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广东省2020届高三第一学期11月联考语文

合集下载

广东省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四校联考试卷及答案.doc

广东省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四校联考试卷及答案.doc

广东省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四校联考试卷及答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附加题20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附加题总分得分同学们,严肃考风考纪,树立优良学风,祝大家取得优良成绩。

广东省“四校”2016——2017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第I 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禅宗修行的最根本的方法是“悟”。

关于“悟”,各种解释,大同小异,究其实质就是不借助逻辑推理的心领神会,即非逻辑性,重在自我体验,只可意会,难以言说。

禅宗的这一特点与艺术思维是十分类似的。

一、“无理而妙”。

由于人们对艺术的不合逻辑已经习以为常,因而见怪不怪,如果将艺术的眼光收起,而以逻辑的眼光审视,艺术的有悖常理则比比皆是,诸如这样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按照审美的眼光来看,每句都是荒谬的。

白发再长也不会达到三千丈,瀑布也不是银河从九天落下,花、鸟不是人何来溅泪、惊心?月光各处皆一样,又何来“月是故乡明”。

奇怪的是,人们不仅宽容了这样的荒谬,而且极为欣赏、推崇这种荒谬。

正如清代诗论家贺裳所说的“无理而妙”。

在非逻辑、非常理这一点上,禅悟与艺术思维实在是太一致了。

二、意在言外。

意在言外是禅悟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令我们感兴趣的是禅悟的这一特征竟然用诗来比喻。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最是讲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

诗之耐品,也就在这里,如果一目了然,显豁明白,还有什么诗味?还有什么美呢?中国艺术向来推崇含蓄、空灵。

含蓄,重在含而不露,空灵则重在透彻玲珑、实中见虚、虚中见实、淡而有致、语浅意深。

广深珠三校2020届高三第1次联考--语文答案及评分细则.pdf

广深珠三校2020届高三第1次联考--语文答案及评分细则.pdf

1、考试前一天下午到所在的考点看考场:①计算从居住地到考点骑车或步行所需要的时间(按一般速度),要把”红灯“考虑进去;②到考点后要看好考场位置、厕所位置、洗手池位置、交通工具存放处和学校集合地点;③带少量钱以备急用,检查交通工具有无隐患。

2、考试前一天晚上:①准备好第二天考试用的物品:铅笔盒(不要杂物、去掉有字的纸片等)、钢笔(要灌好蓝黑钢笔水)、圆珠笔(0.5mm黑色笔芯)、铅笔(两头削好)、圆规、三角尺、手绢或纸巾、清凉油等。

②准考证要放在铅笔盒中,不要放在衣服口袋里或夹在课本中(每场考完后都要放到铅笔盒中)。

③晚饭后可将知识要点再温习一下。

3、考前生理准备:考试前一天晚上适当早点睡,考试当天不起特别早。

早晨一定要吃丰盛的早饭,但不能过于油腻。

饮食以清爽、可口、易消化吸收为原则。

4、考前心理准备:成绩优秀的考生应记住:”没有常胜将军“、”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成绩不太好的考生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5、中考当天早晨,应有良好的心理暗示:如”我很放松,今天一定能正常发挥“、”今天我很冷静,会考好的“等。

6、浏览笔记、公式、定理和知识结构:主要是浏览一下重要的概念、公式和定理,或记一些必须强记的数据。

7、自信地前往考点,要暗示自己有信心:如,全部科目我已做好复习;今天考试,我一定能正常发挥;对此我充满自信…8、进考场前10分钟:在考室外最好是一人平静地度过,可就近找个地方坐一会儿,或看一下笔记,再次浏览知识结构。

设法避开聊天。

9、入场前提醒自己作到”四心“:一是保持”静心“,二是增强”信心“,三是做题”专心“,四是考试”细心“。

10、见老师,问声好:以消除对监考老师的敬畏感,获得一种和谐的亲近感。

11、不要一心想得满分:特别是对平时成绩中等上下的同学来说,一心想得满分是大忌。

当然,应该得的分一定要得,该放弃的敢于放弃。

如果有时间再攻暂时放弃的题。

广东省三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语文答案及评分细则1.(3分)D(A项,“以力量、时局及定位为核心”错,原文表述为“视角总体上也离不开三个维度”。

广东省2020届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题卡和答案)

广东省2020届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题卡和答案)

2020届六校联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命题: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他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表达出诗所难以传达的情绪,但也有时不能表达诗所能传达的情意。

