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政治我知我师我爱我师说课稿
我知我师我爱我师教学设计

《我知我师我爱我师》教学设计海口市第九中学杨小燕一、教材分析《我知我师我爱我师》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知我师”主要介绍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使学生全面了解教师职业并对教师逐渐加深敬爱之情。
第二部分“我爱我师”主要通过赞美教师的高尚人格激发学生爱师、敬师的情感。
《我知我师我爱我师》解决的是对教师角色的认知,为下一框《主动沟通健康成长》的学习打下知识和情感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已经对教师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了解,但他们的认知还是较肤浅、片面的,不能全面的认识教师的职业特点。
而且目前他们正在经历从“向师性”到“独立性”的转变,既迫切渴望与教师建立平等的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又难以摆脱对教师的尊崇甚至害怕的心理,对教师的了解往往还有神秘的色彩,这是他们学习的难点但也恰恰是他们学习的兴趣所在。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特点,更全面地了解教师职业。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评价教师在学生知识学习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并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教师的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教师职业所蕴涵的价值取向,例如奉献,敬业,爱;学会主动增进与教师的感情,养成尊敬教师的良好道德品质,尊敬教师,理解教师,激发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全面了解教师,体验教师的工作,感悟教师的工作。
教学难点:客观和真实地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能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教师的爱,能体验、感悟到老师的付出,由衷地迸发出尊师爱师的情感。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2013年最美乡村教师——王金花老师的视频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活动一:教师访谈活动要求:每组推荐一名代表交流采访后的感受设计意图:使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发现。
全面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老师,增强老师形象的亲和力,消除老师的神秘感,拉近师生的距离。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一课时 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教案 新人教版

《我知我师我爱我师》一、解读一位老师和学生一起观看:感动中国的人物——徐本禹老师的事迹徐本禹,男,1982年生,山东聊城人,中共党员, 2003年本科毕业,高分考取贵州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现在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小学义务支教。
2002年7月,徐本禹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到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设在山洞里的为民小学支教一个月。
这次社会实践使他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国情,激发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决心以实际行动为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状况贡献自己的力量。
返校时,孩子们依依不舍,他向孩子们承诺一年后再回去给他们上课。
考上研究生后,他打算放弃深造机会,回到贵州实践自己“阳光下的诺言”。
学校经过研究,决定为他保留研究生学籍两年,支持他的行动。
2003年7月,徐本禹重返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为民小学义务支教。
当时团中央西部志愿者计划尚未实施,为了保证他的基本生活,我校团委和他所在的经济贸易管理学院为他提供了生活补助。
后来,贵州团省委将他补入贵州扶贫接力计划。
徐本禹深受感动和激励,每月从微薄的生活补助中节省出一半的钱,用来资助当地孩子上学。
他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使当地教育条件迅速得到改善,小学迁出山洞,搬进了新校舍,在校学生也由原来的不足100人增加到250多人。
今年7月,他从办学条件已经大为改善的狗吊岩村转点到条件更加艰苦的大水苗族彝族布依族乡大石村继续义务支教。
我校获悉这一情况后,捐资8万元为大石小学修建新校舍,对徐本禹的支教行动给予了更大支持和鼓励。
徐本禹现任大石小学名誉校长,并先后被授予贵州省毕节市“优秀共产党员”和我校“杰出青年志愿者标兵”称号。
问:1、徐本禹老师的哪些事迹最让我们感动?2、你从徐本禹老师身上看到了一位支边教师的哪些优秀品质?3、看着山里孩子渴望学习的眼神,如果你是徐本禹,你会这样做吗?为什么?4、网友高山流水说,山里越穷越缺老师,越缺老师则更穷。
初中政治课件: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

