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练习题及解答

《化工原理》练习题一、简答题1、汽蚀现象2、真空度3、层流二、选择题1. 在静止流体内部各点的静压强相等的必要条件是( )A. 同一种流体内部B. 连通着的两种流体C. 同一种连续流体D. 同一水平面上,同一种连续的流体2. 离心泵的效率η和流量Q的关系为()。
A. Q增大,η增大B. Q增大,η先增大后减小C. Q增大,η减小D. Q增大,η先减小后增加3. 双层平壁定态热传导,两层壁厚相同,各层的导热系数分别为λ1和λ2,其对应的温度差为△t1和△t2,若△t1>△t2,则λ1和λ2的关系为()。
A. λ1<λ2,B. λ1>λ2C. λ1=λ2D. 无法确定4. 在阻力平方区内,摩擦系数λ()。
A. 为常数,与ε/d、Re均无关B.随Re值加大而减小C. 与Re值无关,是ε/d的函数D. 是Re值与ε/ d的函数三、计算题1.有一石油裂解装置,所得热裂物的温度300℃。
今欲设计一换热器,欲将石油从25℃预热到180℃,热裂物经换热后终温不低于200℃,试计算热裂物与石油在换热器中采用并流与逆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差ΔΤm。
2.如图所示,水由常压高位槽流入精馏塔中。
进料处塔中的压力为0.1大气压(表压),送液管道为φ 45×2.5 mm、长8 m的钢管。
管路中装有180°回弯头一个(le/d =75),90°标准弯头一个(le/d =35)。
塔的进料量要维持在3.6m3/h,试计算高位槽中的液面要高出塔的进料口多少米?参考数据:水的粘度为1cP Array《化工原理》练习题答案一、简答题1、汽蚀现象泵的入口处的压力低于被输送流体的饱和蒸汽压,形成大量气泡,气泡进入到离心泵的高压区破裂,液滴填充真空区击打器壁,形成汽蚀现象。
2、真空度真空度= 大气压力-绝对压力3、层流流体质点仅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作直线运动,质点无径向脉动,质点之间互不混合二、选择题1.D2.B3.A4.C三、简答题1. 解:求得 ∆Tm1=97.2℃∆Tm2=145.7℃2.解: 由流量可求得流速为u=0.8 m/s(5分)。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流体流动1.某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 13.3×103 Pa,试计算设备内的绝对压强与表压强。
已知该地区大气压强为 98.7×103 Pa。
解:由绝对压强 = 大气压强–真空度得到:设备内的绝对压强P绝= 98.7×103 Pa -13.3×103 Pa=8.54×103 Pa设备内的表压强 P表 = -真空度 = - 13.3×103 Pa2.在本题附图所示的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 960 ㎏/㎥的油品,油面高于罐底 6.9 m,油面上方为常压。
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 760 mm 的圆孔,其中心距罐底 800 mm,孔盖用14mm的钢制螺钉紧固。
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应力取为39.23×106 Pa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分析:罐底产生的压力不能超过螺钉的工作应力即P油≤σ螺解:P螺 = ρgh×A = 960×9.81×(9.6-0.8) ×3.14×0.762150.307×103 Nσ螺 = 39.03×103×3.14×0.0142×nP油≤σ螺得 n ≥ 6.23取 n min= 7至少需要7个螺钉4. 本题附图为远距离测量控制装置,用以测定分相槽内煤油和水的两相界面位置。
已知两吹气管出口的距离H = 1m,U管压差计的指示液为水银,煤油的密度为820Kg/㎥。
试求当压差计读数R=68mm时,相界面与油层的吹气管出口距离h。
分析:解此题应选取的合适的截面如图所示:忽略空气产生的压强,本题中1-1´和4-4´为等压面,2-2´和3-3´为等压面,且1-1´和2-2´的压强相等。
