏斗状扩张在后前位上的投影

5、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

6、冠状动脉成像(DSA):是诊断冠心病、判断冠心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金标准”。狭窄分度:管腔内径<50%、50%-74%、75%-90%和100%分别为轻、中、重度狭窄和阻塞

7、主动脉夹层(AD):Debakey分型--Ⅰ型:夹层广泛,破口位于升主动脉,伸展至降主动脉以远;Ⅱ型:夹层和破口均局限于升主动脉;Ⅲ型:破口在降主动脉上段,向下延伸可达腹主动脉

第六章消化系统

1、一般钡剂到达回盲部时间为1.5-3h,超过8h未能达到者,视为小肠排空障碍,考虑空回肠有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

2、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下段变细,呈“漏斗状”或“鸟嘴状”进入胃腔内

3、胃溃疡X线直接征象—龛影口部水肿带

“线征”:为环绕龛影口部宽1-2mm密度减低影

“颈圈征”:侧位像在溃疡口部常见一宽5-10mm均匀透亮带

“狭颈征”:表现为龛影口明显狭小,似龛影有一颈部

4、胃癌分为:蕈伞型、局限溃疡型、浸润溃疡型、弥漫浸润型

5、结肠息肉好发于乙状结肠并可呈多发性,称为结肠息肉综合征,最多见的是家族性结肠息肉综合征和Peutz-Jeghers综合征

6、CT平扫肝实质呈均匀的软组织密度,CT值为50-70HU

7、肝脓肿约20%病灶可见气体或液平

8、肝囊肿:DSA(血管造影)呈现“早出晚归”的特征性表现;CT是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MRI重T2WI像上出现“灯泡征”

9、肝细胞癌:根据大体病理解剖分为三型:①巨块型;②结节型;③弥漫型

10、肝转移瘤:典型表现是病灶中心为低密度灶,边缘呈环状强化,最外缘密度又低于正常肝,呈“牛眼征”

11、肝硬化:在我国的主要病因为肝炎

12、X线下,胆总管宽约0.4-0.8cm,长约6-10cm

13、胆囊囊壁增厚>3mm,则称为胆囊增厚

14、急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有升高

15、胰腺癌:主要为腺癌,胰头癌最为多见,约占80%。X线可出现:①肿瘤浸犯壶腹部上、下肠腔时,可见十二指肠曲扩大,内侧缘出现“双边征”。②肠壁可僵硬,边缘可出现毛糙、浸蚀破坏,即所谓“反3字征”

16、肠套叠:钡灌肠检查时可发现套入部显示为钡柱中出现典型的“杯口状”充盈缺损区,或呈“球形”缺损

第七章泌尿系统

1、排泄性尿路造影:肾实质、肾盏和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尿道均可依次显影。逆行性尿路造影则不能显示肾实质及观察肾功能

2、肾结石大部分为阳性结石。胆结石则一半为阴性结石

3、肾结核的一种改变是发生钙盐沉着,致全肾钙化即自截肾

4、肾细胞癌约占肾恶性肿瘤的85%,好发于成人。小儿好发肾母细胞瘤。

第八章生殖系统

1、子宫内膜的厚度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一般厚1-7mm

2、双角子宫:指两侧米勒管部分未融合,形成两个宫腔,一个宫颈

3、宫颈癌发病率居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其中鳞癌约占95%以上

4、前列腺癌中95%以上为腺癌,多(约70%)发生于边缘区

5、比较影像学:前列腺增生首选直肠超声检查,MRI主要用于鉴别诊断,当前列腺很大时,超声检查受限,可选用MRI检查。MRI是目前发现、诊断前列腺癌较敏感的技术。影像引导下前列腺活检,是目前早期诊断最佳方法。MRI和MRS对前列腺定性诊断很有帮助。显示前列腺癌的周围浸犯,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MRI及CT均有优势

第九章乳腺、肾上腺及腹膜后肿瘤

1、乳腺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一般包括乳腺内结节、放射状改变、钙化以及局部皮肤增厚等。详细见P291

2、乳腺癌的次要征象:包括皮肤增厚和局限凹陷(酒窝征)、乳头内陷和“漏斗征”等。“漏斗征”:在X线片上呈现为一较致密的三角形阴影,位于乳头下方,三角形的底在乳头下,尖则指向深部,形似漏斗状

3、双侧肾上腺厚度<10mm,增强扫描检查,正常肾上腺均一强化

4、肾嗜铬细胞瘤患者24h尿中香草扁桃酸(VMA)即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的定量测定明显高于正常值

5、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四类:①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②来源于神经组织;③来源于胚胎残留组织;④来源不明或不能分类的肿瘤

第十章骨、关节和软组织

1、骨骼及软组织病变

①骨质疏松:X线表现为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数量减少或纤细,骨皮质变薄甚至分层和易骨折等

②骨质软化:X线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及骨小梁边缘模糊,骨骼变形及假性骨折

③骨质增生硬化:X线表现为骨质密度均匀增高,骨干粗大,骨皮质增厚,髓腔变窄甚至消失

④骨质破坏:X线表现为骨小梁稀疏或模糊、消失或缺损,骨密度减低,皮质呈虫蚀状改变等

⑤骨坏死:X线表现为骨坏死早期影像上常无明显变化;骨坏死后1-2个月坏死骨密度增高,周围因脓液和肉芽组织等而形成不均匀低密度区;晚期新骨沉着、重建,出现骨密度增高、硬化,骨端肥大

⑥骨膜增生:X线表现为皮质旁线状、层状(葱皮状)、花边状、放射状或三角形新生骨

⑦骨内和软骨内钙化:X线表现为点状、斑块状、弧形或环形致密影

⑧骨骼变形:X线表现为骨骼弯曲变形、骨干增粗或变细、骨端增大等

⑨软组织病变:X线表现为局部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层次不清、萎缩变薄以及钙化和骨化等

2、关节强直:指由骨或纤维组织桥接于相对应关节面之间的病理变化,关节正常结构消失,前者称为骨性强直,后者称为纤维性强直。X线表现骨性强直关节间隙部分或完全消失,可见骨小梁通过;纤维性强直仍可见关节间隙的透亮影,但关节功能活动丧失。

3、慢性骨脓肿:又称Brodie脓肿,是感染局限于长骨骺端的松骨质内形成的局限性慢性骨髓炎

4、骨软骨瘤:是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多发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5、骨巨细胞瘤:在良性骨肿瘤中,发生率位居第二。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以股骨下端、胫骨近端和桡骨远端多见。X线下肿瘤呈分房或皂泡状

6、骨转移瘤:病灶常多发,最好发于脊柱,其他依次为骨盆、肋骨、股骨、肱骨的近端等。常见的原发肿瘤有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等

7、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国际分期如下:

0期:骨髓活检及影像学检查均正常

Ⅰ期:核素显像和/或MRI阳性

Ⅱ期:平片异常,股骨头内呈花斑状,骨硬化线、囊变,骨质减少;平片和CT无塌陷指征,核素显像、MRI阳性,髋臼无改变

Ⅲ期:新月征,股骨头下陷

Ⅳ期:平片显示股骨头变扁,关节间隙变窄,髋臼出现硬化、囊变和骨赘

8、强直性脊柱炎(AS):病理学认为A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B27位点(HLA-B27)阳性率达90%以上。X线上初期椎体呈特征性的“方形椎”改变,随后韧带骨化,形成“竹节状脊柱”

9、Schmorl结节(许莫氏结节):MRI上表现为椎体上缘或下缘半圆形或方形压迹,其信号强度与髓核相同,周边包绕一薄层骨硬化低信号带

第十一章介入放射学

1、介入放射学的技术主要包括:成形术、栓塞术、动脉内药物灌注术、细胞移植术、经皮穿刺体减压术、经皮针刺活检术、消融术

2、根据途径不同,分为血管和非血管性介入技术(注意它们各自的适应症P357-368)

①血管介入技术包括血管造影术、经导管药物灌注治疗、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其他血管介入技术

②非血管性介入技术包括经皮穿刺活检术、经皮穿刺消融术、经皮穿刺引流术和非血管管腔扩张术

3、肝癌的常用造影剂是碘油

P1 X线的起源: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P3 X线的产生及特性:1、穿透作用2、荧光作用(透视检查的基础)3、感光作用(摄影的基础)4、电离作用5、生物作用

P4X线的检查技术:(大题)

1、普通检查:①荧光透视优点:简便、经济、动态观察

缺点:接受射线多、记录性差(可用录象弥补)

②摄影优点:成像清晰,简便实用,

缺点:平面重叠成像立体感差,对功能方面的观察不及透视方便与直接,费用较透视稍高

2、特殊检查:体层摄影、软X线摄影(钼靶)

放大摄影、荧光摄影、记波摄影

3、造影检查:人体组织结构中,有相当一部分只依靠它们本身的密度与厚度差

异不能在普通检查中显示。此时,将对比剂(高于或低于该组织结构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以显影,此即造影检查。有直接引入法和生理排泄法

4、

P5 X线检查中的防护(只记大点)

