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2019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精品2019高三地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精品2019高三地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9学年度高三地理9月月考试题地理试卷注意事项: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珊瑚生长于水深小于40米的热带浅海,水深超过40米后就不能生长。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绵延2011千米,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有的醮岩厚度达数百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大堡礁数百米厚的礁岩形成过程中,其海底在地质历史上总体A. 不断下沉,下沉速度快于珊瑚生长速度B. 不断下沉,下沉速度慢于珊瑚生长速度C. 不断上升,上升速度快于珊瑚生长速度D. 不断上升,上升速度慢于珊瑚生长速度2. 若某游客在悉尼(150°E)于当地时间2018年1月1日5时乘坐飞机回国,飞机1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发现当地仍为2017年。

该游客可能来自A. 中国B. 印度C. 智利D. 美国【答案】1. B 2. D【解析】【1题详解】大堡礁是珊瑚遗体堆积形成的,按照形成类型为沉积岩,所以在礁石形成过程中,海底是在不断下沉的,才使得沉积岩形成,而由于礁岩厚度较厚,在水深超过40米以后不能生长,说明下沉速度小于生长速度,故选B。

【2题详解】若某游客在悉尼(150°E)于当地时间2018年1月1日5时乘坐飞机回国,飞机1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发现当地仍为2017年,说明该国的时区应当在西时区,时区数应当大于7,而中国和印度位于东时区,智利位于西五区,只有美国部分地区可能位于西七区以西,故选D。

被称为高速公路“流动杀手”的团雾,大多是由于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形成的浓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征。

江苏省近年来由团雾引起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比例高达18%左右。

下图是沪宁高速公路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 团雾多出现在高速公路上的主要原因是A. 汽车尾气排放量大B. 沿线工业污染严重C. 临近河湖与林草地D. 路面昼夜温差较大4. 沪宁高速公路团雾发生频率最大的地点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3. D 4. C【解析】【3题详解】高速公路是水泥地面,由于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也快,在夜晚,地面不断的降温,使得近地面气温不断下降,形成逆温,最终导致团雾的现象。

2019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9月摸底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2019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9月摸底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2019届精品地理资料2019.4广东省珠海市高三9月摸底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地理一、选择题(共45分,共30题,每题1.5分,每题只选一个最适宜的选项)右图为某天气系统从近地面到高空的气流示意图。

回答~题。

1.该天气系统发育强盛之时被称为台风副高热带气旋风暴潮2.受该系统影响,某地吹东北风时,看图分析,该系统中心在当地的东部南部西部北部3.在我国南部沿海,台风的风场中,破坏力最大的风是偏东风偏南风偏西风偏北风,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

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

读图回答下列4~5题。

4.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点.点.点.点5.该日悉尼和广州.日出同为东南方向.正午树影朝向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昼夜长短状况相同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地层剖面,其中坡面主要是基岩,其它地段为各种沉积物。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好盐层,据此完成6~8题。

6.大气补给水源最快的途径是.坡面.洪积扇.河谷.湖盆7.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远大于毫米.约为毫米.约为毫米.远小于毫米8.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坡面.洪积扇河谷.湖盆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本省市总人口比重图”。

读图回答9~10题.9.城乡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10.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出生率.人口迁移.人口死亡率.人口密度11.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逐渐兴起。

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A.在小城市,高铁站通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城市CBD发展B.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会带来城市空心化C.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迅速演变为城市CBDD.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12.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

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

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I(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共10题;共40分)1. (4分)关于合理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合理人口容量小于环境承载力B . 地区经济越发达,其合理人口容量就越小C . 地区自然环境的优劣与其合理人口容量无关D . 合理人口容量是指超过环境承载力的人口容量2. (4分) (2018高一上·林芝期末) 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空气辐散向外大涡旋是()A . 南半球的气旋B . 南半球的反气旋C . 北半球的气旋D . 北半球的反气旋3. (4分) (2019高二下·廊坊期中) 读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题。

