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材料的性能参数

合集下载

所有材质参数范文

所有材质参数范文

所有材质参数范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材质,例如衣物、家具、建筑材料等。

这些材质的不同参数决定了它们的特性和用途。

以下是对常见材质参数的介绍:1.密度:材料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大小。

不同材料的密度差异很大,比如铁的密度为7.87克/立方厘米,而木材的密度只有0.4-0.9克/立方厘米。

密度决定了材料的重量和结构强度。

2.引伸强度:引伸强度是指材料受力后能够承受的最大拉伸力。

它反映了材料的抗拉性能,通常以兆帕(MPa)为单位。

陶瓷和金属材料的引伸强度较高,而塑料、橡胶等材料的引伸强度较低。

3.硬度:硬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抗压性能。

它可以通过不同的硬度测试方法进行测量,如洛氏硬度、勃氏硬度等。

硬度高的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抗划伤性能,而硬度低的材料则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

4.热导率:热导率是指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

不同材料的热导率差异很大,如金属的热导率较高,而塑料的热导率较低。

热导率影响着材料的导热性能和热稳定性。

5.电导率:电导率是指材料导电的能力。

金属是良导体,而塑料、橡胶等非金属材料是绝缘体。

电导率决定了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电磁特性。

6.膨胀系数:膨胀系数是指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的线膨胀率。

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差异很大,如金属的膨胀系数较低,而玻璃、陶瓷等材料的膨胀系数较高。

膨胀系数对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热膨胀特性有重要影响。

7.断裂韧性:断裂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下抗断裂的能力。

它反映了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和抗拉伸能力。

8.阻燃性:材料的阻燃性指其抵抗燃烧和延迟火势蔓延的能力。

阻燃性能好的材料有助于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9.透明度:透明度是指材料对光线的透射程度。

透明材料可以使光线通过,如玻璃、水晶等。

而不透明材料则会将光线反射、散射或吸收,如金属、陶瓷等。

10.可加工性:可加工性是指材料经加工过程后的可塑性、可成型性和可加工性能。

可加工性好的材料可以通过切割、塑性变形等加工工艺获得所需形状。

材料性能参数

材料性能参数

材料物理性能参数表征材料在力、热、光、电等物理作用下所反映的各种特性。

常用的材料物理性能参数有内耗、热膨胀系数、热导率、比热容、电阻率和弹性模量等。

内耗材料本身的机械振动能量在机械振动时逐渐消耗的现象。

其基本度量是振动一个周期所消耗的能量与原来振动能量之比。

测量内耗的常用方法有低频扭摆法和高频共振法。

内耗测量多用于研究合金中相的析出和溶解。

热膨胀系数材料受热温度上升1℃时尺寸的变化量与原尺寸之比。

常用的有线膨胀系数和体膨胀系数两种。

热膨胀系数的测量方法主要有:①机械记录法;②光学记录法;③干涉仪法;④X射线法。

材料热膨胀系数的测定除用于机械设计外,还可用于研究合金中的相变。

热导率单位时间内垂直地流过材料单位截面积的热量与沿热流方向上温度梯度的负值之比。

热导率的测量,一般可按热流状态分为稳态法和非稳态法两类。

热导率对于热机,例如锅炉、冷冻机等用的材料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比热容使单位质量的材料温度升高1℃时所需要的热量。

比热容可分为定压比热容cp 和定容比热容cV。

对固体而言,cp和cV的差别很小。

固体比热容的测量方法常用的有比较法、下落铜卡计法和下落冰卡计法等。

比热容可用于研究合金的相变和析出过程。

电阻率具有单位截面积的材料在单位长度上的电阻。

它与电导率互为倒数,通常用单电桥或双电桥测出电阻值来进行计算。

电阻率除用于仪器、仪表、电炉设计等外,其分析方法还可用于研究合金在时效初期的变化、固溶体的溶解度、相的析出和再结晶等问题。

弹性模量又称杨氏模量,为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的正应力与相应的正应变之比(见拉伸试验)。

弹性模量的测量有静态法(拉伸或压缩)和动态法(振动)两种。

它是机械零部件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材料的参数

材料的参数

材料的参数
材料的参数是指用来描述和衡量材料特性的各种属性和特征。

这些参数通常包括物理、化学、力学、电学等方面的指标,用来评估材料的性能和适用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材料参数及其描述。

