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蛋鸡饲养管理手册
谈罗曼蛋种鸡育雏期饲养管理要点

温度的管理
01
02
03
温度对雏鸡的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 雏鸡的生长发育,甚至导 致死亡。
温度控制范围
育雏期的温度控制范围通 常为30-35℃,根据雏鸡 的日龄和体重逐渐降低。
温度变化
随着雏鸡的生长发育,温 度应逐渐降低,以适应雏 鸡对温度的需求的变化。
通风的管理
通风的重要性
通风可以保持鸡舍内的空 气新鲜,减少有害气体的 积累,避免鸡群发生呼吸 道疾病。
育雏期的饲料投喂
1 2
投喂次数
每天投喂3-4次,定时定量,避免雏鸡饥饿或过 饱。
投喂量
根据雏鸡的日龄和体重,逐渐增加投喂量,保持 适宜的饲养密度。
3
投喂方式
采用全价配合饲料,直接投喂到料槽中,避免浪 费和污染。
育雏期的饲料转换
逐渐过渡
在育雏期后期,逐渐减少谷物类饲料比 例,增加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 高的饲料比例。
操作技能培训
针对罗曼蛋种鸡育雏期的饲养操作流程和技能,进行系统的 培训和实践操作,确保饲养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饲养人员的管理制度
制定岗位职责
明确饲养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建立规范的饲养操作流程和制度,确保 饲养工作的有序进行。
实施工作考核
建立饲养工作考核机制,对饲养人员的日常工作表现进行考核和评价,激励优 秀员工,促进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
03
疫病的预防和控制
Chapter
免疫程序的制定
制定免疫程序
01
根据罗曼蛋种鸡的品种、日龄和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合
理的免疫程序,以确保鸡群得到及时、有效的免疫保护。
免疫时间
02
根据免疫程序,准确掌握疫苗接种的时间,避免漏免或重复免
罗曼蛋种鸡饲养管理手册

前言为了使广大客户全面掌握罗曼商品代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提供合理的饲料营养,保证蛋鸡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我们特编写了该手册。
只有在完善的蛋鸡管理、全面均衡的营养和良好的饲养环境下,罗曼蛋鸡性成熟早、产蛋高峰持续时间长、等遗传性能才能充分发挥。
本手册以德国罗曼育种公司的最新饲养管理资料为基础,并融入我公司多来年的蛋鸡饲养管理经验,全面概括了蛋鸡成功管理方案与程序。
但考虑到当地饲养条件可能改变,而指南不能覆盖所有可能的情况,只有将建议与当地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才是迈向成功管理的基础。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妥之处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罗曼褐商品蛋鸡生产性能目录隔离与卫生管理………………………………………………………一、生物安全体系………………………………………………二、进鸡前的彻底卫生消毒……………………………………三、平时的卫生消毒工作………………………………………四、常用的消毒方法……………………………………………五、常用的消毒药………………………………………………育雏育成期饲养管理…………………………………………………一、饲养方式……………………………………………………二、进雏准备……………………………………………………三、雏鸡到达后的饲养管理……………………………………四、日常管理要求………………………………………………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一、饲养方式……………………………………………………二、罗曼褐蛋鸡的饲养管理…………………………………三、种公鸡的管理………………………………………………四、种鸡场对种蛋的管理………………………………………体重管理………………………………………………………………一、体重平均重的要求…………………………………………二、体重一致性的要求…………………………………………三、称重方法的要求……………………………………………光照管理………………………………………………………………一、光照强度……………………………………………………二、光照时间……………………………………………………营养需要………………………………………………………………一、各期生长及营养需要特点…………………………………二、各周龄参考采食量…………………………………………三、罗曼褐鸡营养需要…………………………………………五、营养方面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种蛋的处理和孵化……………………………………………………一、孵化厂的设计和设备管理…………………………………二、孵化厂对种蛋的处理……………………………………三、孵化程序……………………………………………………四、影响孵化率的因素…………………………………………疾病预防与控制………………………………………………………一、鸡群的健康与免疫程序……………………………………二、疫苗免疫……………………………………………………三、常见疾病监测工作…………………………………………隔离与卫生管理一、生物安全体系1、种鸡场应尽量远离商品代鸡场、屠宰场和其它禽类养殖场以及村庄。
罗曼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上)

2.饮水 必 须是 清 洁 、新鲜 的 ,饮 水
响 .产 蛋 阶段 的 最佳 温 度 为 15~20℃ 器 或水 槽 要每 天 清洗 .乳 头式 饮 水 器
应避 免 1日内湿 度 波动 太 大 .鸡 舍 内 要 经常 逐 个检 查 .否 则会 因有 饮 水 器
理 想 的 相 对 湿 度 为 60%~70% .通 风 可 不 出 水 等 原 因 使 鸡 饮 不 到 水 而 影 响
一 环 境 控 制 、
除 .料槽 中不 得有霉 变现 象 .更不能 饲
为 产 蛋鸡 提 供 最 适 宜 的产 蛋环 喂 霉 变 饲 料 饲 料 在 料 槽 中 不 能 加 得
境 首先 要 有 一个 良好 的鸡 舍 鸡 舍 必 太 满 ,否 则会 被鸡撒 落而 浪费 饲料
须 使 产 蛋 鸡 免 受 日常 气 温变 化 的 影
应根据当地 日照长短再 补充 人工光照 . 等 .发现 问题及 时解 决 。
最后 光 照 恒 定 在 1 、时/天
4.喂料 给 水 时 .要 观 察料 槽 水 槽
二 、饲 喂 技 术
是 否适应 鸡 的采 食 和饮 水
产 蛋 阶 段 一 般 每 天 饲 喂 1~2次 .
