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缩热利用热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互联网+)
热管换热器计算

热管换热器计算(2009-02-20 22:50:45)转载标签:热管换热器计算德天热管亚洲热管网热管换热器计算可用热平衡方程式进行计算,对于常温下使用的通风系统中的热管换热器的换热后温度,回收的冷热量也可用下列公式计算,由于公式采用的是显热计算,但实际热回收过程也发生潜热回收,因此计算值较实测值偏小,其发生的潜热回收可作为余量或保险系数考虑。
本文选自【亚洲热管网】热管换热器的计算:1. 热管换热器的效率定义η=t1-t2/t1- t3 (1-1)式t1、t2——新风的进、出口温度(℃)t3——排风的入口温度(℃)2.热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一般已知热管换热器的新风和排风的入口温度t1和t3,取新风量L x 与排风量L P相等。
即L x = L P,新风和排风的出口温度按下列公式计算:t2=t1-η(t1-t3) (1-2)t4=t3+η(t1-t3) (1-3)t4——排风出口温度(℃)回收的热量Q (kW), 负值时为冷量:Q(kW)= L xρX C x(t2-t1)/3600 (1-4)式中L x——新风量(m3/h )ρx——新风的密度(kg/m3)(一般取1.2 kg/m3)C x——新风的比热容,一般可取1.01kJ/ (kg ·℃)。
3.选用热管换热器时,应注意:1)换热器既可以垂直也可以水平安装,可以几个并联,也可以几个串联;当水平安装时,低温侧上倾5℃~7℃。
2)表面风速宜采用1.5 m/s~3.5m/s。
3)当出风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或热气流的含湿量较大时,应设计冷凝水排除装置。
4)冷却端为湿工况时,加热端的效率η值应增加,即回收的热量增加。
但仍可按上述公式计算(增加的热量作为安全因素)。
需要确定冷却端(热气流)的终参数时,可按下式确定处理后的焓值,并按处理后的相对湿度为90%左右考虑。
h2=h1- 36Q/ L×ρ (1-5)式中h1, h2——热气流处理前、后的焓值(kJ/kg);Q ——按冷气流计算出的回收热量(W);L ——热气流的风量(m3/h );ρ——热气流的密度(kg/m3)。
热管空气预热器计算

Rz
m2℃/W
K0
W/(m.℃)
最大温差 最小温差 对数平均温差
△tmax ℃
△tmin ℃
△T
℃
4.7 传热面积计算
传热面积 所需管子根数 所需管子根数取整 富裕系数 选取管子根数
A0
m2
n1
根
n1'
根
fx
n2
根
选定 B/S1 π d0Ly np*A0yd π d0Lk np*A0kd (S1*Ly-2d0-2Ly/b*δ cp)/(S1*Ly) (S1*Lk-2d0-2Lk/b*δ cp)/(S1*Lk) Gysj/xAyz Gksj/xAkz
0.0337
查表
0.0000230
0.686
0.1378(λ k/d0)(d0Gkmax/μ k)0.718(Prk)1/3(Y/H)500..29960 X=1.7-2.4,d0=12-41
0.1057(λ k/d0)(d0Gkmax/μ k)0.667(Prk)1/3(Y/H)0.164(Y/Xδ=1c.p)20-.107.57,d0=13.5-1
303
查表
754.5
查表
32.172
查表
1555.9
查表
0.01960
di(g(ρ lh-ρ vh)/σ h)0.5
19.232
3.20.5tanh(0.5B0h0.25)
1.396
Ckh2rh(π /4di2)(ρ lh-0.25-ρ vh-0.25)-2*(gσ h2(2ρ.l4h4-ρ7 vh))0.25
迎风面横向管间距
S1
迎风面每排管根数
np
烟气侧每根热管光管外表面A积0yd
换热器最简单计算方法

换热器最简单计算方法换热器的计算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就像要解开宇宙的密码一样。
其实啊,没那么复杂,就像是玩搭积木,只要知道几块关键的“积木”怎么摆就好啦。
你可以把换热器想象成一个超级大的“热量交换市场”。
