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建筑结构体系及其特点
常见建筑结构体系及其特点

常见建筑结构体系及其特点建筑结构是指通过构件组合而形成的整体,承载着建筑物的自重和外部荷载。
不同的建筑结构体系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及其特点。
1. 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是指由竖向和横向构件组成的承重框架,常见于高层建筑和工业厂房。
该结构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高度的抗震性能:框架结构的竖向和横向构件能合理分担荷载,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灵活的空间布局:采用框架结构可以方便地进行内部空间布置和灵活的平面布局;- 施工周期相对较短:框架结构的构件标准化程度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2. 矩形网壳结构体系矩形网壳结构体系是由平行相交的薄壳构件组成的空间结构,常见于体育馆等大跨度建筑。
该结构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大跨度覆盖:矩形网壳结构可以实现大跨度的自支撑覆盖,提供广阔的空间;- 高效承载能力:通过构件的曲率和支撑方式,矩形网壳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 独特的美观效果:矩形网壳结构的造型独特,可以营造出空灵、美观的视觉效果。
3. 悬索结构体系悬索结构体系是利用悬索进行荷载传递的结构体系,常见于桥梁和大型建筑物。
该结构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跨越能力强:悬索结构可以实现超长跨越,减少了中间支撑点的需求;- 经济高效:相较于其他结构体系,悬索结构的施工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风力响应性强:悬索结构对风力的响应较大,需要进行风洞试验和结构优化设计。
4. 桁架结构体系桁架结构体系是由由直线构件连接组成的稳定的平面或空间结构,常见于体育馆和大型展馆。
该结构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高强度和刚性:桁架结构由许多直线构件组成,具备较高的强度和刚性;- 适应性广泛:桁架结构适用于不同跨度和覆盖面积的建筑物,形式多样化;- 方便施工和维护:桁架结构构件较轻,便于运输、装配和维护。
5. 空间网壳结构体系空间网壳结构体系是由三角形构件或曲面构件组成的空间结构,常见于体育场和展览馆。
建筑结构体系有哪些类型

建筑结构体系有哪些类型建筑结构体系是指建筑物承重体系的形式和结构形态。
在建筑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对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建筑功能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类型。
1. 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柱和梁组成的平面和空间刚性框架,其特点是柱间梁连通,能够承受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
框架结构体系适用于多层、高层建筑,可以提供较大的开放空间和柔性布局,例如住宅、商业综合体等。
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是一种常见的框架结构体系形式,其柱和梁由钢筋混凝土构成。
由于钢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和抗拉性能,使得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载的能力。
此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还具有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类型。
3. 钢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是利用钢材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建筑结构体系。
相比于其他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具有自重轻、刚度好、抗震性能优良等特点,适用于大跨度、高层建筑,如体育馆、高层办公楼等。
钢结构体系可分为桁架、刚构架、悬索结构等多种形式,各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4. 砖木结构体系砖木结构体系是利用砖和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结构体系。
砖木结构体系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广泛应用,具有传统文化和艺术价值。
砖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是砖墙起支撑和抗震作用,木材作为梁柱桁架等承重构件。
砖木结构体系适用于住宅、寺庙等建筑类型。
5. 钢混结构体系钢混结构体系是利用钢材和混凝土结合的结构体系。
钢材在钢混结构体系中起到支撑和抗拉作用,混凝土则承担压力和抗压作用。
钢混结构体系具有承载力强、形式多样化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建筑类型,如工厂、仓库等。
6. 吊杆结构体系吊杆结构体系是一种悬吊式的结构形式,通过悬吊的钢索或钢杆来支撑建筑物。
吊杆结构体系不受地面约束,适用于特殊形态的建筑,如跨河大桥、高空观景台等。
总结起来,建筑结构体系的类型包括框架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砖木结构体系、钢混结构体系和吊杆结构体系等。
常见建筑结构体系

常见建筑结构体系建筑结构体系是指建筑物内部的结构系统,它承担了建筑物的承重和抗震等功能。
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桁架结构、穹顶结构、悬挑结构和索结构等。