5.观 察 有 无 啄癖 鸡 .若 发现 应 及
以使 鸡 舍 的空 气环 境 良好 .一 般都 通 产 蛋 .甚 至 造 成 鸡 死 亡
过 排 风 扇 通 风 在 炎 热 的 夏 天 鸡 舍 内
三 、观 察 鸡 群
应 安装 降 温设 备f如 湿帘 系统 ),可 提
1.在 清 晨 鸡 舍 内 开 灯 后 .观 察 鸡
高 炎 热 季 节 的 产 蛋 量 和 降 低 鸡 的死 群精 神 状 态和 粪 便情 况 .若 发 现 病 弱
养殖技术-罗曼粉壳蛋鸡的饲养转群、产蛋管理

养殖技术-罗曼粉壳蛋鸡的饲养转群、产蛋管理罗曼粉壳蛋鸡是国外引进的鸡种,它具有适应性强,耗料少,产蛋多,成活率高的特点,育雏成活率一般在94%左右,120天左右就能开产,产蛋率能够达到92%-95%,一个产蛋期490天左右,平均产蛋300-310枚,平均单个重为63-64克,饲料转化率为2.1-2.2:1.罗曼粉壳蛋鸡适宜在气候温暖地区饲养。
罗曼粉壳蛋鸡的饲养,要了解科学实施饲养的管理措施,以避免陷入饲养误区。
养殖户新引进的鸡种,要了解以前的饲养及发育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有准确的起点,正确制订此期的饲养管理计划,可较直观反映出饲养目标及实际生产情况。
后备鸡在18周龄前后需转群。
1,首先要制订正确的鸡群周转计划,准备好接纳后备鸡的种鸡舍。
2,因其自身的生理变化,故存在着不稳定性,而转群时易诱发严重的应激反应,在转群前应使用抗生素、多维等抗应激药物。
3,鸡群上笼时可称重,再次按体重分大、中、小三群,分段装笼,分别饲养。
另一方面做好体重的控制。
在开产前因体成熟、生殖系统的发育和为繁殖期预储部分营养的需要,体增重幅度变大,常在110克/只/周(因品种而异)。
如中前期的后备鸡限饲效果较好,体重处于标准下限,均匀度达85%以上,到20周龄时体重控制应趋于上限,则生产性能较好,可超过育种公司提供的某项生产指标;如开产后,各周产蛋率均可超3%―6%。
因营养储备的需要,适当的脂肪积累固然重要,但因其积累能力极强,易致过肥,需要很好地把握这一“稍重”尺度,相当协调地控制体增重。
此时鸡群在体重上存在的个体差异,如是因其自身骨架大小的关系,则不能一味地抑制超重鸡的增长幅度,也不能像催肥肉鸡一样地过速提高过轻鸡的生长速度,应遵从其自身发育的需要控制体重。
如图表所示,偏离标准的实际体重,对应在标准体重中的周龄与18周龄相差的天数,便是提前或推迟达到目标体重的天数,各周龄与校正曲线的交点处,便是校正后新的体重标准。
产蛋期体增重缓慢,并要保证其体重不减轻,这对于高峰期尤为重要。
罗曼蛋鸡全程饲养管理要点

罗曼蛋鸡全程饲养管理要点罗曼蛋鸡从雏鸡到淘汰,一般分为育雏期、育成期、预产期和产蛋期四个阶段。
育雏期一般是指0-6周龄,在这个时期是给温期,也就是借助供暖维持体温的生长初期;育成期是指7-18周龄,此时期主要是以通风换气为主的饲养管理;预产期是指19周龄-5%产蛋率这一阶段。
一、育雏期应特别注意的问题1.抓好开饮开食,严防暴饮暴食和缺水缺料,日常管理要做到少喂勤添,换料要逐渐过渡。
饮水、饲料确保干净、卫生、新鲜,饮水器要勤洗。
2.前三天温度保证在34-35℃左右,切忌忽冷忽热,温差过大,以后平稳下降。
3.一定要搞好卫生消毒工作,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育雏前期,由于频繁的免疫接种,此时不宜进行带鸡消毒,可以在前十天选择抗生素进行饮水。
育雏阶段,饲养人员一定要搞好个人卫生和消毒。
4.注意通风换气,保证舍内空气新鲜,这样可大大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机会。
5.管理要点:育雏温度要高,应以雏鸡表现为主,不要过度依赖温度计上的指示数。
饲料营养浓度要高,要按手册要求去配日粮,严格控制原料质量。
如果体重始终达不到标准,则育雏期(用育雏料的时间)后延是有必要的。
