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秦艽的作用与功效

中药秦艽的作用与功效秦艽,又称大秦艽或者白秦艽,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紫菀科,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挥发油、萜类和酚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赋予了秦艽多种功效与作用。
秦艽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其根茎部分为药用部位,采收后晒干备用。
中医学认为,秦艽的性味为苦、辛、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等功效。
首先,秦艽具有祛风湿的作用。
中医认为,秦艽能够活血通络,祛风湿,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具体作用机制是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组织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其次,秦艽还有抗菌作用。
研究发现,秦艽中的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这些活性成分能够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干扰其代谢过程,最终导致细菌的死亡。
因此,秦艽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另外,秦艽还有一定的止血功效。
中药学认为,秦艽能够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止血。
研究发现,秦艽中的挥发油成分能够抑制凝血过程中的血小板活化,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因此,秦艽可以用于治疗病后出血、月经过多以及皮肤损伤等情况。
此外,秦艽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秦艽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对免疫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巨噬细胞的清除功能,并提高淋巴细胞活性。
这些成分对于治疗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效果,如风湿病、肝炎等。
此外,秦艽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秦艽中的酚类化合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此外,秦艽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活性免疫增强作用,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效应细胞,增强免疫杀伤作用。
因此,秦艽可以用于辅助治疗肿瘤,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秦艽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它可以祛风湿、抗菌、止血,还能调节免疫功能和抗肿瘤。
秦艽与防己的功能主治异同

秦艽与防己的功能主治异同1. 秦艽秦艽,又称白薇、崆峒薇,是一种中药材。
它的根茎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以下是秦艽的功能主治:•祛风止痛:秦艽有祛风活血的作用,对于关节疼痛、风湿病、筋骨疼痛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效果。
•活血化瘀:秦艽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于妇科疾病、血瘀引起的疼痛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清热解毒:秦艽能够清热解毒,对于一些热毒引起的感染、炎症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保肝护肝:秦艽对肝脏有保护作用,能够减轻肝脏受损的程度,对于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利尿通淋:秦艽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对于水肿、尿路感染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2. 防己防己,又称生地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
它的根茎具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以下是防己的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防己能够清热解毒,对于一些热毒引起的感染、炎症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滋阴降火:防己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对于阴虚引起的烦躁、口渴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效果。
•利尿通淋:防己能够促进尿液的排出,对于水肿、尿路感染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补肾壮阳:防己对肾脏有滋补作用,具有壮阳的效果,对于肾虚引起的阳痿、遗精等问题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健脾开胃:防己对脾胃功能有一定的调理作用,能够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3. 秦艽与防己的功能主治异同秦艽与防己虽然都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作用,但两者的功能主治还存在一些异同之处。
3.1. 异同点•功效方面:秦艽的功效主要表现在祛风止痛、活血化瘀、保肝护肝等方面,而防己则主要以滋阴降火、补肾壮阳等方面显示其功效。
•适用症状:秦艽适用于关节疼痛、风湿病、筋骨疼痛等症状,而防己适用于阴虚烦躁、口渴、阳痿等症状。
•药理作用:秦艽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而防己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在药理作用上有一定的区别。
•辅助治疗:秦艽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对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具有辅助治疗效果,而防己对脾胃功能有调理作用,能够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中药秦艽详细介绍(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中药秦艽详细介绍(有温度的中药宝典)秦艽味苦辛,性平。
