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经典版

合集下载

日语社会语言学 教学大纲

日语社会语言学 教学大纲

日语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日语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引言日语作为一门外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在日语教学中,除了传授基础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外,了解社会语言学的概念和原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日语社会语言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份日语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日语。

第一部分:社会语言学概述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探讨语言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和运用。

在日语教学中,社会语言学的概念和原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语的语用规则和交际方式。

第二部分:日语教学中的社会语言学应用2.1 社会语言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社会语言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语的语境和语用规则。

通过学习社会语言学,学生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日语中的礼貌用语、敬语表达和言语行为规范等。

这些都是日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对于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2.2 社会语言学在日语教学中的实践在日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应用社会语言学的概念和原理:2.2.1 社会语言学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日语交际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日语中的语境和语用规则。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对话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语言行为和交际意图。

2.2.2 社会语言学讨论课教师可以组织社会语言学讨论课,让学生就特定的社会语言学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

例如,讨论日语中的敬语用法,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经验,并进行互动交流,从而加深对敬语的理解。

2.2.3 社会语言学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语言学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日语在真实社会环境中的运用。

例如,学生可以前往日本餐厅进行点餐,观察和体验日本人的用语和礼仪规范。

第三部分:日语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为了更好地引导日语教学中的社会语言学应用,以下是一份日语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的建议:3.1 社会语言学基础知识介绍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语境、语用规则、言语行为等。

《社会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社会语言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汉语言学文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32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社会语言学知识:1.了解《社会语言学》课程的性质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学习方法。

2.了解社会语言学的理论、范式和方法学。

3.理解语言的变异和演变,熟悉定量和定性方法。

4.能够结合语言实际理解双语现象和语言接触。

5.熟悉语言与文化、民族、职业、年龄等的关系语言与认同。

6.把握语言规划的重要性。

二、本课程基本要求:在理论和知识方面,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包括:1.什么是社会语言学2.社会语言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背景。

3.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4.定量研究方法。

5.语言变异。

6.语言与文化、民族、职业、年龄等的关系。

7.语言接触。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的变异、变体、语言使用习惯上的差异,七、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什么是社会语言学(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1.教学内容(1)社会语言学的产生;(2)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3)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4)我国社会语言学研究概况;(5)社会语言学的定量研究方法。

2.重、难点提示认识社会语言学的现实意义及应用价值,认识到作为外部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和作为内部语言学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的区别,认识到语言学与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及其他学科的交叉关系。

第二章语言与文化(8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1.教学内容(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2)亲属称谓与亲属制度;(3)颜色词的象征意义;(4)人、店、商标、文题命名体现的文化内涵及其命名规则;(5)语言对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2.重、难点提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现代社会人命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其解决对策;颜色词象征意义的民族性。

第三章语言与民族(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4)1.教学内容(1)语言与民族的关系;(2)语言与民族感情;(3)民族语言与文化生态;(4)民族语言所反映的民族文化。

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

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

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Sociolinguistics 学分: 2 总学时: 36 课程性质: 选修课适用研究生专业: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的学科。

它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诸如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等角度去考察语言,进而研究社会与语言之间的共变关系。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研究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及学科性质,明确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了解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概况及发展前景,为他们进一步深化对语言的理性认识,提高他们的语言修养和语言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社会语言学1.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2. 社会语言学的兴起和领域3.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4. 社会语言学的发展二、语言的社会性与语言变异 1.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2.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3.语言作为一种信息系统4.语言的性别、年龄变异5.语言与阶级、阶层、行业、职业 6.口语书面语构型变异的社会因素7.交际媒介的社会语言学8.读者与语篇及作者三、语言的文化变异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2.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3.称谓与文化4. 宗教与语言5. 塔布与委婉语词四、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1. 双语及双语制(语言社会化,双语制,双语能力,语码转换,混合语码)2. 多语制(语言忠贞性与语言更替,语言和种族,语言与政治,语言权力,洋泾浜和克里奥语,双语体现象)3. 语言演变机制4. 语言濒危五、社会语言学的应用1. 社会语言学和教育2. 语言规划和语言改革序号内容学时阅读Spolsky, Bernard. 1998. 1 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Introduction)3 Sociolinguistics. Oxford UniversityPress.Coulmas, Florian. S,2001. The语言的社会性与语言变异(Sociology of language 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 2 14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and language variety)Research Press戴庆夏. 社会语言学概论[M]. 商3 语言的文化变异(Cultural variety of language)9 务印书馆,2004年版.Wardhaugh, Ronald. 1998.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Language contact and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3rd 4 6language change)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赵蓉晖编. 社会语言学[C]. 上海外5 社会语言学的应用(Applied sociolinguistics) 4 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先修课程:语言学、应用语言学2、教学方法建议:(1)本课程是理论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但在呈现新内容时可以采用综合法,在启发学生提供例子的基础上概括理论;(2)课前布置查阅或收集实例的作业,使得学生在课堂讨论时有言可发;(3)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多举例,基本上英文讲授,并尽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4)每讲一章后,学生就讲授内容中的重点书面回答一两个问题,作为本课程成绩的依据之一。