从第四周开始每周要称重,称重时要随机抽样15%左右,90%以上在标准体重上下10%范围内是理想的均匀度。
在光照控制方面,应尽可能在合理情况下给予较长时间光照。
因为在实践中,育雏前期体重达到标准很困难(过轻),所以尽可能增加光照时间来增加采食量,这样有利于体重达标。
二、育成期应特别注意的问题1.该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是关系到产蛋期生产性能高低的关键。
这一阶段除做好日常工作管理外,尤其注意提高均匀度。
鸡群均匀度对产蛋影响很大,据试验:均匀度每增减3%,鸡群平均年产蛋量相应增减4枚。
平时注意调整鸡群,使其在8周龄和18周龄关键时期达到标准体重,均匀度在80%以上,控制好体形的发育。
2.光照只能减少不能增加。
3.消毒工作常抓不懈,注意舍内外的卫生消毒工作。
4.把握好换料时机,具体要根据体重、胫长的发育,决定换料时间,且要逐渐过渡。
罗曼蛋鸡全程饲养管理要点

光照
根据生长阶段和生产目标,合理设置光照时 间和强度,以促进鸡只的生长和产蛋。
02
饲养管理要点
产期
21周龄开始产蛋,直至淘汰,重点管理目标是保证鸡只高产、 稳产,延长产蛋高峰期和整体生产寿命。
饲养环境要求
温度
根据鸡只的生长阶段,提供适宜的温度,以 保证鸡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湿度
保持适宜的湿度,以减少鸡只的疾病发生和 应激反应。
通风
保持良好的通风,以降低鸡舍内的有害气体 浓度,提高鸡只舒适度。
蛋性能。
饲料转化率高
罗曼蛋鸡具有较高的饲 料转化率,能有效地将 饲料转化为鸡蛋,降低
饲养成本。
遗传性能稳定
罗曼蛋鸡的遗传性能稳 定,后代鸡只的产蛋性 能和生长速度与亲代相
近。
生长阶段
育雏期
0-6周龄,重点管理目标是保证鸡只成活率和生长发育良好。
育成期
7-20周龄,重点管理目标是促进鸡只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 发育,提高鸡只均匀度。
罗曼蛋鸡全程饲养管理要点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罗曼蛋鸡品种介绍 • 饲养管理要点 • 疾病防治与防疫 • 饲养效益分析 • 饲养管理与环境保护
01
罗曼蛋鸡品种介绍
品种特点
高产蛋量
罗曼蛋鸡是高产蛋鸡品 种,具有较高的产蛋率
和蛋品质。
适应性强
罗曼蛋鸡对环境适应性 强,能在不同气候和饲 养条件下保持稳定的产
罗曼褐商品蛋鸡育成期管理重点海兰褐蛋鸡

罗曼褐商品蛋鸡育成期管理重点海兰褐蛋鸡罗曼褐蛋鸡是德国罗曼公司培育的四系配套优良蛋鸡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耗料少、产蛋多和成活率高的优良特点。
可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饲养,适宜集约化养鸡场、规模养鸡场、专业户和农户。
其育成期饲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产蛋期的生产性能。
1、正确处理育雏温度与通风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
罗曼褐壳蛋鸡因羽毛生长速度晚于轻型蛋鸡,因此前期温度要求稍高一些,以后与轻型鸡温度要求相同。
笼养时,1周龄内32~30℃,2周龄28℃,3周龄26℃,4周龄24℃,之后21℃;网上平养时舍内温度1周龄24℃,1周龄之后保持21℃。
对于使用多层育雏笼的养鸡场,在保温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上、下各层育雏笼温度的均衡,应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