根据静力学基本方程列出一个方程组求解解:设插入油层气管的管口距油面高Δh在1-1´与2-2´截面之间P1 = P2 + ρ水银gR∵P1 = P4,P2 = P3且P3 = ρ煤油gΔh , P4 = ρ水g(H-h)+ ρ煤油g(Δh + h)联立这几个方程得到ρ水银gR = ρ水g(H-h)+ ρ煤油g(Δh + h)-ρ煤油gΔh 即ρ水银gR =ρ水gH + ρ煤油gh -ρ水gh 带入数据1.0³×10³×1 - 13.6×10³×0.068 = h(1.0×10³-0.82×10³)h= 0.418m6. 根据本题附图所示的微差压差计的读数,计算管路中气体的表压强p。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解
x
1 / 17 0.0105 1 / 17 100 / 18
p* 798 E= 76 kPa x 0.0105 1 / 17 c 0.584 kmol / m3 (100 1) / 998 .2
0.584 H c / p 0.73kmol /(m3 kPa) 0.798 y * 798 / 100 10 3 7.98 10 3
1 1 m K Y k Y kY
1 m 比较 与 kY kX
(2)
N A KY Y Y *
5-1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一吸收塔中,用清水在总压为0.1MPa、温度20oC条件下吸收混合 气体中的CO2,将其组成从2%降至0.1%(摩尔分数)。20oC时CO2水溶 液的亨利系数为E=144MPa。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2倍。试求(1) 液-气比L/G及溶液出口组成X1;(2)总压改为1MPa时的L/G及溶液出口 组成X1 解:(1)
qm qm1 qm 2 20 10 30t / h 30000 kg / h
qv qm / 30000 / 998 .2 30.05m3 / h 流速为 v 1.0m / s
d
4qv 4 30.05 0.103 m 103 mm v 3600 1.0
G(Y1 Y2 ) L( X 1 X 2 )
Y1 Y2 L G min X 1,max X 2
通过
算出最小液气比:(L/G)min
(2)解题过程类似于(1)小题
0.01 1.8 10 4 解 x1 0.01 1 997 / 18
p1 1.662 10 5 1.8 10 4 29.92 kPa
化工原理——带答案

第一章流体力学1.表压与大气压、绝对压的正确关系是(A )。
A.表压=绝对压-大气压B.表压=大气压-绝对压C.表压=绝对压+真空度2.压力表上显示的压力,即为被测流体的(B )。
A.绝对压B.表压C.真空度D.大气压3.压强表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比大气压强高出的数值,称为(B )。
A.真空度B.表压强C.绝对压强D.附加压强4.设备内的真空度愈高,即说明设备内的绝对压强(B )。
A.愈大B.愈小C.愈接近大气压D.无法确定5.一密闭容器内的真空度为80kPa,则表压为(B )kPa。
A. 80B. - 80C. 21.3D.181.36.某设备进、出口测压仪表中的读数分别为p1(表压)=1200mmHg和p2(真空度)=700mmHg,当地大气压为750mmHg,则两处的绝对压强差为(D )mmHg。
A.500B.1250C.1150D.19007.当水面压强为一个工程大气压,水深20m处的绝对压强为(B )。
A. 1个工程大气压B. 2个工程大气压C. 3个工程大气压 D. 4个工程大气压8.某塔高30m,进行水压试验时,离塔底10m高处的压力表的读数为500kpa,(塔外大气压强为100kpa)。
那么塔顶处水的压强(A)。
A. 403 . 8kpaB. 698. 1kpaC. 600kpaD. 100kpa9.在静止的连续的同一液体中,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压强(A )A.均相等B.不相等C.不一定相等10.液体的液封高度的确定是根据(C ).A.连续性方程B.物料衡算式C.静力学方程D.牛顿黏性定律11.为使U形压差计的灵敏度较高,选择指示液时,应使指示液和被测流体的密度差(P指-P)的值(B )。
A.偏大B.偏小C.越大越好12.稳定流动是指流体在流动系统中,任一截面上流体的流速、压强、密度等与流动有关的物理量(A )。
A.仅随位置变,不随时间变B.仅随时间变,不随位置变C.既不随时间变,也不随位置变D.既随时间变,也随位置变13.流体在稳定连续流动系统中,单位时间通过任一截面的(B )流量都相等。
化工原理习题答案.