P8基本概念:体素和像素、矩阵、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

P11磁共振设备的分类:常导型、永磁型、超导型

P13 T1与T2(大题)

P15 磁共振波谱是利用MRI中的化学位移来测定分子组成及空间构型的一种检测方法

P18 超声检查的分类:B型、M型、D型

P20 核素显的机制和临床应用: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可以进行脑和心肌代谢显像

P23 X线对比剂有哪些

P29 蝶鞍的正常前后径7~16mm深径7~14mm

P37 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之CT和MRI的7点表现(大题)

P39 颅脑先天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又称Chiari畸形,一般认为流脑扁桃体低于枕大孔3mm为正常,低于3-5mm为可疑异常,低于5mm以上可诊断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P41 结节性硬化典型临床表现三联征:皮脂腺瘤(90%)、癫痫、智力低下

P41 颅内感染性疾病主要有血行转移和直接侵犯两种途径CT和MRI表现(大题)

P45 硬膜外血肿多发于头颅直接损伤部位,损伤局部90%有骨折,血肿呈双凸形。P46 硬膜下血肿源于静脉出血,常与脑挫裂伤并存

P48 脑梗死的四个分期: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

P49 脑梗死7~10天后,梗死区可呈低密度或等密度

P51 脑出血死亡率占脑血管病的首位脑出血的常见信号变化

P53 颅内动脉瘤常见于前交通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直径>2.5cm的动脉廇为巨大动脉廇,常合并钙化斑和附壁血栓

P54 动静脉畸形有盗血现象

P55 颅内肿瘤之神经胶质细胞瘤的分类:星形细胞廇、室管膜廇、少突胶质细胞廇、少突星形细胞廇等

P58、59 脑膜廇女性发病是男性的两倍CT和MRI的信号特点,流空血管影

P59 垂体腺廇(大题)

P62 颅咽管廇,常见于小儿、青年

P64 脑转移廇肿瘤发生脑转移的频率由多到少依次为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肾癌、甲状腺癌等。10%~15%查不到原发瘤

P65 脑转移瘤的典型CT表现为“小肿瘤大水肿”

P70 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记标题(黑体字)

P73 脊髓内肿瘤室管膜瘤及星形细胞瘤是最常见的髓内肿瘤。室管膜瘤约占脊髓内肿瘤的60%,成人多见,源于中央管的室管膜细胞或终丝等部位的室管膜残留物,好发部位是腰骶段、脊髓圆锥和终丝。星形细胞瘤约占25%,多见于儿童,好发于颈胸段。

P75 神经鞘瘤典型的哑铃状

P76 比较影像学(大题)

P79 甲状腺相关性眼眶病,又称Grave’s眼病,眼外肌肌腹增粗而肌腱不增粗

P80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特征性表现:眼球内期和青光眼期眼球内高密度肿块,内有斑片状或团块状钙化。

P81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渐进性强化”

P87 鼻窦黏液囊肿多见于筛窦(黏膜下脓肿常发于下颌窦)

P96鼻咽癌(大题)

P102 Mondini畸形又称耳蜗阶间隔发育不良2型,了解其影像表现

P106 造釉细胞瘤与含牙囊肿相鉴别

P108了解腮腺多形性腺瘤、腮腺恶性上皮性肿瘤

P111 颈部淋巴结结核CT多见于颈静脉周围及后三角区,MRI增殖期呈等T1等T2信号,坏死后中心可见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

P114 肺野在胸片上两侧肺表现为透明区域,称为肺野。沿纵轴将一侧肺野从肺门至肺野外围分成三等份,称为内、中、外三带。沿横轴的划分是从第二、四肋骨前端下缘分别作一水平线,将肺部分为上、中、下三野。

P117 纵隔九分法中纵隔相当于气管、主动脉弓、心脏的区域,其前为前纵隔,其后为后纵隔。自胸骨柄下缘至第四胸椎椎体下缘做一连线,肺门下缘亦做一水平线,两线之间为中纵隔,其上为上纵隔,其下为下纵隔。

P121 肺的局限性异常和弥漫性异常的表现(大题)

P125 肺炎分类据病变部位可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P126 大叶性肺炎的四个分期:充血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消散期P129 真菌性肺炎常见致病菌有曲霉菌、新型隐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等

典型表现为“空气半月征”

P131 肺结核的五个型(了解)I型的原发综合征典型的哑铃状

P133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X线表现“垂柳状”

P136 肺栓塞70%~95%是由于深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后随血流进入肺动脉所致诊断以CT增强效果最好

P141 肺是转移瘤好发的部位

P151 超声心动图是心脏检查的首选

核素心肌灌注及代谢显像是评价心肌是否有坏死的重要手段

P156 正常成人心胸比率≤0.5。0.51~0.55为轻度心脏增大,0.56~0.60为中度增大,>0.60为重度增大

P158 肺循环异常之肺静脉高压小叶间隔线:Kerley A、B、C线(了解)

P163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者可发生Eisenmenger综合征

X线检查可有漏斗征,其病理基础是动脉导管主动脉端管腔漏斗状扩张在后前位上的投影

P165 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高压、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

P172 冠状动脉成像常规X线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金标准”

狭窄分度:管腔内径<50%为轻度狭窄50%~74%为中度狭窄,75%~90%为重度狭窄,100%为阻塞

P179主动脉夹层分为3型A型包括Debakey的1、2型,B型相当于Debakey3型。了解Debakey三个分型

消化系统

P188 小肠:一般钡剂到达盲部时间为1.5-3h,超过8h未能到达者,视为小肠排空障碍。

P189基本病变大题

192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漏斗状”“鸟嘴状”

196食管癌:①髓质型②蕈伞型③溃疡型④缩窄型

198胃溃疡直接征象:“线征”“项圈征”“狭颈征”

200胃癌分型:①蕈伞型②浸润溃疡型③局限溃疡型④弥漫浸润型

205最多见的家庭型结肠息肉综合症和Peutz-Jeghers综合征。

207肝的CT值为50-70U

211肝脓肿CT约20%病灶可见气体或液平

213肝海绵状血管瘤

DSA“早出晚归”CT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MRI“灯泡征”重T2WI信号高

215肝细胞癌:①巨块型②结节型③弥漫型:

217肝转移瘤:CT典型表现是病灶中心为低密度灶,边缘呈环状强化,最外援密度又低于正常肝,呈“牛眼征”

219肝硬化在我国最主要的病因是肝炎。

221胆总管宽约0.4-0.8cm,长约6-10cm

223胆囊炎CT囊壁增厚>3mm

226胆道梗阻影响槛车要解决三个问题:判断有无梗阻、明确梗阻部位、鉴别梗阻原因。

230急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升高

231胰腺癌中胰头癌最多见,约占80%。X线“双边征”、“反3字征”

237肠套叠“鸟嘴”形状、“杯口状”

泌尿系统

242排泄性尿路造影不显影则说明肾功能不行

逆行性尿路造影不能显示肾实质及观察肾功能

252肾结石主要是阳性结石,胆囊结石一般为阴性结石

255自截肾:肾结核发生钙盐沉着,导致全肾钙化

261肾细胞癌(即肾癌)占肾恶性肿瘤的85%,成年人多见,而小儿多见肾母细胞瘤。肾细胞癌明显强化。肾盂癌强化不明显。

生殖系统

269子宫的厚度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厚度1—7mm。

271双角子宫:指两端米勒管部分未融化,形成两个宫腔、一个宫颈。

273宫颈癌居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鳞癌约占95%以上、

285前列腺癌约70%发生于边缘区,前列腺增生常发于中心区

287比较影像学:了解

乳腺

291乳腺基本病理改变一般包括乳腺内结节、放射状改变、钙化、局部皮肤增厚等

297次要征象包括皮肤增厚和局限凹陷(酒窝征)、乳头内陷、“漏斗征”

300肾上腺及腹膜后肿瘤CT双侧正常肾上腺厚度<10mm,均一强化

303嗜铬细胞瘤的24h尿中香草扁桃酸(VMA)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的定量测定明显高于正常值。

304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了解

骨和关节

311 骨质疏松:骨骼内单位体积内正常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同时减少312骨质软化: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减少

两者比较: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基质、骨矿物质都减少,而且是等比减少,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所致,也就是骨成分或骨量的丢失;而骨软化症只是骨矿物质减少。

316关节强直种类:2种:骨性强直、纤维性强直

320慢性骨脓肿又称Brodie脓肿

321 骨折(大题)

329骨软化瘤多发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30骨巨细胞瘤在良性骨肿瘤中,发生率位居第二。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以股骨下端、胫骨近端、桡骨远端多见。X线肿瘤呈皂泡状。

334骨转移瘤好发于脊柱、骨盆、肋骨、股骨、肱骨的近端等。脊柱为第一。常见的原发肿瘤是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等。

339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期

0期:骨髓活检及影像学检查均正常

1期:核素显像和或MRI阳性

2期:平片异常,股骨头内呈花斑样,骨硬化线、囊变,骨质减少,平片和CT 无塌陷指征,核素显像、MRI阳性,髋臼无改变

3期:新月征,股骨头下陷

4期:平片显示股骨头变扁,关节间隙变窄,髋臼出现硬化、囊变和骨赘。347强直性脊柱炎: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B27位点(HLA-B27)阳性率达90%以上。