下面将对这些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进行介绍。
一、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指由柱、梁和框架组成的承重系统。
这种结构的承重主要靠柱和梁来传递,它们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网格体系。
框架结构通常用于建造多层或高层建筑,因为它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承重能力。
框架结构的特点是梁和柱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使得建筑物在承受垂直荷载时更加稳固。
框架结构还有较大的灵活性,方便进行内部布局的改变。
此外,框架结构的施工过程也相对简单,适用于大规模工程。
二、桁架结构桁架结构是由具有特殊形状的构件组成的结构体系。
这些构件通常为直线或曲线形状的杆件,在构件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
桁架结构常用于跨度较大的建筑,如体育场馆、桥梁等。
桁架结构的特点是重量轻、刚性好、抗震性能强。
由于桁架结构的杆件形状较为规则,结构的荷载传递路径明确。
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桁架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具有较好的抗风和抗震性能。
三、穹顶结构穹顶结构是一种由曲面形成的重力体系,代表性的建筑有大型体育馆、教堂等。
穹顶结构通过内外表面之间的张拉力实现自身的稳定。
穹顶结构的特点是视觉效果好、室内空间开阔、形态独特。
这种结构可以在不需要支撑柱的情况下实现大跨度空间的覆盖,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和美感。
然而,穹顶结构施工和维护相对较为复杂,对材料和技术要求较高。
四、悬挑结构悬挑结构是指建筑物外部悬挑出的部分,如悬挑楼梯、悬挑平台等。
悬挑结构通过对结构形态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使得悬挑部分能够保持平衡和稳定。
悬挑结构的特点是在视觉上给人一种轻盈感,使建筑物具有独特的外观。
悬挑部分可以为建筑物增加功能性和美观性,也可以节约空间和增加使用效率。
然而,悬挑结构对建筑材料和结构设计的要求较高,需要考虑悬挑部分的受力和稳定性。
五、索结构索结构是利用钢索来承载建筑物荷载的结构体系。
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

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建筑结构体系是建筑物的骨架,承载着建筑物的整体重量以及各种外力作用。
它的选择和设计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建筑设计中,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桁架结构、砖混结构和钢混结构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
一、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一种以框架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体系。
它由柱、梁和连接节点组成。
框架结构通常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
钢框架结构具有轻巧、刚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和大空间建筑中。
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抗震性能,适用于各类建筑。
二、桁架结构桁架结构是由大量的杆件和节点组成的一种结构体系。
它采用杆件与节点之间的刚性连接,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
桁架结构的特点是轻巧、刚性好、抗震性能优异。
它常用于大跨度的场馆、体育馆和桥梁等建筑。
三、砖混结构砖混结构是一种采用砖墙和混凝土柱、梁构成的结构体系。
它的特点是施工简单、工期短、经济实用。
砖混结构常应用于住宅建筑和小型商业建筑。
四、钢混结构钢混结构是一种采用钢材和混凝土构成的结构体系。
它结合了钢材和混凝土的优点,具有刚性好、抗震性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
钢混结构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梁和钢框架结构相结合,以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建筑结构体系也在不断创新和演变。
如空间网壳结构、预应力结构等,它们在特定的建筑项目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总结起来,建筑结构体系是建筑物的基础构件,它的选择和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性能。
在不同的建筑项目中,可以根据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
无论是框架结构、桁架结构、砖混结构还是钢混结构,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选择。
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各种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和设计出安全稳定、经济高效的建筑物,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也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常见建筑结构体系及其特点讲解学习

常见建筑结构体系及其特点常见建筑结构体系及其特点一、混合结构体系混合结构房屋一般是指楼盖和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木结构,而墙、柱和基础采用砌体结构建造的房屋。
