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曹操
介绍自己喜欢的三国演义人物一分钟

介绍自己喜欢的三国演义人物一分钟我喜欢的三国人物作文篇1今天我要聊的人物是曹操。
曹操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形象都是为人奸诈、阴险狡猾,比如说:策划“挟天子以令诸侯”,篡夺刘家天下……许多文学作品都将其刻画为不忠不义的反面人物。
但如果要公正地看待他,曹操也有他英雄的一面。
公正地看待他,他有任人唯才的博大胸襟。
在俘虏关羽后,曹操并没有因为他是刘备的一员大将而将其诛杀,而是以礼相待。
虽然最终他没有留住关羽,但他珍惜人才的态度确实令人钦佩。
或许正因为他十分豁达,才有谋士纷纷前来投奔,才有了后来的“三足鼎立”的状态。
公正地看待他,他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军事才能。
官渡之战就是他写下的神话:他面对袁绍的十几万大军,毫不惧怕,没有落败而逃而是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这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四大战役之一!这难道不是体现他的智慧的最好验证吗?公正地看待他,他还有飘逸、洒脱的诗风和气质。
面对短暂的人生,他能吟诵:“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人们能从他的诗文中感受到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公正地看待他,他不是一个好臣子。
但在三国乱世之中,如果没有他,北方的人民怎能有安定的生活?他在“忠君”和“忠天下”中选择了后者。
忠或奸,好或坏,凡人都有两面性。
我们要像春分时的太阳一样公正地看待曹操,他就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我喜欢的三国人物作文篇2在《三国演义》一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有许多:刘备、周瑜、诸葛亮、曹操等,但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雅号卧龙先生,手持一把羽毛扇,出行坐着手推车,他平时喜欢研究兵书,擅长兵法。
在每次的战役中,能屡次击败对手,成功地将刘备推向蜀王、汉中王之位。
诸葛亮的第一次出现是在三顾茅庐中,刘备带着张飞,关羽到卧龙冈请诸葛亮出山,也许诸葛亮为了考验刘备,刘备足足去了三次才把诸葛亮请出山,并被刘备封为:军师,可见诸葛亮的重要性。
在三气周瑜中,周瑜给孙权出一妙计,把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假装嫁个刘备,等刘备来迎亲,成其不备杀了刘备。
初二叙事作文: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_800字_13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_800字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曹操。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此据《后汉书•许劭传》,《三国志》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秋,曹操的父亲曹嵩来曹操处路上,被护送的陶谦部将张闿所杀,曹操遂进兵徐州(治郯,今山东郯城),向东南扩展势力。
徐州牧陶谦退守郯县。
不久曹操军粮将尽,撤围回军。
次年夏,曹操再征徐州,略地至东海。
曹操征徐州期间,所过大肆杀戮,一路上“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加入讨董卓之战的陈留太守张邈和曹操部将陈宫对曹操不满,遂叛操,迎吕布为兖州牧。
吕布为当时名将,先为董卓部将,曾与王允定计诛杀董卓(连环计)。
当时只有鄄城(今属山东)和东郡的范(今山东范县东南)、东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两县尚在曹操掌握之中,分别由司马荀彧和寿张令程昱、东郡太守夏侯惇等坚守,形势异常危急。
曹操从徐州赶回,听说吕布屯于濮阳,遂进军围攻濮阳。
二军相持百余日,蝗灾大起,双方停战,曹操军还鄄城。
此时,曹操失去了兖州,军粮已尽,袁绍派人来劝说想让曹操投靠他,将曹操举家迁到邺县(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四十里)当人质。
曹操本打算答应袁绍,多亏程昱劝阻,曹操才打消这个念头。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夏,曹操整军再战吕布,于巨野(今山东巨野南)大破吕布军,吕布逃往徐州投靠刘备。
建安元年(。
关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

对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一代枭雄——曹操“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不识英雄真面目,横看成岭侧成峰。
”曹操,是个令人争论不休的人物,有人说他是英雄,也有人说他是奸贼。
英雄和奸臣的两种说法,都是只重一面而忽视另一面。
英雄注重了“雄”(能力)而忽略了正义性,奸臣则没有突出能力。
因此,我们说“奸雄”是对曹操的最好评价,既肯定了曹操的能力又对其事业的非正义性作了论断。
曹操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
他才华横溢,能诗擅赋;他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长期打压吴蜀联盟,从而奠定了曹魏集团的军政基础。
在治世,他会成为一个出将入相的能臣。
奈何东汉纷乱,他只能成为一个雄踞一方的霸主。
乱世的奸雄,治国的良相,护国的将军,人中的龙凤。
这就是曹操。
他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
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狡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
