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中考试卷语文

苏教版中考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漫步(màn)气概(gài)翻译(yì)B. 独具匠心(jīng)气势磅礴(bó)诲人不倦(huì)C. 轻歌曼舞(màn)妙手偶得(ǒu)旁征博引(zhēng)D. 恰如其分(fèn)惊涛骇浪(hài)恣意妄为(z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生动形象,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B.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C. 我在学习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并没有放弃。

D. 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欣慰若狂欣喜若狂B. 美轮美奂美轮美奂C. 惊天动地惊天动地D. 奋不顾身奋不顾身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刻苦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真是“滴水穿石”。

B. 她的歌声美妙动听,让人陶醉在音乐的海洋中。

C. 他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为班级赢得了荣誉,真是“一鸣惊人”。

D. 他做事总是犹豫不决,缺乏决断力,真是“优柔寡断”。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你看,那朵花多美啊!”小丽高兴地说。

B. 我们班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浙江的、江苏的、山东的……C. 他说:“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

”D. “这是什么?”小明好奇地问。

6. 下列各句中,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这本书很厚,我看了好几天。

(形容词)B. 他的脸色很难看。

(形容词)C. 这篇文章很有趣,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形容词)D. 他的成绩一直很好,老师和家长都很放心。

(形容词)7. 下列各句中,下列加点词的词性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他很聪明,学习很好。

(形容词)B. 他很聪明,很有才气。

(形容词)C. 他很聪明,很有领导才能。

苏教版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涛骇浪风驰电掣B. 漫不经心息息相关C. 妙手偶得胸有成竹D. 落花流水雕梁画栋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图片精美,深受同学们喜爱。

C. 他的成绩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同学们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D.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

3. 下列词语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豁然开朗:形容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

B.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C.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D. 水滴石穿: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事情就能成功。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田田:茂盛的样子)B.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朝露:早晨的露水)C.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幽篁:幽静的竹林)D.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藻荇:水草)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B.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描绘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的历史风云。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讲述了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起义的故事。

D.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通过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歌颂了佛法的伟大。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圆:形容词用作动词)B.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见:动词)C.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啼:名词用作动词)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对:动词)7.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这座山犹如一条巨龙,蜿蜒起伏。

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D. 那里的风景美得像一幅画。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1分) (共4题;共21分)1. (3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 缥缈(miáo)白昼(zhóu)街(jiē)市定(dìng)然B . 灯笼(long)镀(duó)金航(háng)线陈(chén)列C . 卸(xiè)下焚(fén)起港(gǎng)湾街(jiē)灯D . 闪烁(suó)浪涛(tāo)溅(jiàn)起穿越(yuè)2. (8分)古诗文名句积累。

(1)“月亮”在古诗词中已不是一个普遍的星体,而是通脱淡泊的一种文化象征。

在诗人笔下它却是一种情感载体。

如杜甫《月夜忆舍弟》中:“________,________”的思乡之情;温庭筠《商山早行》中“________,________”。

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无不凝聚着诗人的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

(2)《沁园春·雪》在一片肃杀的北国雪景中毛泽东用了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赋予静态的景物以动感,在苍凉的壮阔中注入了蓬勃的生机;同样是写雪景,张岱则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画出了大雪后西湖水天相连,既浑然一体又层次隐约的画面,传递出了悠远空旷的意境;皑皑白雪除了极富美感,亦能传情。

比如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用了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前途莫测的悲怆(3)登斯楼也,则有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4)“日”积“月”累。

范仲淹登岳阳楼,看见洞庭湖里“浮光跃金,________”,思绪万千;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即景生情,“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惆怅又感伤。

3. (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美食节的食物琳琅满目,有印度的飞饼,新疆的切糕,山东的烙饼……等馋得人口水直流。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一、积累运用(14分) (共3题;共14分)1. (4.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活像五彩缤纷的万花筒:有朱自清笔下的春天的勃发;有老舍先生的济南冬天的含羞;更有那多情的雨;温柔的风。