换句话说,诗有诗的意境,词有词的意境,有的时候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同样的,有时在词里所能表达的,不一定在诗里能表达出来。

比较而言,是“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里所写的内容、意境更为广阔、更为博大,而词所能传达的意思是“言长”,也就是说有余味,所谓“长”者就是说有耐人寻思的余味。

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论词》中也曾说:“诗显而词隐,诗直而词婉,诗有时质言而词更多比兴。

”为什么诗与词在意境和表达方面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和不同?其既有形式上的原因,也有写作时语言、环境、背景的原因。

我们先说形式上的原因,如果以词跟诗歌相比,特别是与五言古诗相比,二者之间便有很大的不同。

像杜甫的《赴奉先县咏怀》、《北征》这样的长篇五言古诗,所叙述的内容这样博大、这样质朴,像这种风格和意境,在词中是没法传达的,因为词在性质上本是配乐歌唱的歌辞,它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华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月考(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由于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以及科学发展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科学家群体在责任、使命以及精神、价值观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独特性,中国科学家精神必然会吸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形成科技界独有的气质和传统特征。

中国科学家精神集中体现了科技界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底色,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伦理主张中,科技界秉持科技向善这一基本立场,既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凝练,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参与国际科技治理的责任和担当。

科学家精神的传播是文化的传播,不应停留在科学信息的传达和科学知识的分发,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文化渗透。

在科学共同体内部是以科学家精神为核心内容的科技界的自身文化传承;在全社会是以科学家精神涵养社会大众文化,让科学家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

科学共同体可以归为精神层面的价值共同体。

中国科技界长久以来形成的共同价值观、思想和行为习惯,经历了代际传承和内部交流扬弃,这是科技界自我文化建设的过程。

中国科协2020年科技界作风学风调查显示,中国科技工作者对科学家精神的认知和践行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在倡导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科学家精神的同时,也要明确科技工作者的科研行为和道德底线,并对两者进行区分。

广东省2020届高三第一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2020届高三第一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2020届高三第一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张荣在《故宫经典》里说:“文房清供是中国传统文房辅助用具的一种雅称,也称文房杂器,又因多由精美的工艺造型和极具观赏性的器物组成而被称为文玩。

”他直接将“文玩”界定为“美”的“文房”“器物”。

传统意义上的“文玩”当是狭义的“文玩”,今天的“文玩”则是就广义来说的,今之“文玩”已成为“为生活增添赏玩之趣的物件”。

刘岳曾言,“从字面来看,‘文玩’二字中‘文’者大约可拆分出三层意思:第一层指活动主体为文人士大夫;第二层指活动场所为文房;第三层指对象需文雅,涉及审美价值的判断;而‘玩’字既可作名词指玩物,也有动词玩赏、玩味之意。

故而‘文玩’不同于声色犬马的物质享受和低层次娱乐,而是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性情的艺术欣赏对象。

”他比较精准地揭示并阐发了”文玩”的审美本质。

步入新时代,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玩”发展环境发生巨变,公众对“文玩”的兴趣日渐浓厚、需求日益增长,“文玩”已逐步深入大众生活,“文玩”把玩主体发生更迭,由传统文人拓展为广大民众;“文玩”的品类、形态及其收藏、交易也均在发生深刻变迁,实用价值也逐渐被文化和把玩价值取代,“文玩”也随之实现了对自身“物”的属性的超越而演化为注入了新时代意蕴的文化符号,但是,它的审美本质却从未改变。

“文玩”之要即对雅致器物的赏玩。

任何一件“文玩”都应是一件完整的传统工艺作品,必须同时兼具内容、形式、技艺、材料“四美”,并在此基础上完美承载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哲学美学思想。

“文玩”代表着玩家、藏家乃至社会、时代的审美意识,是尊崇传统、崇尚自然、礼敬人文的态度,是内省自觉、归属认同、渴求创新的符号,是悦心娱人、感染世人、引领时尚的欣赏。

“文玩”之“文”,蕴涵着崇文尚雅的核心意识。

无论是古时狭义的文房清供,还是今日为生活增添赏玩之趣的物件,都被赋予了诸如健康、平安、吉祥等丰富的精神追求,均饱含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巧雅致的内在意蕴,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广东省2020届高三11-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广东省2020届高三11-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广东省2020届高三11-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及后面的评论,完成14~15题。

戏答元珍①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②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军事判官。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五月,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次年,朋友丁宝臣(元珍)写了一首题为《花时久雨》的诗给他,欧阳修便写了这首诗作答。