一边是热的家伙,带着好多热量,就像个暴发户似的;另一边是冷的家伙,穷得叮当响,没多少热量。
它们凑到一起,那热的就得给冷的分点热量。
首先呢,咱们得知道热流体和冷流体进来的时候温度是多少。
这就好比你要知道两个人进商店的时候口袋里各有多少钱。
热流体进来时的温度就像是热家伙的初始财富,冷流体进来的温度就是冷家伙的初始财产。
然后啊,还有个重要的东西叫比热容。
这比热容就像是每个人花钱或者赚钱的速度。
热流体的比热容大呢,就意味着它传热的时候就像个大手大脚的土豪,能给出去好多热量;冷流体的比热容要是大,那它接收热量就像个大胃王,能吞好多。
热交换量的计算,简单说就像是算这一热一冷两个家伙最后财富的差值。
我们用公式Q = m×c×ΔT来计算。
这里的m就像人的体重一样,是流体的质量。
质量越大,能传递的热量就可能越多。
就好比一个大胖子和一个小瘦子,肯定是大胖子能拿得出更多的东西来交换。
还有啊,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这个就像是市场里的交易效率。
传热系数大,热量交换就快得像闪电一样,冷的和热的很快就能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传热系数小呢,就像两个蜗牛在做交易,慢得要命。
有时候,我们还得考虑换热器的面积。
这面积就像是市场的大小。
面积越大,能同时进行的热量交易就越多。
要是面积小了,就像个小地摊,能交换的热量就很有限啦。
你看,这么一说,换热器的计算是不是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简单?只要把这些概念像拼图一样拼在一起,就能算出个大概啦。
不用把它想得那么神秘,就当是在管理一个特别的热量小世界,这里面的热和冷就像两个调皮的小鬼,按照我们算出来的规则在交换热量呢。
热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热管中从冷凝段回流到蒸发段的液体的一部 分 ,由于蒸汽流的流动将被携带到冷凝段 ,因而造成 蒸发段干枯 ,引起蒸发段过热 ,这一极限称为热管的 携带限 。 对重力式无吸液芯热管 , 携带极限的管径可用 下式计算 :
dc =
1. 78 Q ent
- 1/ 4 - 1/ 4 π γ(ρ ) + ρV L - 2
L经 = L1 = L2 K2 K1
饱和温度 , K; T1 、 T2 — — — 分别为热流体和冷流体的温度 , K。 安全长度比主要用于验证计算确定的长度比是 否安全 。 1. 3 工质的选择 工质的选择要满足与热管材质相容性和热物理
( 4)
2001 年第 3 期 王 磊 : 热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1. 5 翅片效率与翅化比 1. 5. 1 翅片效率
G
单位 kg/ m2 ・ s
流动方向上的管排数
8 2. 4~2. 7
热管在气体侧传热时热阻较大 , 常采取加翅片 的方法来强化传热 。加翅片后 ,随翅片高度的增加 , 其温度与热管壁温有一个梯度 。当以热管光管面积 计算给热系数时 ,即存在一个翅片传热效率问题 ,即 η=
( 见 2. 3 中定义) ,W/ m2 ・ K;
M1 、 M2 — — — 分别为热流体和冷流体的质量流
单管传输功率 (kW)
<1 <3 <7
管径 d o ( 外径) (mm)
16~25 25~32 32~60
量 ,kg/ h 。 在计算时 , 需先确定 L 经 , 再根据传热原理求 K1 、 K2 。为此 , 可先估计 K1 、 K2 值 , 估算出 L 经 , 再进 行精确的传热计算 。 K1 与 K2 值可按表 2 估计 。
气气热管换热器计算书

热管换热器设计计算1确定换热器工作参数1.1 确定烟气进出口温度ti,t3,烟气流量V,空气出口温度頁,饱和蒸汽压力Pc?对于热管式换热器,ti 范圉一般在250°C? 600°C 之间,对于普通水- 碳钢热管的工作温度应控制在300°C 以下. t2的选定要避免烟气结露形成灰堵及低温腐蚀,一般不低于180°C.空气入口温度的. 所选取的各参数值如下:2 确定换热器结构参数2.1确定所选用的热管类型烟气定性温度: f 宇_4 沁; 2 沁=310 比在工程上计算时,热管的工作温度一般由烟气温度与4倍冷却介质温度的和的半均值所得出:如+営=420? c+严z = 18O°C烟气入口处:q =. t2+tiX4 200°C+20°Cx4烟气出口处:l° 5 5 C选取钢-水重力热管. 其工作介质为水. 工作温度为30OC~25°0 C? 满足要求. 其相容壳体材料:铜. 碳钢(内壁经化学处理)。
