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

合集下载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有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有答案)

4 古代诗歌四首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竦.峙(shǒng) 萧瑟.(sè) B.天涯.(yá) 枯藤.(téng) C.沧.海(cāng) 碣.石(jié)D.澹.澹(dàn) 咏.志(yǒng)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3.按照提示默写诗句。

(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 , ”两句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烈或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沧海》描写了沧海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其中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全诗的重点,因为这是诗人伟大抱负的写照。

B.王湾,唐代诗人,他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为人们称道。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绝句。

D.《天净沙·秋思》写景由近及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5~6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6.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二)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第7~9题。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观沧海》一、常识填空诗。

_______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______ 《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1家、_________ 家、________末年 ______, ________ ,字 ________ 、观沧海》的作者是2见称。

___________ 。

他的诗以______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二、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________________、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写全景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4、5”写的是动景,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的前八句描写观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写的是静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探究提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下面的诗句描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试作分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练习(含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1、《观沧海》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2、《观沧海》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3、《观沧海》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4、《观沧海》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5、《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6、《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与苏轼的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境相似,借月来表达美好祝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中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意境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中以景写哀,衬托作者听到友人贬迁的消息后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中借月抒怀,表达对即将远去的友人的关怀惦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融情于景,突出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写出贬谪之地偏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1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诗人对友人强烈思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13.《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1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1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培优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培优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培优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对《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D.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C.枯藤/老树/昏鸦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B.《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作者曹操,字翼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七言律诗。

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乐府诗,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平仄也有规定。

B.《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字翼德,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七言律诗。

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5.下面对《天净沙秋思》理解欠妥的一项是()A.前三句都由名词性短语构成,一共列出九种事物,堆砌的意象太多,让人主次莫辩。

B.前三句的句法尤为别致,使整个画面颇像一幅笔法潇洒的水墨画,十分耐人寻味。

【七年级】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

【七年级】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

【七年级】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古代诗歌四首》练习(一)观沧海曹操1.这首诗选自,是组诗中的一章。

这是曹操北伐乌桓胜利回师路过碣石山时所作。

诗中借大海形象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慨。

2.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发的诗句是。

3.汉“乐府”是配乐诗,最后八字是配乐时加上的,其中“歌以咏志”揭示诗歌的特点。

4.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5.填写。

(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

(2)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____________,后四句写____________。

(3)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____________,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4) (4)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6.选择。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意思是 ( )A.日月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人沧海。

D.日月的行踪,都好像与沧海有关。

(2)对全诗简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D.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钱塘湖春行》一诗,处处紧扣早春西湖的特征,描绘了西湖早春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好游的性格,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这首咏西湖的诗,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

作者绕湖而行,从到最后到,对沿途景物展开,中还选择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从而突出了环境和季节的特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碣.石(jié)咏.志(yǒng)子规啼.(dì)B.竦.峙(sǒng)枯.藤(kū)断肠.人(cáng)C.萧瑟.(sè)天涯.(yá)夜郎.西(láng)D.澹.澹(dàn)残.夜(cán)潮.平(zhāo)2.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乡村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

B.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朱自清创作的《春》,以清晰的脉络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二、情景默写5.(题文)根据提示默写。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勃勃生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一、选择题1. 古代诗歌常常通过什么来表达情感?A. 丰富的词语B. 优美的韵律C. 生动的描写D. 深刻的思想2. 下列哪一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A. 《鼓诗》B. 《古朗月行》C. 《塞下曲》D. 《望岳》3. 古代的诗歌多以 __________ 开头。

A. 丰收B. 秋风C. 春天D. 往事4.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句话出自下面哪首诗?A. 《登高》B. 《望岳》C. 《明日歌》D. 《静夜思》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出自下面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乌衣巷》C. 《静夜思》D. 《春晓》二、填空题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代杜牧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描写 _______ 的诗句。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 _________ 的《静夜思》中的诗句。

3. “看取眼前人,胜似闻名人”是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描写 ________ 的诗句。

4.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唐代杜甫的《望岳》中的描写_______ 的诗句。

5.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描写 ________ 的诗句。

三、判断题1. 南宋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中的“秋”字可以理解为子夜。

2. 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写了远方的风景和壮丽的景色。

3. 宋代苏轼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

4. 古人的诗句通常要求严格地去对仗和平仄。

5. 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对人生多变的感叹之情。

四、简答题1. 试解释古代诗歌中的“以物言志”的表达方式。

2. 举例说明古代诗歌中的“用典”手法。

3. 试解释古代诗歌中常用的对仗、平仄。

4. 《塞下曲》是一首描写什么主题的诗歌?5. 在古代诗歌中,用“孤帆远影碧空尽”这样的描写方式,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五、论述题《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表达了古人对时光流转的感叹之情,请以这首诗为例,说明古代诗歌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传递出人们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练习(共6题;共28分)1.对下列诗歌分析正确的是()A. 《观沧海》——背景:北征乌桓失败。

诗歌特征:悲凉。

B. 《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表现出诗人感觉旅途的顺利。

C. 《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是宋代诗人。

D.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词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乡愁。

2.《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垂柳全乱了线条,当pāo()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chà()那间僵直了,随既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

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清。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扑撒________ 模________ 样(2)根据拼音写汉字。

pāo________ 举chà________ 那(3)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 改为________ ;________ 改为________。

4.选词填空。

(1)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________ (A.攀附 B.依附 C.附着)不住了,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

(2)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再凸起来,猛地________ (A.举起 B.掀起 C.撩起)一角,唰地揭开了一片。

5.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huái shù________上的葡萄wàn________再也pān fù________不住了,才松了一下quán qū________的手脚。

(2)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再凸起来,猛地liāo________起一角,唰地揭开了一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练
习题
4.古代诗歌四首
一、常识填空《观沧海》的作者是,字,末年家、家、。

他的诗以见称。

《观沧海》是一首诗。

二、按要求写出诗句
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

2、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
3、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4、勾勒出海岛草木茂盛,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的诗句是,。

5、描写大海风急浪涌,惊涛拍岸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一、常识填空
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是代诗人。

二、按要求写出诗句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3、表现江面开阔,帆船飞速直前的长江景致的句子是:,。

4、表现诗人思乡思亲之情的诗句是:,。

一、常识填空
1、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

“天净沙”是,“秋思”是。

2、《天净沙秋思》作者,是代著名作家
二、按要求写出诗句
1.《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2、此曲以萧索凄凉之境衬托游子内心悲苦,其中最为典型的两句是:和?。

予以形成对比构成一幅清新、恬静景象的一句是:。

一、常识填空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字,号,是代著名诗人。

2、王昌龄是代诗人。

左迁的意思是。

二、按要求写出诗句1、写景兼点时令并含有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2、表明作者写这首诗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时:。

3、抒发诗人对友人深切同情和关怀的句子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