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黄芩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芩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芩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很多的功效和作用。
主要功效包括:
1. 清热解毒:黄芩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疟疾、化脓性皮肤病、肺热咳嗽等症状。
2. 利胆排石:黄芩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和胆固醇的排泄,对胆石症和胆结石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 抗菌抗炎:黄芩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以及肝炎等疾病。
4. 抗过敏:黄芩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过敏作用,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
5. 抗肿瘤:黄芩中的黄酮类物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对抗肿瘤有一定的作用。
黄芩通常以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形式使用,可以煎汤饮用,也可以研粉后用水冲服。
一般建议每次服用3-10克,一日2-3次。
对于孕妇、儿童和体质虚弱的人群,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黄芩不宜长期大量食用,以免引发不适。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吃法黄芩,学名为Scutellaria baicalensis,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黄芩有清热解毒、泻火利水、凉血止血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日常生活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黄芩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其正确的吃法。
一、功效与作用1.清热解毒: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由于热毒引起的疾病,如火疮、疔疮等。
2.泻火利水:黄芩能够泻火利水,有助于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减少火热引起的不适症状。
3.凉血止血:黄芩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出血过多或身体虚弱引起的出血症状。
4.抗菌消炎:黄芩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咽喉炎、肠胃炎等。
二、吃法1. 黄芩煎剂将适量的黄芩取出,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后取煎剂,分次饮用。
可根据需要调整剂量和服用次数。
2. 黄芩汤剂将黄芩与其他药材配伍,煎煮后取汤剂,分次饮用。
黄芩汤剂常用于中药复方的配伍中。
3. 黄芩丸剂将炮制好的黄芩加入其他药材制成丸剂,按照医生建议或药品说明书指导服用。
4. 黄芩口服液市售的黄芩口服液,可以直接按照说明书的用量和方法服用,通常为口服液或口服溶液。
需要注意的是,黄芩属于中药材性寒,不宜过量食用,特别是女性在月经期间应慎用。
在使用黄芩的同时,建议咨询专业中医或医生的建议,以确保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黄芩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正确的吃法可以有效发挥其药用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量食用黄芩,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医生建议选择不同的服用方式,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中草药黄芩功效与作用

中草药黄芩功效与作用黄芩(学名: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是一种中草药,常见于中国、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国家。
黄芩性味苦寒,归肺、胆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泻火、抗氧化等多种功效。
黄芩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芩素、黄芩苷、黄连素等,这些成分赋予了黄芩多种药理作用。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清热解毒:黄芩的主要功效之一是清热解毒。
黄芩中的黄芩苷和黄芩素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和抗真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致病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对多种感染性疾病产生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黄芩还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
2. 利湿泻火:黄芩具有利湿泻火的作用,对湿热痰浊、黄疸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黄芩可以减少体内湿气的积聚,改善湿热引起的不适感。
此外,黄芩还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帮助消化食物,减轻胃肠道不适。
3. 抗氧化:黄芩中的黄芩素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
黄芩对于预防和延缓衰老、保护心血管、抗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4. 抗炎:黄芩中的黄芩苷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黄芩对于各种炎症性疾病,如过敏性疾病、乙肝、慢性支气管炎等都具有一定的疗效。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功效外,黄芩还具有抗肿瘤、抗过敏、降血脂、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
黄芩还有一些特殊的作用,如对治疗中风后遗症、治疗高血压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黄芩虽然具有多种功效,但并非万应之药,使用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
因为黄芩性寒,所以症状是寒凉体质的人不宜过多服用黄芩。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一些抗生素、镇静剂等药物。
综上所述,黄芩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草药,主要包括清热解毒、利湿泻火、抗氧化和抗炎等作用。
黄芩中的黄芩素、黄芩苷等活性成分赋予了黄芩这些药理作用。
但在使用黄芩时需要注意适量,遵医嘱使用,以达到药效更好的目的。