2.2 确定热管尺寸对于管径的选择,由音速极限确定所需的管径d v = 1.64 Qc t J厂9必)2根据参考文献《热管技能技术》,音速限功率参考范闱,取10 = 56 吃启动时p v = O.1113k^/7H 3p v = 0.165 X 105par = 2367.4 幼/kg因此d v = 1.64 I ! = 10.3 mmyr(p v p v)l由携带极限确定所要求的管径d _ I 1.78 X Qent Qc=4kW,在P Ji (P L" 1/4+ P V~1/4)_2^(P L - Pv]1/4根据参考文献《热管技能技术》,携带限功率参考范围,取180°C时P L = 886.9kg/m3 pv = 5.160/c^/m3 r = 20\3kJ/kg Q ent=4kw 管内工作温度t t =J = 431.0xl0^N/m因此178x4nx20L3x(8Q6.^ i/4+SA6^i/4)-2 [gX431.0xl0-4(886.9-5.160)]1/4 =13.6nun考虑到安全因素,最后选定热管的内径为4 = 22111111管売厚度计算由式Pv420qcr]式中,Pv按水钢热管的许用压力28.5kg /nmr 选取,由对应的许用230°C來选取管壳最大应力乐朋=14kg/nim 2,而[<r]= - (7,^ = 3.5ka / nmr 428? 5x0.022 =0.89611U11考虑安全因素,= 1.5210101x131.15, 管壳外径:df =4+2S= 22+2x1.5= 25mm.通常热管外径为25? 38mm时,翅片高度选10? 17mm (—般为热管外径的一半),厚度选在0.3~1.2mm为宜,应保证翅片效率在0.8以上为好. 翅片间距对干净气流取 2.5? 4mm:积灰严重时取6? 12inm,并配装吹灰装置. 综上所述,热管参数如下:翅片节距:Sf = Sf+务=4+1= 5mm每米热管长的翅片数:n厂啤= ^ = 200/mS f 5肋化系数的计算:每米长翅片热管翅片表面积Af =[2x^.x (d^-d;)+ ^ d f . J f] n f 4 4 每米长翅片热管翅片之间光管面积A=”a(i- i “込)每米长翅片热管光管外表面积肋化系数:宀[2x^x(d^-d;) + ^ d f J f] n f l + ^ d o (l-n f J f)訂- 4 力4[0.5 x (O.O5 2 - 0 0253) + 0 05 x0 0011x200 + 0.025 x(l-0.2) o ---- =8.70.0252.3确定换热器结构将热管按正三角形错列的方式排列,管子S' = (1.2~1.5)蚣取S'= 中心距70nmio3 热力计算3. 1确定换热器中热管的热侧和冷侧的管长Wc,以及迎风面管数B1)确定烟气标准速度V, —般取 2.5~5m/s,假设vMm/s,可得出烟气迎风面的面积4=匕=黑=2.8n】22)确定迎风面宽度E,取E=1.8m,热管的热侧管长“=霍=1.56m,适当D 1.0取= 1.5m,并且lh/lc = 3/1<? l c = 0.5mo3)求出迎风面的管数B, B = E/S = 1.8/0.07 = 25.7,B为整数,应取B=26, 因此实际的迎风面的宽度 E = 0.07 X26 = 1.82m,同时实际的迎风面面积A' =Exl h =1.82 X 1.5 =2.73m2,实际的速度是 d = v/A'=疵鲁石= 4.07m/So3.2确定传热系数1)烟气定性温度:tf = ti + t2/2 = 420°C;200°C = 310 C°,从而确定烟气的物性参数:2)确定烟气侧管束的最小流通截面积NFA = [(S '一d。
热管换热器设计计算及设计说明

热管换热器设计计算及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书目录1.引言2.设计目标3.设计计算3.1传热需求计算3.2材料选择3.3热管尺寸计算3.4换热面积计算4.设计结果4.1热管尺寸4.2换热面积5.结论1.引言2.设计目标本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个能够满足热量传递需求的热管换热器。