可能会被那些孩子们珍藏一生 的照片
徐本禹想转到另一个乡,叫大水乡。 我们在大水乡考察的所见所闻,只能用 “震惊”二字来形容。猫场镇与这里相 比,可算是天堂了。 孩子们似乎感到了气氛有些异样, 表情变得复杂起来。 他们用最大的声音诵读课文,他们 可能以为只有这样,那些大学里来的大 哥哥们才会感到满意。
当暑期结束返校时,孩子们一直把他送到好几公里外。 每个孩子都流下了眼泪。一个孩子仰着头问道:“大哥哥, 你还要来吗?” 徐本禹噙着眼泪,点了点头。他没有告诉 孩子们,他正在准备考研究生。
他就这样默默地在大山的重围中履行着他 的阳光下的诺言
他把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外化为具体而琐碎的行动
徐本禹在酷热的教室里教给学生四则运算和汉语拼音
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
1.我给老师画个像
(1)日常生活中 的老师
(2)信息时代的老师Fra bibliotek思考:
在未来社会里,教师职业会消亡吗? 老师对于我们的成长意味着什么?
(3)培养人格的老师
1950年6月 毛泽东和青年时代 的教师符定一
1936年,毛泽东和他青年 时期的老师徐特立在保安
2.我爱我的老师
(1)高尚的人格
他们向校长打听消息:徐老师他们要走了吗?
活动: 把你最想对徐老师说的一句话写出来:
2.我爱我的老师
(2)夸夸我的老师
请你根据对自己老师的了解,制作一张尊 师卡。
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资源开发部
这些照片讲述的是一个大学毕业生 的故事……
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样。
贵州省西北部的乌蒙山区大方县,当地村民的住所
几个没钱上学的孩子
狗吊岩村有一所小学,2003年以前一直 在这个岩洞里
《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教学设计

《我知我师我爱我师》教学设计南湖中学郑静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我知我师我爱我师》,本框内容对应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之“交往与沟通”部分中: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二、学生分析学生与老师的交往从小学就开始了,所以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并不陌生。
但当前初中学生在与教师的人际交往中,面临着两个转型。
一个是时代价值观的转型,这对学生如何与教师交往的影响巨大。
二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转型。
初中生正在经历从对长辈(包括教师)的依附到人格独立的转变,从主要是“向师性”到主要是“独立性”的转变,既迫切渴望与教师建立民主平等的、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又难以摆脱对教师的遵从甚至害怕的心理。
三、设计思想新课程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
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
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学习本框题有三重目标:一、是让学生通过课前对教师的访谈,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教师;二是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明确教师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三是让学生在爱师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赞美教师,并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真正让学生达到“我知我师,我爱我师”。
这三重目标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
针对这个情况,本人拟通过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谈话法使目标达成,但是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每一个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其体验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原则。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特点,更全面地了解教师职业。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价教师在学生知识学习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并学习运用恰当的方法表达对教师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尊敬教师的良好道德品质,并试着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四课第一框 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教案

《第四课第一框我知我师我爱我师》(一)本课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教师工作的大体特点。
明白什么是新型师生关系。
能够说出和教师交往与沟通的大体准那么。
能够运用道理分析师生交往的不同行为。
能够运用角色互换的方式明白得师生交往中的矛盾冲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能够遵循师生交往的大体原那么与教师交往。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情愿和教师交往,踊跃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认同教师职业所蕴涵的价值取向,例如奉献、敬业、爱。
主动增进与教师的情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明白得教师,体谅教师。
认同民主、平等的大体价值取向,踊跃成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课前预备P44活动:教师访谈。
在上课前,要安排学生分小组对某一名教师进行深切的访谈,并作访谈记录;要求对访谈记录进行整理;上课时,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上交流,并谈谈采访后的感受。
若是有的学生家长是教师,也可请这位学生介绍自己父母的日常生活情形。
任课教师也可主动谈谈自己的情形,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三)新课师: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吐尽银丝织春景;有人说,教师是人梯,献出碧血育人材;有人说,教师是红烛,点燃聪慧之火;有人说,教师是甘雨,浇灌着理想之花……古今中外有许多赞美教师的诗句.那你了解自己的教师吗?你感觉他们的工作有何特点?解读一名教师和学生一路观看:感动中国的人物——徐本禹教师的事迹(yczy.hb/movie/view.asp?id=24#)问:1、徐本禹教师的哪些事迹最让咱们感动?2、你从徐本禹教师身上看到了一名支边教师的哪些优秀品质?3、看着山里小孩期望学习的眼神,若是你是徐本禹,你会如此做吗?什么缘故?一、我知我师(板书“我给教师画个像”,讲知师、爱师。
了解教师,是爱师的基础。
爱师主若是增进与教师的情感,爱师,是从教师的高贵人格动身谈为何要敬爱教师。
P43、活动一:师生关系对咱们的成长有什么阻碍?学生讨论回答。
P44活动:教师访谈。
学生拿出课前对某一名教师进行深切的访谈,谈谈采访后的感受。
初中道德与法治说课稿