也可认为是指同一房屋结构体系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组成的承重结构根据承重墙所在的位置划分为横墙承重方案其受力特点是:主要靠横墙支撑楼板,横墙是主要承重墙。
纵墙主要起维护、隔断和维持横墙的整体作用,故纵墙是自承重墙。
该方案的优点是:横墙较密,房屋横向刚度大,整体刚度好,其缺点是:平面布置不灵活。
纵墙承重方案其特点是:把荷载传给梁,由梁传给纵墙,纵墙是主要承重墙,横墙只承受小部分荷载,横墙的设置主要为了满足房屋刚度和整体性的需要,它的间距比较大。
优点是:房屋的空间可以比较大,平面布置比较灵活,墙面积较小,缺点是:房屋的刚度较差。
纵横墙承重方案根据房屋的开间和进深要求,有时需要纵横墙同时承重,即为纵横墙承重方案。
这种方案的横墙布置随房间的开间需要而定,横墙的间距比纵墙的小,所以房屋的横向刚度比纵墙承重方案有所提高。
内框架承重方案房屋有时由于使用上要求,往往要用钢筋混凝土柱代替内承重墙,以取得较大的空间。
其特点是:由于横墙较小,房屋的空间刚度较差。
二、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是利用粱、柱组成的横、纵两个方案的框架形成的结构体系。
它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由梁和柱这两类构件通过刚节点连接而成的结构称为框架,当整个结构单元所有的竖向和水平作用完全由框架承担时,该结构体系成为框架结构体系。
有钢筋混凝土框架、钢框架和混合结构框架三类。
框架结构体系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
同时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
框架结构体系的缺点为:①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②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性;③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当高度大、层数相当多时,结构底部各层不但柱的轴力很大,而且梁和柱由水平荷载所产生的弯矩亦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截面尺寸和配筋增大,对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就可能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合理使用,在材料消耗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
建筑结构体系及特点

建筑结构体系及特点建筑结构体系是指构成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元素,它的设计和选择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需要不同的结构体系,以满足其功能、承载能力和美学要求。
本文将探讨建筑结构体系的各种类型和特点。
一、悬挑结构悬挑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它的特点是一部分结构元素悬挑在建筑物的主体之外,通常用于创建开放的空间或遮阳设施。
这种结构通常需要强大的支撑系统,以确保安全性。
悬挑结构的典型应用包括大型露天剧场、体育场馆和露天餐厅。
悬挑结构的特点包括高度的美学吸引力,因为它们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外观。
然而,它们的设计需要仔细考虑荷载分布和结构强度,以确保安全性。
二、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它通常由水平和垂直的框架构成,用于支撑建筑物的重量。
这种结构在高层建筑和工业建筑中非常常见。
框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强大的承载能力,可以支撑大楼的多层结构。
框架结构的设计通常需要考虑地震和风荷载,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此外,框架结构还可以为建筑物提供灵活性,以容纳不同类型的内部布局。
三、拱结构拱结构是一种古老的建筑结构,它的特点是一系列连续的拱形元素,用于支撑重量。
这种结构常见于教堂、大教堂和其他宗教建筑中。
拱结构的主要特点包括其美学上的宏伟和雄伟,以及其强大的承载能力。
拱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拱的形状和跨度,以确保其能够支撑建筑物的重量。
此外,拱结构还可以创造出内部空间的高度和开放感。
四、索链结构索链结构是一种现代建筑结构,它的特点是使用张力索和悬挂元素来支撑建筑物的重量。
这种结构通常用于创建轻盈的、开放的空间,如体育场馆、会议中心和机场。
索链结构的主要特点包括其轻盈的外观和高度的透明性。
这种结构通常需要复杂的分析和设计,以确保张力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壳体结构壳体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建筑结构,它的特点是采用曲面形状来支撑建筑物的重量。
这种结构通常用于创建独特的建筑外观,如博物馆和体育馆。
壳体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和曲线的形状,以确保其能够支撑建筑物的重量。
常见建筑结构体系及其特点

常见建筑结构体系及其特点建筑结构体系是指在建筑物中承担重力和荷载的各种构件和构造系统的组合。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及其特点。
1.砖木结构体系:砖木结构体系是古代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其特点是建筑主体框架由木材搭建,墙体采用砖石建造。
该结构体系具有木材轻巧、易加工、适应性强的特点,以及砖石稳定、隔热、隔音的特性。
这种结构体系主要适用于小型建筑和住宅,如古代的宫殿、寺庙、民居等。