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抑或是境遇,都要微笑着去面对。

有对于奋斗者而言,生活总是美好的。

人生旅途会有高山流水的应和,更会有沐风栉雨后的zhù蓄。

(1)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生活总是美好的。

(2)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应和(________)(zhù)蓄(________)2. (8分)古诗文填空(1)戍鼓断人行,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2)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4)________,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5)诗歌,是一轮明月,照亮了我们的生命:面对惊涛骇浪,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热情地鼓励你“________,________”;生活的信念动摇了,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告诫你“________,________”;光阴虚度时,“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连续的两句)提醒我们时光易逝,应牢牢把握。

3. (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B . 庄子,名周,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C . 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顾拜旦,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D . 延安,曾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延安精神之一。

二、阅读理解(48分) (共6题;共48分)4. (4分)《傅雷家书》是多篇家书汇编,《海底两万里》是外国长篇小说。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苏教版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苏教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红领巾jīn 奔跑bēnB. 拥抱yōng 傲慢àoC. 水滴石穿shuǐ 青蛙wāD. 搏斗bó 搬弄是非nò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

B. 因为天气太冷,所以同学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

C.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非常流畅。

D. 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位老人跌倒了。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调皮捣蛋欣喜若狂欣欣向荣B. 翻天覆地疯狂掠夺疯狂病C. 神采奕奕神经兮兮神秘莫测D. 鸟语花香鸡飞蛋打鸡犬升天4.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一举两得:一举两得,形容一举两得。

B. 一帆风顺:一帆风顺,形容事情非常顺利。

C. 一马当先:一马当先,形容领先。

D. 一蹴而就:一蹴而就,形容事情一下子就成功。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设问)B.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比喻)C. 天上的星星,好像眼睛。

(拟人)D. 那棵树上的苹果,像一个个小灯笼。

(夸张)6. 下列名言警句中,与勤奋有关的一项是()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B.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C.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D.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孟子)7. 下列诗歌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的一项是()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望天门山》D. 《江雪》8. 下列文章中,描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一项是()A. 《草原》B. 《记承天寺夜游》C. 《背影》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5分)(一)现代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我们生活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好。

而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有一个地方让我陶醉,那就是我家乡的田野。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的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A . 凋谢/格调遏制/殚精竭虑B . 烦躁/燥热愚钝/抑扬顿挫C . 蹒跚/栅栏踌躇/举箸提笔D . 悄然/翘首记载/自出心裁2. (2分)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诱惑轻飞曼舞啜泣可望不可即B . 嘻戏一丝不苟沾污多姿多彩C . 梦寐闲情意致廖廓碌碌终生D . 奥恼小心翼翼贮蓄心旷神佁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世界级大师黄永玉先生的荷花彩墨画,已登峰造极!B . 为了设计出畅销的产品,他匪夷所思了好长时间。

C . 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

D . 我们遇到困难不能优柔寡断,要果断面对,迎难而上。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中学生阅读和理解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B . 通过班会,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C . 现在距离正月初一大约还有半个月左右。

D . 在学习上,我们要及时解决和发现存在的问题。

5. (2分)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 . 而在那个阶段的人类社会,人民是什么?是无知。

宗教是什么?是不宽容。

B . 他的武器是什么?这武器轻如和风,猛如雷电——一枝笔。

C . 伏尔泰直接面对这种轻薄无聊而又凄惨忧郁的社会,独自一人。

D . 要制止人类再流血。

够了!够了!暴君们。

6.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 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的作品《故乡》《孔乙己》均选自小说集《呐喊》。

B . 《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

C .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中,主人公保尔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是他在患伤寒症病愈后,在烈士墓前进行的。

D . 古人将“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作“阴”,《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水的北面”。

初中语文苏教版考试卷一

初中语文苏教版考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涛骇浪(hài)B. 欣欣向荣(xīn)C. 美轮美奂(huàn)D. 雪中送炭(zhò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深深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