第一章 流体流动1.某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 13.3×10 3Pa ,试计算设备内的绝对压强与表压强。
已知该地区大气压强为 98.7×10 4Pa 。
解:略2.在本题附图所示的贮油罐中盛有密度为 960 kg/m 3的油品,油面高于罐底 9.6m ,油面 上方为常压。
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 760mm 的圆孔,其中心距罐底 800mm ,孔盖用 14 的钢制螺钉紧固。
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应力取为 39.23×106Pa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解:设通过孔盖中心的水平面上液体的静压为 p ,则p 便 是罐内液体作用于孔盖上的平均压强。
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知:p=p a +ρgh作用在孔盖外侧的是大气压强 p a ,故孔盖内外两侧所受 压强差为:Δp=p p a = p a +ρgh p a =ρgh∴Δp=960×9.81(9.60.8)=8.29×10 4Pa作用在孔盖上的净压力为:P=Δp ×πd 2 /4=8.29×10 4 ×π0.76 2 /4=3.76×10 4N每个螺钉能承受的力为:400×9.807×10 4 ×π/4×0.014 2 =6.04×10 3N螺钉的个数=3.76×10 4 /6.04×10 3=6.23 个≈7 个 即至少要 7个螺钉。
3.某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 U 管压差计, 如本题附图所示。
测得 R 1=400mm,R 2=50mm, 指示液为水银。
为防止水银蒸气向空间扩散,于右侧的 U 管与大气连通的玻璃管内灌入一 段水,其高度 R 3=50mm 。
试求 A 、B 两处的表压强。
解:U 管压差计连接管中是气体。
以ρg 、ρH2O 及 ρHg 分别表示气体、水与水银的密度。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1. 请计算下列物质的摩尔质量,(1) H2O (2) CO2 (3) NaCl。
(1) H2O的摩尔质量 = 21 + 16 = 18 g/mol。
(2) CO2的摩尔质量 = 12 + 216 = 44 g/mol。
(3) NaCl的摩尔质量 = 23 + 35.5 = 58.5 g/mol。
2. 一种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6H12O6,其摩尔质量为180 g/mol,请问这种化合物的分子量是多少?这种化合物的分子量就是其摩尔质量,即180 g/mol。
3. 在一次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和B按化学方程式2A + 3B → C + D 反应,如果A的摩尔质量为20 g/mol,B的摩尔质量为30 g/mol,C的摩尔质量为40 g/mol,D的摩尔质量为50 g/mol。
请问,如果A和B分别以40 g和90 g的质量参与反应,求反应后C和D的质量各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2A + 3B → C + D,A和B的物质的摩尔比为2:3,因此A和B的摩尔数分别为40 g / 20 g/mol = 2 mol和90 g / 30 g/mol = 3 mol。
根据摩尔数的比例,C和D的摩尔数分别为21 = 2 mol和31 = 3 mol,所以C和D的质量分别为240 g/mol = 80 g和350 g/mol = 150 g。
4. 请问在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1) 2Mg + O2 → 2MgO。
(2) 2Na + Cl2 → 2NaCl。
(3) Zn + 2HCl → ZnCl2 + H2。
(4)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3) 和(4)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3)中,Zn被HCl氧化生成ZnCl2,同时HCl被还原生成H2。
在(4)中,Cu被AgNO3氧化生成Cu(NO3)2,同时AgNO3被还原生成Ag。
5. 请问下列哪些是双原子分子?H2、Cl2、O2、N2、HCl、CO2。
化工原理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习题答案问题一:质量守恒及干燥问题问题描述:一种含有30%水分的湿煤经过加热后,其水分含量降低到15%。