《社会语言学》课程教案

《社会语言学》课程教案
社会语言学还可以研究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 系,包括网络语言如何反映社会现象、价值观念 以及文化传统等。
社会语言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指导语言教学
社会语言学可以指导语言教学,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语言 习得过程,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
通过学习社会语言学,学生可以更加自觉地关注语言的使用和变化, 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包括语言地位规划、语言教育规划、语言传播规划、语言 服务规划等。
包括调查研究、制定规划、宣传推广、实施评估等。
语言规划的评价标准与意义
评价标准
包括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效果性等。
意义
对于促进语言发展、维护语言多样性、提高语言交流效率、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 具有重要意义。
06 社会语言学在实际生活中 的应用
语言使用的场合与功能
不同场合的语言使用
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在正式场合使用正式语言,在非正式 场合使用非正式语言。
语言的功能
语言具有多种功能,如交际功能、表达功能、认知功能等。人们在不同的场合 使用语言时,会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语言功能。
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
词汇选择
男性和女性在词汇选择上可能存 在差异,如女性可能更倾向于使
研究意义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为语言规划、语言教育、跨文化交际等领 域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社会语言学也促进了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了语言学理论的创 新和发展。
03 语言变异与语言使用
语言变异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
语言变异是指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语言形式或使用上的差异。

01103045李明洁-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

01103045李明洁-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语言学(Social Linguistics)一、课程目的、任务: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诸多分支中较为年轻的一门学科,它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英美诸国兴起。

与传统语言学科相比,它旗帜鲜明地关注现实社会和生活交际。

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中心问题是社会语境和语言运用之间的关系。

由于社会语言的复杂性,使得该学科成为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

它不仅涉及大量相关的人文学科,如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也需要不少自然科学的方法,如数学分析和逻辑推理。

同时,该学科强调实践,除文献研读等研究方法外,更为重视个别访谈、实地观察、抽样调查、心理实验和民俗描写等研究途径。

由于该学科对社会生活的深刻介入,使得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学习变得越来越现实和需要。

作为中文系本科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拟在第三学年开设。

之前,学生应完成《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和《古代汉语》等基础语言学课程。

由于社会语言学内容繁复,加之本系前期相关语言学课程设置较少,进行研究性的教学不太现实。

所以,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定位在激发学生对现实语言的关注兴趣,引导他们进行探索性调查实践,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打好基础。

二、课程内容:在教学内容上,强调经典社会语言学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该学科的方法论基础、概念体系、基本问题和研究方法。

注重客观介绍不同学派的研究成果。

同时也积极介绍社会语言学的最新发展,努力探索新的语言社会现实规律。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本课程的教学时限为一学期,40课时。

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课题组进行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适当安排学生的课外自学。

在教学中,采用“授课-调查-研究-再授课”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被要求以课题组的方式完成课题设计、田野调查、资料分析和观点阐释的工作,并依据全体成员的总体表现获得成绩。

这样做,具有明显的知识构建的性质,有利于强化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增强社会调查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讲义。