能在良好的通风情况下,保持合适的育雏温度,这是育雏成功的基本条件。
育雏初期能否正确的保温及通风,对于日后鸡群的体型发育,健康及抗病能力均有很大的影响。
通风应在中午进行,通风前可适当提高舍内的温度,要保持人进舍时不感到刺眼刺鼻。
如须把育雏舍紧紧关闭,才能维持舍内应有的育雏温度,这样的育雏方式将会造成舍内换气不良而增加马立克病发生的可能。
2、适时、正确进行断喙罗曼褐壳蛋鸡小母鸡一般在7~10d龄断喙。
多采用直切法:操作者一手抓鸡,一手拿断喙器,大拇指放在鸡头上部,食指放在咽下,适当施加压力,使鸡的舌头后缩,断喙器2~3s转喙一圈,不留生长点,切口距鼻孔2毫米。
注意病弱鸡不断喙,但第14~16d龄要补断。
断喙前后3d,饮水中加入一些电解质和维生素c、K;断喙后2d,料槽要加满,以后加满料槽深度的1/3即可。
断喙前试用断喙器,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3、控制好育成期的整齐度整齐度是衡量罗曼褐壳蛋鸡育成期饲养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
整齐度高说明鸡群生长发育一致,预示着日后鸡群开产整齐,产蛋峰值高,且产蛋高峰期维持的时间长。
整齐度包括体重整齐度、胫长整齐度以及性成熟整齐度,生产中对鸡群体重整齐度的关注较多。
罗曼褐蛋鸡的饲养管理

罗曼褐蛋鸡的饲养管理育成期的管理育成期的饲养管理以保证体重的适当增加为目标,以期开产前体重达到1450g/只。
从9周龄开始改为育成料,14%―15%粗蛋白,2750―2800kcal/kg,3%以上的纤维质。
3%以上的纤维质有利于培育小母鸡良好的胃口,以便获得满意的产蛋高峰和高峰持续性。
从育雏期开始,加强体重抽测,充分了解鸡群的舍饲条件,如:密度,饲喂及饮水空间,饲料及饮水的品质,温度、湿度、通风的管理,断喙、饲喂器及饮水线的管理。
根据不同地区疫病的流行情况,结合本场的实际条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疫苗的免疫接种应严格按照疫苗生产厂家的要求。
各种疫苗的操作建议尽量在16周转群前进行完毕。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产蛋料与育成料的热能相差不要超过50大卡/公斤,否则会影响鸡只的进食量。
夏季可以在饲料中添加油脂,改善因天气炎热造成采食量减少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油脂的添加以(用7天,停7天)间断循环使用的效果较好。
鸡群应在16周龄前转入产蛋舍,并完成最后一次疫苗接种。
体重达到1450g/只时,开始加光刺激(大约在19周―20周)。
体成熟与性成熟的互动关系体成熟与性成熟同步19周开始加光刺激(体重达到1450g/只),同时换18%蛋白的产前料或产蛋料。
体成熟早于性成熟18周前体重达到1450g。
从体重达到1400g时开始加光刺激,加光1周―2周后,再换育成料为产前料或产蛋料。
体成熟迟于性成熟18周后体重达到1450g。
体重达到1450g时开始加光刺激,19周龄时换成产前料或产蛋料,但加光时间不能迟于21周。
对于种公鸡的管理,笼养鸡建议单笼饲养,否则会降低种公鸡利用率及精液的品质。
产蛋期应加强日常管理,做好各项生产记录,如:用药、饮水量、料量、体重增长及天气情况等。
转群的管理转群是一个非常大的应激,特别是临近开产的鸡群,因其生理上的发育,使得对各种应激显得更为敏感,抵抗力下降。
转群带来的直接负面影响突出表现在体重的增长不力,以及对各种病原微生物易感性增加,加强转群期间的管理也显得更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品种介绍罗曼品种蛋鸡是由德国罗曼公司提供的优质蛋鸡品种,德国罗曼集团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育种公司。
