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侦察技术 - 副本

合集下载

雷达侦察技术_副本

雷达侦察技术_副本
备提供威胁雷达的方向、频率、威胁程度等有关 参数
5、引导杀伤武器:通过对威胁雷达信号环境的
侦察和识别,引导反辐射导弹跟踪某一选定的威 胁雷达,直接进行攻击。
雷达侦察的特点
1、作用距离远、预警时间长 2、隐蔽性好:雷达侦察是靠被动地接受外界的辐
射信号工作的,因此有良好的隐蔽性和安全性
3、获取的信息多:雷达侦察所获取的信息直 接来源于雷达的发射信号,信噪比高,信 息的准确性高。
于战略侦察,为高级决策指挥机关和中心数据库 提供各种翔实的数据 2、电子支援侦察(ESM):属于战术情报侦察。其任务 是为战术指挥员和有关的作战系统提供当前战场 上敌方电子装备的准确位置、工作参数及其转移 变化等。
3、雷达寻的和告警(RHAW):用于作战平台
的自身防护
4、引导干扰:所有雷达干扰设备都需要由侦察设
• 按照侦察对象可分为:通信侦察、雷达侦 察、测目标的电子设备。 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 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 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 息。
雷达的工作原理图
雷达侦察
雷达侦察技术是指利用雷达侦察机接受敌方雷 达辐射信号从而获得敌方雷达的空间位置和技术参 数的技术。
• 能量条件—雷达侦查设备接收到足够强(灵 敏度以上)的雷达发射信号
• 波形条件—信号调制参数在侦察设备的检测 能力之内
现代雷达侦察系统所应满足的要求
• 截获概率高:截获概率是指侦察系统在空 域、频域和时域截获辐射信号的概率。
• 频率覆盖范围宽:现代高性能雷达侦察系 统的频率覆盖范围可达0.5GHz~40GHz
• 信号主处理:用来选取预处理分类缓存器 中的数据,按照已知的先验参数和知识, 进行进一步处理

军事理论答案 李有祥版本

军事理论答案 李有祥版本

军事理论答案(李有祥)一、因中国清政府甲午战争战败,被迫在1895年与日本国签订了( ),将台湾及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割让给日本。

马关中国古代国防指导思想是( )。

以民为体,居安思危根据现代国防理论,国防的主体是( )。

国家中立型国防中完全不设防的典型国家是( ) 冰岛二、国防法规的特殊性在于( )。

司法适用我国现行的国防法规主要有四个层次: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

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不包括( )。

参加国防建设根据现行《国防教育法》,我国的国防教育日为(????? )。

9月3个周六根据《兵役法》,我国实行的兵役制度包括( )。

义务兵与志愿兵国民经济动员包括( ) 医药卫生“军无辎重则亡”反映的是( ?)的重要性经济动员武装力量动员是国防动员的核心和主体,包括常备力量和后备力量动员是1840-1919年,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协定达1182个是国防动员的主体和核心是( ? 武装力量动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于( )起施行。

三、步兵是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

否巨浪2型导弹是可以从潜艇进行水下发射的战略导弹。

是空军具有( )的能力。

高远猛中国的武装力量建设构成不包括( )。

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巨浪2型导弹是可以从潜艇进行水下发射的战略导弹。

是歼15战斗机的我海军的第一种舰载战斗机。

是“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出自(? )。

司马孙子认为将帅应该具备的素质是(? )。

智信仁勇严孙子兵法如果用最少的8个字可概括为:重战、备战、慎战和不战。

是《孙子兵法》关于“致人而不致于人”的论述,强调的是军事指挥员必须(? )。

争取主动1991年1月,美国记者从海湾战场发回一条消息说,尽管中国在这里没有派一兵一卒,却有一个神秘的中国人亲临前线,操纵作战行动,他就是2500年前的孙武。

是“凡战者,以兵合,以奇胜”告诉人们打仗一定要善于灵活应变,不能一成不变。

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表达的是知胜的思想,说明事前要调查研究是古代战争持续几十、几百年,20世纪的战争持续几年、十几年,现在的战争则持续几十天甚至只有(? 几分钟“兵贵胜,不贵久”反映出的是一种(??? )思想速胜“凡战者,以兵合,以奇胜”反映出的是一种(??? )思想出奇致胜兵者,诡道也”反映出的是一种(??? )思想诡道取胜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发动的人民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人民战争。