具体设计目标如下:-传热效率高,热量损失小;-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和维护;-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3.设计计算3.1传热需求计算根据所需传热功率和热传导方程,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换热面积。
传热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Q=U*A*ΔT其中,Q为传热功率,U为传热系数,A为换热面积,ΔT为温度差。
根据具体的应用条件和需求,可以确定传热系数和温度差。
3.2材料选择根据工作温度和压力,选择合适的材料用于热管换热器的制造。
常见的材料有不锈钢、铜、铝等。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材料的导热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成本等。
3.3热管尺寸计算热管的尺寸设计主要包括直径、长度和分段数等。
热管的直径与流体的流量有关,需要根据实际流量计算得出。
热管的长度与传热效果有关,需要根据传热需求和热管材料的导热性能计算得出。
分段数的选择主要考虑热管结构的复杂度和制造成本。
3.4换热面积计算根据传热功率和传热系数,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换热面积。
换热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A=Q/(U*ΔT)其中,A为换热面积,Q为传热功率,U为传热系数,ΔT为温度差。
根据具体的应用条件和需求,可以确定传热系数和温度差。
4.设计结果4.1热管尺寸根据具体的传热需求和热管材料的导热性能,计算得出热管的直径为XX mm,长度为XX mm,分段数为XX。
4.2换热面积根据传热功率和传热系数,计算得出所需的换热面积为XXm²。
5.结论本设计通过计算得出了一台满足特定条件下的热管换热器的尺寸和换热面积。
这个设计可以满足传热需求,并具有高传热效率、小体积和耐腐蚀等特点。
气气热管换热器计算书

气气热管换热器计算书热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1.确定换热器工作参数在设计热管式换热器时,需要确定烟气进出口温度t1和t2,烟气流量V,空气出口温度t2,以及饱和蒸汽压力pc。
对于普通水-碳钢热管的工作温度应控制在300℃以下,而t2的选定要避免烟气结露形成灰堵及低温腐蚀,一般不低于180℃。
所选取的各参数值如下:烟气流量:m2/h饱和蒸汽压力:0.2MPa空气出口温度:120℃空气入口温度:20℃排烟入口温度:20℃排烟出口温度:200℃2.确定换热器结构参数2.1 确定所选用的热管类型在工程上计算时,热管的工作温度一般由烟气温度与4倍冷却介质温度的和的平均值所得出。
对于本设计,烟气入口处的温度为180℃,烟气出口处的温度为56℃。
因此,选取钢-水重力热管作为工作介质,其工作温度为30℃~250℃,相容壳体材料为铜和碳钢(内壁经化学处理)。
2.2 确定热管尺寸在确定热管尺寸时,需要根据音速极限和携带极限来选择管径。
根据参考文献《热管技能技术》,取参考功率范围Qc=4kW,在t2=56℃启动时,可得到热管的管径为10.3mm。
根据参考文献《热管技能技术》,取参考功率范围Qent=4kW,在管内工作温度ti=180℃时,可得到热管的管径为1.11mm。
根据给定的公式,计算得到热管的内径为22mm,管壳厚度为1.5mm,外径为25mm。
为保证翅片效率在0.8以上,选取翅片高度为11mm,厚度为0.5mm,翅片间距为5mm,肋化系数为8.7.将热管按正三角形错列的方式排列,管子中心距取70mm。
确定热管的热侧和冷侧管长。
本文介绍了烟气余热锅炉中热管的设计计算方法。
首先需要确定烟气标准速度v,一般取2.5~5m/s,假设v=4m/s,可得出烟气迎风面的面积A=2.8m2.确定迎风面宽度E,取E=1.8m,热管的热侧管长Aℎ=1.5m,并且Aℎ⁄AA=3⁄1,∴AA=0.5m。