主要有祛风利湿,退骨蒸劳热的作用。
常用于风寒湿痹、阴虚劳热、退黄疸等情况,下面就向大家详细介绍秦艽的功效。
秦艽味苦辛,性平。
主要有祛风利湿,退骨蒸劳热的作用。
常用于风寒湿痹、阴虚劳热、退黄疸等情况,下面就向大家详细介绍秦艽的功效。
1、风寒湿痹、周身及关节拘挛疼痛:风寒湿三种邪气侵入机体,合而为病,影响气血正常运行,气血痹阻,而致全身肌肉或关节疼痛,或筋肉拘挛疼痛,或兼发热、关节肿胀等。
秦艽有祛风利湿、退热、缓解拘挛的作用。
常配合独活、桑寄生、威灵仙、当归、红花、防己、牛膝、苡米等同用。
寒重者可加制附片、桂枝;湿重者可加苍术、白术;风盛者可加防风、羌活;筋儛嶕锯重者可加木瓜、白芍、伸筋草、炙山甲等。
2、阴虚劳热:由于阴虚而引起的骨蒸劳热(下午潮热、两颧发红、肌肉消瘦、盗汗、舌红、脉细数、晚间口干渴等),秦艽可退虚热,常配合银柴胡、地骨皮、白薇、青蒿等同用。
例如秦艽鳖甲散(秦艽五钱、鳖甲、柴胡、地骨皮各一两,当归、知母各五钱,为粗末,每付用五钱,加乌梅一个、青蒿五分,清水煎服,早晚各一付)就是临床上治疗骨蒸劳热常用的药方,可根据此方随证加减。
3、退黄疸:秦艽兼有通便利水,退黄疸的作用,前人有治“黄疸、酒疸”、“去遍身黄疸如金”的记载。
对湿邪郁蒸而致发黄者,可配茵陈、黄柏、车前子、栀子、茯苓等同用。
此外,秦艽兼能入大肠经,有通便、治下牙肿痛、口眼歪斜等作用,可随证选用。
银柴胡治虚劳,偏用于寒热交作的。
秦艽治虚劳,偏用于潮热骨蒸的。
独活与秦艽都能治身体下部风湿疼痛。
但独活用于风湿寒痛,秦艽用于风湿热痛。
用量一般一至三钱。
脾胃虚寒、大便泻泄者勿用。
有一定的抗过敏休克及抗组织胺作用。
有升高动物血糖的作用并使肝糖元明显下降。
借用古人孙思邈先生的话结语:何谓三部?寸关尺也。
上部为天,肺也;中部为人,脾也;下部为地,肾也。
何谓九候?部各有三,何为九候。
上部天,两额动脉,主头自之气也;上部地,两颊动脉,主口齿之气也;上部人,耳前动脉,主耳目之气也。
秦艽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秦艽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秦艽,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秦艽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逐渐深入,揭示出其独特的医疗价值和潜力。
本文旨在对秦艽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秦艽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将首先介绍秦艽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基本情况,为后续研究内容奠定基础。
随后,重点综述秦艽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类、苯丙素类、多糖等,并探讨其可能的合成途径和生物活性。
在药理作用方面,文章将系统总结秦艽在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菌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及研究成果,以期为秦艽在临床应用中的拓展提供理论支持。
文章还将关注秦艽在现代药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包括新药研发、药物质量控制等方面,以期为推动秦艽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提供参考。
文章将展望秦艽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前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启示和借鉴。
二、秦艽的化学成分秦艽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化学成分复杂且多样,主要包括黄酮类、苯丙素类、环烯醚萜类等多种化合物。
这些成分赋予了秦艽独特的药理活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黄酮类成分:秦艽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如秦艽素、异秦艽素等。
这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作用,对于心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和癌症等具有一定的治疗潜力。
苯丙素类成分:苯丙素类是秦艽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分,如香豆素、木脂素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和抗病毒等作用,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环烯醚萜类成分: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在秦艽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如车前草苷、马钱子苷等。
这类成分具有抗炎、抗风湿和保肝等作用,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肝炎等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除了上述三类主要成分外,秦艽还含有多种其他活性成分,如多糖、挥发油、氨基酸等。
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秦艽复杂的化学成分体系,为其广泛的应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秦艽的化学成分丰富多样,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神草的功效与作用

神草的功效与作用神草,学名秦艽,别名川艽,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草叶42厘米左右,状似葱叶,四季都呈现蓝绿色,花期在7-9月间,开启白色花朵。
神草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药和保健品领域。
其主要成分为洋艽苷、洋艽醇等,具有抗炎、消炎、镇痛、抗菌等多种功效。
下面将详细介绍神草的功效与作用。
一、神草的抗炎作用神草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抑制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研究发现,神草中的洋艽苷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过程。
此外,神草中的洋艽醇也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白细胞活化和炎症介质的合成,减轻炎症症状。
因此,神草可用于治疗各种炎症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皮肤湿疹等。