雷达侦察的信号处理

雷达侦察的信号处理
从任一PDWi,j起,如能其后出现N个连续的周期 都能与某雷达信号的tPRI特征相符合,则此PDWi,j 便被作为该雷达的一个分选脉冲;如果在T时间内
的分选脉冲数多于检测门限V,便判为该雷达存
在,否则为不存在。——动态关联法
动态关联法
优点: 1、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虚假脉冲 2、运算量不大
缺点: 1、仅适用于PRI恒定或PRI抖动很小的雷达信号 2、对线性调频、频率捷变等雷达的分选过于依
赖DOA、PW等参数
相关函数PRI鉴别法
相关函数法PRI鉴别技术的实质是计算延迟后的 重合脉冲数,再根据计算结果以脉冲数最多的基 波来确定其PRI。
图4―12 几种典型tPRI工作样式的脉冲波形
雷达信号时域参数的测量
tTOA的测量 τPW的测量 AP的测量
tTOA的测量
Δt为时间计数器的计数脉冲周期,T=Δt·2N为时
典型雷达信号调制形式
信号处理设备的主要技术要求
可分选、识别的雷达辐射源类型和可信度 可测量和估计的辐射源参数、参数范围和估计精
度 信号处理的时间 可处理的输入信号流密度
信号处理的基本流程(1)
信号分选的基本流程(软件)
电磁环境 数据生成 PDW形 成
A
RF匹 配
Yes
PW匹 配
Yes
PRI匹 配
Yes
雷达数 据库
DOA分 选
No
RF分 选
PW分 选
No
B
PRI分 选
No
剩余脉冲 分选
统计分析 关联处理
C
雷达识别 威胁判别
三参数的空间分辨: AOA fRF PW
(1)已知辐射源的分离与扣除
已知辐射源 数据库

雷达反侦察技术及战术

雷达反侦察技术及战术

雷达反侦察技术及战术I. 引言- 研究目的和意义- 国内外雷达反侦察技术及战术现状概述II. 雷达反侦察技术- 电子对抗与干扰技术- 雷达信号特征提取与伪装- 雷达隐身技术III. 雷达反侦察战术- 雷达反侦察目标探测及追踪方法- 雷达反侦察部署及利用战术- 雷达反侦察突防战术IV. 雷达反侦察应用案例分析- 美国F-22隐形战斗机反雷达技术- 中国J-20隐形战斗机反雷达技术- 俄罗斯S-400反雷达技术V. 总结与展望- 雷达反侦察技术与战术的重要性- 发展趋势及未来研究方向VI. 参考文献I. 引言近年来,在国家安全、军事建设和国防实力的发展中,雷达反侦察技术和战术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随着雷达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雷达成为现代战争中最为重要的侦察手段之一。

而通过对雷达反侦察技术和战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我军在实战中的作战能力和水平,在未来的现代战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

本文将从雷达反侦察技术和战术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其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旨在系统梳理相关领域的知识,为深层次研究和发展提供基础和思路。

II. 雷达反侦察技术雷达反侦察技术主要包括电子对抗与干扰技术、雷达信号特征提取与伪装技术以及雷达隐身技术。

在现代战争中,电子对抗和干扰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它可以利用电磁波的干扰和干扰源的发射来削弱、欺骗或完全干扰敌方雷达系统的侦察能力。

电子对抗技术包括电子干扰、雷达干扰和光学干扰等多种形式。

而干扰技术包括频率干扰、脉冲干扰、干扰旁瓣、强制预警干扰、混杂干扰等多种形式,每种干扰技术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

另外,雷达信号特征提取与伪装技术是指利用分析和改变雷达信号的各种特征,使其在传输和接收过程中不容易被敌方雷达系统探测到。

特征提取的方法有极化反转、频率跳变、脉冲重复频率偏移等。

而伪装技术则包括盲目干扰、随机抑制、虚假目标等各种手段。

雷达隐身技术是指采用特殊材料、结构设计、控制算法、信号预测等方式实现利用反射、折射、漏泄、吸收等效应,从而降低或消除雷达探测效应的技术。

反侦察技术及应用

反侦察技术及应用

反侦察技术及应用反侦察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来阻止敌对情报机构和间谍对我国安全的侦察和监听行为,以防止敌人获取敏感信息和数据,维护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反侦察技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其应用范围涉及国防、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各个领域。

一、电子反侦察技术电子反侦察技术是指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来抵抗和遏制敌对情报机构的监控和监听行为。