(1)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构成,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中,图例甲、乙、丙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是()A . 气候类型B . 降水量C . 地形D . 植被(2)根据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关于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及成因叙述错误的是()A . 东西两岸降水差异较大B . 降水量从东向西递减C . 东岸因受东南信风及暖流的影响,降水多D . 北部降水有季节变化(3)俄罗斯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突出优势是()A . 轻重工业发达B . 矿产资源丰富C . 地广人稀D . 科技力量雄厚4. (4分)(2017·铁岭模拟) 甲、乙图分别是某市城市化过程及该市距市中心地租水平变化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反映了该城市可能()A .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B . 出现再城市化现象C .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 . 出现大量卫星城(2)若图乙箭头方向表示数值增加,则图中b地最可能位于()A . 旧城中心区B . 远郊地区C . 新兴工业区D . 城市环形道路沿线5. (4分) (2013高一上·米易月考) 如图是亚欧大陆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1)若图中m所在的天气系统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则等值线m数值可能为()A . 1005B . 1010C . 1015D . 1020(2)近年来,该地区沙尘暴爆发频率有增加的趋势,图中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的区域是()A . L1附近B . L2附近C . L3附近D . L4附近6. (4分)(2020·江门模拟) 河北涉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山高坡陡,这里的石堰(石头垒起的田埂)梯田由一块块山石修葺而成,规模宏大,层层叠叠直上山巅,错落有致,蔚为壮观,被称为太行山深处的“世界奇迹”。

2019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2019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2019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本试题卷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

人类工程建设一般要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特征。

在青藏铁路路基建设中,采用了自动温控通风管技术。

通风管路基主要由路基主体、道渣和通风管构成。

其工作原理是:冷空气密度较大,在自重和风的作用下将管中的热空气带出,并不断将周围土体中的热量带走,同时也可以自动关闭入口阻隔热空气进入。

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时关闭,低于0℃时打开。

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为-14℃~8℃。

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0℃的时期)约 5~6 个月。

下图为通风管路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通风管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区域不利自然条件对路基的影响,其主要工作是A. 防止热量散失B. 防止路基积水C. 防止路基冻融D. 保护生物通道2. 通风管通风的工作的主要季节是A. 春节B. 夏季C. 秋季D. 冬季3. 通风管挡板A. 正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B. 负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C. 夏季多打开,通风、散热D. 夜晚多打开,储冷、降温【答案】1. C 2. D 3. D【解析】【1题详解】冷空气密度较大,在自重和风的作用下将管中的热空气带出,并不断将周围土体中的热量带走,同时也可以自动关闭入口阻隔热空气进入;青藏高原气候高寒,有多年冻土,所以通风管可以防止冻土融化,保障铁路安全;对防止热量散失、积水及动物通道无关。

广东省珠海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II)卷

广东省珠海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II)卷

广东省珠海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8题;共80分)1. (4分) (2013高一上·宿迁期中) 大气能对地面产生保温作用,是因为()A . 大气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B . 大气逆辐射能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C . 大气通过反射、吸收、散射把太阳辐射传给地面D . 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2. (4分) (2017高二下·平原月考) 读“平原地区某城市的等地价线分布概况(等地价线数值从内到外依次递减)”,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推知()A . 图中等地价线弯曲方向与交通便捷程度有关B . 从a到d依次分布有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C . 市区边界应在d线附近D . 城市主干道为环形道路(2)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火电厂,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选择厂址,最佳位置是()A . ①地B . ②地C . ③地D . ④地3. (4分) (2019高三下·浙江模拟) 左图为西班牙1960—2015年发电来源结构比例变化图,右图为该国区域图。

读图,回答小题。

(1)西班牙发电来源结构()A . 1960年以化石能源为主B . 2014年以可再生能源为主C . 天然气发电比重持续上升D . 发电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2)从区域图判断,西班牙可再生能源发电()①太阳能发电量冬多夏少②太阳能发电量南多北少③风能发电量冬多夏少④风能发电量南多北少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③D . ②④4. (4分)读所给冷锋示意图,从图中可判断出()A . 白天气温:①<④B . 夜晚气温:④ >①C . 气压:③< ①D . 降水:② <③5. (4分)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A . 海陆间水循环B . 内陆循环C . 海上内循环D . 地空间水循环6. (6分)读“水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组成水的海陆间大循环的环节的是()A . ①②③④⑥B . ②③④⑤⑦C . ①②③④⑤D . ②③④⑥⑦(2)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A . ②B . ④C . ⑤D . ①7. (4分) (2019高二上·白城期中)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