B. 这个学校的教学设施非常齐全,有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等。

C. 他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这与他的努力分不开。

D. 我国在科技、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B. 在我国,敬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 这篇文章的观点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D. 他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喜爱。

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美丽的彩虹像一座七彩的桥。

B. 雪花纷纷扬扬,像无数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C. 月亮升上了天空,像一个大玉盘。

D. 这篇文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5.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相同的一项是()A. 亲切、清脆、清凉、清澈B. 沉思、深沉、沉痛、沉淀C. 奋进、奋斗、奋斗、奋进D. 轻松、轻盈、轻巧、轻便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奋发:努力向前,积极进取。

B. 沉思:认真思考,深入探究。

C. 轻松:不感到有负担,心情舒畅。

D. 欣欣向荣:形容事业、生活等繁荣昌盛。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B. 在我国,敬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 这篇文章的观点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D. 他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喜爱。

8.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美丽的彩虹像一座七彩的桥。

B. 雪花纷纷扬扬,像无数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C. 月亮升上了天空,像一个大玉盘。

初三语文中考试卷苏教版

初三语文中考试卷苏教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gù)赏心悦目(yù)纷至沓来(tà)B. 美轮美奂(huàn)美中不足(zhì)眼花缭乱(liáo)C. 风和日丽(jì)息息相关(xī)喜出望外(wàng)D. 毕恭毕敬(bì)轻歌曼舞(màn)喜形于色(xí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学校决定加强语文教学。

B. 这本书内容丰富,文字优美,引人入胜,深受读者喜爱。

C.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D. 我非常喜欢音乐,尤其是那种能让人心旷神怡的旋律。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è)殷切(yīn)恣意(zì)B. 漫步(màn)拂晓(fú)憾事(hàn)C. 谐谑(xié)峥嵘(zhēng)颠簸(bǒ)D. 融洽(róng)沮丧(jǔ)赋予(yǔ)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天空,碧空如洗,几朵白云像棉花糖一样。

B. 这本书真是一本好书,让我爱不释手。

C. 这场雨来得太突然了,让我措手不及。

D. 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5.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走进历史的长河,我们总会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心怀天下,心怀苍生,他们横刀立马,保家卫国,他们英勇无畏,用生命捍卫着国家的尊严,他们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英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22分)1. (2分) (2019八上·玉溪期末) 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 . 锐不可当(dǎng)纳粹(cuì)蹿红(cuān)B . 高屋建瓴(líng)憧憬(tóng)提防(tí)C . 张皇失措(cuò)杀戮(lù)荻港(dí)D . 负隅顽抗(yù)瑰宝(guī)瞥见(piē)2. (2分) (2019八下·建平期末)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偏僻吩咐和言悦色振耳欲聋B . 延安检讨历历在目偷偷摸摸C . 眼框喧哗慢不经心不知所措D . 浮燥橄榄穿流不息天衣无缝3. (2分) (2019七下·灵石期末) 下面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大家都知道,雷锋一生做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好事。

B . 不论经历了什么挫折,都要锲而不舍地奋斗,磨炼自己的意志,才能给未来生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C . 梦想不是空想,不是海市蜃楼,实现梦想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D . 虽然只是微微一笑,却满含着浓浓的情谊,虽然我们说话不多,却彼此心有灵犀。

4. (2分)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少一些忧伤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① 亮丽的色彩② 昂扬的旋律③ 精彩的细节A . ③②①B . ①③②C . ③①②D . ②①③5. (2分)(2019·萧山模拟)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著名艺术家王刚用欢快的语调朗诵了朱自清的《春》,让人仿佛看到了春风中摇摆的绿柳,嗅到了花草泥土的芳香。

B . 一些孩子在视力康复机构进行“治疗”后,可能发现视力暂时变好了,但真要在临床上几乎改变度数是不可能的。

C . 经过国际科研团队通力合作,借助分布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多个射电望远镜的联合观测,终于成功获得第一张黑洞照片。