求出迎风面的管数B,A=A⁄A′=1.8⁄0.07=25.7,B为整数,应取B=26,因此实际的迎风面的宽度A=0.07×26=1.82m,同时实际的迎风面面积A′=A×Aℎ=1.82×1.5=2.73m2,实际的速度是A′=A⁄A′=4.07m/s。
换热器的计算举例

换热器的计算举例换热器的计算举例条件:1.空气量4100m3/h2.空气预热温度t空=300 0C (冷空气为20 0C)3.烟气量V''烟=6500m3/h (烟气温度为7000C)4.烟气成分(体积%)CO2 H2o O2N219.4 7.5 2.1 71.05.换热器的型式及材质型式:直管形平滑钢管换热器材质:换热管采用Ф 60*3.5毫米无缝钢管材质16Mn钢最高使用温度小于4500C计算举例:一. 主要热之参数的确定1.入换热器空气的温度t'空=200C出换热器空气的温度t''空=3000C2.入换热器空气量取换热器本身的漏损及管道漏损 3%则V真实=1.03 V'空=1.03×4100=4223m/h或 V空=1.03V'空/3600=4223/3600=1.17m/s3.入换热器烟气的温度考虑16Mn铜的最高温度不大于450℃。
初步确定入换热器的烟气温度t′烟=550℃,稀释导数确定如下:烟气700℃的比热为:C烟(700)=0.01(0.501×19.4+0.392×7.5+0.342×2.1+0.325×71)=0.365KJ/m3℃烟气在550℃的比热为:C烟(500)=0.01(0.484×19.4+0.383×7.5+0.337×2.1+0.321×71)=0.358 KJ/m3℃20℃空气的比热为0.311 KJ/m3℃则φ=(i1-i2)/(i2-i0)=(0.365×700-0.385×550)/(0.358×550-0.311×20)=0.3094.入换热器的烟气量V烟=(1+φ)V′烟=(1+0.309)×6500=8508.5m3/h或V烟=8508.5/3600=2.36m3/s5.烟气成分(%)V CO2= V′CO2(V′烟/V烟)=19.4×6500/8508.5=14.82 V H20=V′H2O(V′烟/V烟)=7.5×6500/8508.5=5.73V O2=(V′O2+21φ)V′烟/V烟=(2.1+21×0.309)×6500/8508.5=6.56V N2=(V′N2+79φ)V′烟/V烟=(71+79×0.309)×6500/8508.5=72.89Σ=1006.计算换热气的烟气温度取换热气绝热效率η换=0.90.先假定烟气出口温度为4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压缩热利用热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杨宝莹摘 要: 热管技术以其独特的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压缩热领域热管技术也逐渐受到重视,除了理论研究热管技术在压缩热领域的应用外,设计出合适的换热设备对热管在压缩热领域的应用也及其重要。
热管换热器的计算内容主要有热力计算和校核计算。
其中热力设计计算大致可分为常规计算法,离散计算法和定壁温计算法。
空气压缩热利用热管换热器一般为气-气型换热器,文章主要针对气-气型热管换热器的常规计算法进行介绍,并给出了一个具体实例的计算结果,以进一步促进热管换热器在空气压缩热利用领域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热管 压缩热 热力计算1 引言[1][2][4]热管换热技术因其卓越的换热能力及其它换热设备所不具有的独特换热技术在航空,化工,石油,建材,轻纺,冶金,动力工程,电子电器工程,太阳能等领域已有很广泛的应用,空气压缩热利用领域冷热流体温差小,因此热管技术也逐渐受到重视。
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出合理的热管换热器对于空气压缩热利用领域来说也极为重要。
同常规换热器计算一样,热管换热器的计算内容主要有两部分:热管换热器的热力计算和校核计算。
在这里主要对热管换热器的热力计算做个介绍。
热管换热器的热力设计计算目前大致可分为三类:常规计算法,离散计算法,定壁温计算法。