“方形椎”、“竹节状脊柱”

352Schmorl结节

介入治疗

354介入放射学

技术包括:成形术、栓塞术、动脉内药物灌注术、细胞移植术、经皮穿刺体减压术、经皮针刺活检术、消融术

根据途径不同,分为血管和非血管性介入术

血管性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经导管栓塞术、经动脉导管灌注术为基础

非血管性以经皮穿刺体减压术、经皮针刺活检术、成形术为基础。

肝癌细胞——碘油

最后再强调一下大题:

P4 X线的检查技术:(大题)

1、常规检查:①透视优点:简便易行、多方向观察、动态

缺点:不能显示轻微病变和观察较厚部位,接受射线多、

不能留下永久记录

②摄片优点:应用范围广,受检者受照X线量少,能使人体厚、

薄各部位清晰显示,可永久保存

缺点:平面重叠成像立体感差,对功能方面的观察不及

透视方便与直接,费用较透视稍高

2、特殊检查:体层摄影、高千伏摄影

3、造影检查:直接引入法(如子宫输卵管造影)、生理排泄法(如静脉尿路造

影)

P13 T1与T2(大题)

T1:纵向弛豫时间,指射频脉冲停止后,磁化分量在纵轴方向(Z轴)恢复到63%所需的时间。T1短,信号强,图像白。T1WI反映组织结构清楚。

T2:横向弛豫时间,指射频脉冲停止后,磁化分量在横轴方向(X、Y轴)衰减到原来值的37%所需的时间。T2长,信号强,图像白。T2WI反映病变灵敏。

P37 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之CT和MRI的7点表现(大题)

(1)病灶本身表现:CT:高密度灶—钙化、出血,等密度灶—亚急性出血、脑肿瘤,低密度灶—肿瘤、囊肿、脑梗死,混杂密度—肿瘤MRI:多数病灶长T1 长T2,钙化、骨化长T1 短T2,出血、脂肪变短T1 长T2 ,亚急性出血、黑色素瘤短T1短T2,AVM、部分脑肿瘤混杂信号。

(2)占位效应:中线结构移位,脑室、脑池、脑沟受压、移位、变形、闭塞(3)脑疝:大脑镰疝(扣带回疝)、小脑幕疝(海马钩回疝)、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

(4)脑水肿:脑白质区CT呈低密度,MRI 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后水肿无强化。

(5)钙化:CT呈高密度,MRI T1WI、T2WI均为低信号。

(6)脑积水:脑室系统普遍增大,脑沟正常或消失,脑池扩大。

(7)脑萎缩:脑组织减少,脑室和蛛网膜下隙扩大。

P41 颅内感染性疾病主要有血行转移和直接侵犯两种途径CT和MRI表现(大题)

(1)脑脓肿

CT:急性脑炎期:边界不清的低密度区,有占位效应,增强一般无强化;

脓肿形成期:脓肿壁为等密度,脓腔内为低密度,有些脓腔内可见气液平,周围水肿为低密度。增强扫描脓肿壁强化明显,具有完整、光滑、均匀、薄壁等特点。MRI:急性脑炎期呈长T1 长T2表现。脓肿形成后,T1WI脓肿壁等或高信号,脓肿中心及其周围血肿低信号。T2WI脓肿壁等或低信号,脓肿中心及其周围血肿高信号。增强扫描脓肿壁强化明显。

(2)颅内结核

CT:a.结核性脑膜炎:平扫蛛网膜下隙密度升高,增强扫描形态不规则明显强化。

b.脑结核瘤:早期等密度结节,中期密度略高圆形病灶,后期周边或中心钙化、水肿带消失。

MRI:结核性脑膜炎T1WI信号增高,T2WI信号更高,Gd-DTPA增强显示异常强化。脑结核瘤T1WI信号低,T2WI多数信号不均匀。

(3)脑囊虫病

CT:脑实质内和脑膜多发或单发的囊状低密度。

MRI:囊虫头节短T1短T2。囊虫死亡时出现“白靶征”,T2WI上囊肿内囊液及周围水肿呈高信号,囊壁与囊内模糊不清的头节呈低信号。

P59 垂体腺廇(大题)

垂体微腺瘤

CT:垂体内密度改变,增强慢进慢出,垂体高度大于9mm(正常7-9mm),垂体上缘膨隆,鞍底塌陷,垂体柄移位

MRI :T1WI呈低信号,出血时为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等信号。增强:肿瘤信号早期低于垂体,后期高于垂体。

垂体大腺瘤

CT:圆形、分叶或不规则、哑铃状(束腰征)。平扫: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增强:均匀强化,坏死、液化不强化。

MRI:平扫:与灰质相似或略低。增强:轻中等强化。

P76 脊髓和周围神经比较影像学(大题)

X线观察脊椎序列、椎体高度、骨质基本情况效果最好。CT对椎间盘显示准确。MRI显示椎管内结构最好,对椎管内肿瘤、脊髓脱髓鞘疾病、炎症、血管畸形是最好的办法。DSA、CTA、MRA有助于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

P96鼻咽癌(大题)

临床表现:鼻出血或血性鼻涕、偏头痛、颈部淋巴结肿大

CT:咽隐窝闭塞,病变向周围侵犯,深部淋巴结肿大,双侧乳突炎,增强扫描见病变不均匀中重度强化。

MRI:肿瘤T1WI呈低或中等信号,T2WI中等或高信号。增强扫描见病变不均匀或均匀强化。

P121 肺基本病变的表现(大题)

局限性异常:

(1)片状影:渗出,肺泡内气体被渗出的液体、蛋白及细胞所代替。

(2)条状影:肺局部纤维化

(3)结节影与肿块影: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多呈球形,有包膜,生长慢,边缘光滑锐利。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呈分叶状,多无包膜生长快,而边缘模糊。少数肿瘤可有空洞形成。

(4)空洞影: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形成

(5)空腔影:肺内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

(6)钙化影:肺部病灶内钙盐沉积

弥漫性异常:

(1)弥漫性肺间质病变:间质纤维化和间质非纤维化

(2)弥漫性肺泡病变:两肺广泛的肺泡实变影

(3)粟粒样病变:两肺弥漫分布的直径≤4mm的小结节影。

P189基本病变大题

1、轮廓改变

(1)龛影:位于器官正常轮廓之外,形成一突出腔外的钡斑

(2)憩室:器官轮廓外的囊袋状突起

(3)充盈缺损:突入消化管管腔内的隆起性病变造成钡剂不能充盈该处

2、黏膜及黏膜皱襞改变

(1)黏膜破坏:黏膜皱襞消失,连续性中断,形成杂乱无章的钡影

(2)黏膜皱襞平坦:皱襞不明显或消失

(3)黏膜皱襞纠集:慢性胃溃疡时瘢痕挛缩致黏膜皱襞呈放射状从四周向病变集中

(4)黏膜皱襞增宽和迂曲

(5)微黏膜皱襞改变

3、管腔大小改变

4、位置和可动性的改变

5、功能性改变

226胆道梗阻影响检查要解决三个问题:判断有无梗阻、明确梗阻部位、鉴别梗阻原因。(大题)

(1)判断有无梗阻:

A.一旦见到肝内胆管,即可说明有肝内胆管扩张

B. 可局限于肝脏的某一叶,亦可整个肝内胆管普遍性扩张

C.表现为条状、分支状或圆点状的水样低密度边界清楚,无强化。

D.肝外胆管直径在7~9mm时,可疑,大于9mm时,确诊。

(2)明确梗阻部位:

局限性肝内胆管扩张——肝管或肝内胆管大分支阻塞

肝内左右肝管扩张,胆总管正常——肝门部梗阻

胆囊扩张,胆总管正常——胆囊管阻塞

胆总管和胰管均扩张——壶腹部阻塞

胰腺上段:肝内胆管及肝门区胆管扩张。

胰头段:胆管扩张。

壶腹段:全胆道系统及胰管扩张

(3)鉴别梗阻原因

良性梗阻多为轻度胆管扩张或呈枯枝状,多为低位梗阻;恶性梗阻多为中重度胆管扩张或呈软藤状,多为中高位梗阻

321 骨折(大题)

X线:

(1)骨折线:贯穿皮质骨与松质骨的透亮线影

(2)断端移位

(3)青枝骨折:发生于幼儿和儿童的不完全骨折

(4)骨骺损伤:单纯骨骺分离,骺线增宽;骨骺分离合并干骺端部分骨质分离

(5)疲劳骨折:骨折多无移位,有骨膜增生,呈小丘状

(6)其他常见骨折:Colle’s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股骨颈骨折

(7)骨折愈合:骨折线模糊、消失,骨痂形成

CT:多用于复杂部位、轻微或不易发现的骨折

MRI:显示断端血肿和髓骨水肿

医学影像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影像学试卷 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 1. 下列哪种方法为颅脑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 A. 脑室造影 B. 计算机体层 C. 头颅平片 D. 磁共振成像 E. 脑血管造影 2. 形成正位肺门阴影最重要的的解剖结构是:( ) A. 淋巴组织 B. 支气管动脉 C. 支气管 D. 肺动脉 E. 肺静脉 3. 下列那项不是成骨肉瘤的X线表现:( ) A. 死骨形成 B. 骨膜反应 C. 软组织肿块 D. 溶骨性骨破坏 E. 瘤骨形成 4. 下述心脏大血管的X线测量其正常值及意义哪项是错误的:( ) A. 肺动脉段基线大于6cm为异常

