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移动平均线的原理与算法

合集下载

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 Line)是金融市场分析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技术指标。

它基于一定时间周期内的价格数据计算出来的移动平均值,用于平滑价格波动并辅助短期趋势判断。

在投资和交易决策中,移动平均线提供了一种相对简单但可靠的指标,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金融市场中,价格的波动是一种自然现象,受到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供需关系、市场情绪、资金流动等。

这种波动使得价格走势不稳定,往往难以确定价格的短期趋势。

移动平均线作为一种平滑价格波动的指标,通过计算一定时间周期内的价格均值,剔除了价格的短期波动,使得价格的趋势更加明显。

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非常简单,一般包括简单移动平均线(Simple Moving Average,SMA)和指数移动平均线(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EMA)两种。

简单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是对一定时间周期内的价格进行加总,并除以该时间周期的数量。

例如,计算5日简单移动平均线时,需要将过去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相加,然后除以5。

这样就得到了当前的5日简单移动平均线。

指数移动平均线则引入了权重因子,更加注重近期价格的变动。

计算方法是将前一日的指数移动平均线乘以一个平滑系数,并加上当日的收盘价乘以另一个平滑系数。

这样就可以得到当前的指数移动平均线。

常用的平滑系数包括2/(N+1)和1/N,其中N表示时间周期。

移动平均线的应用包括趋势判断、交叉信号和支持阻力位的确定等。

首先,移动平均线可以用于判断价格的趋势。

当价格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时,说明市场呈现上升趋势;当价格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下时,说明市场呈现下降趋势。

移动平均线的趋势判断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市场走势,避免在价格反转之前错失交易机会。

其次,移动平均线的交叉信号也是投资者关注的重要指标。

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如5日或10日)向上穿过长期移动平均线(如20日或50日)时,通常被视为买入信号;反之,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下穿过长期移动平均线时,通常被视为卖出信号。

操盘手之路入门篇—— 移动平均线

操盘手之路入门篇—— 移动平均线

/操盘手之路入门篇(三)——移动平均线一、移动平均线(MA):是以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为理论基础,采用统计学中“移动平均”的原理,将一段时期内的股票价格平均值连成曲线,用来显示股价的历史波动情况,进而反映股价指数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分析方法,它是道氏理论的形象化表述。

二、移动平均线定义:“平均”是指最近n天收市价格的算术平均线;“移动”是指在计算中,始终采用最近n天的价格数据。

因此,被平均的数组(最近n天的收市价格)随着新的交易日的更迭,逐日向前推移。

在计算移动平均值时,通常采用最近n天的收市价格。

把新的收市价格逐日地加入数组,而往前倒数的第n+1个收市价则被剔去,然后,再把新的总和除以n,就得到了新的一天的平均值(n天平均值)。

计算公式:MA=(C1+C2+C3+...+Cn)/N【注释】C:某日收盘价 N:移动平均周期三、移动平均线依计算周期分为短期(如5日、10日)、中期(如30日) 和长期(如60日、120日)移动平均线,如图1-8所示。

/图1-8 移动平均线四、移动平均线依算法分为算术移动平均线、线型加权移动平均线、阶梯形移动平均线、平滑移动平均线等多种。

五、移动平均线所表示的意义: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动平均线从下向上突破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的交叉叫黄金交叉。

(1) 预示股价将上涨: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10日均线再上穿3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底部出现的三角形称为黄金交叉,如图1- 9所示。

图1- 9 黄金交叉图形(2) 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下跌破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预示股价将下跌。

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10日均线再下穿3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均为死亡交叉,如图1-10所示。

图1-10 死亡交叉图形(3) 在上升行情进入稳定期,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从下而上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动,称为多头排列,如图1-11所示。

图1-11 多头排列图形(4) 在下跌行情中,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自上而下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动,称为空头排列,预示股价将大幅下跌,如图1-12所示。

移动平均法的步骤和原理

移动平均法的步骤和原理

移动平均法的步骤和原理
移动平均法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分析时间序列数据,特别是消除短期波动,揭示长期趋势或周期性模式。

以下是移动平均法的步骤和原理:
1. 选择窗口大小:首先,选择一个窗口大小,这个窗口大小决定了要考虑的数据点的数量。

例如,如果有一个每日销售数据的时间序列,可以选择一个7天的窗口,这意味着每次计算的是最近7天的平均值。

2. 计算平均值:对于每个时间点,计算在所选窗口内的所有数据点的平均值。

这个平均值就是该时间点的移动平均值。

3. 移动窗口:将窗口向前移动一个单位,然后重复第2步,直到计算出所有时间点的移动平均值。

移动平均法的原理是通过连续计算数据集中一段连续的数据点的平均值,以平滑数据并揭示出数据的潜在趋势或周期性模式。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时间序列数据,因为它有助于消除短期的波动,更好地理解数据的长期趋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统计学书籍或咨询统计学专业人士获取更多信息。