常规计算法将整个热管换热器看成一块热阻很小的间壁,然后采用常规间壁式换热器的设计方法进行计算。
离散计算法认为热量从热流体到冷流体的传递不是通过壁面连续进行的,而是通过若干热管进行传递,呈阶梯式变化,不是连续的。
定壁温计算法是针对热管换热器在运行中易产生露点腐蚀和积灰而提出的,计算时将热管换热器的每排热管的壁温都控制在烟气露点温度之上。
从而避免露点腐蚀及因结露而形成的灰堵。
压缩热利用系统要处理的对象压缩机排气或吸干机排气,都属于气态介质,因此空气压缩热利用热管换热设备为气-气热管换热器。
本文将对空气压缩热利用气-气热管换热器的常规计算法的热力计算做个简要介绍,文中的一次空气是压缩机排气,二次空气是吸干机排气。
2 热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3][4]2.1已知设计参数一次空气质量流量M h , 进出口温度T 1,T 11,二次空气质量流量M c , 进出口温度T 2,T 21。
一般六个已知量中,只要给定5个即可,另一个参数可由热平衡方程算出,如需要,还需给出一、二次空气的允许压降,二次空气出口温度未知时的计算过程为: ①一次空气定性温度T h =2'11T T + (1) 查定性温度下的一次空气物性参数:定压比密度hp C 导热系数hλ粘度hμ 普兰德数hr P②一次空气放出热量)('11T T C M Q hp hh-= (2)③二次空气吸收热量hc Q Q )1(η-= (3)其中η为热损失率④由一次空气温降可假设二次空气出口温度'2T⑤二次空气定性温度T c =2'22T T + (4)查定性温度下的一次空气物性参数:定压比密度cp C 导热系数cλ,粘度cμ 普兰德数cr P⑥校核二次空气出口温度c pc cC M Q T T +=2'2(5)2.2 基本选择 2.2.1工质选择热管工质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热管的工作温度,热管工作温度nnT T T V ++=121 (6)n 的取值见表1表1 n 的取值气-气型热管换热 当两侧流体和管长接近时 n=1 气-液型热管换热 当液体为水时n=3-4当液体为有机液体时 n=2-3 气-汽型热管换热 当相变流体为水时 n=4-5当相变流体为有机物时n=3-4所选工质的主要要求为:①应适应热管的工作温度,并有适当的饱和蒸汽压 ②与壳体,吸液芯材料应相容,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③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热物理性质④其它(包括经济性,毒性,环境污染等)空气压缩热利用热管多采用氨作为工质。
2.2.2 壳体管材选择壳体的作用是把工质与外界隔开,因此要防漏、耐压,并能向工质传热以及把工质的热量传出,且价廉易得。
对壳体的要求主要为:①与工质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以免产生不凝结气体和腐蚀,影响热管的传热 ②导热系数高③承压性能好,机械强度高,易于机械加工 ④与工质有良好的浸润性空气压缩热利用低温热管换热器的管材多采用钢,磷铜、铝做原料。
2.2.3 放置形式和吸液芯的选择根据需要选用分离式,重力式和水平式,水平式需要吸液芯,吸液芯的作用是产生毛细力,对吸液芯的主要要求为:①与工质和壳体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 ②导热性能好③与工质有优良的浸润性④易于加工,与内壁能很好的吻合吸液芯类型多采用的材料为不锈钢、铜、铝、镍等。
2.2.4 管外扩展表面的选择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翅片结构,具体参数见表2(单位mm )。
表2 管外扩展表面参数光 管 内 径 d i 光管外 径d r 翅片外 径d f 翅片厚度δ 翅片间 距 t 翅片高度H2.3 结构设计①热管迎面空气质量流速G 的确定G h ,G c 的范围可在2.4-3.6kg/m 2s,对于气-气型换热器,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两端质量流速应满足c h G G =538.1)(ch M M (7)在任何一侧流体的G 值确定后,可由上式确定出另一侧流体的G 值。