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是现代建筑领域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其特点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构件作为主体,形成框架结构,通过构件之间的连接来承担建筑物的重力和荷载。
这种结构体系具有刚性强、抗震性好、施工便捷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商业建筑、高层住宅、桥梁等。
3.钢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是以钢材为主要构件、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组成的结构体系。
其特点是具有抗震性能好、重量轻、安装方便等优势。
钢结构体系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工程,如体育馆、展览馆、机场等。
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是通过预先施加预应力力量于混凝土构件上,使其在荷载作用下保持压应力状态,能够提高构件的抗弯、抗剪性能的结构体系。
其特点是能够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减小构件的变形、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适用于大跨度建筑,如桥梁、大型厂房等。
5.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是一种抗剪力结构体系,通过将钢筋混凝土墙设置在建筑的纵、横向以承受荷载的剪力作用。
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纵向和横向刚度,能够提供良好的抗震性能,适用于中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物。
6.钢桁架结构体系:钢桁架结构体系是一种以钢桁架为主要构件的结构形式,通过构件之间的铰接连接来承担建筑物的重力和荷载。
其特点是质量轻、刚度好、可添加附件等,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建筑,如体育馆、展览馆等。
7.悬索结构体系:悬索结构体系是一种以悬挂索为主要构件的结构形式,通过索的张力来支持自身重力和荷载。
常见建筑结构体系及其特点

常见建筑结构体系及其特点建筑结构是指建筑物承载和传递荷载的骨架系统。
不同的建筑结构体系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及其特点。
一、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是指由柱、梁、墙等构件组成的骨架结构。
主要有钢框架和混凝土框架两种类型。
1. 钢框架结构体系钢框架结构体系采用钢材作为主要受力构件,并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构件。
其特点如下:(1)高强度: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大荷载;(2)轻质化:相比混凝土结构,钢框架结构的自重较轻,有助于减小地震荷载和构件尺寸;(3)施工便利:钢框架构件可以预制,在现场进行简单拼装,工期短;(4)可塑性好:钢材可以较好地抵抗变形和震动,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2. 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采用混凝土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组合。
其特点如下:(1)耐久性强: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抵御自然环境的侵蚀;(2)阻燃性好:混凝土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能够有效保护建筑物的安全;(3)隔声隔热性能好: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隔声和隔热性能,增加室内舒适度;(4)成本较低:混凝土材料相对便宜,施工简单,适用于大规模建筑。
二、框剪结构体系框剪结构体系是指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相结合的体系。
主要有框筒结构和剪力墙框架结构两种类型。
1. 框筒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将剪力墙和框架结构相结合,形成一个具有刚性的筒状结构。
其特点如下:(1)良好的刚性:剪力墙和框架结构相互作用,具有较好的整体刚性;(2)良好的抗震性能:框筒结构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能够有效抵抗地震力;(3)空间利用率高:框筒结构不需要设置过多的柱子,可以充分利用空间。
2. 剪力墙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框架结构体系将剪力墙和框架结构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体系。
其特点如下:(1)良好的刚性和韧性:剪力墙具有很高的刚性和韧性,能够有效抵抗水平荷载;(2)抗震性能好: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较好,适用于地震频发地区;(3)施工简便:剪力墙可以在工厂进行预制,现场安装简单快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建筑结构体系及其特点一、混合结构体系混合结构房屋一般是指楼盖和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木结构,而墙、柱和基础采用砌体结构建造的房屋。
也可认为是指同一房屋结构体系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组成的承重结构根据承重墙所在的位置划分为横墙承重方案其受力特点是:主要靠横墙支撑楼板,横墙是主要承重墙。
纵墙主要起维护、隔断和维持横墙的整体作用,故纵墙是自承重墙。
该方案的优点是:横墙较密,房屋横向刚度大,整体刚度好,其缺点是:平面布置不灵活。
纵墙承重方案其特点是:把荷载传给梁,由梁传给纵墙,纵墙是主要承重墙,横墙只承受小部分荷载,横墙的设置主要为了满足房屋刚度和整体性的需要,它的间距比较大。