黄岑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黄芩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黄岑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黄芩泡水喝有什么好处黄芩,又名山茶根,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中药材。
我们都知道黄芩的药用价值非常高,很多人都会购买黄芩来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不过对于黄芩具体都有哪些功效作用,很多人都还不是很了解的。
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黄岑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一、功效与作用1、清热燥湿黄芩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因此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
对湿温发热,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2、凉血安胎黄芩治疗孕妇的胎动不安,凉血安胎。
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起到保胎的作用。
3、主治温热病黄芩主治温热病,温热病特殊性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变证多,除必具发热外,大多热势较高。
服用黄芩,能够缓解病情。
二、禁忌脾肺虚热者忌之。
黄芩泡水喝有什么好处1、降血脂:用黄芩泡水喝其中有一个功效就是降血指,因为黄芩里含有汉黄芩素能对人体的血清甘油起到降低,同时能对血清HDL-ch的含量可以增加。
2、抗癌作用:有相关的实验证明,用黄芩泡水喝会对体内的癌细胞起到抵抗作用,这就是因为黄芩里含有的黄芩黄酮成分起到的作用。
3、治疗慢性气管炎:与甘草一起配伍泡水喝还可以起到治疗慢性气管炎功效,因为甘草可以止咳去咽痛,而黄芩有抗多种细菌之效。
4、止渴去热:如果因为天气湿热而有发热、胸口作闷、口渴、上火、食欲不振等症状,用黄芩泡水喝能减缓。
黄芩怎么吃1、阿胶黄芩汤材料:青子芩15克、甜杏仁10克、陈阿胶15克、生桑皮10克、生白芍5克、甘蔗梢25克、生甘草4克、鲜车前草25克。
做法:先用生糯米30克,开水泡取汁出,代水煎药。
功效:秋燥。
肺燥肠热,上则喉痒干咳,咳甚则痰粘带血,血色鲜红,胸胁串痰;下则腹热如焚,大便水泄如注,肛门热痛。
2、黄芩泡酒材料:黄芩20g冰片2g用法:使用时用棉签蘸药酒涂于口疮处,每日三四次。
黄芩的功能主治归经

黄芩的功能主治归经一、黄芩的概述黄芩(学名:Scutellaria baicalensis)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
黄芩在中医药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详细介绍黄芩的功能主治归经。
二、黄芩的主要功能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它可以清热解毒,燥湿除热。
黄芩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此外,黄芩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功效。
三、黄芩的主治归经黄芩主要归属于肺、大肠、胃经。
3.1 肺经黄芩具有化痰止咳、清热宣肺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肺热痰嗽、咳嗽痰多等症状。
3.2 大肠经黄芩具有清热利湿、泻火通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大肠湿热型痢疾、便秘等症状。
3.3 胃经黄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疮疖肿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四、黄芩的适用人群黄芩适用于以下人群:1.患有感冒、咳嗽、咽喉痛等症状的人群;2.患有热毒引起的疮疖、湿疹等皮肤病的人群;3.患有大肠湿热型痢疾、便秘的人群;4.患有胃热引起的消化不良、口腔溃疡等症状的人群。
五、黄芩的用法用量黄芩的常见用法包括煎汤、炒服、研粉等形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用法用量:1.黄芩煎汤:每次10-15g,煎服,每日2-3次;2.黄芩炒服:每次3-10g,炒炭后用酒送服,每日2-3次;3.黄芩研粉:每次1-3g,冲服,每日2-3次。
请根据具体病情咨询医生或药师,确定适当的用法用量。
六、黄芩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黄芩作为中药材,虽然具有多种功效,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副作用和注意事项:1.黄芩口感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2.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黄芩;3.未成熟人群和儿童使用黄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4.对黄芩过敏的人群禁用黄芩;5.在使用黄芩时应严格按照剂量使用,不可过量使用;6.在使用黄芩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
如果出现不适,应及时停用并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指导。
黄芩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黄芩功效与作用是什么黄芩,又名苦参、地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黄芩具有苦寒解毒的功效,常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的主要成分是黄芩素,具有抗炎、抗氧化、镇痛等作用。
黄芩被认为对多种疾病有治疗作用,包括感冒、咽喉炎、消化不良、肝炎等病症。
黄芩还能增强免疫力、降低血脂、抗癌等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一、抗炎作用黄芩素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优秀的抗炎作用。
研究显示,黄芩素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减轻组织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抗炎作用。
此外,黄芩素还能抑制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减少炎症细胞浸润,达到治疗炎症的效果。
二、抗氧化作用黄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能力。
研究发现,黄芩中的黄芩素可以清除自由基,阻断自由基对细胞的氧化损伤,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
此外,黄芩素还能激活细胞内的抗氧化酶,增强细胞的抗氧化防御能力,减少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
三、镇痛作用黄芩素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研究发现,黄芩素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症状。
此外,黄芩素还可以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影响疼痛信号的传递,达到镇痛的效果。