始建于1932年,1978年买下美国的海兰公司,1987年买下美国尼克公司,现旗下有罗曼、海兰、尼克三个品种,其中罗曼系列是该公司主打品种,同时也是全球最好的品种。
经过多年的发展,罗曼系列品种在亚洲市场占有率达到50%左右,西欧达到45%左右,东欧达到40%左右,至2002年为止,罗曼系列品种在全球蛋鸡市场占有率世界排名第一,远远超过其他系列品种,该品种具有抗病力强,抗冷热,应激能力强,蛋壳坚硬,蛋壳颜色好,产蛋期长,产蛋高峰期持久,饲料报酬高,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罗曼粉主要表现为体态均匀,开产早,上高峰快,产蛋率高达98%,产蛋持续期长,无啄癖,抗病力强,死淘率低,蛋壳颜色纯色并一致,料蛋比低,淘汰体重适宜。
罗曼系列生产性能罗曼褐生产特性:1、死淘率低2、抗病力强3、不神经质,易于管理4、蛋壳颜色及强度最好5、产蛋率高并持续期长6、料蛋比低7、无啄癖8、淘汰体重适宜罗曼粉生产特性:1、体态均匀2、开产早、一百零几天见蛋产蛋率高达98%、产蛋持续期长3、无啄癖4、抗病力强5、蛋壳颜色一致6、料蛋比低7、沟汰体重适宜小型罗曼粉特点:除具有罗曼粉的优点外且产蛋率更高,抗病力更强,耗料更低,蛋重更小。
第二章雏鸡和育成鸡的饲养管理第一节雏鸡的饲养管理一、雏鸡的生理特点:(一)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初生雏的体温较成年鸡的体温约低2—3℃,4日龄开始慢慢地均衡上升,到10日龄才达到成年鸡体温,到3周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逐渐趋于完善,7—8周龄以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因此在育雏期间一定抓好保温这一点。
(二)生长迅速,代谢旺盛。
雏鸡两周龄体重约为初生时体重的2倍,6周龄为10倍,8周龄为15倍,前期生长快,以后随日龄增长而逐渐减慢,所在在饲养上要满足营养需要。
(三)胃的容积小,消化能力弱,进食量有限,同时消化道内又缺乏某些消化酶,因此在饲养上要注意饲喂纤维含量低易消化的饲料。
(四)敏感性强,幼雏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缺乏或有毒药物的过量,会反应出病理状态。
(五)抗病力差,雏鸡抵抗疾病能力差,因此要做好环境卫生消毒,防病等。
(六)群居性强,胆小,防止各种异常声响和噪音以及新奇的颜色入内。
二、进雏前的准备(一)育雏舍及其设备1、育雏舍:育雏舍专门饲养0—7周龄的雏鸡,因为这阶段要供温,室温要求在20℃—30℃,不能低于20℃,因此房舍要求保温性能好,有温度但也要有一定通风,但气流不能过速,以便既保证空气流通,又不影响室温。
育雏舍至少与其他鸡舍相距离100米,有条件的地方不与其它日龄的鸡混养一场,这样可以减少传染机会。
育雏舍的建筑有开放式和密封式两种,应根据地方条件、育雏季节而定。
2、设备(1)供热器:育雏所需要的热能量由各种不同热源提供,主要用煤、电、天燃气等。
可根据条件自选。
(2)照明灯:可根据育雏方式进行安装灯距,一般散养可灯距2米。
(3)食槽:鸡场饲料消耗、约占总开支的70%左右,如果食槽设计不科学、将造成饲料浪费。
鸡的日龄与饲养方式不同对食槽的要求也不同,但均要求食槽光滑、平整、鸡采食方便,易冲刷,消毒。
槽的高度要合适,通常食槽上缘比鸡背约高2cm。
食槽可用木板,硬塑料等制成,现代鸡场可采用链式喂料机。
(4)饮水器:种类繁多,根据鸡的大小和饲养方式而定,但要求容易清洗,不漏水,不污染等特点。
常用饮水器有:A真空饮水器:多采用聚二烯制成,结构简单,多用平养,散养鸡舍。
一个可供70—100只用。
B杯式饮水器:平养时雏鸡阶段每杯可供33只使用,育成鸡每杯供10—12只。