优点是:房屋的空间可以比较大,平面布置比较灵活,墙面积较小,缺点是:房屋的刚度较差。
纵横墙承重方案根据房屋的开间和进深要求,有时需要纵横墙同时承重,即为纵横墙承重方案。
这种方案的横墙布置随房间的开间需要而定,横墙的间距比纵墙的小,所以房屋的横向刚度比纵墙承重方案有所提高。
内框架承重方案房屋有时由于使用上要求,往往要用钢筋混凝土柱代替内承重墙,以取得较大的空间。
其特点是:由于横墙较小,房屋的空间刚度较差。
二、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是利用粱、柱组成的横、纵两个方案的框架形成的结构体系。
它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由梁和柱这两类构件通过刚节点连接而成的结构称为框架,当整个结构单元所有的竖向和水平作用完全由框架承担时,该结构体系成为框架结构体系。
有钢筋混凝土框架、钢框架和混合结构框架三类。
框架结构体系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
同时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
框架结构体系的缺点为:①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着;②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性;③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当高度大、层数相当多时,结构底部各层不但柱的轴力很大,而且梁和柱由水平荷载所产生的弯矩亦显着增加,从而导致截面尺寸和配筋增大,对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就可能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合理使用,在材料消耗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
三、剪力墙体系剪力墙体系是利用建筑物的墙体(内墙和外墙)做成剪力墙来抵抗水平体力。
剪力墙一般为钢筋混凝土墙,厚度不小于140mm。
剪力墙的间距一般不小于3~8m,适用于小开间的住宅和旅馆等。
一般在30m 高度范围内都适合。
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侧向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其缺点是剪力墙的间距有一定限制,建筑平面布置不灵活,不适合要求大空间的公共建筑,另外结构自重也较大,灵活性就差。
一般适用住宅、公寓和旅馆。
四、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适当剪力墙的结构。
框架—剪力墙具有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有较大空间的优点,又具有侧向刚度较大的优势特点。
框架结构的建筑布置比较灵活,可以形成较大空间,但抗侧刚度较小,抵抗水平力的能力较弱;剪力墙结构的刚度较大,抵抗水平力的能力较强,但结构布置不灵活,难以形成大空间。
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两个体系各自的优点,因而广泛地应用于高层办公楼及宾馆等建筑中。
五、筒体结构筒体结构主要抗侧力,四周的剪力墙围成竖向薄壁筒和柱框架组成竖向箱形截面的框筒,形成整体,整体作用抗荷。
由密柱高梁空间框架或空间剪力墙所组成,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起整体空间作用的抗侧力构件称为筒体(由密柱框架组成的筒体称为框筒;由剪力墙组成的筒体称为薄壁筒)。
由一个或数个筒体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而形成的结构称为筒体结构,它适用于平面或竖向布置繁杂、水平荷载大的高层建筑。
六、桁架结构体系桁架是由杆件组成的结构体系。
桁架结构的优点是可利用截面较小的杆件组成截面较大的构件。
七、网架结构由多根杆件按照一定的网格形式通过节点连结而成的空间结构。
具有空间受力、重量轻、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等优点;网架结构广泛用作体育馆、展览馆、俱乐部、影剧院、食堂、会议室、候车厅、飞机库、车间等的屋盖结构。
具有工业化程度高、自重轻、稳定性好、外形美观的特点。
缺点是汇交于节点上的杆件数量较多,制作安装较平面结构复杂。
八、拱式结构(1)、拱式的受力特点与适用范围(2)、拱的类型三铰拱、两铰拱、无铰拱(后两者常用)九、悬索结构十、薄壁空间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框架筒体结构和筒体结构。
框架筒体结构和筒体结构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结构。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一般由梁、板、柱所组成。
其特点是框架结构布置灵活,具有较大的室内空间,使用比较方便。
框架结构的楼板大多采用现浇。
由于有框架结构的柱截面较大,不宜家具布置和装修,影响室内使用,以往在中采用较少。
结合框架结构特点,在新建住宅中出现了一种异形柱框架轻型住宅结构和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
异形柱框轻住宅与其他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由T形边柱、十字形中柱、L形角柱组成框架受力体系,其柱间填充墙与体壁同厚,室内不出现柱楞便于使用,填充墙采用轻质,因墙体减薄,与砌体结构相比可增加使用面积。
异形柱框轻住宅结构体系和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在多中的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框架间的填充墙多采用轻质砌体墙。
这些轻质墙体材料种类较多,如非承重黏土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混凝土砌块、、石膏空心墙板及多中复合轻质隔墙板。
这些轻质墙体起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装修时可以开洞或拆除。