社会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70142039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ing Sociolinguistics课程总学时:16 讲课:16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英语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0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社会语言学》是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本课程研究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的学科。

它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诸如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等角度去考察语言,进而研究社会与语言之间的共变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及学科性质,明确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了解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概况及发展前景,进一步深化对语言的理性认识,为提高语言修养和语言水平以及将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较系统地了解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其实际应用,为提高语言修养和语言水平以及将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实施说明第七学期开设《社会语言学概论》,教学时间为4周,每周4学时,总计16学时。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无(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1. 要求能够用英语描述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阐述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2. 运用所学的社会语言学知识,说明、分析具体的语言现象和解决相关的语言问题,并能够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社会语言学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运用,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解决实际语言问题的能力。

3. 成绩构成: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占30%(包括作业、小测验、提问等)和学期论文70%构成。

(七)参考书目:Coulmas, Florian. S,2001.The 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Hornberger,社会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上海外教出版社,2001.Hudson,R.A, Socio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990Wardhaugh, Ronald. 1998.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3rd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当代社会语言学》,徐大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社会语言学》,陈原,学林出版社,1983《社会语言学》,赵蓉晖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社会语言学概论》,戴庆夏,商务印书馆,2004二、中文摘要《社会语言学》是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的一门学科。

社会语言学提纲

社会语言学提纲

一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一)理论意义三个方面:1 拓宽了语言研究领域。

2 提出数量化的概念。

3提出了历时和共时之间的一个中间概念,静态和动态研究结合。

(二)实践价值3个方面:1 为制订语言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2 为语言教学提供理论和资料。

3 有助于认识社会文化和历史。

二社会语言学的调查方法(一)问卷调查法(二)访谈法(三)观察法(四)实验法(二)访谈法:拉波夫认为访谈的不同语境导致了谈话的不同语体风格,掌握语体差异:语体材料都具有研究价值,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调查者要有意设置相应的语境以引导谈话,获取所需的材料。

1 念词表体:语体最为正规。

2 念语段体:语体的正式度略低。

3 留意说话体:语体较平时说话时正式,但低于上述两种情况。

4 随便说话体:最自然的日常语体。

(三)观察法1 隐蔽观察法调查人员以其他身份,暗地观察记录。

优点可获得自然状态语料,缺点是无法充分控制变量,不能完全掌握被调查者的特征。

可以隐蔽地使用录音、摄像等,在公共场所进行调查,免有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嫌疑。

2 快速隐匿观察法这种方法是由拉波夫在调查纽约市三家百货公司的社会分层时首先使用的,调查人员不暴露自己的身份,采用巧妙的诱导技巧,能不露真相地让被观察者说出所需了解的语言变异形式,迅速地搜集到有用的言语资料。

3 参与观察法调查人员深入到被调查对象的实际生活中,参与其言语活动,观察、搜集所需的资料。

可获得大量真实的语料,而且能体验、感受到该群体的语言习惯、交际方式、文化特点等。

花费较多的精力和时间。

(四)实验法在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研究者可以运用一定的实验条件和物质手段有计划地干预、控制或模拟语言现象,以取得一些研究资料。

它主要用于测试人们对某种语言现象的态度或反应。

优点是能够有效地控制因变量,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保持不变;缺点是实验条件下的材料不如实际生活中真实。

三社会语言学研究者的素质和要求: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科研能力,具有基本的研究素质。

《社会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经典版.doc

《社会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经典版.doc

《社会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50615001学分:2 总学时:36说明【课程性质】《社会语言学》为英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社会语言学》课程是四年制本科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设,是一门介绍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的重要选修课程,开课时间为第四学年第一学期,其前期和同期相关课程为《语言学导论》。

【教学任务】通过《社会语言学》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分支之一,是一门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加强学生在英语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储备, 有利于学生学好其它英语专业课程。

【教学内容】《西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视野:社会语言学导论(第3版)》共16章节,具体内容包括社会语言学家研究什么,多语社区中的语言选择,语言保持和语言转用,语言变体和多语国家,国家语言和语言规划。

【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木教材使用主要体现以人为木的思路,采取启发式教育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实践相结合。