移动平均法的计算公式

移动平均法的计算公式

移动平均法的计算公式移动平均法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用于对数据序列进行平滑处理和趋势预测。

其计算公式为:移动平均值 =(数据点1 + 数据点2 + 数据点3 + ... + 数据点n)/ n其中,n为移动平均的时间窗口大小,表示取前n个数据点进行平均计算。

移动平均法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数据的随机波动,使趋势更加明显,方便分析和预测。

移动平均法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股票市场中,可以通过计算股价的移动平均值,判断股票价格的长期趋势,以及超买超卖的情况。

在经济领域,也可以利用移动平均法对经济指标进行分析,预测经济走势。

移动平均法的计算步骤如下:1. 确定移动平均的时间窗口大小n。

这个窗口大小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确定,一般需要根据数据的周期性和波动性来选择。

2. 从数据序列的第一个数据点开始,依次计算移动平均值。

对于第一个移动平均值,需要使用前n个数据点进行计算;对于后续的移动平均值,每次向后滑动一个数据点,并重新计算平均值。

3. 将计算得到的移动平均值记录下来,作为平滑后的数据序列。

通过移动平均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数据序列中的随机波动,从而使趋势更加明显。

然而,移动平均法也有一些局限性,例如对于非常短期的波动或突发事件,移动平均法可能无法及时反应,因为它使用了过去一段时间的数据进行平均计算。

移动平均法还有一些变种形式,例如加权移动平均法和指数移动平均法。

加权移动平均法给予不同时间段的数据点不同的权重,可以更加灵活地适应不同的数据变化;指数移动平均法则更加注重近期数据点的影响,对于快速变化的数据序列更为敏感。

移动平均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数据平滑和趋势分析方法。

通过计算移动平均值,可以降低数据的随机波动,突出数据的长期趋势,方便分析和预测。

然而,在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窗口大小,并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第十二章 移动平均线

第十二章 移动平均线

24
25
2、均线空头排列
• 当股价或指数下跌时,移动平均线由长 期到中期再到短期自然排列在K线的右 上方,压制着K线由右下方行进,这种 状态称作均线空头排列。均线对股价或 指数有助跌作用,投资者须持币观望。
26
27
3、均线的黄金、死亡交叉
• 在经历一段弱市之后,股价线快速上升 突破短期均线,短期均线上升突破中期 均线,中期均线上升突破长期均线,形 成的交叉点称为“黄金交叉”,是买入 的黄金时机。反之形成的交叉点称为 “死亡交叉点”是卖出股票的好时机。
10
• 股价下跌时,30日移动平均线被有效跌 穿,中期趋势看淡;股价上升时, 30日 移动平均线被有效突破,中期趋势看好。
11
• 60日均线变化迟钝,对中短期股价有明 显的趋势指示及制约作用。股价一旦向 上突破60日均线,上升趋势会加快;一 旦向下跌破60日均线,投资者需离场观 望。
12
3、长期移动平均线
28
新疆天业MA的黄金交叉和死亡交叉的实例
29
30
31
4、MA的不足
• 当价格处于盘整阶段、趋势形成后的中 途休整阶段、局部反弹和回落阶段,因 为不同周期(参数)的MA的取值比较接 近,容易出现交叉等信号。在这些阶段 MA势必会发出很多的信号,产生信号频 繁的现象。信号多了就容易出现错误。 这是使用MA特别要应该注意的。
• 120日移动平均线 • 250日移动平均线
13
4、突破的有效性问题
• 一般认为,日收盘股价在三天内向上突 破或向下跌破短、中期均线就算作有效 突破,幅度是一定价格的3% 。
14
三、单根移动平均线的应用
以上升趋势为例,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 垂直上升型 • 45°通道型 • 曲折上升型

指数移动平均线的算法及原理(一)

指数移动平均线的算法及原理(一)

指数移动平均线的算法及原理(一)指数移动平均线的算法及原理什么是指数移动平均线(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简称EMA)•指数移动平均线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指标,可以用来判断趋势的强弱和价格的走向。

EMA的计算方法1.首先,需要选择一个计算EMA的周期长度,常用的周期长度有10、20、30、50、100等。

2.然后,需要计算出价格的简单移动平均线(SMA)。

SMA的计算方法是将一段时间内的价格相加,然后除以这段时间的长度。

3.接下来,计算加权因子(Weighting Factor)。

加权因子的计算方法为:2 / (N+1),其中N为周期长度。

4.最后,计算EMA。

EMA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加权因子对SMA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新的EMA值等于前一天EMA值乘以1-加权因子再加上当天的价格乘以加权因子。