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看来,曹操好像有几张脸,但又都长在他身上,一点都不矛盾,这真是一个奇迹。
实际上,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
这实在是一种“大气”。
曹操确实是很大气的。
读他的诗和文,常会感到他的英雄气势。
哪怕是信手拈来,嬉笑怒骂,随心所欲的短章,也因有一种大气而不显粗俗。
尤其是他的《观沧海》,是何等的气势:“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样的诗,确非大手笔而不能作。
曹操毕竟是乱世英雄,对于生命的毁灭,他比谁都看得多。
他的感慨,是多少要带点终极关怀的意味的。
曹操实在是聪明。
在一个人人都说假话的时代,最好的武器就是实话实说。
这不但因为实话本身具有雄辩的力量,还因为你一讲实话,西洋镜就拆穿了,讲假话的人就没辙了,他们的戏就演不下去了。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曹操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曹操“他,一代乱世英雄,以微弱之身起兵靖难,讨董卓、伐袁术、杀吕布、降张锈,灭袁绍。
“这是易中天老师对这位历史人物的评价。
可是每当世人说起他来,却总是能首先想到他的奸诈歹毒。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正因为他有他自己独特的优点,才赢得了鲁迅的那句“至少是一个英雄。
”而在我的心中,他的优点也绽放着自己独特的光芒。
他的故事,早已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心中。
历史上,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到吕伯奢家寄宿。
当晚,吕伯奢出去买酒,并吩咐家人杀猪招待他。
看曹操无意听见吕伯奢的家人说到“先绑了再杀”,并且听见了磨刀声,以为这家人要加害于他。
于是大怒,抽刀杀死了吕伯奢一家。
同行的陈宫怪他太狠毒,他却说出了那句得到历代人唾弃的负心话。
这件事让我们感受到的,多是曹操的狠毒冷酷、不分是非和过强的怀疑心。
不过,这也不完全是他的错。
他正在被朝廷追杀,怀疑是难免的。
并且在得知自己误杀好人时,他也是无限哀伤与后悔的。
至于他杀了人便逃走,也是情理之中。
一个胸怀统一天下的大志却还未实现的人,怎么能坐在这里等吕伯奢回家后看到亲人全部离去怀恨将他斩首?而他的那句“宁我负天下人,勿让天下人负我。
”不仅体现了曹操的狠毒自私,也体现了曹操的坦率。
天底下无数的伪君子不敢明说这句话,但事实上却是这么做的。
曹操不怕别人的评论,敢于坦白,这难道不是他百缺的一优吗?而他错杀了人,却明白不能因此自暴自弃,所以就这么说来自我安慰,自我开脱。
他虽然狠毒,但是却坦白,不虚伪。
这也是他身上最大亮点。
再说说许攸来投奔曹操的时候,曹操光着脚迎了上去。
他对许攸说:“真是太好了,你来了,我的事就解决了!”这则体现出曹操是个善于任用贤人的明君。
而至于赤着脚,有人说是曹操对许攸的不敬,可我觉得不是这样。
在古代,赤脚大概是一种礼仪,就像面对天子,一介草民是绝对要赤脚觐见的;而官员则按照档次传不同的鞋觐见。
所以,曹操赤脚迎接许攸,很可能是为了表达他对许攸的敬佩和尊重。
初一议论作文: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曹操

初一议论作文: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曹操历史长河中,英雄豪杰层出不穷,他们的事迹和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发展。
然而,在我心中,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却是曹操。
他是一位充满智慧、胆略和人格魅力的伟大人物,他的故事和思想一直激励着我。
首先,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统一了中国的北部,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注重农业发展,兴修水利,减轻了人民的疾苦。
同时,他注重文化教育,推动了学术的发展。
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国家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曹操是一位具有卓越领导才能的人。
他善于用人,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他尊重人才,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发挥的空间。
这种领导风格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此外,曹操还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善于用兵,能够根据不同的战场环境和敌我态势制定出合适的战略和战术,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再次,曹操是一位具有深厚人文情怀的人。
他注重文化传承,推动文学艺术的发展。
他尊重知识分子,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关怀。
他的诗歌和散文充满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未来的思考,展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人文关怀。
此外,曹操还具有深厚的历史眼光,他能够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最后,曹操是一位具有伟大人格魅力的人。
他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他具有宽容大度、谦虚谨慎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
他的故事和思想一直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之,曹操是一位充满智慧、胆略和人格魅力的伟大人物。