②迎风面积A h =h h GM (8) A c =c c G M(9)③热管长度根据用户需求可先确定出热管一端的长度,再根据经济长度比确定另一端热管长度。
L 经=c h LL =538.0)( c h M M (10)④迎风面高度E E h =h h LA (11) E c =c cL A(12)⑤迎风面管子根数B= ThS E (13)实际迎风面高度E ’=BS T (14) 实际迎风面积 A h ’=E ’L h (15) A c =E ’L c (16) 实际迎风质量流速G h ’='h h A M (17) G c ’='c cA M (18)2.4 传热系数的计算① 最小流通面积NFA h =[(S T -d 0)-2(H ×δ×n f )]L h ×B (19)NFA c =[(S T -d 0)-2(H ×δ×n f )]L c ×B (20)②流体最大质量流速G maxG max h=h h NFA M (20) G max c=ccNFAM (21) ③以翅片管外表面积计的一、二次空气两侧换热系数计算对叉排环形翅片管且气流垂直绕流翅片管的换热器的换热器管束外的对流换热系数推荐按下式计算(标准误差在5%左右) 对低翅片管束rf d d =1.2—1.7 d r =13.5——16mmα’=075.0164.031667.0max)()()())((1057.0δμλt H t P G d d r r r(22) 对于高翅片管束rf d d =1.7—2.4 d r =12——41mmα’=296.031718.0max)()())((1378.0Ht P G d d r r rμλ(23) ④翅化后以光管为基准的换热系数α与以翅片管外表面积为基准的换热系数α’之间的关系为α=α’βη (24) 其中β为翅化比,定义为翅化后热管的外表面积与光管外表面积之比A A A fb +=β (25)其中: A b ———翅片间光管面积A f ——翅片的外表面积 A 0———翅化端光管外表面积η为翅片效率法一 直接计算得出ff w T T T T --=0η (26)T w ——翅片表面温度平均值 T f ——流体温度T 0——翅片根部温度法二 查表法[5]求出rf d d ,H cw ⨯δλα2值 查传热学中相应的表即可得出w λ——翅片材料导热系数 c δ——翅片平均厚度⑤总传热系数计算(以光管外表面积为基准)热管的传热热阻主要包括外部热阻和内部热阻[6]。
外部热阻:一、二次空气与热管两端管外表面的传热热阻;内部热阻:热管两端管壁径向导热热阻,热管两端吸液芯径向、轴向导热热阻,管壁轴向导热热阻,与工质移动有关的蒸汽轴向流动热阻、蒸发段和冷凝段汽液交界面热阻,污垢热阻。
其中与工质移动有关的蒸汽在管内传递和流动热阻相对较小,可忽略不计。
热管的等温性能好,它的一个突出优点就是具有很小的内部热阻,因此在实际工程计算中,可根据需要忽略不计管内热阻,若污垢热阻较小,也可忽略不计。
因此以一次空气侧光管外表面计的总传热系数为k 为:k=c h c h L L αα111+ (27)2.5 热管数目计算由传热方程计算出热管传热面积mhT k Q F ∆•= (28)m T ∆——传热平均温差k ——以一次空气侧光管外表面积计的总传热系数 所需热管数目 hL d FN 0π= (29) 2.6 阻力计算ρ22m axNG f P •=∆ (30)515.0211316.0max))(()(86.37S S d S G d f r r -=μ(31) 一次空气侧阻力为hhr h h r h h hhG N S S d S G d G N f P ρμρ2)())(()(86.372)(2max 515.0211316.0max 2max •=•=∆- (32) 二次空气侧阻力为cc r c c r c c ccG N S S d S G d G N f P ρμρ2)())(()(86.372)(2max 515.0211316.0max 2max •=•=∆- (33)3 应用实例根据以上的设计过程,我公司设计出符合我们要求热管换热器。
已知条件:压缩机排气量50m 3/min ,吸干机排气量4m 3/min ,压缩机排气温度为130℃,出口温度为80℃,吸干机排气温度为30℃,通过计算,出口温度为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