1. 物理参数:
密度:材料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用来衡量材料的重量。

熔点:材料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用来判断材料的热稳定性。

导热系数: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是热传导的重要参数。

热膨胀系数:材料在温度变化下长度或体积的变化率。

电导率:材料导电性或导热性的指标。

2. 化学参数:
化学组成:材料的化学成分,影响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氧化还原性:材料与氧气或其他物质的反应能力。

电化学活性:材料在电化学反应中的电子交换能力,如电极材料的活性。

3. 力学参数:
强度: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硬度:材料抵抗划伤或穿刺的能力。

韧性:材料抵抗断裂或变形的能力。

弹性模量:材料在受力时的变形量和应力的比值。

4. 电学参数:
电阻率:材料阻碍电流流动的能力。

介电常数:材料在电场中的相对极化能力。

击穿电压: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失去绝缘性的电压。

这些参数对于材料的设计、选择和应用非常重要。

不同的材料参数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例如结构材料、电子材料、化工材料等。

通过对材料参数的认识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材料的特性,从而提高材料的使用效果和性能。

主要材料的技术参数

主要材料的技术参数

主要材料的技术参数材料的技术参数是指材料在各个方面的性能指标和特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材料的技术参数:1.金属材料:a.强度:金属材料的强度是指其抵抗外力的能力。

通常用抗拉强度表示,单位是兆帕(MPa)。

b.韧性: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时能够延展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

c.硬度:金属材料的硬度是指其抵抗划痕或其他形式的物理损伤的能力。

d.导电性:金属材料的导电性指其传导电流的能力。

e.导热性: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指其传导热量的能力。

2.塑料材料:a. 密度:塑料材料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以克/立方厘米(g/cm³)表示。

b.耐热性:塑料材料的耐热性指其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受能力。

c.可塑性:塑料材料的可塑性指其可变形和成型的能力。

d.耐腐蚀性:塑料材料的耐腐蚀性指其抵抗化学腐蚀的能力。

e.透明度:透明塑料材料的透明度指其光线透过的能力。

3.陶瓷材料:a.耐热性:陶瓷材料的耐热性指其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受能力。

b.脆性:陶瓷材料的脆性指其抗拉伸、弯曲和挤压等力的能力。

c.导电性:一些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用于电子元器件制造。

d.绝缘性能: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可以用于电气绝缘材料。

4.纤维材料:a.强度:纤维材料的强度是指其抗拉伸和抗压弯的能力。

b.轻质性:纤维材料具有轻质的特点,可以用于减轻产品重量。

c.耐磨性: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适用于制作耐磨材料和防护装备。

d.吸湿性:纤维材料具有吸湿性,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干燥。

5.玻璃材料:a.透明性: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可透过光线。

b.高温稳定性:玻璃材料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热稳定性,适用于高温应用。

c.抗冲击性:玻璃材料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但易破碎。

d.绝缘性: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可用于电子和电气设备。

这些技术参数只是材料性能中的一部分,不同的应用领域对材料的需求也不同,因此技术参数会有所差异。

在选择和设计材料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应用环境来确定。

材料技术参数

材料技术参数

材料技术参数材料技术参数是指材料的性能指标和技术要求,它是材料选择和应用的重要依据。

在工程设计和生产制造中,材料技术参数的合理选取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和成本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和掌握材料技术参数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1. 强度参数。

强度是材料的抗拉、抗压、抗弯等外力作用下的抵抗能力。

常见的强度参数包括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屈服强度、抗弯强度等。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材料的使用范围和受力性能,是评价材料质量的重要指标。

2. 硬度参数。

硬度是材料抵抗外界力量侵入的能力。

常用的硬度参数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

硬度参数的选择与材料的使用环境和受力情况有关,合理的硬度参数可以保证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受到外界损伤。

3. 密度参数。

密度是材料单位体积的质量,是衡量材料质量轻重的重要参数。

密度参数的选择与材料的重量、成本和使用要求有关,合理的密度参数可以满足产品的轻量化和节约材料的要求。

4. 热学参数。

热学参数是指材料在热力学条件下的性能指标,包括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比热容等。

这些参数对于材料的热稳定性和传热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是材料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使用的重要考量。