B. 心脏面积增大百分比小于等于10%无意义 C. 右肺下肺动脉的宽径大小1cm为扩张 D. 心脏横径与胸廓横径之比,正常不超过0.52 E. 心脏横径正常平均11.75±0.93cm 5. 肾结核平片征象:( ) A. 肾影倒"八字"形 B. 肾影不清 C. 病侧"肾下垂" D. 肾区可见不规则钙化灶 E. 肾外形不光整 6. 摄胸片,投照条件适当,显影液温度25℃,显影时间5分钟,会造成:( ) A. 影像对比度欠佳 B. 以上都不是 C. 影像灰雾过高 D. 影像层次不清 E. 影像模糊 7. 摄小儿胸部X线片时,有如下情况,请您找出错误者:( ) A. 不能坐立的婴幼儿,不一定用立位摄影 B. 正常胸腺有时会与心脏增大混淆 C. 用大毫安、短时间 D. 正常也可见气管移位,如头颈的扭转 E. 呼气和吸气相摄片无明显差别

8. X线表现为肺血少,左、右肺门不对称,左侧〉右侧,肺动脉段呈直立样突起,最可靠的诊断是:( ) A. 动脉导管未闭 B. 肺动脉狭窄 C. 肺心病 D. 高血压性心脏病 E. 主动脉缩窄 9.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变化特点是:( ) A. 以骨质破坏为主,周围伴骨质硬化 B. 局部骨质疏松 C. 以骨质增生硬化为主 D. 以骨质破坏为主,一般没有明显骨质增生硬化 E. 早期即有骨质破坏出现 10. 乳腺钼靶摄影最佳时间:( ) A. 月经期 B. 月经中期 C. 与经期无关 D. 月经干净后一周内 E. 月经前期 11. 三岁小儿,钡灌肠发现直肠局限性狭窄,近端肠管明显扩张,诊断应考虑为:( ) A. 先天性巨结肠

医学影像学重点复习完整版

医学影像学重点复习完整版自然对 比:人体组织结构基于密度上的差别,课产生X 线对比,这种自然存在的差别,叫做自然对比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课认为引入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叫做人工对比 造影的方法:1直接引入:口服灌注穿刺注入 间接引入:经静脉注入 X线诊断的应用:胃肠道、骨肌系统和胸部 流空效应:流动的液体,在成像过程中采集不到的信号而呈无信号黑影。 多普勒效应:超声遇到运动的反射界面时,反射波的频率发生改变。 后壁回声增强:人体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对声能的吸收衰减不同,衰减系数低的液性囊肿或脓肿,则出现后壁回声增强。 声影:衰减系数高的纤维组织、钙斑、结石、气体等后方则形成声影。骨组织的基本病变表现: 1、骨质疏松: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

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X线表现:主要是骨密度减低,在长骨可见骨小梁辨析、减少、 间隙增宽,骨皮质出现分层和变薄;椎体内结构消失,椎体变扁,其上下缘内凹,椎间隙增宽。 2、骨质软化: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X线: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和骨质边缘模糊。 3、骨质破坏 4、骨质增生 5、骨膜异常 6、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7、骨质坏死8矿物质沉积9、骨骼变形10、周围软组织病变关节基本病变表现:关节肿胀,关节破坏,关节退行性变,关节强直,关节脱位 阻塞性肺气肿:X线:肺部局限性透明度增加,,纵膈移向健侧,病侧横隔下降 阻塞性肺不张:X 肺野密度均匀增高,纵膈移向患侧,横隔升高胸膜病变:1、胸腔积液X 肋膈角变钝、变浅或填平,患侧肺野呈均匀致密阴影,有时可见肺尖部透明,并可见肋间隙增宽,横隔下降,纵膈向健侧移位 2、气胸与液气胸;X 气胸区无肺纹理,为气体密度,同侧肋间隙增宽,横隔下降,纵膈向健侧移位 3、胸膜肥厚、黏黏及钙化 4、胸膜肿块 支气管扩张:X 常规X线可表现正常,有时可见肺纹理增多、环 状透亮影,实变影中可见透亮支气管影,即“空气支气管征” 大叶性肺炎:分四期: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临床:起病急,寒战高热,胸痛,可铁锈色谈 X 充血期:无明显表现,仅肺纹理增多;实变期:密度均匀致密影。

医学影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医学影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X射线管的负极,包括灯丝和聚焦罩两部分。 2、想获得大的管电流需要选取大的管电压和灯丝的温度。 3、在普通X射线摄影中,用钨作为阳极靶。 4、高速运动的电子与靶物质相互作用时,其能量损失分为__碰撞损失__和__辐射损失__. 5、X射线在空间某一点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X射线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量与能量乘积的总和。 6、在医学应用中,常用X射线的量和质来表示X射线的强度,量是质是光子数。 7、在X射线野中靠近阳极侧的有效焦点比靠近阴极侧的要小。 8、光电质量衰减系数与原子序数、光子能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 μτ/ρ Z3/(hυ)3_____。 9、康普顿质量衰减系数与入射光子能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 μc/ρ 1/(hυ)3____。 10、康普顿效应发生的概率与原子序数Z无关,仅与物质的___每克电子数___有关。 11、电子对质量衰减系数与原子序数的光子能量的关系可表示为__ 当hυ>2m e c2_时,__μp/ρ Z hυ 当hυ>>2m e c2 _时,μp/ρ Zln(hυ)________________。 12、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整个诊断X射线的能量范围内

都有__ 10keV-100keV __产生,所占比例很小,对辐射屏蔽的影响不大。 13、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总的衰减系数μ/ρ=_μτ/ρ+μc/ρ+μp/ρ+μcoh/ρ____。 14、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在10keV~100MeV能量范围的低能端部分_____光电__效应占优势,中间部分____康普顿___效应占优势,高能端部分___电子对___效应占优势。 15、宽束X射线是指含有____散射____的X射线束。 16、滤过是把X射线束中的____低能成分___吸收掉。 17、滤过分为___固有滤过___和___附加滤过___。 18、X射线传播过程中的强度减弱,包括距离所致的____扩散___衰减和物质所致的_____吸收____衰减. 19、X射线影像是人体的不同组织对射线____衰减___的结果。 20、增感屏—胶片组合体在应用时,胶片的光密度直接取自X射线的能量不足___10%__,其余的光密度都是靠___增感屏受激后发出的可见光获得的。 21、量化后的___整数灰度值__又称为灰度级或灰阶,灰度级之间的最小变化称为____灰度分辨率___。 22、每个单独像素的大小决定图像的____细节可见度____. 23、CR系统X射线照射量与发射的荧光强度呈___五位数___的直线相关。 24、X-CT的本质是___衰减系数___成像.

影像学期末复习资料

半月综合征:龛影多呈半月形,周围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称为环提征;环提上见结节状和指压迹充盈缺损,称指压痕;指压痕间有裂隙状钡剂影,称裂隙征。以上表现统称为半月综合征 脑膜尾征:常见于脑膜瘤,MRI检查中病灶紧贴脑膜,增强扫描后呈线状强化 青枝骨折:是指儿童骨骼柔韧性打,不易被外力完全折断,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皱折、凹陷或隆突,而不见骨折线。 codman三角:肿瘤穿过骨皮质进入层状增生骨膜中,进而穿破骨膜进入软组织内,穿破处的上下方残留的层状增生骨膜即表现为三角形,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 法洛四联症:是紫绀型先心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血管复合畸形,其畸形包括肺动脉狭窄、房室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 充盈缺损:是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为腔壁局限性肿块向腔内突出,造成局部钡剂不能充盈所致。 龛影:是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外突的影像,为消化性溃疡及肿瘤坏死性溃疡形成的腔壁凹陷,是钡剂充填滞留其内所。 憩室:表现为壁外的囊袋状膨出,有正常黏膜通入,与龛影不同。 空气支气管征(支气管气像):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 空腔与空洞:空洞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并引流支气管排出后形成 空腔是肺内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肺大泡、含气肺囊肿及肺气囊等靴型心:高血压性心脏病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主动脉和左心室均增大,心腰显得相对凹陷,心脏轮廓形似靴状 心胸比率:测量心胸比率是确定心脏有无增大最简单的方法,心胸比率是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正常成人心胸比率≤0.50 项圈征:胃溃疡侧位像,在溃疡口部常见一宽5~10mm均匀透亮带 狭颈征:胃溃疡侧位像,龛影口明显狭小,似龛影有一颈部 肺门舞蹈:肺充血时,透视下可见肺动脉段和两侧肺门血管搏动增强 主动脉夹层: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血液进入主动脉中膜将内膜与中膜分离形成夹层血肿/真假两个通道 相反搏动点:由于左心缘中段与下段的搏动方向完全相反,所以把两段的交界处呈相反搏动点。此点上下两侧的心缘呈“跷跷板”样运动,是衡量左右心室增大的一个重要标志。相反搏动点上移提示左心室增大,下移说明右心室增大。 骨膜反应:骨膜内层成骨细胞受到刺激后活动增强,而导致的骨质增生,又称骨膜增生 骨质破坏: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组织的消失,其X线表现是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失,正常骨结构消失 肾自截:肾结核时,病变波及整个肾脏,全肾广泛破坏,肾盂肾盏不能辨认,最后肾大部或全部钙化且肾功能完全丧失