[先修课程要求】语言学基本理论【学时分配】本课程在第八学期开设,共一学期,每周2学时,共36学时。

【教材及必要参考书】教材:《社会语言学导论》,Janet Holmes,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第三版。

参考书:[1]《社会语言学引论》,Ronald Wardhaugh,外语教学与研究版社,2000。

[2]Sociolinguistics, Hudson R.A.,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 ,2(X)0.[3]《社会语言学论文集》,祝腕瑾,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大纲内容第一部分社会语言学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教学要求:掌握社会语言学的基木理论。

【内容提要】第一节一、社会语言学家研究什么?二、何为社会语言学家?三、为什么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表达同样的事情?四、我们表达事情的不同方法有哪些?五、社会因素、范畴和解释六、A部分多语社区【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社会语言学家研究范畴教学难点:社会因素、范畴和解释【复习思考题】1.如何结束语言变异?第二部分多语社区中的语言选择【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多语社区中的语言选择教学要求:掌握语言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50615001学分:2 总学时:36说明【课程性质】《社会语言学》为英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社会语言学》课程是四年制本科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介绍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的重要选修课程,开课时间为第四学年第一学期,其前期和同期相关课程为《语言学导论》。

【教学任务】通过《社会语言学》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分支之一,是一门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加强学生在英语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学生学好其它英语专业课程。

【教学容】《西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视野:社会语言学导论(第3版)》共16章节,具体容包括社会语言学家研究什么,多语社区中的语言选择,语言保持和语言转用,语言变体和多语国家,国家语言和语言规划。

【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本教材使用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路,采取启发式教育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实践相结合。

【先修课程要求】语言学基本理论【学时分配】本课程在第八学期开设,共一学期,每周2学时,共36学时。

【教材及必要参考书】教材: 《社会语言学导论》, Janet Holmes,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年, 第三版。

参考书: [1]《社会语言学引论》, Ronald Wardhaugh, 外语教学与研究版社,2000。

[2]Sociolinguistics, Hudson R.A.,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Research Press ,2000.[3]《社会语言学论文集》, 祝畹瑾,大学,1985。

大纲容第一部分社会语言学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教学要求:掌握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容提要】第一节一、社会语言学家研究什么?二、何为社会语言学家?三、为什么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表达同样的事情?四、我们表达事情的不同方法有哪些?五、社会因素、畴和解释六、A部分多语社区【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社会语言学家研究畴教学难点:社会因素、畴和解释【复习思考题】1. 如何结束语言变异?第二部分多语社区中的语言选择【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多语社区中的语言选择教学要求:掌握语言选择。

【容提要】第一节一、选择变体或语码二、双言制三、语码转换还是语码混合【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选择变体或语码教学难点:语码转换还是语码混合【复习思考题】1.狭义的或原始的等言线的三个关键特点是什么?第三部分语言保持和语言转用【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不同社团中的语码转用教学要求:导致语言转用的因素【容提要】第一节一、在不同社团中的语码转用二、语言死亡和语言失落三、导致语言转用的因素四、少数族群语言如何才能保持?五、语言复兴【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在不同社团中的语码转用教学难点:导致语言转用的因素【复习思考题】1.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都是什么?第四部分语言变体和多语国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学习语言变体和多语国家。

教学要求:掌握语言变体【容提要】第一节一、土语二、标准语三、通用语四、皮钦语和克里奥尔语【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通用语教学难点:皮钦语和克里奥尔语【复习思考题】1. 如何区分多与社区中的不同语体或语码?第五部分国家语言和语言规划【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阐述双语现象与多语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分类。

教学要求:掌握不同概念(如双语现象、双言制、多语现象、单言制、语言规划、交际语、世界语等)【容提要】第一节一、国家语言和官方语言二、规划国家官方语言三、一个标准变体在挪威的发展四、语言学家在语言规划中的作用B部分语言变异:以语言使用者为中心【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国家语言和官方语言教学难点:语言学家在语言规划中的作用【复习思考题】1. 语言学家在编码过程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第六部分地理和社会方言【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阐释地理语言学的涵与研究容。