②冻雷,初春时节的雷,因仍有雪,故称。

③欧阳修曾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洛阳以牡丹花著称,欧阳修写过《洛阳牡丹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既叙写了作诗的时间、地点和山城早春的景色,又抒发了自己的山居寂寞。

“春风”一句,既指山城偏远春到晚,也暗指皇恩不到。

B.中间两联均为写景:残雪累累、寒雷隆隆中蕴孕着勃勃生机;归雁的鸣叫唤起乡思,久病逢春,自然景物如此美好。

体现了诗人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的的乐观与豁达。

C.尾联虽然是自我安慰,但却透露出极为矛盾的心情。

“不须嗟”实际上是大可嗟,故才有了这首借“未见花”的日常小事生发出人生乃至于政治感悟的诗。

D.题目冠以“戏”字,是声明这首诗不过是游戏之作。

欧阳修秉承中国古典诗歌“怨而不怒”的风雅传统,以“戏答”的方式表达他的怨刺,表现出诗人善处逆境的思想性格。

15.钱鐘书先生《谈艺录》云:“若夫理趣,则理寓物中,物包理内,物秉理成,理因物显。

”理趣的最高境界是将哲理和逻辑融于诗境。

请结合全诗谈谈这首诗的理趣之美。

(6分)14.【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020届高三语文11月联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目标版

2020届高三语文11月联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目标版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查语文本试卷共10页。

全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考生在答卷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试题卷由学生保存。

本科目考试时间:2016年11月29日下午14:30-17:00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一生要追求些什么?我认为有三点:必要、需要和重要。

“必要”就是非有它不可,有它还不够。

像生活条件是必要的,非吃饭不可,但是光吃饭不够。

人生的需要是什么呢?人生的需要是发展潜能,即心智上的潜能,包括三方面:知、情、意。

“知”就是求知。

古人读书,书不多,五本就够了,即《诗》、《书》、《礼》、《乐》、《易》。

《诗》代表文学,《书》代表历史,《礼》代表社会规范,《乐》代表艺术修养,《易》代表哲学。

当时,如果把这五本书都读好的话,就是全方位的学习。

所以,“知”的重要性是帮助我们这一生过得充实又快乐。

“情”就是情感。

人的情感要调节,意即“情绪智商”。

我们如果处在穷困的境况中,怎么才能快乐呢?调节情绪。

情绪调节有很多方法,譬如欣赏音乐或通过休闲生活接触大自然等,在这一享受休闲生活的过程中,你就会感觉到人我之间微妙而又美好的互动关系,可以慢慢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因为一般人的情绪都是利己的,人与人互动很自然都希望对自己有利。

如果你培养好的情绪智商,就会慢慢想到对自己有利,对别人也有利。

就像《易经》中的“损卦”。

很多人听到“损”字,就觉得是损失。

但是《易经》六十四卦中,只有两卦卦辞是上上大吉,其中一个就是“损卦”,为什么呢?就是“损己利人”这四个字,与我们平常想的“损人利己”倒过来。

【精准解析】广东省普通高中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试题(一)语文试题

【精准解析】广东省普通高中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试题(一)语文试题

【精准解析】广东省普通高中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试题(一)语文试题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语文模拟试题(一)本试卷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县(市、区)、学校、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技术作为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对外部世界(自然)的规律性认识及运用规律创造出的有利于实践活动开展的各种方法和手段,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

从最初的狩猎、采集,到后来的驯养、种植等,都需要人类对劳动实践对象的属性有充分认知,并根据认知结果寻求和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工具和方法来展开实践活动。

这种在对劳动实践对象的属性认知基础上寻求和探索相应的劳动工具和方法的行为,构成了科技活动的最初样态。

与此同时,劳动实践对象遵循着特定的生长规律,这要求人类在运用科技开展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尊重其客观规律,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最终促成了科技与伦理的有机结合,科技活动遵循自然规律的要求成为早期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伦理准则。

而在工业社会,随着资本逻辑横行,追求利益最大化让包含科技在内的人的多数活动陷入功利主义之中,出现了科技与伦理相分离的异化景观,科技沦落为向自然无节制索取物质利益的冰冷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116)广东省2020届高三第一学期11月联考广东省2020届高三第一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张荣在《故宫经典》里说:“文房清供是中国传统文房辅助用具的一种雅称,也称文房杂器,又因多由精美的工艺造型和极具观赏性的器物组成而被称为文玩。