第八版医学影像学考试重点

影像学 一.申请单的书写规范(简单了解) 1.一般资料 2.临床资料(病史摘要) 3.临床拟诊 4.检查部位和检查目的 二.图像观察和分析注意事项 三.影像结果的判读

四.对异常表现的分析六大要素中密度判读的意义

五.X先产生条件 设备结构:真空二极管,电子群,高压造成电子高速运动,阳极把电子转化成X线 六.X线特性在X片上的利用 穿透性与成像有关,荧光效应与显影,胶片变为黑白相间图像有关,摄影效应与摄片有关七.穿透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电压高→波长短→穿透力强 八.X片中哪些属于高密度、中等密度、低密度 九.数字成像的优缺点(了解) 十.CT什么是像素,与体素的关系 十一.怎样理解窗技术(重点掌握) 1.CT图像时由黑白灰阶组成,反应了组织密度; 2.密度的高低可以换算成CT值表示,CT值可量化; 3.人体组织和病变范围的变化为—1000到1000,共2000灰阶,但肉眼不能分辨,只能分辨16个灰阶,故相差较小的灰阶肉眼无法分辨。 4.为弥补不足则引入窗技术,设定了上下值为窗宽,设定了中心值为窗位,然后对兴趣区进行观察和放大 十二.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 1.质子本身有自旋,但排列紊乱,置入外磁场则会出现正方向和反方向的排列; 2.发射特定

的RF脉冲引起磁共振现象;3.恢复过程出现纵向弛豫时间和横向弛豫时间,即T1和T2。十三.MRI成像的组织特征参数(了解) P18,表1—2 十四.脂肪、水的MRI特性 水:长T1,长T2。脂肪:短T1,中等略强的T2 十五.流空效应与水成像的区别 水成像常用于胆胰管、尿路 十六.MRI检查禁忌主要是什么 1.体内有金属异物。(最重要) 2.重危病人需要生命监护系统和生命维持系统者。 3.MRI扫描时间较长,因此无法控制的不自主运动及不合作的病人。 4.妊娠早期病人。 5.高温潮湿环境下,高热或散热功能障碍者。 十七.正常表现肋骨常见的变异有哪些 肋骨先天变异:颈肋、杈状肋、肋骨融合 十八.肺解剖的分页分段 肺叶:右肺三叶—上叶、中叶、下叶;左肺两叶—上叶、下叶 肺段:右肺分10段,左肺分8段,与所属支气管同名 十九.肺叶、肺门、肺纹理解剖与X片的表现 1、肺野:概念:含有空气的肺在胸片和CT片上显示的透明区域 分区:上中下野-----第2、4前肋下缘水平线 内中外带------一侧肺野纵行分三等分 肺尖区--------第一肋圈外缘以内 锁骨下区-------锁骨下至第二肋圈外缘内

医学影像学试题(含标准答案)

1。透视检查得基础就是利用X线得就是: A光学作用B生物作用C穿透作用D电离作用E荧光作用 2。CR与普通X线成像比较其优点,叙述错误得就是: A提高了图像密度分辨率B提高了图像显示能力C降低X线曝光量D提高了图像空间分辨率E曝光宽容度增加 3。蝶鞍侧位片可测量其前后径及深径,其平均值分别为: A10、5mm,9。5mm B11。7mm,9.5mm C12.0mm,10、0mmD5、0mm,10.0m mE10、0mm,20.0mm 4。观察上颌窦首选X线投照位置为: A头颅正位B头颅侧位C颅底位D华氏位E柯氏位 5。肺癌引起得阻塞性肺炎与一般肺炎区别有以下几点,不正确得就是: A体积缩小B有支气管充气征C同一部位反复发作D合并肿块E常有淋巴结肿大6、构成肺门阴影最主要得结构就是: A肺动、静脉B神经C主支气管D肺组织E淋巴结 7.肺部空腔性病变常见于: A肺癌B结核厚壁空洞C虫蚀样空洞D支气管扩张E气胸 8、下列关于病变空洞得描述,错误得就是: A肺气囊:薄壁空洞B肺脓肿:均匀厚壁空洞C浸润性肺结核:薄壁空洞,有卫星灶D肺癌:偏心空洞,有壁结节 E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纤维厚壁空洞 9。下列支气管扩张得影像特点,不正确得就是: A局部肺纹理增多B环状或蜂窝状影C斑片状、索条样影D可有葡萄征、手套征E普通胸片正常可除外本病 10大叶性肺炎得典型影像学变化可见于病变得: A充血期B实变期C消散期D消散期之初E病变全程 11.肺内球形病灶称为肿块得直径应大于 A2cmB3cm C4cm D5cm E6cm 12。两肺粟粒性病变除肺结核外,还可见于: A小叶性肺炎B过敏性肺炎C支原体肺炎D吸入性肺炎E中央型肺癌 13、无壁空洞最常见于: A周围性肺癌B干酪性肺炎C肺转移瘤D肺脓肿E浸润性肺结核 14.粟粒型肺结核就是指: A原发性肺结核B浸润性肺结核C慢性纤维空洞型结核D结核性胸膜炎E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15。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得特点为 A渗出病灶为主B增殖性病灶为主C纤维性病灶为主D钙化病灶为主E混合性病灶为主 16、游离性胸腔积液在胸部摄片上就可见到,一般体积应为: A10ml B30ml C100ml D200ml E300ml 17.厚壁空洞得洞壁厚度超过: A3mm B5mm C7mm D9mm E10mm 18.中央型肺癌得直接征象不包括: A肺门增大B肺门肿块C阻塞性肺不张D支气管壁增厚E支气管狭窄 19.胸片上所示得密度减低阴影就是指病变密度低于:

医学影像学重点 自己整理的

5、骨龄:是指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及骨骺和干骺端骨性愈合 的年龄。(对诊断内分泌疾病和一些先天性畸形综合征有一定价值) 6、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见于炎症、 肿瘤、肉芽肿) X线:骨质局限性密度下降,骨小梁消失,骨皮质边缘模糊。 1、骨质疏松:指一定体积单位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 钙盐都减少,但故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X线:骨质局限性密度下降,骨小梁变细,间隙变宽。 2 骨质软化: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 量减少。X线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 7、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形成死骨的原因主 要是血液供应中断(多见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也见于骨缺血性坏死和外伤骨折后)。 3、骨膜增生: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形成骨膜新 生骨。通常有病变存在。X线:骨骼密度上升,骨皮质、小梁增厚。 8、骨膜三角(Codman三角):恶性肿瘤累及骨膜及骨外软组织,刺激骨膜成骨, 肿瘤继而破坏骨膜所形成的骨质,其边缘残存骨质呈三角形高密度病灶,称为骨膜三角。是恶性骨肿瘤的重要征象。 9、 Colles骨折:又称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2~3㎝以内的横行或粉碎 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动,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 Colles’骨折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答:Colles’骨折为桡骨远端3cm范围内横行或粉碎性骨折,常见于中老年人,跌倒时,前臂旋前,手掌着地,引起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观察患肢呈银叉畸形、刺枪刀样畸形。 X线表现为:桡骨骨折远端向桡侧、背侧移位,掌侧成角,可见骨折线。常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和尺骨茎突骨折。 10、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而形成不完全性 骨折,仅表现为骨小梁和骨皮质的扭曲,看不到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 11、骨“气鼓”(骨囊样结核):骨干结核初期为骨质疏松,继而在骨内形成囊性 破坏,骨皮质变薄,骨干膨胀,故称为骨“气鼓”或骨囊样结核。 12、骺离骨折:发生在儿童长骨骨折时,由于骨骺尚未与干骺端愈合,外力可经过 骺板达干骺端而引起骨骺分离,即骺离骨折。 13、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为肺野。 14、肺纹理: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由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 15、肺门角:肺门上、下部相交形成一钝的夹角,称为肺门角,而相交点称肺门点, 右侧显示较清楚。 16、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Ⅰ型),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 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少数为成人。X线:典型表现呈“哑铃状”,包括: ①原发浸润灶②淋巴管炎③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 17、肺实变: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所 代替,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肺泡性肺气肿、肺出血、肺结核、肺泡癌等。 空洞:是由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的。