5. 化学参数。

化学参数是指材料在化学环境中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包括耐腐蚀性、耐氧化性、耐酸碱性等。

这些参数对于材料在化工、航空航天等特殊环境下的使用具有重要作用。

6. 其他参数。

除了上述常见的技术参数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材料技术参数,如电学参数、磁学参数、声学参数等,这些参数在特定的应用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材料技术参数是材料选择和应用的重要依据,合理选取和掌握这些参数对于产品的质量、性能和成本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对各种材料技术参数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才能更好地进行材料选择和应用,确保产品具有优良的性能和质量。

常用材料技术参数

常用材料技术参数

常用材料技术参数材料技术参数是指用于描述和比较材料性能和特性的数据和指标。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选择合适的材料,并预测材料在特定环境和应用条件下的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材料技术参数:1.密度:材料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密度对于设计和制造过程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影响到材料的重量、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2.强度:材料的强度是指它抵抗外部力量时的能力。

强度参数包括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剪切强度和压缩强度等。

强度对于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非常重要。

3. 硬度:材料的硬度是指它抵抗划擦和破坏的能力。

硬度参数通常用Vickers硬度或Rockwell硬度等指标来表示。

硬度也可以反映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4.弹性模量: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指单位应力下的应变。

弹性模量是衡量材料弹性变形能力的重要参数,用于预测材料在受力后的变形程度。

5.热膨胀系数: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是指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的线膨胀率。

热膨胀系数对于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应用非常重要。

6.热导率:材料的热导率是指材料导热的能力。

热导率对于材料在传热过程和热管理方面的性能非常重要。

7.电导率:材料的电导率是指材料导电的能力。

电导率对于电器和电子元件的设计和应用非常关键。

8.抗腐蚀性:材料的抗腐蚀性是指材料抵抗化学腐蚀的能力。

抗腐蚀性对于材料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9.可加工性:材料的可加工性是指材料加工过程中的易处理性。

可加工性参数包括可铸性、可锻性、可焊性和可切削性等。

10.可循环性:材料的可循环性是指材料在生命周期内的可重复利用能力。

可循环性对于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11.透明度:透明材料的参数包括透光率、折射率和散射率。

透明度对于光学和光电器件的设计和应用非常关键。

这些是常见的材料技术参数,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参数和范围。

工程师和设计师可以根据应用需求和特定环境选择适合的材料,并通过这些参数进行比较和分析。

机械制造基础3_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机械制造基础3_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机械制造基础3_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是指材料在力学加载下的表现和性能参数,用来评估材料的强度、刚度、韧性、耐磨性、抗疲劳性等。

以下将介绍常见的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1.强度:材料的强度指的是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常见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等。

屈服强度是材料在弹性阶段的抗拉、抗压应力,即在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之前所能承受的应力。

抗拉强度是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抗压强度是材料在受压过程中的最大应力。

2.刚度:材料的刚度指的是其抵抗变形的能力。

常见的刚度指标有弹性模量、切变模量等。

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弹性阶段的刚度大小,可以描述材料在拉伸或压缩时的回复能力。

切变模量是材料在剪切变形时的刚度大小,可以衡量材料的抗扭转能力。

3.韧性:材料的韧性指的是其在断裂前能够吸收的能量。

常见的韧性指标有延伸率、冲击韧性、断裂伸长率等。

延伸率表示材料在受拉时能够延长的程度,冲击韧性表示材料在受冲击载荷下的抵抗性能,断裂伸长率是材料在断裂前拉伸的长度与初始长度之比。

4.耐磨性:材料的耐磨性指的是其抗磨损能力。

常见的耐磨性指标有硬度、摩擦系数等。

硬度表示材料抵抗表面划伤、模具磨损等形变的能力,摩擦系数表示材料表面与其他物体接触时的磨擦阻力。

5.抗疲劳性:材料的抗疲劳性指的是其抵抗循环加载下疲劳破坏的能力。

常见的抗疲劳性指标有疲劳极限、疲劳寿命等。

疲劳极限是材料在疲劳加载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疲劳寿命表示材料在循环加载下能够承受的加载次数。

除了上述指标外,材料还有其他性能指标,如导热性能、热膨胀系数、电导率等,这些性能指标主要用于材料的特殊应用领域。

总而言之,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是评估材料力学特性的重要依据,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指标,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合适的力学性能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20种常见塑料性能参数