C乳头饮水器:有利于防疫和节水,还可减轻清洗水槽的劳动强度,产蛋鸡一杯可供8只使用,多用于笼养鸡舍。
(5)饲料和垫料的准备:按雏鸡的营养需要配好饲料,料要新鲜,防止霉变。
不用网上育雏的,垫料切忌霉烂,要求干燥、清洁、柔软吸水性强,灰尘少。
3、消毒和预热在进雏前两周,舍内必须进行清洗和消毒,清洗冲刷用水压4.0kg/cm2的高压水龙头,冲洗鸡舍地面、四周墙壁和屋顶、鸡笼及用具等,待干后再用消毒药进行消毒,最后鸡舍密闭进行熏蒸,一般用熏蒸的药有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反应,比例2:1或用福尔马林(40%的甲醛)和漂白粉反应比例2:1,两者用药量均为甲醛40ml/米3。
漂白粉,高锰酸钾20g/米3熏蒸时间为24小时,进雏前24小时开始通风。
熏蒸时室内温度应在25—30℃有效。
相对湿度在60—80%有效。
开风后,再用消毒药(见附表)进行全方面的喷雾消毒,如果鸡舍密闭性不好,不用熏蒸法,可采用5%的火碱喷雾进行鸡舍消毒。
预热:在进雏前1—2天,育雏器和育雏室内温度达到标准要求,平养、育雏鸡水平温度在35℃,笼养层式网上养,温度为36℃。
三、雏鸡的管理(一)初生雏的饲喂技术(1)饮水:一日龄雏鸡第一次饮水将为初饮。
一般在毛干后3小时即可接到育雏室,给予饮水。
出雏24小时后消耗体内水分8%,48小时耗水15%,所以应选饮水后开食,这样有促进肠蠕动,吸收残留卵黄,排除胎粪,增进食欲,利于开食。
初饮时,可人工给雏鸡用10%葡萄糖或2%白糖水沾嘴,引导雏鸡饮水。
幼雏初饮后,无论何时都不应该断水,饲养中要防止长时间缺水后引起雏鸡暴饮。
饮水器一天应洗刷1—2次,饮水器要充足,初饮的水温保持与室温相同,10天后直接用自来水。
(2)开食:雏鸡第一次吃食称为开食,试验证明在孵出后36小地开食为宜。
(二)雏鸡日常要求1、合适的温度温度是首要条件,也是育雏的关键,必须严格而正常地掌握育雏温度。
试验证明,温度过高、过低,不仅对雏鸡生长发育不利,而且死亡高。
在生产实践中应选择有利于雏鸡生长发育的温度,经过生产中大量积累经验,参考温度如下:此温度指雏鸡水平温度。
时间笼养平养1—3天35—37℃37℃4—7天34—36℃35℃2周龄33—35℃33℃3周龄31—33℃31℃4周龄29—31℃29℃5周龄27—29℃27℃6周龄25—27℃25℃以后保持在18℃即可,从上表可以看出,随雏鸡的日龄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这是由于雏鸡的生理发生了变化。
育雏时温度高低的衡量方法除参看室内温度表外,主要是观察雏鸡的表现和听雏鸡的叫声。
温度高,雏鸡远离热源,翅膀和嘴张开,呼吸的数量增加,发出吱吱的鸣叫声,饮水量增加。
温度低,雏鸡聚集一堆,尽量靠近热源,并发出叽叽的叫声,因聚集成堆,在下层的鸡被压,而窒息死亡。
温度正常时,雏鸡活泼好动,吃食饮水正常,在育雏室内分布均匀,晚上雏鸡安静而伸脖休息。
夜间气温低,育雏温度比白天应提高1—2℃。
2、适宜的湿度在一般正常情况下,相对湿度不像温度那样要求严格,可以极端情况下或与其它因素共同发生作用时,可能对雏鸡造成很大危害。
如环境干燥,雏鸡又不能及时饮水,此时雏鸡可发生脱水。
雏鸡需要的适宜湿度范围如表1—2.以上所给湿度范围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而灵活掌握,一般在10天后要注意防止高温和高湿,低温高湿。
加湿方法很多,如室内火炉上放水桶产生水气,有的直接在地面上洒水,如果湿度低,也可用喷雾消毒法来提高湿度。
这样既增加了湿度又对雏鸡进行了消毒。
3、通风在通风之前把鸡舍温度提高2~3℃,应在中午外界温度较高时进行,不能让气流直吹雏鸡,防止贼风出现。
4、密度密度过大,鸡群拥挤,采食不均,强者多食,弱者少食,结果造成前者超重,后者体轻而弱,使整个雏群发育不育,易感疾病和啄癖,死亡率增高。
密度小,虽有利于成活和雏鸡发育,但不利于保温,且不经济。