影像学复习资料:历年-1.docx

影像考试2012A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都是重点 1.纵向弛豫(T1弛豫): 90。射频脉冲终止后,纵向磁化矢量由零恢复到原來数值的63%时所需时间。 2.骨膜三角(Codman's三角) 骨膜新生骨可重新被破坏,破坏区两端残留骨膜反应呈三角形或袖口状,常为恶性肿瘤征象。 3.分叶征 结节边缘呈细小深分叶或锯齿状,状如桑奁。病理基础为肿瘤生长速度不均匀,遇到阻力不同,小叶间隔纤维性增生限制肿瘤生长。 4.项圈征 为龛影口部的一宽约的光滑透明线。 5.空洞 病变内发生坏死,坏死组织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空洞。多见于肺结核、肺脓肿、肺癌。 6.胸膜凹陷征 病灶与胸膜间致密影,呈V字形或条索状,病理为肿瘤内瘢痕收缩致胸膜内陷,腺癌及细支气管肺泡癌多见。 7.肺充血 心内分流、心排血量增多使肺动脉血流量增多; 8.游离气腹 各种原因导致腹腔内积气且随体位改变而游动。立位透视气体可上浮到膈与肝或胃Z间,显示为透亮的新月形气体影。 9.骨质破坏 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取代而造成的骨组织损失,骨皮质及松质骨均可发生破坏。 10.脑膜尾征 (脑膜瘤时)病灶邻近脑膜明显强化。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下哪一项不是骨软骨瘤的X线征彖:(D )

A.生长于长骨者起于骨端; B.生长方向常背向骨肪; C.瘤体内含骨松质或骨密质, 也可混合存在; D.发生在骼骨者,多呈菜花状; E.无骨膜反应;

2.颅内肿瘤应尽早选用下列哪种检查? (C ) A.透视; B.摄片; C. CT D ?B 超 E.脑血管造影 3.消化道常用的造影剂是:(D ) A.碘化油; B.泛影葡胺; C. 优维显; D.硫酸顿; R.阿米培克; 4. 对泌尿系阳性结石,应选何种检查为宜? (A ) A.腹部平片; B. CT ; C.腹膜后充气造影; D.逆行肾盂造影; E.静脉肾盂造影; 5. 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的病因是:(E )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扩张; C.慢性支气管炎; D.大叶性肺炎; E.支气管肺癌; 6. 青年患者,右肺下叶背段见一薄壁空洞,应首先考虑:(B ) A.肺脓疡; B.肺结核; C.肺癌; D.先天性肺囊肿; E.肺包虫囊肿; 7. 对纵膈肿瘤诊断价值最大的检查方法:(C ) 8.肺癌易形成空洞的是:(B ) A.腺癌; B.鳞癌; C.未分化癌; D.肺泡细胞癌; E.转移性肺癌; 9.肾结石的特征性形状是:(E ) A.长条形; B.同心圆形; C.分层状; D.桑扶状; E.鹿角形; 10. 软组织疾病影像学检查一般应首选:(C ) A. X 线平片 B. CT C ?MRI D. DSA E ?核素显像 11. 下列哪项不是脊椎结核的X 线征象? (C ) A.椎体破坏变形,相互嵌入; B.脊柱后凸畸形; C.脊柱呈 “竹节状”外观; D.椎间隙变窄或消失; E.椎旁脓肿形成; 12. 磁共振成像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图像,脑脊液呈(B ) A.高信号 B.低信号 C.中等信号 D.混杂信号 13. 诊断颅内动脉瘤最好的检查方法是(D ) 14. CT 平扫,颅内急性出血呈 (A ) 15. 疑消化道穿孔,观察膈下游离气体应摄:(E ) E.站立后前位 A.胸透; B.胸片 C. CT ; D.体层; E. MRI ; R.无信号 A. CT B. MR I C. DSA D. CTA E.头颅平片 A.高密度 B.低密度 C.中等密度 D.混杂密度 E.密度变化不定 A.左侧卧水平投照 B.右侧卧水平投照 C.仰卧水平投照 D.仰卧后前位

医学影像设备学大题复习资料

何谓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体系?答:多种类型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与医学影像治疗设备相结合,共同构成了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体系。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主要包括哪些类型?答:现代医学影像设备可分为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和医学影像治疗设备。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可分为:1、X线设备2、MRI设备3、US 设备4、核医学设备5、热成像设备6、医用光学设备。医学影像治疗设备:1、介入放射学设备2、影像引导放射治疗设备3、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何谓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答: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SRS)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是一种新的医疗技术。它是利用现代CT、MRI或DSA设备,加上立体定向头架装置对颅内病变区做高精度定位;经过专用治疗计划系统做出最优治疗计划。几种医学影像设备的比较?答:比较内容X--CT MRI US PET DSA 信息载体 X线电磁波γ射线 X线超声波检测信号透过的X线MR信号511keV湮透过的X线反射回波没光子获得信息吸收系数核密度,密度,传导R1分布吸收系数T1T2。血流率速物体组成,人体组织弹标志物的不物体组成和结构变化物体组成和生理,生化性和密度改同浓度密度不同,密度不同,变化变电子云密度电子密度不不同同人体组织中器

官大小和示踪物的流组织中充满影像显示器官大小与形态、生理形状(二维)动与代谢吸收物所占形状(二维)生化状态变(三维)位置(二维化(二、三维)任何平面任何平面横向纵向成像平面横向全身断面(方向)全身全身(纵轴成像范围断面(方向)自由向)有限<1mm 2mm 10mm,3mm 0.5mm 空间分辨率<1mm 形态学线性动态生理学形态学影像特点形态学质子压电换能器摄取标志物 X线管信号源 X线管射频接受线压电换能器闪烁计数器影像强度计探测器 X线探测器圈脑肿瘤成像胎儿生长,脑中葡萄糖血管狭窄处典型用途检测肿瘤检测肿瘤、代谢的测定心脏病 对病人侵袭有对比剂侵无造影剂侵无对比剂无R1注射有造影剂有袭袭侵袭侵袭安全性辐射危险无辐射危安全辐射危险辐射危险险,有强磁场吸引力价格高高低高高 X线机高压发生器的组成及具有哪些特点?答:高压发生器由高压变压器、灯丝变压器、高压整流器、高压交换闸、高压插座等高压元器件组成。作用:1、为X线管灯丝提供加热电压2、为X线管提供直流高压3、如配有两只或两只以上X线管,还需切换X线管。对X线管控制台电路的基本要求?答:基本电路必须能够满足调控X线

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XX级《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10分) 1、肺血重新分布 2、充盈缺损 3、肺沟癌 4、人工对比 5、骨龄 二、填空题:(20分) 1、中央型肺癌腔内生长引起的间接征象(平片)()、 ()、()。 2、肺部出现()、()、()X现表现,三者结合起来称为原发综合征。 3、在心脏左前斜位片上,心前缘与前胸壁间的透明带称为()。 4、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梗塞,直徑 10~15mm,称为()。 5、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典型的CT表现是()。 6、消化道钡剂造影中粘膜异常的X线表现包括()、()、()。 7、正常肾盂形态有()、()、()。 8、X线成像与组织的()和()有关。 9、佝偻病的早期X线改变出现在长骨生长最活跃的()。 10、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常见的X线征象有()、骨质破坏和死骨形成。 三、单选题:(30分) 1、与X线成像相比,CT最大的优点是: A、很高的密度分辨力 B、很高的空间分辨力 C、数字化成像 D、横断层影像 2、X线摄影具有X线哪些特性() A.穿透性 B.穿透性、荧光效应 穿透性、感光作用D. 感光作用、荧光效应C.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成人和儿童长骨的X线表现最大区别是: A、长骨大小不同 B、长骨长度不同 C、骨皮和骨髓腔质厚度不同 D、骨骺愈合不同 4、以下属于骨密度降低的基本病变是: A、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膜反应 B、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坏死、死骨 C 、骨质破坏、骨质疏松、死骨 D、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软化 5、骨性关节强直与纤维关节强直的X线鉴别诊断要点主要观察: A、关节间隙是否狭窄 B、关节骨质是否破坏 C、关节间隙是否有骨性连接 D、关节骨质是否有骨质增生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

第1 页共24 页医学影像学应考笔记 第一章X线成像 一、X线的产生与特性 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 TX线的特性: 1穿透性:X线成像基础; 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 3感光效应:X线射影基础;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 X线成像波长为:0.031~0.008nm 二、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 1 X线的特征荧光及穿透感光 2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显像过程 三、X线图象特点 X线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一图像组成的,是灰阶图象. 四、X线检查技术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 产生对比。 五、N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 @ 正常X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

第2章骨与软骨 第一节检查技术 特点: 1有良好的自然对比 2骨关节病诊断必不可少 3检查方法发展快 4病变定位准确,定性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一普通X线检查 透视、射片:首选射片,一般不透视。 射片原则:1正、侧位; 2包括周围软组织和邻近关节、相邻锥体;3必要时加射健侧对照。二造影检查 1关节照影、2血管照影 三CT检查(优点) 1发现骨骼肌肉细小的病变; 2限时复杂的骨关节创伤; 3 X线病可疑病变; 4骨膜增生; 5限时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 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X线表现:(掌握) 小儿骨的结构: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 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骨化. 成人骨的结构:干骺端与骺结合,骺线消失,分骨干、骨端。