四、抗病毒作用黄芩具有抗病毒作用。
研究发现,黄芩中的黄芩素可以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和感染。
黄芩素可以干扰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扩散,从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此外,黄芩中的其他成分,如黄芩苷和黄芩黑素等,也具有抗病毒活性。
五、消化系统作用黄芩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黄芩中的黄芩素可以增加胃酸和胆汁的分泌,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从而改善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等症状。
此外,黄芩还可以通过抗炎作用,减轻胃炎和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的症状。
六、免疫调节作用黄芩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研究表明,黄芩中的黄芩素可以提高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此外,黄芩还可以调节免疫相关细胞的分泌和活性,增强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黄芩的功能主治和功效作用

黄芩的功能主治和功效作用简介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药用植物。
在中医药学中,黄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和功效作用。
功能主治黄芩具有以下多种功能主治:1.清热解毒:黄芩能清热解毒,对热毒和湿毒有较好的化解作用。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热毒痈疽、疮疖溃烂等症状。
2.泻火解毒:黄芩具有泻火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体内的炎症反应,减轻热毒引起的不适症状。
3.祛湿利水:黄芩有较好的利尿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湿气,减少湿热引起的水肿、尿黄等症状。
4.平肝息风:黄芩对风热、风湿、风毒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病等疾病。
功效作用黄芩的功效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抗菌作用:黄芩中含有丰富的黄芩素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常见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2.抗炎作用:黄芩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红肿等症状。
3.抗氧化作用:黄芩中的黄芩素等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自由基的损害,延缓衰老过程。
4.抗过敏作用:黄芩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可以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如鼻炎、皮炎等。
5.抗肿瘤作用:黄芩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某些肿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使用方法黄芩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煎汤服用:将黄芩切片后,加水煎煮,取汤液服用。
一般情况下,每3次服用,可根据具体病情和医嘱进行调整。
次服用3060克,分22.茶剂饮用:将黄芩与其他药材混合,用开水冲泡成茶剂,可以口服或外用。
一般每日1~2次,根据具体病情和医嘱进行调整。
3.外用药膏:将研磨后的黄芩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或其他载体,制成药膏,外用于疮疖溃烂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黄芩时应遵医嘱,服用剂量和使用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注意事项使用黄芩时需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小儿慎用;2.对黄芩过敏者、脾胃虚寒者和气血虚弱者慎用;3.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指导;4.长期使用黄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中药养生护肝的黄芩功效

中药养生护肝的黄芩功效黄芩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护肝的功效。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在保护肝脏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黄芩的功效以及如何利用黄芩进行养生护肝。
黄芩,科名为黄芩科,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的根部富含许多益肝利胆的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黄连素、黄芩酸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病毒等多种作用,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得到了科学研究的确认。
黄芩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养生护肝功效:1. 抗氧化作用:黄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肝脏的损伤。
氧化应激是导致肝脏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黄芩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减轻这种损伤。
2. 抗炎作用:炎症是肝脏损伤和疾病发展的常见过程。
黄芩中的黄芩酸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肝脏组织的炎症程度,保护肝脏免受炎症的伤害。
3. 解毒作用: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负责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
黄芩中的黄连素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可以促进肝脏解毒酶的活性,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帮助肝脏排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
4. 抗病毒作用:黄芩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乙肝病毒和肝炎病毒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活性。