密度大小,应随品种、日龄、通风、饲养方式等而调整,不同日龄蛋用型饲养密度见表1—3。
5、合理的光照制度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都充分证明了光照对鸡的活动,采食、饮水、繁殖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如对性成熟的影响,小母雏在生长阶段的后半期如每天光照超过10小时或者逐渐延长光照,将使小母鸡开产早,早熟早衰,蛋重小,并拖长了应达到平均蛋重的时间,有的鸡在产蛋时易发生泄殖腔脱垂,产蛋的持续性也差,体重轻,死亡率高。
光照分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两种。
从光的强度时间的长短,一年四季都有较大差异,由此说明,完全按自然光照对雏鸡的生长和成鸡的生产将有较大影响,必须加以调整,补充和严格控制,光照制度的制订根据不同鸡舍类型而不同。
(1)密闭鸡舍光照时间1天24小时2—3天23小时4天22小时以此类推到14天光照为12小时,12小时光照维持到30天。
30—42天光照保持10小时。
6—18周龄光照恒定为8—9小时,19周龄光照开始渐增至14—16小时,一般不超过17小时。
(2)开放式鸡舍应根据育雏的季节、日期、地理位置及天气来制定不同的方案,但总的光照方案,应在育雏期,自然光照与人工补加光照加起来时间与密闭鸡舍光照时间相同。
6、断喙鸡有雏啄的习性,包括啄羽、啄肛、啄翅等轻者致伤残,重者可造成死亡,因此一般规模化鸡场或开放式鸡舍的雏鸡都要进行断喙。
我们建议雏鸡在7—10日龄间断喙,鸡喙应用一批烧至暗红色的960℃的,4.4mm的圆孔刀片修断,并同时完成伤口的烧灼,时间应控制在2秒钟,鸡喙的烧灼处应距离鼻孔2mm。
方法:左手抓住腿部,右手拿鸡,将右手拇指放在鸡头顶上,食指放在咽下,稍加力,鸡舌缩回,这样就可以上述条件下进行操作。
断喙标准应是上喙断1/2,下喙断1/3,为预防防止出血,在断喙前一天料内添加V k。
第二节育成鸡的饲养管理育成阶段,是长骨骼,长肌肉最多时期,也是决定着性成熟期的早、晚、产蛋量高低,因此这阶段切不可疏忽。
一、育成鸡的选择在育成过程中应观察、称重,不符合标准的鸡应尽早淘汰,以免浪费饲料和人力,增加成本,一般初选6—8周龄。
蛋用鸡要求,体重适中,羽毛紧凑,体质结实,采食力强,活泼好动,第一次在18—20周龄,结合转群或接种疫苗进行选择,在平均体重10%以下的个体应予淘汰。
二、育成鸡的饲养由于育雏期和育成期具有连贯性,育成的饲养方式,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饲养,在育雏阶段已有介绍,详见第一节。
三、育成鸡限制饲喂(一)限饲的目的:限饲是在体重超过标准体重时进行。
限饲是在控制鸡的生长发育,对不同类型的鸡限饲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不同,各鸡场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掌握。
蛋鸡一般从6—8周龄开始进行限饲,18周龄后根据该品种标准给予饲喂量。
限饲必须与控制光照相结合,在限制饲喂期间,切不可用增加光照等办法刺激鸡早开产,这将会对其后的产蛋产生有害的作用。
(二)限制饲喂:限制饲喂简称限饲,是人为控制鸡采信的方不地。
由于鸡在自由采食状态下,除夏季外,都有过量采食的情况,这不仅造成成体提高,而且还会使鸡体超重,影响产蛋期的性能,但要限饲适时化和同期化,如果体重符合标准,就没必要进行限饲。
(三)限饲的方法:1、定量限饲:喂给鸡群自由采食量的70%、80%或90%等料量,依不同类型、品种、鸡群状况而定,如轻型鸡要轻度限饲,每日决定饲喂,计算后饲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