广东省珠海市高三地理9月摸底试题(珠海一模)湘教版

广东省珠海市高三地理9月摸底试题(珠海一模)湘教版

地理试题本试卷共11页,41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者签字笔将字迹的姓名和考生号、室试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试卷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为“我国某地某月两日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

该月可能是A.3月 B.6月 C.9月 D.12月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

读我国冬始日期分布图,完成2~3题。

2.影响我国地势第三阶梯冬始日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海陆分布C.纬度D.光照3.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冬始日期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C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1月25日B.受地形影响,沿海地区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入冬晚C.海口一年中只有春、夏、秋三季,没有冬季,因此不存在季节更替现象D.A地地势高,B地纬度高,入冬日期相近4.当亚欧大陆上有一支强冷空气南下时,乌兰巴托—北京一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5.下a图为某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 b图为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

关于此次局地暴雨的叙述有:Ⅰ局地暴雨区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①地,Ⅱ局地暴雨区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③地,Ⅲ B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A水文站,主要是因为湖水补给量减小,Ⅳ甲水文站对应图b中B水文站。

2019-2020年高三9月摸底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19-2020年高三9月摸底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19-2020 年高三 9 月摸底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试题总体说明】这是一份既有自然地理又有人文地理的综合试题,同时还考查了选修教材中的海洋地理和环境保护,考查内容比较全面,难度也比较适中,比较符合高考大纲要求。

本试卷采用大量的图表、材料考查了时区计算、地壳物质循环、洋流模式及分布、气压带季风带、自然带、等高线地形图、昼夜长短变化及人口问题、农业生产及工业生产的布局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知识点,问题的设置比较有深度,考查了学生的看图试图、提取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

选修内容紧贴课标要求,设问从当前的热点问题切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地理、学好地理、用好地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说明: 1.本试卷满分l20 分,考试时间l00 分钟。

2.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等,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3.请将所有答案按照题号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纸)相应的答题处,否则不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 (共 60 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 1 为某科考队于当地时间 2010年 2 月 28 日 10 时 30 分在斯瓦尔巴群岛考察时拍摄的照片,图 2 为拍摄地点位置图。

读图回答1~2 题。

10°20°拍摄地点斯●瓦80° N尔巴群岛图 1图 21.图 1 景观可能反映A.全球气候变冷B.北极冰盖退缩C.生物种群繁多D.海洋环境污染【答案】 B【解析】从图 1 景观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盖退缩4.塑造路南石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海浪侵蚀【答案】 A【解析】路南石林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读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图5),回答 5~ 6题。

3060c d风带M Ma3060气压带b①地②地③地④地图 55.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答案】 C【解析】①中的 a 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M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②中的b为北半球的西风带,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③中的 c 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④中的 d 为南半球的西风带,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广东省珠海市高三9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地理试卷

广东省珠海市高三9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地理试卷

广东省珠海市高三9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地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3题;共50分)1. (4分) (2019高一下·祁县期中) 如图为“我国某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基地的空间扩展过程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题。

该汽车企业生产基地不断扩展的主要目的是()A . 寻求廉价劳动力B . 接近人才与科技C . 扩展市场规模D . 接近原料产地2. (4分)(2016·上海) 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

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

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1)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A . 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B . 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C . 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D . 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2)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A . 黑色玄武岩B . 灰色石灰岩C . 褐色沉积砂岩D . 肉红色花岗岩3. (4分)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取决于()A . 人口的大量迁移B . 人口的性别比例C . 人口的年龄结构D . 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4. (4分)下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图,按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 . ①立体农业;②灌溉农业;③茶叶园艺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B . ①热带作物种植业;②茶叶园艺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立体农业C . ①茶叶园艺农业;②立体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D . ①灌溉农业;②热带作物种植业;③立体农业;④茶叶园艺农业5. (4分) (2019高一下·赤峰月考) 受市区房价过高的影响,许多在广州城区工作的市民纷纷选择在郊区购房居住。

下图示意广州城郊结合部交通繁忙路段在不同时段内的车流拥堵状况。

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地通往广州市中心城区的方向应是()A . 东B . 西C . 南D . 北(2)图中P处最不可能位于()A . 工业园区B . 郊外住宅区C . 商业区D . 政务中心区6. (4分) (2019高一上·遵义期中) 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海市2018年9月高三摸底考试地理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吐鲁番利用得天独厚的环境建立了汽车试验场,每年吸引1000多辆新研发出来的汽车送到这里进行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试验。