电子反侦察技术主要包括电子干扰技术和电子隐身技术。

1. 电子干扰技术电子干扰技术是通过对敌对情报机构的监控设备进行电磁干扰,干扰其监听和侦察设备的正常工作,达到阻止敌方侦察行为的目的。

电子干扰技术可以采用频率跳变、频谱扩展、干扰信号发射等手段,对敌方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干扰和破坏,从而使敌方无法获取我方的敏感信息。

2. 电子隐身技术电子隐身技术是通过技术手段对通信设备和网络进行加密和伪装,使其不易被敌方侦察设备探测和监听,从而有效地保护我方的敏感信息和数据不被窃取。

电子隐身技术可以采用密码编码、频谱扩展、抗干扰等手段,对通信信号进行加密和隐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通信安全。

二、光学反侦察技术光学反侦察技术是指利用光学信息技术手段抵抗和遏制敌对情报机构的监控和监听行为。

光学反侦察技术主要包括红外反侦察技术和激光反侦察技术。

1. 红外反侦察技术红外反侦察技术是利用红外传感器和探测技术来对抗敌方的红外侦察设备,通过屏蔽、干扰和掩护等手段,使敌方无法对我方的红外信号进行侦察和监听。

红外反侦察技术可以采用高温伪装、红外屏蔽、红外干扰等手段,有效地保护红外信息的安全。

2. 激光反侦察技术激光反侦察技术是利用激光传感器和激光技术手段来对抗敌方的激光侦察设备,通过干扰、对抗和反制等手段,使敌方无法对我方的激光信号进行侦察和监听。

激光反侦察技术可以采用激光干扰、激光干扰、激光对抗等手段,有效地保护激光信息的安全。

三、网络反侦察技术网络反侦察技术是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抵抗和遏制敌对情报机构的监控和监听行为。

雷达反侦察抗干扰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雷达反侦察抗干扰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维普资讯
第 l 期
20 0 6年 3月
电 光 系 统
Elc r n c a d E e to o tc l y t ms e to i n l c r - p ia S s e
No .1
Mac.2 0 rh 0 5
雷达反侦察抗干扰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以及性 能特征 , 到 了解对 方 、 己知 彼 , 而打 达 知 从
的历史 。可 以随 时随地搜 索 、 跟踪 各种 来 袭 的陆 地 、 上 、 中 目标 。雷 达 的 问世 标 志着 现 代 战 海 空
争信 息化 的开始 , 在历 次战争 中都起 着极 为重 要
击 对 方的 目的 。在 侦 察 对 方 的 同 时 通过 各种 反 侦察 技 术 , 高 作 战效 能 , 蔽 自己 , 现 反 侦 提 隐 实 察 , 免遭受 攻击 。 避
威 胁 的 干 扰 措 施 , 雷 达 对 抗 中 主 要 的对 抗 方 是 式 , 括 压制性 干 扰 和欺骗 性 干扰 无 源干 扰 主 包
号的前提下 , 才能进行有效信号的处理 , 提取 出
侦察 目标 的工作参 数 和性能 参数 。 2 2 雷达 反侦察 技 术 .
由于雷达侦察接收系统要在满足信号强度 、 测向和测频的条件下才能实施电子信号的侦察 ,
分选 出 目标 性能参 数 , 因此可 采 取 以下 技 术措 施
质 等相关 参数 , 引导 干扰 机 和杀 伤性 的武器 干 察 系 统 其
组 成见 图 1 。
达 侦察得 到对 方 电子设备 的性 能 和部 署 , 通过 对 雷 达 的干扰 、 毁 , 得 对 方 的雷 达 系统 作 战 效 摧 使 能下 降或完 全失效 。未来 现代 化 战争 中 , 在保 证 雷 达作 战效 能的 同时 , 高抗 干扰 能力 及 生存 能 提

战场侦察监视技术与装备

战场侦察监视技术与装备

战场侦察监视技术与装备战场侦察监视技术与装备是现代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和装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战场侦察监视技术和装备也在不断更新和进步。

本文将对战场侦察监视技术和装备进行详细探讨。

一、战场侦察监视技术战场侦察监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卫星侦察技术卫星侦察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战争中最主要的侦察手段之一。