”他直接将“文玩”界定为“美”的“文房”“器物”。

传统意义上的“文玩”当是狭义的“文玩”,今天的“文玩”则是就广义来说的,今之“文玩”已成为“为生活增添赏玩之趣的物件”。

刘岳曾言,“从字面来看,‘文玩’二字中‘文’者大约可拆分出三层意思:第一层指活动主体为文人士大夫;第二层指活动场所为文房;第三层指对象需文雅,涉及审美价值的判断;而‘玩’字既可作名词指玩物,也有动词玩赏、玩味之意。

故而‘文玩’不同于声色犬马的物质享受和低层次娱乐,而是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性情的艺术欣赏对象。

”他比较精准地揭示并阐发了”文玩”的审美本质。

步入新时代,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玩”发展环境发生巨变,公众对“文玩”的兴趣日渐浓厚、需求日益增长,“文玩”已逐步深入大众生活,“文玩”把玩主体发生更迭,由传统文人拓展为广大民众;“文玩”的品类、形态及其收藏、交易也均在发生深刻变迁,实用价值也逐渐被文化和把玩价值取代,“文玩”也随之实现了对自身“物”的属性的超越而演化为注入了新时代意蕴的文化符号,但是,它的审美本质却从未改变。

“文玩”之要即对雅致器物的赏玩。

任何一件“文玩”都应是一件完整的传统工艺作品,必须同时兼具内容、形式、技艺、材料“四美”,并在此基础上完美承载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哲学美学思想。

“文玩”代表着玩家、藏家乃至社会、时代的审美意识,是尊崇传统、崇尚自然、礼敬人文的态度,是内省自觉、归属认同、渴求创新的符号,是悦心娱人、感染世人、引领时尚的欣赏。

“文玩”之“文”,蕴涵着崇文尚雅的核心意识。

无论是古时狭义的文房清供,还是今日为生活增添赏玩之趣的物件,都被赋予了诸如健康、平安、吉祥等丰富的精神追求,均饱含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巧雅致的内在意蕴,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文玩”之“文”,是器玩至关重要、至为根本的质的规定性,意味着与文化修养相关,内蕴着人文之理、文化之道,勾连着情之所钟、性之所至,投射着心之所向、灵之所属,规约着“玩”之法理,影响着“玩”之意志,统帅着“玩”之雅趣,升华着“玩”之妙境。

“文玩”之“玩”,是“文”的载体和表现。

这里的“玩”兼具名词“玩”和动词“玩儿”两种词性。

前者为对象,即浅层的实体的物。

“文玩”多材料考究、样式独特、精雕细琢、做工精湛、穷工极巧,是“文”的物质载体。

后者为活动,即对象的赏玩过程。

精湛的传统技艺、独特的文化内涵往往赋予“文玩”器物一种独特的美,是“文”的审美表现。

“文玩”的玩家、藏家通过“玩儿”的活动,即文玩审美赏玩过程,获得深层次的心灵与精神触动,这便是“文玩”由古至今绵延不绝、深入人心的根源所在。

“文玩”之于玩家、藏家,物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玩儿”的过程及该过程中对物道、人道、天道的体察。

进一步讲,“文玩”之于玩家、藏家的重要价值,在于它能够引发超越当下的幽思情韵,能够表现藏家玩者的学问见识,能够凝结赏玩者的高洁雅致;在于它呈现的其实是一种情怀,是一样情性,是一片趣味,是一颗心灵。

质言之,所谓“文玩”,其“文”在心,其“玩”在趣。

一言以蔽之,“文玩”即“文”心“玩”趣。

(摘编自杨明刚《文心玩趣话“文玩”》)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今天的“文玩”是广义的,指为生活增添赏玩之趣的物件。

B.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文玩”的把玩主体发生了改变,“文玩”的审美本质却从未改变。

C.“文玩”的审美本质是增长知识、陶冶性情,不同于声色犬马的物质享受与低层次娱乐。

D.“文玩”之“玩”兼指对象和活动,在“玩儿”的审美活动中规定了“文玩”的本质属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引用张荣和刘岳的话,分别阐释了“文玩”的传统意义和审美本质,简明精当。

B.文章以广义“文玩”为论述基础,在前人的基础上作者得出“文”心“玩”趣的观点。

C.文章段论述了“文玩”之“文”与“玩”的内涵,并指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D.文章在论证时运用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思路清晰、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今“文玩”已演变为注入新时代意蕴的文化符号,其作为“物”的属性已经消失了。