新车型一般要在这里待上1~3年,最佳测试期为每年6~8月,为当地带来上亿元经济收入。

在此之前,此类汽车测试要到美国西部高原的亚利桑那州汽车测试场。

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汽车在吐鲁番试验场测试的项目最可能是A. 门窗密封试验B. 轮胎耐磨试验C. 高温暴晒试验D. 沙地爬坡试验2.我国汽车厂放弃亚利桑那,选择吐鲁番试验场,主要考虑A. 运输距离B. 技术水平C. 测试成本D. 测试时间下图是“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4.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土壤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特征。

完成5~6题。

5.下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A.山东半岛温带森林B.大兴安岭西侧草原C.东南丘陵亚热带森林D.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6.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的天然植被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

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

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7~9题。

7.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

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9.“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天然气经过超低温冷却,当温度下降到-161.5℃变成液体后,将其压缩储存在低温储存罐内,这就是液化天然气。

亚马尔半岛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东临鄂毕湾(如下图),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在此合作兴建了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项目。

预计到2019年,“北极气”将从这里输往中国。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10~12题。

10.半岛上液化天然气基地建设采用的是“组装式建设”模式,即部件在其他地方生产,再运至该地组装。

采用该建设模式主要是因为半岛A. 冻土深厚,建设成本高B. 气候严寒,施工期短C. 濒临海洋,海运便利D. 暴雪天气多,影响建设进度11.“北极气”从俄罗斯输往我国,有关其最适宜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宜选用公路运输——机动灵活,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B. 宜选用海洋运输——可利用北冰洋航线,但运费会随季节发生波动C. 宜选用内河航运——沿鄂毕河、额尔齐斯河,输送至我国新疆境内D. 宜选用管道运输——气体不挥发,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12.“漫长黑夜之后的第一缕阳光出现在天际,我知道,最严酷的时期终于要结束了”,一名在此施工的中国工程师日记中如是写道,以下语句最可能属于同一篇日记的是A. “北极狐即将换上白色的锦袍”B. “柔弱的光线从正南方地平面射来”C. “原野上的野草开始吐芽”D. “北京的父母应该去北戴河避暑了”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

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

完成13~14题。

第3、4题图13.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A.乳畜业B.混合型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14.乙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充足B.降水丰富C.技术先进D.市场广阔农业生产过程中,田间管理日益受到农民的重视。

在寒冷的冬日来临时,华北地区的果农都要将树干涂白,而在夏日来临时,却在果树的底部铺上白色的地膜。

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15~16题。

15.冬季树干涂白可以A. 增加太阳辐射提高树干基部气温B. 降低树干基部日温差,避免冻裂发生C. 增加大气逆辐射,减少树皮冻裂D. 增加地面辐射,减少虫害,利于抗寒16.夏季果树底部覆盖白色地膜的主要目的是A. 减少空气对流,降低膜内地温B. 减少土壤内部水分的蒸发C. 减少蒸发,增加膜内空气湿度D. 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光合效率亚洲象最适宜生存在原始森林中的沟谷等开阔地带。

澜沧江支流罗梭江流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野生亚洲象栖息地。

亚洲象大约5~6年繁殖一次,孕期长达18~22个月,每胎只产一仔。

流域内过度的人类活动给亚洲象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长期采食农作物,亚洲象开始逐渐把玉米当做自己的食物。

下图为罗梭江流域某一村庄附近示意图。

据此完成17~19题。

17.某科考组曾经在此布设红外相机监测野象,图中A、B、C、D四个监测点哪一个监测点观测到亚洲象的概率最大A. AB.BC. CD.D18.下列选项中,不是该区域亚洲象数量减少的原因是A. 河流使栖息地碎片化,造成种群隔离B. 繁殖率低,孕期长,每胎只产一仔C. 毁林开荒、水电站建设造成栖息地面积减小D. 盗猎直接使得亚洲象数量减少19.下列玉米地经常遭到亚洲象破坏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 森林减小,食物来源减少,且农田扩张距离野象栖息地更近B. 玉米营养价值高,且分布集中连片,减少觅食的能量消耗C. 玉米一年一熟,成熟时间集中,供应量大D. 因为持续不断的学习记忆,亚洲象把玉米当做自己的食物“江流在前,雪峰镇后。