(完整版)医学影像学复习重点(2)

医学影像学复习重点 总论 人体组织密度值:CT 水的CT值为0HU;人体中密度最高的骨皮质为+1000HU;空气为—1000HU;软组织为20~50HU;脂肪<—70HU。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自然存在的密度差别称自然对比。 造影检查:将造影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以产生明显对比显示其形态与功能的方法。 CT:CT不是X线摄影,而是用X线对人体进行扫描,取得信息,经电子计算机处理 而获得的重建图像。 线的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摄影效应)、电离效应X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强度MRI不同的磁共振信号,经信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获得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 MRCP:即MR胆胰管造影,无创伤,无造影剂,可见胆囊及胆管显影并扩张,胆囊及胆总管下端结石呈低信号充盈缺损。 医学影像学:一门应用医学影像学设备,观察病人体内器官形态和功能,并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的影像,使血管显影清晰的成像技术。 人工对比:人工导入某种物质,使原本缺乏天然对比的组织、结构间形成明显密度差,从而提高显示率的方法就称为人工对比,导入的物质叫做对比剂或造影剂。 流空效应:存在于磁共振成像中,由于信号采集需要一定的时间,快速流动的血液不产生或只产生极低信号,与周围组织、结构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现象就叫做“流空效应”。如心血管内快速流动的血液。 线 X1、数字X线成像(DR)依其结构可分为计算机X线成像(CR)数字X线荧光成像(DF)平板探测器数字X线成像。 2、CR与普通X线成像比较,重要的改进实现了数字X线成像。优点是提高了图像密度分辨力和显示能力。 11、物质的密度与其本身的比重成正比,物质的密度高,比重大,吸收X线量多,影像在图像上呈白影18、胸部的肋骨密度高,对X线的吸收多,照片上呈白影 19、肺部含气,密度低,对X线吸收少,照片上呈黑影。 20、纵膈为软组织,密度中等,对X线吸收中等,照片呈灰影。 21、人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不同,厚度也不同,厚的部分吸收X线多,透过的X线少,薄的部分相反,于是在X线片上和荧屏上显示出黑白对比和明暗差异的影像。。 CT 4、CT不同于X线成像,它是用X线束对人体层面进行扫面,取得信息,经计算机处理获得的重建图像,是数字成像而不是模拟成像。 5、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像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的灰阶图像。这些像素反映的是相 9、CT图像还可用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说明密度高低的程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不用吸收系

Rlabrz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临床专业复习重点(精)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泰戈尔总论 1.X线的产生及其特性 X线是由高速运动的电子群撞击物质突然受阻时产生。具有穿透作用、荧光作用、感光作用、电离作用和生物效应五大特性。2.X线成像原理(选择题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对X线吸收也不同高密度——对X线吸收多,平片上呈白色。(骨骼、钙化灶等密度(肌肉内脏液体低密度——对X线吸收少,黑色透亮影。(脂肪、空气3.透视与射片的优缺点比较透视优点:简便易行,可动态观察缺点:分辨率低,不能永久保存。射片优点:受检者的X线照射量较少,图像清晰,可永久保存,便于教学、科研和复查时对照。缺点:区域受限,不能动态观察。 4.X线防护原则X线防护的三大基本原则:防护实践正当化、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制。实际工作中要遵循: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三项原则。 5.CT的三个概念:体素、像素、CT值 体素voxel 将成像时有一定厚度的体层分成若干个小单元,这些小单元称为体素。三维概念像素pixel 一副CT图像(平面图像由很多矩阵排列的小单元(小矩形组成,这些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小矩形

1.0mm*1.0mm称为像素。像素越小,分辨率越高(分辨细节的能力,图像越清晰。 CT值:单位体积的组织对 X线的吸收系数,换算成CT值——表示组织密度的高低骨皮质1000HU 软组织20-60 水0 脂肪-80 空气-1000 6.影像对比剂(造影剂contrast 高密度:硫酸钡,水溶性有机碘化合物(泛影葡胺,离子型,可发生不良反应和肾毒性,造影检查前需要做皮试。不良反应有轻度(不需处理中度、重度(休克、惊厥和死亡四种。低密度:空气、氧气、二氧化碳。7.几个英文缩写:PACS DICOM HIS RIS PACS archive(存档医学影像的存档和传输系统的五个组成成分:图像的采集、网络的分布、图像的管理及海量存储、图像的浏览查询及拷贝输出、与信息系统的集成。 DICOM 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 HIS 医院信息系统https://www.360docs.net/doc/0a16410857.html, RIS 放射信息系统radiology——放射科用的,有弱化趋势。神经系统 1.蝶鞍正常前后径深径 2.颅骨skull 能辨别出额骨、顶骨、颞骨、枕骨。 3.基地神经节的结构复杂常考;颅脑先天畸形少见,不考。 4.P51 脑出血MRI 各期信号鉴别超急性期小于6h 氧合血红蛋白抗磁性T1 等信号;T2 高信号急性期6-72h T1 等或稍低信号;T2 极低信号亚急性期3d-4w(周早期T1演变为周边高信号、中心等

影像专业试题

影像专业影像诊断学试题 A1型题: 1、形成肺门阴影的主要解剖结构是: A、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结。 B、肺动脉、上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结。 C、肺动脉、上肺静脉、支气管。 D、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结。 E、肺动脉、上肺静脉。 2、不符合气管异物的X线表现是: A、X线不透过性异物,在声门下区及气管内,呈矢状位。在正位片上,仅见扁薄的侧面投影。 B、X线不透过性异物,在声门下区及气管内呈冠状位,在正位片上,能见其最大宽度的阴影。 C、呼、吸两相,肺野透亮度变化小,呼气相时,两肺不能缩小,两肺透亮度仍保持较高。 D、胸部压力高,横隔上升轻微,深呼气相时,心影反比深吸气相时为小。 E、X线所见阴性,不能除外气管内异物存在。 3、肺透明膜病的病理及X线表现: A、主要发生于早产儿。剖腹产或糖尿病产妇,可导致新生儿易患本病。 B、两侧肺野透亮度普遍减低,两肺野内有很多细小颗粒状阴影或小结节状及网状阴影,边缘清晰,分布于内中带。 C、充气的气管、支气管可伸展至肺段支气管,肺野外围透亮度增加,病变进展可形成大片状阴影或两肺透亮度减低,似毛玻璃状,心脏、纵隔、横膈边缘模糊。 D、胸廓扩张不良,膈肌位置升高。 E、婴儿肺部的成熟程度和产前窒息的轻重,与病变分布的范围有密切关系,每隔1~2小时摄片观察对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4、不符合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的表现是: A、大量结核菌一次或短时间内数次侵入血循环,到达肺部所引起。 B、两肺从肺尖到肺底均匀分布,小点状阴影,约2MM大小。 C、病灶大小、密度基本相同,短期病灶可融合。 D、病灶边缘较清楚,如有渗出性反则较模糊。 E、一周内可出现典型的结节影。 5、少量气胸患者,透视时重点应注意: A、肋膈角。 B、肺门区。 C、肺尖和腋部。 D、肺下野。 E、纵隔区。 6、胸膜间皮瘤的病理及X线表现中,哪项是错误的: A、为胸膜的原发性肿瘤,发生于脏壁层胸膜。 B、局限结节型,呈圆形或椭圆形的致密影,边缘光滑,密度与软组织相似,少数可有钙化。 C、切线位,肿瘤基底宽,贴于胸壁,向肺野突出,肿块与胸壁相交成钝角。 D、广泛浸润型,引起广泛不规则或波浪状胸膜增厚,有大量胸腔积液,本型生长较慢,可侵及肋骨引起病理性骨折。 E、肿块与胸壁相交成锐角,轮廓且常呈分叶状,边缘不光滑,有小毛刺。 7、哪类癌组织易形成空洞。A、腺癌。B、大细胞未分化癌。C、小细胞未分化癌。D、扁平上皮癌。E、肺泡上皮癌。 8、、周围型肺癌,所形成的空洞,其X线特征是:B. A、厚壁,其中有大液平,边缘模糊。 B、厚壁,内壁凸凹不平,少有液平面。 C、薄壁,多发性环状负影。 D、薄壁,周边不完整。 E、薄壁,其中有大液平,边缘清晰。 9、不符合矽肺的X线表现是: A、肺内散在圆心、椭圆形不规则形细点状阴影,1~5MM左右,多在两肺中下野中内侧带,肺尖和肺外带少见。 B、晚期矽结节聚合和融合成块状,密度均匀,在肺上野,对称呈“八字形”。 C、肺纹理增多呈网状,边缘不整,扭曲。 D、双肋膈角区无KERLEY氏B线。 E、肺门可见蛋壳状钙化。 10、心脏右前斜位片主要观察 A、左心房、肺动脉主干和右心室; B、左心室、主动脉弓的全貌; C、右心房、主动脉窗; D、气管分叉; E、以上全不是。 11、、心脏左前斜位片主要观察: A、右心房; B、左、右心室、左心房、左主支气管、左肺动脉; C、右无名静脉; D、相反博动点; E、以上全不是。 12右心房增大,下面哪项是错误的 A、后前位:右侧第二弓增大,右心膈角锐利; B、左前斜位:心前缘突出或横行部延长; C、右前斜位:心后缘下部向后隙突出; D、右房增大常发生在房缺; E、右心房增大多为室间隔缺损所致。 13、肺循环血量增多,而左心室、主动脉及体循环血量减少的先天性心脏病为。 A、动脉导管未闭; B、室间隔缺损; C、房间隔缺损; D、法鲁氏四联症; E、肺动脉狭窄。 14、肺淤血的早期和重要的X线症象是哪项 A、上肺静脉扩张,下肺静脉缩窄或正常; B、肺血管轻度增粗,边缘清晰; C、肺门阴影正常; D、肺野清晰; E、以上全不是。 15、急性肺水肿时,典型X线征象是: A、肺门舞蹈; B、两肺纹理增粗; C、肺门蝴蝶形阴影; D、肺透明度增加; E、以上全不是。 16、下列哪种疾病引起右心室负荷增加: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阻塞性肺气肿; C、二尖瓣关闭不全; D、动脉导管未闭; E、贫血性心脏病。 17、引起左心室负荷增高的主要因素是: A、肺循环高压; B、体循环高压; C、右心回心血量增加; D、三尖瓣关闭不全;E红细胞压积增大。 18、典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应具有下列X线表现: A、左心房增大,肺淤血,左心室增大; B、左心房增大,肺充血,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 1 页共 24 页医学影像学应考笔记 第一章 X线成像 一、X线的产生与特性 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TX线的特性: 1穿透性:X线成像基础; 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 3感光效应:X线射影基础;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 X线成像波长为:~ 二、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 1 X线的特征荧光及穿透感光 2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显像过程 三、X线图象特点 X线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一图像组成的,是灰阶图象。