初中道德与法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的课题《我知我师,我爱我师》。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挖掘目标本课的教材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的第一框。
本框内容由“我给老师画个像”和“我爱我的老师”两部分组成,旨在让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增进与教师的感情,同时也为本课第二框的研究打下基础。
这不仅符合新课标的内容要求,也是加强公民教育的理念要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针对初中生自我意识增强的特点,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尊师爱师的良好品质,让他们加强对教师工作的了解,摆脱对教师的遵从甚至害怕的心理。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制定了三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
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教师职业,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认同并喜爱教师。
第二部分:教法学法——感知教学艺术针对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法、活动探究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法,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通过师生共同探究活动,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研究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他们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品质。
为了更好地准备教学,我会让学生提前收集与教育、尊师、爱师相关的事件或者身边的故事。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探究实践成果在确定了学情、目标和方法后,我将按照设计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过程。
通过活动探究、合作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教师在他们知识研究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并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教师的喜爱。
在课堂上,我会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最后,我会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谢谢大家!设计思路:为了让老师更清楚本节课的脉络,本课先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快乐地进入课堂,在轻松的氛围中初步认识到教师的伟大。
初中政治教案 《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教案

《我知我师我爱我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1)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身心发展(2)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老师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3)知师、信师、爱师、敬师,建立爱生尊师、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2.学生理解老师的真诚付出,感悟尊师重教。
3.培养学生感受被爱与付出爱的意识及能力。
二、教学重点: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三、教学难点:知师、信师、爱师、敬师,建立爱生尊师、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四、教学方法情景分析法讲授法五、教学过程(一)导课大家结合预习情况看一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PPT 1)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国王授予教师勋章的故事。
(PPT2)国王为什么把最高荣誉勋章授予教师?(留时间请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在传承和传播文明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我们一起学习《我知我师我爱我师》(PPT3)。
(过渡)请大家回忆你与老师相处的有趣或印象深刻的事。
(二)授新1. 一个人在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一路成长的过程中有老师一路相伴。
(过渡)我们与老师相处的过程中有愉快的事也有不开心的事,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没有冲突或者矛盾。
我们一起了解初中生小辉的烦恼,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段话。
(PPT4)小组依次讨论并回答:(1)小辉和老师的关系怎么样?(2)这种师生关系对小辉的学习和心理产生怎样的影响?(3)你有类似于小辉的经历吗?假如你是小辉,你应该怎么做?我们一起探讨:(1)师生关系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2)在与老师的交往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PPT5)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
在于老师的交往中,尊重老师是我们应有的道德品质;善于和老师沟通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
(过渡)说到老师,我们不得不提起我国古代的圣贤----孔子。
他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大家看这幅图(PPT6),它描绘了什么场景?孔子和弟子在亲切交谈。
从图中可以推知孔子和弟子的关系怎么样?孔子与弟子之间存在着民主平等融洽的关系。
《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教案