研究发现,黄芩中的黄连素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对肝炎等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
为了充分发挥黄芩的护肝功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使用黄芩:1. 冲剂服用:将黄芩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温水冲服。
这种方法方便快捷,能够充分吸收黄芩中的有效成分。
2. 煎煮饮用:将黄芩切成片状,加入适量的水,煎煮20-30分钟后取汤饮用。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提取黄芩中的活性成分,对肝脏的保护效果更显著。
3. 其他应用:黄芩可以用于制成中药粉末、丸剂、口服液等剂型,也可以与其他中药材搭配使用,增强护肝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黄芩进行养生护肝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适量使用:黄芩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过量使用。
使用黄芩时应按照医嘱或中医师的建议进行使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xx 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与功效】
味苦,性寒。
功效:
清热解毒。
【传统应用】
主治热病温病发热,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血热吐衄,以及疮疡疖肿,胎动不安等。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
① xxxx(《伤寒论》):
黄芩、芍药、甘草、大枣,治疗太阳少阳合病,下利;② 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
黄芩、滑石、蔻仁、通草、猪苓、茯苓、大腹皮,治疗湿温身热;③ 黄芩泻肺汤(《张氏医通》):
黄芩、连翘、大黄、山栀、杏仁、枳壳、桔梗、薄荷、甘草,治疗肺热咳嗽。
黄芩古代常用于外感发热。
温病发热,痢疾,及肺、肝胆、胃肠之急慢性感染性疾病。
黄芩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泻心汤、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等许多清热解毒名方中都有使用。
【主要成分】
主要含黄酮类xx 素等成分。
1.黄酮类:
黄芩含黄酮类成分,计有40 种黄酮。
主要有黄芩苷及其苷元黄芩素;尚有汉
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新素、白杨素、千层纸素
A、千层纸素A 一7—0 —葡萄糖醛酸苷、二氢黄芩苷、5, 8 一二羟基6, 7-二甲氧基黄酮等。
2.其他:
xx还含怜谷甾醇、苯甲酸、氨基酸等。
【药理作用】
(一)抗炎、抗过敏、抗变态反应、保护骨质
黄芩苷、黄芩素对关节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黄芩素对类风湿关节炎、球蛋白变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D-青霉胺相似;对关节炎继发性骨损害有保护作用,能抑制骨质的退化和破坏。
黄芩对各型变态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尤其对l 型变态反应作用最强,能抑制肥大细胞酶激活系统对过敏介质SRS-A和组胺的释放,抑制了过敏反应。
其有效成分为黄芩素、黄芩苷和其他黄酮类成分。
因而黄芩对动物过敏性哮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或缓解作用,并且与麻黄碱有协同作用。
(二)解热、解毒和抗病原体
本品对实验性发热有显著的解热降温作用。
黄芩黄酮类成分具有显著的广谱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和抑制阿米巴原虫的作用。
但也有报道黄芩无明显的抗菌作用,或者是有较弱的抗菌作用。
本品有解毒作用,与所含的葡萄糖醛酸有关。
(三)利胆、保肝和降脂
本品可促进家兔胆汁分泌,使血中高胆红素含量降低。
有显著的保肝作
用。
黄芩黄酮能使动物血清中升高的转氨酶ALT AST显著下降。
黄芩新素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和肝内甘油三酯,并能抑制
葡萄糖向脂肪转化。
汉黄芩素能显著降低肝内和血清甘油三酯,并能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
汉黄芩素、黄芩素、黄芩苷还能显著降低血清Y GT、AIT、
AST TG Tch。
黄芩苷、黄芩素还能抑制脂肪组织的脂解作用。
(四)镇静、降压、解痉、利尿、抗凝本品能加强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而
有镇静功效。
本品能抑制血管运动中
枢,直接扩张血管而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对肾性高血压犬也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本品煎剂对肠痉挛有解痉作用。
其有效成分为汉黄芩素,而黄芩素无效。
有利尿功效。
黄芩黄酮有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能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因而有抗凝血作用。
(五)抗氧化、抗白内障、抗癌本品尚有显著的抗氧化,清除超氧自由基的
作用。
对实验性白内障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对醛糖还原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用
其煎剂灌服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可明显延缓、减轻白内障的形成,能使一半动物晶状体保持透明。
本品乙醚提物对LI210有细胞毒作用。
其所含白杨素对人体鼻咽癌KB细胞有细胞毒活性。
(六)体内过程大鼠灌服黄芩素和黄芩苷,于血中可查得多种代谢产物。
灌
服黄芩素血中
代谢产物可维持长时问高浓度。
黄芩苷出现血药高峰较黄芩素为迟。
【临床应用】
1.治疗急慢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感染、肺间质炎等
各种呼吸道疾病。
也能用于肺结核病。
2.治疗急慢性肠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3.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等。
4.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病,转氨酶、胆红素升高,以及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也用于免疫性肝病。
5.治疗各种免疫性、过敏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结缔组织病。
6.治疗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皮肤过敏性疾病,以及过敏性紫癜。
7.临床还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前列腺炎、及皮肤、眼睛的各种炎症。
8.黄芩炭治疗各种出血。
黄芩传统用于妊娠恶阻和保胎,也为现代临床所常用。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3~ 9g。
临床常用剂量:3〜12g。
大剂量:
l5~ 30g。
使用方法:
水煎服,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