他的故事和思想一直激励着我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通过学习曹操的事迹和思想,我不仅增长了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发扬曹操的精神,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同时,我也意识到,学习曹操并不意味着完全复制他的思想和行为。
论曹操的作文随笔5篇

论曹操的作文随笔5篇论曹操的作文随笔1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曹操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重要人物曹操,历史上却有其人,曹操,字孟德,他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军阀,最初势力并不大,他占据河南一带,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士兵耕田,实力不断增强。
随着曹操实力不断增强,袁绍可看不下去了,扬言要灭了曹操。
袁绍当时盘踞在河北一带,战乱较少,粮食充足,势力很大。
他有一个谋士叫许攸,建议他趁曹军主力在官渡,去偷袭许昌,袁绍并未采取。
于是许攸就投奔了曹操,据说,曹操得知许攸投奔,高兴地鞋都没穿前来迎接。
曹操得了许攸,得鱼入水。
在公元2000年,袁绍率十万大军,进攻曹军所在地官渡。
双方实力相差十分悬殊,可为什么官渡之战中袁绍却被常常打败了呢?其原如此:须有给曹操出了一条计策,让他袁绍囤积粮草之地,烧毁粮食,袁军必败。
袁绍最后只余几百名骑兵狼狈逃回河北。
这场战役史称“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也应此统一北方。
曹操还有很多谋略,那是战争频繁,汉献帝的宫殿都被烧了。
曹操利用这个时机,迎接汉献帝。
他的手下有的认为汉献帝无用,不应保他。
但曹操的谋士荀彧说:“现在皇帝无处之安,现在此时迎汉献帝,正和民心。
于是曹操去洛阳,将汉献帝应到许蜀。
这相当于控制了皇帝,以皇帝的名义向其他诸侯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
有人说曹操是“乱世之奸雄”,一点儿也不错,他有谋略,有眼光,广纳贤才,为人谨慎。
这正是我喜欢曹操的所在之处。
曹操在死后被曹丕追尊为武帝。
曹操这个人很复杂,他既狡诈,有老实,既宽容又报复。
他这个人聪明绝顶,又愚不可及,既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
他似乎长了许多脸,一会儿这张脸,一会儿那张脸,是个复杂的矛盾体。
易中天评价曹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曹操恰是一个度量非常大的人,什么矛盾的东西到他这就统一了。
论曹操的作文随笔2话说,有一天,诸葛亮假装送礼给曹操,曹操知道了以为他是来投降的,便收下了礼,并且设宴请诸葛亮吃饭。
古代人物曹操,作文500字

篇一:《一代枭雄——曹操作文500字》一代枭雄——曹操作文500字在三国中,我最喜欢的人是曹操。
曹操,字孟德,是今天的安徽毫州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代表作有:《观沧海》、《孟德新书》。
在《三国志》中,对曹操的评价是“奸雄”,我不否认。
但我们可以从“割发代首”事件中看出,他对平民百姓是很好的,他那副“奸雄”的嘴脸也只是对待敌人的方法,正所谓兵不厌诈。
“割发代首”事件大概是这样的:有一次,曹操带领他的军队经过一个乡村,曹操特意吩咐他的手下,行军时不要践踏了百姓的庄稼,如果踩到了,立斩。
所以,官兵们十分小心地渡过麦田,生怕猜到庄稼。
可当曹操骑马过麦田是,他的马因受到了惊吓而践踏了麦田。
他很严肃地让执法的官员为自己定罪,可执法官员坚持不定,于是曹操拿起剑割发,并传示全军,说:“我今天践踏麦子,本该斩首,但我今天,割发以代。
”与曹操有关的著名事件还有“官渡之战”、“东伐乌丸”等,这些著名战役都体现了曹操惊人的军事天赋,虽说这些胜利与曹操本人有很大的关系,可这也同样离不开他的谋士和武将们,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曹操另一个特点:重用人才。
不管你骂过我还是打过我,只要你是个人才,我都会重用你。
例如张辽,他本是和吕布一起镇守徐州的,后被曹操生擒,曹操把其他人包括吕布全部杀掉,唯独留下他,为什么?因为他比其他人厉害。
这些就是我喜欢曹操的原因:有才、体会民情、重用人才。
篇二:《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曹操》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曹操十.曹操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三国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安徽毫州)人。
(一)人物事略1.疑杀华佗晚年的曹操患了头脑痛风症,僚臣华歆向他推荐了神医华伦。
遗憾的是,当华伦指出其症因风而起,病根入脑,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须利斧开脑取风涎方可根除时,曹操竟疑心华佗是想乘机害他性命,遂将华佗杀了,一代神医命绝于世。
2.废除寒食节“寒食节”相传起于春秋时严明文公悼念介之推之事。
【高一作文】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关于曹操的作文1000字

【高一作文】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关于曹操的作文1000字曹操,一个名字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他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也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之一。
曹操绰号“孟德”,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以其雄才大略卓越才华,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印记。