剪力墙其实就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主要承受水平地震荷载,这样的水平荷载对墙、柱产生一种水平剪切力,剪力墙结构由纵横方向的墙体组成抗侧向力体系,它的刚度很大,空间整体性好,房间内不外露梁、柱楞角,便于室内布置,方便使用。
剪力墙结构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其不足之处是结构自重大,预应力剪力墙结构常可以做到大空间住宅布局,剪力墙结构形式是高层住宅采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
此时,房间的分隔墙和预应力厨房卫生间分隔墙可采用预制的轻质隔墙来分隔空间,此种方式为装修改造,带来了较大的方便之处,也深受广大住户欢迎。
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集成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空间布置灵活,抗震性能好。
按分类钢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材料建造的,包括悬索结构。
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钢筋混凝土建造的。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
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
混合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
如一幢房屋的梁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以砖墙为承重墙,或者梁是用木材建造,柱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
砖木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砖、木材建造的。
如一幢房屋是木制房架、砖墙、木柱建造的。
其他结构是指凡不属于上述结构的房屋都归此类。
如竹结构、砖拱结构、窑洞等。
框剪结构与框架结构的主要区别就是多了剪力墙,框架结构的竖向刚度不强,高层或超高层的框架结构建筑更是如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故使用剪力墙.框架结构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住宅。
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
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
1。
,简称为框剪结构。
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
框剪结构中的剪力墙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利用电梯井、、管道井等墙体。
因此,这种结构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房屋建筑。
2。
框剪结构的变形是剪弯型。
众所周知,框架结构的变形是剪切型,上部层间相对变形小,下部层间相对变形大。
剪力墙结构的变形为弯曲型,上部层间相对变形大,下部层间相对变形小。
对于框剪结构,由于两种结构协同工作变形协调,形成了弯剪变形,从而减小了结砍的层间相对位移比和顶点位移比,使结构的侧向刚度得到了提高。
3。
水平荷载主要由剪力墙来承受。
从受力特点看,由于框剪结构中的剪力墙侧向刚度比框架的侧向刚度大得多,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一般情况下,约80%以上用剪力墙来承担。
因此,使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所分配的楼层剪力,沿高度分布比样均匀,各层梁柱的弯矩比较接近,有利于减小梁柱规格,便于施工。
建筑结构类型按建筑物以其结构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四大类。
1、砖木结构:用砖墙、砖柱、木屋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像大多数农村的屋舍、庙宇等。
这种结构建造简单,材料容易准备,费用较低。
2、砖混结构:砖墙或砖柱、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屋顶承重构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这是目前在住宅建设中建造量最大、采用最普遍的结构类型。
3、钢筋混凝土结构即主要承重构件包括梁、板、柱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此类结构类型主要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高层住宅。
钢筋混凝土建筑里又有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筒结构等。
目前25—30层左右的高层住宅通常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4、钢结构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制作,它自重轻,能建超高;又能制成大跨度、高净高的空间,特别适合大型公共建筑。
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是指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在转换层的位置)上部布置剪力墙体系.部分剪力墙应落地. 一般多用于下部要求大开间,上部住宅、酒店且房间内不能出现柱角的综合高层房屋。
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差,造价高,应尽量避免采用。
但它能满足现代建筑不同功能组合的需要,有时结构设计又不可避免此种结构型式,对此应采取措施积极改善其抗震性能,尽可能减少材料消耗,以降低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