20种常见塑料性能参数

20种常见塑料性能参数塑料是一种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聚合物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和丰富的性能参数。

下面是20种常见的塑料性能参数,供参考:1. 密度:塑料的密度通常较低,一般在0.9-2.0g/cm³之间,具有轻质的特点。

2.耐热性:塑料的耐热温度范围广泛,一般可以达到-40℃至150℃。

3.耐候性:塑料对气候变化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在户外长期使用。

4.耐化学腐蚀性:塑料对酸、碱、溶剂等化学物质的腐蚀性能因材料而异。

5.透明度:塑料具有不同的透明度,有的透明度高,可以透过光线。

6.拉伸强度:塑料的抗拉能力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和拉伸变形。

7.弹性模量:塑料的弯曲和变形能力,能够恢复原状。

8.绝缘性:塑料是绝缘材料,不导电。

9.耐磨性:塑料的耐磨能力因材料不同,有的材料较硬,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10.硬度:塑料的硬度因材料不同而有所差异,从软到硬都有。

11.耐蠕变性:塑料在长时间受力下的稳定性,能够抵抗变形。

12.耐冲击性:塑料的耐冲击性能能够承受外力冲击。

13.摩擦系数:塑料的表面对其他物体的摩擦力。

14.粘度:塑料的黏滞度,对于加工和流动性有影响。

15.导热性:塑料的传热速度,有的塑料导热性能较好。

16.透气性:塑料对气体的透过性能。

17.阻燃性:塑料的阻燃性能,有的塑料比较易燃,有的可以自熄。

18.可加工性:塑料的加工性能,包括注塑、挤出、吹塑等。

19.可塑性:塑料的可塑性能,能够进行成型和变形。

20.可回收性:塑料的可再生性,是否可以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以上就是塑料的20种常见性能参数,塑料的性能参数决定了它的用途和应用领域。

不同的塑料材料可以根据具体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材料的性能参数(硬铝、铸铁、Q235、不锈钢.....)
①YL108(YZAlSi12Cu2)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硅(11.0~13.0)、铜(1.0~2.0)、锰(0.3~0.9)、镁(0.4~1.0)、铁(≤1.0)、镍(≤0.05)、锌(≤1.0)、铅(≤0.05)、锡(≤0.01)、铝(余量)
抗拉强度 σb≥240 MPa 、伸长率δ(L0=50)≥1% 、布氏硬度HBS5/250/3≥
90
②YL112(YZAlSi9Cu4)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硅(7.5~9.5)、铜(3.0~4.0)、锰(≤0.5)、镁(≤0.3)、铁(≤1.2)、镍(≤0.5)、锌(≤1.2)、铅(≤0.1)、锡(≤0.1)、铝(余量)
抗拉强度 σb≥240 MPa 、伸长率δ(L0=50)≥1% 、布氏硬度HBS5/250/3≥85
压铸铝合金主要特性:压铸的铁点是生产率高、铸件的精度高和合金的强度、硬度高,是少、无切削加工的重要工艺;发展压铸是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

③T7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0.65~0.75)、Si(≤0.35)、Mn(≤0.4)、S(≤0.030)、P(≤0.035)
主要特性:经热处理(淬火、回火)之后,可得到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以及相当的硬度,但淬透性低,淬火变形,而且热硬性低。

试样淬火:淬火温度(800~820℃)冷却介质(水)硬度值HRC≥62
④T8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0.75~0.84)、Si(≤0.35)、Mn(≤0.4)、S(≤0.030)、P(≤0.035)
主要特性:经淬火回火处理后,可得到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但强度和塑
性不高,淬透性低,加热时易火热,易变形,热硬性低,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低。

试样淬火:淬火温度(780~800℃)冷却介质(水)硬度值HRC≥62
⑤45钢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0.42~0.49)、Si(≤0.02)、Mn(≤0.60)、S(≤0.035)、P(≤0.035)
交货状态下的力学性能:
冷拉:抗拉强度 σb≥635 MPa 、伸长率δ5≥6%、收缩率φ≥30%
退火:抗拉强度 σb≥540 MPa 、伸长率δ5≥13%、收缩率φ≥40%
⑥65Mn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0.62~0.70)、Si(0.17~0.37)、Mn(0.90~1.20)、Cr(≤0.25)、Ni(≤0.25)、Cu(≤0.25)
S(≤0.035)、P(≤0.035)
主要特性:锰提高淬透性,φ12mm的钢材油中可以淬透,表面脱碳倾向比硅钢小,经热处理后的综合力学性能优于碳钢,但有过热敏感性和回火脆性。