四、X线检查技术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 产生对比。 五、N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 @ 正常X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 第2章骨与软骨 第一节检查技术 特点: 1有良好的自然对比 2骨关节病诊断必不可少 3检查方法发展快 4病变定位准确,定性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一普通X线检查 透视、射片:首选射片,一般不透视。

射片原则: 1正、侧位; 2包括周围软组织和邻近关节、相邻锥体;3必要时加射健侧对照。 二造影检查 1关节照影、 2血管照影 三 CT检查(优点) 1发现骨骼肌肉细小的病变; 2限时复杂的骨关节创伤; 3 X线病可疑病变; 4骨膜增生; 5限时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 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X线表现:(掌握) 小儿骨的结构: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骨化。 成人骨的结构:干骺端与骺结合,骺线消失,分骨干、骨端。 四肢关节:包括骨端、关节软骨和关节束。软骨和束为软骨组织不显示,关节间隙为半透明影。

医学影像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总论 1.X线的特性(characteristic) ?Penetrability 穿透性:与物体的密度与厚度相关 ?Fluorescence 荧光效应:透视的基础 ?Sensitization 感光效应:摄影的基础 ?Ionization 电离效应:放射治疗的基础、X线防护(特别是对怀孕头三个月的妇女) X线图像是重叠(overlap)的,有一定程度的放大,并可产生伪影(artifact)。伪影是指在被扫描物体中并不存在而在图像中却显示出来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影像。2.造影检查(Contrast examination): 人体组织结构中相当一部分,只依靠自身的密度和厚度差异不能在普通X线检查中显影,此时,通过“人工对比”,将高于或低于该组织结构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显影,称为“造影检查”,引入的物质称为对比剂(contrast medium)。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血管造影时,由于血管与骨骼和软组织影像重叠,致使血管显影不请。将X线图像数字化,用1帧血管内不含对比剂的图像作为蒙片,和1帧含对比剂的图像相减,使图片中代表骨骼和软组织的数字相抵消,只剩有对比剂的血管显影清晰。 4.C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图像特点 用X线束对人体检查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受衰减的X线,并由光电转换器变为电信号,再由模数转换器变为数字进行计算机处理,获得该层面的每个体素的X线衰减系数,再由数模转换器把每个体素的数字转换成不等灰阶度的像数,按矩阵排列,构成CT图像。 ?层面图:二维图——像素与体素(pixel and voxel) ?重建图:数字图像(digital imaging) ?高密图:成像密度高——窗宽、窗位(window width and centre),矩阵(matrix) ?线性图:通过CT值(CT pixel numbers)测量 5.CT值(CT pixel number/CT value): 某物质的CT值等于该物质的吸收系数(μm)与水的吸收系数(μw)之差,在与水的衰减系数相比之后乘以1000。其单位名称为Hu(Hounsfield Unit),1000为Hu的分度因素。 某物质的CT值=(μm-μw)/μw 1000 水、骨、空气的吸收系数分别为:1.0、2.0、0。 水的CT值=0,骨的CT值=1000,空气的CT值= -1000 6.高分辨率CT扫描:HRCT (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可得到组织的细微结构图像,临床主要用于肺部弥漫性间质性病变及结节病变等,或显示内耳、中耳听小骨等细微骨结构。 7.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MRI) 磁共振成像是利用体内氢原子核在强磁场内发生磁矩的原理。用射频发生共振提供能量,改变磁矩;停止射频,恢复磁矩,释放能量,产生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形成MR图像。 8.核磁弛豫(Relaxation): 当射频脉冲停止作用后,宏观磁化向量并不立即停止转动,而是逐渐向平衡态恢复,最后回到平衡位置。我们把这一过程称弛豫过程(relaxation),所用的时间成弛豫时间(relaxation time)。 ?脉冲序列(pulse sequence)与加权像(weighted imaging,WI) ?T1加权像(T1WI):短TE,短TR,脑脊液为黑色; ?T2加权像(T2WI):长TE,长TR,脑脊液为白色。 9.MRI检查应注意的问题 ?禁忌证(contraindication):起搏器(pacemaker)、动脉瘤金属夹(aneurysm clips)、眼球金属异物(intraocular metallic foreign bodies)、危重患者(serious patient)。 ?相对禁忌证:人工关节、体内金属异物、高热患者、早期妊娠等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 1.占位效应(Space occupying effect): 由于颅腔容积固定,所以肿瘤、出血等占位性病变均可有占位效应,这是由于病变本身的体积、周围水肿等所致,常见的占位现象有: 中线结构移位、脑室与脑池的移位变形或扩大、脑体积的改变、脑沟的变化…… 2.神经胶质瘤(neuroglial tumor)或胶质瘤(glioma): (一)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 CT:幕上III、IV级星形细胞瘤——占位征象明显! 病灶密度不均匀,以低密度或等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最多。 肿瘤内的高密度常为出血或钙化,但钙化的出现率仅为2.3~8%。 低密度为肿瘤的坏死或囊变区,后者密度更低,且其边缘清楚光滑。约91.7%肿瘤有脑水肿。 几乎所有的三、四级星形细胞瘤(96.5%)均有强化,可呈不规则的环状或者花环状强化,在环壁上还可见强化不一的瘤结节。沿胼胝体向对侧生长则呈蝶状强化。MRI:良性:肿瘤的T1和T2弛豫时间延长,以T2明显。因此在T1WI位略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恶性:肿瘤的信号常不均匀,与其出血、坏死、囊变、钙化和肿瘤血管有关。 囊液内蛋白含量高,故T1WI其信号强度高与脑脊液、低于脑实质。 肿瘤内出血多数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 钙化在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但其敏感度不如CT。 肿瘤周围水肿,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Gd-DPTA增强扫描,偏良性的肿瘤多无增强,偏恶性的肿瘤多有增强。 (二)少突胶质细胞瘤oligodendroglioma: 为颅内最易发生钙化的脑肿瘤之一,常见于额叶白质。 其在MRI的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钙化在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 (三)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 主要见于儿童(75%),使儿童最常见的后颅窝肿瘤。 是一种极度恶性的肿瘤,主要发生在小脑蚓部,容易突入第四脑室,常导致梗阻性脑积水。最好发生脑脊液转移。 3.脑膜瘤(meningioma): 肿瘤大多居于脑实质外(脑实质外缘病变,病变与脑实质间可见蛛网膜下腔),多紧邻颅骨,容易引起颅骨增厚、破坏或变薄,甚至突破颅骨向外生长。 CT:平扫大部分为高密度,少数为等密度,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呈圆形或分叶状,以宽基靠近颅骨或硬脑膜。 大部分肿瘤有轻度瘤周水肿,增强后称均匀一致显著强化。 可有白质塌陷、颅骨增厚、破坏或变薄等脑外肿瘤的征象。 MRI:信号与皮质接近,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内部信号可不均匀。肿瘤周围水肿,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注射Gd-DPTA,肿瘤出现明显均匀强化,约60%可显示肿瘤临近脑膜呈窄带状强化,即脑膜尾征(dural tail sign)。 4.脑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 of the brain): CT:平扫肿瘤密度不等,60~70%为多发,多位与灰白质交界区。 肿瘤小者为实性结节,大者中间多有坏死,呈不规则环状。 87%病例有水肿,小肿瘤大水肿为转移瘤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