D . 本次“爱鸟周”系列活动旨在加强公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和参与度,教育公众不要非法猎捕、贩卖和经营野生鸟类。

6. (2分) (2019八下·和平期末) 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没有经历祸乱的美好地方,后来人们常用成语“世外桃源”来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B .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追悼会上发表的演讲,整篇演讲运用了大量的感叹句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了演讲的感染力。

C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近体诗,在诗歌篇幅、每句字数和诗歌格律上相对比较自由。

D .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两句诗是对卖炭翁外貌的描写,表现他的年高与劳苦。

7. (10分)(2019·黄岩模拟) 古诗文名句默写。

在积累古诗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分类整理的方法,加深对诗文的理解。

方法一:按意象归类。

诗人常用嫩绿的春草,抒发爱春之情,例如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①________”;又用如烟的春草,比喻心中满溢的愁绪,例如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②________,③________,梅子黄时雨”;也用蓬勃的绿草,表现环境的清幽,例如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写道:“苔痕上阶绿,④________”。

方法二:按情感主题归类。

关于战争题材的诗歌,既有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百姓遭受战乱的同情,例如“⑤________,犹是春闺梦里人”;也有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例如“⑥________,⑦________”。

方法三:按同一诗人归类。

杜甫的诗常表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如“⑧________,恨别鸟惊心”;又如“⑨________,⑩________”。

此外,我们还可以按同一时代、同一季节等等方面来进行归类。

二、语文综合运用 (共1题;共15分)8. (15分) (2019九上·吉林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材料一:国内首个“白云爱衣墙”在广州市白云区嘉禾望岗志愿驿站亮相,社区里的贫困人员以及流浪人员等,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免费领取爱衣墙内干净的衣物。

爱衣墙由志愿驿站提供场地,市民捐赠的衣物由“尚丙辉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室”提供清洗、消毒服务。

爱心衣物墙活动起源于国外,是一项二手衣物捐赠的公益活动。

因为门槛低、人人可参与,进入中国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全国许多城市迅速普及开来。

材料二:有人调查了各地“爱衣墙”的运行情况。

具体情况是:有的爱衣墙因设置在地下通道,运行不久就被环卫部门“取缔”;有的爱衣墙很短时间就收到几千件衣服,无处堆放,不便整理;有的捎赠人把爱衣墙当成了处理旧衣物的“垃圾站”,不少衣服太旧不适合使用;有的捐赠衣服被人取走卖旧衣牟利……(1)依据材料一,请你为“爱衣墙”活动创作一条宣传标语。

(2)请你将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为了使“爱衣墙”活动运作顺畅,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三、阅读理解 (共5题;共80分)9. (12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诗歌中最不能显示时令季节的词语是()A . 枝间新绿B . 数点红C . 小蕾D . 桃李(2)一,二两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3)“借物喻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结合诗歌的三,四句,说说作者借未开的海棠给了儿女们怎样的告诫。

10. (11分)(2019·北部湾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世间愚人昔有长者子① ,入海取沉水②。

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

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

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选自《百喻经》)【注】①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

②沉水:即沉香木,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方得一车方:________②不如烧之作炭之:________(2)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3)从文章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1. (17分)(2019·鄂州)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古人的名、字、号居然有这么多讲究顾明①古人非常重视人的名字,在取名字方面也有许多的讲究。

而且,他们的命名方式与现在不同,一个人不仅有姓有名,还要另外取字和号。

那么,古人的名、字、号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何谓名、字、号②古时候,一个人出生三个月后,长辈会给他起第一个名字,这就是“幼名”。

③等到他长大成年之时,就要在名之外另取一“字”。

④《礼记·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在古人看来,一个人的“名”只在君王或长辈面前才能使用,而“字”是用来在平辈或晚辈间称呼的。