热处理制度:
淬火温度(830℃)、淬火介质(油)、回火温度(540℃)
力学性能:
σs≥785 MPa 、σb≥980 MPa 、δ10≥8% 、φ≥30%
交货状态:1 热轧(布氏硬度HBS≤302)
2冷拉+热处理(布氏硬度HBS≤321)
⑦10钢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交货状态下的力学性能:
冷拉:抗拉强度 σb≥440 MPa 、伸长率δ5≥8%、收缩率φ≥50%
退火:抗拉强度 σb≥295 MPa 、伸长率δ5≥26%、收缩率φ≥55%
⑧HT20-40(相当于新牌号的HT200)
物理性能:
密度ρ:7.2~7.3 g/cm3
比热容c:0~200℃502.42~544.28 J/(k g·K)
0~1000℃669.89~711.76 J/(k g·K)
常温~熔点921.10~962.96 J/(k g·K)
熔解热l:209.34~230.27 J/g
热涨系数α1:一般10.1~12.6 10-6/K
0~100℃10.5 10-6/K
0~200℃11.5~12.0 10-6/K
0~500℃13.0~13.5 10-6/K
热导率λ:50.24~54.43 W/(m·K)
W/(m·K):75~85 μΩ·cm
HT200主要特性: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均较好,减振性良好;铸造性能较好,需进行人工时效处理。

灰铸铁件附铸试棒(块)的力学性能:
注:当铸件壁厚超过300mm时,其力学性能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括弧内的数值仅适用于铸件壁厚大于试样直径时使用。

灰铸铁件壁厚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参考数据)
⑨ZL101~ZL104
铸造铝合金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铸造铝合金的杂质允许含量
ZL101主要特性:
铸造性能良好、无热裂倾向、线收缩小、气密性高,但稍有产生气孔和收缩孔倾向、耐蚀性高、与ZL102相近、可热处理强化,具有自然时效能力、强度高、塑性好、焊接性好、切削加工性一般。

ZL101A主要特性:
杂质含量较ZL101低,力学性能较ZL101要好。

ZL102主要特性:
铸造性能好、密度小、耐蚀性高、可承受大气、海水、二氧化碳、浓硝酸、氨、硫、过氧划氢的腐蚀作用。

随铸件壁厚的增加,强度降低程度低、不可热化处理强化、焊接性能好,切削加工性、耐热性差、成品应在变质处理下使用。

ZL104主要特性:
铸造性能良好,无热裂倾向,气密性好,线收缩小,但易形成针孔、室温力学性能良好,可热处理强化,耐蚀性能好、可切削性及焊接性一般、铸件需经变质处理
铸造铝合金的热处理工艺规范
铸造铸合金的力学性能
⑩20CrMo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0.17~0.24)、Si(0.17~0.37)、Mn(0.40~0.70)、Cr(0.80~1.10)、Mo(0.15~0.25)20CrMo主要特性:
热强性较高,在500~520℃时,热强度仍高,淬透性较好,无回火脆性,冷应变塑性、切削加工性及焊接性均良好,一般在调质或渗碳淬火状态下使用。

注:⒈钢中残余元素Cr、Ni、Cu含量应各不大于ω=0.30%,如供方能保证,可不作分析。

⒉氧气转炉钢的氮含量应不大于ω=0.008%。

⒊F表示沸腾钢,b表示半镇静钢,Z表示镇静钢,TZ表示特殊镇静钢。

①Q235、B级沸腾钢Mn含量上限为ω=0.60%。

②沸腾钢Si含量不大于ω=0.70%,半镇静钢Si含量不大于0.17%,镇静钢Si含量下限值为ω=0.12%。

Q195主要特性:
具有高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良好的压力加工性能,但强度低
Q235主要特性:
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冷冲压性能,以及一定的强度、好的冷弯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