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13631U】一种电机结构【专利】
【CN209593242U】一种无刷电机可维护结构【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182253.3(22)申请日 2019.02.01(73)专利权人 宁波市金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长兴路199号10幢3楼(72)发明人 包坚强 徐乃军 翁善 (51)Int.Cl.H02K 29/00(2006.01)H02K 9/06(2006.01)H02K 5/04(2006.01)H02K 5/20(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无刷电机可维护结构(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刷电机可维护结构,包括电机外壳、定子、转子和保护盖,所述定子的外表面与电机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子的一侧贯穿定子并延伸至定子的外部,所述转子的一侧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扇盘,并且扇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件,所述保护盖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转动件相配合使用的凹槽转动块,所述电机外壳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丝杆,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刷电机维护技术领域。
该无刷电机可维护结构,操作人员能打开盖子取出转子,清除转子上的金属杂质再装回,方便了操作人员的使用,使产品寿命更加长久,保证了无刷电机的正常运行。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209593242 U 2019.11.05C N 209593242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593242 U1.一种无刷电机可维护结构,包括电机外壳(1)、定子(2)、转子(3)和保护盖(4),所述定子(2)的外表面与电机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子(3)的一侧贯穿定子(2)并延伸至定子(2)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3)的一侧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扇盘(5),并且扇盘(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件(6),所述保护盖(4)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转动件(6)相配合使用的凹槽转动块(7)。
【CN209233613U】一种电机气冷壳体和气冷电机【专利】

2
CN 209233613 U
说 明 书
1/4 页
一种电机气冷壳体和气冷电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气冷壳体和气冷电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热功率密度的增大,电机的冷却依次可采用自然冷却、风冷、油冷、水冷等方 式。 [0003] 当冷却剂为空气时:在自然冷却条件下,壁面的对流换热系数范围为3~10W/m2/K; 在强迫风冷条件下,壁面的对流换热系数范围为20~100W/m2/K。 [0004] 对于发热量较小的电机,一般采用空气自然冷却,并通过在壳体表面设置散热筋 来增加换热面面积。由于空气自然冷却系数很小,自然冷却电机的壁面和空气的热阻很大, 这就造成了自 然冷 却电 机的温升很大 、整体温 度高。一般自 然冷 却电 机 加强散热的 方法有 增加散热筋数量和高度 ,而当散热筋的数量和高 度增大到一定时 ,继续增加对加强散热的 作用就不大了。 [0005] 对于冷却需求介于自然冷却和风冷之间的电机(例如需要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在10 ~20W/m2/K的 情况下)、或者发热量不大但是要求温升较小的电 机 ,冷 却方式的 选择会出现 以下问题 :使 用自然冷却会造成电 机温度过高 ;使 用风冷则余量过大造成浪费 ,且需要增加 壳体、风扇等,使电机体积增大、噪音增大、成本偏高。
3
CN 209233613 U
说 明 书
2/4 页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振动片的表面设有通槽,所述通槽 为圆形、长方形或椭圆形。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振动片为表面水平的薄片结构或者 表面有波纹的薄片。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壁面设有轴向散热筋或径向散 热筋。 [0016]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动振动元件采用压电式振动元 件、电磁式振动元件或者机械式振动元件。 [0017]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 [0018] 一种气冷电机,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电机气冷壳体,所述电机气冷壳体的内 部安装有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的内部布置有转子组件。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20] (1)本实用新型对于冷却需求介于自然冷却和风冷之间的气冷电机、或者发热量 小并要求温升较小的 气冷电 机 ,在电 机的壳体外壁面安装主动振动元件 ,通过主动振动元 件自身的振动或者主动振动元件驱动振动片的振动将换热面的空气加速,主动减弱或破坏 换热面上空气的边界层,增大空气湍流,从而增大了对流换热系数,降低电机的温升。 [0021] (2)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使用风扇、泵等强迫冷却系统、不改变壳体设计的情况 下,通过在壳体壁面上安装主动振动元件来降低壳体壁面与冷却流体的对流换热热阻 ,实 现有效降 低电 机温升的效果。通过本实施 例的电 机气冷壳体 制成的电 机体积小 ,噪 音小以 及成本低。 [0022] (3)本实用新型的振动片上开设有通槽,便于壳体壁面流体的混合,有利于传热。