问:为了使1000kg湿煤的水分含量降到15%,需要排除多少千克水分?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原则,该问题可以通过计算质量的变化来求解。
设湿煤的初始质量为m1,水分含量为w1,加热后的质量为m2,水分含量为w2。
根据题意可得到以下关系:m1 = m2 + m水分 w1 = (m水分 / m1) × 100% w2 = (m水分 / m2) × 100%根据题意可得到以下关系: w2 = 15% = 0.15 w1 = 30% = 0.30将以上关系代入计算,可得到: 0.15 = (m水分 / m2) × 100% 0.30 = (m水分 / m1) × 100%解得:m水分 = 0.15 × m2 = 0.30 × m1代入具体数值进行计算: m水分 = 0.15 × 1000kg = 150kg因此,需要排除150千克水分。
问题二:能量守恒问题问题描述:一个装有100升水的水箱,水温为20°C。
向该水箱中加热10000千卡的热量,水温升高到40°C。
问:热容量为1千卡/升·°C的水箱的温度升高了多少度?解答: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可以通过计算热量的变化来求解。
热量的变化可表示为:Q = mcΔT其中,Q为热量的变化量,m为物体的质量,c为物体的比热容,ΔT为温度的变化。
根据题意可得到以下关系: Q = 10000千卡 = 10000 × 1000卡 m = 100升 = 100升 × 1千克/升 = 100 × 1千克 c = 1千卡/升·°C 代入公式计算温度的变化ΔT:10000 × 1000 = (100 × 1) × (ΔT) ΔT = (10000 × 1000) / (100 × 1) = 1000000 / 100 = 10000°C 因此,热容量为1千卡/升·°C的水箱的温度升高了10000度。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1-1.容器A 中的气体表压为60kPa ,容器B中的气体真空度为1.2×I04 Pa ,试分别求出A 、B二容器中气体的绝对压力为若干帕,该处环境的大气压力等于标准大气压力解:标准大气压力为101.325kPa容器A 的绝对压力P A= 101.325 +60=161.325 kPa容器B 的绝对压力P B=101.325-12=89.325 kPa[1-2] 某设备进、出口的表压分别为-12kPa 和157kPa,当地大气压力为101.3kPa。
试求此设备的进、出口的绝对压力及进、出的压力差各为多少帕。
解:进口绝对压力出口绝对压力P出=101.3+157 = 258.3 kPa进、出口的压力差△P=157-(-12) =157+12=169kPa或△P=258.3-89.3=169 kPa[1-8] 如图所示,容器内贮有密度为1250kg/m的液体,液面高度为3.2m。
容器侧壁上有两根测压管线,距容器底的高度分别为2m及1m ,容器上部空间的压力(表压)为29.4kPa。
试求: (1)压差计读数(指示液密度为1400kg/m); (2) A 、B 两个弹簧压力表的读数。
解:容器上部空间的压力P=29.4kPa (表压)液体密度,指示液密度(1)压差计读数R=?在等压面上(2)[1-16]在图所示的水平管路中,水的流量为2.5L/s。
已知管内径d1=5cm ,d2 =2.5cm ,液柱高度h=lm 。
若忽略压头损失,试计算收缩截面2处的静压头。
解:水的体积流量截面1处的流速截面2 处的流速在截面l 与2 之间列伯努利方程,忽略能量损失。
截面2 处的静压头水柱负值表示该处表压为负值,处于真空状态。
[1-20] 如图所示.用离心泵输送水槽中的常温水。
泵的吸入管为¢32mmX 2.5mm ,管的下端位于水面以下2m ,并装有底阀与拦污网,该处的局部压头损失为。
若截面2-2'处的真空度为39.2kPa.由1- 1'截面至2-2'截面的压头损失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kg/m 3°0.05 x Xecu 1000 0 05 . 18(1)甲醇的饱和蒸气压p o A24 25浓缩液量为 100/0.5 200kg200kg 浓缩液中,水的含量为 200 X0.48=96kg ,故水的蒸发量为 800-96=704kg浓缩液中 NaCl 的含量为 200X0.02=4kg ,故分离的 NaCl 量为100-4=96kg1574.99几 16.9kPa25 238.86【0-1】1m 3水中溶解0.05kmolCO 2, 试求溶液中C02的摩尔分数,水的密度为解水 1000 kg/ m 3葺 kmol/ m318【0-2】在压力为 101325 Pa 、温度为25 C 条件下,甲醇在空气中达到饱和状态。
试求:(1)甲醇的饱和蒸气压 质量浓度P A ; (2)空气中甲醇的组成,以摩尔分数y A 、质量分数A、浓度A表示。