EMA的特点1.EMA给予近期价格更高的权重,更快反应价格的变化。

2.EMA具有较好的平滑效果,可以削弱随机噪声的影响。

3.EMA对价格的变化更加敏感,适用于短期交易。

4.EMA能够帮助判断价格趋势的转折点和强弱。

EMA的应用场景1.EMA可用于确定买入和卖出的时机。

当价格从下方突破EMA时,可视为买入信号;当价格从上方跌破EMA时,可视为卖出信号。

2.EMA可用于判断价格的长期趋势。

当价格位于EMA上方时,表明价格处于上涨趋势;当价格位于EMA下方时,表明价格处于下跌趋势。

3.EMA可用于判断价格的超买和超卖区域。

当价格远离EMA时,可能存在反弹或调整的机会。

总结指数移动平均线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分析工具,通过对价格进行加权平均,可以帮助判断价格的趋势和变化。

EMA具有快速反应价格变化的特点,对近期的价格变动更加敏感。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其他技术指标一起使用,辅助投资者进行交易决策。

注意:文章根据题目要求使用Markdown格式进行编写,不包括HTML字符、网址、图片和电话号码等内容。

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

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

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移动平均线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指标,用于分析股票、期货、外汇等金融市场的走势。

它通过对一段时间内的价格进行平均,来反映市场的趋势和价格的变化。

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有简单移动平均线(SMA)和指数移动平均线(EMA)两种。

一、简单移动平均线(SMA)简单移动平均线是最常见的移动平均线计算方法之一。

它是将一段时间内的收盘价相加,然后除以这段时间的天数,得到每天的平均价格。

这样就可以得到一条曲线,用来观察价格的长期趋势。

计算简单移动平均线的步骤如下:1.选择一个时间段,比如10天的收盘价作为计算的基础;2.将这10天的收盘价相加,得到总和;3.将总和除以10,得到简单移动平均线的值;4.重复以上步骤,每天都计算一次,得到一条连续的简单移动平均线。

简单移动平均线的优点是计算简单、直观,能够较好地反映价格的整体趋势。

但由于每天的价格都对平均线有影响,所以对于短期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简单移动平均线的响应速度较慢,容易产生滞后现象。

二、指数移动平均线(EMA)指数移动平均线是一种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

它对于最新的价格赋予更大的权重,相对于简单移动平均线更能及时反映价格的变化。

计算指数移动平均线的步骤如下:1.选择一个时间段,比如12天的收盘价作为计算的基础;2.计算平滑系数(Smoothing Factor),公式为2/(N+1),其中N为时间段的天数;3.计算第一天的指数移动平均线(EMA),公式为当天收盘价乘以平滑系数加上前一天的EMA乘以(1-平滑系数);4.重复以上步骤,每天都计算一次,得到一条连续的指数移动平均线。

指数移动平均线的优点是对于短期价格波动较为敏感,能够较快地反映价格的变化。

但由于对最新价格赋予更大的权重,所以在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较多的虚假信号。

移动平均线的应用:移动平均线主要用于判断价格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变化。

当价格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时,说明市场处于上涨趋势;当价格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下时,说明市场处于下跌趋势。

移动平均线(ma)的绘制原理及其应用法则

移动平均线(ma)的绘制原理及其应用法则

移动平均线(MA)的绘制原理及其应用法则1. 移动平均线(MA)的绘制原理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简称MA)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指标,用于平均化价格的波动,以识别趋势的方向和力度。

它通过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价格来平滑原始价格数据。

绘制移动平均线的原理如下:1.选择计算周期:首先需要确定移动平均线的计算周期,即需要计算的时间段长度。

常见的计算周期包括5日、10日、20日、50日和200日等。

2.计算平均价值:对于每个计算周期,需要将该周期内的价格加总,并除以该周期的长度,即可得到该周期的平均价值。

3.绘制移动平均线:将得到的平均价值绘制在价格走势图上,形成移动平均线。

2. 移动平均线的应用法则移动平均线在技术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分析师确定价格的趋势和支撑/阻力位,从而做出合理的买入或卖出决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移动平均线应用法则:1.趋势判断:观察价格是否在移动平均线之上或之下可以判断市场的趋势。

价格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时,可能表示市场处于上升趋势;价格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下时,可能表示市场处于下降趋势。

2.金叉和死叉:金叉指短期移动平均线从下方向上穿越长期移动平均线,这通常被视为买入信号;死叉指短期移动平均线从上方向下穿越长期移动平均线,这通常被视为卖出信号。

3.支撑与阻力位:移动平均线还可用于确定价格变动的支撑和阻力位。

当价格接近移动平均线时,移动平均线可能会产生支撑或阻力,进而影响价格的反弹或回落。

4.交叉验证:移动平均线之间的交叉也可以用于验证趋势的变化。

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上穿越长期移动平均线时,可能意味着市场趋势开始向上转变;反之,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下穿越长期移动平均线时,可能意味着市场趋势开始向下转变。

5.动态支撑与阻力位:移动平均线是一种动态指标,随着时间的推移,线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移动平均线可以提供动态的支撑与阻力位。

3. 注意事项在使用移动平均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计算周期:计算周期的选择应根据市场的特点和个人的交易策略来确定,不同的周期可能适用于不同的市场和交易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