【CN209402310U】一种电机推力座结构【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333543.3(22)申请日 2019.03.17(73)专利权人 山东洪涨泵业有限公司地址 265200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龙门西路596号(72)发明人 崔洪章 (51)Int.Cl.H02K 5/173(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电机推力座结构(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推力座结构,所述推力座结构设置在电机底部,电机中部安装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底部连接有推力扇形块,推力扇形块底部开有上凹槽;所述推力扇形块凹槽处安装有滚珠,推力扇形块下方安装有推力座;所述推力座上方与推力扇形块的上凹槽对应处开有下凹槽,上凹槽和下凹槽之间安装有滚珠。
所述上凹槽和下凹槽以及对应的滚珠设置等于三组。
所述电机外部设置有外壳。
使用该电机推力座结构可以对机加工和装配等原因产生影响电机同心度的积累误差起到校正作用,通过对电机轴的实时矫正,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故障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CN 209402310 U 2019.09.17C N 209402310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402310 U1.一种电机推力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座结构设置在电机底部,电机中部安装有电机轴(1);所述电机轴(1)底部连接有推力扇形块(2),推力扇形块底部开有上凹槽;所述推力扇形块(2)凹槽处安装有滚珠(3),推力扇形块下方安装有推力座(4);所述推力座(4)上方与推力扇形块的上凹槽对应处开有下凹槽,上凹槽和下凹槽之间安装有滚珠(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推力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凹槽和下凹槽以及对应的滚珠设置等于三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推力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部设置有外壳。
2。
【CN209313599U】一种马达【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265547.2(22)申请日 2019.03.01(73)专利权人 台州市俊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洪家双桥路242号2幢(仅限办公)(72)发明人 陈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代理人 叶小勤(51)Int.Cl.H02K 5/18(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马达(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达,旨在提供一种散热效好,结构简单以及实用性强的马达,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马达端盖上设有若干散热槽,散热槽包括第一散热槽、第二散热槽、第三散热槽以及第四散热槽,第一散热槽和第三散热槽对角设置,第二散热槽和第四散热槽对角设置,马达端盖上还设有第一散热片以及第二散热片,第一散热片依次贯穿第一散热槽和第三散热槽,第二散热片依次贯穿第二散热槽以及第四散热槽,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马达技术领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CN 209313599 U 2019.08.27C N 209313599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313599 U1.一种马达,包括马达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本体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的线圈、贯穿线圈的传动轴(2)以及与壳体(1)相适配的马达端盖(3),所述马达端盖(3)上设有若干散热槽(4),散热槽(4)包括第一散热槽(41)、第二散热槽(42)、第三散热槽(43)以及第四散热槽(44),第一散热槽(41)和第三散热槽(43)对角设置,第二散热槽(42)和第四散热槽(44)对角设置,马达端盖(3)上还设有第一散热片(31)以及第二散热片(32),第一散热片(31)依次贯穿第一散热槽(41)和第三散热槽(43),第二散热片(32)依次贯穿第二散热槽(42)以及第四散热槽(44)。
【CN209462133U】一种电机端盖【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233721.5(22)申请日 2019.02.25(73)专利权人 宁波弘翔电机有限公司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泗门镇光明北路(72)发明人 童正亮 (51)Int.Cl.H02K 5/04(2006.01)H02K 5/22(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电机端盖(57)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端盖,电机端盖的一侧设有多个环形排布的定位件,定位件包括与电机端盖固定连接的支撑凸缘,支撑凸缘的端部设有卡接凸缘,卡接凸缘的外表面为弧形锥面,弧形锥面带有顶部和裙部;所述卡接凸缘从电机壳体的端口伸入到电机壳体内并与电机壳体内壁上的卡口卡合;电机内壳的端面上设有弧形卡槽,所述电机端盖的侧面上设有与弧形卡槽对应的弧形卡接板,电机内壳设置在电机壳体内。