二、神草的消炎作用神草具有消炎作用,可以减少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研究发现,神草中的洋艽苷和洋艽醇可抑制白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伤口的愈合。
神草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促进伤口的愈合。
因此,神草可以用于治疗创伤、烧伤、溃疡等炎症性疾病。
三、神草的镇痛作用神草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各种疼痛症状。
研究发现,神草中的洋艽苷和洋艽醇可通过调节神经传导的方式减弱疼痛信号的传递,减少疼痛感觉。
此外,神草还可以增加内源性镇痛物质的产生,提高机体对疼痛的耐受性。
因此,神草可以用于缓解各种疼痛,如头痛、牙痛、关节痛等。
四、神草的抗菌作用神草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研究发现,神草中的洋艽苷和洋艽醇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使细菌变得失活。
此外,神草还可以抑制细菌的酶活性,阻碍细菌的代谢和生长。
因此,神草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尿路感染等。
综上所述,神草具有抗炎、消炎、镇痛、抗菌等多种功效。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和抑制疼痛信号传递,减轻炎症症状和缓解疼痛感觉。
此外,神草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促进伤口的愈合。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秦艽,学名苍耳,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长春草、芨芨草等。
在中医学中,秦艽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疼痛、湿疹、皮肤病等多种疾病。
它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肿止痛,抗菌抗炎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一、祛湿化热,温经活络秦艽具有祛湿化热的药理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病证,如湿疹、痤疮等。
它含有挥发性油、秦艽酮和黄酮类物质,可以温中化湿,促进水液代谢,排出体内湿气。
同时,秦艽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腰肌劳损等疼痛症状也有良好的缓解作用,能够温经活络,增强血液循环。
二、消肿止痛,活血化淤秦艽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创伤、跌打损伤等症状。
它含有萜类化合物、松柏甙等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组织水肿,缓解疼痛。
此外,秦艽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可以促使血管扩张,增加血流,活血化淤,加速伤口修复。
三、抗菌抗炎,防治感染秦艽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治感染性疾病。
研究发现,秦艽提取物对多种细菌、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明显。
此外,秦艽还含有黄酮类物质,可降低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组织炎症反应。
四、清热解毒,护肝护胃秦艽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热毒病证,如口疮、病毒性肝炎等。
研究发现,秦艽中的某些成分能够抑制肝炎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同时,秦艽还能保护肝脏健康,增强肝脏细胞的抵抗力,减轻肝脏损伤。
此外,秦艽还有一定的胃肠道保护作用,对于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五、抗氧化,延缓衰老秦艽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延缓衰老。
研究表明,秦艽中的红色素和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体内已有的自由基,秦艽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提高身体的抗氧化能力,维护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秦艽具有祛湿化热、消肿止痛、抗菌抗炎、清热解毒、护肝护胃、抗氧化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功效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功效秦艽,学名高良姜,是一种生长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种植物。
在中医药学中,秦艽被广泛应用,拥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介绍秦艽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其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一、秦艽的功效与作用1. 抗菌消炎作用:秦艽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姜酮、姜醇和姜黄素等。
这些成分具有强大的抗菌消炎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并减轻炎症反应。
2. 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秦艽中的姜黄素具有抗肿瘤活性。
它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时还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对抗肿瘤的能力。
3. 保护肝脏:秦艽中的姜酮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它能够抑制肝细胞内的氧化应激反应,减少自由基的产生,防止脂肪堆积,减轻肝脏损伤。
4. 缓解胃肠道问题:秦艽具有促进胃肠道蠕动的作用,能够改善胃肠道的功能,并缓解胃痛、胃胀等症状。
此外,秦艽还能够抑制胆囊收缩,减少胆囊结石的形成。
5. 提高免疫力:研究发现,秦艽中的姜黄素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它能够增加白细胞的数量,促进免疫细胞的活性,并增强机体抵抗病毒、细菌等外界侵袭的能力。
6. 缓解痛风:使用秦艽能够有效缓解痛风的症状。
秦艽中的姜酮能够抑制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减少尿酸的产生,从而降低尿酸在体内的积累,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