通过卫星可以获得战场上的各种情报信息,包括地形、地貌、敌军兵力、武器装备等。

卫星侦察技术的优点是侦察范围广、精度高、适用范围广。

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卫星数量有限、时间和空间限制等问题。

2.无人机侦察技术无人机侦察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

无人机可以在空中长时间飞行,对战场进行侦察、监视和目标打击。

无人机侦察技术的优点是灵活、实时、安全,可以克服卫星侦察技术的局限。

但是无人机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受天气影响、通信距离有限、成本较高等问题。

3.雷达侦察技术雷达侦察技术是一种可以获得敌军位置、行动、武器等情报信息的技术。

雷达可以在不同的频段进行探测,获得不同的信息。

雷达侦察技术的优点是具有强大的穿透能力,可以在夜间和恶劣天气下进行探测。

但是雷达侦察技术的缺点是易被敌方干扰和被动探测。

4.电子侦察技术电子侦察技术是一种对敌方电子通讯设备进行监视和干扰的技术。

通过电子侦察技术可以获得敌方通讯情报和位置信息。

电子侦察技术的优点是秘密、隐蔽,可以洞悉敌方情报和计划。

但是电子侦察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易被敌方干扰和被动侦查。

以上几种技术在现代战争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战场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成果也越来越显著。

二、战场侦察监视装备战场侦察监视装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便携式望远镜便携式望远镜是一种轻巧便携的观察装备。