电机端盖与电机壳体,电机内壳固定在一起,固定牢固且方便后期拆装。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CN 209462133 U 2019.10.01C N 209462133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462133 U1.一种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电机端盖的一侧设有多个环形排布的定位件,定位件包括与电机端盖固定连接的支撑凸缘,支撑凸缘的端部设有卡接凸缘,卡接凸缘的外表面为弧形锥面,弧形锥面带有顶部和裙部;电机端盖的侧面上设有弧形卡接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两个对称的定位件的卡接凸缘的弧形锥面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电机壳体端口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两个对称的定位件的卡接凸缘的弧形锥面裙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电机壳体端口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电机端盖的中部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设电机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电机端盖的内侧表面设有多个固线扣,固线扣与电机端盖固定连接,固线扣上设有卡线槽。
【CN209233633U】一种电机冷却装置及汽车【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9233633 U
CN 209233633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1 .一种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 机壳体内壁(1) 、电 机壳体外壁(2) 和水道(3) ; 所述水道(3)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内壁(1)靠近所述电机壳体外壁(2)的一面上; 所述水道(3) 环绕所述电 机壳体内壁(1) ,包括入水口 (31) 和出水口 (3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3)还包括换向部(33)、 第一部分 (34) 和第二部分 (35) ; 所述第一部分 (34)的一端与所述入水口 (31) 连接 ,另一端与所述换向部 (33)的一端连 接; 所述第二部分 (35)的一端与所述换向部 (33)的 另一端连接 ,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 (32) 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34)为环形,所述第二部分(35)为螺旋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部(33)包括换向前水道(331) 、换向水道(332) 和换向后水道(333) ; 所述换向水道(332)的一端连接所述换向前水道(331) ,另外一端连接所述换向后水道 (333) ; 所述换向前水道(331)还与所述第一部分(34)连接,所述换向后水道(333)还与所述第 二部分(35)连接; 所述换向前水道 (331) 与所述换向 后水道 (333) 平行设置 ,所述换向水道 (332) 为圆弧 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34)、所述换向部 (33)和所述第二部分(35)均为至少两路并联的水道。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外壁(2)设置有分 别与所述出水口(32)和入水口(31)对应的出水口定位管和入水口定位管。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4); 所述密封圈(4)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内壁(1)的两端。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内壁(1)的两端设 置有密封圈定位槽。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为O形圈。 10 .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冷却装置。
【CN209488335U】一种直流无刷风扇电机【专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无刷风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栓(3)和安 装孔(4)均在安装带(2)上等角度分布,且紧固螺栓(3)和安装孔(4)相互交错分布。
( 19 )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12 )实 用新型专利
(21)申请号 201920027397 .1
(22)申请日 2019 .01 .08
(73)专利权人 佛山市南海区福尼达电器实业有 限公司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 得胜村得金工业区南蛇墪四路9号二 楼
(72)发明人 余良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44218
代理人 刘晓敏
(51)Int .Cl . H02K 5/18(2006 .01) H02K 29/00(2006 .01) H02K 7/14(2006 .01)
(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直流无刷风扇电机
(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无刷风扇电机,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无刷风扇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 的现有的直流无刷风扇电机在进行长时间的工作之后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发热情况,在持 续发热的 情况下进行工作容易缩短电 机的 使 用寿命 ,从而需要反复进行维修 ,影响 用户的 使用体验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无刷风扇电机,包括无 刷风扇电机本体、连接块和竖杆,所述无刷风扇电机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带,且安装带上 安装有紧固螺栓 ,并且安装带通过紧固螺栓与无 刷风 扇电 机 相互连接 ,所述安装带上预留 有安装孔,且安装带的外侧设置有散热板,所述连接块位于散热板的下方,且散热板通过连 接块和安装孔与安装带相互连接,所述散热板的内部开设有收纳槽,且收纳槽上预留有限 位槽 ,所述竖杆位于收 纳槽的 内 侧 ,且竖杆 与散热板 相互连接 ,所述竖杆的 下方设置有顶 杆,且顶杆上预留有竖槽,并且顶杆通过竖槽与竖杆相互连接,所述顶杆的上方安装有限位 板,且限位板与限位槽相互连接,所述顶杆的上方设置有复位弹簧,且顶杆通过复位弹簧与 散热板相互连接,并且顶杆的下方安装有散热片。 [0006] 优选的,所述安装带为环状结构,且安装带的个数设置有2个,并且2个安装带均为 铁制金属材质。 [0007] 优选的,所述紧固螺栓和安装孔均在安装带上等角度分布,且紧固螺栓和安装孔 相互交错分布。 [0008]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为铜制金属材质,且散热板下方的连接块为磁铁材质。 [0009] 优选的,所述顶杆嵌套在竖杆的外侧,且竖杆与散热板为一体化结构。 [0010] 优选的,所述顶杆与复位弹簧构成伸缩结构,且顶杆上的限位板与限位槽构成滑 动结构。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直流无刷风扇电机, [0012] 1、方便在无刷风扇电机本体进行工作的同时对其进行散热,避免无刷风扇电机本 体的内部元件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工作故障 ,同时散热板方便通过安装带进行安装或者拆卸 以及改变安装位置,提高了散热的灵活性;
新型电机结构[发明专利]
![新型电机结构[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b178d209f8c75fbfc67db249.png)
专利名称:新型电机结构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陆海斌,郑余,钱胜,辜贇,赵荣国,岳志芹,段昌军,程玉亮,李强
申请号:CN201310747603.3
申请日:20131231
公开号:CN103701246A
公开日:
2014040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电机结构,包括两端开口的电机壳体,套装于电机壳体内的定子总成,以及转动设于所述定子总成中的转子总成,在所述电机壳体的一端卡装固连有盖板支撑机构,在相对盖板支撑机构的电机壳体的另一端设有顶置在定子总成轴向端面上的、可沿电机壳体轴向移动的内插固定镶块,在所述电机壳体的外侧设有推动所述内插固定镶块沿电机壳体轴向移动以调整内插固定镶块与盖板支撑机构之间距离的燕尾调节机构;还包括将移动完成后的内插固定镶块相对于电机壳体进行固定的连接机构。
本新型电机结构可实现电机壳体轴向尺寸的调整,以通过调整电机铁心冲片的数量来改变电机参数,便于电机的平台化开发。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朝阳南大街2266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刘谟培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381564.2
(22)申请日 2019.03.25
(73)专利权人 王杨源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下寮乡
江坑村永银路38号
(72)发明人 王杨源
(74)专利代理机构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代理人 洪中清
(51)Int.Cl.
H02K 9/06(2006.01)
H02K 9/26(2006.01)
H02K 5/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电机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特别涉及一种电
机结构,解决了电机结构的散热问题,包括电机
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包括前盖板、后盖板和转子,
所述电机壳体后部设有后罩,所述后盖板和后罩
之间形成通风腔室,所述通风腔室内设有风扇,
所述风扇与转子联动装配,所述通风腔室在后盖
板位置一侧上设有第一通风孔,且通风腔室在相
反一侧上设有过滤孔,所述前盖板上设有第二通
风孔,所述风扇转动带动空气由第一通风孔一侧
向第二通风孔一侧流动,减少尘埃杂质的进入,
此外通风孔的位置尽量边缘化,减少对内部零部
件的损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小分子杂志堆
积在端口处,风扇的转动跟随转子自启动,无需
复杂结构设计,大大提高散热性能,具有实用性
和经济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209313631 U 2019.08.27
C N 209313631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313631 U
1.一种电机结构,包括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包括前盖板、后盖板和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后部设有后罩,所述后盖板和后罩之间形成通风腔室,所述通风腔室内设有风扇,所述风扇与转子联动装配,所述通风腔室在后盖板位置一侧上设有第一通风孔,且通风腔室在相反一侧上设有过滤孔,所述前盖板上设有第二通风孔,所述风扇转动带动空气由第一通风孔一侧向第二通风孔一侧流动,所述过滤孔直径小于第一通风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孔设有若干,且过滤孔在后罩上的位置与风扇位置相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后盖板和风扇依次固定装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沿后盖板圆周边缘均匀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孔沿前盖板圆周边缘均匀设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直径大于过滤孔直径,且第二通风孔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一通风孔直径。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内壁上设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和电机壳体内壁之间形成供空气流通的风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