一楼住牛羊,二楼做厨房,楼顶晒谷粮,三楼为居室,农耕、畜牧、生活、贮藏、战斗,都在这里。

高可超过50m,屹立于不可能之处,历经地震战争,千百年不倒。

”这是对我国某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描述(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20~22题。

20.该建筑最有可能位于A. 岭南丘陵B.横断山区C. 塔里木盆地D.华北平原21.下列做法与原因对应正确的是A.楼顶设置水槽——缺水B. 窗户较小——太阳辐射强C. 打麦场在楼顶——农业单产低D. 牛羊住室内——夜晚气温低22.农业社会时期,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A. 地形、热量B. 水源、地形C. 土壤、光照D. 热量、水源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它又被称为冷暖双制的“天然空调机”。

俄国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

下面左图为贝加尔湖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23~25题。

安加拉河23.导致贝加尔湖湖水“温柔碧绿”的原因,不包括A.湖泊较深邃 B.湖中藻类植物繁殖快C.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 D.湖泊周围人类活动少24.贝加尔湖被称为冷暖双制的“天然空调机”,分析合理的是A.冬季受亚洲高压控制,强大的下沉气流造成增温,使冬季气温升高B.结冰期长,冬季湖水结冰,大量吸热,减轻酷寒C.结冰期长,夏季湖水解冻,释放潜热(或热量)降低了炎热程度D.贝加尔湖蓄水量大,使夏季增温、冬季降温幅度小25.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约为-38°C,而冰层以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原因是A.湖底地壳运动活跃,释放大量热能B.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C.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D.夏季冰雪融水注入,降低湖水温度河谷中常有多级阶地,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被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在正常情况下,阶地越高年代越老。

读下列河流阶地形成示意图,完成26~28题。

26.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A.地壳下降流水侵蚀B.地壳抬升流水侵蚀、流水沉积C.地壳抬升流水沉积D.地壳下降流水沉积、流水侵蚀27.早期的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早期人类选择在河流阶地居住的最主要原因是A.水运便利 B.便于农耕 C.军事防御 D.文化传统28.下列对该河流剖面的推断中错误的是A.Ⅰ、Ⅱ、Ⅲ阶地类型各不相同B.河漫滩及阶地堆积物垂直分选都是上部为粉砂、粘土,下部为砂砾石C.该处河流剖面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D.推测该河流所在区域地壳至少经历了3次间歇性抬升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29~30题。

29.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质构造是A. 地垒B. 地堑C. 背斜D. 向斜30.按成因分类,乙处岩石属于A. 喷出岩B. 侵入岩C. 沉积岩D. 变质岩二、综合题(共55分,共3题)31.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节多大风。

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

江中沙洲上植被稀少。

本区生产活动以放牧、种植和林业为主,生活能源来自薪柴。

(1)描述丹娘沙丘所在河谷的特征。

(6分)(2)推测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并分析该沙丘的形成过程。

(8分)(3)指出图中公路常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6分)32.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

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见下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

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1)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从甲至乙再到丙的演变过程。

(8分)(2)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4分)(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

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

(8分)3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分)葡萄原产自西亚,喜光,适宜生长在气候温凉地区。

阿根廷是美洲栽种葡萄面积最大、葡萄酒产量最多、葡萄酒饮用量最多的国家,属于温带和亚热带。

除了南部巴塔哥尼亚和安第斯山区的局部地区外,全年都较温和,适宜种植葡萄。

阿根廷人大部分来自于西班牙,对葡萄酒有传统的喜爱,1974年葡萄产量达346万多吨,酿酒用338万多吨,占全部生产葡萄的97.63%。

阿根廷葡萄种植趋向于单一品种,便稳定某种葡萄酒的典型性。

强降雨、霜冻等恶劣天气对葡萄种植的影响较大,导致阿根廷葡萄产量极其不稳定。

2015年,阿根廷的葡萄收成为2300万吨,较上一年下降了10.12%。

下图示意阿根廷葡萄种植区分布情况。

(1)指出阿根廷葡萄种植区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6分)(2)分析阿根廷门多萨发展葡萄酒酿造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5分)(3)针对阿根廷葡萄产量极其不稳定的问题,有人提出大力发展温室大棚种植,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