在战场上可以通过望远镜观察敌军位置和兵力,帮助制定作战计划。

便携式望远镜的优点是易于携带和使用。

但是望远镜也存在范围有限、精度不高等问题。

2.潜望镜潜望镜是一种可以在水下观察周围情况的装备。

雷达侦察比幅测向系统干扰技术

雷达侦察比幅测向系统干扰技术
Ab s t r a c t :T h i s a r t i c l e ma i n l y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p i r n c i p l e o f t h e a mp l i t u d e- c o mp a i r s o n
t h e e f e c t s o f j a m mi n g , t h e f o r m u l a o f m e a s u r e m e n t r e s u l t i s d e i r v e d .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s i m u l a t i o n t e s t e s a n d
Di r e c t i o n F i n d i n g S y s t e m o f Ra d a r Re c o n n a i s s a n c e
Z HANG Gu o - l i , B I D a _ p i n g 1 . 2 , S HEN Ai — g u o , C HEN Hu i 。 '
引 言
无源测向技术是雷达侦察 的关键技术 , 能够辅 助对辐射源信号的分选 和识别 , 同时可进行威胁告 警并指 明威胁方 向, 辐射源的空域参数是雷达侦察 系统最 主要 、 最稳定的分选参数之一 。随着现代雷 达技术的发展 , 在高脉冲密 度的信号环境 中 , 雷达 侦察接收机为了全方位侦收雷达信号 , 提高截获概 率, 其空域 上必然要求宽开 , 但传统搜索法测 向的 瞬时侦察范围窄 , 不能解决搜索概率和角度分辨力 之间的矛盾 , 不能满足电子对抗支援侦察( E S M) , 雷 达告警( R WR ) 实时测量雷达信号入射方位 的要求 , 故测向系统多采用多波束方式进行无源测 向。 根据测向原理 , 无源测向技术有主要有比幅法和 比相法 2 种。 比幅测向方法主要有相邻天线比幅单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侦察作用距离
1、侦察接收机的灵敏度 在满足对所接收的雷达信号的正常检测的 条件下,雷达侦察接收机输入端的最小输 入信号功率
2、侦察作用距离 侦察接收机接收的是辐射源(雷达)的直 射波,而雷达探测目标接收的是由目标散 射形成的回波信号。
侦察作用距离
3、散射侦察 雷达以强功率向空间发射电磁波,遇到目 标货不均匀煤质就会产生散射。雷达利用 目标散射形成的回波来发现并测定目标的 坐标。 可以利用的散射波有:对流层、电离层、 流星余迹形成的散射波以及雷达跟踪的导 弹、卫星等目标形成的散射波。
雷达侦察设备组成
雷达侦察设备组成
天线:用来接收雷达信号并测定雷达的方向 测频接收机:用来放大所接受的雷达信号
并测定雷达的工作频率
信号预处理:将实时输入的脉冲参数与各 种已知雷达的先验参数和先验知识进行快 速匹配比较,按匹配比较的结果分门别类 地装入各缓存器,对于认定为无用信号的 立即剔除
信号主处理:用来选取预处理分类缓存器 中的数据,按照已知的先验参数和知识, 进行进一步处理
雷达侦察的基本内容
1、雷达侦察的目的:从敌方雷达发射的信号 中检测有用的信息,并与其他手段获取的 信息综合在一起,为我方指挥机关提供及 时、准确、有效的情报和战场信息。
2、雷达侦察的主要作用:
1)截获雷达信号 2)确定雷达参数 3)进行威胁判断
雷达侦察的分类
1、电子情报侦察 (ELINT):电子情报侦察属
电子对抗的产生
1)二十世纪初,无线电通信出现后便开始在 军事上应用,从而产生了电子对抗。 主要形式: 通信侦察与反侦察 通信干扰与反干扰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面形成。从通信对 抗扩大到雷达对抗。
电子对抗的主要手段是电子侦察。
电子侦察是一种搜索、截获敌方电子设备 的电磁辐射信号,从中获取其战术、技术 特征参数及位置数据等情报的活动。
显示器:用来指示雷达的频率、方位和信 号参数
记录仪:用来存储和记录所接收到的信号 的参数,供以后分析使用
雷达侦察的信号环境
雷达 的信号环境指目标及其周围环境形成 的回拨信号,以及各种人为的有源 或无源 的干扰信号
雷达侦察信号环境是指由各种电子设备辐 射的射频信号之和。雷达侦察信号环境是 雷达电子战系统设计的基础,雷达侦察系 统的性能必须要与信号环境相适应
频率分辨率:雷达侦察接收机能将频率上互 相靠近的两个信号区分开的最小频率间隔
信号参数的检测、分选和能力
对辐射源天线特性的分析能力等
侦察作用距离
侦察作用距离是指侦察接收机能侦收到雷 达辐射源辐射信号的最远距离,是衡量雷 达侦察设备重要的技术指标。
侦察作用距离主要与侦察接收机的灵敏度 、被侦察雷达的参数以及电波在传播过程 中的多种因素
按照侦察对象可分为:通信侦察、雷达侦 察、光电侦察。
雷达
雷达是指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 。 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 ,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 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 信息。
雷达的工作机接受敌方雷
达辐射信号从而获得敌方雷达的空间位置和技术参 数的技术。
于战略侦察,为高级决策指挥机关和中心数据库 提供各种翔实的数据 2、电子支援侦察(ESM):属于战术情报侦察。其任务 是为战术指挥员和有关的作战系统提供当前战场 上敌方电子装备的准确位置、工作参数及其转移 变化等。
3、雷达寻的和告警(RHAW):用于作战平台
的自身防护
4、引导干扰:所有雷达干扰设备都需要由侦察设
截获概率高:截获概率是指侦察系统在空 域、频域和时域截获辐射信号的概率。
频率覆盖范围宽:现代高性能雷达侦察系 统的频率覆盖范围可达0.5GHz~40GHz
分析带宽:分析带指接收机检波前的瞬时 带宽
动态范围:衡量系统处理同时到达的弱信 号和强信号能力的一个指标
灵敏度:保证侦察系统终端设备正常工作时 需要侦察接收机输入端提供的最小信号功率 。现代灵敏度小于-70dBm
实现雷达侦察的四个基本条件
空间条件—雷达发射的电磁波进入传播空间 ,进入侦察的空间范围,即在侦察天线的 波束内
频率条件—雷达信号的频率落在侦察系统的 工作频带内
能量条件—雷达侦查设备接收到足够强(灵 敏度以上)的雷达发射信号
波形条件—信号调制参数在侦察设备的检测 能力之内
现代雷达侦察系统所应满足的要求
备提供威胁雷达的方向、频率、威胁程度等有关 参数
5、引导杀伤武器:通过对威胁雷达信号环境的
侦察和识别,引导反辐射导弹跟踪某一选定的威 胁雷达,直接进行攻击。
雷达侦察的特点
1、作用距离远、预警时间长 2、隐蔽性好:雷达侦察是靠被动地接受外界的辐
射信号工作的,因此有良好的隐蔽性和安全性
3、获取的信息多:雷达侦察所获取的信息直 接来源于雷达的发射信号,信噪比高,信 息的准确性高。
雷达侦察中的信号处理
雷达侦察系统是一种利用无源接收和信号 处理技术,对雷达辐射源信号环境进行检 测和识别、对雷达信号参数进行测量和分 析,从中得到有用信息的设备。
雷达侦察中的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设备的主要任务:对前端输出的 实时脉冲信号描述字流进行信号分选、参 数估计和辐射源识别,并将对各辐射源检 测、测量和识别的结果提供给侦察系统中 的显示、存储、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