《我知我师我爱我师》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理解“我知我师,我爱我师”这一古训的含义和重要性;2.理解师生关系的特点,明确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的角色和责任;3.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恩之情;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什么是“我知我师,我爱我师”;2.师生关系的特点和重要性;3.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的角色和责任;4.如何尊敬和感恩老师;5.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与文本呈现(10分钟)1.向学生介绍“我知我师,我爱我师”这句古训的含义和重要性。
2.提问学生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并引导他们思考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的角色和责任。
步骤二:师生关系的特点和重要性(15分钟)1.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分享自己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师生关系的特点和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
步骤三: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的角色和责任(1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的角色和责任,包括尊敬老师、诚实守信、听从指导等方面。
2.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的角色和责任,并向全班报告讨论结果。
步骤四:如何尊敬和感恩老师(20分钟)1.教师分享尊敬和感恩老师的重要性,并给出具体的案例和方法。
2.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讨论,提出尊敬和感恩老师的方法,并与全班分享。
步骤五: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
2.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3.学生代表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总结。
步骤六: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对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评价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汇报,相互评价和反馈,评价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3.教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问题,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八年级政治我知我师我爱我师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叫李禾,来自华辰学校。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知我师我爱我师》,本框题选自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其中的第一框题,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本课设计依据
1 本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与沟通”部分,具体内容是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和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2 本单元的地位:本单元的内容定位在学校人际交往上,前承第一单元“家庭中的人际交往”,后续第三单元“不同文化模式中的人际交往”。
3 本课的地位:本课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教师,在知师的基础上热爱教师,并学会如何有效的与教师沟通,这是初中学生面临的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本教材和本单元中本课处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4 学情分析:学生从小就与教师朝夕相处,对教师有一定的了解,但初中学生认知能力较肤浅,不能全面的认识教师的职业特点,他们正在经历从“向师性”到“独立性”的转变,既迫切渴望与教师建立平等的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又难以摆脱对教师的尊崇甚至害怕的心理,,对教师的了解往往还有神秘的色
彩,这是他们学习的难点但也恰恰是他们学习的兴趣所在。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
1 基于上述教材地位和学情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同教师职业所蕴涵的价值取向,例如奉献、
敬业、爱;主动增进与教师的感情,养成尊敬教师的良好
道德品质,尊敬教师,理解教师,由衷的迸发出爱师之情。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价教师在学生知识学习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并学习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教师的感情。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特点,更全面的了解教师职业。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特点,更全面的了解教师职业。
设计依据和意图:使学生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为下一环节的爱师、敬师做好铺垫。
教学难点:养成尊敬教师的良好道德品质,认同教师职业所蕴涵的价值取向,例如奉献、敬业、爱,由衷的迸发出爱师之情,并能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教师的爱。
设计依据和意图:因为有一些学生受社会因素和负面影响,不能正确的评价和理解教师,因此使学生能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对教师表达爱是本课的难点。
三方法的确定
教师教学方法:主要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活动法。
设计依据和意图:使学生在情境活动中交流、碰撞、感受、体验,从而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辛苦,完整了解教师形象,突出教学重点。
学生学习方法: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分享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设计依据和意图:使学生在小组中分享体验自己和他人的心情感受,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情感升华,由衷的迸发出爱师之情,进而突破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
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
环节一:激情导入
送给学生一首优美的小诗。
设计依据和意图:创设一种爱师情境,激发学生爱师情感,进而导出本课主题(前半部分)——我知我师
环节二:活动探究本课我设计了四个活动
活动一:老师的一天
设计依据和意图:使学生体会教师一天工作的辛苦,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运用接龙游戏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
活动二:图片展示
设计依据和意图:使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特点,并通过flash动画总结。
图片和flash的运用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活动三:播放影片——殷雪梅老师事迹
在播放影片之前出示给学生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影片,这种问题前置的做法加强了学生观看影片的目的性,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设计依据和意图:使学生再次认同老师的育人工作,深刻体会到教师的伟大,人格魅力和榜样作用,激起学生的敬师之情,使学生的爱师情感从肤浅、模糊发展到深刻、清晰,就整堂课而言是一次心灵的撞击和震撼。
前三个活动是逐层递进的关系,从对教师的简单了解到职业特点的基本了解,再到对教师人格魅力的深刻体会,使学生全面了解教师并对教师逐渐加深敬爱之情。
通过活动使学生实现了知识目标,突出了教学重点,即使学生体会教师的辛勤,使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特点,更全面的了解教师职业。
活动四:我给老师画个像
设计依据和意图:通过学生回忆师生之间的感人故事,使学生体会老师对自己的爱;通过学生为老师的画像,表达学生对老师的爱。
并抓住契机,挖掘学生,深化学生对老师的爱并落实行动,从而导出本课主题(后半部分)——我爱我师。
同时实现了能力目标,即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价教师在学生知识学习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并学习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教师的感情。
环节三:情感升华
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有关蓝丝带的故事
设计依据和意图:这个故事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目的是方便教学,贴近教学目的,进而升华学生爱师情感并落实于行动中,进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使学生认同教师职业所蕴涵的价值取向,例如奉献、敬业、爱;主动增进与教师的感情,养成尊敬教师的良好道德品质,尊敬教师,理解教师,由衷的迸发出爱师之情,突破教学难点。
环节四:课堂总结
1由学生归纳本课学习的知识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做既落实了课本的知识,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2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蓝丝带的活动,继续表达爱、传递爱。
使课堂延续到生活,延续到社会中,拓展了教学内容,也体现出新课程所要求的政治课堂的实践性和社会性。
五教学反思
本课采取了游戏、活动等方法贴进学生生活,达到了新课改所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体,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并落实在学生的具体行动中。
由于时间较短和能力有限,本课的设计还存在许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精益求精,也希望老师们能给我更多的指点和帮助。
谢谢大
家。
28078 6DAE 涮kT35668 8B54 譔25230 628E 抎T=j37732 9364 鍤25845 64F5 擵30226 7612 瘒32096 7D60 絠24059 5DFB 巻35053 88ED 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