摩尔分数 y A 质量分数 浓度C AP A RT 质量浓度 【0-3 】1000kg 1690.167 101.325 0.167 32 0.1810.167 32 (1 0.167) 2916.9 3 3 6.82 10 kmol/ m 8.314 298 3 3C A M A = 6.82 10 32 0.218 kg / m的电解液中含 NaOH 质量分数10%、NaCl 的质量分数 10%、H 2O 的质量 分数80%,用真空蒸发器浓缩,食盐结晶分离后的浓缩液中 含 NaOH 50%、NaCI 2%、 H 2O 48%,均为质量分数。
试求:(1)水分蒸发量;(2)分离的食盐量;(3)食盐分离后的浓缩解电[解液 1000kg浓缩液中NaOH 1000 xc.l=100kg NaOH =0.5 (质量分数) NaOH 1000X0.l=100kg NaCl =0.02 (质量分数) HaO1000X 0.8=800kgH 2O=0.48 (质量分数)NaOH 量保持一定。
100kg在全过程中,溶液中NaOHt 保持一定,为C02的摩尔分数8.99 10lg p o A 7.19736 液量。
在全过程中,溶液中的第一章 流体流动流体的压力【1-1】容器A 中的气体表压为60kPa ,容器B 中的气体真空度为 1.2 104Pa 。
试分别求出A 、B 二容器中气体的绝对压力为若干帕,该处环境的大气压力等于标准大气压力。
解标准大气压力为101.325kPa容器 A 的绝对压力 P A 101.325+60 161.325 kPa 容器B 的绝对压力p B 101.325 12 89.325 kPa【1-2】某设备进、出口的表压分别为-12kPa 和157kPa ,当地大气压力为101.3kPa 。
试求此设备的进、出口的绝对压力及进、出的压力差各为多少帕。
进、出口的压力差将摩尔分数换算为质量分数879 0.4 867 0.6871.8 kg / m 36000m 3混合气体,已知混合气体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为684 70320 C,苯与甲苯按 4:6的体积比进行混合,求其混合液的密度。
正庚烷的质量分数 正辛烷的质量分数 从附录四查得 0.4 1000.4 100 1 0.369 20 C 下正庚烷的密度0.6 1140^90.631!684kg/m 1 * 3,正辛烷的密度为2703 kg /m 3混合液的密度【1-4】温度 解 20 C 时,苯的密度为879 kg / m 3,甲苯的密度为3867 kg / mH 2 N 2 COCO 2CH 4解进口绝对压力p 进 101.3 12 89.3 kPa出口绝对压力p 出 101.3 157 258.3 kPap 157 ( 12) 157 12 169kPa 或 p 258. 3 89. 3 169 kPa流体的密度【1-3】正庚烷和正辛烷混合液中,正庚烷的摩尔分数为0.4,试求该混合液在 20 C 下的密度。
解正庚烷的摩尔质量为100kg/ kmol ,正辛烷的摩尔质量为 114kg / kmol 。
混合液密度 【1-5】有一气柜,满装时可装0.4 0.2 0.32 0.07 0.01操作压力的表压为 5.5kPa,温度为40 C。
试求:⑴混合气体在操作条件下的密度; 混合气体的量为多少kmol。
解T 273 40 313K,p 101. 3 5. 5 106. 8 kPa(绝对压力)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2 0.4 28 0.2 28 0.32 44 0.07 16 0.01 (1)混合气体在操作条件下的密度为(3)管子上端空间的真空度p真p真=-p表=-19620 19620 Pa⑷槽内为四氯化碳,管中液柱高度h'水hh' ——CCl4 18.6 kg / kmolpM m RT 106.8 18.68.314 3130.763 kg / m3⑵混合气体V 6000m3,摩尔体积为M m 竺m3/kmol0.763混合气体的量为nM m 6000 0.763246 kmol 流体静力学【1-6】如习题1-6附图所示,有一端封闭的管子,装入若干水后,倒插入常温水槽中,管中水柱较水槽液面高出2m,当地大气压力为101.2kPa。
试求:(1)管子上端空间的绝对压力;(2)管子上端空间的表压;(3)管子上端空间的真空度;氯化碳液柱较槽的液面高出多少米?解管中水柱高出槽液面2m,h=2m水柱。
(4)若将水换成四氯化碳,管中四(1)管子上端空间的绝对压力p绝在水平面1 1'处的压力平衡,有p绝gh 大气压力p绝101200 1000 9.81 2 81580 Pa(绝对压力)⑵管子上端空间的表压p表p绝-大气压力=81580 101200 19620 Pa常温下四氯化碳的密度,从附录四查得为1594 kg / m3习题1-6附图解 水的密度水=998kg/m 333p 101 10 0.12 13550 0.05 998 9.81 117.4 10 Pa皆为水。
若指示液读数为 R 150mm ,试求A 、B 两点的压力差。
解 等压面1 1',p p ;5P A H 水 gp'1 P B 0.5 H R 水g R 汞g由以上三式,得h'1000 2 1594【1-7】在20 C 条件下,在试管内先装入1.25 m12cm 高的水银, 再在其上面装入 5cm 高的水。