曹操不仅在政治舞台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很高的造诣。
他的一生经历、人格魅力和杰出才华使我深深着迷,令我愿意更多地探究他的故事。
曹操个性坚定果断,胸怀大志,充满野心,但也有着细腻的情感和对艺术的追求。
他广交天下贤才,尊重和信任他人,以此来招揽人才和得人心。
他信奉“爱才惜才”,善于用人,这是他建立强大势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他勇于推陈创新,敢于突破传统,这也给了他的统治充满了无限活力。
在政治上,曹操统一北方,建立了魏国,为日后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
而在文学上,他也广泛吸收古今文学家的精华,同样对后人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操一生奋发图强,但并不是没有矛盾和挫折。
他在政治斗争中屡受挫折,麾下名将如夏侯惇、夏侯渊、张辽、于禁等无一不是一代名将,但却在赤壁之战中功败垂成,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他也曾在政治斗争中饱受排挤和误解。
但即便如此,曹操也无怨无悔,毅然前行,最终为自己谱写了辉煌的人生篇章。
曹操的一生虽然有风风雨雨,但他的家国情怀和丰厚的人文内涵使他成为一代伟人。
他在历史舞台上如一轮明月,辉煌耀人,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光辉。
他的一生经历、才华和成就都是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究的宝贵财富。
无论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文学家,曹操都是一个充满智慧、勇敢、进取的榜样,在他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强大的个人魅力,更能从他的故事中吸取到无穷的启示。
曹操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的一生经历和成就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杰出才华、坚韧不拔的个性、为国为民的情怀让我深受启发,希望我也能在努力学习、勇于创新的道路上,不负韶华,继续前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阳泉市平定县阳胜中学七年级王慧慧
指导教师:王莉萍
三国时期,英雄上百,但是,群雄逐鹿于乱世之中,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呢?
有人说,孔明算得上是英雄,他足智多谋,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是千年难遇的人才。
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然而,他最后不也是活活累死了吗?刘禅无能,根本扶不起来,蜀国就这样被他拱手相让;孙权则不过继承父兄基业,建功甚少;周瑜虽年少有为,但气度狭小,意气用事,被孔明给气死了;吕布,乃是见利忘义之徒也……我认为,三国里面,曹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尽管书中说他奸诈多疑,还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曹操却建了一个三国中最大的国家——魏国,正如鲁迅所说的.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他是一位有名的政治家,除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之后,曹操缴获了袁绍大量的图书,资料,文件,书信,就发现其中有自己的人写给袁绍的信,按照一般人的反应,这是通敌的证据,这是背叛的证据,应该把它拿出来,一个一个按图索骥,把那些叛徒,把那些二心的,把那些动摇份子都给我揪出来,而曹操没有。
曹操发现这些一堆书信,看都不看,立即下令,全部烧毁,曹操做得很漂亮,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就问曹操,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证据都毁掉了,因为曹操很清楚,他是以弱胜强,老实说,自己心里都没底,何况大
家呢,这勾结袁绍又不是一个二个,三个五个,可能是几十个,上百个,这都清算不过来,何必要清算呢,这个人情,曹操做得很好,曹操当着全部人的面把这些证明全部烧毁,让大家放心,跟着曹某,只要衷诚,以前的事我不知道。
可见他的政治才能甚高。
曹操很会装糊涂,装糊涂才能宽容人,宽容人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的天下。
他还是军事家,不计前嫌,招贤纳士,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使敌我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
虽然,火烧赤壁使他元气大伤,但他毫不气馁,真乃帝王之大气也!然而,败仗并不能掩盖他的计谋。
也有书说道,空城计乃曹操所设,当时,一个叫郭冲的人十分崇拜诸葛亮,才编是诸葛亮出的空城计。
他又是文学家,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
”这样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句。
他还有好多的故事,什么望梅止渴,煮酒论英雄,割发代首,败走华容道……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曹操也有自己的缺点。
他太多疑,误杀吕伯奢,成为后人反感他的重要原因之一。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有一点自私。
他梦中杀人之事,也足够凶狠。
因不信任华佗,将他杀害,自己也因病去世。
可是功大于过,曹操无论在哪一方面都称得上英雄。
总之,我认为,三国英雄,非曹操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