教学要求:掌握语言与地理之间的关系,理解语言演变理论,了解语言演变历程。

【容提要]第一节一、地理变体二、社会变异三、社会方言、【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语言演变理论教学难点:语言演变理论【复习思考题】1. 社会阶层方言在词汇,语音以及语法等方面存在什么不同?第七部分性别与年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语言变异,语言中性别年龄差异。

教学要求:掌握语言变异,语言中性别年龄差异【容提要]第一节一、单纯的性别言语差异:高度结构化的社区二、性别优先的言语特点:社会方言研究三、性别和社会阶层四、对女性语言行为的解释五、言语的年龄级差特点六、年龄及社会方言数据七、年龄级差和语言变化【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语言中性别年龄差异教学难点:掌握语言性别差异的不同表现,理解其产生原因,并了解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复习思考题】1.对女性语言行为的四种解释是什么?第八部分民族和社会网络【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学习网络研究的意义教学要求:掌握语言演变发展的规律【容提要】第一节一、民族二、社会网络【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社会网络与语言变异教学难点:探索语言发展演变的规律【复习思考题】1. 交流中出现的障碍是什么原因?第九部分语言变化【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阶级、阶层与语言变异。

教学要求:掌握语言演变发展的规律。

【容提要】第一节一、变异和变化二、变化怎样传播三、怎样研究语言变化四、语言变化的原因C部分语言变异:以语言使用为中心【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语言变异和变化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变异,找我语言演变发展规律。

【复习思考题】1. 文化是怎样传播的?第十部分语体、语境和语域【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分析言语行为理论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

教学要求:初步掌握言语行为理论与话语分析理论,理解不同概念,了解语言与语境的关系。

【容提要】第一节一、谈话对象对语体的影响二、适应理论三、语境、语体和阶层四、非西方社会中的语体五、语域【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语境、语体和阶层教学难点:言语行为理论与话语分析理论【复习思考题】1. 言语如何反应和建构语境的?第十一部分言语功能、礼貌和跨文化交际【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礼貌策略,礼貌惯用语,会话策略,会话风格,交际事例。

教学要求:掌握不同文化的语言礼貌。

【容提要】第一节一、言语的功能二、礼貌和称谓形式三、不同文化的语言礼貌【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言语的功能教学难点:会话策略【复习思考题】1.语言的多种功能是什么?第十二部分性别、礼貌和原型【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学习女性语言和语言的性别建构。

教学要求:掌握语言的性别差异。

【容提要】第一节一、女性语言和信心二、互动三、闲聊四、性别建构五、性别主义语言【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语言的性别构建教学难点:女性语言【复习思考题】1. 最常见的女性语言手段是什么?第十三部分语言、认知和文化【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学习语言与认知和文化的关系。

教学要求:掌握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容提要】第一节一、语言和感知二、Whorf三、语言类别和文化四、语篇模式和文化五、语言、社会阶层和认知【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语言、社会阶层和认知教学难点:语言与认知和文化的关系【复习思考题】1. 语言是如何影响感知和行为的?第十四部分语篇分析【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学习了解礼貌策略,礼貌惯用语,会话策略,会话风格,交际事例。

教学要求:解礼貌策略。

【容提要】第一节一、语用学和礼貌理论二、会话民族志学三、互动社会语言学四、会话分析五、批评语篇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语用学和礼貌理论教学难点:礼貌策略,礼貌惯用语,会话策略,会话风格,交际事例【复习思考题】1. 语境最语意解释有什么作用?第十五部分态度和应用【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学习语言态度和语言的应用。

教学要求:了解语言的使用。

【容提要】第一节一、语言态度二、社会语言学和教育【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社会语言学和教育教学难点:社会语言学和教学的关系【复习思考题】1. 为什么少数民族群体和工人阶级的儿童有语言障碍?第十六部分总结【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学习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动态,介绍一些相关研究选题。

教学要求:了解社会语言的普遍规律。

【容提要】第一节一、社会语言能力二、社会语言分析的畴三、社会语言的普遍规律【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社会语言学热点问题教学难点:社会语言的普遍规律【复习思考题】1. 这本书都介绍了那些社会语言学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