水银的密度为 13550kg / m 3,当地大气压力为101kPa 。
试求试管底部的绝对压力为多少Pa 。
【1-8】如习题1-8附图所示,容器内贮有密度为 1250kg / m 3的液体,液面高度为3.2m 。
容器侧壁上有两根测压管线,距容器底的高度分别为压)为29.4kPa 。
试求:(1)压差计读数(指示液密度为 表的读数。
解容器上部空间的压力p 29. 4kPa (表压)3液体密度 1250kg/m ,指示液密度。
1400kg /(1)压差计读数 R=?P P 3.2 1 h R g p'1 p 3.2 2 1 h g R 0g p 2.2 hR g P 2.2 h g R °gRgP Ap 3.2 129.4 103 2.2 1250 9.81 56.4 103 PaP B3.2 2 g29.4 103 1.2 1250 9.81 44.1 103Pa【1-9】如习题1-9附图所示的测压差装置,其U 形压差计的指示液为水银,其他管中2m 及1m ,容器上部空间的压力(表在等压面11' 上 口P ;因g 0 °,故R 0习题1-9附图P A P B R 汞g °.5 R 水g已知R 0.15m,汞13600kg / m3,P A P B0.15 13600 9.81 0.5 0.15 1000 9.8113.64 1 03Pa 13.64 kPa【1-10】常温的水在如习题1-10附图所示的管路中流动,为测量A、B两截面间的压力差,安装了两个串联的U形管压差计,指示液为汞。
测压用的连接管中充满水。
两管的连接管中,充满空气。
若测压前两U形压差计的水银液面为同一高度,试推导两点的压力差p 与液柱压力汁的读数 R 、R 2之间的关系式。
解 设测压前两 U 形压差计的水银液面,距输水管中心 线的距离为H 。
在等压面2 2'处R 1R 1 R 2P 2 P A H —水 g R 1 汞 g2气g因P 2 P 2,由上两式求得水气P A P B (R 只2)汞2g因气 水【1-11】力了排除煤气管中的少量积水,用如习题1-11附图所示水封设备,使水由煤气管路上的垂直管排出。
已 知煤气压力为 10kPa (表压),试计算水封管插入液面下的 深度h 最小应为若干米。
P g10 1031.02m1000 9 81流量与流速【1-12】有密度为1800 kg / m 3的液体,在内径为60mm 的管中输送到某处。
若其流速为0.8m/s ,试求该液体的体积流量(m 3/ h) 、质量流量kg/s 与质量流速kg/ m 2 s解 (1)体积流量0Vd 2u 0.062 0.82.26 10 3m 3 /s 8.14 m 3/ h4 4(2)质量流量 q m q v 2.26 310 1800 4.07 kg / sR 2p'2 P BH -水 g R 2 汞 gP A P BR 1 R 2水 汞-g严f 处尢f习题1-11附图q 4 072(3)质量流速=土 = 一:——=1440 kg/(m s) A _ 0 0624 '【1-13】如习题 1-13附图所示的套管式换热器,其内管为 33.5mm 3.25mm ,外管为60mm 3.5mm 。
内管中有密度为1150kg/m 、流量为5000kg/ h 的冷冻盐水流动。
内、外管之间的环隙有绝对压力为0.5MPa,进、出口平均温度为 0C ,流量为160kg/h 的气体流动。
在标准状态下(0 C,101.325kPa ),气体的密度为1.2kg/ m 4 5。
试求气体和盐水的流速。
内管内径 d 内 33.5 3.25 2 27mm 0.027 m2.11236000 027 4 '【1-14】如习题1-14附图所示,从一主管向两支管输送 20 C 的水。
要求主管中水的流速约为1.0n / s ,支管1与支管2中水的流量分别为 20t/h 与10t/h 。
试计算主管的内径,并从 无缝钢管规格表中选择合适的管径,最后计算出主管内的流速。
4q m q m1 q m2 20 10 30t / h 30 10 kg /h解 水:t 20C,998.2kg/m 3 1000 kg / m 3主管的流量体积流量q v30 103 1000330m /h ,流速u 1.0m / s解 液体1150 kg /m 3液体质量流量5000kg / h ,体积流量50003 /qv甘/'流速5000/1150气体质量流量 密度流速23600 — 0 0530 0335 4 ' '160 kg/h体积流量160 /5.92b4Dl/b习题1-13附图 习题1-14附图3mq m曇mA h士 5.92kg/1013255.67 m/ sU 1 0.5m/s另一计算法管径 d 300.103m 103 mm 选择 108mm 4mm 无缝钢管,内径为 d 100mm , 主管内水的流速U q m /360° 30/36001 06 m/s 4 W)2 4d2连续性方程与伯努利方程 【1-15】常温的水在如习题 1-15附图所示的管路中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