⑤对于文人雅士,他们常常会为自己取个“别号”,在文章唱和时作为代称,也可以用来自称。

⑥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此三者包含着个人的全部品格。

古人怎样取名⑦每个人的名都将跟随他一生,因此取名是一件非常值得重视的事。

为了慎重地给人命名,春秋时代还讲究“命名之道”。

⑧关于古人取名的原则,《左传·桓公六年》写得明确:“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信,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一些标记和特点,比如某种特殊形状的胎记,与众不同的长相等。

《红楼梦》中贾宝玉因含玉而诞,故名为“宝玉”,当然这有神话的色彩。

义,指的是某人出生时伴随的祥瑞现象。

象,是以相似之物来命名。

孔子名“丘”,因为他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即所谓“圩顶”,父亲便以此为他命名。

所谓假,是指假托万物之名。

孔子有了儿子后,鲁昭公送给他一条鲤鱼,于是他就给儿子取名“鲤”,遵照的就是“取于物为假”的原则。

所谓类,指的是可以取与父亲相似的名字。

⑨此外,古人还提出了取名需避开的六条禁忌,分别是: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如果人名与这几样东西重名,会造成诸多不便。

晋国的僖侯名为“司徒”,宋武公名为“司空”,就废了司徒、司空这两个官名;而鲁献公名“具”,武公名“敖”,就废了具、敖两座山的山名。

⑩从宋朝开始,取名的讲究就更多了,家族辈分、生辰八字、生肖属相等都纳入了考量的范围。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在家族中排“恪”字辈,他出生在寅时,因此取名“寅恪”。

⑪古人的名字,显示着家族的血脉传承,寄托着长辈的殷殷期望,象征着人的身份、地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重要依托。

古人的字有什么讲究⑫古人的“字”是“名外之名”,字数上可以取一到两个字。

大多数情况下,字的选取与名有一定的联系。

说起名与字的关系,大约有以下几种:⑬并列,也就是名和字的意思相同或相通,是并列的关系。

比如屈平,字原。

古语中“广平曰原”,所以两者意思相同。

再比如孟轲,字子舆。

轲、舆在汉语中都是“车”的意思。

⑭辅助,是说字的意思和名相近,但不完全一样,可以互为补充。

比如陆机,字士衡。

机、衡二字都是北斗星宿的名,相辅相成。

⑮矛盾式,即字和名两者意思相反。

朱熹,字元晦。

熹是“晨光”的意思,表示天亮;而晦则是“黑暗”的意思,表示天黑。

⑯补充式,意思是字与名意思相顺承、互为因果或可以用来解释名。

比如赵云,字子龙。

《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

”属于同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

而于谦,字廷益,则来自《尚书》的“谦受益”,两者互为因果。

⑰引申式。

如李白,字太白。

太白指太白金星,是对“白”字意义的延伸。

⑱此外,古人的字男女皆可取,并非男性的独占。

《红楼梦》中,贾宝玉问林黛玉:“表字如何?”黛玉答曰:“无字。

”这一方面说明黛玉还未到十五岁,也未婚配,不到取字的年龄;另一方面也说明古代女子是可以取字的。

别号怎样取⑲相比名和字,古人别号的选取显得更加自由,无论是字数、个数还是字词的选用,都没什么限制。

⑳上文说过,别号一般是文人雅士之间用来互称或自称的,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等,是人生追求的体现。

㉑比如苏轼号“东坡居士”,居士表明他信仰佛教,而他曾在黄州城东打理过一片荒地,“东坡”就是那片荒地的代称。

㉒有时候,也可以用人的官职、故乡等为号,比如王维的号“王右丞”,柳宗元的号“柳河东”。

㉓帝王、士大夫等死后还被冠以“谥号”“庙号”,也是别号的一种。

如“范文正公”“曾文正公”“秦穆公”之类。

㉔古人的名、字、号中,包含着他们的文化意蕴、生活态度。

了解了这些讲究,闲来无事时,可以为自己取个别号,不仅怡情养性,更在方寸之间,自成雅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