B.“文玩”绵延至今的根源在于把玩主体在审美赏玩中能获得深层次的心灵与精神触动。

C.材料考究、样式独特、精雕细琢、做工精湛、穷工极巧最能体现出“文玩”的审美价值。

D.“文”与“玩”关系紧密,“文”是“玩”的载体和表现,“玩”是“文”的核心和统帅。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

材料一: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地区,以英国为核心的欧洲地区和以中国、日本、韩国为核心的亚洲地区。

其中关国占市场总额的43%,欧洲占34%,亚洲、南太平洋国家占19%(日本占10%,韩国占5%,中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仅占4%)。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到2002年末只有48个园区建成,2012年时出现井喷态势,达到1457个,并在2014年时达到2570个园区的顶峰。

其中由国家命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各类相关基地、园区就已超过350个。

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为龙头,以省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为骨干,以各地特色文化产业群为支点,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格局。

(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融合发展成为大趋势》)材料二:调查显示,文创产品主要满足了公众“提高审美情趣”(49.23%)、“表达理念态度”(46.55%)、“享受独特体验”(45.43%)、“社交标签、文化符号”(42.39%)和“馈赠纪念品、礼物”(41.81%)的需求。

与受访者所在地区交叉分析显示,城市消费者主要满足“提高审美情趣”的需求,乡镇消费者主要满足“馈赠纪念品、礼物”的需求,农村消费者主要满足“表达理念态度”的需求。

调查显示,在受访的消费者中,8.27%的受访者表示“总会消费”文创产品,28.71%的受访者表示“经常消费”,43.51%的受访者表示“有时消费”,16.32%的消费者表示“不常消费”,3.19%的受访者表示“不会消费”。

将文创的消费情况与受访者收入进行交叉分析,结果显示,收入越高的受访者消费文创产品的频率更高。

(摘编自王虹《推动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应抓住哪些关键词》)材料三:受内外部环境、发展阶段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以技术进步和创意创新为核心、以消费为导向的产业类型有望成为新常态时期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文化产业是这类产业中的典型,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接续和转换的中坚力量。

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将很有可能超过5%,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

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既有助于促进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相关产业的发展质量。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和科技、金融、旅游、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主要的融合领域为数字内容、智能终端、信息媒体、应用服务四个领域,并有进一步深化的趋势。

当前,我国文化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断增加,以及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文化消费将保持稳定、可持续增长。

(摘编自《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趋势》)材料四:从国内各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利润逐年提高和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态势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竞争尚不充分。

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着手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相应的规范和相应的结构调整,以保证能尽快地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目前,国内各大城市都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还比较困难,这已成为制约中国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难点。

现在各大城市都根据自己的特色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建立大量的基地、园区,但由于缺乏指导和规划,基地和园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同质化倾向。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种产业集聚的形式最早兴起于欧美国家,而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我国是起步阶段,发展经验不成熟。

国外的经验,对我们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下,国内各大城市对动漫和游戏情有独钟,动漫游戏产业一片热火朝天,但是中国动漫游戏产业总体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企业规模小,原创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弱,经营模式亟须创新。

我国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不胜枚举。

但是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很少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例如《花木兰》的故事,在国内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而被好莱坞加工成动画片,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票房丰收。

(摘编自张亚欣《中国文创发展路漫漫》)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不平衡,除日、韩外,中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只占亚洲、南太平洋地区市场份额中的4%。

B.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较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有望超过5%,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C.我国加快了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方面的步伐,特别在数字内容、智能终端、信息媒体、应用服务方面呈现进一步深化趋势。

D.欧美国家在世界上率先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而我国在这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应该借鉴欧美国家的发展经验。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十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已初步形成了国家级、省市级和各地特色文化群的发展体系。

B.对于文化创意产品,有的消费者注重“提高审美情趣”,有的注重“表达理念态度”,公众对文创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C.从文创的消费情况与受访者收入交叉分析的结果来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未来公众对文创产品的消费频率也将会进一步提高。

D.当下国内动漫游戏产业虽然很火热,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主要是因为不重视对我国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

6、请结合材料四,简要分析政府需如何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9题。

通道陆颖墨那一年,一艘潜艇在水下试航时触礁。

大批的救生舰船很快赶到了出事地点,水上飞机也逼近附近的海面。

这里的海区不算太深,但也不浅。

要把潜艇打捞上来修理不是很快能够办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