7. 镇痛作用:秦艽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头痛、牙痛、关节痛等疼痛症状。
这是因为秦艽中的姜酮能够抑制疼痛介质的合成与释放,减轻疼痛感。
二、秦艽在中医药中的应用1. 治疗感冒:秦艽具有抗病毒作用,能够缓解感冒引起的咳嗽、打喷嚏、鼻塞等症状。
常用于感冒的中药方剂中,如羌活寄生汤等。
2. 治疗胃炎与胃溃疡:秦艽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够减轻胃炎引起的胃痛、胃胀等症状。
临床上常使用秦艽来治疗胃炎与胃溃疡。
3. 缓解关节炎:秦艽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
常用于关节炎的中药方剂中,如颈项腰腿痛引风湿汤等。
4. 治疗痛经:秦艽具有活血化瘀作用,能够缓解痛经引起的腹痛、腰痛等症状。
秦艽和黄柏的功能主治异同

秦艽和黄柏的功能主治异同1. 秦艽(Radix Gentianae Macrophyllae)的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秦艽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热病,如热感冒、咽喉肿痛等。
•消肿止痛:秦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引起的肿胀和疼痛,适用于关节炎、扭伤等疾病。
•利湿化痰:秦艽具有利湿化痰的功效,对于湿痰痰喘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改善消化功能:秦艽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提高食欲和消化能力。
2. 黄柏(Cortex Phellodendri)的功能主治•清热燥湿:黄柏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能够治疗湿热证引起的症状,如湿疹、黄疸等。
•解毒消肿:黄柏可以中和毒素,起到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毒蛇咬伤、痈疮等疾病。
•抗菌抗炎:黄柏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口腔溃疡、皮肤病等。
•抑制肌肉收缩:黄柏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肌肉收缩,对于肌肉痉挛、抽筋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秦艽和黄柏的异同3.1. 功能主治异同•相同点:秦艽和黄柏都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可以用于治疗热病和中毒等疾病。
•不同点:秦艽主要用于消肿止痛和改善消化功能,而黄柏则主要用于清热燥湿和抑制肌肉收缩。
3.2. 适应症异同•秦艽适应症:秦艽适用于咽喉肿痛、感冒发热、关节炎、扭伤等病症。
•黄柏适应症:黄柏适用于湿疹、黄疸、毒蛇咬伤、痈疮、口腔溃疡、皮肤病等病症。
3.3. 药物组成异同•秦艽的药物组成:秦艽主要成分为龙胆碱、龙胆酸和黄酮类化合物等。
•黄柏的药物组成:黄柏主要成分为黄柏碱、黄酮类化合物和生物碱等。
3.4. 用法用量异同•秦艽的用法用量:一般每次用量为3~10克,常用煎剂服用,也可用于外敷。
•黄柏的用法用量:一般每次用量为3~9克,常用煎剂服用,也可用于外敷。
4. 注意事项•秦艽和黄柏虽然有许多功效,但在使用时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避免过量使用,遵医嘱用药;2.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3.对秦艽和黄柏过敏者禁用;4.在使用秦艽和黄柏时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秦艽的功效和作用
润而不燥,为风中之润剂,既能祛风除湿,又能通络舒筋
兼利二便、导湿热外出,可治湿热黄疸。
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常与木瓜、川羌、独活、黄芪、当归等同用。
清退虚热之功,常与滋阴药同用,如秦艽鳖甲散及秦艽散。
秦艽则三痹皆宜,且清阳明湿热,用于偏热者。
秦艽的妙方集锦
治背痛连胸:秦艽4.5克,天麻、羌活、陈皮、当归、川芎各3克,炙甘草1.5克,生姜三片,桑枝9 克(酒炒)0水煎服。
治小便艰难,胀满闷:秦艽31克(去苗),水煎,去滓取汁,饭前分两次服。
治疮口不合:秦艽为末掺之。
治黄疸:秦艽16克,在半升酒中浸,每天空腹饮酒。
有酒量的人服后易见效。
暴泻、大渴、大饮:秦艽62克,炙甘草16克,水煎服,一次9克。
小便艰难:秦艽31克,水一碗,煎至六分,分两次服。
一切疮口不合:秦艽研末敷上。
秦艽的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秦艽碱甲能减轻大鼠的甲醛性关节炎,并加速肿胀的消退,每日腹腔注射90mg/kg,连续 10天可使脚肿基本恢复正常,其效果与水杨酸钠200mg/kg相当,如预先注射秦艽碱甲,对大鼠蛋清性脚肿也有减轻和消肿作用,其作用强度与氯喹、皮质酮及秦艽中性乙醇浸剂相似,而比水杨酸钠略强,秦艽碱甲的抗炎作用原理是通过兴奋肾上腺皮质而实现的,但它与促皮质素又有所不同,它不是直接兴奋肾上腺皮质,而是通过神经系统以激动垂体,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实现其抗炎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秦艽碱甲的双氢化合物(侧链上的双键被氢饱和)无消炎作用,可知双键的存在是抗炎的必要条件。
此外,秦艽碱甲还能明显降低因注射蛋清而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
[8]
2.对中枢系统的作用:秦艽碱甲小剂量时对大鼠和小鼠有镇静作用,还能增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但较大剂量时则有中枢兴奋作用,最后导致麻痹而死亡。
较小剂量注射给药时,能抑制狗肠痿因灌注氯化亚汞所引起的反射性肠液分泌,即抑制了狗的神经系统,这种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加强。
光热刺激法实验表明,秦艽碱甲能提高大鼠的痛阈,但作用短暂,40分钟后作用消失。
用热板法实验,秦艽碱甲对小鼠有镇痛作用。
[8]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秦艽碱甲能降低豚鼠血压,对麻醉犬、兔也有明显而矩暂的降低血压作用,时时使心率减慢,无快速耐受现象。
静脉注射阿托品和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均不能阻断其降低作用,加之对离体蛙心有抑制作用,减慢心率并伴有心舒张不全和心输出量减少,证明其降压作用与迷走神经无关,可能是直接抑制心脏的结果。
[8]
4.对血糖的影响:秦艽碱甲对大鼠和小鼠均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在升高血糖的同时,肝糖原明显降低。
其作用随剂量加大而增强。
由于切除肾上腺或使用阻断肾上腺素的药物(双苯氯乙胺)后,此种作用消失,故升高血糖作用的原理是是通过肾上腺的释放所致。
[8]
5.抗过敏性休克和抗组胺作用:秦艽碱甲能明显减轻豚鼠因组胺喷雾引起的哮喘及抽搐,对于兔的蛋清性过敏性休克也有显着的保护作用,还能明显降低大鼠的毛细血管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